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0647A -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0647A
CN117560647A CN202210941597.4A CN202210941597A CN117560647A CN 117560647 A CN117560647 A CN 117560647A CN 202210941597 A CN202210941597 A CN 202210941597A CN 117560647 A CN117560647 A CN 117560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mergency call
emergency
call request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1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明雪
刘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15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06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7231 priority patent/WO202402747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0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0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后,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创建的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紧急呼叫的时延。

Description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是一种用于通信的设备。为了实现数据传输,终端需要通过基站接入网络。对于一些终端(例如,Remote UE,即远端终端),其不具备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能力,则可以选择具备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终端作为中继终端(Relay UE),并通过中继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但是,相关技术中,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进行呼叫的时延较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若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
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之后,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装置,配置在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创建模块,配置为若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发起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前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如前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后,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创建的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从而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的类型,选择数据传输链路,并且,当中继终端处于拜访地网络时,可以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发起紧急呼叫,降低紧急呼叫的时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的非紧急呼叫请求的呼叫流程图;
图4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的确定拜访地网络的流程图;
图5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的查找中继终端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的查找中继终端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叫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进行呼叫的时延较长。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从而可以降低紧急呼叫的时延。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1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呼叫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11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等,其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终端,并不用于数量、顺序的限制。
第一终端是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也就是说,第二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接入网络,第一终端为中继终端,第二终端为远端终端。第二终端可以是不具备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终端,第一终端可以是具备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终端。
呼叫请求用于发起呼叫,其中可以包含被叫方的标识信息(例如,被叫方的电话号码),还可以包含呼叫类型的标识信息,呼叫类型包括紧急呼叫和非紧急呼叫,对应的,呼叫请求包含紧急呼叫请求和非紧急呼叫请求。其中,紧急呼叫用于向紧急呼叫号码发起呼叫,紧急呼叫号码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急救号码、消防救援号码、报警号码等,或者,紧急呼叫号码还可以是由用户自行设置的私人号码。非紧急呼叫用于向非紧急呼叫号码发起呼叫。
在第二终端需要发起呼叫时,第二终端可以生成呼叫请求,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即,第一终端)。
步骤S120,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是指第一终端在拜访地基于就近原则接入的网络。其中,拜访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2G网络、3G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用于通信的网络。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叫请求,设置了不同的呼叫方式,因此,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后,可以先判断呼叫请求是否为紧急呼叫请求,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由于紧急呼叫请求对时延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即,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来承载紧急呼叫。
其中,第一终端判断呼叫请求是否为紧急呼叫请求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在一示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基于呼叫请求中包含的被叫方的标识信息确定呼叫请求是否为紧急呼叫请求,例如,可以根据被叫方的标识信息确定被叫方的电话号码,若被叫方的电话号码为紧急呼叫号码,则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若被叫方的电话号码非紧急呼叫号码,则呼叫请求非紧急呼叫请求。在另一示例中,若呼叫请求中包含呼叫类型的标识信息,则第一终端可以从呼叫请求中解析出呼叫类型的标识信息,再基于呼叫类型的标识信息确定呼叫请求是否为紧急呼叫请求。
可选的,在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的过程中,若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不存在数据传输链路,则第一终端可以创建其与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利用创建的数据传输链路传输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若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存在数据传输链路,则第一终端可以直接获取该数据传输链路,并更改相关信息,以使该数据传输链路用于传输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其中,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紧急呼叫请求、紧急通话过程中的通话数据。
可选的,若拜访地网络为5G核心网络,则第一终端可以通过Uu接口、5G接入网(NR-RAN,New Radio-wireless access network)接入5G核心网络,并创建第一终端与5G核心网络之间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session),以通过PDU会话传输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
步骤S130,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在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之后,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向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从而降低呼叫时延。例如,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向被叫方发送紧急呼叫请求,在被叫方应答该紧急呼叫请求后,还可以基于该数据传输链路传输第二终端与被叫方之间的通话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可选的,参见图2所示,呼叫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5G网络进行呼叫的场景,在此场景下,第二终端作为远端终端,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即,第一终端)、5G接入网以及5G核心网与数据网络连接,其中,远端终端可以通过PC5接口与中继终端连接,中继终端可以通过Uu接口接入5G接入网,5G核心网可以通过N6接口与数据网络连接。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场景。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后,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创建的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从而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的类型,选择数据传输链路,并且,当中继终端处于拜访地网络时,可以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发起紧急呼叫,降低紧急呼叫的时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3所示,图1所示的呼叫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10-步骤S3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310,若呼叫请求非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非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是指覆盖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的网络。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叫请求,设置了不同的呼叫方式,若呼叫请求非紧急呼叫请求(即,呼叫请求对应的呼叫类型非紧急呼叫),由于非紧急呼叫请求对时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基于非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即,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来承载非紧急呼叫。
可选的,由于第一终端目前处于拜访地网络,因此,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拜访地网路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步骤S320,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向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呼叫。
在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之后,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向被叫方发起非紧急呼叫。例如,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向被叫方发送非紧急呼叫请求,在被叫方应答非紧急呼叫请求后,还可以基于该数据传输链路传输第二终端与被叫方之间的通话数据。
本实施例中,若呼叫请求非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非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向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呼叫,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的类型,选择呼叫方式,对于紧急呼叫请求,则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发起紧急呼叫,对于非紧急呼叫请求,则通过归属地网络发起非紧急呼叫,从而保障呼叫时延,节约网络资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4所示,图1所示的呼叫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410-步骤S4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410,在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移动至其它区域后,接入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其中,其它区域为除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
其中,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归属地,其它区域为除归属地之外的区域。
第一终端可以由归属地漫游至其它区域,相应的,第一终端可以基于就近原则,将接入网络由归属地网络漫游至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
步骤S420,将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作为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
当第一终端接入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后,该网络即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呼叫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由归属地漫游至拜访地之后,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被叫方发起呼叫的场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呼叫控制请求还可以应用于中继终端由拜访地网络漫游至其它拜访地网络之后,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向呼叫方发起呼叫的场景。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移动至其它区域后,接入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其中,其它区域为除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将覆盖其它区域的网络作为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后续其它终端若选择第一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在发起紧急呼叫时,可以基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发起紧急呼叫。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5所示,图1所示的呼叫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10-步骤S53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510,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紧急查找请求;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紧急查找请求包含紧急呼叫标识信息。
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为了便于紧急查找请求接收方确定需要承载的呼叫类型,紧急查找请求中包含紧急呼叫标识信息。可选的,紧急查找请求中还可以包含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使紧急查找请求接收方基于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终端在向第二终端发送呼叫请求之前,需要查找中继终端,并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第二终端若需要发起的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需要查找能够承载紧急通信业务的中继终端,因此,第二终端可以获取紧急呼叫标识信息,以基于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生成紧急查找请求,并向第一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
步骤S520,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
由于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能够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因此,第一终端接收到紧急查找请求后,可以判断自身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
其中,第一终端判断自身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例如,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紧急呼叫业务是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承载的,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判断自身能够接入拜访地网络,若是,则判定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否,则判定不具备紧急呼叫能力。
或者,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继终端查找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紧急呼叫号码,第一终端可以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入拜访地网络,且中继终端查找请求中包含的紧急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第一终端支持的紧急呼叫号码,若第一终端能够接入拜访地网络,且中继终端查找请求中包含的紧急呼叫号码属于第一终端支持的紧急呼叫号码,则判定第一终端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第一终端不能接入拜访地网络,和/或,中继终端查找请求中包含的紧急呼叫号码不属于第一终端支持的紧急呼叫号码,则判定第一终端不具备紧急呼叫能力;从而保证第二终端的紧急呼叫请求能够被传输至被叫方。
步骤S530,若是,则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
若第一终端具备紧急呼叫能力,则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并且,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该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紧急呼叫请求,从而通过第一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
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可选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Unicast(单播)模式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一终端在判断自身具备紧急呼叫能力后,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紧急查找响应,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紧急查找请求;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紧急查找请求包含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第一终端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从而使得第二终端发起的紧急呼叫请求能够被发送至被叫方。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6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呼叫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610-步骤S6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610,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若需要发起紧急呼叫,则可以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
步骤S620,向第一终端发送呼叫请求,以使第一终端在确定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之后,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其中,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第二终端在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后,可以向中继终端(即,第一终端)发送该呼叫请求。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呼叫请求后,可以先确定呼叫请求是否为紧急呼叫请求,若是,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其中,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后,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创建的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从而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的类型,选择数据传输链路,并且,当中继终端处于拜访地网络时,可以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发起紧急呼叫,降低紧急呼叫的时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7所示,图7所示的呼叫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10-步骤S7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710,获取紧急呼叫标识信息,并基于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生成紧急查找请求;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
其中,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能够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紧急查找请求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需要发起紧急呼叫,因此,第二终端需要查找能够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为了查找到能够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第二终端可以获取紧急呼叫标识信息,并基于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生成紧急查找请求,其中,紧急查找请求中包含紧急呼叫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S710之前,第二终端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二终端连接的中继终端,且该中继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存在与第二终端连接的中继终端,且该中继终端具备紧急呼叫能力,则可以直接提供该中继终端向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若不存在与第二终端连接的中继终端,或,与第二终端连接的中继终端不具备紧急呼叫能力,则可以转步骤S710。
步骤S720,向第一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以使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紧急查找请求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
在生成紧急查找请求后,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紧急查找请求后,判断自身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自身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其中,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为了降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传输时延,第二终端可以向其邻近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邻近终端在接收到紧急查找请求后,可以判断自身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成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其中,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即为第一终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向邻近终端广播紧急查找请求,邻近终端在判定自身具备紧急呼叫能力后,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紧急呼叫响应,第二终端若接收到多个邻近终端发送的紧急呼叫响应后,可以从这多个邻近终端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中继终端。其中,具体选择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可以选择最早接收到的紧急呼叫响应对应的邻近终端作为中继终端,或者,可以从多个邻近终端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中继终端,或者,还可以从多个邻近终端中选择网络负载最小的邻近终端作为中继终端,或者,若多个邻近终端中存在第二终端的历史中继终端,则还可以选择历史中继终端作为此次紧急呼叫的中继终端。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向其中一个邻近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在该邻近终端不具备紧急呼叫能力时,再向下一个邻近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直至找到中继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获取紧急呼叫标识信息,并基于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生成紧急查找请求其中,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以使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紧急查找请求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终端作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从而保障第二终端发起的紧急呼叫请求能够被传输至被叫方。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5G ProSe UE-To-Network Relay without N3IWF场景(即,在没有N3IWF的条件下,基于5G邻近服务的网络中继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其中,N3IWF是指Non-3GPPInterWorking Function,非3GPP互通功能。参见图8所示,呼叫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801-步骤S808,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801,远端终端通过发现程序(Discovery Procedure)找到中继终端。
在需要发起紧急呼叫时,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发现程序找到中继终端。
可选的,远端终端可以通过model B方式寻找中继终端。例如,远端终端可以向邻近终端发送紧急查找请求,紧急查找请求中包含emergency service(紧急服务)标识和紧急呼叫号码,以通过紧急查找请求从邻近终端中查找到匹配的中继终端。具体查找过程可以参见前述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2,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远端终端在查找到中继终端后,可以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其中,可以建立Unicast模式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还可以修改远端终端的IP地址或IP地址前缀,进行layer-2link modification(修改第2层链路)。
步骤S803,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紧急呼叫请求;紧急呼叫请求包含emergencyservice标识和紧急呼叫号码。
emergency service(紧急服务)标识用于指示此次呼叫为紧急呼叫。
步骤S804,中继终端通过5G接入网与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建立第一PDU会话。
可选的,拜访地网络为5G网络,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包括但不限于AMF(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UPF(The 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等。
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紧急呼叫请求后,可以代理远端终端,并通过5G接入网向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发送建立第一PDU会话的请求,其中,第一PDU会话是基于local breakout(即,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进行传输,无需路由至归属地网络)模式建立的,从而无需路由至归属地网络,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承载此次紧急呼叫。
步骤S805,中继终端通过第一PDU会话向紧急呼叫请求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中继终端通过第一PDU会话承载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
步骤S806,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非紧急呼叫请求。
步骤S807,中继终端通过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与归属地网络中的网元建立第二PDU会话。
第二PDU会话是通过归属地网络建立的,即,第二PDU会话是基于Home Routed(即,需要路由回归属地网络的传输模式)模式建立的,从而通过归属地网络承载非紧急呼叫。
步骤S808,中继终端通过第二PDU会话向非紧急呼叫请求的被叫方发起非紧急呼叫。
为了更好的理解,此处以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UE1由区域A的5G网络a漫游至区域B的5G网络b之后,处于区域B中的终端UE2在需要发起紧急呼叫时,可以通过model B方式查找中继终端,并选择终端UE1作为中继终端,与终端UE1建立Unicast模式的通信连接,终端UE2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向终端UE1发送紧急呼叫请求,即使终端UE1的漫游属性是Home Routed,为了降低紧急呼叫时延,终端UE1也可以代理终端UE2,向拜访地网络发起建立local breakout模式的PDU会话的请求,以建立local breakout模式的PDU会话,通过该会话,可以直接通过拜访地网络承载此次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数据,无需将紧急呼叫路由至归属地网络。
本实施例中,即使在没有N3IWF的条件下,远端终端也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实现低时延的紧急呼叫。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叫控制装置的框图。该呼叫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于前述第一终端,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01,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创建模块902,配置为若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发起模块903,配置为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对应的模块,以实现前述第一终端侧的其它步骤。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呼叫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配置与前述第二终端,该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配置为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
发送模块,配置为向第一终端发送呼叫请求,以使第一终端在确定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之后,基于紧急呼叫请求创建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向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其中,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对应的模块,以实现前述第二终端侧的其它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叫控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和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0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 10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10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09。通信部分10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5。可拆卸介质10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电子设备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其中,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上述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性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若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呼叫请求非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所述非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非紧急呼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紧急查找请求;所述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所述紧急查找请求包含紧急呼叫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
若是,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查找请求还包含紧急呼叫号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能够接入所述拜访地网络、且所述紧急查找请求中包含的紧急呼叫号码属于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紧急呼叫号码,则判定所述第一终端具备紧急呼叫能力。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的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移动至其它区域后,接入覆盖所述其它区域的网络;其中,所述其它区域为除所述归属地网络的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
将所述覆盖所述其它区域的网络作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
6.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
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呼叫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之后,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用于进行紧急呼叫的呼叫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紧急呼叫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紧急呼叫标识信息生成紧急查找请求;所述紧急查找请求用于查找承载紧急呼叫业务的中继终端;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紧急查找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紧急查找请求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具备紧急呼叫能力,若是,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终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承载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紧急呼叫业务。
8.一种呼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在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的中继终端;
创建模块,配置为若所述呼叫请求为紧急呼叫请求,则基于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创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拜访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发起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向所述紧急呼叫请求对应的被叫方发起紧急呼叫。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
CN202210941597.4A 2022-08-05 2022-08-05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606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1597.4A CN117560647A (zh) 2022-08-05 2022-08-05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23/107231 WO2024027479A1 (zh) 2022-08-05 2023-07-13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1597.4A CN117560647A (zh) 2022-08-05 2022-08-05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0647A true CN117560647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2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1597.4A Pending CN117560647A (zh) 2022-08-05 2022-08-05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0647A (zh)
WO (1) WO20240274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4877B2 (en) * 2008-01-04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ed call establishment for IMS emergency calls
CN101448232B (zh) * 2008-04-30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实现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EP3487260A4 (en) * 2016-08-11 2019-05-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ON ASSEMBLY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EP3503635A1 (en) * 2017-12-22 2019-06-2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mergency notification (urllc) requesting spontaneous grant free transmission for v2x
US11924732B2 (en) * 2020-10-01 2024-03-05 Apple Inc.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 non-cellular coverage
CN114615719A (zh) * 2020-11-23 2022-06-1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ue到网络的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479A1 (zh)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02924A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EP331010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system
JP2008526150A (ja) ピアツーピア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207191B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754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ng push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32307B (zh)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以及smf实体
US20220312517A1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747457A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22095850A1 (zh) 策略关联的建立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9391890B2 (en) Network-initi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IP with a wireless terminal
CN109246821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33795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3507750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2063240A1 (zh) 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560647A (zh) 呼叫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8307457B (zh) 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KR20130023970A (ko) 트래픽 제어 게이트웨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트래픽 제어 방법
WO2022206663A1 (zh) Pdu会话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1143A1 (zh) 应用程序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33835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262794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ed state, terminal, core network function,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WO2022206662A1 (zh) 中继pdu会话建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4032543A1 (zh) 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接入网设备
WO2022017437A1 (zh) 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30076126A1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operators subscri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