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3592A -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3592A
CN117593592A CN202410070191.2A CN202410070191A CN117593592A CN 117593592 A CN117593592 A CN 117593592A CN 202410070191 A CN202410070191 A CN 202410070191A CN 117593592 A CN117593592 A CN 117593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module
vehicle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01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93592B (zh
Inventor
荣琼琼
刘泽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701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3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3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3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93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3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车型识别模块、环境感知模块、多尺度重建模块、图论优化模块、动态图像处理模块、边缘识别模块、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预测式扫描模块。本发明中,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增强车辆类型的识别与深度特征分类,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适应不同环境,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允许在不同精度和速率下工作,适应复杂环境,图论优化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提升图像特征分析效率,优化动态变化处理,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细致识别边缘特征,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通过高效调度和加速处理流程,提高计算效率,预测式扫描模块优化扫描过程。

Description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是一门涉及捕获、分析、处理以及可视化三维图像数据的技术,领域通常包含从三维扫描设备获取图像数据,然后使用各种算法进行处理,如三维重建、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以及图像优化等。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医学成像、工业检测、虚拟现实,以及安全检查等。三维图像处理通过提供空间深度信息,能够更加精确和全面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从而超越了传统二维图像处理技术的局限。
其中,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是一种利用三维图像处理技术来检测和识别车辆底部的异物或异常情况的系统,此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例如检测是否有非法携带的物品或车辆底部的损伤。通过高精度的扫描设备捕获车底的三维图像,然后使用专门的算法分析这些图像,以识别出不属于车辆结构的异物。这样的系统在边境检查站、重要设施的入口,或者任何需要提高安全措施的地方都非常有用。
传统车底扫描系统在多方面存在局限。通常依靠单一算法或技术,识别准确率和适应性在复杂环境下受限,如在变化的光照或运动条件下效果不佳。动态变化处理不够灵敏,无法有效应对高速移动或环境变化的挑战,导致检测失败或误判。边缘识别上无法精确分辨复杂背景中的异物,增加漏检或误报风险。缺乏异构计算加速的支持,处理速度慢,响应时间长,影响扫描流程效率。缺少预测性扫描功能,难以适应车辆运动轨迹变化,导致扫描盲区或重复扫描,降低扫描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包括车型识别模块、环境感知模块、多尺度重建模块、图论优化模块、动态图像处理模块、边缘识别模块、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预测式扫描模块;
所述车型识别模块基于车底图像,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车辆类型的初始识别,接着应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分类,对车辆类型进行识别,并为扫描流程匹配模式,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并调整扫描设备的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和扫描速度,匹配差异化环境条件,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所述多尺度重建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根据车型和环境条件调整扫描策略和重建算法,基于精度或速率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所述图论优化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到图结构转换技术和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优化特征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所述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连续的扫描数据,对车辆底部动态变化进行响应,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所述边缘识别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和分析,识别并分割车底环境中的异物边缘,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所述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应用异构资源调度算法和神经网络加速技术,对处理流程进行调度和加速,进行物体识别,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所述预测式扫描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动态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位置和轨迹,优化扫描过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所述车型识别数据包括车辆类别、尺寸参数、形状描述,所述环境匹配参数包括光照强度设定、扫描速度设定,所述三维重建图像包括精度模式图像、速度优先模式图像,所述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包括关键节点、空间关系图谱,所述动态处理数据包括动态特征序列、变化趋势分析,所述边缘识别结果包括异物边界线、边缘特征数据,所述加速处理数据包括加速识别结果、处理时间记录,所述预测扫描结果包括位置预测数据、轨迹估计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型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子模块、特征提取子模块、分类识别子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应用图像预处理算法,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接着使用Canny算法突出车辆的轮廓和结构线条,通过高斯滤波器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生成车底图像数据集;
所述特征提取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数据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通过核函数将车辆图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分类器在该空间中构建最佳分割超平面,区分差异化车型的基础特征,结合几何形状分析技术,对车辆的轮廓、大小和比例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取车辆特征,生成基础车辆特征概况;
所述分类识别子模块基于基础车辆特征概况,运用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多层特征提取层逐步挖掘车辆的复杂特征,利用ReLU增强网络处理非线性特征,再通过池化层减少特征维度并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光照强度子模块、天气条件子模块、参数调整子模块;
所述光照强度子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多传感器的光谱数据和车辆表面特性,通过光照适应性调整方法,根据实时光照条件和车辆反射率调整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和感光度,匹配差异化光照环境,生成光照匹配参数;
所述天气条件子模块基于环境光照匹配参数,采用气象模式识别算法,收集并分析气象站和传感器的气候数据,识别当前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运用天气适应算法,调整设备的防护措施和运行状态,匹配多种天气条件,生成天气适应性参数;
所述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天气适应性参数,应用动态扫描参数优化模型,结合环境光照和天气条件的实时数据,调节设备的扫描速度、分辨率和噪声处理级别,匹配环境中的扫描需求,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多尺度重建模块包括扫描策略子模块、重建算法子模块、参数优化子模块;
所述扫描策略子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的初步步骤,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根据车型大小调整扫描范围,根据环境光照调节扫描深度,生成调整后的扫描策略;
所述重建算法子模块基于调整后的扫描策略,采用三维重建算法,通过立体视觉原理分析多视角下的图像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点云重建,构建初步三维模型;
所述参数优化子模块基于初步三维模型,采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包括使用参数调整技术优化模型的尺度和比例,应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强模型的视觉细节,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图论优化模块包括图像转换子模块、图论分析子模块、特征关联子模块;
所述图像转换子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分割和像素级映射算法,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映射为图结构中的节点,同时通过边缘检测和颜色分析技术,确定节点之间的边和权重,构建图结构化图像数据;
所述图论分析子模块基于图结构化图像数据,采用网络中心性分析和图的谱聚类算法,对图中的节点进行中心性评估,通过谱聚类方法分析节点间的紧密度和分离度,识别图中的关键结构和特征节点,生成特征结构分析结果;
所述特征关联子模块基于特征结构分析结果,采用模式识别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特征节点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度量确定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度,优化特征的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子模块、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动态调整子模块;
所述数据预处理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采用数据规范化方法,对扫描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图像数据转换至统一的尺度和范围,接着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去除随机噪声并提升图像质量,生成预处理图像数据;
所述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基于预处理图像数据,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分析图像中的动态变化模式,具体为车辆底部结构的变动,通过网络层的反复迭代学习,捕捉图像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训练模型识别车辆底部的动态特征,生成训练后的模型数据;
所述动态调整子模块基于训练后的模型数据,实施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从连续扫描数据中学习到的动态特征,对处理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包括改变模型参数匹配差异化速度的车辆移动和环境变化,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边缘识别模块包括小波变换子模块、形态学分析子模块、边缘跟踪子模块;
所述小波变换子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析,通过调整分解级数和选择小波基,分离图像中的高频和低频信息,通过高频部分突出边缘细节,生成边缘高频特征数据;
所述形态学分析子模块基于边缘高频特征数据,采用形态学算法,对图像进行结构元素分析,执行腐蚀和膨胀操作,调整边缘轮廓,增强边缘的清晰度和连续性,生成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
所述边缘跟踪子模块基于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采用边缘跟踪算法,通过连续性和方向性分析,对边缘进行逐点细化追踪,进行异物边缘的识别和分割,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包括资源调度子模块、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能效优化子模块;
所述资源调度子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进行资源调度,包括动态权重分配和资源优先级调整,通过策略动态分配包括CPU、GPU计算资源,进行计算任务分配和处理,生成优化资源分配数据;
所述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基于优化资源分配数据,应用数据流图优化和层次并行处理技术进行神经网络加速,其中数据流图优化包括节点合并和路径简化,层次并行处理在多计算节点上并行执行神经网络的多个层,生成加速神经网络数据;
所述能效优化子模块基于加速神经网络数据,采用硬件协同优化策略,包括算法的能效调整和硬件性能参数的微调,保持高速处理的同时,优化系统能效,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预测式扫描模块包括运动预测子模块、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
所述运动预测子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学分析算法,分析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通过计算车辆的动力学方程,预测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同时参照道路条件和交通流,生成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
所述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采用自适应扫描算法,根据预测的车辆运动轨迹动态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扫描角度的微调和扫描频率的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扫描参数;
所述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扫描参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滤波和噪声消除,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方法,所述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方法基于上述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车底图像,先进行灰度转换,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初步车型分类,接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车型的深层特征,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S2:基于所述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和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差异化环境下的光照强度和车辆表面反射率,调整扫描设备参数以适配环境变化,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S3:基于所述环境匹配参数,运用立体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根据车型特性和环境条件调整三维重建策略,通过优化和应用算法处理视觉信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S4:基于所述三维重建图像,应用图像分割和像素映射算法将图像转换为图结构,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结构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S5:基于所述优化后的图像特征,运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扫描数据中的动态变化,响应车底部结构的变动,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S6:基于所述动态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优化扫描流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增强车辆类型的准确识别与深度特征分类,提高识别的精确度。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有效适应不同环境,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允许在不同精度和速率下工作,适应复杂环境。图论优化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提升图像特征分析效率,优化动态变化处理。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细致识别边缘特征,提高异物检测精度。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通过高效调度和加速处理流程,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预测式扫描模块优化扫描过程,提升动态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型识别模块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环境感知模块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尺度重建模块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论优化模块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态图像处理模块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边缘识别模块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异构计算加速模块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预测式扫描模块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包括车型识别模块、环境感知模块、多尺度重建模块、图论优化模块、动态图像处理模块、边缘识别模块、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预测式扫描模块;
车型识别模块基于车底图像,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车辆类型的初始识别,接着应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分类,对车辆类型进行识别,并为扫描流程匹配模式,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环境感知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并调整扫描设备的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和扫描速度,匹配差异化环境条件,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多尺度重建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根据车型和环境条件调整扫描策略和重建算法,基于精度或速率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图论优化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到图结构转换技术和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优化特征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连续的扫描数据,对车辆底部动态变化进行响应,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边缘识别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和分析,识别并分割车底环境中的异物边缘,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应用异构资源调度算法和神经网络加速技术,对处理流程进行调度和加速,进行物体识别,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预测式扫描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动态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位置和轨迹,优化扫描过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车型识别数据包括车辆类别、尺寸参数、形状描述,环境匹配参数包括光照强度设定、扫描速度设定,三维重建图像包括精度模式图像、速度优先模式图像,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包括关键节点、空间关系图谱,动态处理数据包括动态特征序列、变化趋势分析,边缘识别结果包括异物边界线、边缘特征数据,加速处理数据包括加速识别结果、处理时间记录,预测扫描结果包括位置预测数据、轨迹估计图。
在车型识别模块中,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车底图像进行初步分类,该算法使用图像像素值作为特征输入,经过训练后能够区分不同车辆类型。初始识别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入提取图像的深度特征,这涉及多层次的特征提取,从简单的边缘到复杂的形状和纹理,每层网络都会对其前一层的输出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和组合。深度特征提取后,网络通过分类层将车辆分类,如轿车、卡车等,此过程不仅提高了识别准确率,还为后续扫描流程提供了精确的车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车辆类别、尺寸和形状描述,为后续模块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提供了基础。
在环境感知模块中,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这涉及到从不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如光学、声波、热像仪等)的集成处理。通过自适应调整算法,模块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天气状况)动态调整扫描设备的参数。例如,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增加光照强度或调整扫描速度,以确保图像质量和扫描效率。生成的环境匹配参数对扫描设备进行实时调整,以应对环境变化。
多尺度重建模块则利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根据车型和环境条件调整重建策略。在精度模式下,模块会增加扫描数据点的密度,以提高图像的细节和准确性;而在速率优先模式下,则减少数据点密度以加快扫描速度,此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算法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最终生成的三维重建图像既保持了必要的精度,又优化了处理速度。
图论优化模块通过图像到图结构的转换技术,将三维重建图像转换为图结构,其中的节点代表关键特征,边代表特征间的关系。应用图论分析方法,如最短路径、聚类等,对图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优化特征识别和分类过程,此过程提高了特征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生成的优化后图像特征包括关键节点和空间关系图谱,为后续的边缘识别和异物检测提供了更精确的基础。
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连续的扫描数据。长短期记忆网络能够有效处理时间序列数据,识别和预测车辆底部动态变化趋势,如运动方向、速度变化等,此模块生成的动态处理数据包括动态特征序列和变化趋势分析,对于理解车辆底部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
边缘识别模块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对动态处理数据中的边缘特征进行精确提取和分析。小波变换在多尺度分析中表现卓越,能够有效识别图像中的细节特征,形态学分析则用于提取和描述这些特征的形状和结构。边缘识别结果包括异物的边界线和边缘特征数据,为后续的异物识别和处理提供了关键信息。
异构计算加速模块使用异构资源调度算法和神经网络加速技术,对处理流程进行优化。该模块根据当前的计算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如CPU、GPU或TPU等,以加速数据处理过程。通过神经网络加速技术,模块能够快速完成复杂的图像处理和分析任务,生成加速处理数据,包括加速识别结果和处理时间记录,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
最后,预测式扫描模块利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动态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的位置和轨迹,此模块不仅考虑当前车辆的位置和状态,还结合历史数据和环境因素,预测车辆的未来行动。这种预测能力使扫描流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生成的预测扫描结果包括位置预测数据和轨迹估计图,为确保扫描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提供了重要支持。
请参阅图3,车型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子模块、特征提取子模块、分类识别子模块;
图像采集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应用图像预处理算法,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接着使用Canny算法突出车辆的轮廓和结构线条,通过高斯滤波器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生成车底图像数据集;
特征提取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数据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通过核函数将车辆图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分类器在该空间中构建最佳分割超平面,区分差异化车型的基础特征,结合几何形状分析技术,对车辆的轮廓、大小和比例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取车辆特征,生成基础车辆特征概况;
分类识别子模块基于基础车辆特征概况,运用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多层特征提取层逐步挖掘车辆的复杂特征,利用ReLU增强网络处理非线性特征,再通过池化层减少特征维度并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在图像采集子模块中,通过高级图像预处理技术对车底图像进行处理,确保图像质量达到后续分析的要求。初始步骤是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此转换通过计算彩色图像的亮度分量来实现,使后续处理更为集中于结构而非色彩信息。接着应用Canny算法突出车辆的轮廓和结构线条。Canny算法首先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步骤涉及到对每个像素点周围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平均,以消除图像中的高频噪声。然后,算法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强度和方向,辨识出边缘的存在和方向。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和双阈值检测确定真正的边缘,并去除不相关的边缘,此系列步骤生成的车底图像数据集具有清晰的车辆轮廓和结构线条,为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入。
特征提取子模块中,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车底图像数据集进行基础特征提取。该算法首先通过核函数将车辆图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原本在低维空间不可分的数据可以被更好地区分。支持向量机的核心是找到一个最佳的分割超平面,这个超平面能够最大化不同类别数据点间的间隔。在这个过程中,算法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分割超平面的距离,并优化这些距离,以达到最好的分类效果。结合几何形状分析技术,子模块进一步对车辆的轮廓、大小和比例进行测量和分析。这涉及到对图像中的车辆轮廓进行形状识别,测量其几何尺寸,如车辆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车轮间距等。通过这些详细的几何分析,子模块能够准确提取车辆的基础特征,生成基础车辆特征概况,包括车辆的类型、尺寸和形状特征。
分类识别子模块中,运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入挖掘车辆的复杂特征。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多层特征提取层对输入的基础车辆特征概况进行处理,每一层都专注于从前一层的输出中提取更复杂的特征。通过卷积层,网络能够学习到车辆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如边缘、角点等。接着,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激活函数用于增强网络处理非线性特征的能力,通过将所有负值置为零,为网络引入非线性,使得模型能够学习更复杂的特征表示。随后的池化层则用于减少特征的维度,同时保留关键特征信息。池化操作通过提取特定区域内的最大值或平均值,有效降低了特征图的尺寸,减少了计算量,同时避免过拟合。通过这些层的连续作用,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对车辆类型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识别,生成的车型识别数据不仅包括车辆类别,还包括了关于车辆细节特征的深度信息。
假设在图像采集子模块中,获得一张车底图像,其分辨率为800x600像素。通过灰度转换,得到灰度图像。在Canny算法处理后,边缘清晰度增强,轮廓明显。假设特征提取子模块中,支持向量机算法处理后,识别出车辆为中型轿车,车辆长度为4.5米,宽度为1.8米。在分类识别子模块中,卷积神经网络进一步分析,最终确定车辆为特定品牌的中型轿车。生成的车型识别数据包括车辆品牌、型号及关键特征描述,如车身线条、车轮形状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车辆识别和分类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详细的车辆特征信息,便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请参阅图4,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光照强度子模块、天气条件子模块、参数调整子模块;
光照强度子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多传感器的光谱数据和车辆表面特性,通过光照适应性调整方法,根据实时光照条件和车辆反射率调整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和感光度,匹配差异化光照环境,生成光照匹配参数;
天气条件子模块基于环境光照匹配参数,采用气象模式识别算法,收集并分析气象站和传感器的气候数据,识别当前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运用天气适应算法,调整设备的防护措施和运行状态,匹配多种天气条件,生成天气适应性参数;
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天气适应性参数,应用动态扫描参数优化模型,结合环境光照和天气条件的实时数据,调节设备的扫描速度、分辨率和噪声处理级别,匹配环境中的扫描需求,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在光照强度子模块中,通过数据融合算法精确调整传感器设置,以适应不同光照环境。首先,根据车型识别数据,子模块分析车辆表面的反射特性,包括颜色、材料和光滑程度。这些数据通过多传感器光谱数据获取,涉及对车辆表面反射的不同波长光谱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光学特性。然后,通过光照适应性调整方法,根据实时光照条件(如日光强度、云层遮蔽程度)和车辆反射率,调整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和感光度,此过程使用动态反馈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自动调整传感器参数,以确保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生成的环境光照匹配参数包括传感器的曝光设置、感光度级别和必要的图像增强指令。这些参数的调整确保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系统都能获取清晰、可靠的图像数据,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
天气条件子模块中,通过气象模式识别算法优化设备的适应性。该子模块收集气象站和传感器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这些数据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以识别当前的气候条件。气象模式识别算法使用这些数据,结合历史天气模式和预测模型,识别出当前的气候类型,如晴天、雨天或雾天。识别出的天气条件对设备的防护措施和运行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雨天,子模块会调整设备的防水措施,确保传感器和其他电子部件不受雨水影响;在高温环境下,则增强散热系统以避免设备过热。生成的天气适应性参数包括设备防护级别、运行状态调整和预防措施。这些参数的调整使设备能够在多种天气条件下稳定运行,保障系统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参数调整子模块中,应用动态扫描参数优化模型,根据实时光照和天气条件数据调整扫描设备参数。结合环境光照匹配参数和天气适应性参数,子模块动态调节扫描速度、分辨率和噪声处理级别。例如,在低光照条件下,会降低扫描速度,以增加曝光时间,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在动态天气条件下,如风速变化,调整图像稳定化设置以减少运动模糊。这些调整通过一系列算法进行,如自适应控制算法和动态优化算法,旨在实时调整设备性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生成的环境匹配参数为扫描设备提供了最佳工作状态的配置,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获取高质量的扫描结果。
假设一辆车辆在夜间被扫描,该车辆为深色漆面。在光照强度子模块中,传感器收集的光谱数据显示车辆表面反射率较低。根据这些数据,子模块将传感器曝光时间设定为1/30秒,感光度调整至ISO 1600。在天气条件子模块中,气象数据显示当前温度为15°C,湿度为60%,风速为3m/s。根据这些数据,子模块调整设备的防护等级,确保传感器稳定工作。在参数调整子模块中,综合考虑光照强度和天气条件,将扫描速度设置为每秒2帧,分辨率调整为1080p,噪声处理级别设为中等。通过这些调整,扫描设备能够在夜间及特定天气条件下,有效地捕捉车底图像,确保了扫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5,多尺度重建模块包括扫描策略子模块、重建算法子模块、参数优化子模块;
扫描策略子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的初步步骤,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根据车型大小调整扫描范围,根据环境光照调节扫描深度,生成调整后的扫描策略;
重建算法子模块基于调整后的扫描策略,采用三维重建算法,通过立体视觉原理分析多视角下的图像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点云重建,构建初步三维模型;
参数优化子模块基于初步三维模型,采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包括使用参数调整技术优化模型的尺度和比例,应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强模型的视觉细节,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在扫描策略子模块中,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扫描参数,以适应不同车型和环境光照条件。该子模块首先分析环境匹配参数,这包括车型的大小、形状以及当前的环境光照条件。基于这些参数,自适应算法调整扫描范围,例如对于大型车辆,扩大扫描范围以覆盖整个底盘;对于小型车辆,则缩小范围以提高扫描效率。同时,根据环境光照条件调节扫描深度。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下,降低扫描深度以避免过曝;在光照较弱的环境下,增加扫描深度以确保图像清晰度,此过程通过精密的算法控制,确保扫描参数的最优配置,从而生成调整后的扫描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具体的扫描范围、深度和其他相关参数,为高质量图像的获取提供了保障。
重建算法子模块中,采用三维重建算法,通过立体视觉原理和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点云重建,构建车辆的初步三维模型。该子模块收集的多视角图像数据,通过立体匹配算法计算不同视角图像间的视差,生成精确的深度信息,此过程包括特征点的提取、匹配和视差计算。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处理这些数据,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深度特征,并通过点云重建算法将这些特征转换为三维数据。这些步骤综合形成了初步的三维模型,该模型包含车辆的形状、大小和其他关键几何信息,为后续的详细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参数优化子模块中,采用优化算法对初步三维模型进行细化和完善。该子模块使用参数调整技术优化模型的尺度和比例,确保模型与实际车辆的物理尺寸相匹配。此外,应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强模型的视觉细节,使模型不仅在几何形状上准确,而且在视觉上更为逼真。纹理映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纹理图像,并将其映射到三维模型的表面,考虑光照和视角的影响,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完成这些步骤后,生成的三维重建图像是对车辆底部高度详细和准确的再现,这对于后续的检测、分析和应用至关重要。
考虑一辆中型轿车在半阴天的条件下进行扫描。在扫描策略子模块中,车型大小分析后确定扫描范围为2米 x 5米,考虑到光照条件,扫描深度设置为1.5米。在重建算法子模块中,从多个角度收集的图像数据通过立体视觉原理分析,生成深度信息,并构建成初步三维模型。该模型准确反映了车辆底部的几何形状。在参数优化子模块中,对模型的尺度和比例进行校准,确保与实际车辆尺寸一致,同时应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加了模型的表面细节。最终生成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了车辆底部的高度详细和准确的视觉表示,这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非常有价值。
请参阅图6,所述图论优化模块包括图像转换子模块、图论分析子模块、特征关联子模块;
图像转换子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分割和像素级映射算法,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映射为图结构中的节点,同时通过边缘检测和颜色分析技术,确定节点之间的边和权重,构建图结构化图像数据;
图论分析子模块基于图结构化图像数据,采用网络中心性分析和图的谱聚类算法,对图中的节点进行中心性评估,通过谱聚类方法分析节点间的紧密度和分离度,识别图中的关键结构和特征节点,生成特征结构分析结果;
特征关联子模块基于特征结构分析结果,采用模式识别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特征节点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度量确定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度,优化特征的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在图像转换子模块中,通过图像分割和像素级映射算法,将三维重建图像转换为图结构化数据。首先,图像分割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相似的像素特征,如颜色、纹理等,步骤的关键在于正确识别图像中的不同对象和区域,为后续的像素级映射打下基础。接着,像素级映射算法将每个像素点映射为图结构中的节点,这涉及到考虑每个像素的特征,如颜色值、亮度等,并将这些特征转换为节点的属性。同时,通过边缘检测和颜色分析技术,确定节点之间的边和权重。边缘检测用于识别图像中的边界线条,帮助确定节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而颜色分析则用于评估相邻像素之间的颜色相似性,作为边权重的依据。这样,每个节点不仅代表了图像中的一个像素,而且其连接的边和边的权重反映了该像素与周围像素之间的关系。最终,此过程生成图结构化的图像数据,这种数据格式使得图像的结构信息和像素级的细节信息得以保留,并为后续的图论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图论分析子模块中,采用网络中心性分析和图的谱聚类算法,对图中的节点进行中心性评估,并分析节点间的紧密度和分离度。网络中心性分析侧重于识别图中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在图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代表图像中的重要特征或区域。通过计算节点的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等指标,子模块能够识别出对整个图结构影响最大的节点。谱聚类方法则用于分析节点间的紧密度和分离度,这涉及到将图转换为矩阵表示,并通过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分析,此过程帮助识别图中自然分离的区域,使得具有相似特征的节点被分为一组。这样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理解图像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特征,为特征识别和分类提供了关键信息。
特征关联子模块中,通过模式识别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析特征结构分析结果中特征节点间的关系。模式识别算法关注于识别图中重复出现的特征模式,这指示了图像中的某些常见结构或对象。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则用于探索节点间的关联关系,这涉及到计算节点间的频繁集合和强规则,以确定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度,此过程不仅能够揭示图像中特征之间的隐含关系,还能够帮助理解不同图像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这些分析和挖掘过程优化了特征的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的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包括关键节点、特征模式和节点间的关联规则。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理解图像内容、进行有效的图像处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假设处理一张包含多个车辆和道路标记的三维重建图像。在图像转换子模块中,图像被分割为不同区域,如车辆区域、道路标记区域,并将每个区域的像素映射为图结构中的节点。通过边缘检测,确定车辆轮廓和道路标记的边界,将这些边界作为节点之间的边,并根据颜色相似性赋予边以权重。在图论分析子模块中,通过网络中心性分析识别出图中的关键节点,如车辆的轮廓点,谱聚类方法则将车辆和道路标记的节点分为不同的组。在特征关联子模块中,通过模式识别出重复出现的车辆和道路标记模式,关联规则挖掘揭示了车辆位置与道路标记之间的关系,此系列分析最终生成了包含关键结构和特征关联信息的优化后图像特征,为后续的图像识别和分析提供了深入的洞见。
请参阅图7,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子模块、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动态调整子模块;
数据预处理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采用数据规范化方法,对扫描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图像数据转换至统一的尺度和范围,接着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去除随机噪声并提升图像质量,生成预处理图像数据;
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基于预处理图像数据,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分析图像中的动态变化模式,具体为车辆底部结构的变动,通过网络层的反复迭代学习,捕捉图像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训练模型识别车辆底部的动态特征,生成训练后的模型数据;
动态调整子模块基于训练后的模型数据,实施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从连续扫描数据中学习到的动态特征,对处理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包括改变模型参数匹配差异化速度的车辆移动和环境变化,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在数据预处理子模块中,通过数据规范化方法和高斯滤波器对优化后的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和平滑处理。数据规范化首先将扫描图像的像素值转换至统一的尺度和范围,步骤对于消除不同图像数据间的尺度差异至关重要,确保后续处理步骤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归一化过程通常涉及到将像素值缩放到0到1之间,或者进行Z-score标准化,使数据具有零均值和单位方差。接下来,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高斯滤波器通过对每个像素点及其邻域像素点的值进行加权平均,使用高斯函数作为权重,有效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这种平滑处理不仅提升了图像质量,而且有助于后续分析中更准确地提取图像特征。生成的预处理图像数据具有统一的尺度、范围和更高的质量,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更加清晰、一致的输入数据。
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中,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对预处理图像数据进行时序特征提取。LSTM模型特别适用于处理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数据,如连续扫描得到的图像序列。在此子模块中,LSTM网络分析图像中车辆底部结构的动态变化模式,此过程涉及到将图像序列输入到LSTM网络中,网络通过其内部的门控机制(包括遗忘门、输入门和输出门)学习和记忆图像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通过网络层的反复迭代学习,模型能够捕捉图像中的时间上下文信息,并识别车辆底部的动态特征。训练过程中,通过调整网络参数(如权重和偏差)、使用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等方法,逐渐优化模型的性能。生成的训练后模型数据包含了对车辆底部动态特征的识别能力,这对于后续的动态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调整子模块基于训练后的模型数据,实施动态调整策略。该子模块使用从连续扫描数据中学习到的动态特征,对处理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以应对不同速度的车辆移动和环境变化。这涉及到分析LSTM模型输出的特征,并据此调整模型参数,如调整学习率、增强或减弱某些特征的影响等。动态调整策略的目的是确保模型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动态场景,提高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生成的动态处理数据包括经过实时调整的模型参数和相应的输出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实现高效、精确的车辆底部检测和分析至关重要,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动态环境中稳定运行。
假设连续扫描得到一系列车底图像,图像序列显示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移动。在数据预处理子模块中,这些图像经过归一化处理,像素值被转换至0到1的范围,并通过高斯滤波器去除噪声。经过处理的图像数据具有一致的格式和更高的清晰度。在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中,这些图像被送入LSTM网络进行训练,网络学习并识别出车辆底部随速度变化的动态特征。最终,动态调整子模块根据训练后的模型数据,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车辆不同速度的移动。例如,增加学习率以更快适应高速移动的车辆,或调整特征权重以更准确识别低速移动车辆的细节。通过这些调整,确保了系统在不同动态条件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请参阅图8,边缘识别模块包括小波变换子模块、形态学分析子模块、边缘跟踪子模块;
小波变换子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析,通过调整分解级数和选择小波基,分离图像中的高频和低频信息,通过高频部分突出边缘细节,生成边缘高频特征数据;
形态学分析子模块基于边缘高频特征数据,采用形态学算法,对图像进行结构元素分析,执行腐蚀和膨胀操作,调整边缘轮廓,增强边缘的清晰度和连续性,生成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
边缘跟踪子模块基于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采用边缘跟踪算法,通过连续性和方向性分析,对边缘进行逐点细化追踪,进行异物边缘的识别和分割,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在小波变换子模块中,通过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对动态处理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以分离图像中的高频和低频信息。离散小波变换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析工具,同时提供图像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小波基,此选择取决于分析目标和图像特性,不同的小波基能够捕捉图像中不同的特征。然后,通过调整分解级数,确定图像在不同尺度上的分析深度。小波变换将图像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带,其中高频部分包含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而低频部分则包含了图像的大致轮廓和背景信息。通过专注于高频部分,子模块能够突出图像的边缘和细节特征。这种分析特别适用于识别图像中的微小变化,如车底异物的边缘。生成的边缘高频特征数据包含了图像中的重要边缘信息,为后续的形态学分析提供了精确的输入数据。
形态学分析子模块中,采用形态学算法对基于边缘高频特征数据的图像进行处理。形态学算法在图像处理中主要用于分析和处理图像的结构元素,此过程首先定义一个结构元素,通常是一个小的形状或模板,如矩形或圆形。接着,通过腐蚀和膨胀操作调整图像中的边缘轮廓。腐蚀操作有助于去除边缘的小尖刺,使边缘更加平滑,而膨胀操作则用于填充边缘中的空洞,增强边缘的连续性。这些操作通过结构元素在图像上的移动和应用实现,从而精确地修改图像的局部区域。最终,形态学分析生成的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具有更清晰和连续的边缘信息,这对于准确识别和分析车底异物至关重要。
边缘跟踪子模块中,采用边缘跟踪算法对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边缘跟踪算法通过连续性和方向性分析,对图像中的边缘进行逐点细化追踪,此过程包括识别边缘起点,然后沿着边缘移动,跟踪整个边缘的路径。在跟踪过程中,算法考虑边缘的方向变化,并连续调整跟踪方向,以保持在整个边缘上的连续跟踪。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识别复杂或断断续续的边缘,如车底异物的不规则边界。通过边缘跟踪,子模块能够精确地识别和分割出图像中的异物边缘,生成边缘识别结果。这些结果不仅清晰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和形状,而且为后续的异物识别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设有一组车底扫描图像,显示车底部分异物。在小波变换子模块中,选用Daubechies小波作为基,进行三级分解,分离出图像的高频部分,清晰地突出了异物的边缘。在形态学分析子模块中,应用矩形结构元素进行腐蚀和膨胀操作,使边缘更加平滑和连续。最后,在边缘跟踪子模块中,通过边缘跟踪算法精确地追踪并识别出异物的边缘轮廓,生成了清晰的边缘识别结果,包括异物的精确位置和形状。这些结果对于评估车底状况和确保车辆安全至关重要。
请参阅图9,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包括资源调度子模块、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能效优化子模块;
资源调度子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进行资源调度,包括动态权重分配和资源优先级调整,通过策略动态分配包括CPU、GPU计算资源,进行计算任务分配和处理,生成优化资源分配数据;
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基于优化资源分配数据,应用数据流图优化和层次并行处理技术进行神经网络加速,其中数据流图优化包括节点合并和路径简化,层次并行处理在多计算节点上并行执行神经网络的多个层,生成加速神经网络数据;
能效优化子模块基于加速神经网络数据,采用硬件协同优化策略,包括算法的能效调整和硬件性能参数的微调,保持高速处理的同时,优化系统能效,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在资源调度子模块中,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进行计算资源的高效调度。该子模块首先接收边缘识别结果数据,这些数据以特征向量或图像处理结果的形式存在,需要大量计算资源进行进一步处理。资源调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所有处理任务平衡地分配在可用的计算资源上,如CPU和GPU。负载均衡算法通过动态权重分配和资源优先级调整来实现此目标。动态权重分配意味着根据任务的实时性能和资源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比例,例如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分配更多的GPU资源,对于I/O密集型任务则优先使用CPU。资源优先级调整涉及识别和优先处理那些对整体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任务。通过这种策略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子模块可以确保各种处理任务高效运行,不仅提升了处理速度,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生成的优化资源分配数据包含了每项任务分配的资源类型和数量,为整个系统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基础。
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基于优化资源分配数据,应用数据流图优化和层次并行处理技术来加速神经网络的运算。数据流图优化主要集中于优化神经网络的计算图,包括节点合并和路径简化。节点合并旨在减少计算图中的操作数量,通过合并可以一起执行的操作来减少执行时间。路径简化则涉及优化数据流动的路径,确保数据在神经网络中更高效地传递。层次并行处理技术允许神经网络的多个层在多个计算节点上同时并行执行,这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网络结构时。通过这些技术,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显著提高了神经网络处理任务的速度,生成的加速神经网络数据包含了更快速处理和响应的网络结构,对于实时图像处理和分析尤为重要。
能效优化子模块基于加速神经网络数据,采用硬件协同优化策略来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这个子模块的关键在于平衡高速处理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确保系统在维持高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能效。能效优化涉及到对算法的能效进行调整和对硬件性能参数进行微调。例如,调整神经网络的某些层以减少计算量,或优化内存使用以减少能源消耗。硬件性能参数的调整涉及到调整CPU和GPU的频率,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这种优化不仅有助于降低整体系统的能耗,也延长了硬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生成的加速处理数据包括了经过优化的能效参数和处理结果,这些数据对于维持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需要连续运行或在能源受限环境中的应用场景。
考虑一个实时车辆底部扫描系统,需要处理大量来自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在资源调度子模块中,接收到的边缘识别结果数据被分配到多个GPU上,以便快速进行图像处理。负载均衡算法确保了各GPU的负载平衡,避免了某些GPU过载而其他GPU闲置的情况。在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中,通过数据流图优化和层次并行处理技术,神经网络的处理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在能效优化子模块中,系统的能源消耗得到了优化,同时保持了高速处理性能,确保了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能效。
请参阅图10,预测式扫描模块包括运动预测子模块、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
运动预测子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学分析算法,分析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通过计算车辆的动力学方程,预测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同时参照道路条件和交通流,生成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
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采用自适应扫描算法,根据预测的车辆运动轨迹动态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扫描角度的微调和扫描频率的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扫描参数;
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扫描参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滤波和噪声消除,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在运动预测子模块中,通过运动学分析算法分析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预测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此子模块的核心在于利用物理学原理来预测车辆的未来状态,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中如何准确估计车辆的位置和移动方向。首先,子模块收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这些数据来自车辆的传感器系统或者通过分析车辆的历史移动数据获得。然后,应用运动学方程,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车辆未来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因素包括车辆当前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已知的或预测的外部力(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此外,子模块还参考道路条件和交通流数据,如道路类型、交通密度和转向或停车情况,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生成的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详细描述了车辆未来的运动路径和位置,这对于后续扫描操作的优化至关重要。
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采用自适应扫描算法动态调整扫描参数,步骤的目标是确保扫描系统可以高效且准确地捕捉车辆底部的图像,即使车辆正在移动。子模块首先分析预测的车辆运动轨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扫描设备的参数,如扫描角度和频率。扫描角度的微调确保扫描器始终对准车辆的正确位置,而扫描频率的优化则确保能够连续捕捉到车辆底部的图像,即使在车辆速度变化时也不会丢失重要信息。这种自适应调整使得扫描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生成的优化后扫描参数包括具体的扫描角度和频率设置,为实现高质量的车底扫描提供了关键数据。
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扫描参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和分析。此子模块的任务是确保扫描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首先,子模块对收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这涉及到使用数字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或中值滤波器,来改善图像质量。接着,通过实时分析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边缘检测、对比度增强等,以提取车底的关键特征。这些实时处理和分析确保了扫描数据的即时可用性和高质量,为后续的车底检查和分析提供了准确的基础。生成的预测扫描结果包括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和关键特征信息,对于快速识别车辆底部的异常状况和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在一个忙碌的城市交通环境中,一辆汽车正通过扫描站。运动预测子模块分析了车辆的速度数据和道路状况,预测出车辆在接下来几秒内将沿直线路径以一致速度移动。根据此预测,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自动调整了扫描设备的角度和频率,确保连续捕捉到车底的图像。在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中,收集到的图像数据经过滤波和增强处理,提取了车底的清晰图像和关键特征,生成了高质量的预测扫描结果,为后续的安全检查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信息。
请参阅图11,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方法,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方法基于上述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车底图像,先进行灰度转换,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初步车型分类,接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车型的深层特征,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S2: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和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差异化环境下的光照强度和车辆表面反射率,调整扫描设备参数以适配环境变化,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S3:基于环境匹配参数,运用立体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根据车型特性和环境条件调整三维重建策略,通过优化和应用算法处理视觉信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S4:基于三维重建图像,应用图像分割和像素映射算法将图像转换为图结构,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结构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S5: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运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扫描数据中的动态变化,响应车底部结构的变动,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S6: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优化扫描流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车型识别技术使系统能够针对不同车辆进行定制化扫描,保证了扫描精度和针对性。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确保系统在各种光照和环境条件下均能获得清晰的扫描图像,提高了扫描的可靠性。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生成高精度的车底三维模型,为深入分析提供详尽信息。图像处理的高效性通过图结构化处理和图论分析方法,精确地识别和优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为异物检测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系统还具备出色的动态变化响应能力,有效处理车底结构的实时变化,特别是对移动车辆的实时监控至关重要。系统的运动预测和扫描参数自适应调整功能,显著提高了扫描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特别在高速移动车辆的扫描中展现出其优势。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型识别模块、环境感知模块、多尺度重建模块、图论优化模块、动态图像处理模块、边缘识别模块、异构计算加速模块、预测式扫描模块;
所述车型识别模块基于车底图像,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车辆类型的初始识别,接着应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分类,对车辆类型进行识别,并为扫描流程匹配模式,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并调整扫描设备的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和扫描速度,匹配差异化环境条件,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所述多尺度重建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根据车型和环境条件调整扫描策略和重建算法,基于精度或速率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所述图论优化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到图结构转换技术和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优化特征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所述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连续的扫描数据,对车辆底部动态变化进行响应,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所述边缘识别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和分析,识别并分割车底环境中的异物边缘,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所述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应用异构资源调度算法和神经网络加速技术,对处理流程进行调度和加速,进行物体识别,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所述预测式扫描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动态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位置和轨迹,优化扫描过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所述车型识别数据包括车辆类别、尺寸参数、形状描述,所述环境匹配参数包括光照强度设定、扫描速度设定,所述三维重建图像包括精度模式图像、速度优先模式图像,所述优化后的图像特征包括关键节点、空间关系图谱,所述动态处理数据包括动态特征序列、变化趋势分析,所述边缘识别结果包括异物边界线、边缘特征数据,所述加速处理数据包括加速识别结果、处理时间记录,所述预测扫描结果包括位置预测数据、轨迹估计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型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子模块、特征提取子模块、分类识别子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应用图像预处理算法,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接着使用Canny算法突出车辆的轮廓和结构线条,通过高斯滤波器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生成车底图像数据集;
所述特征提取子模块基于车底图像数据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通过核函数将车辆图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分类器在该空间中构建最佳分割超平面,区分差异化车型的基础特征,结合几何形状分析技术,对车辆的轮廓、大小和比例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取车辆特征,生成基础车辆特征概况;
所述分类识别子模块基于基础车辆特征概况,运用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多层特征提取层逐步挖掘车辆的复杂特征,利用ReLU增强网络处理非线性特征,再通过池化层减少特征维度并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光照强度子模块、天气条件子模块、参数调整子模块;
所述光照强度子模块基于车型识别数据,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多传感器的光谱数据和车辆表面特性,通过光照适应性调整方法,根据实时光照条件和车辆反射率调整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和感光度,匹配差异化光照环境,生成光照匹配参数;
所述天气条件子模块基于环境光照匹配参数,采用气象模式识别算法,收集并分析气象站和传感器的气候数据,识别当前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运用天气适应算法,调整设备的防护措施和运行状态,匹配多种天气条件,生成天气适应性参数;
所述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天气适应性参数,应用动态扫描参数优化模型,结合环境光照和天气条件的实时数据,调节设备的扫描速度、分辨率和噪声处理级别,匹配环境中的扫描需求,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重建模块包括扫描策略子模块、重建算法子模块、参数优化子模块;
所述扫描策略子模块基于环境匹配参数,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的初步步骤,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根据车型大小调整扫描范围,根据环境光照调节扫描深度,生成调整后的扫描策略;
所述重建算法子模块基于调整后的扫描策略,采用三维重建算法,通过立体视觉原理分析多视角下的图像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点云重建,构建初步三维模型;
所述参数优化子模块基于初步三维模型,采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包括使用参数调整技术优化模型的尺度和比例,应用纹理映射技术增强模型的视觉细节,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论优化模块包括图像转换子模块、图论分析子模块、特征关联子模块;
所述图像转换子模块基于三维重建图像,采用图像分割和像素级映射算法,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映射为图结构中的节点,同时通过边缘检测和颜色分析技术,确定节点之间的边和权重,构建图结构化图像数据;
所述图论分析子模块基于图结构化图像数据,采用网络中心性分析和图的谱聚类算法,对图中的节点进行中心性评估,通过谱聚类方法分析节点间的紧密度和分离度,识别图中的关键结构和特征节点,生成特征结构分析结果;
所述特征关联子模块基于特征结构分析结果,采用模式识别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特征节点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度量确定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度,优化特征的识别和分类过程,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子模块、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动态调整子模块;
所述数据预处理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图像特征,采用数据规范化方法,对扫描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图像数据转换至统一的尺度和范围,接着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去除随机噪声并提升图像质量,生成预处理图像数据;
所述深度学习训练子模块基于预处理图像数据,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分析图像中的动态变化模式,具体为车辆底部结构的变动,通过网络层的反复迭代学习,捕捉图像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训练模型识别车辆底部的动态特征,生成训练后的模型数据;
所述动态调整子模块基于训练后的模型数据,实施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从连续扫描数据中学习到的动态特征,对处理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包括改变模型参数匹配差异化速度的车辆移动和环境变化,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识别模块包括小波变换子模块、形态学分析子模块、边缘跟踪子模块;
所述小波变换子模块基于动态处理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析,通过调整分解级数和选择小波基,分离图像中的高频和低频信息,通过高频部分突出边缘细节,生成边缘高频特征数据;
所述形态学分析子模块基于边缘高频特征数据,采用形态学算法,对图像进行结构元素分析,执行腐蚀和膨胀操作,调整边缘轮廓,增强边缘的清晰度和连续性,生成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
所述边缘跟踪子模块基于优化后边缘特征数据,采用边缘跟踪算法,通过连续性和方向性分析,对边缘进行逐点细化追踪,进行异物边缘的识别和分割,生成边缘识别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计算加速模块包括资源调度子模块、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能效优化子模块;
所述资源调度子模块基于边缘识别结果,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进行资源调度,包括动态权重分配和资源优先级调整,通过策略动态分配包括CPU、GPU计算资源,进行计算任务分配和处理,生成优化资源分配数据;
所述神经网络加速子模块基于优化资源分配数据,应用数据流图优化和层次并行处理技术进行神经网络加速,其中数据流图优化包括节点合并和路径简化,层次并行处理在多计算节点上并行执行神经网络的多个层,生成加速神经网络数据;
所述能效优化子模块基于加速神经网络数据,采用硬件协同优化策略,包括算法的能效调整和硬件性能参数的微调,保持高速处理的同时,优化系统能效,生成加速处理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式扫描模块包括运动预测子模块、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
所述运动预测子模块基于加速处理数据,采用运动学分析算法,分析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通过计算车辆的动力学方程,预测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同时参照道路条件和交通流,生成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
所述扫描参数调整子模块基于车辆位置轨迹预测数据,采用自适应扫描算法,根据预测的车辆运动轨迹动态调整扫描参数,包括扫描角度的微调和扫描频率的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扫描参数;
所述实时数据分析子模块基于优化后的扫描参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扫描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滤波和噪声消除,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10.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车底图像,先进行灰度转换,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初步车型分类,接着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车型的深层特征,生成车型识别数据;
基于所述车型识别数据,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和自适应调整算法分析差异化环境下的光照强度和车辆表面反射率,调整扫描设备参数以适配环境变化,生成环境匹配参数;
基于所述环境匹配参数,运用立体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根据车型特性和环境条件调整三维重建策略,通过优化和应用算法处理视觉信息,生成三维重建图像;
基于所述三维重建图像,应用图像分割和像素映射算法将图像转换为图结构,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图结构中的关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生成优化后的图像特征;
基于所述优化后的图像特征,运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处理扫描数据中的动态变化,响应车底部结构的变动,生成动态处理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处理数据,采用运动预测模型和扫描参数调整策略预测车辆未来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优化扫描流程,生成预测扫描结果。
CN202410070191.2A 2024-01-18 2024-01-18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593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0191.2A CN117593592B (zh) 2024-01-18 2024-01-18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0191.2A CN117593592B (zh) 2024-01-18 2024-01-18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3592A true CN117593592A (zh) 2024-02-23
CN117593592B CN117593592B (zh) 2024-04-16

Family

ID=8992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0191.2A Active CN117593592B (zh) 2024-01-18 2024-01-18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35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71937A (zh) * 2024-04-16 2024-05-24 麒砺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片上传的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8096580A (zh) * 2024-04-19 2024-05-28 深圳市元视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大数据的图像去噪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5707A1 (de) * 2018-11-01 2020-05-0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äumliches und zeitliches aufmerksamkeitsbasiertes tiefenverstärkungslernen von hierarchischen fahrspurwechselstrategien zum steuern eines autonomen fahrzeugs
CN111815776A (zh) * 2020-02-04 2020-10-23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综合机载和车载三维激光点云及街景影像的三维建筑物精细几何重建方法
CN112734908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行驶车辆的汽车底盘三维重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22226636A1 (en) * 2021-04-26 2022-11-03 2872475 Ontario Limited Vehicle damag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23066231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北京魔鬼鱼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点云识别成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74510A (zh) * 2023-11-22 2023-12-22 天津博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和结构尺寸测量的车体故障检测方法
CN117314849A (zh) * 2023-09-23 2023-12-29 江苏新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磨耗检测方法
CN117372880A (zh) * 2023-12-07 2024-01-09 天津市祥途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工程监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5707A1 (de) * 2018-11-01 2020-05-0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äumliches und zeitliches aufmerksamkeitsbasiertes tiefenverstärkungslernen von hierarchischen fahrspurwechselstrategien zum steuern eines autonomen fahrzeugs
CN111815776A (zh) * 2020-02-04 2020-10-23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综合机载和车载三维激光点云及街景影像的三维建筑物精细几何重建方法
CN112734908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面向行驶车辆的汽车底盘三维重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22226636A1 (en) * 2021-04-26 2022-11-03 2872475 Ontario Limited Vehicle damag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23066231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北京魔鬼鱼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点云识别成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14849A (zh) * 2023-09-23 2023-12-29 江苏新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磨耗检测方法
CN117274510A (zh) * 2023-11-22 2023-12-22 天津博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和结构尺寸测量的车体故障检测方法
CN117372880A (zh) * 2023-12-07 2024-01-09 天津市祥途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工程监管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文超;刘海波;杨宇杰;陈佳峰;孙傲冰;: "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相似度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no. 09, 15 September 2018 (2018-09-15) *
李慧云;邵翠萍;陈贝章;胡延步;杨赵南;: "基于矩阵补全的无人车感知系统的攻击防御技术", 集成技术, no. 05, 15 September 2020 (2020-09-15) *
胡强;: "激光雷达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研究", 交通世界, no. 34, 5 December 2017 (2017-12-05) *
陆其波;梁桂琦;古鹏;冉春燕;刘晓曼;王顺;: "地铁列车360°外观故障图像检测系统的应用", 运输经理世界, no. 03, 15 June 2020 (2020-06-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71937A (zh) * 2024-04-16 2024-05-24 麒砺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片上传的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8096580A (zh) * 2024-04-19 2024-05-28 深圳市元视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大数据的图像去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3592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93592B (zh) 车底异物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US11468660B2 (en) Pixel-level based micro-feature extraction
US7881531B2 (en) Error propogation and variable-bandwidth mean shift for feature space analysis
JP4633841B2 (ja) 歩行者の追跡による、ビデオ系列からの3次元道路配置の推定
CN110244322A (zh) 基于多源传感器的路面施工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及方法
EP295945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module for foreground extraction
JP6305171B2 (ja) シーン内の物体を検出する方法
KR102373753B1 (ko) 딥러닝 기반의 차량식별추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929593A (zh) 一种基于细节辨别区别的实时显著性行人检测方法
JP7091686B2 (ja) 立体物認識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04915642B (zh) 前方车辆测距方法及装置
Ge et al. 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based on video image processing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Ye et al. Overhead ground wire detection by fusion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s and supervised learning method for a cable inspection robot
CN113221739B (zh) 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距测量方法
CN117557600A (zh) 一种车载影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11212B (zh) 基于高速摄像机实现运动状态下的船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027482A (zh) 基于运动向量分段分析的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733584A (zh) 通信光缆的智能告警方法和装置
KR20130125283A (ko) 인체 부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3628251B (zh) 一种智慧酒店终端监测方法
Shao et al. 3D crowd surveillance and analysis using laser range scanners
Sankaranarayanan et al. Virtual mono-layered continuous containers for vehicl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heng et al. Vehicl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sing model-based and fuzzy logic approaches
CN113963270A (zh) 一种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检测方法
Luo et al. Edgeactnet: Edge intelligence-enabled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 using radar point clo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