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2955A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2955A
CN117572955A CN202311372074.3A CN202311372074A CN117572955A CN 117572955 A CN117572955 A CN 117572955A CN 202311372074 A CN202311372074 A CN 202311372074A CN 117572955 A CN117572955 A CN 117572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information
controlled
user
fun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20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飞
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20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2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2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AR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遥控器应用程序,实现对电视或空调等设备的控制。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先通过用户的一个输入,解锁电子设备并显示桌面;然后再通过用户对桌面中遥控器应用程序的图标的输入,显示该遥控器应用程序的界面;接着再通过用户对该界面中所需控制的设备对应的虚拟遥控器的标识的选择输入,显示该虚拟遥控器;从而可以通过用户对该虚拟遥控器的虚拟按键的输入,对该设备进行控制。
然而,按照上述方法,由于电子设备需要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才能实现对某个设备的控制,因此导致控制设备的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与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电子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显示模块,用于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设备,该头戴式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且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并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通过该方案,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与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电子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扩展功能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功能控制输入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连接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提醒标识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至少一个(项)”、“至少之一”等指其包含对象中的任意一个、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例如,a、b、c中的至少一个(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同理,“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表达的含义与“至少一个(项)”类似。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涉及的一些名词或者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AR头盔,是一种能够将虚拟信息叠加现实世界场景中的设备,用户通过AR头盔上的显示屏可以看到虚拟图像和现实世界的混合画面。AR头盔的光学显示原理主要包括光学透视和光学投影;其中,光学透视是指通过光学元件将虚拟图像折射到用户眼睛的过程,光学投影是指将虚拟图像投影到用户视野的过程。
瞳孔识别传感器,是指通过对用户眼睛进行拍摄,以获取用户瞳孔数据的传感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又称为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屏,其工作原理为:在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屏,其基础是有机物发光体,成千上万个仅能发出红、绿、蓝这三者颜色之中的一种的光源,被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设置在屏幕的基板上,这些发光体在被施加电压的时候会发出红光、绿光或者蓝光,在调节三原色的比例之后,显示出各种颜色。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摄像头,指的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视觉识别和处理的摄像头。AI摄像头可以自动发现、识别和跟踪物体,以实现图像信息的识别和检测的功能。AI摄像头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技术等,并且需要结合硬件技术,例如高像素传感器、低光环境记录等,以实现对图像的实时处理和快速分析。AI摄像头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慧城市、物流管理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目前,家居生活中的空调、冰箱、电视等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遥控器进行控制,但过多的遥控器会使用户在使用时难以及时找到所需的遥控器,这通常被称为“遥控器失控症”。
结合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而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可以避免“遥控器失控症”造成的影响,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家居设备。
通常,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遥控器应用程序,实现对家居智能设备的控制。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先通过用户的一个输入,解锁电子设备并显示桌面;然后再通过用户对桌面中遥控器应用程序的图标的输入,显示该遥控器应用程序的界面;接着再通过用户对该界面中所需控制的智能设备对应的虚拟遥控器的标识的选择输入,显示该虚拟遥控器;从而可以通过用户对该虚拟遥控器的虚拟按键的输入,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然而,按照上述方法,由于电子设备需要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才能实现对某个智能设备的控制,因此导致控制设备的过程较为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用户对家居智能设备或办公智能设备等进行控制的场景中。
示例性地,以用户对家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聚焦的家居智能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且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并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通过该方案,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与用户聚焦的家居智能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家居智能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家居智能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家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控制装置、头戴式设备或头戴式设备中的功能模块等。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头戴式设备执行设备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1至步骤103。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用户处于居家或办公等环境时,需要对所处环境中的空调、电脑或电灯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中;例如,用户在家中需要打开空调或电视等。
步骤101、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头戴式设备可以为AR头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AR头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屏、摄像头和扬声器等;例如,如图2所示,AR头盔包括显示屏21、摄像头22、扬声器23、开关按键24和电源25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居家或办公等环境中的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或智能电灯等任意可以被头戴式设备远程控制的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被控设备即用户要控制的设备,当用户聚焦上述电子设备时,头戴式设备可以将该电子设备识别为该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101a或步骤101b实现。
步骤101a、头戴式设备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设备时,头戴式设备可以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并根据该瞳孔信息确定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该头戴式设备中的瞳孔识别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
步骤101b、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用于选择一个要控制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可以为用户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的触控输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在上述显示屏上的点击输入、特定轨迹输入或其它可行性输入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点击输入可以为单击输入、双击输入或任意次数的点击输入等,还可以为长按输入或短按输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特定轨迹输入可以为圆形轨迹输入、矩形轨迹输入或线性轨迹输入等。
例如,以上述触控输入为用户通过手指在上述显示屏上的点击输入为例,该触控输入可以为:用户通过手指对该显示屏上显示的上述电子设备对应的控件的单击输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或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确定为被控设备,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将电子设备确定为被控设备,从而可以提高确定被控设备的灵活性。
步骤102、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其中,上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OLED显示屏或AMOLED显示屏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显示参数可以为任意的显示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尺寸、显示颜色、显示透明度或显示形状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控件,每个功能控件用于控制上述被控设备的一种设备功能。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当用户要对家居环境中的智能空调32进行远程控制时,用户可以对智能空调32双眼聚焦。从而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智能空调32识别为被控设备,并在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31上,显示该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33;其中,设备功能控制界面33中包括开关功能控件34,用户可以通过对该开关功能控件34的单击输入,控制智能空调32开机或关机;设备功能控制界面33中还包括扩展功能控件35,若用户对扩展功能控件35进行单击输入,则如图4所示,头戴式设备可以取消显示设备功能控制界面33,并在显示屏31上显示扩展功能界面36,扩展功能界面36中包括扩展的多个功能控件,以用于用户控制智能空调32更多的设备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上述显示屏上,与上述被控设备的显示区域相邻的空白显示区域,显示上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对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操作,直接控制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从而可以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连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连接、红外连接、蓝牙连接或近距离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连接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与上述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之后,在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间可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可实现头戴式设备对该被控设备的功能控制。
对头戴式设备确定与上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具体方法,将在下述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地说明,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予赘述。
步骤103、在接收到用户对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对被控设备执行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控制输入用于对控制被控设备的任一个设备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控制输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在上述显示屏上的点击输入,或者为用户的语音指令,或者为用户输入的特定手势,或者为其它可行性输入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特定手势可以为单击手势、滑动手势、拖动手势、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双按手势、双击手势中的任意一种。
例如,以上述功能控制输入为上述特定手势为例,如图5所示,该功能控制输入可以为:用户右手食指的左右滑动手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均是以用户面向上述被控设备时,头戴式设备显示上述功能控制界面为例进行示意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功能控制输入为上述特殊手势,则头戴式设备可以预设不同手势与对上述被控设备执行的操作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可以使头戴式设备在接收到该功能控制输入之后,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控制该被控设备执行该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被控设备,头戴式设备可以预设不同的上述关联关系。
例如,头戴式设备可以预设不同手势分别与对空调、电视和电灯执行的操作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可以看出,对不同的被控设备,通过不同的特殊手势,可以控制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中,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与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电子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6所示,在上述步骤101之后,且在上述步骤102之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4和步骤105。
步骤104、头戴式设备识别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上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物理特征信息、设备品牌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用途信息、设备网络连接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图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物理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尺寸信息、设备颜色信息、设备材质信息等。例如,上述被控设备的长度为100cm,高度为20cm,厚度为15cm的情况下,该被控设备的设备尺寸信息为100cm×20cm×15cm。在上述被控设备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下,该被控设备的设备颜色信息为白色。在上述被控设备的材质为塑料的情况下,该被控设备的设备材质信息为塑料材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品牌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被控设备的品牌,例如,该设备品牌信息为A品牌或B品牌等。上述设备型号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被控设备的型号,例如,该设备型号信息为kt-112233或d-0000等。上述设备用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被控设备的用途。例如,上述被控设备为智能空调,那么上述设备用途信息为调节室内温度。例如,上述被控设备为智能灯,那么上述设备用途信息为照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网络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被控设备连接的网络的网络名称、网络类型、网络传输速率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位置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被控设备的位置,例如,该设备位置信息为客厅或卧室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图像信息可以为上述被控设备的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头戴式设备中的AI摄像头,识别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
对通过上述AI摄像头识别设备信息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相关描述,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5、在预先存储的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均为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头戴式设备开机之后,可以利用WiFi或蓝牙等技术,自动扫描并连接上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在与上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建立设备连接之后,可以存储该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头戴式设备可以将该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存储在一个设备信息列表中。
下面以上述设备信息列表为设备信息列表a为例,对头戴式设备确定头戴式设备与上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具体方法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示例性地,头戴式设备在识别到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可以将该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依次与上述设备信息列表a中的每个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操作,并在该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与该设备信息列表a中任一设备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与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即与该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匹配度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匹配度可以为头戴式设备的系统预设的,或可以为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任意设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头戴式设备识别的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任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被该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因此可以提升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连接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7所示,在上述步骤101之后,且在上述步骤102之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6至步骤108。
步骤106、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
其中,上述连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头戴式设备与上述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预先存储的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上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不存在与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确定头戴式设备与改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上述显示屏上,通过小窗口显示上述连接控制界面,或者全屏显示该连接控制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头戴式设备在上述显示屏上,通过小窗口显示上述连接控制界面时,该小窗口的显示区域可以为与上述被控设备的显示区域相邻的空白显示区域,或可以为其它任意可能的显示区域,具体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控制界面的显示参数可以为任意的显示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控件,每个功能控件用于控制上述被控设备的一种设备功能。
步骤107、头戴式设备接收用户对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控制输入用于建立头戴式设备与一个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控制输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在上述显示屏上的点击输入,或者为用户的语音指令,或者为用户输入的特定手势,或者为其它可行性输入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108、头戴式设备响应于连接控制输入,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下面以上述连接控制输入为上述点击输入为例,对头戴式设备建立头戴式设备与上述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的具体方法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头戴式设备识别的上述被控设备为台灯82,那么在头戴式设备与台灯82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81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83,以用于与台灯82建立设备连接,该连接控制界面83中包括用于输入账号信息的账号控件84、用于输入密码信息的密码控件85,以及用于确定建立设备连接的确定控件86。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先通过账号控件84和密码控件85,分别输入用于与台灯82建立设备连接的账号信息和密码信息,然后再通过对确定控件86的输入,触发头戴式设备与台灯82建立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头戴式设备与上述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显示连接控制界面,且用户可以通过对该连接控制界面的输入,触发头戴式设备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因此当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未自动建立设备连接时,可以引导用户手动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从而可以提升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的灵活性,减少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该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的步骤,进而可以简化对该被控设备进行功能控制的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9所示,在上述步骤101之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9至步骤111。
步骤109、头戴式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环境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环境图像是头戴式设备通过上述摄像头实时采集,并实时显示在上述显示屏上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头戴式设备发生移动时,头戴式设备中摄像头的采集范围内的环境图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头戴式设备将实时采集的变化的环境图像同步实时刷新显示在上述显示屏上。
步骤110、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环境图像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设备,该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在每次开机之后,可以利用WiFi或蓝牙等技术自动扫描局域网内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并存储扫描到的上述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头戴式设备可以将该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存储在另一个设备信息列表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与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即与该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匹配度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匹配度可以为头戴式设备的系统预设的,或可以为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任意设置的。
步骤111、头戴式设备在环境图像中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
其中,上述提醒标识用于提示用户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提醒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轮廓边框高亮显示标识、文字提醒标识、图像提醒标识、更改设备显示参数的标识等。
示例性地,以上述提醒标识为上述设备轮廓边框高亮显示标识为例,如图10所示,头戴式设备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显示屏11上实时刷新显示采集的该环境图像,此时该环境图像中包括空调12和台灯13;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该环境图像中的空调12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那么头戴式设备可以确定空调12支持远程操控,并在该环境图像中空调12的图像区域,显示设备轮廓边框高亮显示标识14,以提示用户空调12支持远程操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头戴式设备实时采集显示的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并在该环境图像中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因此可以使用户通过显示的提醒标识,实时获知当前视野内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从而可以避免对不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的设备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11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12。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仅是以上述步骤112在上述步骤103之后执行进行示意的,实际实现中,该步骤112的执行时机可以为任意可能的时机,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头戴式设备在每次开机之后,可执行该步骤112。
步骤112、头戴式设备通过第一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和第三设备集合分别记录第一类设备信息、第二类设备信息和第三类设备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上述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且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设备集合可以用于记录上述第一类设备信息,上述第二设备集合可以用于记录上述第二类设备信息,上述第三设备集合可以用于记录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设备集合、上述第二设备集合或上述第三设备集合可以为:设备信息列表或设备信息矩阵等任意可能的集合形式。
例如,上述第一设备集合可以为上述设备信息列表a,上述第一设备集合可以为上述设备信息列表b。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上述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上述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已被记录在上述第一设备集合和上述第二设备集合中,则当头戴式设备将该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可以将该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再记录在上述第三设备集合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头戴式设备分别将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支持远程操控且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支持远程操控、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设备集合中,因此在实现对被控设备的控制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调用设备信息的便捷性,以缩短实现对被控设备的控制的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示例性地,结合图1,如图12所示,在上述步骤103之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13。
步骤113、在头戴式设备再次将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按照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中任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头戴式设备之前控制过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可以与上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
例如,若上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空调,则上述功能控制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该空调进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温度、风速、模式等参数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头戴式设备按照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可以理解为:头戴式设备按照该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该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并在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预设该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指示的功能控制参数;也就是说,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中的预设功能控制参数,与存储的该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所指示的功能控制参数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头戴式设备再次将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头戴式设备可以将存储的对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能控制参数,确定为本次控制该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功能控制参数,因此可以避免用户再对每个功能控制参数进行重新设定,从而可以使用户仅对某些功能控制参数进行微调便可以实现用户所需的设备控制,如此可以提升控制设备的便捷性。
下面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示例性地,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居家环境,用户家中有支持远程操控的智能电视、智能空调和智能灯,以及不支持远程操控的冰箱;当用户佩戴的头戴式设备开机之后,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WiFi进行自动扫描,并将支持远程操控的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智能空调的设备信息和智能灯的设备信息记录在设备信息列表a中,且将已与头戴式设备建立设备连接的智能空调的设备信息和智能灯的设备信息再记录在设备信息列表b中。
然后,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环境图像,若该环境图像中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灯和冰箱,则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AI摄像头识别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灯和冰箱的设备信息,并将识别的设备信息与上述设备信息列表a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操作,从而在该环境图像中智能电视、智能空调和智能灯的图像区域,分别显示设备轮廓边框高亮显示标识,以向用户提示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
此时,若用户要远程操控智能空调,则可以将视线聚焦智能空调,从而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智能空调识别为被控设备,并将智能空调的设备信息与上述设备信息列表b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操作,以确定智能空调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然后头戴式设备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用于控制智能空调的设备功能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如此用户可以通过对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触发头戴式设备对智能空调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示例性地,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办公环境,用户办公室中有支持远程操控的智能冰箱、智能空调和智能灯,以及不支持远程操控的电脑和微波炉;当用户佩戴的头戴式设备开机之后,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进行自动扫描,并将支持远程操控的智能冰箱的设备信息、智能空调的设备信息和智能灯的设备信息记录在设备信息列表a中,且将已与头戴式设备建立设备连接的智能空调的设备信息和智能冰箱的设备信息再记录在设备信息列表b中。
然后,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环境图像,若该环境图像中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灯和电脑,则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AI摄像头识别智能空调、智能灯和电脑的设备信息,并将识别的设备信息与上述设备信息列表a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操作,从而在该环境图像中智能空调和智能灯的图像区域,分别显示文字提醒标识,以向用户提示支持远程操控的设备。
此时,若用户要远程操控智能灯,则可以对智能灯进行触控输入,从而头戴式设备可以将用户的触控输入对应的智能灯识别为被控设备,并将智能灯的设备信息与上述设备信息列表b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匹配操作。但该设备信息列表b中不存在智能灯的设备信息,那么头戴式设备可以确定头戴式设备与智能灯未建立设备连接,然后头戴式设备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用于控制头戴式设备与智能灯建立设备连接的连接控制界面。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对该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触发头戴式设备与智能灯建立设备连接,并在头戴式设备与智能灯建立设备连接之后,在显示屏上显示用于控制智能灯的设备功能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如此用户可以通过对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触发头戴式设备对智能灯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通过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用户在佩戴头戴式设备时,可以通过虚拟显示技术结合物联网,根据AI摄像头识别头戴式设备视野内可远程操控的设备,并在识别出的可远程操控的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然后,随着用户眼睛聚焦到某个高亮标记的设备时,可显示对应的操作控件,同时支持多种手势,实现更加便捷、快速、自然的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服务。
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或者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执行,或者,在不存在矛盾的前提下,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控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设备控制装置执行设备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130,该设备控制装置130可以包括:识别模块131,可以用于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显示模块132,可以用于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处理模块133,可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对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对被控设备执行该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识别模块131,还可以用于在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识别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控制装置130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其中,该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物理特征信息、设备品牌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用途信息、设备网络连接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图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32,还可以用于在识别模块131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屏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该连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设备控制装置13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该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处理模块133,还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接收的该连接控制输入,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32,还可以用于在识别模块131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前,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上述显示屏上显示该环境图像。设备控制装置130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该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显示模块132,还可以用于在该环境图像中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其中,该提醒标识用于提示用户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3,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和第三设备集合分别记录第一类设备信息、第二类设备信息和第三类设备信息。其中,该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该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且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该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模块132,还可以用于在处理模块133对被控设备执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之后,在识别模块131再次将该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按照该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该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识别模块131,具体可以用于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或者,将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中,该设备控制装置可以在头戴式设备与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电子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式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存储器1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头戴式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00、摄像头110、通讯模块120、电池130、传感器140、输入输出接口150、麦克风160、显示器170和存储器180等部件。
图15中示出的头戴式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头戴式设备的限定,头戴式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00,可以用于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显示器170,可以用于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处理器100,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对该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对被控设备执行该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还可以用于在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识别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在预先存储的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其中,该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物理特征信息、设备品牌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用途信息、设备网络连接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图像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170,还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00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在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屏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该连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通讯模块120,可以用于接收用户对该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处理器10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通讯模块120接收的该连接控制输入,建立头戴式设备与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170,还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00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前,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上述显示屏上显示该环境图像。处理器100,还可以用于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该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显示器170,还可以用于在该环境图像中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其中,该提醒标识用于提示用户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和第三设备集合分别记录第一类设备信息、第二类设备信息和第三类设备信息。其中,该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该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且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该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与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器170,还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00对被控设备执行上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之后,在处理器100再次将该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按照该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该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具体可以用于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或者,将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中,该头戴式设备可以在与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显示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设备功能的界面,并通过用户对该界面的输入,对该电子设备执行该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从而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时,无需通过用户较多次的输入,如此可以简化控制设备的过程。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器140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存储器18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8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8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80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80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处理器10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头戴式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在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在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所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
在接收到用户对所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对所述被控设备执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头戴式设备识别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预先存储的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确定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物理特征信息、设备品牌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用途信息、设备网络连接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所述连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
所述头戴式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
所述头戴式设备响应于所述连接控制输入,建立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头戴式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环境图像;
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所述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所述头戴式设备在所述环境图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
其中,所述提醒标识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头戴式设备通过第一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和第三设备集合分别记录第一类设备信息、第二类设备信息和第三类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且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头戴式设备对所述被控设备执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头戴式设备再次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头戴式设备按照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所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包括:
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
或者,所述头戴式设备将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
8.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在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所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用于控制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
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对所述设备功能控制界面的功能控制输入的情况下,对所述被控设备执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在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之后,识别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已建立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设备物理特征信息、设备品牌信息、设备型号信息、设备用途信息、设备网络连接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之后,在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未建立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连接控制界面,所述连接控制界面用于控制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建立设备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连接控制界面的连接控制输入;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连接控制输入,建立所述头戴式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将用户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之前,通过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环境图像;
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存在与所述环境图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匹配的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图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区域,显示提醒标识;
其中,所述提醒标识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远程操控。
12.根据权利要求8、9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设备集合、第二设备集合和第三设备集合分别记录第一类设备信息、第二类设备信息和第三类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且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支持远程操控、与所述头戴式设备已建立连接且在所述头戴式设备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被控设备执行所述功能控制输入对应的功能控制处理之后,在所述识别模块再次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识别为被控设备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三类设备信息中的所述功能控制输入所设置的功能控制参数信息,显示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功能控制界面。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将用户的视线聚焦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或者,将用户触控输入对应的电子设备识别为所述被控设备。
15.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72074.3A 2023-10-20 2023-10-20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72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2074.3A CN117572955A (zh) 2023-10-20 2023-10-20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2074.3A CN117572955A (zh) 2023-10-20 2023-10-20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2955A true CN117572955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2074.3A Pending CN117572955A (zh) 2023-10-20 2023-10-20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29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5379B1 (en)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to control obje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09607B2 (en) Evolving docking based on detected keyboard positions
US9900541B2 (en) Augmented reality remote control
CN112352209A (zh) 用于与人工智能系统互动和界面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6723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根据手势控制拍照的方法
CN107851422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7005611B (zh) 附接装置及其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02667701A (zh) 在触摸屏用户接口上修改命令的方法
US20230316681A1 (en) Extracting video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to extended reality environment
WO2022170221A1 (en) Extended reality for productivity
CN115512534A (zh) 远程设备的发现和连接
JP2024501558A (ja) 表示制御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媒体
CN1053764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Ruminski et al. Interactions with recognized objects
CN110222567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7572955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头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34462A1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item, and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item
KR102196241B1 (ko) 쇼핑몰 관련 웹사이트를 통한 검색 결과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747076A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4302B (zh) 智能显示设备及开机控制方法
CN117633273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46837A2 (en) Extended reality for collaboration
CN116033282A (zh) 拍摄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225272A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351105A (zh) 图像编辑方法、终端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