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9456A -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9456A
CN117579456A CN202311352454.0A CN202311352454A CN117579456A CN 117579456 A CN117579456 A CN 117579456A CN 202311352454 A CN202311352454 A CN 202311352454A CN 117579456 A CN117579456 A CN 117579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determining
tag
user
user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24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春凯
姚德生
胡文辉
吴华挚
苏儒
孙立军
宁志刚
陈强
万倩茹
钟立婷
徐柳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24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9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e-messaging for transpor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g.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h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3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messaging or cha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通过本公开,能够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Description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应用消息下发,需要应用侧提交号码或基于号码封装的映射号码信息,而后确定应用消息的目标用户的号码,将应用消息下发至目标用户。
这种方式下,应用侧提交目标号码或基于号码封装的映射号码信息,需要耗费较多资源维护目标用户通讯录的分类分组关系,且无法达到精准匹配目标用户,使得无法精准群发消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以及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业务消息发送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时序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业务消息发送装置,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在电子设备中,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该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其中,目标业务,是指由应用侧发起的需要向用户发送应用消息的业务活动。
其中,初始用户号码,是指应用侧上传至智能消息发送平台的未含标签的原始号码集文件中的用户号码,该原始号码集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初始用户号码,该初始用户号码为未对其进行目标用户标注的用户号码。
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不同用户分组类型中的用户对应不同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群体,该目标用户标签为应用侧预先设置的,用于从初始用户号码中获取待向其发送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时,可以由需要发送业务消息的应用侧制定目标业务的活动方案,标注出活动方案的目标用户标签集,并在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上填写活动方案,上传未含标签的原始号码集文件和目标用户标签集,原始号码集文件中包含多个未被标注过的用户号码,在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上提交方案申请后,由智能消息发送平台审核活动方案,返回审核结果给应用侧,若活动方案审核通过,则可以将上传的原始号码集文件中的用户号码作为初始用户号码,将上传的目标用户标签集中的用户标签作为目标用户标签。
S102: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参考用户标签与用户号码具有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则可以对应从初始用户号码中选取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待向其发送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其中,目标用户号码,是指待向其发送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上存储有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该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中标注有不同业务消息与其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在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从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的多个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获取到的参考用户标签标注有待发送的业务消息与其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则参考用户标签可以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从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
其中,候选用户标签,是指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上存储的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中的多个用户标签,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候选用户标签标注有不同业务消息与其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可以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可以获取预先存储在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上的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将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集中的多个用户标签作为候选用户标签,而后可以从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可以利用word2Vec词向量算法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候选用户标签的之间的相似度值,并利用文本相似度算法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平台历史发送的业务消息领域信息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值,利用文本相似度算法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平台历史发送的业务消息领域信息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值,对得到的相似度值和文本相似度值进行相关性综合计算处理,将相关性最高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实现融合用户标签之间的关系、用户标签和5G消息领域的质量关系。
S103: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并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之后,可以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时,由于在智能消息发送平台内部,参考用户标签与其标注的用户号码具有映射关系,可以首先获取参考用户标签标注的用户号码,而后针对初始用户号码和参考用户标签标注的用户号码,取两个号码集文件的号码集交集,则该号码集交集中的号码为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S104: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之后,可以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匹配到的目标用户号码存放到智能消息发送平台的号码列表中,待所有的目标用户号码都匹配完成后,按照加密算法将目标用户号码写入到目标用户号码文件中,用加密算法加密目标用户号码文件并存储,应用侧在智能消息发送平台(该智能消息发送平台例如可以为数智5G消息平台)上创建业务消息,勾选平台侧匹配生成的目标用户号码文件,提交消息发送申请,智能消息发送平台解析目标用户号码文件获取目标号码集,链接消息平台(Messaging as a Platform,Maap)请求群发消息并保存业务消息发送明细情况,Maap消息平台收到请求,向5G消息中心(5G Message Center,5GMC),申请群发业务消息,5G消息中心将消息群发给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例如5G消息终端),5G消息终端接收到消息后,上报消息回执给5G消息中心,5G消息中心上报消息回执给Maap消息平台,Maap消息平台接收到消息回执后,解析消息回执保存,并上报回执报文给数智5G消息平台。
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智5G消息平台接收到回执报文之后,可以解析回执报文,保存消息回执信息并填充回执等标识信息到消息发送明细中,根据回执内容,分析目标用户的行为特征(例如,用户同一类型消息点击次数,同一类型消息推送次数大于70%认为用户对该类型感兴趣),优化大数据内部标签库,最终返回该活动方案的消息发送用户数、消息接收用户数的统计级数据给应用侧,应用侧只看到消息发送的统计情况,看不到消息发送的明细情况,从而可以对应用侧保证用户号码隐私。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S201: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S202: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针对S201和S202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3: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其中,相似度参数,是指可以用于表示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的数据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从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首先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相似度参数,可以分别将候选用户标签和目标用户标签向量化处理,采用向量相似度计算算法,确定候选用户标签对应的向量与目标用户标签对应的向量间的相似度值,将该相似度值作为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时,可以对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对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确定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目标用户标签向量的向量夹角,根据向量夹角确定相似度参数。
其中,候选用户标签向量,是指对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后得到的标签向量。
其中,目标用户标签向量,是指对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后得到的标签向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时,可以利用word2Vec词向量算法对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与候选用户标签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向量,并利用word2Vec词向量算法对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与目标用户标签对应的目标用户标签向量,而后可以用余弦公式计算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目标用户标签向量之间的向量夹角,通过向量夹角大小判断计算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目标用户标签向量之间的相似度K,将计算得到的相似度K作为相似度参数。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向量夹角确定相似度参数时,可以获取参考相似度信息,其中,参考相似度信息用于描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参考相似度信息中确定与向量夹角匹配的相似度值,将匹配的相似度值作为相似度参数。
其中,参考相似度信息,是指可以用于描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也即是说,参考相似度信息可以确定不同向量夹角值对应的相似度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向量夹角确定相似度参数时,可以获取参考相似度信息,参考相似度信息中描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向量夹角值对应的相似度值,相似度K的取值范围为[-1,1],则参考相似度信息可以描述不向量夹角值在相似度K取值范围[-1,1]的对应值,将向量夹角在参考相似度信息中进行匹配处理,确定与向量夹角匹配的相似度值,将匹配的相似度值作为相似度参数。
S204: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其中,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该消息标签信息,是指智能消息发送平台内存储的不同业务消息的所有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应用基础信息(包括聊天机器人Chatbot名称,简介,类别等),该消息标签信息可以描述平台发送过的历史业务消息的用户标签信息等。
其中,第一相关度参数,是指可以用于描述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文本相关度的数据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时,可以采用BM25公式计算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即5G消息的所有的Chatbot应用基础信息(包括Chatbot名称,简介,类别等)的文本相关度P值,并对计算到的P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取值范围[0,1],并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文本相关度值作为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
S205:确定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其中,第二相关度参数,是指可以用于描述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文本相关度的数据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时,可以采用BM25公式计算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即5G消息的所有的Chatbot应用基础信息(包括Chatbot名称,简介,类别等)的文本相关度Q值,并对计算到的Q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取值范围[0,1],并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文本相关度值作为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S206: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之后,可以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每个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度,选取相关度较高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
S207:获取基于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
其中,参考用户号码,是指参考用户标签标示的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时,可以首先获取基于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由于参考用户标签具有具体标示的用户号码,则可以获取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用户号码作为参考用户号码。
S208:确定与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目标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获取基于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之后,可以确定与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目标用户号码。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与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目标用户号码时,可以对参考用户号码和初始用户号码进行匹配处理,确定参考用户号码和初始用户号码的号码交集,将号码交集中的用户号码作为目标用户号码。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S301: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S302: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S303: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S304: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其中,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
S305:确定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针对S301至S305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6: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其中,相关性参数,是指可以用于描述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的数据参数,值较高的相关性参数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可以被作为与参考用户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时,可以引入相关性参数关于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的计算表达式,将每一组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的具体值代入至计算表达式中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每个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时,可以对第一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一乘方结果,对第二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二乘方结果,处理第一乘方结果和第二乘方结果,得到参数处理结果,根据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确定相关性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时,可以对第一相关度参数P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一乘方结果P2,对第二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Q,得到第二乘方结果Q2,而后可以处理第一乘方结果和第二乘方结果,得到参数处理结果,可以对第一乘方结果除以2,对第二乘方结果除以2,并确定对除以2以后的第一乘方结果和第二乘方结果进行累加处理,并对累加处理后的结果加1,最终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参数处理结果,也即是说,参数处理结果可以表示为而后根据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确定相关性参数,可以引入相关性参数关于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的计算表达式,将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引入计算表达式中进行计算处理,计算得到相关性参数。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确定相关性参数时,可以获取预设权重参数,对相似度参数和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第一乘积结果值,对第一乘积结果值和预设权重参数做乘积,得到相关性参数。
其中,预设权重参数,是指用于对参数处理结果在相关性参数中所占的权重比例进行描述的数据参数,该预设权重参数a可以被设置为0.9。
其中,第一乘积结果值,是指对相似度参数和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的数据结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确定相关性参数时,可以首先对相似度参数K和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第一乘积结果值而后可以确定第一乘积结果值和预设权重参数a的乘积得到相关性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相关性参数计算表达式结合了标签间向量距离值,和标签与基础信息的相关度值,既体现标签间的关系,也结合了标签与5G消息领域的质量关系,可以在5G消息下发消息时,更加精准的营销群发,达到更好的效果,文本相关度P和文本相关度Q用平方处理合理弱化标签与Chatbot基础信息文本相关度高时的影响程度,a作为可调权重,根据实际的标签和Chatbot应用基础信息情况进行调整,目前根据实际评估情况可设置为1.2,其中,Q的数值可以每天定时任务提前计算出来。
S307:根据相关性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相关性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选取值大于或者等于0.9的相关性参数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相关性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获取相关性参数阈值,在相关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相关性参数阈值时,将与相关性参数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
其中,相关性参数阈值,是指预先针对相关性参数设置的用于选取参考用户标签的参数门限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相关性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时,可以获取相关性参数阈值,可以设置相关性参数阈值为0.9,而后可以将每个候选用户标签对应的相关性参数与相关性参数阈值进行数值比对处理,在相关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相关性参数阈值时,将与相关性参数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
S308: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S309: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时序流程图,首先由需要发送消息的应用侧填写活动方案,上传未含标签的原始号码集文件,标注出活动方案的目标用户标签集,提交方案申请,由数智5g消息平台审核活动方案,返回审核结果给应用侧,若活动方案审核通过,数智5G消息平台结合大数据内部用户标签,并融合标签之间的关系、标签和5G消息领域的质量关系,利用word2Vec词向量算法和文本相似度计算法等组合的复杂计算,撞库匹配出目标用户号码集,将号码集加密存储到目标用户号码文件中,目标用户号码文件加密存储,应用侧在数智5G消息平台上创建5G消息,勾选平台侧匹配生成的目标用户号码文件,提交消息发送申请,数智5G消息平台解析目标用户号码文件获取目标号码集,链接Maap平台请求群发消息并保存消息发送明细情况,Maap平台收到请求,向5G MC申请群发消息,5G MC将消息群发给号码用户的5G消息终端,5G消息终端接收到消息后,上报消息回执给5G MC,5G MC上报消息回执给Maap平台,Maap平台接收到消息回执后,解析消息回执保存,并上报回执给数智5G消息平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业务消息发送装置5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第二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以及
发送模块504,用于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确定模块5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5021,用于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从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具体用于:
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确定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其中,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根据相似度参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候选用户标签与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根据相关性参数从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参考用户标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获取相关性参数阈值;
在相关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相关性参数阈值时,将与相关性参数对应的候选用户标签作为参考用户标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对第一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一乘方结果;
对第二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二乘方结果;
处理第一乘方结果和第二乘方结果,得到参数处理结果;
根据参数处理结果和相似度参数,确定相关性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获取预设权重参数;
对相似度参数和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第一乘积结果值;
对第一乘积结果值和预设权重参数做乘积,得到相关性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对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
对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
确定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目标用户标签向量的向量夹角;
根据向量夹角确定相似度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还用于:
获取参考相似度信息,其中,参考相似度信息用于描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参考相似度信息中确定与向量夹角匹配的相似度值;
将匹配的相似度值作为相似度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
确定与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目标用户号码。
与上述图1至图4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业务消息发送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消息发送装置与上述图1至图4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相对应,因此在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消息发送装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确定与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根据参考用户标签和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将业务消息发送至与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较为准确的匹配到业务消息的目标用户号码,使得业务消息可以准确的发送至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有效提升业务消息的群发效果和发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7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7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7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
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他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7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人体能与该电子设备7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7能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7的其他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使用其他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参数信息确定,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业务消息发送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所述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根据所述参考用户标签和所述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以及
将所述业务消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包括:
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所述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从所述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包括:
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其中,所述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所述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根据所述相关性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关性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包括:
获取相关性参数阈值;
在所述相关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相关性参数阈值时,将与所述相关性参数对应的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作为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一乘方结果;
对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二乘方结果;
处理所述第一乘方结果和所述第二乘方结果,得到参数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参数处理结果和所述相似度参数,确定所述相关性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数处理结果和所述相似度参数,确定所述相关性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权重参数;
对所述相似度参数和所述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第一乘积结果值;
对所述第一乘积结果值和所述预设权重参数做乘积,得到所述相关性参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包括:
对所述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
对所述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
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的向量夹角;
根据所述向量夹角确定所述相似度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向量夹角确定所述相似度参数,包括:
获取参考相似度信息,其中,所述参考相似度信息用于描述所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所述参考相似度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向量夹角匹配的相似度值;
将所述匹配的相似度值作为所述相似度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用户标签和所述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包括:
获取基于所述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
确定与所述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所述目标用户号码。
11.一种业务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初始用户号码和目标用户标签,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消息的用户分组类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其中,所述参考用户标签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用户标签和所述初始用户号码,确定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用户号码;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消息发送至与所述目标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多个候选用户标签,其中,所述候选用户标签用于描述不同业务消息与用户分组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匹配的参考用户标签。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一相关度参数,其中,所述消息标签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与不同所述业务消息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与消息标签信息之间的第二相关度参数;
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相似度参数、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根据所述相关性参数从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中确定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获取相关性参数阈值;
在所述相关性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相关性参数阈值时,将与所述相关性参数对应的所述候选用户标签作为所述参考用户标签。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第一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一乘方结果;
对所述第二相关度参数做乘方处理,得到第二乘方结果;
处理所述第一乘方结果和所述第二乘方结果,得到参数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参数处理结果和所述相似度参数,确定所述相关性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获取预设权重参数;
对所述相似度参数和所述参数处理结果做乘积,得到第一乘积结果值;
对所述第一乘积结果值和所述预设权重参数做乘积,得到所述相关性参数。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候选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
对所述目标用户标签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
确定所述候选用户标签向量与所述目标用户标签向量的向量夹角;
根据所述向量夹角确定所述相似度参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用于:
获取参考相似度信息,其中,所述参考相似度信息用于描述所述向量夹角与相似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所述参考相似度信息中确定与所述向量夹角匹配的相似度值;
将所述匹配的相似度值作为所述相似度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参考用户标签标识的参考用户号码;
确定与所述参考用户号码匹配的初始用户号码作为所述目标用户号码。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352454.0A 2023-10-18 2023-10-18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79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2454.0A CN117579456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2454.0A CN117579456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9456A true CN117579456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2454.0A Pending CN117579456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94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76996A1 (en) Multi-Classifier Selection and Monitoring for MMR-based Image Recognition
EP357598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telling text,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489622B (zh) 对象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49706A (zh) 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2400365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maintenance time of pipe networks of natural gas
CN111443899B (zh) 一种元素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5000A (zh) 基于联合相似度算法对比的围标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909804B (zh) 基站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7729944B (zh) 一种低俗图片的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14770A (zh) 恶意样本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N111753996A (zh) 一种方案确定模型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79456A (zh)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405A (zh) 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04650A (zh) Ota图片标签的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US20220245199A1 (en) Virtual Dialog Syste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nrichment
CN112333155B (zh) 一种异常流量的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51354A1 (zh) 一种单词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16024B (zh) 地图搜索结果展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08668B (zh) 一种数据奇异点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266414A (zh) 贷款数额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493853A (zh) 信用等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763A (zh) 意图识别的方法、装置、对话方法和系统
CN11376040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7858A (zh) 向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2861A (zh) 模型训练方法、地图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