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9675A -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9675A
CN117579675A CN202211681430.5A CN202211681430A CN117579675A CN 117579675 A CN117579675 A CN 117579675A CN 202211681430 A CN202211681430 A CN 202211681430A CN 117579675 A CN117579675 A CN 117579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net
tcp connection
server
connection channel
pene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14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伟
郭传刚
林松斌
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aichua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aichua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aichua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aichua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14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9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9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9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webSocket连接向内网穿透客户端发送建立tcp连接请求;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将两条tcp连接进行绑定;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已绑定的tcp连接与内网http服务端进行http通信。本发明提供的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使用七层反向代理原理,实现一对多的http内网穿透同时允许为映射出来的http服务增加身份认证、tls安全访问等二次开发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内网穿透,也即NAT穿透,进行NAT穿透是为了使具有某一个特定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的数据包不被NAT设备屏蔽而正确路由到内网主机。现有技术中的内网穿透方法包括tcp四层内网穿透和http内网穿透方法,现有技术中的内网穿透方法都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tcp四层内网穿透方法缺陷:每个局域网http服务,必须绑定一个公网服务端口,无法满足局域网http服务扩张的需求;并且由于tcp协议限制,映射到广域网的局域网http服务,无法增加身份认证功能,服务安全受到威胁;
2.http内网穿透方法缺陷:一个广域网http服务端口只能映射到一个局域网http服务器并且映射到广域网的局域网http服务无法增加身份认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适用于包括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多个内网穿透客户端分别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并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步骤S2:当内网穿透服务器端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3: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并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步骤S4: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5:内网穿透客户端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步骤S6:内网http服务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7:内网穿透客户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步骤S8:内网穿透服务器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可选地,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具体为: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tsl握手或者身份认证,建立安全加密的第二tcp连接通道。
可选地,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具体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者内网穿透客户端以库的形式,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
可选地,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运行在广域网服务器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包括: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包括: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通道绑定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三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
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第五接收模块、第四发送模块、第五发送模块、第六接收模块和第六发送模块;
所述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接收建立tcp连接请求;
所述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
所述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
所述通道绑定模块,用于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发送的http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接收来自内网http服务端的http响应;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所述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
所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第五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第六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接收http响应;
所述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具体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tsl握手或者身份认证,建立安全加密的第二tcp连接通道。
可选地,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具体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者内网穿透客户端以库的形式,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
可选地,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运行在广域网服务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使用七层反向代理原理,实现一对多的http内网穿透。且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支持集成和二次开发,实现一个广域网http服务端口同时映射到多个局域网http服务器,同时允许为映射出来的http服务增加身份认证、tls安全访问等二次开发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适用于在广域网服务器上运行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在内网主机上运行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多个内网穿透客户端分别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并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步骤S2:当内网穿透服务器端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3: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并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步骤S4: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5:内网穿透客户端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步骤S6:内网http服务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7:内网穿透客户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步骤S8:内网穿透服务器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可以用于:
1.维护内网穿透客户端主动发起的websokcet长连接;
2.根据域名或客户端标识,将http请求路由到匹配的内网穿透客户端实例;
3.在必要的时候通知内网穿透客户端创建新的内网http传输通道,用于并行请求;
4.将收到http请求解析后再以客户端的身份包装http请求并由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传输到内网穿透客户端;
5.接收内网穿透客户端响应的http响应内容并响应给浏览器器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的http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它可以与广域网的http服务器框架下现有的其它中间件并存和协作,从而改变或增强映射出的局域网http服务能力。例如配合tls中间件使用之后,映射出来的局域网http服务在公网上就有安全传输的能力;当配合认证中间件使用,映射出来的局域网http服务在公网上就有访问者的身份认证能力,其与http服务器其它第三方中间件交互实例如下:
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做为中间件,向http服务器应用开放IApplicationBuilder.UseHttpMouse()接口,用于安装和使用本中间件,其接口在http服务中如下使用:
在工作流程上,内网穿透服务器端本身既是浏览器的广域网http服务器,同时也是多个上游服务(本发明对应内网http服务端)的客户端,具有反向代理路由规则。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在与内网穿透客户端建立webSocket长连接之后,根据webSocket连接指示的域名或客户端标识,动态生成一条路由,并将此路由与集成了内网穿透客户端的内网穿透客户端实例关联,当收到的http请求满足某个路由时,反向代理到路由关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实例。
内网穿透客户端,工作在tcp层,是一个tcp转发器。内网穿透客户端初始化之后,与广域网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webSocket长连接,并基于此连接接收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要求创建tcp连接的信号,当收到信号之后,与本机或本机的局域网内目标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一个第一tcp连接,同时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一个第二tcp连接,如果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使用了安全传输协议(TLS),则在第一tcp连接基础上进行tls握手,升级为安全传输。
由于TCP和TLS都是支持双向传输的流,所以将第二tcp连接的输出数据作为第一tcp连接的输入数据,同时将第一tcp连接的输出数据作为第二tcp连接的输入数据,就完成了双向传输绑定,广域网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间接性的产生了一条通向内网http服务器的一条双向传输通道。利用这条双向传输通道,广域网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就能充当http客户端的角色,向内网http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并接收到内网http服务器的http响应数据。当第一tcp连接或第二tcp连接中的任意一条连接被断开时,另外一条连接也跟随断开,完成传输通道的完整关闭。
本实施例中,内网穿透客户端可以直接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局域网其它主机上,也可以做为库的形式,直接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两者做为单一软件包形式发布。
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路由规则依赖的域名或客户端标识,可以内网穿透客户端实例指定和配置,在webSocket连接时,将域名和客户端标识传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再动态修改路由规则。这样的好处是广域网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不需要做任何配置的修改,就支持内网http服务数量不断增加的实施过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包括: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
内网穿透客户端包括: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通道绑定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三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
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第五接收模块、第四发送模块、第五发送模块、第六接收模块和第六发送模块;
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接收建立tcp连接请求;
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
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
通道绑定模块,用于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发送的http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接收来自内网http服务端的http响应;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接收http响应;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优选地,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具体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tsl握手或者身份认证,建立安全加密的第二tcp连接通道。
优选地,内网穿透客户端具体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者内网穿透客户端以库的形式,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
优选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运行在广域网服务器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在广域网服务器上运行的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在内网主机上运行的内网穿透客户端;使用七层反向代理原理,实现一对多的http内网穿透,且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支持集成和二次开发,实现一个广域网http服务端口同时映射到多个局域网http服务器,同时允许为映射出来的http服务增加身份认证、tls安全访问等二次开发的能力。提高了内网穿透方法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多个内网穿透客户端分别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并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步骤S2:当内网穿透服务器端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3: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并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步骤S4: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5:内网穿透客户端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步骤S6:内网http服务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步骤S7:内网穿透客户端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步骤S8:内网穿透服务器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具体为:内网穿透客户端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tsl握手或者身份认证,建立安全加密的第二tcp连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具体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者内网穿透客户端以库的形式,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运行在广域网服务器上。
5.一种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和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包括: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通道绑定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三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
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第五接收模块、第四发送模块、第五发送模块、第六接收模块和第六发送模块;
所述建立webSocket连接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webSocket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内网穿透服务器端上报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接收建立tcp连接请求;
所述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http服务端建立第一tcp连接通道;
所述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
所述通道绑定模块,用于将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的输出作为第二tcp连接通道的输入,将第一tcp连接通道和第二tcp连接通道进行绑定;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内网穿透服务器端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发送的http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http服务端;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tcp连接通道接收来自内网http服务端的http响应;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返回给内网穿透服务器;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
所述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浏览器客户端的http请求;
所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http请求中的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通过webSocket连接通道将建立tcp连接请求发送给与内网穿透客户端标识对应的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第五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将http请求发送给内网穿透客户端;
所述第六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二tcp连接通道接收http响应;
所述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将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二tcp连接通道模块,具体用于与内网穿透服务器端进行tsl握手或者身份认证,建立安全加密的第二tcp连接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穿透客户端具体编译为二进制软件包,安装在内网http服务端的本机上;或者内网穿透客户端以库的形式,集成在局域网http服务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层内网穿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端具体设计为广域网服务器的一个中间件,运行在广域网服务器上。
CN202211681430.5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579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430.5A CN117579675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430.5A CN117579675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9675A true CN117579675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1430.5A Pending CN117579675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96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229C (zh) 通用外部代理
US7305546B1 (en) Splicing of TCP/UDP sessions in a firewalled network environment
EP189288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2546800B (zh) 一种网关握手、通信方法、网关及Web通信系统
US2017003417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web server
US8868757B1 (en) Two-way web service router gateway
US20070094273A1 (en) System topology for secure end-to-en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wireless device and application data source
CN101582856B (zh) 一种门户服务器与宽带接入设备的会话建立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20455A (zh) 反向http网关数据传输系统和/或方法及其网络
WO2005099165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eb browsing through a firewall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CN1031080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Web服务器及Web通信系统
CN105791315A (zh) 一种udp协议加速方法和系统
CN110661858A (zh) 基于websocket的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CN105306433A (zh) 一种访问虚拟机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US10528759B2 (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bridge for transporting a local request from a local client system to a target 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EP1282286B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secure data connection
JP2002141952A (ja)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及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式
CN108337241B (zh) 多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756462A (zh) 用于在限制性防火墙后进行tcp turn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17579675A (zh) 一种七层内网穿透方法及系统
Buchheim et al. Implementing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exchange protocol
CN103475506A (zh) 多设备管理控制方法和系统
KR101613747B1 (ko) 메시지 인증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ip-pbx 시스템
CN100502387C (zh) 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网络从设备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6131035A (zh) 一种安全的私有云内服务器接受外部连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