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6760A -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6760A
CN117586760A CN202311546361.1A CN202311546361A CN117586760A CN 117586760 A CN117586760 A CN 117586760A CN 202311546361 A CN202311546361 A CN 202311546361A CN 117586760 A CN117586760 A CN 117586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hase
oil
scale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63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波
张强
张洪菁
丁文刚
冯浦涌
荣新明
陈军
吴广
杜勋
奎智斌
高纪超
邵尚奇
杨国威
倪丹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63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6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6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6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2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 C09K8/524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organic depositions, e.g. paraffins or asphalt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2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 C09K8/528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inorganic depositions, e.g. sulfates or carbon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using chemic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limiting, e.g. eliminating, the deposition of paraffins or like substan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30%‑60%、酸相10%‑30%、表面活性剂10%‑30%和助表面活性剂10%‑20%。本发明的单相酸利用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可简化施工流程,节省施工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往往受到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等多种堵塞引发的储层伤害,单一措施无法有效去除。有机垢主要为原油中的石蜡、沥青质等组分,由于多相流中的相平衡变化或者储层改造措施中注入的溶剂、气体、酸液等不相容的体系改变了原油组成从而引发重质组分沉淀,并引发储层润湿性变化。无机垢主要由于管线和设备的腐蚀,使铁离子逐渐被氧化,形成了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另外,地层水矿化度高,当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时,会产生无机垢。
中国发明专利CN 107474818A公开了一种油气储层深度酸化压裂改造用的耐高温微乳酸体系,该体系为酸包柴油微乳液,具有耐高温、摩阻低、腐蚀性低及低酸岩反应速率等优点,但不具备解除有机垢及有机无机混合垢性能。中国发明专利CN114316935A公开了一种微乳酸解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微乳酸解堵体系具有反应速度慢、溶蚀能力强、环境界面友好的特点,该体系为酸包油微乳液,对有机垢及有机无机混合垢溶解能力有限。中国发明专利CN 104449620 A公开了一种酸化解堵用驱油微乳酸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体系为酸包柴油微乳液,该体系对有机垢及有机无机混合垢溶解能力有限。
目前的解堵方法往往采用有机溶解+无机溶蚀分步进行,不能同时解除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伤害。目前工业上处理沥青质和石蜡等有机垢,最好的方法是注入由芳香族混合溶剂和辅助溶剂组成的化学试剂。对于无机垢,酸化处理和螯合反应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多级注入处理中,清理时间长,流体体积大,可能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另外,单独处理有机垢或无机垢时,注入的单一功效的处理液可能会将无法处理的沉积垢推入储层深部,加深后续改造难度。因此,研发多功能化学处理剂,同时去除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改善近井区域岩石渗流特性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30%-60%、酸相10%-30%、表面活性剂10%-30%和助表面活性剂10%-20%。
上述的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40%-50%、酸相15%-25%、表面活性剂15%-25%和助表面活性剂12%-16%。
上述的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44%、酸相21%、表面活性剂21%和助表面活性剂14%。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油相为环己烷、柠檬烯、高闪点重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酸相包括酸、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和降阻剂。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酸、所述缓蚀剂、所述铁离子稳定剂、所述破乳剂和所述降阻剂的质量比为(13.2-19.4):(0.5-3.0):(0.5-2.0):(0.5-2.0):(0.1-0.8)。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酸包括:盐酸、氢氟酸、氟硼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缓蚀剂包括: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烷基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喹啉季铵盐类缓蚀剂、咪唑啉类缓蚀剂和曼尼希碱季铵盐类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铁离子稳定剂包括: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破乳剂包括:二酸二辛脂磺酸钠、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烷基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降阻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多糖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单相酸,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异丙醇、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单相酸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油相、酸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比例进行混合;
(2)于10-40℃下搅拌0.5-1小时,即可得到单相酸。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单相酸的使用方法,包括:
(1)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通过连续油管或油管注入单相酸;
(2)关井反应6-24小时,开井返排残酸至pH为中性,投产。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单相酸在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和开采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单相酸可同时溶解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溶解率100%;
(2)本发明的单相酸具有低摩阻性能,降阻率在85%以上,可实现大排量解堵作业;
(3)本发明的单相酸具有高缓速率性能,缓速率在99%以上,可实现储层深部解堵;
(4)本发明的单相酸为油水互溶体系,界面张力为0mN/m;
(5)本发明的单相酸还具有解除储层乳化、水锁、润湿改性的性能,破乳率在90%以上,表面张力在20mN/m以下,可将油润湿岩心改性为水润湿;
(6)本发明的单相酸利用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可简化施工流程,节省施工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砂岩混合垢伤害前的形貌;
图2为砂岩混合垢伤害后的形貌;
图3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前CT扫描数据;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后CT扫描数据;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前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图6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图7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前CT扫描数据;
图8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后CT扫描数据;
图9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前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图10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图11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前CT扫描数据;
图12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后CT扫描数据;
图13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前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图14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当本发明中公开一个数值范围时,上述范围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征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酸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
单相酸是一种外相为油、内相为酸的纳米均相分散体系,基于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溶解。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单相酸的各组分做详细介绍。
油相
油相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有机垢,如石蜡、沥青或原油中的其他重质组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相为环己烷、柠檬烯、高闪点重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高闪点重芳香烃通常是石油馏分,具有高闪点、适度低的挥发性和约30℃(50F)的蒸馏范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闪点芳香烃溶剂,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
其中,在本发明的单相酸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油相的含量为30-60%。当油相的含量小于30%时,则形成的单相酸不稳定;当油相的含量大于60%时则溶无机垢能力下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油相的含量为40-50%,进一步优选为44%。
酸相
酸相是一种酸液体系,用于溶解无机垢,如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碳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酸相包括酸、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和降阻剂。
进一步优选的,酸相中的酸、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和降阻剂的质量比为(13.2-19.4):(0.5-3.0):(0.5-2.0):(0.5-2.0):(0.1-0.8),借此,可实现无机垢100%溶解,降阻率大于85%,破乳率大于9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酸包括:盐酸、氢氟酸、氟硼酸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蚀剂包括: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烷基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喹啉季铵盐类缓蚀剂、咪唑啉类缓蚀剂和曼尼希碱季铵盐类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铁离子稳定剂包括: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破乳剂包括:二酸二辛脂磺酸钠、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烷基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降阻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多糖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在本发明的单相酸中,酸相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经实践,当酸相的含量低于10%时,则溶无机垢能力降低;当酸相的含量大于30%时,则体系相态稳定性变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单相酸中所述酸相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进一步优选为21%。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可降低两种液体或液体-固体间的表面张力。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与疏水基团的有机两性分子,通常是两亲的有机化合物,含有疏水基团“尾”和亲水基团“头”。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在本发明的单相酸中,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经实践,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小于10%时,则配制的单相酸相态不稳定;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大于30%时,则粘度过高,配制和使用困难。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单相酸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进一步优选为21%。
助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能改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亲水亲油平衡性,参与形成胶束,调整水和油的极性,水溶性醇可减小水的极性,油溶性醇可增加油的极性,从而影响体系的相态和相性质的微乳成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异丙醇、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在本发明的单相酸中,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经实践,当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小于10%时,则粘度过高,配制与使用困难;当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大于20%时,则其他成分浓度较低,难以形成稳定单相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单相酸中所述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进一步优选为14%。
本发明的单相酸可同时解除有机垢、无机垢、乳化、水锁伤害,同时具备缓速、润湿改性及低摩阻性能。而业内其他解堵体系往往采用有机溶解+无机溶蚀分步进行,现场作业繁琐,耗时较长。本发明的单相酸利用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简化施工流程,节省施工时间,实现了降本增效,对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其中,所述有机垢为石蜡、沥青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无机垢为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钙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垢为石蜡、沥青中的一种或两种与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钙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单相酸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油相、酸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比例进行混合;
(2)于10-40℃下搅拌0.5-1小时,即可得到单相酸。
其中,油相、酸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包含的物质种类及各成分的配比、效果等,均与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单相酸中的相同,本发明在此不做重复说明。
本发明单相酸的制备方法,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单相酸的使用方法,包括:
(1)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通过连续油管或油管注入单相酸;
(2)关井反应6-24小时,开井返排残酸至pH为中性,投产。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单相酸的使用方法的注入工艺参数如下:处理半径:0.5-2.5m;注入压力:折算井底压力需小于地层破裂压力;注入排量:不压开储层条件下,可尽量提高注入排量;单相酸浸泡时间:单相酸注入结束后,关井反应6-24小时(反应时间根据储层温度调整)。
传统酸化方式仅能溶解无机垢,针对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往往采用有机溶解+无机溶蚀分步进行,溶垢率低,且时效性差。本发明的单相酸可单步实现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单相酸在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和开采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单相酸利用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可简化施工流程,节省施工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下列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均为常规市购获得。
实施例1
第一料液备料:在陶瓷反应釜中,加入44g高闪点重芳香烃、7g异丙醇、7g正辛醇、17.9g 31%盐酸、1g缓蚀剂、1g铁离子稳定剂、1g破乳剂和0.1g降阻剂。
第二料液备料:在陶瓷反应釜中,加入10.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复配:将反应釜密封,继续搅拌,通过蒸汽加热至40℃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反应温度控制在40℃左右,反应釜内压力无需控制,不超过1.0MPa,2小时后,溶解完全后,通入循环水冷却,冷却达到30℃以下,从反应釜下部放出,制得100g单相酸。
有机无机混合垢制备:①将沥青块敲成小块放入烧杯;②150℃控温磁力搅拌器将沥青融化为液态;③将液态沥青趁热导入塑料试管中;④再按比例加入碳酸钙(沥青碳酸钙质量比为7:3),在沥青凝固前搅拌均匀,得到比表面积接近混合垢垢样。
表1单相酸性能测试结果
性能指标 测定数据
溶沥青率 100%
溶碳酸钙率 100%
溶沥青和碳酸钙混合垢率 100%
缓速率 99.8%
降阻率 85.6%
破乳率 99%
表面张力 19.2mN/m
界面张力 0
润湿性 67°(水湿)
实施例2
第一料液备料:在陶瓷反应釜中,加入40g高闪点重芳香烃、7g异丙醇、7g正辛醇、21.9g 31%盐酸、1g缓蚀剂、1g铁离子稳定剂、1g破乳剂和0.1g降阻剂。
第二料液备料:在陶瓷反应釜中,加入10.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复配:将反应釜密封,继续搅拌,通过蒸汽加热至40℃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反应温度控制在40℃左右,反应釜内压力无需控制,不超过1.0MPa,2小时后,溶解完全后,通入循环水冷却,冷却达到30℃以下,从反应釜下部放出,制得100g单相酸。
表2单相酸性能测试结果
性能指标 测定数据
溶沥青率 100%
溶碳酸钙率 100%
溶沥青和碳酸钙混合垢率 100%
缓速率 99.6%
降阻率 85.3%
破乳率 99%
表面张力 19.0mN/m
界面张力 0
润湿性 66°(水湿)
对比例1:15%盐酸体系
配制15%盐酸体系,15%HCl+1%缓蚀剂+1%铁稳剂+1%助排剂+1%破乳剂;
HCl为31%工业盐酸,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缓蚀剂为曼尼希碱季铵盐类缓蚀剂(高温酸化缓蚀剂),购自天津炬力聚合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铁稳剂为柠檬酸,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助排剂为氟碳表面活性剂(C8F17SO2NHC3H7NR2(O)),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破乳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15H24O(C2H4O)n),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
溶垢性能:溶沥青率0%,溶碳酸钙率100%,溶混合垢率1.43%。无有机垢溶解能力,混合垢溶解能力很低。
对比例2:高闪点芳香烃
准备高闪点芳香烃;
高闪点芳香烃溶剂,购自天津开发区跨越工贸有限公司。
溶垢性能:溶沥青率100%,溶碳酸钙率0%,溶混合垢率59.39%。无无机垢溶解能力。
性能测试
采用砂岩混合垢伤害模拟及解除实验对本发明的单相酸的性能进行测试。
(1)混合垢伤害模拟实验方法
在室内模拟砂岩在地下受到的混合垢伤害,气测伤害前后岩心渗透率变化,计算伤害率。
实验仪器:岩心采用四川侏罗系沙溪庙组露头,渗透率在160~180mD,岩心流动设备,抽真空饱和设备。
实验步骤:①记录岩心长、直径、干重,气测渗透率;②使用10.5wt%碳酸钠溶液与15wt%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进行模拟无机垢CaCO3的损害;③50wt%的沥青正庚烷溶液与二甲苯1:1混合,抽真空进行岩心饱和,伤害72h后烘干;④伤害后岩心称重进行气测渗透率;⑤计算伤害率。
(2)混合垢伤害解除实验方法
实验使用伤害后的砂岩岩心,控制注入速率,温度为90℃,直至突破压降变为0,记录滤失、突破体积及突破压力等相关数据,伤害解除后取出岩心清水冲洗,对酸化后的岩心进行CT扫描,观察形貌。
实验步骤:①加热设备至90℃,将岩心放置岩心夹持器;②将配制的单相酸液体与15%KCL标准盐水放入中间容器,排空管线空气;③缓慢将围压加载至2MPa,检测过程中始终保持围压值大于岩心入口压力1.5MPa~2.0MPa,以1ml/min流量驱替盐水至压力及出口流量稳定,测得初始液测渗透率;④以不同流量反向驱替处理液,直至突破压降变为0,记录滤失、突破体积及突破压力等相关数据;⑤对酸化后的岩心进行CT扫描,观察形貌。
对单相酸、15%盐酸体系和高闪点芳香烃解堵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表3砂岩混合垢伤害解除设计
(3)混合垢伤害模拟实验数据
在该实验方案下,交替注入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会在孔隙中形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沥青饱和进入孔隙中经过正庚烷的挥发沥青粘度极具增加,封堵孔隙造成渗透率下降,可以模拟混合垢伤害砂岩储层。由表4可见,获得的砂岩混合垢伤害率>99%,伤害后岩心渗透率<0.02mD。砂岩混合垢伤害前后的形貌见图1-2。
实验数据:
表4砂岩混合垢伤害数据表
(4)混合垢伤害解除实验数据
注入5PV三种解堵剂,其中高闪点芳香烃可解除砂岩岩心部分有机伤害,伤害解除率为51.13%;15%盐酸体系可解除砂岩岩心部分无机伤害,伤害解除率为71.12%;单相酸不仅可以同时解除无机有机混合伤害,还能酸蚀增渗,使得伤害解除率>100%。
表5砂岩混合垢解除实验数据表
采用CT扫描采用三种解堵剂处理后的砂岩混合垢,然后对CT数据密度分布进行处理。其中,图3-4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前后CT扫描数据;图5-6为采用本发明的单相酸酸化砂岩前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图7-8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前后CT扫描数据;图9-10为采用15%的盐酸体系酸化砂岩前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图11-12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前CT扫描数据;图13-14为采用高闪点芳香烃处理砂岩前后堵塞密度范围分布曲线。
通过对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可见单相酸伤害解除范围最大,对高密度的矿物溶蚀性能更好。盐酸、高闪点芳香烃单独处理效果差。也可从堵塞物CT密度分布曲线可见,盐酸解除了高密度范围的堵塞,但低密度堵塞没有解除,高闪点芳香烃溶剂解除了低密度范围堵塞但高密度堵塞没有解除,而单相酸体系均有解除。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这些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30%-60%、酸相10%-30%、表面活性剂10%-30%和助表面活性剂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40%-50%、酸相15%-25%、表面活性剂15%-25%和助表面活性剂12%-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44%、酸相21%、表面活性剂21%和助表面活性剂1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环己烷、柠檬烯、高闪点重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相包括酸、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和降阻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所述缓蚀剂、所述铁离子稳定剂、所述破乳剂和所述降阻剂的质量比为(13.2-19.4):(0.5-3.0):(0.5-2.0):(0.5-2.0):(0.1-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包括:盐酸、氢氟酸、氟硼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蚀剂包括: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烷基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喹啉季铵盐类缓蚀剂、咪唑啉类缓蚀剂和曼尼希碱季铵盐类缓蚀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离子稳定剂包括: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和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破乳剂包括:二酸二辛脂磺酸钠、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烷基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降阻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多糖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异丙醇、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油相、酸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比例进行混合;
(2)于10-40℃下搅拌0.5-1小时,即可得到单相酸。
12.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通过连续油管或油管注入单相酸;
(2)关井反应6-24小时,开井返排残酸至pH为中性,投产。
13.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单相酸在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和开采中的应用。
CN202311546361.1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7586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6361.1A CN117586760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6361.1A CN117586760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6760A true CN117586760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6361.1A Pending CN117586760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67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38481B8 (en) Treating composition
US6581687B2 (en)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 useful for oil field or gas field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US9234126B2 (en) Dual retarded acid system for well stimulation
BR112018011616B1 (pt) Métodos para preparar uma solução de polímero invertida e método para recuperação de hidrocarboneto
EA000073B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спользуемых при добыче нефти и газа химикатов
AU2011343384A1 (en) Treatment of illitic formations using a chelating agent
Mohsenzadeh et al.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salinity and injection scenario of ionic liquids analogue in heavy oil recovery enhancement
US5622921A (en) Anionic compositions for sludg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uring acid stimulation of hydrocarbon wells
US9170250B2 (en) Oilfield chemicals with attached spin probes
EP0976911A1 (en) Scale inhibitors
CN112724949B (zh) 一种用于稠油井解堵的类乳酸化解堵剂及其应用
US10479930B2 (en) Organic acid fracturing fluid composition
Gandomkar et al. Decreasing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and deposition during immiscible gas injection via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2-soluble asphaltene inhibitor
CN117586760A (zh) 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US20020150499A1 (en) Oil-soluble scale inhibitors with formulation for improved environmental classification
US11236261B2 (en)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 additives for hydrate inhibition
WO2013106373A1 (en) In-situ crosslinking with aluminum carboxylate for acid stimulation of a carbonate formation
WO2020055229A1 (en) Microemuls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16731698A (zh) 多效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Elsayed A new EOR method for sandstone reservoirs using high pH chelating agents
Wang Well productivity enhance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heterogeneous carbonate reservoirs
Sim et al. New technology for scale squeeze treatments on high water cut wells on Statoil Heidrun and Norne fields
Al-Otaibi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acid diversion by viscoelastic surfactant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CA2509649A1 (en) Single fluid acidizing treatment
MXPA97005491A (en) Chemical compounds for petroleum and oil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