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4472A -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4472A
CN117544472A CN202410027500.8A CN202410027500A CN117544472A CN 117544472 A CN117544472 A CN 117544472A CN 202410027500 A CN202410027500 A CN 202410027500A CN 117544472 A CN117544472 A CN 117544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istributed network
response
super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75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44472B (zh
Inventor
罗松
马超
陈文曲
张钰雯
尹玲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24100275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4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4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4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44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4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stributed management centres cooperatively managing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0Decision processes by autonomous network management units using voting and bid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统计所述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所述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对超级节点的灵活配置和任务分配。

Description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Web3.0,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Web3.0可以让互联网更加去中心化且更加安全,让用户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在数字世界中创造了真正可面向数据要素确权、流通、交易的经济体系,从而实现技术体系与经济体系协同创新,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目前,分布式网络在创建节点时,例如应用Web3.0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在创建节点时,可以设置该节点为超级节点、骨干节点、服务节点或普通节点,即分布式网络中的节点类型在创建节点时已经设置好,难以更改,各节点需要根据自身的节点类型完成相应的工作,管理方式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统计所述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所述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和所述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之间,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节点是否为非超级节点,并检测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是否满足预设质押标准;
响应于所述第一节点为非超级节点且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满足所述预设质押标准,执行所述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
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
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所述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主链,由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所述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
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数大于预设投票数且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所述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
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所述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所述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
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所述退出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接受所述退出请求并删除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节点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所述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节点是否为非超级节点,并检测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是否满足预设质押标准;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节点为非超级节点且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满足所述预设质押标准时,执行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所述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主链,由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所述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所述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所述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所述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所述退出请求;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接受所述退出请求并删除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后,由分布式网络的多个超级节点进行投票,当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投票通过率阈值且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未达到上限,同意第一节点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将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申请、投票的方式将分布式网络内的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对超级节点的灵活配置和任务分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示例中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包括:
S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图2为本公开一些示例中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布式网络可以包括主链和子链。主链上可以包括超级节点1、共识节点2、管理节点3、骨干节点4和普通节点5。子链上可以包括骨干节点4、普通节点5和服务节点6。主链和子链通过骨干节点4进行通信。其中,主链用于提供数字身份、数据核验、数据跨链等通用性服务,建设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传递基础设施,满足存证数据跨区域、跨系统、跨机构协作、互信的需求。超级节点1用于具有主链全量账本数据,提供数字身份、跨链等服务。共识节点2用于对分布式网络的节点进行共识服务。管理节点3用于对分布式网络中各节点进行管理,例如接收各节点发送的申请请求,并对申请请求进行管理和审核。骨干节点4作为主链和子链的桥梁,可以在主链和子链之间进行通信,并子链中的普通节点5和服务节点6进行管理。
第一节点可以向分布式网络的管理节点发送超级节点申请请求,请求第一节点自身成为超级节点。管理节点收到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后,可以向分布式网络中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其中,收到投票请求的多个超级节点可以包括分布式网络中的所有超级节点或部分超级节点。当收到投票请求的超级节点包括分布式网络中的部分超级节点时,收到投票请求的超级节点的数量应大于等于N个。示例性地,N可以为3、5或7。
收到投票请求的多个超级节点收到投票请求后进行投票。并将投票节点反馈该管理节点。
S2:统计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管理节点统计通票结果,确定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数量和投票总数,进而根据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数量和投票总数确定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通过率。
S3:响应于基于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是50%、60%、80%,等等。当管理节点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时,表征第一节点具有成为超级节点的资格,此时管理节点检测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其中,超级节点数量上限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根据分布式网络的节点数量和数据量进行设定。
S4:响应于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当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时,同意第一节点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将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并可以在分布式网络对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进行广播,以便分布式网络中除了第一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可以及时得知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后,由分布式网络的多个给超级节点进行投票,当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投票通过率阈值且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未达到上线,同意第一节点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将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申请、投票的方式将分布式网络内的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对超级节点的灵活配置和任务分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可以包括:
S1-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检测第一节点是否为非超级节点,并检测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是否满足预设质押标准。其中,预设质押标准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包括:质押金额不小于预设金额,或者预设质押物品的数量大于设定数量,等等。
S1-2:响应于第一节点为非超级节点且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满足预设质押标准,向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S1-3:响应于第一节点为超级节点或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不满足预设质押标准,拒绝超级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已经是超级节点时,对第一节点发起投票请求并统计投票结果没有意义且浪费节点处理资源。当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不满足预设质押标准,则无法通过质押的方式保证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后可以很好的履行超级节点的职责。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节点的节点类型和质押物品进行检测,可以避免节点资源浪费,并可以质押的方式保证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后可以很好的履行超级节点的职责。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其中,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包括第二节点位于主链还是子链。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节点的IP地址等信息。
A-2:响应于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
由于普通节点未被配置对分布式网络的进行全量数据存储、共识处理或对子链的节点进行管理的功能,因此当第二节点为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时,可以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将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并可以在分布式网络内广播:第二节点成为主链上的服务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的服务内容。
A-3:响应于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当第二节点为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时,可以由第二节点所在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当第二节点所在子链的骨干节点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时,将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并可以在第二节点所在子链内广播:第二节点成为该子链上的服务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的服务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可以接收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并根据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节点类型审核是否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内服务节点的灵活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B-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
B-2:响应于检测到第三节点位于主链,由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当第三节点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时,管理节点将骨干节点申请请求转发给主链上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进行审核。接收骨干节点申请请求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检测第三节点是否为普通节点,当检测到第三节点为普通节点时,可以通过骨干节点申请请求,并可以在分布式网络内进行广播。第三节点成为骨干节点后可以组建新的子链。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可以根据第三节点的网络位置决定是否通过骨干节点申请请求,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内骨干节点的灵活设置,有助于分布式网络内新增子链的创建。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C-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
管理节点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后,检测第四节点是否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
若第四节点不是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则拒绝共识节点申请请求。
若第四节点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管理节点向分布式网络的所有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四节点成为共识节点的投票请求,并统计投票结果。
C-2:响应于基于投票结果确定投票数大于预设投票数且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当投票数大于预设投票数且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时,管理节点通过共识节点申请请求,将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并在分布式网络内进行光宝。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可以根据针对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决定是否通过骨干节点申请请求,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内共识节点的灵活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D-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
当分布式网络内的超级节点、共识节点、骨干节点或服务节点没有履行好自身职责时,分布式网络内的其他节点可以向管理节点发送废除请求,并在废除请求中提供请求废除节点的违规证据。
当管理节点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后,检测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
D-2:响应于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废除请求。
D-3:响应于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废除请求。
当第五节点位于主链时,管理节点向主链上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发出是否同意废除第五节点的投票请求,并统计投票结果。当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三预设通过率阈值时,通过废除请求,将第五节点设置为普通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可以根据针对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和投票结果决定是否通过废除请求,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内的节点功能废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E-1: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
E-2:响应于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退出请求。
E-3:响应于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通过退出请求并删除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可以根据针对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决定是否接受退出请求,从而可以实现分布式网络内的节点灵活退出。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包括:
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统计模块200,用于统计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检测模块300,用于响应于基于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节点设置模块400,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用于检测第一节点是否为非超级节点,并检测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是否满足预设质押标准;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第一节点为非超级节点且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满足预设质押标准时,执行向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三节点位于主链,由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基于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废除请求;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废除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申请请求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退出请求;节点设置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接受退出请求并删除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本公开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参见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不作赘述。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
下面,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装置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4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5)

1.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统计所述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所述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和所述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之间,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节点是否为非超级节点,并检测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是否满足预设质押标准;
响应于所述第一节点为非超级节点且所述第一节点的质押物品满足所述预设质押标准,执行所述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
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
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所述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主链,由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所述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
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数大于预设投票数且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所述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
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所述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所述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
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所述退出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接受所述退出请求并删除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8.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一节点发出的超级节点申请请求,向所述分布式网络内的多个超级节点发送是否同意所述第一节点成为超级节点的投票请求;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超级节点的投票结果;
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一预设通过率阈值,检测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是否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
节点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现有超级节点数量小于超级节点数量上限,将所述第一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二节点发出的服务节点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和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将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为服务节点;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普通节点,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服务节点申请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三节点发出的骨干节点申请请求,检测所述第三节点是否位于主链;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主链,由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或共识节点审核是否通过所述骨干节点申请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四节点发出的共识节点申请请求,获取针对所述第四节点的投票结果;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基于所述投票结果确定投票数大于预设投票数且投票通过率大于第二预设通过率阈值,将所述第四节点设置为共识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针对第五节点的废除请求,获取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子链,由所述子链的骨干节点根据所述废除请求中的违规证据审核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五节点的网络位置位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的主链,基于所述主链的超级节点和共识节点针对所述废除请求的投票结果,确定是否通过所述废除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分布式网络接收到第六节点发出的退出请求,确定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共识节点或骨干节点,拒绝所述退出请求;所述节点设置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类型为服务节点或超级节点,接受所述退出请求并删除所述第六节点的节点信息。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410027500.8A 2024-01-08 2024-01-08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544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7500.8A CN117544472B (zh) 2024-01-08 2024-01-08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7500.8A CN117544472B (zh) 2024-01-08 2024-01-08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4472A true CN117544472A (zh) 2024-02-09
CN117544472B CN117544472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78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7500.8A Active CN117544472B (zh) 2024-01-08 2024-01-08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447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971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超级节点投票和选举方法、装置和网络节点
CN11029866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广东投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节点管理方法
CN112436962A (zh) * 2020-11-12 2021-03-02 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网络动态扩展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3726913A (zh) * 2021-11-04 2021-11-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CN115578195A (zh) * 2022-09-22 2023-01-06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验证节点的选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5834153A (zh) * 2022-11-07 2023-03-21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投票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黑盒攻击装置及方法
WO2023077794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区块链访问权限控制方法和系统、设备、程序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971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超级节点投票和选举方法、装置和网络节点
CN11029866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广东投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节点管理方法
CN112436962A (zh) * 2020-11-12 2021-03-02 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共识网络动态扩展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3726913A (zh) * 2021-11-04 2021-11-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WO2023077794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区块链访问权限控制方法和系统、设备、程序及介质
CN115578195A (zh) * 2022-09-22 2023-01-06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验证节点的选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5834153A (zh) * 2022-11-07 2023-03-21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投票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黑盒攻击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琪杰等: "面向物联网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优化研究", 电信科学, 29 February 2020 (2020-02-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4472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1682B2 (en) Extracting data from a blockchain network
US10891383B2 (en) Validating computer resource usage
CN109274717B (zh) 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存储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10205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8271536B2 (en) Multi-tenancy using suite of authorization manager components
US10454786B2 (en) Multi-party updates to distributed systems
US11017387B2 (en) Cryptographically assured zero-knowledge cloud services for elemental transactions
US20180167475A1 (en)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persistent data
US20180278551A1 (en)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 (amqp) message broker and messaging client interactions via dynamic programming commands using message properties
CN112292666A (zh) 云计算环境的分布式标准注册中心
CN111104652A (zh)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511316A (zh) 单点登录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29731A (zh) 一种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544472B (zh) 分布式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43000A (zh) 基于不经意传输协议与秘密分享的匿踪查询方法及装置
EP4354313A1 (en)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2860421A (zh) 用于作业处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395575A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87683B (zh) 区块链网络中节点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ose et al.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in TOTEM architecture enabled by blockchain
Van Hoye et al. Trustful ad hoc cross‐organizational data exchanges based on the Hyperledger Fabric framework
CN112860422A (zh) 用于作业处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60412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US9818085B2 (en) Late constraint management
US11720507B2 (en) Event-level granular control in an event bus using event-level polic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o Song

Inventor after: Ma Chao

Inventor after: Chen Wenqu

Inventor after: Zhang Yuwen

Inventor after: Yin Lingyuan

Inventor before: Luo Song

Inventor before: Ma Chao

Inventor before: Chen Wenqu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wen

Inventor before: Yin Lingy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