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0048A -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0048A
CN117580048A CN202311550360.4A CN202311550360A CN117580048A CN 117580048 A CN117580048 A CN 117580048A CN 202311550360 A CN202311550360 A CN 202311550360A CN 117580048 A CN117580048 A CN 117580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holographic image
projec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s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03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03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0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0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0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防偷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Description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例如,用户使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用户通过注视显示屏幕,以读取显示内容的偷窥行为,使得用户的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风险。
目前,为了防止对终端屏幕的偷窥,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粘贴防偷窥膜。防偷窥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其上的光栅结构实现对显示屏幕可视角度的调整。例如,允许垂直入射至防偷窥装置的光线通过,以使得正视显示屏幕的用户可以查看到显示内容。而随着光线入射角度的增大,防偷窥膜可透过的光线量越少,使得越斜视显示屏幕的用户,越无法查看到显示内容。
然而,这种防偷窥膜不仅需要人为手动安装,而且在显示屏幕上加装防偷窥膜,也会影响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防偷窥膜因需要人为手动安装而导致的防偷窥功能使用成本较高,以及防偷窥膜影响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偷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
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偷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
投射模块,用于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区域的空间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区域的空间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偷窥装置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防偷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可选地,电子设备包括电脑、平板、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屏幕的设备。如图1所示,防偷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在满足防偷窥工作条件的情况下,进入防偷窥状态,以使其处于防偷窥状态。其中,电子设备满足防偷窥工作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到防偷窥启动输入;显示屏幕显示目标界面类型的界面;电子设备的环境安全等级低于目标级别阈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防偷窥启动输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防偷窥状态。可选地,防偷窥启动输入可以为对防偷窥控件的输入。或者,防偷窥启动输入可以为目标悬空手势输入。
示例地,防偷窥启动输入可以为使用者对电子设备显示的防偷窥控件的点击、长按、滑动或者语音等形式的输入。目标悬空手势输入可以为目标悬空滑动手势输入或者用户自定义的悬空手势输入等。其中,目标悬空滑动手势输入为沿显示屏幕的左下角滑向右上角的悬空滑动手势输入。使用者指的是当前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界面类型可以为私密程度较高的界面类型,也可以是用户设定的界面类型。电子设备在确定显示的界面属于目标界面类型的情况下,进入防偷窥工作状态。
示例地,目标界面类型为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账号登录界面等。电子设备可以采集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的界面,确定界面是否属于目标界面类型的界面。若是,则进入防偷窥状态;若否,则不进入防偷窥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私密程度正相关。电子设备所处场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私人环境,另一类为公共环境。
其中,私人环境的私密程度大于公共环境的私密程度。私人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高于公共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例如,私人环境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房屋、与使用者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的房屋,以及使用者自定义的私人环境等。公共环境可以为除私人环境之外的环境。具体例如,公共环境可以包括商城、超市、地铁、火车以及使用者自定义的公共环境等。
可选地,目标级别阈值可以为私人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确定其所处场景的环境类型,并根据环境类型与环境安全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类型,确定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类型对应的目标环境安全等级,判断目标环境安全等级是否低于私人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若是,则进入防偷窥状态;若否,则不进入防偷窥状态。
示例地,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其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指示的位置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类型,读取环境类型对应的目标环境安全等级。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存储有属于私人环境的各场景的目标位置,电子设备在定位信息指示的位置属于目标位置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类型为私人环境。电子设备在定位信息指示的位置不属于目标位置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类型为公共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位置可以是使用者自定义设置的。目标位置也可以是在经过使用者授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使用者的日常出行轨迹标记设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所处场景还可以按照更小粒度进行划分。相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的数量也更多。例如,电子设备所处场景可以分为四类。四类环境类型按照场景的私密程度依次降低的顺序分为:一级私人环境、二级私人环境、一级公共环境和二级公共环境。环境安全等级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环境安全等级与环境类型一一对应。一级私人环境可以为使用者的房屋。二级私人环境可以为与使用者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的房屋。一级公共环境可以为使用者的办公场所。二级公共环境可以为商城、超市、地铁、火车等。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人群数量呈反比。环境安全等级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环境安全等级分别对应的人群数量范围不同。例如,假设环境安全等级分为一级环境、二级环境、三级环境。且一级环境、二级环境、三级环境的等级依次降低。一级环境对应的人群数量范围为1-3;二级环境对应的人群数量范围为4-7;三级环境对应的人群数量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8。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采集电子设备所在场景的人群数量。根据环境安全等级与人群数量范围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人群数量,确定与人群数量对应的目标环境安全等级,得到电子设备当前的环境安全等级。判断目标环境安全等级是否低于目标级别阈值。若是,则进入防偷窥状态;若否,则不进入防偷窥状态。
一个示例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模组拍摄使用者所在的场景图片,检测场景图片中的人群数量。另一示例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收集使用者所在场景的环境音,辨别环境音中的发声人群数量,将发声人群数量确定为电子设备所在场景的人群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满足防偷窥工作条件的情况下,进入防偷窥状态,以使其处于防偷窥状态,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其中,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可选地,全息影像可以为各种颜色的纯色背景图像、静态图案图像,或者动态图案图像等。例如,全息影像可以为白色纯背景图像、动态雨滴图像等。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从存储的全息影像中,随机选取与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目标影像,确定目标影像为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示例地,电子设备存储有多个全息影像。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实时获取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并对显示内容与每个全息影像进行相似度比较处理,确定与显示内容不同的候选影像。电子设备从候选影像中随机选取目标影像,确定目标影像为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存储有多个全息影像。多个全息影像中至少部分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不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其使用信息选取具有不同图案密度的全息影像。
基于此,电子设备在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之前,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其使用信息。相应地,电子设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过程包括: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其中,使用信息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即在使用信息指示防偷窥等级越高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获取的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越高。相应的,在使用信息指示防偷窥等级越低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获取的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越低。
这样,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动态调整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使得在电子设备越需要防止偷窥的情况下,选取图案密度越高的全息影像。而图案密度越高的全息影像,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更难穿透,对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例如,第一全息影像和第二全息影像均为花朵图案图像。若第一全息影像内花朵图案的密度大于第二全息影像内花朵图像的密度,则第一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大于第二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因而,通过选取图案密度越高的全息影像可以便于后续投射全息影像后为电子设备提供有效地防偷窥能力,保障电子设备的防偷窥效果。其中,旁观者为与使用者相对的概念。使用者指的是当前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旁观者指的是电子设备周围的人群中除使用者之外的人。
可选地,使用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的界面类型、电子设备的环境安全等级等。
其中,界面类型的私密程度与界面类型对应的防偷窥等级呈正比。界面类型的私密程度指的是这类界面类型的界面中内容的私密程度。示例地,界面类型包括:游戏界面、视频浏览界面、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账号登录界面等。游戏界面和视频浏览界面的私密程度低于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和账号登录界面的私密程度。因而,游戏界面和视频浏览界面对应的防偷窥等级,低于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和账号登录界面对应的防偷窥等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信息包括界面类型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界面类型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对应的目标防偷窥等级。根据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目标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全息影像,将目标全息影像确定为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安全等级与防偷窥等级呈反比。
如前所述,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私密程度正相关。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私密程度越低,表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安全等级越高,电子设备在该场景下所需的防偷窥等级越低。例如,电子设备所处场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私人环境,另一类为公共环境。其中,私人环境的私密程度大于公共环境的私密程度。私人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高于公共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相应的,私人环境对应的防偷窥等级低于公共环境对应的防偷窥等级。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人群数量呈反比。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人群数量越多,表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安全等级越低,电子设备在该场景下所需的防偷窥等级越高。
在使用信息包括环境安全等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环境安全等级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对应的目标防偷窥等级。根据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目标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全息影像,将目标全息影像确定为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在使用信息包括界面类型和环境安全等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界面类型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对应的第一防偷窥等级。根据环境安全等级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对应的第二防偷窥等级。根据第一防偷窥等级和第二防偷窥等级确定第三防偷窥等级。电子设备根据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三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第三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全息影像,将目标全息影像确定为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其中,第三防偷窥等级可以为第一防偷窥等级和第二防偷窥等级中的任意一个防偷窥等级。或者,第三防偷窥等级可以为第一防偷窥等级和第二防偷窥等级中较高级别的防偷窥等级。
这样,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与防偷窥等级相关的显示界面和所在场景的私密程度,动态调整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使得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私密程度越高,以及电子设备所在场景的私密程度越高,这种越需要防止偷窥的情况下,选取图案密度越高的全息影像,以利用全息影像具有的内容图案密度越高,对入射的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这一特性,便于后续投射全息影像后为电子设备提供越强地防偷窥能力,保障电子设备的防偷窥效果。
步骤102、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设定的视线范围区域为相较于电子设备的固定位置。
电子设备可以存储有视线范围区域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指示视线范围区域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电子设备在位置信息指示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位置信息指示的视线范围区域可以是多次测试确认地与电子设备相对设置的可以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的区域。或者,位置信息指示的视线范围区域可以是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测试设置的。
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下,视线范围区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出光侧。视线范围区域为环形区域,且视线范围区域的一侧垂直于与显示屏幕所在面。
示例地,如图2所示,视线范围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一侧与使用者头部相切,另一个侧垂直于与显示屏幕所在面。
在另一种可选地情况下,视线范围区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出光侧。视线范围区域为环形区域,且视线范围区域的一侧与显示屏幕相切。
示例地,如图3所示,视线范围区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出光侧。视线范围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显示屏幕的左侧边位于第一区域中,显示屏幕的上侧边位于第二区域中,显示屏幕的右侧边位于第三区域中,且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与显示屏幕的二面角均大于或等于90°。其中,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显示屏幕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视线范围区域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位置确定。可选地,电子设备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在一种可选地情况下,视线范围区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出光侧。视线范围区域为环形区域,且视线范围区域的一侧垂直于与显示屏幕所在面。
基于此,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指的是使用的头部的外接矩形的位置信息。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指的是显示屏幕所在平面的位置信息。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指示的外接矩形的四个顶点的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
其中,视线范围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顶点、左下角的顶点、第一点和第二点构成的平面。第一点为通过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顶点到显示屏幕所在面的垂线,与显示屏幕所在面的交点。第二点为通过外接矩形的左下角的顶点到显示屏幕所在面的垂线,与显示屏幕所在面的交点。第二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顶点、右上角的顶点、第一点和第三点构成的平面。第三点为通过外接矩形的右上角的顶点到显示屏幕所在面的垂线,与显示屏幕所在面的交点。第三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右上角的顶点、右下角的顶点、第三点和第四点构成的平面。第四点为通过外接矩形的右下角的顶点到显示屏幕所在面的垂线,与显示屏幕所在面的交点。
在另一种可选地情况下,视线范围区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出光侧。视线范围区域为环形区域,且视线范围区域的一侧与显示屏幕相切。
基于此,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指的是使用的头部的外接矩形的位置信息。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指示的外接矩形的四个顶点的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信息指示的显示屏幕的四个顶点的位置,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
其中,视线范围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顶点、外接矩形的左下角的顶点、显示屏幕的左上角的顶点和显示屏幕的左下角的顶点构成的平面。第二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顶点、外接矩形的右上角的顶点、显示屏幕的左上角的顶点和显示屏幕的右上角的顶点构成的平面。第三区域为由外接矩形的右上角的顶点、外接矩形的右下角的顶点、显示屏幕的右上角的顶点和显示屏幕的右下角的顶点构成的平面。
这样,由于视线范围区域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和显示屏幕的位置调整。因此,用于投射全息影像的视线范围区域可以跟随使用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角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提升用于投射全息影像的视线范围区域的设置灵活性。进而使得投射于视线范围区域的全息影像可以更为有效地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能力。
在再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视线范围区域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和旁观者的位置确定。可选地,电子设备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021至步骤1023。
在步骤1021中,检测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候选投射区域。
其中,候选投射区域位于显示屏幕的出光侧。该步骤1021的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的实现方式。
在步骤1022中,检测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相对位置信息指示旁观者相对于使用者的目标方位。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和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计算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
示例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前置摄像模组拍摄使用场景的图像。从图像中识别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和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将图像中面积最大的人物确定为使用者,其他人物确定为旁观者。
另一示例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使用场景中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和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将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面积最大的人物确定为使用者,其他人物确定为旁观者。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所在场景可以存有多个旁观者。电子设备可以检测每个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进而确定每个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1023、根据相对位置信息从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目标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
其中,显示屏幕上与目标方位对应的侧边位于目标区域中。电子设备从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显示屏幕的目标侧边所在的目标区域,确定目标区域为视线范围区域。目标侧边为显示屏幕上与目标方位对应的侧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旁观者的位置,确定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因而将候选投射区域中与相对位置信息指示的目标方位对应的目标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其中,目标区域位于显示屏幕的出光侧,且显示屏幕上与目标方位对应的侧边位于目标区域中。这样,投射于视线范围区域上的全息影像可以遮挡从使用者的目标方位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以防止位于使用者的目标方位的旁观者偷窥显示屏幕。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根据旁观者相对使用者的位置,灵活设置用于投射全息影像的视线范围区域,提升了视线范围区域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地避免了在不必要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在保障电子设备的防偷窥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电子设备在运行防偷窥功能时的功耗,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地,候选投射区域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显示屏幕的左侧边位于第一区域中,显示屏幕的上侧边位于第二区域中,显示屏幕的右侧边位于第三区域中,且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与显示屏幕的二面角均大于或等于90°。相应的,电子设备确定的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可以指示旁观者位于使用者的左侧、右侧或上侧。
电子设备可以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左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第一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上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第二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右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第三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以根据相对位置信息从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目标区域作为所述视线范围区域。
这样,由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旁观者的位置,确定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因而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左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包括显示屏幕的左侧边的第一区域确定为视线范围区域,以使得投射于视线范围区域上的全息影像可以遮挡位于使用户左侧的旁观者的视线。同理,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上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包括显示屏幕的上侧边的第二区域确定为视线范围区域,以使得投射于视线范围区域上的全息影像可以遮挡位于使用户上侧的旁观者的视线。在相对位置信息指示使用者的右侧存在旁观者的情况下,将包括显示屏幕的右侧边的第三区域确定为视线范围区域,以使得投射于视线范围区域上的全息影像可以遮挡位于使用户右侧的旁观者的视线。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旁观者相对使用者的位置,灵活设置用于投射全息影像的视线范围区域,提升了视线范围区域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地避免了在不必要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在保障电子设备的防偷窥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电子设备在运行防偷窥功能时的功耗,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使用信息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电子设备在执行步骤103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之前,还可以根据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
其中,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相应地,电子设备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即防偷窥等级越高,投影像素密度越大。而投影像素密度越大,投射的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
可选地,在使用信息包括界面类型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存储有界面类型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界面类型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对应的目标防偷窥等级。根据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目标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投影像素密度,调整投影像素密度为目标投影像素密度。
在使用信息包括环境安全等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存储有环境安全等级与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环境安全等级与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对应的目标防偷窥等级。根据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目标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目标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投影像素密度,调整投影像素密度为目标投影像素密度。
类似的,在使用信息包括界面类型和环境安全等级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的过程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界面类型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界面类型对应的第一防偷窥等级。根据环境安全等级与防偷窥等级的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确定与使用信息中的环境安全等级对应的第二防偷窥等级。根据第一防偷窥等级和第二防偷窥等级确定第三防偷窥等级。电子设备根据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三防偷窥等级,确定与第三防偷窥等级对应的目标投影像素密度,调整投影像素密度为目标投影像素密度。
这样,由于投影像素密度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所需的防偷窥等级适应性变化,且投影像素密度影响投射的全息影像对偷窥视线的遮挡能力。因此,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指示的电子设备所需的防偷窥等级调整投影像素密度,可以进一步保障全息影像对偷窥实现的有效遮挡,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效果。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指示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其上设置的环境光传感器,实时或周期性地获取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以得到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
相应地,电子设备在执行步骤103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之前,还可以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
其中,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相应地,电子设备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的过程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线强度与投影透明度负相关。即光线强度越大,投影透明度越低,以越低的投影透明度投射的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存储有光线强度与投影透明度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可以在处于防偷窥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实时检测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得到环境信息。根据光线强度与投影透明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环境信息指示的光线强度对应的目标投影透明度,调整投影透明度为目标投影透明度。
这样,由于投影透明度可以根据光线强度适应性变化。因此,避免了因环境光的光线强度改变而导致投射的全息影像对偷窥视线的遮挡能力变差,降低较强的光线穿透全息影像的概率,保障电子设备的防偷窥能力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防偷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可选地,电子设备包括电脑、平板、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屏幕的设备。如图4所示,防偷窥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
该步骤401的部分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101中的相关解释和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信息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可选地,使用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的界面类型、电子设备的环境安全等级等。
其中,界面类型的私密程度与界面类型对应的防偷窥等级呈正比。界面类型的私密程度指的是这类界面类型的界面中内容的私密程度。示例地,界面类型包括:游戏界面、视频浏览界面、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账号登录界面等。游戏界面和视频浏览界面的私密程度低于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和账号登录界面的私密程度。因而,游戏界面和视频浏览界面对应的防偷窥等级,低于支付界面、聊天界面、银行类应用界面和账号登录界面对应的防偷窥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安全等级与防偷窥等级呈反比。如前所述,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私密程度正相关。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私密程度越低,表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安全等级越高,电子设备在该场景下所需的防偷窥等级越低。例如,电子设备所处场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私人环境,另一类为公共环境。其中,私人环境的私密程度大于公共环境的私密程度。私人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高于公共环境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相应的,私人环境对应的防偷窥等级低于公共环境对应的防偷窥等级。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环境安全等级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人群数量呈反比。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人群数量越多,表明电子设备所处场景的环境安全等级越低,电子设备在该场景下所需的防偷窥等级越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信息指示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其上设置的环境光传感器,实时或周期性地获取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以得到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
步骤402、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
其中,使用信息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即在使用信息指示防偷窥等级越高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获取的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越高。相应的,在使用信息指示防偷窥等级越低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获取的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越低。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的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103中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的相关解释和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步骤403、根据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
其中,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即防偷窥等级越高,投影像素密度越大。而投影像素密度越大,投射的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的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根据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的相关解释和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步骤404、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
其中,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光线强度与投影透明度负相关。即光线强度越大,投影透明度越低,以越低的投影透明度投射的全息影像对视线的遮挡能力越强。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的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的相关解释和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步骤405、根据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和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设置全息影像的投影像素密度为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并设置全息影像的投影透明度为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以采用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和投影透明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电子设备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的解释和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103的解释和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防偷窥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防偷窥装置执行防偷窥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装置。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偷窥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防偷窥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和投射模块502。
获取模块501,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
投射模块502,用于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
可选地,投射模块502,还用于:
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
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可选地,投射模块502,还用于:
检测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候选投射区域,候选投射区域位于显示屏幕的出光侧;
检测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旁观者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相对位置信息指示旁观者更靠近显示屏幕的目标侧边;
根据相对位置信息从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目标区域作为视线范围区域,显示屏幕的目标侧边位于目标区域中。
可选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使用信息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
以及还用于根据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防偷窥等级与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
防偷窥装置500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防偷窥等级与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像素密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可选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指示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
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光线强度与投影透明度负相关,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投影透明度,在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装置,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偷窥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偷窥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装置能够实现图1、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存储器6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上述防偷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7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01、网络模块702、音频输出单元703、输入单元704、传感器705、显示单元706、用户输入单元707、接口单元708、存储器709、以及处理器7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710,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以及还用于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可选地,处理器710,还用于: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可选地,处理器710,还用于:
检测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候选投射区域,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出光侧;
检测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与所述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指示所述旁观者相对于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方位;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作为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所述显示屏幕上与所述目标方位对应的侧边位于所述目标区域中。
可选地,处理器710,还用于: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所述使用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
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所述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像素密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可选地,处理器710,还用于: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所述光线强度与所述投影透明度负相关,所述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透明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以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其中,由于全息影像的内容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的不同。因此,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全息影像,可以使得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停留在全息影像上,以读取到全息影像的内容,而非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使得全息影像可以有效遮挡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利用防偷窥膜提供防偷窥功能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防偷窥膜的安装流程,降低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使用成本。而且在旁观者注视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的全息影像,也较大概率不会遮挡显示屏幕。因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防偷窥功能对电子设备的信息显示清晰度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偷窥功能的用户体验度。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7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7041和麦克风7042,图形处理器7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706可包括显示面板7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061。用户输入单元707包括触控面板7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7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7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7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7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7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7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7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7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防偷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防偷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防偷窥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防偷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
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包括:
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
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包括:
检测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候选投射区域,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出光侧;
检测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与所述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指示所述旁观者相对于所述使用者的目标方位;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作为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所述显示屏幕上与所述目标方位对应的侧边位于所述目标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所述使用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
所述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包括: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
在所述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所述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像素密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
在所述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所述光线强度与所述投影透明度负相关,所述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透明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6.一种防偷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防偷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的内容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同;
投射模块,用于在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所述全息影像用于遮挡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模块,还用于:
基于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注视所述显示屏幕的视线范围区域;
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模块,还用于:
检测使用者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候选投射区域,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幕的出光侧;
检测旁观者的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旁观者与所述使用者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指示所述旁观者更靠近所述显示屏幕的目标侧边;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投射区域中选取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作为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所述显示屏幕的目标侧边位于所述目标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所述使用信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防偷窥等级相关;
以及还用于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获取待投射的全息影像,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全息影像内图案的密度正相关;
所述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调整投影像素密度,所述防偷窥等级与所述投影像素密度正相关,所述投影像素密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像素密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光的光线强度;
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投影透明度,所述光线强度与所述投影透明度负相关,所述投影透明度用于指示根据调整后的所述投影透明度,在所述视线范围区域投射所述全息影像。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偷窥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偷窥方法的步骤。
CN202311550360.4A 2023-11-20 2023-11-20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580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0360.4A CN117580048A (zh) 2023-11-20 2023-11-20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0360.4A CN117580048A (zh) 2023-11-20 2023-11-20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0048A true CN117580048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0360.4A Pending CN117580048A (zh) 2023-11-20 2023-11-20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00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0326B2 (en) Scree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10937290B2 (en)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s
US9405918B2 (en) Viewer-based device control
US777485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on a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a view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CN105117695A (zh) 活体检测设备和活体检测方法
US9123272B1 (en) Realistic image lighting and shading
Orlosky et al. Dynamic text management for see-through wearable and heads-up display systems
CN108961157B (zh) 图片处理方法、图片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50046105A (ko) 멀티모드 피드백으로 이미지를 인식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145276A (zh) 用于通过光学成像进行的对象检测和表征的增强对比度
KR20140141100A (ko) 시력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59200A (zh) 用于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6134405A (zh) 用于扩展现实的私有控制接口
US9449427B1 (en) Intensity modeling for rendering realistic images
CN117580048A (zh) 防偷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529405A (zh) 前置摄像头的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536402A (zh) 基于前置摄像目标识别的防窥显示方法
JP7457774B1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72238B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Oulasvirta et al. How real is real enough? Optimal reality sampling for fast recognition of mobile imagery
CN114327715B (zh) 界面显示方法、界面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i et al. iscreen: A pure software-based screen privacy protec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Orlosky et al. Management and manipulation of text in dynamic mixed reality workspaces
CN106708256B (zh) 基于opencv和easyar的虚拟按键触发方法
CN115993945A (zh) 显示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