CN117594252A -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4252A
CN117594252A CN202311474143.1A CN202311474143A CN117594252A CN 117594252 A CN117594252 A CN 117594252A CN 202311474143 A CN202311474143 A CN 202311474143A CN 117594252 A CN117594252 A CN 117594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
management
task
file
vi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4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卫华
荀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ix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ix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ix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ix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4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4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4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4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它解决了随访数据分析处理等问题,其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患者个人信息档案;S2:对访视任务进行管理;S3:进行随访任务下发,建立三级随访管理档案;S4: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随访并录入随访数据;S5: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与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导入档案管理中心封存;S6:档案管理中心生成随访结果并发送至管理系统。本发明具有数据管理效果好、随访便携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随访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临床试验中,非电子化的随访管理形式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和形式:采用人工记录:随访工作通常靠研究人员手动记录和管理。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纸质文件和表格来跟踪受试者的随访情况。采用人工提醒:在非电子化的情况下,提醒受试者参与随访通常需要依赖人工方式,如电话、邮件或面对面交流。采用非电子化的临床试验随访管理度依赖人工操作:包括手动记录和监控随访进度、手动生成和发送提醒通知等。这增加了人为错误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延迟或遗漏关键的随访活动。除此之外,在非电子化的随访管理和提醒形式下,难以实时跟踪和监控随访活动的进展和结果。这给项目团队带来了难以预测和处理的挑战,可能导致延迟随访和缺乏必要的数据分析。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疗随访系统[202110226512.X],其包括:医生端、患者端以及服务器端;其中,医生端用于建立与随访对象所对应的患者端之间的关联,通过服务器端向患者端发送待填写的随访处方和服药方案,以及获取患者端提交的已填写的随访处方和用药信息;患者端用于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医生端发送的随访处方并进行填写、查看医生端发送的服药方案以及填写用药信息以供医生端查看;服务器端用于医生端和患者端之间数据的处理及传输。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进行随访管理容易出错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对于随访数据缺乏必要的分析处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对随访数据分析处理方便的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随访管理不易出错的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患者个人信息档案;
S2:对访视任务进行管理;
S3:进行随访任务下发,建立三级随访管理档案;
S4: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随访并录入随访数据;
S5: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与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导入档案管理中心封存;
S6:档案管理中心生成随访结果并发送至管理系统。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医保卡号、身份证、录入日期、录入者。
S12:构建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病历,包括入院时间、诊断时间、诊断医师、诊断意见、治疗状况、出院时间。
S13:根据诊断意见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进行归类,建立随访任务,随访任务依照随访检查项目、不良反应管理以及伴随疾病管理分类。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置随访任务,包括记录受视者访视相关信息的访视表、实际访视时间、子任务、随访人签名、受视者签名;
S22:选择随访方式以及随访类型,随访方式包括全院随访、科室随访、个人随访,随访类型包括常规型随访、管理型随访、研究型随访。
S23:将随访任务交由管理系统进行初步自动审查,若通过进行人工复审,若未通过则进行标识发回或申请人工复审;
S24:随访任务审查通过,根据随访临期时间以及患者状况设置阈值并标注随访任务标签,标签包括重要紧急、重要非紧急、非重要紧急以及非重要非紧急,标签为重要紧急的随访任务在随访人任务列表置顶。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随访任务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者PC端,随访信息包括任务发放时间、随访所需物品、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随访人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
S32:随访任务发送至受视者移动端,随访信息包括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受视者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
S33:随访任务发送至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接收随访人和受视者反馈,若二者直接确认则建立随访管理档案,若二者并未全部直接确认则将随访任务退回;
S34:设置随访任务退回次数阈值,若超过设置阈值则触发人工复审,人工问询后判别是否建立随访管理档案。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5:建立浅层管理档案,浅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浏览人员进行查询,浅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及患者个人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
S36:建立中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开放给行政管理员进行查阅以及操作,随访任务录入中层管理档案并以只读模式发送至浅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
S36:建立深层管理档案,深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技术管理员进行数据资源管理,深层管理档案存储中层管理档案的操作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其管理员信息修改权限由技术管理员、行政管理员以及院长采用区块链进行管理。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随访人选择线下随访或在线随访,若选择线下随访则发送随访项目表并征求受视者预约时间,若选择在线随访则发送随访问卷;
S42:采用随访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分析,由管理系统对随访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复本信度分析以及重测信度分析;
S43:若随访问卷信度不达标则重新发送问卷并由随访人进行在线指导并重新进行信度分析,若信度系数达标则录入,若信度系数不达标则对问卷进行异常标注。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5采用云平台对档案进行封存,其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并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录入档案信息并进行标签注释,对电子档案进行标签注释;
S52: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况设置一级标签,根据诊疗时间设置二级标签,将一级标签以及二级标签与档案进行交叉映射。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中,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S61:档案管理中心调用随访模板并将随访内容导入随访模板得到随访结果;
S62:对随访结果增加时间戳并发送至管理系统;
S63:管理系统根据随访率、失访率、患者评价生成考核表并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PC端。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与移动端和/或PC端的应用模块连接,管理系统通过有线/无线传输模块与服务器以及云平台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包括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与行政管理系统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入多级随访管理档案并将随访信息电子化,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随访管理系统引入数据校验流程,对随访数据进行判别,从而提高了数据准确性,降低错误数据的干扰;随访系统可灵活调整随访计划,从而适应不同的研究设计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构建个人信息档案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随访任务下发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三级随访管理档案的构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随访数据录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传统的随访管理需要大量的纸质记录和手动操作,本申请依靠电子系统进行无纸化管理,对于随访管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由院方构建患者个人信息档案,患者也可通过移动端APP进行手动填写或者进行外部信息导入,由院方验证通过后完成个人信息录入;
S2:对访视任务进行集中管理,该步骤主要进行初级管理,其管理权限下放方便科室进行灵活调整编辑,其访视任务并不直接录入档案;
S3:之后进行随访任务下发,随访任务同时上传并建立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对随访人以及受视者进行提醒通知,包括短信、邮件、APP信息推送等方式;
S4: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随访并录入随访数据,减少了纸质文件和手工记录的使用,降低了相关的印刷和存储成本;
S5: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与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导入档案管理中心封存,出于信息保密需求,对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进行独立封存并设置相应的查阅权限,其余档案信息在权限开放状态下实现调用,满足试验需求;
S6:档案管理中心生成随访结果并发送至管理系统,生成的随访结果供后续院方对随访任务进行评价。
具体地,步骤S1在构建个人档案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与常规的档案建立方式类似,本步骤录入患者个人信息并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医保卡号、身份证、录入日期、录入者;
S12:构建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病历,方便对诊疗情况进行快速调取查阅,具体包括入院时间、诊断时间、诊断医师、诊断意见、治疗状况、出院时间,随访管理人员根据病历设置不同的随访任务;
S13:管理系统之后根据诊断意见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进行归类,其中病历分类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急诊病历等分类;之后建立随访任务,随访任务依照随访检查项目、不良反应管理以及伴随疾病管理分类,一般情况下随访任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对于危重病进行重点随访。
深入地,在随访任务的管理过程中,步骤S2对任务进行逐级校验并分派,其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置随访任务,包括记录受视者访视相关信息的访视表、实际访视时间、子任务、随访人签名、受视者签名,通过对每个随访任务录入相应的随访信息,方便后续溯源调查;
S22:选择随访方式以及随访类型,随访方式包括全院随访、科室随访、个人随访,其主要任务人为院长、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随访类型包括常规型随访、管理型随访、研究型随访,其中研究型随访主要满足医疗试验需求。
S23:将随访任务交由管理系统进行初步自动审查,若通过进行人工复审,若未通过则进行标识发回或申请人工复审,相较于单一的人工审查方式具有更高的审查效率,该步骤主要针对随访任务过程中的流程问题;
S24:随访任务审查通过,根据随访临期时间以及患者状况设置阈值并标注随访任务标签,标签包括重要紧急、重要非紧急、非重要紧急以及非重要非紧急,标签为重要紧急的随访任务在随访人任务列表置顶。对于不同的随访任务设置不同的优先度,从而提高任务管理效果,有效避免任务冲突,随访人员根据自身状况对随访任务进行申领。
除此之外,步骤S3在进行任务下发的过程中,可与上级或者受视者进行沟通,对任务进行二次调整,包括如下步骤:
S31:随访任务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者PC端,随访人通过APP查看相应的随访任务,随访信息包括任务发放时间、随访所需物品、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随访人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在进行科研跟踪时,随访人通过APP也可查看试验期间每个随访的时间计划,并能在随访开始前收到随访的通知;
S32:随访任务发送至受视者移动端,随访信息包括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受视者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若反馈意见通过则对任务进行修正,若未通过则进入特殊处理流程,将反馈意见进一步进行上报。
S33:除了在院方内部进行随访任务修正外,还需要考虑受视者意见,因此随访任务发送至管理系统后,管理系统接收随访人和受视者反馈,若二者直接确认则建立随访管理档案,若二者并未全部直接确认则将随访任务退回;
S34:设置随访任务退回次数阈值,若超过设置阈值则触发人工复审,人工问询后判别是否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引入该步骤主要实现随访任务的垂直管理,确保随访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无缝协调。
同时,步骤S3还包括建立三级随访管理档案,设置不同的权限明确档案管理职责,兼顾医学调研以及档案保密需求,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35:建立浅层管理档案,浅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浏览人员进行查询,浅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及患者个人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在进行医学研究时,调研人员可随查看相应的随访任务进行跟踪调查,后续进一步追踪时进行逐级申请。
S36:建立中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开放给行政管理员进行查阅以及操作,随访任务录入中层管理档案并以只读模式发送至浅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相较于浅层管理档案,其开发对象主要为科室主任等领导职级,由其负责任务录入。
S36:建立深层管理档案,深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技术管理员进行数据资源管理,深层管理档案存储中层管理档案的操作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其管理员信息修改权限由技术管理员、行政管理员以及院长采用区块链进行管理。深层管理档案主要用于管理系统的技术性挑战,依靠区块链技术保证管理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可见地,步骤S4主要为随访任务的具体执行,由电子化随访方式代替现有的纸质随访,其包括如下步骤:
S41:为了兼容现有的院方管理模式,随访人可选择线下随访或在线随访,若选择线下随访则发送随访项目表并征求受视者预约时间,若选择在线随访则直接发送随访问卷,由受视者对随访问卷进行填写;
S42:回收的随访问卷并不直接录入档案,而是对对随访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由管理系统对随访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复本信度分析以及重测信度分析,综合判定问卷信度;
S43:若随访问卷信度不达标则重新发送问卷并由随访人进行在线指导并重新进行信度分析,若信度系数达标则录入,若信度系数不达标则对问卷进行异常标注。除此之外,还引入AI分析,对信度过高的问卷进行智能判别,防范非自然问卷的同时排除不合理随访选项。
很明显,步骤S5采用云平台对档案进行封存备份,同时利用物联网实现对纸质档案的数据采集,其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并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录入档案信息并进行标签注释,对电子档案进行标签注释;
S52: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况设置一级标签,根据诊疗时间设置二级标签,将一级标签以及二级标签与档案进行交叉映射,其具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档案中的数据进行选择、转换、提取并重新构建数据库,为医护试验方案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优选地,步骤S6完成随访信息的统筹管理,其包括如下步骤:
S61:档案管理中心调用随访模板并将随访内容导入随访模板得到随访结果,由随访模板保证档案一致性,方便后续进行图表统计;
S62:对随访结果增加时间戳并发送至管理系统,由时间戳避免重复修改数据所带来的错误;
S63:管理系统根据随访率、失访率、患者评价生成考核表并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PC端的APP,院方针对考核表对随访人进行绩效调整,之后调整随访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其流失率。
如图6所示,为了满足上述随访管理方法,引入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录入、档案管理、任务下发等工作,管理系统与移动端和/或PC端的应用模块连接,管理系统通过有线/无线传输模块与服务器以及云平台连接。由有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信息传输完成任务分配以及信息反馈。随访人以及受视者通过应用模块可实现在线沟通,无需额外的交流。
除此之外,管理系统包括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与行政管理系统连接。不同的随访系统适应不同的随访任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引入随访管理系统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录入并制定对应的随访任务,构建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并设置不同的权限,兼顾研究试验以及院方信息保密需求,整个过程可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随访管理效率。
本申请所获取的信号、数据、信息,都是遵循所在地国家的数据保护法规前提下并获得相应装置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管理系统、移动端、PC端、云平台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患者个人信息档案;
S2:对访视任务进行管理;
S3:进行随访任务下发,建立三级随访管理档案;
S4: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随访并录入随访数据;
S5: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与三级随访管理档案导入档案管理中心封存;
S6:档案管理中心生成随访结果并发送至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医保卡号、身份证、录入日期、录入者;
S12:构建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病历,包括入院时间、诊断时间、诊断医师、诊断意见、治疗状况、出院时间;
S13:根据诊断意见将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进行归类,建立随访任务,随访任务依照随访检查项目、不良反应管理以及伴随疾病管理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设置随访任务,包括记录受视者访视相关信息的访视表、实际访视时间、子任务、随访人签名、受视者签名;
S22:选择随访方式以及随访类型,随访方式包括全院随访、科室随访、个人随访,随访类型包括常规型随访、管理型随访、研究型随访;
S23:将随访任务交由管理系统进行初步自动审查,若通过进行人工复审,若未通过则进行标识发回或申请人工复审;
S24:随访任务审查通过,根据随访临期时间以及患者状况设置阈值并标注随访任务标签,标签包括重要紧急、重要非紧急、非重要紧急以及非重要非紧急,标签为重要紧急的随访任务在随访人任务列表置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随访任务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者PC端,随访信息包括任务发放时间、随访所需物品、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随访人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
S32:随访任务发送至受视者移动端,随访信息包括随访预定时间、随访预定项目;受视者接收任务后确认、拒绝或者调整后反馈;
S33:随访任务发送至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接收随访人和受视者反馈,若二者直接确认则建立随访管理档案,若二者并未全部直接确认则将随访任务退回;
S34:设置随访任务退回次数阈值,若超过设置阈值则触发人工复审,人工问询后判别是否建立随访管理档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5:建立浅层管理档案,浅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浏览人员进行查询,浅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及患者个人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
S36:建立中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开放给行政管理员进行查阅以及操作,随访任务录入中层管理档案并以只读模式发送至浅层管理档案,中层管理档案的档案信息包括除管理员信息以外的全部随访任务信息;
S36:建立深层管理档案,深层管理档案开放给技术管理员进行数据资源管理,深层管理档案存储中层管理档案的操作记录以及管理员信息,其管理员信息修改权限由技术管理员、行政管理员以及院长采用区块链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随访人选择线下随访或在线随访,若选择线下随访则发送随访项目表并征求受视者预约时间,若选择在线随访则发送随访问卷;
S42:采用随访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分析,由管理系统对随访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复本信度分析以及重测信度分析;
S43:若随访问卷信度不达标则重新发送问卷并由随访人进行在线指导并重新进行信度分析,若信度系数达标则录入,若信度系数不达标则对问卷进行异常标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采用云平台对档案进行封存,其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并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录入档案信息并进行标签注释,对电子档案进行标签注释;
S52: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况设置一级标签,根据诊疗时间设置二级标签,将一级标签以及二级标签与档案进行交叉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S61:档案管理中心调用随访模板并将随访内容导入随访模板得到随访结果;
S62:对随访结果增加时间戳并发送至管理系统;
S63:管理系统根据随访率、失访率、患者评价生成考核表并发送至随访人移动端或PC端。
9.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系统,所述的管理系统与移动端和/或PC端的应用模块连接,所述的管理系统通过有线/无线传输模块与服务器以及云平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系统包括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所述的慢病随访系统以及手术随访系统与行政管理系统连接。
CN202311474143.1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7594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4143.1A CN117594252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4143.1A CN117594252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4252A true CN117594252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5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4143.1A Pending CN117594252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42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81038A1 (en) Computer-Assisted Patient Navig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9568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erized multi-media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data organization and transmission
US8301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adiologist quality assurance scorecard
US6738784B1 (en) Documen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1102023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lepharmacy services
US200500275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lth care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US201601039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healthcare management
US74382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prescriptions
US10354051B2 (en) Computer assisted patient navig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80262873A1 (en)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30069759A1 (en) Health car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8930206B2 (en) Medical care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38284A1 (en) Integrated Record System and Method
US20030101056A1 (en) Automatic normal report system
US11881303B2 (en) Track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pathology, radiology and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procedures
CN112509678B (zh) 一种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及院方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10415799A (zh) 一种用于医院血库的闭环管理系统
US20120173277A1 (en) Healthcare Quality Measure Management
US20120232927A1 (en) System for the control and integral management of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in health care centres, hospitals, outpatient centers and the general healthcare system
Monestime et al. Analyzing the ICD-10-CM transition and post-implementation stages: a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 case study
CN117059238A (zh) 一种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US201302621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s and/or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spitals and EMS Agencies
US200501773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current patient coding for hospitals
CN117594252A (zh) 一种基于试验方案的针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Sachdeva et al. Telemedicine in healthcare system: A discussion regarding several pract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