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3825A -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3825A
CN117543825A CN202311544693.6A CN202311544693A CN117543825A CN 117543825 A CN117543825 A CN 117543825A CN 202311544693 A CN202311544693 A CN 202311544693A CN 117543825 A CN117543825 A CN 117543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ubstation
execution
instruc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46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楠
李金鑫
郑磊
陈鑫
邹胤
欧家祥
陈超人
王开波
金基伟
唐海鑫
黄林
陈浩
王培及
王浩
许书赫
廖海
董泽强
邹飞
吴欣
肖艳红
胡厚鹏
何沛林
高正浩
陈泽瑞
邓钥丹
周鸿肖
程威
曾武
蔡师师
苏刚
章太阳
彭洪进
李瑶
代启璨
包义钊
卢颖
樊一鸣
覃禹铭
林小竺
常强
古云龙
赵益山
李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46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3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3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6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 H02J13/000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involved in a protectio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变电站管控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控制端对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接收并执行;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端;根据接收到的执行结果,控制端进行操作判断。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通过控制端下发操作指令,由变电站设备对应的自动执行机构执行该操作指令达到无人化操作,并通过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判断设备端是否准确执行操作指令,实现在达到无人化智能操作基础上确保智能操作的准确性的效果,提高了变电站作业安全性和无人智能化操作的可靠性,本发明在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管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的操作分为两类,一类是设备类的倒闸操作,一类是其它的非设备倒闸操作的项目,如辅助类操作、消防类的操作、智能终端的操作等,相应的操作按照各自对应的规范要求和操作场合执行。现阶段的倒闸操作,主要方式是调度或站端下发指令,运行人员在现场通过远控或手动操作设备,每步操作完成后,检查设备状态及后台信息,进而判断倒闸操作质量,全部操作达到目标状态后反馈到调度或站端,操作结束。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工程安全管控技术,一部分技术中,安全管控中的部分操作还需要人为实现,这就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而全智能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109919451B的中国专利公开,公开了基于真实电网拓扑分析及安全知识库数字电网系统及方法,包括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服务器、数据处理系统、作业安全管控模块和云平台,通过GIS系统基于GIS地图信息基础建立实际的电网模型,GIS系统建立实际的电网模型后通过电网拓扑分析模块在服务器内进行基于全电网实际运行方式的拓扑分析,云平台通过构成的作业安全知识库进行实时在线的电网操作与工作安全性校核。该技术通过基于GIS地图信息的基础建立的实际的电网模型可以实时计算电网中所有工作的安全性。但是,系统构建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到的算法也相对繁琐,不利于安全响应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变电站作业安全性,亟需一种智能化的作业体系来弥补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存在、故障检测响应较慢,决策效率低,操作精确性不足,以及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优化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包括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控制端对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接收并执行;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端;根据接收到的执行结果,控制端进行操作判断。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设备端、检测端;所述设备端包括基于自动执行机构执行操作指令的变电站设备,所述变电站设备包括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所述检测端包括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包括主站系统、智能远动机、操控显示屏及智能防误主机,主站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指令生成、操作票库调取和运行监视,智能远动机对主站系统的操作指令和操作票库调取向变电站设备进行转发,并接收检测端反馈的执行结果,操控显示屏对主站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显示及触控操作,并对智能远动机接收到的执行结果进行显示,智能防误主机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闭锁。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端包括对接收到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执行机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检测端监测并评估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和开关柜、开关小车的自动执行机构的操作指令执行结果,通过智能化监控使设备在运行、热备用及冷备用状态间自动、程序化地相互转换,在异常情况发生时,检测端能自动进行处理,监控设备的遥控功能,使检修的程序化操作安全执行,并对二次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操作信号发出,检测端监控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设备的软压板操作、自检功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端还包括异常处理,当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收集设备的实时电压、电流、温度,识别故障模式,预测故障类型,系统进行负载调整、线路切换,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参数,当检测断路器故障时,启动智能代理,分别收集故障设备周围数据,代理间交换数据,共同分析并定位故障源,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修复策略,自动执行切换线路、重新配置网络,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故障点,当数据分析预测设备即将故障时,分析设备的历史和实时数据,识别故障前兆,系统自动调整操作参数或预安排检修,动态调整网络资源,改变负载分布,维护后,监测设备性能,根据维护效果调整预测模型和维护策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端包括向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并基于检测端反馈的检测结果进行执行结果核验,并基于执行结果核验的结果判断是否再次下发操作指令或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当控制端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相同时,判断操作执行到位,停止下发操作指令,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不同时或操作执行到位但耗时过长,判断操作执行不到位,根据历史操作执行数据优化判断标准,若操作执行不到位比例大于预设值,分析执行时的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因素动态调整操作指令,引入操作执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设备的历史表现、设备状态和操作指令的复杂度评估操作风险,当操作风险超过预设值时,系统停止下发操作指令,检测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分析变电站设备连续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小于或等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再次下发操作指令,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大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后台人员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端还包括对执行结果的判别,采用多源判据对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质量进行判定,开关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双位置辅助节点信息及电气量遥测信息,刀闸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必要判据和双判据辅助判据的确认结果,必要判据为设备自身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辅助判据为辅助设备加装监测刀闸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当执行智能操作到线路检修状态时,线路地刀进行操作,若线路地刀未接收到操作指令或指令未执行,检查控制端至线路地刀的通信链路,并确认指令是否正确生成并下发,若线路地刀操作部分完成,系统自动进行故障诊断,检查机械部件和电气连接,若线路地刀完全按指令操作,系统记录操作状态,监测设备性能,进行验电环节,在验电环节判定开关刀闸,并判别设备是否带电,当检测到设备带有低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或高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时,控制端在操作界面划定动态安全域,动态安全域基于实时电压数据和预测模型,指示安全操作的距离和区域,并启动自适应绝缘增强程序,通过远程指令提高设备的绝缘等级或自动调整绝缘材料的性能,在判别结果的传输中,采用将辅助判据获得的识别结果在终端直接转化为双位置0、1的硬接点判据,通过测控装置到远动机装置,上送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或采用网络直连,在调度专用网络与综合数据网之间,设置隔离装置,将现场判别结果传输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其能通过操作判断模块通过核验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下发的操作指令,解决了目前的安全管控系统操作准确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操作指令模块、执行检测模块、操作判断模块;所述操作指令模块用于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生成变电站设备的操作指令,并将指令下发给变电站设备;所述执行检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评估设备执行操作指令的结果,在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进行异常处理;所述操作判断模块用于核验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下发的操作指令是否正确执行。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是实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通过控制端下发操作指令,由变电站设备对应的自动执行机构执行该操作指令达到无人化操作,并通过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判断设备端是否准确地执行该操作指令,实现了在达到无人化智能操作的基础上确保智能操作的准确性的效果,提高了变电站作业安全性和无人智能化操作的可靠性,当线路地刀操作未按指令执行时,系统自动进行故障诊断,快速定位问题源头,这种自动化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机制显著提高了处理故障的效率和及时性,本发明在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包括:
S1: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控制端对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接收并执行。
更进一步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设备端、检测端。
应说明的是,设备端包括基于自动执行机构执行操作指令的变电站设备,变电站设备包括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检测端包括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
更进一步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端。
应说明的是,控制端包括主站系统、智能远动机、操控显示屏及智能防误主机,主站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指令生成、操作票库调取和运行监视,智能远动机对主站系统的操作指令和操作票库调取向变电站设备进行转发,并接收检测端反馈的执行结果,操控显示屏对主站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显示及触控操作,并对智能远动机接收到的执行结果进行显示,智能防误主机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闭锁。
S2: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端。
更进一步的,检测端包括对接收到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执行机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
应说明的是,检测端监测并评估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和开关柜、开关小车的自动执行机构的操作指令执行结果,通过智能化监控使设备在运行、热备用及冷备用状态间自动、程序化地相互转换,在异常情况发生时,检测端能自动进行处理,监控设备的遥控功能,使检修的程序化操作安全执行,并对二次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操作信号发出,检测端监控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设备的软压板操作、自检功能。
更进一步的,检测端还包括异常处理。
应说明的是,当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收集设备的实时电压、电流、温度,识别故障模式,预测故障类型,系统进行负载调整、线路切换,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参数,当检测断路器故障时,启动智能代理,分别收集故障设备周围数据,代理间交换数据,共同分析并定位故障源,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修复策略,自动执行切换线路、重新配置网络,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故障点,当数据分析预测设备即将故障时,分析设备的历史和实时数据,识别故障前兆,系统自动调整操作参数或预安排检修,动态调整网络资源,改变负载分布,维护后,监测设备性能,根据维护效果调整预测模型和维护策略。
S3:根据接收到的执行结果,控制端进行操作判断。
更进一步的,控制端包括向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并基于检测端反馈的检测结果进行执行结果核验。
应说明的是,基于执行结果核验的结果判断是否再次下发操作指令或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当控制端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相同时,判断操作执行到位,停止下发操作指令,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不同时或操作执行到位但耗时过长,判断操作执行不到位,根据历史操作执行数据优化判断标准,若操作执行不到位比例大于预设值,分析执行时的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因素动态调整操作指令,引入操作执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设备的历史表现、设备状态和操作指令的复杂度评估操作风险,当操作风险超过预设值时,系统停止下发操作指令,检测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分析变电站设备连续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小于或等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再次下发操作指令,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大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后台人员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
更进一步的,控制端还包括对执行结果的判别。
应说明的是,采用多源判据对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质量进行判定,开关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双位置辅助节点信息及电气量遥测信息,刀闸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必要判据和双判据辅助判据的确认结果,必要判据为设备自身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辅助判据为辅助设备加装监测刀闸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当执行智能操作到线路检修状态时,线路地刀进行操作,若线路地刀未接收到操作指令或指令未执行,检查控制端至线路地刀的通信链路,并确认指令是否正确生成并下发,若线路地刀操作部分完成,系统自动进行故障诊断,检查机械部件和电气连接,若线路地刀完全按指令操作,系统记录操作状态,监测设备性能,进行验电环节,在验电环节判定开关刀闸,并判别设备是否带电,当检测到设备带有低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或高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时,控制端在操作界面划定动态安全域,动态安全域基于实时电压数据和预测模型,指示安全操作的距离和区域,并启动自适应绝缘增强程序,通过远程指令提高设备的绝缘等级或自动调整绝缘材料的性能,在判别结果的传输中,采用将辅助判据获得的识别结果在终端直接转化为双位置0、1的硬接点判据,通过测控装置到远动机装置,上送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或采用网络直连,在调度专用网络与综合数据网之间,设置隔离装置,将现场判别结果传输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
还应说明的是,变电站的智能操作根据操作涉及的电网方式变化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级的智能操作,主要是涉及多站配合的、影响网络拓扑的倒闸操作;一类是设备级的智能操作,主要是单一变电站内的倒闸操作,智能操作系统的主站布置在调控中心,生产监控指挥中心、巡维中心或站端,可根据需要配置独立主站或相应子站,或可利用主站系统开展智能化操作;主站或子站配置时的网络架构布局与设计,符合网络安全与执行安全,系统具备可读取典型操作票、可结合实际转化典型操作票、可逐项下达指令执行、逐项可干预、可观测模拟操作全过程、具备单步操作质量校核功能、具备完善的防误闭锁校核功能,智能操作时的工作界面具备对操作票中每一项人工干预的功能,如开始、中断、急停、撤回、继续等。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经济效益计算和仿真实验进行科学论证。
在一个模拟的变电站环境中,设置了四种主要设备:断路器A、隔离开关B、线路接地刀闸C和开关柜D,每种设备都装备了自动执行机构,能够接收和执行来自控制端的操作指令,控制端包括主站系统、智能远动机、操控显示屏和智能防误主机,检测端装备了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图像采集模块,用于监测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并反馈至控制端,控制端生成针对每种设备的操作指令,设备端接收并执行这些操作指令,控制端收到检测端的数据后,进行操作判断。
如表1、表2所示,不同设备对操作指令的响应次数不同,反映了系统在处理不同类型设备时的灵活性和效率,部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但通过检测端的及时反馈和控制端的快速响应,故障得到了有效处理,证明了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确保了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因误操作或故障导致的风险,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
表1实验数据表
表2实验对照表
本发明 现有技术
操作成功率 95% 80%
故障检测及响应时间 1min 5min
操作精确性 98% 85%
数据安全性 99% 75%
系统灵活性 95% 70%
实施例3
参照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包括操作指令模块,执行检测模块,操作判断模块。
其中操作指令模块用于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生成变电站设备的操作指令,并将指令下发给变电站设备;执行检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评估设备执行操作指令的结果,在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进行异常处理;操作判断模块用于核验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下发的操作指令是否正确执行。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控制端对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接收并执行;
检测端对操作指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端;
根据接收到的执行结果,控制端进行操作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设备端、检测端;
所述设备端包括基于自动执行机构执行操作指令的变电站设备,所述变电站设备包括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所述检测端包括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端;
所述控制端包括主站系统、智能远动机、操控显示屏及智能防误主机,主站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指令生成、操作票库调取和运行监视,智能远动机对主站系统的操作指令和操作票库调取向变电站设备进行转发,并接收检测端反馈的执行结果,操控显示屏对主站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显示及触控操作,并对智能远动机接收到的执行结果进行显示,智能防误主机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闭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包括对接收到操作指令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执行机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检测端监测并评估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和开关柜、开关小车的自动执行机构的操作指令执行结果,通过智能化监控使设备在运行、热备用及冷备用状态间自动、程序化地相互转换,在异常情况发生时,检测端能自动进行处理,监控设备的遥控功能,使检修的程序化操作安全执行,并对二次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操作信号发出,检测端监控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设备的软压板操作、自检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还包括异常处理,当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收集设备的实时电压、电流、温度,识别故障模式,预测故障类型,系统进行负载调整、线路切换,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参数,当检测断路器故障时,启动智能代理,分别收集故障设备周围数据,代理间交换数据,共同分析并定位故障源,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修复策略,自动执行切换线路、重新配置网络,响应执行后,持续监测故障点,当数据分析预测设备即将故障时,分析设备的历史和实时数据,识别故障前兆,系统自动调整操作参数或预安排检修,动态调整网络资源,改变负载分布,维护后,监测设备性能,根据维护效果调整预测模型和维护策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包括向变电站设备下发操作指令并基于检测端反馈的检测结果进行执行结果核验,并基于执行结果核验的结果判断是否再次下发操作指令或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当控制端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相同时,判断操作执行到位,停止下发操作指令,若收到的执行结果与下发的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结果不同时或操作执行到位但耗时过长,判断操作执行不到位,根据历史操作执行数据优化判断标准,若操作执行不到位比例大于预设值,分析执行时的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因素动态调整操作指令,引入操作执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设备的历史表现、设备状态和操作指令的复杂度评估操作风险,当操作风险超过预设值时,系统停止下发操作指令,检测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分析变电站设备连续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小于或等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再次下发操作指令,当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次数n大于预设允许阈值N时,控制端向后台人员发出操作失败告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还包括对执行结果的判别,采用多源判据对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质量进行判定,开关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双位置辅助节点信息及电气量遥测信息,刀闸状态的多源判据采用必要判据和双判据辅助判据的确认结果,必要判据为设备自身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辅助判据为辅助设备加装监测刀闸位置状态信息的判据,当执行智能操作到线路检修状态时,线路地刀进行操作,若线路地刀未接收到操作指令或指令未执行,检查控制端至线路地刀的通信链路,并确认指令是否正确生成并下发,若线路地刀操作部分完成,系统自动进行故障诊断,检查机械部件和电气连接,若线路地刀完全按指令操作,系统记录操作状态,监测设备性能,进行验电环节,在验电环节判定开关刀闸,并判别设备是否带电,当检测到设备带有低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或高于安全阈值的电压时,控制端在操作界面划定动态安全域,动态安全域基于实时电压数据和预测模型,指示安全操作的距离和区域,并启动自适应绝缘增强程序,通过远程指令提高设备的绝缘等级或自动调整绝缘材料的性能,在判别结果的传输中,采用将辅助判据获得的识别结果在终端直接转化为双位置0、1的硬接点判据,通过测控装置到远动机装置,上送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或采用网络直连,在调度专用网络与综合数据网之间,设置隔离装置,将现场判别结果传输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台。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指令模块、执行检测模块、操作判断模块;
所述操作指令模块用于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生成变电站设备的操作指令,并将指令下发给变电站设备;
所述执行检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评估设备执行操作指令的结果,在监控数据显示异常时,进行异常处理;
所述操作判断模块用于核验控制端向变电站设备下发的操作指令是否正确执行。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的步骤。
CN202311544693.6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543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4693.6A CN117543825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4693.6A CN117543825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3825A true CN117543825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5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4693.6A Pending CN117543825A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38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9618B2 (en)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opening and closing time online monitoring apparatus, smart multi-dimensional big data analyzing expert system for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in power grid and method therefor
EP3293853B1 (en) Smart multi-dimensional big data analyzing expert system for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in power grid
KR102218268B1 (ko) 고장판단 및 고장복구 시나리오 자동생성 기능을 탑재한 변전소 자동화시스템 운영장치
CN101951026B (zh) 双机测控装置的主备在线切换方法
CN110346717A (zh) 一种人工智能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KR102145266B1 (ko) 전력계통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297161B (zh) 防范电网设备带接地点送电的方法及调度系统
CN104331042A (zh)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状态评价方法
CN109672175B (zh) 电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364120B (zh) 智能变电站控制过程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12222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CN112448474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状态比对智能巡视方法和系统
CN109149534B (zh) 基于dts虚拟开关的快速诊断电网模型拓扑故障的方法
CN109962528A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智能管控系统
CN104795804A (zh) 一种继电保护辅助监控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163402B (zh) 基于二次回路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7543825A (zh) 一种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798970B (zh)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
CN111029914B (zh) 基于泛在物联网建设的主动抢修系统
CN114094708A (zh) 一种电网设备关联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5119386A (zh) 一种移动式变电站的监控数据单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54206A (zh) 高抗电气参数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04720973U (zh) 一种继电保护辅助监控处理系统
CN114567070A (zh) 一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智能巡视方法
CN114899944B (zh) 通讯管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