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0645A - 冰箱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0645A
CN117570645A CN202311761050.7A CN202311761050A CN117570645A CN 117570645 A CN117570645 A CN 117570645A CN 202311761050 A CN202311761050 A CN 202311761050A CN 117570645 A CN117570645 A CN 117570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return air
cabin
temperature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10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坤
徐文山
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610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0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0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0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及控制方法,其中,冰箱包括压缩机舱室和储藏间室,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道第一回风控制阀与压缩机舱室连通;冰箱还包括控制单元,压缩机舱室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本公开中,在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过高时,通过将储藏间室的回风引入压缩机舱室,来实现对压缩机舱室的降温,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的回风对压缩机舱室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冰箱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冰箱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完全嵌入化,以及智能化。嵌入式冰箱已成为市场主流,嵌入式冰箱主要是将整个冰箱置于橱柜/壁柜中,底部和侧壁几乎不预留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整体布局更加美观。但也造成了压缩机舱室空气不易流通,散热困难的问题,会缩短冰箱使用寿命,导致冰箱制冷效率下降,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舱室空气不易流通,散热困难的问题,会缩短冰箱使用寿命,导致冰箱制冷效率下降,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及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压缩机舱室和储藏间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道第一回风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舱室连通;
所述冰箱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冰箱包括蒸发器舱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过第二回风控制阀与所述蒸发器舱室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舱室温度,控制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门,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第一回风进口,所述第一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回风进口的位置;和/或,
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包括第二风门,所述蒸发器舱室包括第二回风进口,所述第二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回风进口的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冰箱包括冷媒控制阀,所述蒸发器舱室包括蒸发器,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冷媒通道通过所述冷媒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冷媒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舱室温度,控制所述冷媒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第一回风进口、风机和压缩机,所述回风通道的回风通过所述第一回风进口进入所述压缩机舱室,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回风进口之间,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压缩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冰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关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导通;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关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则控制冷媒控制阀关闭;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冷媒控制阀导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舱室的风机处于运行状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中,冰箱的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过第一回风控制阀与压缩机舱室连通,并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压缩机舱室的温度,然后基于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从而在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过高时,通过将储藏间室的回风引入压缩机舱室,来实现对压缩机舱室的降温,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的回风对压缩机舱室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冰箱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方案。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申请,而不是为了限值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舱室空气不易流通,散热困难的问题,会缩短冰箱使用寿命,导致冰箱制冷效率下降,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及控制方法。其中,冰箱的储藏间室(例如冷藏间室和/或冷冻间室)的回风通道通过第一回风控制阀与压缩机舱室连通,并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压缩机舱室的温度,然后基于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从而在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过高时,通过将储藏间室的回风引入压缩机舱室,来实现对压缩机舱室的降温,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的回风对压缩机舱室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冰箱可以是嵌入式冰箱,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冰箱,对此不作限定。参考图1至图3所示,冰箱可包括压缩机舱室1和储藏间室2,储藏间室2的回风通道通道第一回风控制阀5与所述压缩机舱室1连通,以便于控制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是否进入压缩机舱室1。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储藏间室2的回风的温度一般低于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因此此处称为低温回风。
其中,储藏间室2指冰箱中用于储藏食品以及物品的间室。例如,储藏间室2可以包括冷藏间室,也可以包括冷冻间室,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冰箱还可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可以是冰箱原有的用于控制冰箱运行的单元,也可是单独设置的用于控制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的单元,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压缩机舱室1内可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14,用于检测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温度检测单元14可以是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可用于检测温度的器件,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温度检测单元14检测到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后,控制单元便可从温度检测单元14获取到舱室温度。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基于上述舱室温度,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导通或关闭。
其中,冰箱中可设置有第一设定温度,第一设定温度指用于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的设定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其具体温度值可不作限定。
其中,当舱室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比较低,无需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关闭,也就是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处于关闭状态,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无需进入压缩机舱室1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
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导通,也就是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处于导通状态,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则通过第一回风控制阀5进入压缩机舱室1,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的降温。
该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中,控制单元可基于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导通或关闭,从而在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过高时,通过将储藏间室2的回风引入压缩机舱室1,来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的降温,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2的回风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参考图1至图3所示,冰箱可包括蒸发器舱室3,储藏间室2的回风通道通过第二回风控制阀6与蒸发器舱室3连通,以便于控制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是否进入蒸发器舱室3。需要说明的是,储藏间室2的回风的温度一般低于蒸发器舱室3的温度,因此此回风相当于蒸发器舱室3也可称为低温回风。
其中,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基于舱室温度,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导通或关闭。即,控制单元从温度检测单元14得到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后,也可基于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的状态。
其中,冰箱中可设置有第二设定温度,第二设定温度指用于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的设定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定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其具体温度值可不作限定。但是,一情况下,第二设定温度可大于第一设定温度。
其中,当舱室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比较低,无需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较大力度的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导通,也就是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处于导通状态,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仍然可以分流一部分进入蒸发器舱室3对蒸发器舱室3进行降温。
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较大力度的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关闭,也就是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储藏间室2的低温回风则不会分流一部分进入蒸发器舱室3,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较大力度的降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参考图1至图3所示,以冰箱的后背板为主视角,压缩机舱室1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压缩机11、风机12、和外置冷凝器13。其中,风机12和外置冷凝器13置于蒸发盘之上,冰箱在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化霜水留置蒸发盘,外置冷凝器13对化霜水进行蒸发处理。
该实施方式中,储藏间室2可以是冷藏间室。第一回风控制阀5可以包括第一风门,第一风门可设置于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的位置。第二回风控制阀6可以包括第二风门,第二风门可设置于蒸发器舱室3的第二回风进口的位置。也就是说,该实施方式中的冰箱通过设置双风门的结构,来实现对冷藏间室的回风的分流控制,从而达到为蒸发器舱室3和压机舱室降温的目的。
其中,压缩机舱室1设有温度传感器。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可设置于外置冷凝器13上方,也就是说,风机12位于压缩机11与第一回风进口之间,且风机12的出风口朝向压缩机11。该冰箱中,可利用风机12中风扇的转动,以及回风通道中分出的低温回风,来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中的外置冷凝器13以及压缩机11的散热,达到为压机舱室降温的作用。
该实施方式中,冷藏间室风路循环后,温度较高的湿空气进入回风通道(回风通道中的回风温度相较于压缩机舱室1而言属于低温)。其中,冰箱中可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且第二设定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
其中,当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二风门打开(即控制第二风门处于导通状态),并可控制第一风门关闭(即控制第一风门处于关闭状态),冷藏间室的回风进入蒸发器舱室3,而不会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由于冰箱负载过多,开门次数较多而升高等原因可导致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升高,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均打开,冷藏间室的回风可以分流一部分到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如果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继续升高,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打开,并可控制第二风门关闭。
当第一风门打开时,冷藏间室的回风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到压机舱室的外置冷凝器13上方,同时,控制单元可控制风机12的风扇启动,风机12便可将低温回风驱动至压缩机11处,使低温回风均匀分布,达到整个压机舱降温的目的。另外,当第二风门关闭时,冷藏间室的回风不再通过第二风门分流进入蒸发器舱室3,由于蒸发器舱室3不再分流回风,湿度较高的回风不再进入蒸发器31间室,蒸发器31翅片上的结霜量会减少,冰箱化霜时间可缩短,提高冰箱的工作效率,降低其耗电量。
该实施方式可利用冷藏间室的回风,达到压机舱室降温的作用,另外,在第二风门关闭时,也可减少蒸发器舱室3进入过多的水汽,降低其翅片上的结霜量,提高化霜效率,降低冰箱能耗。
该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中,控制单元可基于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和第二回风控制阀6导通或关闭,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2的回风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另外,在第二回风控制阀6关闭时,也可减少蒸发器舱室3进入过多的水汽,降低其翅片上的结霜量,提高化霜效率,降低冰箱能耗。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参考图1至图3所示,冰箱可包括冷媒控制阀4,蒸发器舱室3包括蒸发器31,压缩机舱室1包括压缩机11。蒸发器31的冷媒通道通过冷媒控制阀4与压缩机11的冷媒通道连通。
其中,冷媒控制阀4可以设置于压缩机舱室1内,也可以设置于蒸发器舱室3内,也可以设置其他位置,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基于舱室温度,控制冷媒控制阀4导通或关闭,以便于在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过高时,通过蒸发器31内的冷媒为压缩机11降温,从而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的降温。
其中,冰箱内可设置有第三设定温度。第三设定温度指用于控制冷媒控制阀4的设定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设定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其具体温度值可不作限定。但是,一情况下,第三设定温度可大于第二设定温度。
其中,当舱室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还不够高,无需通过为压缩机11通入额外的冷媒来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蒸发器31内的冷媒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已经足够高,需要通过为压缩机11通入额外的冷媒来降温,此情况下,控制单元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导通。蒸发器31内的冷媒便可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从而实现对压缩机舱室1的降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参考图1至图3所示,储藏间室2可以是冷藏间室。第一回风控制阀5可以包括第一风门,第一风门可设置于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的位置。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可设置于外置冷凝器13上方,也就是说,风机12位于压缩机11与第一回风进口之间,且风机12的出风口朝向压缩机11。
蒸发器31的冷媒盘管可通过冷媒控制阀4与压缩机11的冷媒通道连通。冷媒控制阀4可以是双向阀门,也可是三通组件,对此不作限定。
该实施方式中,压缩机舱室1设有温度传感器。冰箱中可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三设定温度,且第三设定温度可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其中,当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11的温度较低,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关闭(即控制第一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且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冷藏间室的回风不会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蒸发器31的冷媒也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
由于冰箱负载过多,开门次数较多而升高等原因可导致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升高,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有所升高,但是仍然不是很高,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打开,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蒸发器31的冷媒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冷藏间室的回风可以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也就是说,此情况下可仅仅使用冷藏间室的回风为压缩机舱室1降温。
如果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继续升高,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已经很高,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打开,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打开。蒸发器31的冷媒可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为压缩机11降温。冷藏间室的回风可以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也就是说,此情况下可使用冷藏间室的回风为压缩机舱室1降温,且一并使用蒸发器31的冷媒为压缩机11降温,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压缩机舱室1降温。
当第一风门打开时,冷藏间室的回风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到压机舱室的外置冷凝器13上方,同时,控制单元可控制风机12的风扇启动,风机12便可将低温回风驱动至压缩机11处,使低温回风均匀分布,达到整个压机舱降温的目的。
该实施方式可利用冷藏间室的回风以及蒸发器31的冷媒,达到压机舱室降温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避免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参考图1至图3所示,储藏间室2可以是冷藏间室。第一回风控制阀5可以包括第一风门,第一风门可设置于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的位置。第二回风控制阀6可以包括第二风门,第二风门可设置于蒸发器舱室3的第二回风进口的位置。也就是说,该实施方式中的冰箱通过设置双风门的结构,来实现对冷藏间室的回风的分流控制,从而达到为蒸发器舱室3和压机舱室降温的目的。
压缩机舱室1的第一回风进口可设置于外置冷凝器13上方,也就是说,风机12位于压缩机11与第一回风进口之间,且风机12的出风口朝向压缩机11。
蒸发器31的冷媒盘管可通过冷媒控制阀4与压缩机11的冷媒通道连通。冷媒控制阀4可以是双向阀门,也可是三通组件,对此不作限定。
该实施方式中,压缩机舱室1设有温度传感器。冰箱中可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第二设定温度和第三设定温度,且第二设定温度可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第三设定温度可大于第二设定温度。
其中,当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11的温度较低,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关闭,并可控制第二风门打开,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冷藏间室的回风通过第二风门进入蒸发器舱室3,而不会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蒸发器31的冷媒也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此情况下,冷藏间室的回风和蒸发器31的冷媒不会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
由于冰箱负载过多,开门次数较多而升高等原因可导致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升高,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有所升高,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均打开,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冷藏间室的回风可以分流一部分到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蒸发器31的冷媒也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此情况下,冷藏间室的部分回风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但是蒸发器31的冷媒不会对压缩机11降温。
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打开,并可控制第二风门关闭,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关闭。冷藏间室的回风不再分流给蒸发器舱室3,而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更大力度的降温。蒸发器31的冷媒也不会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此情况下,冷藏间室的更多回风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但是蒸发器31的冷媒不会对压缩机11降温。
当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说明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风门打开,并可控制第二风门关闭,并可控制冷媒控制阀4打开。冷藏间室的回风不再分流给蒸发器舱室3,而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压缩机舱室1,以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更大力度的降温。而且,蒸发器31的冷媒可通过冷媒控制阀4进入压缩机11,为压缩机11降温。此情况下,冷藏间室的更多回风对压缩机舱室1降温,并且蒸发器31的冷媒进入压缩机11对压缩机11降温。
另外,当第一风门打开时,冷藏间室的回风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到压机舱室的外置冷凝器13上方,同时,控制单元可控制风机12的风扇启动,风机12便可将低温回风驱动至压缩机11处,使低温回风均匀分布,达到整个压机舱降温的目的。
该实施方式可利用冷藏间室的回风以及蒸发器31的冷媒,达到压机舱室降温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避免压缩机舱室1的温度过高。
该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中,控制单元可基于压缩机舱室1的舱室温度来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5、第二回风控制阀6以及冷媒控制阀4的导通和关闭,通过合理利用储藏间室2的回风以及蒸发器31的冷媒对压缩机舱室1进行降温,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并可更好地避免冰箱制冷效率的下降,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另外,在第二回风控制阀6关闭时,也可减少蒸发器舱室3进入过多的水汽,降低其翅片上的结霜量,提高化霜效率,降低冰箱能耗。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值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压缩机舱室和储藏间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道第一回风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舱室连通;
所述冰箱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蒸发器舱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回风通道通过第二回风控制阀与所述蒸发器舱室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舱室温度,控制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包括第一风门,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第一回风进口,所述第一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回风进口的位置;和/或,
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包括第二风门,所述蒸发器舱室包括第二回风进口,所述第二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二回风进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媒控制阀,所述蒸发器舱室包括蒸发器,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冷媒通道通过所述冷媒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冷媒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舱室温度,控制所述冷媒控制阀导通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舱室包括第一回风进口、风机和压缩机,所述回风通道的回风通过所述第一回风进口进入所述压缩机舱室,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回风进口之间,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压缩机。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冰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压缩机舱室的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第二回风控制阀导通;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回风控制阀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舱室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则控制冷媒控制阀关闭;和/或,
若所述舱室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冷媒控制阀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回风控制阀导通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舱室的风机处于运行状态。
CN202311761050.7A 2023-12-19 2023-12-19 冰箱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570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1050.7A CN117570645A (zh) 2023-12-19 2023-12-19 冰箱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1050.7A CN117570645A (zh) 2023-12-19 2023-12-19 冰箱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0645A true CN117570645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1050.7A Pending CN117570645A (zh) 2023-12-19 2023-12-19 冰箱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06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13923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1504234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00125365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10502460B2 (en) Refrigerator
US7942012B2 (en) Refrigerator with select temperature compartment
US20210207874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30327073A1 (en) Refrigerator
WO2020175829A1 (ko)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US10921044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500401B2 (en) Secondary cooling path in refrigerator
KR101189976B1 (ko) 복합형 김치냉장고
US20170370635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reof
CN1084441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H09506695A (ja) エネルギ効率の良い家庭用冷蔵装置
CN1097807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69453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냉기제어방법
CN117570645A (zh) 冰箱及控制方法
CN212006394U (zh) 一种利用冷凝废热辅助冰箱门开闭的减压装置
JP2772173B2 (ja) 冷蔵庫
KR20140058164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00084715A (ko) 복합형 김치냉장고
CN112524862A (zh) 冷冻柜及冷冻柜运行方法
CN220771496U (zh) 冰箱
KR101150946B1 (ko) 냉장고
CN117663630A (zh)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