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3299A -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3299A
CN117553299A CN202311513985.3A CN202311513985A CN117553299A CN 117553299 A CN117553299 A CN 117553299A CN 202311513985 A CN202311513985 A CN 202311513985A CN 117553299 A CN117553299 A CN 117553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carbon dioxide
nozzl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13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博
张丹
郝家成
杨越
涂茂萍
袁洋
王一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5139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3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3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3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7/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conjointly or alternatively of gaseous or liquid or pulverulent fuel
    • F23D17/005Burners for combustion conjointly or alternatively of gaseous or liquid or pulverulent fuel gaseous or pulverulent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7/00Supplying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other than air, to the fire, e.g. oxygen, st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1/00Regulating fuel supply
    • F23N1/02Regulating fuel supply conjointly with ai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13/00Igni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3Q13/005Ignit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light, e.g. sunlight or la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4/00Burner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or alternative combustion having more than one fuel supply
    • F23D2204/20Burner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or alternative combustion having more than one fuel supply gaseous and pulverulent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该燃烧器包括喷嘴和点火装置;喷嘴包括氢气燃料供给区、空气供给区、煤粉燃料供给区和二氧化碳调节区;氢气燃料供给区包括二氧化碳通路、加速装置、氢气通路、气气混合管、加压结构、煤粉侧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空气供给区包括热空气通路、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空气进口出口栅板和补气通路;煤粉燃料供给区包括引射空气通路、煤粉通路、锁气器和气固混合管;所述喷嘴的二氧化碳调节区包括二氧化碳调节通路、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二氧化碳包覆管路、二氧化碳喷口和燃料喷口;点火装置包括连动杆、聚光镜、高能激光束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高效、简便,能够实现氢气与煤粉定量掺混、稳定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煤粉与氢气的燃料特性设计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由于其本身具备的高热值、来源广泛、燃烧产物无污染的特点,拥有巨大的使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场合。而对于燃煤电厂所广泛使用的煤粉,由于其本身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燃烧产物具有污染的性质,仍有一定弊端。因此,将清洁燃料如氢气,与传统燃料相结合使用的研究仍有现实意义。
由于氢气的气体特性,无法使用传统的燃烧器喷口使其与煤粉进行有效掺混,甚至出现比例失调的问题。因此,设计合理高效的燃烧器构型,可以有效地将氢气与煤粉进行高效地掺混燃烧。利用二者的掺混,不仅能够提高煤粉燃尽率,还能为炉内环境提供适当的还原性气氛,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节省设备耗材,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从而达到低碳减排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燃烧器喷口无法使氢气与煤粉进行有效掺混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该燃烧器及调控方法高效、环保,还能够实现氢气与煤粉定量掺混、稳定燃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包括喷嘴1和点火装置2,点火装置2布置在喷嘴1上方,启动后能够照射至喷嘴1喷出的燃料中心区域进而点燃燃料;
所述喷嘴1包括气体燃料供给区、空气供给区、煤粉燃料供给区和二氧化碳调节区;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和空气供给区布置在喷嘴入口处,空气供给区布置在气体燃料供给区上方,煤粉燃料供给区布置在喷嘴上侧并靠近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二氧化碳调节区布置在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
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包括二氧化碳通路3、加速装置4、氢气通路5、气气混合管6、加压结构7、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二氧化碳通路3与加速装置4连接,加速装置4采用缩放喷管形式;氢气通路5布置在加速装置4出口位置之后、气气混合管6前的渐缩段内;气气混合管6之后为渐扩段,渐扩段之后为加压结构7;加压结构7为内管壁与外管壁形成的渐缩而后渐扩区域,加压结构7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与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相连通;气体燃料供给区在喷嘴空腔内部的轴体与喷嘴空腔左右两侧相连接,将轴体所在的空腔分为上下区域;氢气通路5带动引射低压低速氢气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实现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引射;
所述空气供给区包括热空气通路10、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空气进口栅板12、空气出口栅板13和补气区域14;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包括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从喷嘴内壁向内延伸的凹面,以及连接凹面与喷嘴内壁远离空气通路10出口处的直面;空气进口栅板12一端连接在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与直面连接处,一端连接在气气混合管6之后渐扩段的起始处;空气出口栅板13位于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和空气进口栅板12之后,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下方的区域为补气区域14。
所述的加速装置4的渐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a,角a在30°~40°,渐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b,角b为5°~15°;气气混合管6的入口段与轴线所成角为角c,角c为在40°~50°,出口段与轴线所成角为角d,角d为15°~25°;加压结构7两内壁面夹角为角e,角e为125°~135°。
所述煤粉燃料供给区包括引射空气通路15、煤粉通路16、锁气器17和气固混合管18;引射空气通路15的空气经过渐缩区域,出口与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相连接,煤粉通路16与锁气器17相连,布置在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之前的侧壁处与引射空气通路15成90°夹角;气固混合管18之后为渐扩而后渐缩的管道形式与喷嘴空腔相连接。
所述引射空气通路15的渐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f,角f为15°~25°;气固混合管18的入口段与轴线的所成角为角g,角g为50°~60°,出口段与轴线的所成角为角h,角h为9°~19°。
所述二氧化碳调节区包括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二氧化碳喷口22和燃料喷口23;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与喷嘴空腔相连接,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通过改变出口角度达到调节气流方向的作用;另一路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相连接通;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整体形式为渐扩流道,起到加压作用;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和二氧化碳喷口22包覆在燃料喷口23的外侧,起到控制喷嘴1喉部温度恒定的作用;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喷嘴喷口23。
所述的点火装置包括包括连动杆24、聚光镜25、高能激光束26和温度传感器27;连动杆24与聚光镜25连接,能够调节聚光镜25的聚焦位置,高能激光束26通过聚光镜25聚光,高能激光束26聚光后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远距离点燃氢气与淡煤粉气流的混合气体,温度传感器27检侧炉膛温度,根据炉膛温度自动关闭高能激光束26。
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的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引射:通过二氧化碳通路3控制喷嘴入口二氧化碳流量,二氧化碳通路3中二氧化碳经过加速装置4,从亚音速加速到超音速达到引射条件,在气气混合管6前的收缩段内引射来自氢气通路5的低压低速的氢气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2,空气的调节:通过热空气通路10控制喷嘴入口热空气流量,空气通路10的出口热空气通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转向后分为两路,一条热空气流经空气进口栅板12,而后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通往空气出口栅板13,之后进入喷嘴空腔内部;另一股热空气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壁以起到保持温度恒定的作用,之后空气气流流入补气通路14;
步骤3,空气与煤粉的混合:通过引射空气通路15控制进口空气流量经过渐缩区域使空气加速,引射煤粉通路16的煤粉气流,煤粉气流经过锁气器17的锁气作用,控制进入气固混合管18的煤粉更为纯净,排除杂质气体达到更好的引射效果;在空气引射作用下,煤粉和空气进入气固混合管18充分混合形成煤粉气流,煤粉气流经过气固混合管的渐缩喷口进入喷嘴空腔,与流出空气出口栅板13热空气进行一次掺混,形成煤粉气流;
步骤4,气固两相的掺混:来自气气混合管6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经过加压结构7的加压,从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喷出的加压混合气体与热空气和煤粉燃料供给区的煤粉气流进行二次掺混,使煤粉气流与氢气、二氧化碳混合气流的角度呈90°,以达到气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掺混作用,实现燃料浓淡分离的效果;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喷出的加压混合气体与补气通路14中的热空气进行混合,补气通路14中的热空气为混合气体燃料提供氧气补充;保证混合气体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剧烈反应,而不与固体燃料争夺氧气,使气固燃料都有充足氧气燃烧而充分燃尽;
步骤5,二氧化碳的调节:来自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出口的二氧化碳分为两路,一路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进入喷嘴空腔内,通过调节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的方向,控制掺混后的气流方向,使燃料能够进入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以正常进入炉膛燃烧;另一路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通过二氧化碳喷口22喷入炉膛,混合燃料通过喷嘴缩放喉部经过燃料喷口23喷入炉膛;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燃料喷口23;
步骤6,点火装置的启动:通过调节连动杆24改变聚光镜25的照射角度,使高能激光束26释放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点燃氢气和淡煤粉区域以达到远距离点火的目的;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24检侧炉膛温度稳定后,自动关闭高能激光束26,之后通过连动杆24复位聚光镜25。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根据煤粉与氢气的燃料特性设计了一种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利用了二氧化碳能够抑制氢气爆燃的特性,同时根据燃料特性设计了喷嘴构型,使空气、煤粉、氢气、二氧化碳实现有效的混合。该燃烧器及调控方法能够实现煤粉与氢气两种燃料的有效掺混和稳定燃烧,并考虑了由于氢气燃烧激波而产生的危害并对其进行抑制,该构型高效、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燃烧器布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喷嘴布置简图。
图3为点火装置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喷嘴1和点火装置2;点火装置2布置在喷嘴1上方,启动后能够照射至喷嘴1喷出的燃料中心区域进而点燃燃料。
如图2所示,喷嘴1包括气体燃料供给区、空气供给区、煤粉燃料供给区和二氧化碳调节区;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和空气供给区布置在喷嘴入口处,空气供给区布置在气体燃料供给区上方,煤粉燃料供给区布置在喷嘴上侧并靠近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二氧化碳调节区布置在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
所述喷嘴1的氢气燃料供给区包括二氧化碳通路3、加速装置4、氢气通路5、气气混合管6、加压结构7、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二氧化碳通路3与加速装置4连接,加速装置4采用缩放喷管形式;氢气通路5布置在加速装置4出口位置之后、气气混合管6前的渐缩段内;气气混合管6之后为渐扩段,渐扩段之后为加压结构7;加压结构7为内管壁与外管壁形成的渐缩而后渐扩区域,加压结构7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与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相连通;气体燃料供给区在喷嘴空腔内部的轴体与喷嘴空腔左右两侧相连接,将轴体所在的空腔分为上下区域;氢气通路5带动引射低压低速氢气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实现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引射。
所述喷嘴1的空气供给区包括空气通路10、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空气进口栅板12、空气出口栅板13和补气通路14;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包括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从喷嘴内壁向内延伸的凹面,以及连接凹面与喷嘴内壁远离空气通路10出口处的直面;空气进口栅板12一端连接在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与直面连接处,一端连接在气气混合管6之后渐扩段的起始处;空气出口栅板13位于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和空气进口栅板12之后,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下方的区域为补气区域14。
所述喷嘴1的煤粉燃料供给区包括引射空气通路15、煤粉通路16、锁气器17和气固混合管18;引射空气通路15的空气经过渐缩区域,出口与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相连接,煤粉通路16与锁气器17相连,布置在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之前的侧壁处与引射空气通路15成90°夹角;气固混合管18之后为渐扩而后渐缩的管道形式与喷嘴空腔相连接。
所述喷嘴1的二氧化碳调节区包括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二氧化碳喷口22和燃料喷口23;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与喷嘴空腔相连接,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通过改变出口角度达到调节气流方向的作用;另一路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相连接通;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整体形式为渐扩流道,起到加压作用;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和二氧化碳喷口22包覆在燃料喷口23的外侧,起到控制喷嘴1喉部温度恒定的作用;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喷嘴喷口23。
如图3所示,所述的点火装置2包括连动杆24、聚光镜25、高能激光束26和温度传感器27,其中连动杆24连接聚光镜25,可以改变聚光镜25的角度,高能激光束26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通过聚光镜25汇聚炉膛中;温度传感器27检侧炉膛温度,根据炉膛温度自动关闭高能激光束26。
实施例一:正常负荷燃烧:
(1)如图2所示,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从二氧化碳通路3通入相对高速二氧化碳,调节流量为132kg/h,进入加速装置4,经过加速装置喷口加速,使二氧化碳达到初始状态的3倍压力,达到为0.38MPa,以满足引射要求,其中角a度数为35°、角b度数为10°。从氢气通路5通入相对低压低速的氢气,使其达到流量为245kg/h,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氢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充分的混合。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喉部进入加压结构7,其中角c度数为45°,角d度数为20°,角e度数为130°;
(2)如图2所示,空气的调节:通过热空气通路10通入流速为15m/s,温度为60°的热空气,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区域将热空气分为两股。其中一股热空气进入空气进口栅板12,调节其开度控制其流量,而后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流出空气出口栅板13。加压后的热空气与来自气固混合管18煤粉气流进行第一次掺混。另一股热空气可以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壁以起到保持气气混合管6温度恒定的作用,之后空气气流流入补气通路14;
(3)如图2所示,空气与煤粉的引射混合:通过引射空气通路15控制进口空气流量为110kg/h,同时经过渐缩区域使其加压到0.30MPa达到引射效果,其中角f度数为20°。煤粉气流经过锁气器17的锁气作用,排除杂质气体的干扰,实现更为高效的空气的引射。使煤粉流量达到235kg/h,其中角g度数为55°,角h度数为14°。进入气固混合管18与以此使空气和煤粉进行充分混合,经过加压进入喷嘴空腔内;
(4)如图2所示,两股燃料的掺混:来自二氧化碳引射的氢气经过加压结构7的加压作用分为两股通过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其中角e度数为130°。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喷出的混合气体与热空气和煤粉气流的混合气体进行二次掺混,使煤粉气流与氢气、二氧化碳混合气流的角度角度呈90°,以达到气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掺混作用,实现燃料浓淡分离的效果。而已经提供热量后的热空气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部进入补气通路14,为通过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喷出的混合气体燃料提供氧气补充,保证混合气体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剧烈反应,而不与固体燃料争夺氧气,使气固燃料都有充足氧气燃烧而充分燃尽。
(5)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的调节:通过控制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使二氧化碳流速为20m/s后分为两股,第一股二氧化碳流入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并调节其方向,控制掺混后的气流方向能够进入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以正常进入炉膛燃烧;另一股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起到控制喷嘴1缩放段喉部的气流温度恒定的作用,而又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渐扩区域起到加压作用。通过二氧化碳喷口22喷入炉膛,混合燃料通过喷嘴缩放喉部经过燃料喷口23喷入炉膛;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燃料喷口23。
(6)如图3所示,点火装置的启动:通过调节连动杆24将聚光镜25的焦点集中在氢气与淡煤粉气流的中心处,启动高能激光束26释放107J/cm的能量密度激光,加热点火,待温度传感器27显示炉膛温度保持恒定后,关闭高能激光束26,调节连动杆24使聚光镜25归位,点火结束。
实施例二:降低负荷燃烧:
(1)如图2所示,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从二氧化碳通路3通入相对高速二氧化碳,调节流量为80kg/h,进入加速装置4,经过加速装置喷口加速,使二氧化碳达到初始状态的3倍压力,达到为0.38MPa,以满足引射要求。将氢气通路5减小氢气开度,使氢气流量达到180kg/h,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氢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充分的混合。经过气气混合管6进入加压结构7;
(2)如图2所示,空气的调节:通过热空气通路10通入流速为10m/s,温度为60°的热空气,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是空气分为两股。其中一股热空气进入空气进口栅板12,调节其开度而后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流出空气出口栅板13,加压后的热空气与来自气固混合管18煤粉气流进行第一次掺混。另一股热空气可以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壁以起到保持气气混合管6温度恒定的作用,之后空气气流流入补气通路14;
(3)如图2所示,空气与煤粉的引射混合:通过引射空气通路15控制进口空气流量为80kg/h,同时经过渐缩区域使其加压到0.30MPa达到引射效果,其中角f度数为20°。煤粉气流经过锁气器17的锁气作用,排除杂质气体的干扰,实现更为高效的空气的引射。使煤粉流量达到180kg/h,。进入气固混合管18与以此使空气和煤粉进行充分混合,经过加压进入喷嘴空腔内;
(4)如图2所示,两股燃料的掺混:来自二氧化碳引射的氢气经过加压结构7的加压作用分为两股通过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喷出的混合气体与热空气和煤粉气流的混合气体进行二次掺混,使煤粉气流与氢气、二氧化碳混合气流的角度角度呈90°,以达到气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掺混作用,实现燃料浓淡分离的效果。而已经提供热量后的热空气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壁进入补气通路14,为通过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喷出的混合气体燃料提供氧气补充,保证混合气体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剧烈反应,而不与固体燃料争夺氧气,使气固燃料都有充足氧气燃烧而充分燃尽。
(5)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的调节:通过控制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使二氧化碳流速为32m/s后分为两股,第一股二氧化碳流入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并调节其方向,控制掺混后的气流方向能够进入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以正常进入炉膛燃烧;另一股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起到控制喷嘴1缩放段喉部的气流温度恒定的作用,而又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渐扩区域起到加压作用。通过二氧化碳喷口22喷入炉膛,混合燃料通过喷嘴缩放喉部经过燃料喷口23喷入炉膛;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燃料喷口23。

Claims (8)

1.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1)和点火装置(2),点火装置(2)布置在喷嘴(1)上方,启动后能够照射至喷嘴(1)喷出的燃料中心区域进而点燃燃料;
所述喷嘴(1)包括气体燃料供给区、空气供给区、煤粉燃料供给区和二氧化碳调节区;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和空气供给区布置在喷嘴入口处,空气供给区布置在气体燃料供给区上方,煤粉燃料供给区布置在喷嘴上侧并靠近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二氧化碳调节区布置在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包括二氧化碳通路(3)、加速装置(4)、氢气通路(5)、气气混合管(6)、加压结构(7)、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和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二氧化碳通路(3)与加速装置(4)连接,加速装置(4)采用缩放喷管形式;氢气通路(5)布置在加速装置(4)出口位置之后、气气混合管(6)前的渐缩段内;气气混合管(6)之后为渐扩段,渐扩段之后为加压结构(7);加压结构(7)为内管壁与外管壁形成的渐缩而后渐扩区域,加压结构(7)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与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相连通;气体燃料供给区在喷嘴空腔内部的轴体与喷嘴空腔左右两侧相连接,将轴体所在的空腔分为上下区域;氢气通路(5)带动引射低压低速氢气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实现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引射;
所述空气供给区包括热空气通路(10)、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空气进口栅板(12)、空气出口栅板(13)和补气区域(14);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包括临近空气通路(10)出口处从喷嘴内壁向内延伸的凹面,以及连接凹面与喷嘴内壁远离空气通路(10)出口处的直面;空气进口栅板(12)一端连接在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与直面连接处,一端连接在气气混合管(6)之后渐扩段的起始处;空气出口栅板(13)位于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和空气进口栅板(12)之后,所述气体燃料供给区下方的区域为补气区域(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装置(4)的渐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a,角a在30°~40°,渐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b,角b为5°~15°;气气混合管(6)的入口段与轴线所成角为角c,角c为在40°~50°,出口段与轴线所成角为角d,角d为15°~25°;加压结构(7)两内壁面夹角为角e,角e为125°~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燃料供给区包括引射空气通路(15)、煤粉通路(16)、锁气器(17)和气固混合管(18);引射空气通路15的空气经过渐缩区域,出口与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相连接,煤粉通路16与锁气器17相连,布置在气固混合管18前的渐缩段之前的侧壁处与引射空气通路15成90°夹角;气固混合管18之后为渐扩而后渐缩的管道形式与喷嘴空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空气通路(15)的渐缩段内壁与轴线所成角为角f,角f为15°~25°;气固混合管(18)的入口段与轴线的所成角为角g,角g为50°~60°,出口段与轴线的所成角为角h,角h为9°~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调节区包括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二氧化碳喷口(22)和燃料喷口(23);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与喷嘴空腔相连接,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通过改变出口角度达到调节气流方向的作用;另一路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相连接通;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整体形式为渐扩流道,起到加压作用;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和二氧化碳喷口(22)包覆在燃料喷口(23)的外侧,起到控制喷嘴(1)喉部温度恒定的作用;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喷嘴喷口(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装置包括包括连动杆(24)、聚光镜(25)、高能激光束(26)和温度传感器(27);连动杆(24)与聚光镜(25)连接,能够调节聚光镜(25)的聚焦位置,高能激光束(26)通过聚光镜(25)聚光,高能激光束(26)聚光后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远距离点燃氢气与淡煤粉气流的混合气体,温度传感器(27)检侧炉膛温度,根据炉膛温度自动关闭高能激光束(26)。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引射:通过二氧化碳通路(3)控制喷嘴入口二氧化碳流量,二氧化碳通路(3)中二氧化碳经过加速装置(4),从亚音速加速到超音速达到引射条件,在气气混合管(6)前的收缩段内引射来自氢气通路(5)的低压低速的氢气进入气气混合管(6),使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2,空气的调节:通过热空气通路(10)控制喷嘴入口热空气流量,空气通路(10)的出口热空气通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11)的凹面转向后分为两路,一条热空气流经空气进口栅板(12),而后经过空气分流与加压区域通往空气出口栅板(13),之后进入喷嘴空腔内部;另一股热空气经过气气混合管(6)的外壁以起到保持温度恒定的作用,之后空气气流流入补气通路(14);
步骤3,空气与煤粉的混合:通过引射空气通路(15)控制进口空气流量经过渐缩区域使空气加速,引射煤粉通路(16)的煤粉气流,煤粉气流经过锁气器(17)的锁气作用,控制进入气固混合管(18)的煤粉更为纯净,排除杂质气体达到更好的引射效果;在空气引射作用下,煤粉和空气进入气固混合管(18)充分混合形成煤粉气流,煤粉气流经过气固混合管的渐缩喷口进入喷嘴空腔,与流出空气出口栅板(13)热空气进行一次掺混,形成煤粉气流;
步骤4,气固两相的掺混:来自气气混合管(6)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经过加压结构(7)的加压,从煤粉侧混合气体喷口(8)喷出的加压混合气体与热空气和煤粉燃料供给区的煤粉气流进行二次掺混,使煤粉气流与氢气、二氧化碳混合气流的角度呈90°,以达到气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的掺混作用,实现燃料浓淡分离的效果;空气侧混合气体喷口(9)喷出的加压混合气体与补气通路(14)中的热空气进行混合,补气通路(14)中的热空气为混合气体燃料提供氧气补充;保证混合气体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剧烈反应,而不与固体燃料争夺氧气,使气固燃料都有充足氧气燃烧而充分燃尽;
步骤5,二氧化碳的调节:来自二氧化碳调节通路(19)出口的二氧化碳分为两路,一路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进入喷嘴空腔内,通过调节二氧化碳角度调节器(20)的方向,控制掺混后的气流方向,使燃料能够进入喷嘴缩放喉部喷口处以正常进入炉膛燃烧;另一路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包覆管路(21)与二氧化碳喷口(22);通过二氧化碳喷口(22)喷入炉膛,混合燃料通过喷嘴缩放喉部经过燃料喷口(23)喷入炉膛;二氧化碳喷口(22)喷射高压二氧化碳,抑制由于氢气爆燃而产生的激波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同时以此防止发生回火现象,保护燃料喷口(23);
步骤6,点火装置的启动:通过调节连动杆(24)改变聚光镜25的照射角度,使高能激光束(26)释放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点燃氢气和淡煤粉区域以达到远距离点火的目的;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24)检侧炉膛温度稳定后,自动关闭高能激光束(26),之后通过连动杆(24)复位聚光镜(25)。
CN202311513985.3A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Pending CN117553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3985.3A CN117553299A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3985.3A CN117553299A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3299A true CN117553299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1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13985.3A Pending CN117553299A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32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9451A (zh) * 2024-02-18 2024-03-2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剪切掺混结构的固体燃料连续爆轰发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9451A (zh) * 2024-02-18 2024-03-2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剪切掺混结构的固体燃料连续爆轰发动机
CN117759451B (zh) * 2024-02-18 2024-04-2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剪切掺混结构的固体燃料连续爆轰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7701B2 (en) Pulverized solid fuel burner
US4150631A (en) Coal fired furance
US6672863B2 (en) Burner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JPH0820047B2 (ja) 低NOx短火炎バーナー
RU2145402C1 (ru) Система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впрыскивания смеси топлива с воздухом
CN103348188B (zh) 用于燃气轮机的低热值燃料燃烧室
CZ20021480A3 (cs) Hořák na pevná paliva, spalovací zařízení, způsob spalování s pouľitím hořáku na pevná paliva a způsob provozu spalovacího zařízení
US20080250990A1 (en) Combus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7553299A (zh) 一种基于气固燃料掺混的燃烧器及调控方法
US20100275824A1 (en) Biomass center air jet burner
WO2015103831A1 (zh) 一种节油/气点火稳燃低氮旋流煤粉燃烧器
US20080264310A1 (en) Combustion Method and System
TW200403411A (en) Combustion with reduced carbon in the ash
CN111895397A (zh) 一种双通道浓淡分离式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03682A (zh) 燃烧嘴的燃烧方法和高速喷流型扩散燃烧式燃烧嘴
KR20070105380A (ko) 연소 방법 및 시스템
TW200928234A (en) Burner pilot with virtual spinner
CN206145669U (zh) 旋流煤粉燃烧器
CN112460594A (zh) 分级点火分级配风采用烟气再循环的双燃料燃烧器及锅炉
CN111895399A (zh) 一种双通道逆喷式旋流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US9810425B2 (en) Pulverized coal burner for oxyfuel combustion boiler
CN213599368U (zh) 一种燃气、煤粉双燃料旋流燃烧器
CN214840783U (zh) 设置有中心风的浓缩型双调风旋流低氮燃烧器
CN110848692B (zh) 一种空气分流自旋部分预混双燃料低NOx燃烧器
JP2023523153A (ja) バーナー内に燃料流分配手段を有するボイラの燃焼システム及び燃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