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2339A -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2339A
CN117582339A CN202410024687.6A CN202410024687A CN117582339A CN 117582339 A CN117582339 A CN 117582339A CN 202410024687 A CN202410024687 A CN 202410024687A CN 117582339 A CN117582339 A CN 11758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ston cylinder
injection
cabi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4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秋宇
刘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246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2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2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20Ear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27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 A61M2205/27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preventing use preventing unwanted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62Ea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涉及耳鼻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注射活塞筒和适配设置于注射活塞筒内腔的活塞柱,以及连通于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所述注射活塞筒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部,其中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上适配连接有针帽,避免在穿刺或注射过程中发生针帽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以此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提高穿刺的精准度,避免了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耳道内取出针头时产生的二次抽吸风险,避免二次抽吸导致异常药物输送或其他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注射完毕后活塞柱可以保持锁死固定的状态,防止了不必要的操作或误操作,有利于提高鼓膜穿刺环节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医疗事故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鼻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鼓膜穿刺注射装置”,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鼓膜上进行穿刺,并通过该穿刺点注射药物或其他治疗物质;
这种装置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穿刺针:具有足够的尖锐度和长度,用于穿刺鼓膜。
②外套管:用于固定穿刺针。
③注射器连接口:与穿刺针连接,并用于输送药物或治疗物质。
④控制手柄:用于操作和控制穿刺过程,以确保准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
鼓膜穿刺注射装置通常由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用于治疗鼓膜相关的疾病,如中耳炎、鼓膜积液等。
但现有的用于鼓膜穿刺的注射装置经过具体使用后,仍然存有以下的缺陷:
现有的用于鼓膜穿刺的注射装置缺乏将注射器内活塞柱自动锁死的功能,从而易导致在医护人员注射完毕后,将注射装置的针头从患者耳道取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会误操作或意外接触活塞柱,从而造成注射器二次抽吸的风险;
此外,就现有医疗临床而言,大多数的注射装置都是由医护人员手动把控注射装置注射角度或穿刺角度,现有注射器缺乏专门的结构或设计来确保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从而易导致用于鼓膜穿刺注射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欠佳,进而易导致鼓膜穿刺的穿刺点位出现偏差,影响鼓膜穿刺环节的安全进行。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以弥补和改善现有技术的欠缺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相关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包括注射活塞筒和适配设置于注射活塞筒内腔的活塞柱,以及连通于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所述注射活塞筒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部,其中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上适配连接有针帽,所述针帽的适配于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呈圆台形,且针帽的下端端头连通有穿刺针;
所述注射活塞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二次紧固针头机构,所述注射活塞筒的下方设置有辅助稳定机构;
所述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包括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活塞柱上端底面的两个柄杆,两个所述柄杆中一个柄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一,所述限位轴一与注射活塞筒上端的延伸部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轴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轴,所述插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锁柱,所述插轴的下端套设有外舱,所述外舱上表面靠近注射活塞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所述外舱整体为非阻磁材质,所述外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舱,所述内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金属舱,所述外舱、内舱、金属舱的中心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插轴与中心锁柱均插设于通孔内,所述金属舱的上端部位通过开设的活动孔滑动连接有锁球,所述中心锁柱与锁球位置相对应的外壁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且圆弧面可供锁球嵌合,所述金属舱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初始呈被压缩状态,所述复位拉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舱的底部内壁,所述外舱的底面贴合有磁吸盘,所述磁吸盘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
所述弯杆的上端设置有锁定组件;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外舱上端端面的带孔横板,且带孔横板远离外舱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弯杆的上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的容纳腔体内,所述弯杆贯穿于带孔横板容纳腔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一侧啮合有扭簧棘爪,所述扭簧棘爪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容纳腔体的内壁,所述棘轮盘的上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过渡轴,所述过渡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向轴,且换向轴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组合槽,所述组合槽由下方的螺旋槽和上方的竖直槽构成,且螺旋槽和竖直槽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换向轴的下方外圆周面上套设有带杆滑动环,所述带杆滑动环远离换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轴的外壁,所述带杆滑动环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引导滑块滑动连接于组合槽的内壁。
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柄杆均呈圆弧形,且柄杆的外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层,利用两个呈圆弧形的柄杆,且其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垫,以便于医护人员手持住活塞柱。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舱与金属舱的整体均由上方的锥形体和下方的圆柱体构成,所述金属舱为金属磁性材质。
作为优选的,所述组合槽的内壁均经过光滑化处理,所述组合槽中的螺旋槽部位的长度可使得换向轴旋转九十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带杆滑动环内壁与引导滑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带杆滑动环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容纳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引导滑块的外壁。
作为优选的,所述带杆滑动环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孔径大小与引导滑块的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引导滑块整体呈圆球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辅助稳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注射活塞筒圆周面上的两个边槽,两个所述边槽呈对称分布于注射活塞筒的圆周面上,两个所述边槽中一个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侧板二,两个所述侧板二中的另一个边槽内壁与侧板一呈滑动连接,所述侧板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下方开设有T形槽,所述延伸板靠近针帽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背槽,所述侧板二与侧板一的一侧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级支架,所述一级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支架,所述二级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仿形板,所述仿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球,所述仿形板整体呈半圆环形,两个所述支撑球均呈半球形,且呈半球形的两个支撑球大小不一。
作为优选的,所述仿形板为具有记忆的可形变材质,两个所述支撑球均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优选的,所述二次紧固针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柄杆中一个柄杆下端的限位轴二,所述限位轴二滑动连接于注射活塞筒上端的延伸部内,所述限位轴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一,所述球头杆一下端且远离限位轴二的一端呈球形,所述球头杆一呈球形的一端端面贴合有助力块一,所述助力块一通过其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顶块滑动连接于延伸板下方的T形槽内,所述助力块一靠近球头杆一呈球形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所述助力块一远离球头杆一的一侧表面通过滑槽配合滑块滑动连接有拨片,所述针帽的外壁套设有环板,所述环板的一侧外壁通过斜块滑动连接于延伸板的背槽内,所述环板的底面位置高于拨片的顶面位置,所述拨片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助力块二,所述助力块二靠近针帽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所述助力块二呈倾斜面的一侧贴合有球头杆二,所述球头杆二的上端与延伸板的外壁呈固定连接,所述球头杆二与助力块二贴合的一端呈球形。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借助锁球与中心锁柱即可间接地实现对活塞柱的自动锁死,避免了医护人员将注射活塞筒和穿刺针从患者的耳道抽出的过程中,误触到活塞柱而出现二次误吸的情况,从而可以确保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不会再次抽吸,避免了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耳道内取出针头时产生的二次抽吸风险,防止二次抽吸导致异常药物输送或其他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注射完毕后活塞柱可以保持锁死固定的状态,防止了不必要的操作或误操作,有利于提高鼓膜穿刺环节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医疗事故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将注射活塞筒内的活塞柱进行自动锁死,可以防止未经适当消毒的注射活塞筒重复使用,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防止该注射装置被他人拆解或不当处理,以此保证医疗废物按照规范进行处置,便于后续将注射活塞筒正确处理为医疗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潜在风险;
借助医护人员上提活塞柱抽取医用药液的动作,并利用环板即可顺势对针帽进行二次上提紧固,可以进一步确保针帽与穿刺针牢固地固定在注射活塞筒下端的连接部上,从而避免在穿刺或注射过程中发生针帽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以此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意外事故的风险,同时,通过二次紧固针帽可以降低针帽使用环节出现的晃动和抖动的风险,有助于提高穿刺的精准度;
通过医护人员灵活调节穿刺角度,医护人员可以更准确地穿刺患者的目标区域,同时不仅减少医护人员操作中的时间和困难,而且利用具有记忆可形变材质的二级支架和仿形板可以保持穿刺角度的稳定性,确保操作者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保持所需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医护人员手部不稳定或操作误差导致的角度变化,进一步保证穿刺环节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关于借助于以下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侧板一处的局部俯视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外舱处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外舱内部与内舱处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内舱内部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内舱内部的正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中带孔横板与棘轮盘处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引导滑块处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引导滑块与带杆滑动环局部连接关系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换向轴与组合槽处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球头杆一与球头杆二处局部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拨片与助力块一连接关系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注射活塞筒;11、活塞柱;12、针帽;13、穿刺针;
21、柄杆;22、限位轴一;23、插轴;24、侧板一;25、外舱;26、内舱;27、金属舱;28、锁球;2801、中心锁柱;29、复位拉簧;210、磁吸盘;211、弯杆;
2301、带孔横板;2302、棘轮盘;2303、扭簧棘爪;2304、过渡轴;2305、换向轴;2306、组合槽;2307、带杆滑动环;2308、引导滑块;2309、弹簧;
31、边槽;32、侧板二;33、延伸板;34、一级支架;35、二级支架;36、仿形板;37、支撑球;
41、限位轴二;42、球头杆一;43、助力块一;44、顶块;45、拨片;46、环板;47、助力块二;48、球头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15所示: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包括注射活塞筒1和适配设置于注射活塞筒1内腔的活塞柱11,以及连通于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注射活塞筒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部,其中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上适配连接有针帽12,针帽12适配于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呈圆台形,且针帽12的下端端头连通有穿刺针13;
注射活塞筒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二次紧固针头机构,注射活塞筒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稳定机构;
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包括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活塞柱11上端底面的两个柄杆21,两个柄杆21中一个柄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一22,限位轴一22与注射活塞筒1上端的延伸部呈滑动连接,限位轴一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轴23,插轴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锁柱2801,插轴23的下端套设有外舱25,外舱25上表面靠近注射活塞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24,外舱25整体为非阻磁材质,外舱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舱26,内舱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金属舱27,外舱25、内舱26、金属舱27的中心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插轴23与中心锁柱2801均插设于通孔内,金属舱27的上端部位通过开设的活动孔滑动连接有锁球28,中心锁柱2801与锁球28位置相对应的外壁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且圆弧面可供锁球28嵌合,金属舱27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簧29,复位拉簧29初始呈被压缩状态,复位拉簧29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舱25的底部内壁,外舱25的底面贴合有磁吸盘210,磁吸盘21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211;
弯杆211的上端设置有锁定组件;
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外舱25上端端面的带孔横板2301,且带孔横板2301远离外舱25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体,弯杆211的上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2301的容纳腔体内,弯杆211贯穿于带孔横板2301容纳腔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棘轮盘2302,棘轮盘2302的一侧啮合有扭簧棘爪2303,扭簧棘爪2303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2301容纳腔体的内壁,棘轮盘2302的上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过渡轴2304,过渡轴23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向轴2305,且换向轴2305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组合槽2306,组合槽2306由下方的螺旋槽和上方的竖直槽构成,且螺旋槽和竖直槽之间相互贯通,换向轴2305的下方外圆周面上套设有带杆滑动环2307,带杆滑动环2307远离换向轴23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轴23的外壁,带杆滑动环2307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引导滑块2308滑动连接于组合槽2306的内壁。
两个柄杆21均呈圆弧形,且柄杆21的外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层,利用两个呈圆弧形的柄杆21,且其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垫,以便于医护人员手持住活塞柱11。
内舱26与金属舱27的整体均由上方的锥形体和下方的圆柱体构成,金属舱27为金属磁性材质。
组合槽2306的内壁均经过光滑化处理,组合槽2306中的螺旋槽部位的长度可使得换向轴2305旋转九十度。
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与引导滑块2308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孔,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309,弹簧2309远离容纳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引导滑块2308的外壁。
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孔径大小与引导滑块2308的外径大小相适配,引导滑块2308整体呈圆球面。
辅助稳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注射活塞筒1圆周面上的两个边槽31,两个边槽31呈对称分布于注射活塞筒1的圆周面上,两个边槽31中一个边槽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侧板二32,两个侧板二32中的另一个边槽31内壁与侧板一24呈滑动连接,侧板二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板33,延伸板33的下方开设有T形槽,延伸板33靠近针帽1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背槽,侧板二32与侧板一24的一侧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级支架34,一级支架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支架35,二级支架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仿形板36,仿形板3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球37,仿形板36整体呈半圆环形,两个支撑球37均呈半球形,且呈半球形的两个支撑球37大小不一。
仿形板36为具有记忆的可形变材质,两个支撑球37均采用橡胶材质。
二次紧固针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柄杆21中一个柄杆21下端的限位轴二41,限位轴二41滑动连接于注射活塞筒1上端的延伸部内,限位轴二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一42,球头杆一42下端且远离限位轴二41的一端呈球形,球头杆一42呈球形的一端端面贴合有助力块一43,助力块一43通过其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顶块44滑动连接于延伸板33下方的T形槽内,助力块一43靠近球头杆一42呈球形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助力块一43远离球头杆一42的一侧表面通过滑槽配合滑块滑动连接有拨片45,针帽12的外壁套设有环板46,环板46的一侧外壁通过斜块滑动连接于延伸板33的背槽内,环板46的底面位置高于拨片45的顶面位置,拨片4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助力块二47,助力块二47靠近针帽12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助力块二47呈倾斜面的一侧贴合有球头杆二48,球头杆二48的上端与延伸板33的外壁呈固定连接,球头杆二48与助力块二47贴合的一端呈球形。
初始限定:
活塞柱11处于注射活塞筒1内部的最下端,即活塞柱11未从注射活塞筒1的内部取出、金属舱27处在磁吸盘210的磁性吸力作用下,而锁球28均卡接于活动孔内,此时复位拉簧29处于被压缩状态、穿刺针13的最下端与仿形板36留有三指的安全距离、弹簧2309处于自然状态,引导滑块2308处于组合槽2306的内部,且未处在容纳孔内;
使用时:
医用药液抽取步骤:
首先,医护人员可手动将针帽12插接至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处,并保持针帽12外壁的环板46贴合于拨片45的上端面,即如图1与图2、图13所示,此时注射活塞筒1的内腔与针帽12、穿刺针13形成连通的腔体,而后医护人员通过手持住活塞柱11的上端,并将穿刺针13的下端插入待注射的医用药液内,随即医护人员即可手动上提活塞柱11以逐渐将医用药液抽入注射活塞筒1的内部,在此过程中,随着医护人员上提活塞柱11逐渐上移后,便会同步带动柄杆21、限位轴一22、插轴23、中心锁柱2801、限位轴二41同步上移;
此时,随着插轴23的上移动作,由于其与带杆滑动环2307固定连接,而带杆滑动环2307通过引导滑块2308滑动连接于组合槽2306的内壁,加之组合槽2306中螺旋槽的长度可使得换向轴2305旋转九十度,故而随着插轴23带动带杆滑动环2307同步上移的过程中,便会逐渐带动换向轴2305发生顺时针转动,具体可参考图8与图9所示,同时地,随着插轴23上移后还会使得中心锁柱2801两侧的内凹圆弧面逐渐上移远离锁球28,而随着带杆滑动环2307的继续上移,最终会促使换向轴2305顺时针旋转九十度,此后引导滑块2308便会顺着组合槽2306中的竖直槽轨迹垂直上移,此过程中换向轴2305不再发生旋转,且最终引导滑块2308会完全脱离竖直槽的内部,此时正是医护人员进行抽取医用药液的过程;
而随着换向轴2305旋转九十度后,位于其下方的过渡轴2304、棘轮盘2302、弯杆211、磁吸盘210均会同步发生旋转,而如图9所示,当棘轮盘2302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此时的扭簧棘爪2303不会限制其发生转动,而棘轮盘2302便会在扭簧棘爪2303的阻挡作用下,无法反向转动,从而保证磁吸盘210无法反向转动复位;
而随着磁吸盘210旋转九十度后,此时磁吸盘210便无法通过磁性吸力作用限制住金属舱27和复位拉簧29,从而金属舱27便会在复位拉簧29反弹力作用下,带动金属舱27上移,具体可见图7所示,随着金属舱27上移后会同步带动锁球28上移,而由于内舱26和金属舱27的上端部分均呈圆锥形,故而随着锁球28上移后便会逐渐贴合接触至内舱26上端部分圆锥形的内壁,此时锁球28在内舱26上端部分圆锥形的内壁的阻挡作用下,促使锁球28逐渐向着金属舱27中心通孔的位置靠近,且会逐渐远离金属舱27上端部分的活动孔内;
借此,通过上文中锁球28的运动,可为后续的防误吸自主紧锁步骤的进行提供使用条件。
二次针头紧固步骤:
而在医护人员抽取医用药液的过程中,若是存在针帽12未插接紧密地情况时;
此时,随着上述步骤中,医护人员上提活塞柱11逐渐上移时,便会促使限位轴二41同步上移,再通过限位轴二41同步带动球头杆一42上移,而随着球头杆一42上移后,球头杆一42中的球形部分便会逐渐抵触并挤压助力块一43的倾斜面,具体可见图13至图15所示,此时在助力块一43倾斜面的引导作用下,便会促使助力块一43和顶块44以及拨片45沿着T形槽的轨迹,向着靠近针帽12的一侧发生水平滑动位移,而随着拨片45发生水平滑动位移的过程,一方面会使得拨片45的上端面靠近贴合至环板46的底面下方,便会促使助力块二47的倾斜面逐渐接触并挤压球头杆二48的球形部分,从而促使拨片45逐渐上移,而由于针帽12与注射活塞筒1下端连接部的部分呈圆台形,故而随着拨片45上移后便会同时带动环板46上移,此时由于环板46套设于针帽12的外壁,故而在环板46内壁与针帽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便会给予针帽12再一次上移的外力;
借此,借助医护人员上提活塞柱11抽取医用药液的动作,并利用环板46即可顺势对针帽12进行二次上提紧固,可以进一步确保针帽12与穿刺针13牢固地固定在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上,从而避免在穿刺或注射过程中发生针帽12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以此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意外事故的风险,同时,通过二次紧固针帽12可以降低针帽12使用环节出现的晃动和抖动的风险,有助于提高穿刺的精准度。
穿刺注射辅助稳固步骤:
如上述的:当医护人员抽取医用药液完毕后,此时医护人员即可准备开始对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注射,医护人员在注射前需要叮嘱患者保持平稳侧躺的姿态,而后将仿形板36靠近至患者耳部的皮肤上,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借助为具有记忆的可形变材质的二级支架35和仿形板36,通过医护人员手动施加二级支架35与仿形板36可以发生形变的外力,一方面促使仿形板36以及为橡胶材质的支撑球37贴合于患者耳部周围的皮肤上,另一方面促使二级支架35发生形变,可供医护人员自由调节注射时的穿刺角度,且调节注射角度后,可以更好地保持住此时的穿刺角度,随后医护人员即可手持住注射活塞筒1并使得穿刺针13逐渐进入患者的耳道内,即可开始进行鼓膜穿刺注射;
借此,通过医护人员灵活调节穿刺角度,医护人员可以更准确地穿刺患者的目标区域,同时不仅减少医护人员操作中的时间和困难,而且利用记忆可形变材质的二级支架35和仿形板36可以保持穿刺角度的稳定性,确保操作者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保持所需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医护人员手部不稳定或操作误差导致的角度变化,进一步保证穿刺环节的安全性。
防误吸自主紧锁步骤:
而随着医护人员穿刺注射工作的进行,该过程中的活塞柱11便会保持下移状态,同时通过活塞柱11带动柄杆21、限位轴一22以及中心锁柱2801同步下移,直至插轴23和中心锁柱2801再次逐渐插回至通孔内,而在插轴23插入的过程中此时的引导滑块2308便会与外舱25的外壁接触,具体可结合图8、图10和图11所示,随着引导滑块2308的与外舱25的外壁抵触受力后,此时在引导滑块2308的圆球面以及与外舱25外壁的挤压力作用下,便会促使引导滑块2308压缩弹簧2309并向着容纳孔的内部发生位移,而最终引导滑块2308会完全进入到容纳孔内,以此保证活塞柱11下移注射时可以带动插轴23和带杆滑动环2307也顺利下移复位;
而随着中心锁柱2801逐渐下移后,此时由于锁球28均处在靠近通孔的位置上,且锁球28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锁柱2801的外径,故而随着中心锁柱2801下移后便会逐渐接触并挤压锁球28的外壁,而锁球28便会受力顺势向活动孔处位移,且最终会接触内舱26上端锥形部分的内壁,此时锁球28与内舱26上端锥形部分的内壁产生挤压,从而促使锁球28带动金属舱27沿着内舱26的内壁向下位移,且顺势挤压复位拉簧29,而随着金属舱27逐渐下移后,此时金属舱27外壁与内舱26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故而锁球28便会逐渐不与内舱26的内壁接触,此时锁球28在重力作用下便会顺势向着通孔的位置滑落,与此同时中心锁柱2801两侧的内凹圆弧面正好处在锁球28之间,而随着锁球28的滑落便会与内凹圆弧面进行贴合,而此时医护人员控制活塞柱11也恢复至初始状态,即药液注射完毕,此时中心锁柱2801不再继续下移,而此时的复位拉簧29便不再受到金属舱27下移的压力,此时在复位拉簧29的反弹力作用下,带动金属舱27和锁球28逐渐向上位移,随着金属舱27和锁球28逐渐上移,金属舱27上端锥形部分的外壁与内舱26上端锥形部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从而便会顺势挤压锁球28,促使锁球28紧密地贴合于中心锁柱2801两侧的内凹圆弧面上,从而完成自动锁定,而此时的金属舱27不再受到磁性吸力的作用下,便无法再次向下移动;
借此,一方面地,随着医护人员对患者注射完毕后,借助锁球28与中心锁柱2801即可间接地实现对活塞柱11的自动锁死,避免了医护人员将注射活塞筒1和穿刺针13从而患者的耳道抽出的过程中,误触到活塞柱11而出现二次误吸的情况,从而可以确保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不会再次抽吸,避免了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耳道内取出针头时产生的二次抽吸风险,防止二次抽吸导致异常药物输送或其他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注射完毕后活塞柱11可以保持锁死固定的状态,防止了不必要的操作或误操作,有利于提高鼓膜穿刺环节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医疗事故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将注射活塞筒1内的活塞柱11进行自动锁死,可以防止未经适当消毒的注射活塞筒1重复使用,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防止该注射装置被他人拆解或不当处理,以此保证医疗废物按照规范进行处置,便于后续将注射活塞筒1正确处理为医疗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潜在风险。

Claims (9)

1.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包括注射活塞筒(1)和适配设置于注射活塞筒(1)内腔的活塞柱(11),以及连通于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所述注射活塞筒(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部,其中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上适配连接有针帽(12),所述针帽(12)的适配于注射活塞筒(1)下端的连接部呈圆台形,且针帽(12)的下端端头连通有穿刺针(13);
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活塞筒(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二次紧固针头机构,所述注射活塞筒(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稳定机构;
防误吸自主紧锁机构包括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活塞柱(11)上端底面的两个柄杆(21),两个所述柄杆(21)中一个柄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一(22),所述限位轴一(22)与注射活塞筒(1)上端的延伸部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轴一(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轴(23),所述插轴(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锁柱(2801),所述插轴(23)的下端套设有外舱(25),所述外舱(25)上表面靠近注射活塞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一(24),所述外舱(25)整体为非阻磁材质,所述外舱(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舱(26),所述内舱(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金属舱(27),所述外舱(25)、内舱(26)、金属舱(27)的中心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插轴(23)与中心锁柱(2801)均插设于通孔内,所述金属舱(27)的上端部位通过开设的活动孔滑动连接有锁球(28),所述中心锁柱(2801)与锁球(28)位置相对应的外壁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且圆弧面可供锁球(28)嵌合,所述金属舱(27)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簧(29),所述复位拉簧(29)初始呈被压缩状态,所述复位拉簧(29)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舱(25)的底部内壁,所述外舱(25)的底面贴合有磁吸盘(210),所述磁吸盘(21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211);
所述弯杆(211)的上端设置有锁定组件;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外舱(25)上端端面的带孔横板(2301),且带孔横板(2301)远离外舱(25)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弯杆(211)的上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2301)的容纳腔体内,所述弯杆(211)贯穿于带孔横板(2301)容纳腔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棘轮盘(2302),所述棘轮盘(2302)的一侧啮合有扭簧棘爪(2303),所述扭簧棘爪(2303)转动连接于带孔横板(2301)容纳腔体的内壁,所述棘轮盘(2302)的上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过渡轴(2304),所述过渡轴(23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向轴(2305),且换向轴(2305)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组合槽(2306),所述组合槽(2306)由下方的螺旋槽和上方的竖直槽构成,且螺旋槽和竖直槽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换向轴(2305)的下方外圆周面上套设有带杆滑动环(2307),所述带杆滑动环(2307)远离换向轴(23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轴(23)的外壁,所述带杆滑动环(2307)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引导滑块(2308)滑动连接于组合槽(2306)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柄杆(21)均呈圆弧形,且柄杆(21)的外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层,利用两个呈圆弧形的柄杆(21),且其表面均包覆有软质橡胶垫,以便于医护人员手持住活塞柱(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26)与金属舱(27)的整体均由上方的锥形体和下方的圆柱体构成,所述金属舱(27)为金属磁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槽(2306)的内壁均经过光滑化处理,所述组合槽(2306)中的螺旋槽部位的长度可使得换向轴(2305)旋转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与引导滑块(2308)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309),所述弹簧(2309)远离容纳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引导滑块(2308)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杆滑动环(2307)内壁上开设容纳孔的孔径大小与引导滑块(2308)的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引导滑块(2308)整体呈圆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稳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注射活塞筒(1)圆周面上的两个边槽(31),两个所述边槽(31)呈对称分布于注射活塞筒(1)的圆周面上,两个所述边槽(31)中一个边槽(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侧板二(32),两个所述侧板二(32)中的另一个边槽(31)内壁与侧板一(24)呈滑动连接,所述侧板二(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板(33),所述延伸板(33)的下方开设有T形槽,所述延伸板(33)靠近针帽(1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背槽,所述侧板二(32)与侧板一(24)的一侧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级支架(34),所述一级支架(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支架(35),所述二级支架(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仿形板(36),所述仿形板(3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球(37),所述仿形板(36)整体呈半圆环形,两个所述支撑球(37)均呈半球形,且呈半球形的两个支撑球(37)大小不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板(36)为具有记忆的可形变材质,两个所述支撑球(37)均采用橡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紧固针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柄杆(21)中一个柄杆(21)下端的限位轴二(41),所述限位轴二(41)滑动连接于注射活塞筒(1)上端的延伸部内,所述限位轴二(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一(42),所述球头杆一(42)下端且远离限位轴二(41)的一端呈球形,所述球头杆一(42)呈球形的一端端面贴合有助力块一(43),所述助力块一(43)通过其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顶块(44)滑动连接于延伸板(33)下方的T形槽内,所述助力块一(43)靠近球头杆一(42)呈球形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所述助力块一(43)远离球头杆一(42)的一侧表面通过滑槽配合滑块滑动连接有拨片(45),所述针帽(12)的外壁套设有环板(46),所述环板(46)的一侧外壁通过斜块滑动连接于延伸板(33)的背槽内,所述环板(46)的底面位置高于拨片(45)的顶面位置,所述拨片(4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助力块二(47),所述助力块二(47)靠近针帽(12)的一侧表面呈倾斜面,所述助力块二(47)呈倾斜面的一侧贴合有球头杆二(48),所述球头杆二(48)的上端与延伸板(33)的外壁呈固定连接,所述球头杆二(48)与助力块二(47)贴合的一端呈球形。
CN202410024687.6A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Pending CN117582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4687.6A CN117582339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4687.6A CN117582339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2339A true CN117582339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4687.6A Pending CN117582339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23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8691B2 (en) Disposable array-type micro injection needle head and prefilled syringe
WO2018059413A1 (zh) 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
JP2010279793A (ja) 医療用自動投与器具
WO2016029758A1 (zh) 一种具有电动功能的无针注射器
US20110202014A1 (en) Adapter device for application of small amounts of fat graft material by use of syringes
CN106166081B (zh) 一种肿瘤治疗介入装置
CN108635224A (zh) 一种活血化瘀的载药针灸针
CN217091657U (zh) 旋转式留置针助针器
CN114081827A (zh) 一种治未病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
CN117582339A (zh) 一种鼓膜穿刺注射装置
CN113693934A (zh)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CN108421110A (zh) 一种儿科用负压洗胃装置
CN217430685U (zh) 放疗用定位标记针头及定位标记装置
CN110393579A (zh) 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
CN211272886U (zh) 一种可替换药物的预充填自动注射器
CN108324360A (zh) 一种具有快锁开关的骨科克氏针定位导向器
CN211434641U (zh) 一种重症临床局部麻醉装置
CN210992215U (zh) 一种急诊用穿刺装置
CN214859906U (zh) 输液设备的新型插管装置
CN110801271A (zh) 一种内科快速穿刺定位装置
CN204745325U (zh) 一种骨内输液器
CN215135722U (zh) 一种新型妇科推药器
CN214912619U (zh) 一种一次性苗药弩针治疗器
CN215961777U (zh) 一种调节式颈椎药棒自动按摩仪
CN110101955A (zh) 一种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