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5331A -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5331A
CN117575331A CN202311736072.8A CN202311736072A CN117575331A CN 117575331 A CN117575331 A CN 117575331A CN 202311736072 A CN202311736072 A CN 202311736072A CN 117575331 A CN117575331 A CN 117575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emergency
gas leakage
death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60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龙飞
袁宏永
付明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 for Public Safet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 for Public Safet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 for Public Safet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 for Public Safet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7360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5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5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本发明具有能够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的优点。

Description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燃气使用率的也在不断普及。而随着燃气使用率的不断普及,餐饮场所燃气泄漏突发事件呈现出频发趋势。因餐饮场所的人员聚集特性,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爆事故,易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典型如2023年6月21日宁夏银川富阳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导致31人死亡、7人受伤;2017年7月21日燃气爆炸事故,导致3人死亡、44人受伤。
因此,亟待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包括:
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包括:
获取燃气报浓度;
根据所述燃气浓度确定所述可能性等级;其中,所述可能性等级与所述燃气浓度呈正相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包括: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
根据所述事件等级、所述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所述后果等级定所述严重性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
根据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确定所述事件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包括:
计算燃气泄漏量,并计算所述燃气泄漏量的TNT当量;
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爆炸时对应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球直径预测值,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燃烧点的火球直径的预测值;
根据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热辐射导致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获取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以及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并集,并根据所述并集计算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包括:
获取发出报警信息的燃气报警设备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大于第二预设数量,获取所述燃气报警设备所在的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发展趋势信息设置为目标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等级以及人员受伤等级;
从所述人员死亡等级以及所述人员受伤等级确定人员伤亡等级;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
从所述社会影响等级和所述人员伤亡等级中确定最大等级;
将所述最大等级作为所述后果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
根据所述突发事件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内的建筑的建筑类型;
根据所述建筑类型确定所述社会影响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超压建筑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临近建筑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灾建筑损伤范围;
从所述超压建筑损伤范围、所述临近建筑损伤范围、所述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以及所述火灾建筑损伤范围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燃气泄漏预警装置,包括:
可能性等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严重性等级预测模块,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通过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能够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预警系统的架构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突发事件严重性等级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预警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进行说明。参考图1所示,上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S2、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S3、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通过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能够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中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中,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用户侧移动终端设备201、用户侧智能终端设备204和服务器203等。用户侧移动终端设备201、用户侧智能终端设备204和服务器203之间,均可以通过网络202进行数据传输。网络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上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可以执行在服务器端、用户侧的终端设备或者由用户侧的终端设备与服务器端协作执行。以上述的方法执行在服务器端为例进行说明。服务器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然后将燃气泄漏风险预警信息发送至用户侧的终端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包括:
S11、获取燃气浓度;
S12、根据所述燃气浓度确定所述可能性等级;其中,所述可能性等级与所述燃气浓度呈正相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餐饮场所的可燃气体(以下简称燃气)例如天然气(甲烷)或液化气达到爆炸下限之后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突发事件,比如燃烧或爆炸。相比于开放空间、地下管线等场景,餐饮场所燃气泄漏后更容易在空间内持续积聚,因此,餐饮场所燃气燃爆的可能性与燃气浓度呈现强相关性。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餐饮场所设置燃气报警设备。燃气报警设备在检测到燃气浓度超过一定浓度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息。例如,当燃气报警设备检测到甲烷浓度超过1% VOL时发出报警信息,检测到液化气浓度超过10% VOL时发出报警信息。当燃气报警设备未发出报警信息时,确定基本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可以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可能性等级,该第一预设关系为燃气报警设备检测的燃气浓度与可能性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可能性等级 甲烷浓度 液化气浓度
一级 1%VOL≤浓度<3%VOL 10%LEL≤浓度<50%LEL
二级 3%VOL≤浓度<5%VOL 50%LEL≤浓度<100%LEL
三级 浓度≥5% 浓度≥100%LEL
表1
其中,当可能性等级为一级时,表示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当可能性等级为二级时,表示突发事件较可能发生;当可能性等级为三级时,表示突发事件很可能发生。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通常在餐饮场所设置多个燃气报警设备,对餐饮场所的不同区域进行燃气浓度检测。在确定可能性等级时,先从多个燃气浓度中的最大燃气浓度,然后再结合表1确定可能性等级。
在步骤S2中,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包括:
S21、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包括:
S211、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包括:
计算燃气泄漏量,并计算所述燃气泄漏量的三硝基甲苯TNT当量;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爆炸时对应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球直径预测值,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燃烧点的火球直径的预测值;根据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热辐射导致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获取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以及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第一并集,并第一根据所述并集计算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燃气泄漏量:
Wf=cmaxρV (1);
其中,Wf为燃气泄漏量,单位为kg;cmax为最大燃气报警浓度,单位为VOL。ρ为燃气密度,单位为kg/m3;V为燃气报警设备所在的餐饮场所的体积,单位为m3。餐饮场所的体积为其面积与高度的乘积。餐饮场所的高度默认取值为2.5m,餐饮场所的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测量值确定,也可以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为餐饮场所的类型与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餐饮场所的类型 面积(m2)
大型及以上餐馆、食堂,中央厨房 3000
中型餐馆、食堂 500
小型餐馆、食堂 150
小吃店及其他餐饮场所 150
表2
进一步地,计算燃气泄漏量Wf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燃气泄漏量Wf的TNT当量:
其中,WTNT表示TNT当量,单位为kg;QTNT表示1kgTNT爆炸释放的能量,,默认为4500kJ;Qf表示燃料的燃烧热,单位为kj/kg,天然气的燃烧热取55600kj/kg,液化气的燃烧热取49500kj/kg;A表示TNT当量系数(能效系数),取值范围为0.02%~14.9%,优选的,可以取其中值为3%~4%,在计算WTNT时也可以默认取4%。
进一步地,计算TNT当量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人员死亡半径:
其中,Rcs表示第一人员死亡半径,表示爆炸死亡几率为0.5时的半径大小。计算得到Rcs后,将以爆炸源为圆心、Rcs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三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TNT当量后,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火焰损伤半径:
其中,rfire表示火焰损伤半径,单位为m;q表示入射热辐射剂量,单位kw/m2,人员轻伤阈值为12.5kw/㎡,人员死亡损伤阈值为37.5kw/㎡;τa表示大气传输率,通常取值为1;Hc表示燃烧热,天然气的燃烧热取值为55600kj/kg,液化气的燃烧热取值49500kj/kg;R′为系数,通常取0.3。
当q取值为37.5kw/㎡时,采用公式(4)计算得到的rfire为第二人员死亡半径,表示爆炸引起的热辐射导致的人员死亡半径。进一步地,将以爆炸源为圆心,第二人员死亡半径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四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进一步地,计算第三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和第四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后,将第三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和第四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并集作为第一人员死亡评估预测值。
下面,对如何计算火球直径预测值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火球直径预测值:
其中,R表示火球直径预测值。
进一步地,计算火球直径预测值R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三人员死亡半径:
其中,q0为火球表面辐射通量,单位为W/m3,柱形罐取270W/m2,球形罐取200W/m2,对于燃气云默认取173kW/m2;q(r)表示热辐射通量,在q(r)取值为37.5kw/㎡,采用公式(6)计算出的r的取值即为第三人员死亡半径。
进一步地,计算出第三人员死亡半径后,将以燃烧点为圆心,第三人员死亡半径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进一步地,计算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和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后,将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和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并集作为人员死亡预测范围。然后再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Ncs=Acsρ (7);
其中,Ncs表示人员死亡预测数量;Acs表示人员死亡预测范围;ρ表示燃气泄漏报警设备周围预设范围(例如100m)范围内的最大人口密度。
下面对如何计算人员受伤预测数量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一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一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爆炸时对应的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根据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二人员死亡受伤范围评估值,所述第二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热辐射导致的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获取所述第一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以及所述第二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的第二并集,并根据所述第二并集计算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下面,对如何确定第一人员死亡受伤评估值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人员受伤半径:
其中,Rcr表示第一人员受伤半径。
进一步地,计算第一人员受伤半径Rcr后,将以爆炸源为圆心、Rcr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三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q取值为12.5kw/㎡时,采用公式(4)计算得到的rfire为第二人员受伤半径,表示爆炸引起的热辐射导致的人员受伤半径。进一步地,将以爆炸源为圆心,第二人员受伤半径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四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进一步地,计算第三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和第四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后,将第三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和第四人员死亡受伤评估值的并集作为第一人员受伤预测范围。
下面,对如何确定第二人员死亡受伤评估值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q(r)取值为12.5kw/㎡,采用公式(6)计算出的r的取值作为第三人员受伤半径。进一步地,计算出第三人员受伤半径后,将以燃烧点为圆心,第三人员受伤半径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第二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
进一步地,计算第一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和第二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后,将第一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和第二人员受伤范围预测值的并集作为人员死亡预测范围。然后再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人员受伤预测数量:
Ncr=Acrρ (9);
其中,Ncr表示人员死亡预测数量;Acr表示人员死亡预测范围。
S212、根据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确定所述事件等级。
例如,人员死亡预测数量<3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一级;3≤人员死亡预测数量<1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二级;10≤人员死亡预测数量<3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三级;人员死亡预测数量≥3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四级。
例如,人员受伤预测数量<1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一级;10≤人员受伤预测数量<5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二级;50≤人员死亡预测数量<10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三级;当人员死亡预测数量≥100时,确定事件等级为四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事件等级为一级表示突发事件为轻微突发事件;事件等级为二级表示突发事件为一般突发事件;事件等级为三级表示突发事件为重大突发事件;事件等级为四级表示突发事件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S22、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包括:
S221、获取发出燃气泄漏报警信息的燃气报警设备的数量;
S222、若所述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大于第二预设数量,获取所述燃气报警设备所在的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S223、根据所述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数量可以为2,第二预设数量可以为0。即当餐饮场所中只有一个燃气报警设备发出燃气泄漏的报警信息时,获取该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信息,然后根据该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确定餐饮场所的类型,再根据第三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该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餐饮场所的类型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与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为餐饮分为餐饮时间和非餐饮时间。具体的,该第三预设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具体来说,当发展趋势信息为0时,表示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为正在蔓延;当发展趋势信息为1时,表示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为逐渐扩大;当发展趋势信息为2时,表示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为扩大趋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餐饮时间包括早餐时间、午餐时间以及晚餐时间。其中,早餐时间为7:00--9:00;午餐时间为11:00--14:00;晚餐时间为17:00--21:00。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224、若所述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发展趋势信息设置为目标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餐饮场所中存在两个或者两个的燃气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息时,认为将所述发展趋势信息设置为目标发展趋势信息0,表示此时发展趋势为正在蔓延。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此处只是示例性的给出了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取值,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的取值还可以为其他值,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S23、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包括:
S231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等级以及人员受伤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出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后,根据第四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人员死亡严重等级Cd。该第四预设对应关系为人员死亡预测数量与人员死亡等级Cd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该第四预设关系如下表所示:
人员死亡等级Cd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人员死亡预测数量(人) ≤3 (3,10] (10,30] ≥30
表4
其中,人员死亡等级为一级时,对应的人员死亡严重程度为较小;人员死亡等级为二级时,对应的人员死亡严重程度为一般;人员死亡等级为三级时,对应的人员死亡程度为较严重;人员死亡等级为四级时,对应的人员死亡严重程度为很严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第五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人员受伤严重等级Cs。该第五预设对应关系为人员受伤预测数量与人员受伤等级Cs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该第五预设关系如下表所示:
计算出人员受伤预测数量后,根据下表确定人员受伤等级Cs:
人员受伤等级Cs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人员受伤预测数量(人) ≤10 (10,50] (50,100] ≥100
表5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人员受伤等级对应的人员受伤严重程度与人员死亡等级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232、从所述人员死亡等级以及所述人员受伤等级确定人员伤亡等级;
进一步地,确定人员死亡等级Cd和人员受伤等级Cs后,将人员死亡等级Cd和人员受伤等级Cs中的最大等级作为人员伤亡等级Cp。例如,人员死亡等级Cd为二级,人员死亡度Cd为三级,则人员伤亡等级Cp为三级。
S233、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
基于上述内容,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包括:
S2331、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最大损伤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超压建筑损伤范围;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临近建筑损伤范围;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灾建筑损伤范围;从所述超压建筑损伤范围、所述临近建筑损伤范围、所述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以及所述火灾建筑损伤范围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
下面,对如何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超压建筑损伤范围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超压建筑损伤半径:
其中,Rb表示超压建筑损伤半径,mTNT(1000)表示1000kg的TNT;R1000表示相当距离,可以根据超压ΔP0与R1000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R1000。表5和表6示例性的给出了ΔP0和R1000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6
ΔP0/MPa R1000/m
0.02 56
0.03 42.5
0.05 32.5
0.1 22.8
表7
进一步地,确定超压建筑损伤半径Rb后,将以爆炸源为圆心,Rb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超压建筑损伤范围。
下面,对如何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临近建筑损伤范围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临近建筑损伤半径:
其中,Ri为临近建筑损伤半径;Ki为常量,默认建取值为4.6。
进一步地,确定临近建筑损伤半径Ri后,将以爆炸源为圆心,Ri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临近建筑损伤范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Ki不同,表示临近建筑的损伤程度不同。具体的,参考下表:
表8
下面对如何获取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爆炸飞散物(例如飞石)的初速度:
v0=20(WTNT 1/3/W)2 (2);
其中,v0表示初速度;W表示最小抵抗线,默认可取S1/2,S表示餐饮场所的面积。
进一步地,计算初速度v0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加强防护时爆炸飞散物的飞散距离:
其中,Rpr表示飞散距离;f1表示介质系数,被爆介质为钢筋混凝土时取9.23~9.6,默认取9.6;f2为防护系数,一层防护时取2,二层防护时取1,三层防护时取0.5,默认取2;α为飞散物抛射角,默认情况下sin2α取1;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进一步地,计算飞散距离Rpr后,将以爆炸源为圆心,Rpr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
下面对如何获取火灾建筑损伤范围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q(r)取值为12.5kw/㎡,采用公式(6)计算出的r的取值还可以作为火灾建筑损伤半径。进一步地,将以燃烧点为圆心,火灾建筑损伤半径为半径的圆所在的区域作为火灾建筑损伤范围。
进一步地,从超压建筑损伤范围、临近建筑损伤范围、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以及火灾建筑损伤范围确定最大损伤范围,并将该最大损伤范围作为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
S2332、根据所述突发事件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内建筑的建筑类型;
S2333、根据所述建筑类型确定所述社会影响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餐饮场所的地理位置确定最大损伤范围内的建筑的建筑类型,然后再根据第六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社会影响等级Cm。该第六预设对应关系为建筑类型与社会影响等级Cm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该第六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9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社会影响等级对应的社会影响严重程度与人员死亡等级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234、从所述社会影响等级和所述人员伤亡等级中确定最大等级;
S235、将所述最大等级作为所述后果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社会影响等级Cm和人员伤亡等级Cp中的最大等级作为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C。例如,社会影响等级Cm为二级,人员伤亡严重等级Cp为三级,则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C为三级。
S24、根据所述事件等级、所述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所述后果等级确定所述严重性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七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严重性等级,该第七预设对应关系为事件等级、所述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所述后果等级与严重性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该第七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确定所示:
严重性等级 事件等级 发展趋势信息 后果等级
一级 一级 / 一级
二级 一级及以上 2 二级
三级 一级及以上 2 三级
四级 一级及以上 1 四级
表10
其中,严重性等级为一级时,对应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为很小;严重性等级为二级时,对应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为小;严重性等级等级为三级时,对应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为一般;严重性等级等级为四级时,对应的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为严重。
在步骤S3中,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八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燃气泄漏风险的预警等级,该第八预设对应关系为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与预警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确定燃气泄漏风险的预警等级后,根据该预警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例如,当预警等级为一级时,进行燃气泄漏风险的红色预警;当预警等级为二级时,进行燃气泄漏风险的橙色预警;当预警等级为三级时,进行燃气泄漏风险的黄色预警。具体的,该第八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1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能够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4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气泄漏预警装置进行描述。
参考图4所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气泄漏预警装置可以包括:
可能性等级获取模块401、严重性等级预测模块402以及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模块403;其中,
可能性等级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严重性等级预测模块402,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能性等级获取模块包括:
燃气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燃气浓度;
可能性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燃气浓度确定所述可能性等级;其中,所述可能性等级与所述燃气浓度呈正相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严重性等级预测模块包括:
事件等级预测单元,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
发展趋势信息预测单元,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
后果等级预测单元,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
严重性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事件等级、所述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所述后果等级确定所述严重性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事件等级预测单元包括:
人员死亡预测数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
事件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确定所述事件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获取单元包括:
燃气泄漏量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燃气泄漏量,并计算所述燃气泄漏量的TNT当量;
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爆炸时对应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球直径预测值,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燃烧点的火球直径的预测值;
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热辐射导致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人员死亡预测数量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以及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并集,并根据所述并集计算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展趋势信息预测单元包括:
燃气报警设备数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出报警信息的燃气报警设备的数量;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大于第二预设数量,获取所述燃气报警设备所在的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发展趋势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展趋势信息预测单元还包括:
发展趋势信息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发展趋势信息设置为目标发展趋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后果等级预测单元包括:
人员死亡等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等级以及人员受伤等级;
人员伤亡等级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人员死亡等级以及所述人员受伤等级确定人员伤亡等级;
社会影响等级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
最大等级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社会影响等级和所述人员伤亡等级中确定最大等级;
后果等级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最大等级作为所述后果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社会影响等级确定单元包括:
最大损伤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
建筑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突发事件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内的建筑的建筑类型;
社会影响等级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建筑类型确定所述社会影响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最大损伤范围获取单元包括:
超压建筑损伤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超压建筑损伤范围;
临近建筑损伤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临近建筑损伤范围;
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
火灾建筑损伤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灾建筑损伤范围;
最大损伤范围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超压建筑损伤范围、所述临近建筑损伤范围、所述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以及所述火灾建筑损伤范围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气泄漏预警装置方法、燃气泄漏预警装置装置之后,接下来,参考图5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进行说明。参考图5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5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之后,接下来,参考图6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至步骤S3。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电子设备6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电子设备60还包括显示单元640,其连接到输入/输出(I/O)接口650,用于进行显示。并且,电子设备6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燃气泄漏预警装置装置的若干模块或子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3)

1.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包括:
获取燃气浓度;
根据所述燃气浓度确定所述可能性等级;其中,所述可能性等级与所述燃气浓度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包括: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
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
根据所述事件等级、所述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所述后果等级确定所述严重性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
根据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和/或人员受伤预测数量确定所述事件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预测数量包括:
计算燃气泄漏量,并计算所述燃气泄漏量的TNT当量;
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爆炸时对应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根据所述TNT当量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球直径预测值,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燃烧点的火球直径的预测值;
根据所述火球直径预测值计算所述突发事件的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为所述突发事件为火灾时,热辐射导致的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
获取所述第一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以及所述第二人员死亡范围预测值的并集,并根据所述并集计算所述人员死亡预测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信息包括:
获取发出报警信息的燃气报警设备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大于第二预设数量,获取所述燃气报警设备所在的餐饮场所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燃气泄漏的时间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事件信息确定所述发展趋势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发展趋势信息设置为目标发展趋势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后果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人员死亡等级以及人员受伤等级;
从所述人员死亡等级以及所述人员受伤等级确定人员伤亡等级;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
从所述社会影响等级和所述人员伤亡等级中确定最大等级;
将所述最大等级作为所述后果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
根据所述突发事件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内的建筑的建筑类型;
根据所述建筑类型确定所述社会影响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最大损伤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超压建筑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临近建筑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火灾建筑损伤范围;
从所述超压建筑损伤范围、所述临近建筑损伤范围、所述爆炸飞散物损伤范围以及所述火灾建筑损伤范围确定所述最大损伤范围。
11.一种燃气泄漏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能性等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严重性等级预测模块,用于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
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泄漏预警方法。
CN202311736072.8A 2023-12-15 2023-12-15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75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072.8A CN117575331A (zh) 2023-12-15 2023-12-15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6072.8A CN117575331A (zh) 2023-12-15 2023-12-15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5331A true CN117575331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6072.8A Pending CN117575331A (zh) 2023-12-15 2023-12-15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53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dri et al.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A domino effect-based study
Dadashzadeh 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fire and explosion consequence modelling
Zhou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major hazar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 case study
Alzbutas et al. Risk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gas pipeline failure and gas combustion consequence
Busini et al. Definition of a short-cut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earthquake-related Na-Tech risk
Tong et al. Fire risk study of long-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 based on QRA
Ahumada et al. A method for facility layout optimisation including stochastic risk assessment
Kwon et al. Improved safety by crossanalyzing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CN111932120A (zh) 一种地质灾害下燃气管网泄漏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Marks et al. Airblast variability and fatality risks from a VBIED in a complex urban environment
Yin et al. Improved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a natural gas pipeline considering high-consequence areas
CN116343447A (zh) 一种动态接警及快速出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aheij et al. Standard methods for land-use planning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societal risk
Alterman et al.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f airblast variability and fatality risk estimation for explosive blasts in confined building spaces
Oliveira et al. Early Warning Systems: Feasibility and End-Users' Point of View
Kim et al. QRA considering multi-vessel failure scenarios due to a natural disaster–Lessons from Fukushima
Tasnim et al. Sensor based Smart Automated Gas Leakag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CN117575331A (zh) 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i et al. Quantified risk assessment on life and property loss from road collision vehicle fires with hydrogen-fueled tank
Falck et al. Use of QRA for decision support in the design of an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Rigas et al. Safety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a new pesticide production line
Huang et al. Concepts, models, and indicator systems for urban safety resili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exploration in China
Seddik et al. Fuzzy approach and possibility to solve uncertainty weaknesses in conventional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Zhao et al. A proposed semi-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hazard installations considering rescue accessibility and evacuation vulnerability
Kwak et al. Sensor placement optimization for fenceline monitoring of toxic gases considering spatiotemporal risk of the plant-urban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