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8552A -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8552A
CN117578552A CN202310003910.4A CN202310003910A CN117578552A CN 117578552 A CN117578552 A CN 117578552A CN 202310003910 A CN202310003910 A CN 202310003910A CN 117578552 A CN117578552 A CN 117578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39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涛
孙裕尧
李烨
张伟
王伊晓
滑林
刘二伟
路鹏程
赵沛
盛巳宸
陈云辉
潘俊
程晔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ongan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ongan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ongan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ongan New Area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23100039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8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8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6Building materials integrated with PV modules, e.g. façad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根据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本申请通过对多场景多模式控制方法复合使用,实现了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系统末端更加智能和精准的控制,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Description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成为一种趋势,相关“光储直柔”试点项目越来越多。
发展建筑的“光储直柔”新型配电方式,包括光伏发电、高效储能、直流输电、柔性用电四个要素,是平抑电网波动、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手段。在“光储直柔”建筑对应的能源系统中,光伏发电、储能和直流配电为该能源系统的供电端。其中,以电量需求量较大的空调系统为主,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作为该能源系统的用电末端。在现有阶段孑需提供一种针对“光储直柔”建筑的电力综合管控系统以平衡供电和用电需求,优化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如何通过节能建筑的电力综合管控优化能耗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
根据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环境信息包括:获取实时环境信息和/或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气象信息;其中,所述实时环境信息和所述气象信息包括太阳辐射量信息;
相应的,所述耗电功率包括实时耗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耗电功率;所述发电功率包括实时发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发电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所述发电功率大于所述耗电功率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为所述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供电;
在所述发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耗电功率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伏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
相应的,所述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离网模式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并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否则,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且不干预空调系统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若所述光伏设备和所述储能设备的供电功率小于耗电功率,则控制外电网为所述空调系统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和/或所述储能设备停止输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场景控制模式的模式参数调整指令;
根据模式参数调整指令更新对应的场景控制模式;
根据更新后的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及其之后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或所述场景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或所述场景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分时分区控制时,根据预设运行时间表控制空调系统启动时间,并根据人员分布信息启动部分或全部温控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运行;
在节能性控制时,控制各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为设定节能温度;
在舒适性控制时,根据各温控分区对应的环境信息控制对应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
在预测性控制时,根据实时环境信息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环境信息调整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的启停状态和温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场景控制模式为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或预测性控制;
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分别计算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和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并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实现蓄电和供电平衡。其中,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本实施例能够通过对多场景、多模式控制方法复合使用,实现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系统末端更加智能和精准的控制,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从而实现通过智能控制满足建筑用电需求同时实现能效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光伏设备布置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传统的建筑能源系统以满足建筑运行的能源需求(冷、热、电等)为基本任务,建筑仅承担能源消费者的角色。外部输入能源(如电力、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来满足建筑内部的能源利用需求,在能源节约目标驱动下建筑可通过对自身用能系统的优化来实现节能,满足对能源节约的要求。低碳化要求促使建筑不能再依赖于化石能源消耗,实现建筑用能电气化是实现低碳的第一步;在建筑电气化发展需求基础上,需重新认识建筑在整个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和定位,增强建筑能源系统的柔性就成为重要任务。
未来的电力系统将转型成为以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风光电的发展需要解决安装在哪儿、如何应对有效消纳和调蓄等问题。建筑作为重要的能源需求用户,同时又具有安装分布式光伏的面积资源,就需要有效承担起自身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协助低碳电力系统实现有效调蓄等任务。因而,在能源系统低碳发展需求下,建筑在其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在建筑仍作为能源用户的基础上,既需要建筑作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者,也需要建筑能够响应外部能源供给侧变化,有效承担起从用户侧调节出发、适应供给侧变化特点的任务,也就是建筑将从单一的用户/负载转变为集能源生产、消耗、调蓄于一体的复合体,“光储直柔”正是围绕这一目标提出的建筑新型能源系统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出的“节能建筑”主要对应“光储直柔”建筑,本申请实施例重点围绕“光储直柔”建筑对具体方案进行展开说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在传统建筑基础上新增节能供电系统的场景以及包含“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或相关改进能源系统在内的场景。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光伏设备布置场景图。图1中仅示出了“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中“光”部分的光伏组件设置方式。
其中,示例性示出了光伏组件包括四个部分:
一、利用碲化镉薄膜组件,在屋顶部分敷设的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光伏应用;
二、玻璃幕墙与光伏相结合的光伏幕墙;
三、利用透光碲化镉薄膜组件,替代原有玻璃的玻璃顶棚BIPV光伏应用;
四、利用建筑屋顶空余空间与光伏充分融合的常规单晶硅组件。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碲化镉薄膜组件、单晶硅组件等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光伏组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中“储”部分包括由双向DC/DC装置、钛酸锂电池系统、温控系统、消防系统、集装箱外壳、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的户外移动式预制储能舱体。
在具体实施例中,“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中“直”部分采用DC750V、48V两个电压等级进行直流配电。
在具体实施例中,“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中“柔”部分,构建低碳站网互动充电系统,基于具有智能化柔性控制功能的直流充电机,进行发电-充电-储能柔性调节,并结合自动导向车无人充电、自主导航机器人充电、数字货币充电桩等协同控制。其中,光储直柔控制器将光储直柔系统及充电站的变配电设施、充电设施、车辆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智能算法,实现S2G(Station to Grid)充电功率动态分配、储能充放电等策略制定和执行,为站网互动提供“数字大脑”。
另外,在前述“光储直柔”建筑新型能源系统基础上,还能实现将光储直柔系统与建筑内空调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针对“光储直柔”建筑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旨在综合实现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建筑内办公区域管理、环境异常空间定位、专家经验集成和智能化设备集成联动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则基于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实施。
另外,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还接入光伏设备、储能设备和外电网等供电系统(图中未示出),实现光伏设备、储能设备和外电网的信息显示和联动控制,从而高效地完成室内空调、照明、新风等系统与供电系统的电力供需平衡控制。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系统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多种场景控制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模式择一执行或根据具体的办公区域人员分布或人员活动信息进行模式组合控制。
本实施例能够通过设置多场景控制模式,实现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系统末端智能和精准的控制,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对室内舒适度需求,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能够通过场景控制模式调整,实现与光伏设备供电系统的联动控制,满足建筑用电能效优化需求。
S302、根据场景控制模式和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环境信息和光伏设备信息确定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其中,根据场景控制模式和环境信息能够确定出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例如:盘管、风机、压缩机等部件的运行参数信息,进而基于运行参数信息计算出空调系统的运行功率及耗电功率。
另外,光伏设备信息包括光伏设备的布设面积、单位发电功率等,基于环境信息和光伏设备信息能够推算出单位时间内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S303、根据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
其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实现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平衡,需要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中一项或多项,从而保证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分别计算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和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并根据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实现蓄电和供电平衡。其中,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本实施例能够通过对多场景、多模式控制方法复合使用,实现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系统末端更加智能和精准的控制,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从而实现通过智能控制满足建筑用电需求同时实现能效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01中,获取环境信息包括:获取实时环境信息和/或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气象信息;其中,实时环境信息和气象信息包括太阳辐射量信息;
相应的,耗电功率包括实时耗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耗电功率;发电功率包括实时发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发电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能够基于实时环境信息确定实时的耗电信息,实现光伏设备供电和空调系统的实时控制,还能够基于天气预报的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预测耗电信息,从而提前确定光伏设备供电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案,例如:在未来时间段内温度骤降的情况下,光伏设备发电功率面临无法满足空调系统耗电功率需求时,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使得光伏设备能够将更多电量储存至储能设备,以满足未来时间段内空调系统的用电需求。另外,基于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的联合控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会适量降低室内温度,还能够避免天气骤降室温温差大降低用户体验的情况发生。同理,在未来时间段内温度骤升的情况下,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会适量导致室内温度升高,能够避免天气骤升室温温差大降低用户体验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03中,根据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发电功率大于耗电功率时,控制光伏设备为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供电;
在发电功率小于或等于耗电功率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发电功率和耗电功率的对比,调整光伏设备为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供电状态,当光伏发电量满足空调用电时,优先采用即发即用的策略,并在发电功率大时,将多余电能转移至储能设备进行存储,当光伏发电量不够时,采用储能系统补给的策略,控制光伏设备与储能设备协同进行供电,以满足空调系统运行需求,另外,通过调整空调系统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延长光伏设备为空调系统的供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光伏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
相应的,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光伏设备运行在离网模式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并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否则,在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且不干预空调系统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若光伏设备和储能设备的供电功率小于耗电功率,则控制外电网为空调系统供电,并控制光伏设备和/或储能设备停止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在并网模式下,优先以保证空调系统舒适度需求为目标,在储能设备放电结束且光伏设备发电功率无法满足空调系统运行需求时,通过外电网供电。在离网模式下,则以延长光伏设备和储能设备为空调系统供电时长为目的,适当降低空调系统耗能,从而延长光伏设备和储能设备为空调系统供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场景控制模式的模式参数调整指令;
根据模式参数调整指令更新对应的场景控制模式;
根据更新后的场景控制模式和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执行根据环境信息和光伏设备信息确定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及其之后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支持场景控制模式的自定义设置,另外,支持用户自行选择场景控制模式,在接收到场景控制模式的模式参数调整指令时,及时根据调整后的场景控制模式判断光伏设备和空调系统的供需平衡,并实时做出调整方案,实现智能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环境信息和/或场景控制模式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环境信息和/或场景控制模式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分时分区控制时,根据预设运行时间表控制空调系统启动时间,并根据人员分布信息启动部分或全部温控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运行;
在节能性控制时,控制各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为设定节能温度;
在舒适性控制时,根据各温控分区对应的环境信息控制对应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
在预测性控制时,根据实时环境信息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环境信息调整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的启停状态和温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场景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过程如下:
分时分区控制:控制器内预设运行时间表,在工作日,每日上班前根据办公室现场反馈的室内温度,和该区域的办公人员密度,提前开启空调机组,不同的末端风机盘管分成若干个分区,不同分区可设置启停时间和设置温度,根据不同分区的人员密度和温度情况,自动调整风机盘管送风大小,从而时间分时分区控制。若加班,则根据加班的人员和区域位置反馈,仅自动开启加班区域的风机盘管,从而实现节能。
节能性控制:每日上班前开启空调机组,全部末端风机盘管按照默认设置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风机盘管自动调整到待机状态,当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超过一定值是,风机盘管又开始运行,从而实现工作时间段的节能运行。下班提前关闭空调机组;
舒适性控制:主要针对会议室等区域。在工作日,根据各个会议室的预定时间和预定开会人数,根据负荷预测情况,开会前提前一段时间开启空调机组或新风机组实现会议室的预冷和预热。同时会议室安装CO2浓度传感器,根据CO2浓度调整新风的送风量;
预测性控制:利用冷热的时延性,在预测未来温度变化时,预测空调机组需要提前开启或者关闭的时间。如夏季,通过建筑负荷预计下一时刻下雨降温,则通过负荷计算反馈至运行时间的计算,从而可以实现调整出水温度或者提前关闭空调机组,实现节能。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下为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功率计算模块402和控制模块403。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场景控制模式为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或预测性控制。
功率计算模块402,用于根据场景控制模式和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环境信息和光伏设备信息确定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控制模块403,用于根据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获取实时环境信息和/或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气象信息;其中,实时环境信息和气象信息包括太阳辐射量信息;
相应的,控制模块403,具体用于耗电功率包括实时耗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耗电功率;发电功率包括实时发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发电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03,具体用于在发电功率大于耗电功率时,控制光伏设备为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供电;
在发电功率小于或等于耗电功率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401,还用于在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之前,获取光伏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
控制模块403,具体用于在光伏设备运行在离网模式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并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否则,在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控制光伏设备停止为储能设备供电且不干预空调系统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03,还用于在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若光伏设备和储能设备的供电功率小于耗电功率,则控制外电网为空调系统供电,并控制光伏设备和/或储能设备停止输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03,还用于接收场景控制模式的模式参数调整指令;
根据模式参数调整指令更新对应的场景控制模式;
根据更新后的场景控制模式和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执行根据环境信息和光伏设备信息确定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及其之后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03,还用于根据环境信息和/或场景控制模式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环境信息和/或场景控制模式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分时分区控制时,根据预设运行时间表控制空调系统启动时间,并根据人员分布信息启动部分或全部温控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运行;
在节能性控制时,控制各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为设定节能温度;
在舒适性控制时,根据各温控分区对应的环境信息控制对应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
在预测性控制时,根据实时环境信息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环境信息调整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的启停状态和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分别计算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和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并根据耗电功率和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实现蓄电和供电平衡。其中,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本实施例能够通过对多场景、多模式控制方法复合使用,实现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系统末端更加智能和精准的控制,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从而实现通过智能控制满足建筑用电需求同时实现能效优化。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个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3所示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模块/单元401至40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52在所述电子设备5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图4所示模块/单元401至403。
所述电子设备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设备5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电子设备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环境信息、节能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和光伏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包括分时分区控制、节能性控制、舒适性控制和预测性控制中一项或多项;
根据所述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环境信息包括:获取实时环境信息和/或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气象信息;其中,所述实时环境信息和所述气象信息包括太阳辐射量信息;
相应的,所述耗电功率包括实时耗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耗电功率;所述发电功率包括实时发电功率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的发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耗电功率和所述发电功率调整光伏设备的供电状态和/或调整空调系统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所述发电功率大于所述耗电功率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为所述空调系统和储能设备供电;
在所述发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耗电功率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伏设备对应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
相应的,所述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和/或,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包括:
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离网模式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并根据当前场景控制模式调整至对应耗能较低的场景控制模式;
否则,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停止为所述储能设备供电且不干预空调系统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光伏设备运行在并网模式时,若所述光伏设备和所述储能设备的供电功率小于耗电功率,则控制外电网为所述空调系统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设备和/或所述储能设备停止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场景控制模式的模式参数调整指令;
根据模式参数调整指令更新对应的场景控制模式;
根据更新后的场景控制模式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光伏设备信息确定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及其之后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或所述场景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建筑供电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或所述场景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分时分区控制时,根据预设运行时间表控制空调系统启动时间,并根据人员分布信息启动部分或全部温控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运行;
在节能性控制时,控制各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为设定节能温度;
在舒适性控制时,根据各温控分区对应的环境信息控制对应分区内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温度;
在预测性控制时,根据实时环境信息和未来设定时间段内环境信息调整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的启停状态和温度。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003910.4A 2023-01-03 2023-01-03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578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3910.4A CN11757855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3910.4A CN11757855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8552A true CN117578552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3910.4A Pending CN11757855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8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9255A (zh) * 2024-04-30 2024-06-04 无锡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景观灯智能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9255A (zh) * 2024-04-30 2024-06-04 无锡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景观灯智能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lise et al. A novel polygener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photovoltaic/thermal collectors,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 adsorption chiller an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ynamic and energy-economic analysis
Korkas et al. Occupancy-based demand response and thermal comfort optimization in microgrid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energy storage
US10373082B2 (en) Integration of commercial building operations with electric system operations and markets
US95647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 hybrid power system with respect to long-term characteristics by online optimization, and real-time forecasts, prediction or processing
CN106505560B (zh) 一种基于响应优先级的多策略协调的电网优化运行方法
CN109752953B (zh) 一种集成电制冷机的楼宇供能系统模型预测调控方法
CN115586800B (zh) 一种综合能源管控系统
US20200409325A1 (en) Off-grid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Pinzon et al. An MILP model for optimal manage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mfort in smart buildings
CN117578552A (zh) 节能建筑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739535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屋顶的中央空调温度智能调节装置
Yang et al. A GUI-based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energy and comfort management in Zero-Energy Buildings
AU2019213393B2 (en) Off-grid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Zeljković et al.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studying the behavior of wind-PV-diesel-battery powered mobile telephony base stations
Ashouri Simultaneous design and control of energy systems
CN116047898A (zh) 一种含分布式能源的商业楼宇负荷日前节能优化策略
CN110929908B (zh) 多微网系统容量配置与经济调度的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283649A (zh) 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Nguyen Enhanc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Its Windows
Wust Hybrid power system model how to get the most from your system
Jalal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with smart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to reduction electrical load using ANN
Kampars et al. Design of an AI-driven office building electricity balancing platform
US20230121380A1 (en) Off-grid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Georgiou et al. A preliminary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the optimal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CN113644684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环控制系统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