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0074B -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0074B
CN117580074B CN202410060869.9A CN202410060869A CN117580074B CN 117580074 B CN117580074 B CN 117580074B CN 202410060869 A CN202410060869 A CN 202410060869A CN 117580074 B CN117580074 B CN 117580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line
parameter
tree
parameter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08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80074A (zh
Inventor
任恩贤
刘俊
管福海
刘英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08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0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0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0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80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0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通信端: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并将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传递给南向适配层;南向适配层:提供适配不同数据模型参数功能,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传递给业务端处理;前端页面:提供运营商参数基线、厂商参数基线的人机交互界面;业务端:处理南向适配层上传的数据,然后转换成前端页面的展示数据。本发明将运营商参数基线与厂商参数基线转换成对应的双模基线树,然后将基站的参数转换后对应的参数集合与双模基线树进行适配,细化了适配流程,并将未能适配的参数存为其它类型参数,便于用户处理未适配的参数;本发明使得网管能灵活适配双模基站。

Description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TR069协议是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客户端设备)和ACS(AutoConfiguration Server 自动配置服务器,在基站通信系统中又称为网管系统或网管)之间沟通的通讯协议。目前双模(4G+5G通信模式)小基站普遍采用该协议对基站进行管理。ACS与CPE之间的接口称为南向接口,通过规定的数据模型进行配置数据交互,完成对设备的参数管理。双模基站中,4G模式采用TR-098数据模型,5G模式采用TR-181数据模型,两种数据模型的参数信息存在较大差异。网管管理基站前,需要向基站下发同步配置参数消息,基站收到后返回所有配置参数信息给网管。但是,该过程中只携带了参数的名称、参数类型与参数值。对于参数的其它信息属性,例如读写性,参数的中文名称等,均不传递。
然而,网管系统一般只能同时适配一种数据模型,双模基站上传两种数据模型参数时,网管无法直接适配。不同运营商对数据模型的参数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异,各基站厂家对数据模型的参数定义也存在差异。厂家不同软件版本的双模基站,其数据模型会因为增加或修改一些自定义的数据模型参数而变化,导致网管适配时需要不断升级软件来适应数据模型的参数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双模基站网管参数适配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包括通信端、南向适配层、业务端以及前端页面,其中,
通信端:用于与基站建立TR069会话连接,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将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传递给南向适配层,并将南向适配层发送的数据封装成TR069信息发送给基站;
南向适配层:提供适配不同数据模型参数功能,将通信端上传的TR069参数信息中的参数按照双模基线树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传递给业务端处理;南向适配层接收业务端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模型参数下发给通信端;
前端页面:提供运营商参数基线、厂商参数基线的人机交互界面;
业务端:提供处理前端页面下发的业务功能指令和南向适配层上传的数据,然后转换成前端页面的展示数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方法,包括:
解析步骤:通信端接收并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找出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
适配步骤:南向适配层获取TR069参数信息中的基站的数据模型参数,数据模型参数包含基站序列号和制造商OUI;根据基站序列号和制造商OUI获取对应的南向适配层id,根据南向适配层id找到对应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对数据模型参数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匹配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类型中;
转换步骤:业务端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转换成前端页面需要的展示数据;
展示步骤:前端页面根据展示数据展示,完成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运营商参数基线与厂商参数基线转换成对应的双模基线树,然后将基站的参数转换后对应的参数集合与双模基线树进行适配,细化了适配流程,提高了适配效率;并将未能适配的参数存为其它类型参数,便于用户处理未适配的参数;本发明使得网管能灵活适配双模基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生成中的4G基线树状态1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生成中的4G基线树状态2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生成中的4G基线树状态3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4G基线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5G基线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包括通信端、南向适配层、业务端以及前端页面。
通信端是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模块,用于与基站建立TR069会话连接,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并将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传递给南向适配层,并将南向适配层发送的数据封装成TR069信息发送给基站。
南向适配层:提供适配不同数据模型参数功能,将通信端上传的TR069参数信息中的参数按照双模基线树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传递给业务端处理;南向适配层接收业务端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模型参数下发给通信端。
用户配置南向适配层规则,根据基站选择对应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前端页面用来展示基站相关参数与操作,提供一种人机交互的界面。前端页面提供运营商参数基线、厂商参数基线的操作界面,将不同运营商和厂商的数据模型参数通过基线配置进行规则定义,然后通过南向适配层将运营商参数基线、厂商参数基线两大基线联系在一起。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均提供各自基线的配置模板文件,用户下载对应的模板文件,将不同的参数填写完成后,导入到网管适配系统中,生成对应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模板文件提供给用户配置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模板文件格式如表1和表2,其中表1为4G模板文件,表2为5 G模板文件。
表1
表2
业务端:提供处理前端页面下发的业务功能指令和南向适配层上传的数据,然后转换成前端页面的展示数据。
所述厂商参数基线,是基于各厂商的参数基线要求,按照厂商参数规则进行定义。
所述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其定义包含:参数名称、参数分类、参数路径、中文名称、读写性、类型、默认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描述。
所述参数名称为参数的英文名称,即参数路径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的英文字符串。
所述参数分类为对参数定义的类型。
所述参数路径为根据数据模型格式定义树形结构的参数名称,包含英文字符串、符号“.”或{i}。所述{i}为对数据模型中多实例参数中实例号数字的代替符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前端页面采集用户导入的参数信息,南向适配层根据导入的参数信息生成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生成由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组成的双模基线树,双模基线树含有根节点与叶子节点,其中,所述4G基线树以TR-098数据模型为基础,以InternetGateway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所述5G基线树以TR-181数据模型为基础,以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南向适配层根据以下步骤生成与运营商参数基线或厂商参数基线对应的双模基线树:
S1:创建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与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
S2:遍历基线文件,将基线文件中每条参数Px读取出来;所述参数Px为一种以“.”、英文和{i}连接组成的树形结构字符串;所述x为基线文件中的每条参数对应的序号,其值从1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条参数记录;所述基线文件为生成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S3:将每条参数Px以符号“.”进行分割,生成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
S4:对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进行遍历,以K为树的深度,从基线树的第一层开始,将Name1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找到与Name1所对应的根节点,确定Px对应的基线树;接着将Namek与基线树的每层节点进行比较,直到k=n;
S5:重复上述步骤S2、步骤S3和步骤S4,将基线文件中的所有参数Px添加到基线树中,生成对应的双模基线树。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南向适配层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匹配:
南向适配层根据通信端解析的基站上报的消息中的参数得到参数集,对参数集/>进行遍历,将每个参数Sy以符号“.”进行分割,取得Sy对应的字符集/>,将参数Sy对应的C1与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进行基线树根节点匹配;确定与之对应的基线树;判断该基线树中根节点是否已经完成了匹配,如果匹配完成,则结束基线参数匹配;
如果未完成匹配,则使用参数Sy对应的Cz从该基线树的第二层开始,遍历该基线树的各层叶子节点,将Cz与每层的叶子节点进行比较,
如果找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基于该叶子节点的下一层进行查找Cz+1对应的叶子节点;
如果找不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该参数Sy为未匹配成功的参数,将Sy参数存放到其它参数集中;
重复上述步骤,将y=1到n的参数完成基线参数匹配,将所有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参数集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字符集中的Cz存在数字,则对于数字的匹配对象为{i},即任意数字都被认为与{i}匹配。
请参照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方法包括生成步骤、解析步骤、适配步骤、转换步骤、展示步骤。
生成步骤:前端页面采集用户导入的参数信息,南向适配层根据导入的参数信息生成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生成由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组成的双模基线树,双模基线树含有根节点与叶子节点,其中,所述4G基线树以TR-098数据模型为基础,以InternetGateway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所述5G基线树以TR-181数据模型为基础,以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
解析步骤:通信端接收并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找出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
适配步骤:南向适配层获取TR069参数信息中的基站的数据模型参数、基站序列号(SerialNumber)和制造商OUI(ManufacturerOUI),根据基站序列号和制造商OUI获取对应的南向适配层id,根据南向适配层id找到对应的南向适配层信息(南向适配层信息包含运营商参数基线名称、厂商参数基线名称)。根据南向适配层信息中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名称获取对应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对数据模型参数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匹配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类型中,其它类型中的参数需要用户进行关注处理。
转换步骤:业务端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转换成前端页面需要的展示数据。
展示步骤:前端页面根据展示数据展示,完成适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生成步骤中根据以下步骤生成与运营商参数基线或厂商参数基线对应的双模基线树(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
1、创建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与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
2、遍历基线文件,将基线文件中每条参数Px读取出来。所述参数Px为一种以“.”、英文和{i}连接组成的树形结构字符串。所述x为基线文件中的每条参数对应的序号,其值从1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条参数记录。
3、将每条参数Px以符号“.”进行分割,生成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
4、对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进行遍历,以K为树的深度,从基线树的第一层开始,将Name1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进行比较,找到与Name1所对应的根节点,确定Px对应的基线树。接着将Namek与基线树的每层节点进行比较,直到k=n。其比较过程如下:
4.1如果在基线树的第K层找到该节点,则在该节点下挂的所有子节点继续以Namek+1进行查询;
4.2 如果在基线树的第K层没有找到对应的节点,则添加该节点Namek到基线树中上一层所属Namek-1的节点下。然后依次类推将Namek+1挂接到Namek,Namek+2挂接到Namek+1,直到k=n为止。
5、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将基线文件中的所有参数Px添加到基线树中。
适配步骤中,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匹配:
1、对基站上报的参数集进行遍历,将每个参数Sy以符号“.”进行分割,取得Sy对应的字符集/>,然后将其与双模基线树进行匹配。其匹配方法为:
1.1首先确定对应的基线树为4G基线树还是5G基线树。其方法为将参数Sy对应的C1与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找到与之对应的基线树。
1.2分析基线树中根节点是否已经完成了匹配,其方法为比较根节点下挂的子节点的个数与该节点已经匹配的子节点的个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匹配完成。如果根节点下挂的子节点的个数大于已经匹配的子节点的个数,则未完成匹配。
如果匹配完成,则结束基线参数匹配。
如果未完成匹配,则继续开始下面的步骤;
1.3 确定好基线树后,使用参数Sy对应的Cz从该基线树的第二层(z=2)开始,遍历基线树的各层叶子节点,将Cz与每层的叶子节点进行比较,其方法如下:
如果找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基于该叶子节点的下一层进行查找Cz+1对应的叶子节点。
如果找不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该参数Sy为未匹配到的参数,将Sy参数存放到其它参数集中。
2、重复步骤1,将y=1到n的参数集完成基线参数匹配,所有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参数集中。
上述匹配过程中Sy可能为多实例参数,则其字符集中的Cz存在数字的情况,对于数字的匹配对象为{i},即任意数字都被认为与{i}匹配。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双模基站通过TR069消息与网管进行通信。网管适配系统包含通信端、南向适配层、业务端、前端页面。图中,NR表示5G,LTE表示4G。
实施例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通信端解析网管上报的参数,找出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
2、获取TR069参数信息中的数据模型参数。
3、根据数据模型参数中的基站SN码和厂商OUI,查询到对应的南向适配层id。
4、根据南向适配层id找到对应的南向适配层信息,包括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5、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适配。
6、进行厂商参数基线适配。
7、剩余的未能适配的参数存入其它类型参数。所述其它类型参数为无法适配的基站参数,需要基站用户进行关注处理。
8、业务端进行业务信息处理,将其转换成前端展示的业务数据。
9、前端页面对业务参数进行展示,提供给用户可以查看的参数与操作界面。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线树的生成流程如下(适用于运营商参数基线与厂商参数基线):
步骤1,创建4G基线树的根节点与5G基线树的根节点。
步骤2,遍历基线文件,将基线文件中每条参数Px读取出来。举例:遍历表一过程中,取出第一条参数
P1=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ManufacturerOUI。
步骤3,将每条参数Px以符号“.”进行分割,生成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步骤2中P1的字符集为
{InternetGatewayDevice DeviceInfo ManufacturerOUI}。
步骤4,对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进行遍历,以K为树的深度,从基线树的第一层开始,将Name1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进行比较,找到与Name1所对应的根节点,确定Px对应的基线树。以表1的P1为例,P1的字符集中Name1= InternetGatewayDevice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相同,则确定P1属于4G基线树。
优选地的,将P1的字符集中Name2= DeviceInfo查询4G基线树的第二层,发现没有该节点,则将DeviceInfo挂接到4G基线树的根节点下,并将P1的字符集中Name3=ManufacturerOUI挂接到DeviceInfo节点下。挂接完成后,其4G基线树见图3。
重复步骤2~步骤4,将表1中的
P2=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Manufacturer 按照上述步骤,挂接到4G基线树后,见图4。
重复步骤2~步骤4,将表一中的
P3=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SerialNumber按照上述步骤,挂接到4G基线树后,见图5。
重复步骤2~步骤4,将表一中的
P4= InternetGatewayDevice.FaultMgmt.CurrentAlarm.{i}.AlarmIdentifier按照上述步骤,挂接到4G基线树后,见图6。
参照以上流程,表2生成的5G基线树见图7。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的匹配方法如下:
1、对基站上报的参数集进行遍历,将每个参数Sy以符号“.”进行分割后,取得Sy对应的字符集/>,然后将其与双模基线树进行匹配。表3是一种4G基站上报报文解析后的参数集和字符集,表4是一种5G基站上报报文解析后的参数集和字符集。
表3
表4
2、将表3按照序号,依次取出其参数对应的字符集,进行基线树匹配。首先取出序号1的字符集{InternetGatewayDevice DeviceInfo ManufacturerOUI},将第一个字符InternetGatewayDevice对比4G基线树(图6 一种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确认属于4G基线树。然后取DeviceInfo去4G基线树的根节点下挂子节点查找,匹配到DeviceInfo ,最后取ManufacturerOUI去DeviceInfo 节点下一层,匹配到ManufacturerOUI。则该过程完了序号1参数的匹配。
3、依次对表3中的序号1之的参数集进行匹配4G基线树(图6 一种4G基线树),序号2、序号3、均能完全匹配,序号4的参数InternetGatewayDevice.FaultMgmt.CurrentAlarm.1.AlarmIdentifier为多实例参数,其匹配流程如下:
InternetGatewayDevice匹配到4G基线树(如图6的一种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FaultMgmt和CurrentAlarm分别匹配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对应的节点,数字1匹配到CurrentAlarm节点下的{i}({i}匹配任意数字),然后AlarmIdentifier匹配到{i}下面的节点AlarmIdentifier。
接下来序号5的参数正常匹配成功,序号6参数
InternetGatewayDevice.ManagementServer.URL按照规则无法匹配成功,将其归结为其它类型参数集中。
4、将表4中的参数集对比双模基线树,其流程参照表三。发现其属于5G基线树,然后依次将其字符集进行5G基线树匹配(图7 一种5G基线树),发现参数Device.DeviceInfo.AddEndPoint无法匹配成功,将其归结为其它类型参数集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端、南向适配层、业务端以及前端页面,其中,
通信端:用于与基站建立TR069会话连接,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并将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传递给南向适配层,并将南向适配层发送的数据封装成TR069信息发送给基站;
南向适配层:提供适配不同数据模型参数功能,将通信端上传的TR069参数信息中的参数按照双模基线树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传递给业务端处理;南向适配层接收业务端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模型参数下发给通信端;
前端页面:提供运营商参数基线、厂商参数基线的人机交互界面;
业务端:提供处理前端页面下发的业务功能指令和南向适配层上传的数据,然后转换成前端页面的展示数据;
前端页面采集用户导入的参数信息,南向适配层根据导入的参数信息生成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生成由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组成的双模基线树,双模基线树含有根节点与叶子节点,其中,所述4G基线树以TR-098数据模型为基础,以InternetGateway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所述5G基线树以TR-181数据模型为基础,以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
南向适配层根据以下步骤生成与运营商参数基线或厂商参数基线对应的双模基线树:
S1:创建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与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
S2:遍历基线文件,将基线文件中每条参数Px读取出来;所述参数Px为一种以.、英文和{i}连接组成的树形结构字符串;所述x为基线文件中的每条参数对应的序号,其值从1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条参数记录;所述基线文件为生成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S3:将每条参数Px以符号.进行分割,生成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
S4:对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进行遍历,以K为树的深度,从基线树的第一层开始,将Name1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找到与Name1所对应的根节点,确定Px对应的基线树;接着将Namek与基线树的每层节点进行比较,直到k=n;
S5:重复上述步骤S2、步骤S3和步骤S4,将基线文件中的所有参数Px添加到基线树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南向适配层根据通信端解析的基站上报的消息中的参数得到参数集,对参数集/>进行遍历,将每个参数Sy以符号.进行分割,取得Sy对应的字符集/>,将参数Sy对应的C1与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进行基线树根节点匹配,确定与之对应的基线树;判断该基线树中根节点是否已经完成了匹配,如果匹配完成,则结束基线参数匹配;
如果未完成匹配,则使用参数Sy对应的Cz从该基线树的第二层开始,遍历该基线树的各层叶子节点,将Cz与每层的叶子节点进行比较,
如果找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基于该叶子节点的下一层进行查找Cz+1对应的叶子节点;
如果找不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该参数Sy为未匹配成功的参数,将Sy参数存放到其它参数集中;
重复上述步骤,将y=1到n的参数完成基线参数匹配,将所有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参数集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字符集中的Cz存在数字,则对于数字的匹配对象为{i},即任意数字都被认为与{i}匹配。
4.一种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步骤:通信端接收并解析基站上报的消息,找出其中的TR069参数信息;
适配步骤:南向适配层获取TR069参数信息中的基站的数据模型参数,数据模型参数包含基站序列号和制造商OUI;根据基站序列号和制造商OUI获取对应的南向适配层id,根据南向适配层id找到对应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对数据模型参数进行运营商参数基线匹配和厂商参数基线匹配,并将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类型中;
转换步骤:业务端将完成匹配的参数以及未能适配的参数转换成前端页面需要的展示数据;
展示步骤:前端页面根据展示数据展示,完成适配;
解析步骤之前还包括生成步骤:前端页面采集用户导入的参数信息,南向适配层根据导入的参数信息生成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再生成由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组成的双模基线树,双模基线树含有根节点与叶子节点,其中,所述4G基线树以TR-098数据模型为基础,以InternetGateway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所述5G基线树以TR-181数据模型为基础,以Device为根节点,以其它参数为叶子节点;
生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4G基线树的根节点InternetGatewayDevice与5G基线树的根节点Device;
S2:遍历基线文件,将基线文件中每条参数Px读取出来;所述参数Px为一种以.、英文和{i}连接组成的树形结构字符串;所述x为基线文件中的每条参数对应的序号,其值从1开始依次到最后一条参数记录;所述基线文件为生成的运营商参数基线和厂商参数基线;
S3:将每条参数Px以符号.进行分割,生成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
S4:对每条参数Px对应的字符集进行遍历,以K为树的深度,从基线树的第一层开始,将Name1与4G基线树的根节点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找到与Name1所对应的根节点,确定Px对应的基线树;接着将Namek与基线树的每层节点进行比较,直到k=n;
S5:重复上述步骤S2、步骤S3和步骤S4,将基线文件中的所有参数Px添加到基线树中,得到对应的双模基线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适配步骤中,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匹配:
南向适配层根据通信端解析的基站上报的消息中的参数得到参数集,对参数集进行遍历,将每个参数Sy以符号.进行分割,取得Sy对应的字符集/>,将参数Sy对应的C1与4G基线树和5G基线树的根节点进行比较,进行基线树根节点匹配;其中,先确定与之对应的基线树;判断该基线树中根节点是否已经完成了匹配,如果匹配完成,则结束基线参数匹配;
如果未完成匹配,则使用参数Sy对应的Cz从该基线树的第二层开始,遍历该基线树的各层叶子节点,将Cz与每层的叶子节点进行比较,
如果找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基于该叶子节点的下一层进行查找Cz+1对应的叶子节点;
如果找不到Cz对应的z层叶子节点,则该参数Sy为未匹配成功的参数,将Sy参数存放到其它参数集中;
重复上述步骤,将y=1到n的参数完成基线参数匹配,将所有未匹配成功的参数都存入其它参数集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字符集中的Cz存在数字,则对于数字的匹配对象为{i},即任意数字都被认为与{i}匹配。
CN202410060869.9A 2024-01-16 2024-01-16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580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0869.9A CN117580074B (zh) 2024-01-16 2024-01-16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0869.9A CN117580074B (zh) 2024-01-16 2024-01-16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0074A CN117580074A (zh) 2024-02-20
CN117580074B true CN117580074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892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0869.9A Active CN117580074B (zh) 2024-01-16 2024-01-16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007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669A (zh) * 2018-05-21 2018-10-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版本数据模型兼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94495A (zh) * 2021-07-05 2021-07-30 深圳市艾伯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网管多版本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14357607A (zh) * 2021-12-15 2022-04-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pbs的技术状态基线树构建方法
WO2022244533A1 (ja) * 2021-05-18 2022-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Smfノード、afノード、ue、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5264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Thomas Nilss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nder IEEE 802.11e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669A (zh) * 2018-05-21 2018-10-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版本数据模型兼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244533A1 (ja) * 2021-05-18 2022-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Smfノード、afノード、ue、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13194495A (zh) * 2021-07-05 2021-07-30 深圳市艾伯通信有限公司 基站网管多版本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14357607A (zh) * 2021-12-15 2022-04-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pbs的技术状态基线树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0074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3146B (zh)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10594576B2 (en) Visualizing network activity involving networked computing devices distributed across network address spaces
US726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fining objects allowing establishment of a device management tre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155372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l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58712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nfiguration data for a device to access a service
KR101264819B1 (ko) 표적 동작 객체를 찾아내기 위한 장치 관리 서버, 클라이언트 및 방법
US11843528B2 (en) Lower-tier application deployment for higher-tier system
CN102035669B (zh) 功能调用系统及方法
CN1980144A (zh) 一种大数据量网管数据快速配置的方法
US118418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synchronization of search heads in a cluster using digests
CN107728999A (zh) 一种App、小程序接口模拟的方法和系统
EP26182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storage
CN102457390A (zh) 一种基于qoe的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13194495A (zh) 基站网管多版本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01848110B (zh) 一种tr069网络管理方法和设备
US88806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network profile and device profile
CN112231055A (zh) 一种镜像管理方法和装置
KR100959836B1 (ko) 링크를 통한 클라이언트 프로비저닝
CN117580074B (zh) 双模基站的网管适配系统及方法
SE529564C2 (sv) Förfarande och system för provisionering av innehåll i ett mobilt apparathanteringssystem
CN107968798A (zh) 一种网管资源标签获取方法、缓存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90635B (zh) 一种基于染整设备的动态建模方法
CN113824587A (zh) 一种多通信协议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573762B (zh) 数据连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13127292A (zh) 一种适用于多云管理的运维、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