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9580A - 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39580A CN117539580A CN202311555190.9A CN202311555190A CN117539580A CN 117539580 A CN117539580 A CN 117539580A CN 202311555190 A CN202311555190 A CN 202311555190A CN 117539580 A CN117539580 A CN 1175395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application
- interface
- electronic device
-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0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627 Phaseolus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6052 Phaseolus vulg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2—Shutdow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披露了一种应用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在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从而实现了将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和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分别在各自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管理,提高了电子设备对应用进行管理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便携性以及大屏显示的需求越来越高,可折叠电子设备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可折叠电子设备通常包括两种物理状态和两个屏幕。这两种物理状态为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这两个屏幕为在展开状态下为用户提供显示功能的第一屏幕和在折叠状态下为用户提供显示功能的第二屏幕。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对应用进行管理的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装置包括:分屏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在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从而实现了将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和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分别在各自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管理,提高了电子设备对应用进行管理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左右折叠手机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左右折叠手机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左右折叠手机的折叠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另一种左右折叠手机的折叠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上下折叠手机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上下折叠手机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3a是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手机的一种屏幕的显示示意图。
图3b是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手机的另一种屏幕的显示示意图。
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的显示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8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8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管理页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电子设备多形态、便携性发展,可折叠电子设备成为一种新的产品形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可折叠手机(mobile phone)、可折叠平板电脑(Pad)、可折叠掌上电脑、可折叠智慧大屏等设备。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下面以可折叠手机为例,对可折叠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目前,可折叠手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左右横折的大屏手机,其在展开状态下(示例性地,如图1a所示)可以作为类似平板的大屏使用,在折叠状态下(示例性地,如图1b所示)可以作为常规直板手机的屏幕携带或使用。另一种为上下竖折的小屏手机,其在展开状态下(示例性地,如图2a所示)可以作为常规直板手机使用,在折叠状态下(示例性地,如图2b所示)可以作为小尺寸的副屏来使用。其中,在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具有小型化,方便携带的特性,在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具有大屏显示的特性。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第一屏幕130以及第二屏幕140。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形成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壳体轮廓。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分别绕着位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之间的弯折部位111转动或弯折,以使得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可呈0°-180°之间的任意角度,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弯折部位111例如可以设置有转轴,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绕着转轴进行转动。或者,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是柔性材料,弯折部位111可以是柔性材料形成的弯折边,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均可以沿着弯折边进行弯折。
如图1a所示,在电子设备100为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130用于为用户进行显示。第一屏幕130可以是折叠屏(或称柔性屏)或者拼接屏。第一屏幕13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位于第一主体110上,第二部分132位于第二主体120上。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可以结合成为第一屏幕130,以全屏显示用户界面,从而增大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全屏显示用户界面可以是指该用户界面占用第一屏幕130的全部显示区域,或者,可以是指用户界面占用第一屏幕130的绝大部分显示区域,例如,第一屏幕130为拼接屏时,第一屏幕130的接缝处可以是黑屏或者黑线,此时也可以认为全屏显示用户界面。
如图1b所示,在电子设备100为折叠状态时,则第二屏幕140用于为用户进行显示。第二屏幕140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10上(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屏幕140可以位于第二主体120)。第一屏幕130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140的尺寸,因此,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其显示面积小于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此时,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变小,有利于便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屏幕140可以和第一屏幕130为完全独立的屏幕,或者,第二屏幕140可以是第一屏幕130的一部分。这取决于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折叠形式。电子设备100的折叠形式可以分为外折和内折。
当电子设备100为内折电子设备时,如图1c所示,第二屏幕140和第一屏幕130为背向设置的两个独立的屏幕。其中,第一屏幕130可以称为内屏,第二屏幕140可以称为外屏。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第一屏幕130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当电子设备100为外折电子设备时,如图1d所示,第二屏幕140可以是第一屏幕130中的第一部分131。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屏幕140可以是第一屏幕130中的第二部分132。此时,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都可以被理解为外屏。不同的是,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130的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共同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仅第一屏幕130的第一部分131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第二部分132虽然是隐藏状态,但是第二部分132是不显示状态。此时,第一屏幕130的第一部分131则为上述第二屏幕140。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屏幕130或者第二屏幕140的类型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第一屏幕130或者第二屏幕140可用于显示图像、文字、视频等用户界面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屏幕130或者第二屏幕14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
应理解,图1和图2所示出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仅为示例,并不能作为对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以根据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角度进行区分。例如,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小于设定角度时,电子设备为折叠状态;否则,电子设备为展开状态。其中,设定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置,例如,设定角度可以是30度或者60度或者90度。
在相关技术中,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所显示的用户界面是基于同一个管理系统进行的,该同一管理系统会对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上所显示的用户界面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最终体现为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所展示的用户界面是相同的。特别是,当用户界面为用户所开启的应用(APP)的运行界面时,当用户从使用第一屏幕130切换到使用第二屏幕140或者从使用第二屏幕140切换到使用第一屏幕130时,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上所展示的应用的运行界面也是相同的。
示例性地,当用户在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下,启动了支付应用时,第二屏幕140所显示(或称展示)的用户界面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运行界面,此时,如果用户仅仅是将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第一屏幕130会立刻显示如图3b所示的运行界面,该运行界面与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态下时的运行界面相同。
有鉴于相关技术中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的应用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对应用的进行管理的灵活性较差。这会导致在一些场景中,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时需要繁琐的操作才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体验不佳。
例如,该场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电子设备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或者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在相关技术中,第一屏幕130和第二屏幕140中所显示的应用是统一管理的,有鉴于此,如果从用第一屏幕显示切换为使用第二屏幕显示时,第二屏幕上自然会显示改变物理状态前的第一屏幕上所显示应用的运行界面。
然而,由于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不同,尤其是尺寸方面的不同,用户在第一屏幕上期望所使用的应用和用户在第二屏幕上期望所使用的应用通常会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通常是使用第一屏幕来显示视频、游戏以及影音类等应用的运行界面,而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通常是使用第二屏幕来显示通话应用、发送或回复消息的应用、或者常用工具类的应用等应用的运行界面。因此,对于上述切换场景,用户通常是期望在第二屏幕上显示区别于第一屏幕上所显示应用的另一应用的运行界面。然而,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时,需要用户在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动退出第二屏幕所显示的应用的运行界面并进行选择期望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的应用的操作才可以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用户期望显示的另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即使该另一应用是之前开启过的,也需要退出当前的应用后重新进入该另一应用。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在便利店等着付款时,可以将折叠状态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上启动付款应用,此时,用户发现排队用户较多,还需要等待一些时间,因此,用户将电子设备调整为展开状态,并在前文所述的第一屏幕上启动了视频应用,以利用等待时间来观看视频。观看了一段时间后,轮到了该用户来进行付款。此时,用户为了保证付款的隐秘性以及方便握持性,则会选择将电子设备重新调整为折叠状态。然而,按照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技术,此时,折叠状态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会继续显示第一屏幕上所显示的视频应用的运行界面,因此用户还需要在第二屏幕上重新调出付款应用。并且,在用户使用完付款应用后,如果并未退出直接又将电子设备调整为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上同样显示的是付款应用,如果用户想接着看视频,则需要再次手动进行应用的关闭和调出操作。
作为另一个示例,用户在准备出行的时候,在展开状态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上启动了导航应用,此时,有通话业务进入,为了方便使用握持贴耳的方式来接听通话,用户可以将电子设备调整为折叠状态,以在第二屏幕上接听通话。当用户结束通话后,需要将电子设备再次调整为展开状态。然而,基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技术,此时,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屏幕会显示通话结束的运行界面。因此,用户还需要再第一屏幕上重新调出导航应用。
基于上述场景可以看出,在电子设备使用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技术进行显示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所显示的应用进行统一管理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应用管理灵活性差,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应用管理灵活性差的问题会进一步的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便捷性较低且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在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从而实现了将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和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分别在各自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管理,提高了电子设备对应用进行管理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应用于前文的任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第一屏幕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第二屏幕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的尺寸。
详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管理方法400可以包括步骤S410-S420。
在步骤S410:当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
在步骤S420: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在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第一应用还可以称为第一应用程序。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可以理解为通过用户对第一屏幕的操作所开启的应用。例如,用户对第一屏幕的桌面上的应用图标进行点击后所开启的应用,或者,用户对第一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中的应用预览卡片进行点击后所开启或进入的应用。第一应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第二应用还可以称为第二应用程序。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可以理解为通过用户对第二屏幕的操作所开启的应用。例如,用户对第二屏幕的桌面上的应用图标进行点击后所开启的应用,或者,用户对第二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中的应用预览卡片进行点击后所开启或进入的应用。第二应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的类别不做具体的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可以是电子设备所自带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可以是照相机、相册、备忘录、设置、时钟、应用市场等APP。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可以是用户自己下载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可以是阅读类应用、视频播放类应用、图片播放类应用、游戏类应用或者通话类应用。阅读类应用例如可以是QQ阅读、七猫小说、豆瓣等。视频播放类应用可以是优酷、爱奇艺等。图片播放类应用可以是图片浏览器、美图秀秀等。游戏类应用可以是连连看、消消乐等。通话类应用可以是微信、QQ、钉钉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或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第一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界面,例如,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载入第一应用时的运行界面或者载入第一应用后的第一应用所显示的任意一个应用界面。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第二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界面。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载入第二应用时的运行界面或者载入第二应用后的第二应用所显示的任意一个应用界面。
作为一个示例,当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为阅读类应用时,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或者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初始载入该阅读应用时的界面,或者该阅读应用的首页的界面或者运行文字或图片的界面。作为另一个示例,当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为视频播放类应用时,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或者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视频画面的界面。作为又一个示例,当第一应用或者第二应用为通话类应用时,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或者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可以是音频通话的界面或者视频通话的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以相同。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相同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均开启了该应用。例如,当用户在第一屏幕上所开启的应用和用户在第二屏幕上所开启的应用不同时,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不同。或者,当用户在第一屏幕上所开启的应用和用户在第二屏幕上所开启的应用相同时,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可以分别具有对应的管理界面且第一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和第二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中所管理的应用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和第二屏幕所对应的管理界面可分别称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只用第一屏幕显示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和只用第二屏幕显示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方式,可实现对两个屏幕上所开启的应用分别进行显示管理,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对应用进行管理的灵活性。
在前文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将在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应用切换为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和/或响应于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将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切换为在第一屏幕显示第一应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响应于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可以是响应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从大于等于预设角度变为时小于预设角度。响应于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可以是响应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从小于预设角度变为大于等于预设角度。例如,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角度传感器所检测的角度值确定电子设备的当前物理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将在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应用切换为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中的第二应用可以是用户曾经开启过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或者第二应用还可以是供用户即将开启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用户曾经开启过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例如可以是第二屏幕上的最近一次显示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供用户即将开启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例如可以是包含了第二应用的图标的桌面或者管理界面。同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将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切换为在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应用中的第一应用也可以被进行类似的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屏幕所显示的第一应用和第二屏幕所显示的第二应用是分别管理的,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从当前使用屏幕(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的一个)切换至目标使用屏幕(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的另一个),并直接在目标使用屏幕上显示与当前使用屏幕所显示的应用不同的应用,这就类似于让目标使用屏幕作为当前使用屏幕的扩展屏幕,因此,避免了用户手动操作切换应用,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用户在第一屏幕上开启了如图5所示导航应用和在第二屏幕上开启了如图3a所示支付应用,响应于电子设备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可以直接地、自动地从通过第一屏幕130显示如图5所示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切换为通过第二屏幕140显示如图3a所示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相反地,当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所展示的界面则可以是直接地、自动地从用第二屏幕140展示如图3a所示的运行界面切换为用第一屏幕130展示如图5所示的运行界面。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管理界面包括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在第一管理界面中被管理,第二应用在第二管理界面中被管理,且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基于分开的两个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在第一屏幕上开启的应用和对在第二屏幕上开启的应用是分别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可通过重新定义的分屏管理模式来实现。
在通常情况下,在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下和展开状态下,用户所使用的应用通常会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通常是使用第一屏幕来显示视频、游戏以及影音类等应用的运行界面,而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通常是使用第二屏幕来显示通话应用、发送或回复消息的应用、或者常用工具类的应用等应用的运行界面。通过对第一屏幕上开启的应用和第二屏幕上开启的应用分别进行管理,可以实现便于用户分场景对应用做分类的管理和使用,可以满足用户不同场景化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均可以通过应用管理界面(或称应用管理页面)管理。有鉴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管理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指令;响应于第一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
当前使用屏幕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确定。当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一屏幕,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二屏幕。
第一指令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调出应用管理界面并显示在当前使用屏幕上。第一指令例如可以是长按预设按键,或者第一指令可以是预设手势,再或者第一指令可以是触摸预设应用。预设手势例如可以是在预定场景下的预设手势,例如在桌面显示界面上从左下角向右上方滑动,或者是在桌面显示界面上从左上角向右下方滑动等。
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初始管理界面和与初始管理界面对应的初始工具栏界面,初始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目标管理界面和与目标管理界面对应的目标工具栏界面。目标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初始管理界面和初始工具栏界面。
其中,初始管理界面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中的一个,目标管理界面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中的另一个。优选地,初始管理界面为与当前使用屏幕对应的管理界面。目标管理界面为当前未使用屏幕对应的管理界面。当前未使用屏幕可以理解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除去当前使用屏幕中的另一个屏幕,也即前文所述的目标使用屏幕。例如,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一屏幕,当前未使用屏幕为第二屏幕。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二屏幕时,当前未使用屏幕为第一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理可以称为内屏管理。第二管理称为外屏管理。
前文所述的初始工具栏界面或目标工具栏界面包括多种操作类型的控件,通过点击或者触控其中的一个操作控件,可以调用该操作控件所对应的操作,从而实现对应用管理界面的管理。前文所述切换控件即一种操作类型的工具栏。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6a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一屏幕130时,在应用管理页面600中,初始管理界面为管理第一屏幕上的应用(例如第一应用)的第一管理界面620。此时对应的初始工具栏界面为与第一管理界面620对应的工具栏界面610。对应地,在图6a所示的界面中点击或触控初始工具栏界面610中的切换控件611(图6a中显示为切为外屏)后,应用管理页面600的显示内容切换为如图6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包括目标管理界面。目标管理界面为管理第二屏幕上的应用(例如第二应用)的第二管理界面630。在如图6b所示的目标工具栏界面640中点击或触控切换控件641(图6b中显示为切为内屏)后,应用管理页面600的显示内容又可以切换为如图6a所示的界面。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7a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当前使用屏幕为第二屏幕140时,在应用管理页面600中,初始管理界面为管理第二屏幕140上的应用(例如第二应用)的第二管理界面630。此时对应的初始工具栏界面为与第一管理界面620对应的工具栏界面640。对应地,在图7a所示的界面中点击或触控初始工具栏界面640中的切换控件611(图7a中为切为内屏)后,应用管理页面600的显示内容切换为如图7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包括目标管理界面以及与目标管理界面对应的目标工具栏。目标管理界面为管理第一屏幕上的应用(例如第一应用)的第一管理界面620。在如图7b所示的目标工具栏界面610中点击或触控切换控件611(图7b中显示为切为外屏)后,应用管理页面600的显示内容又可以切换为如图7a所示的界面。
如图6a和7b所示,第一管理界面620包括第一预览卡片621。第一预览卡片621包括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还可以包括预定为在第一屏幕130上使用的应用。可选地,该第一应用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或者系统定义的用于在第一屏幕130上显示的应用。优选地,第一应用可以是在第一屏幕上开启过的且未关闭的应用。
如图6b和7a所示,第二管理界面630包括第二预览卡片631。第二预览卡片631包括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用还可以包括预定为在第二屏幕140上使用的应用。可选地,该第二应用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或者系统定义的用于在第二屏幕上显示的应用。优选地,第二应用可以是在第二屏幕上开启过的且未关闭的应用。
应理解,第一预览卡片62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该多个第一预览卡片分别与多个在第一屏幕130上运行的应用对应。第二预览卡片631的数量也可以包括多个,该多个第二预览卡片分别与多个在第二屏幕140上运行的应用对应。其中,每两个第一预览卡片对应不同的应用,每两个第二预览卡片对应不同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一个第一预览卡片可以与其中的一个第二预览卡片相同,此时,说明该第一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同时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启动,因此,如果在任意一个屏幕上关闭该应用则可以同时关闭第一屏幕上的该应用和第二屏幕上的该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一个第一预览卡片可以与任何一个第二预览卡片不同,此时,说明该第一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仅在第一屏幕上启动,因此,如果关闭或进入该第一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时只在第二屏幕上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和如图8b所示,其中的一个第一预览卡片621可包括分屏应用组成的预览卡片622,其中的一个第二预览卡片631可包括分屏应用组成的预览卡片632。分屏应用可以理解为可以在同一个显示界面中显示至少两个应用的运行界面的应用。
可选地,在图6-图8中,工具栏界面内还设有清除工具控件612或者642,清除工具控件用于清除应用管理界面所显示的初始管理界面或目标管理界面中的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或者工具界面内还设有锁定控件613或643,锁定控件用于锁定管理界面所显示的初始管理界面或目标管理界面中的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
本身实施例通过在当前使用屏幕上分别显示和管理第一管理界面以及第二管理界面可以避免在对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上的应用分别进行管理时需要反复进行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开,从而提升了分别管理第一屏幕上的应用和管理第二屏幕上的应用的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览卡片可以理解为应用的运行界面的缩小图。另外,通过在工具栏中设置切换控件可以提高界面显示的简洁度和美观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前使用屏幕上所显示的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可同时包括前文所述的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给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二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显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卡片,所述第二管理界面包括第二预览卡片,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二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其中,所述当前使用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中的一个。其中,第二指令可以与前文所述的第一指令相同。
有鉴于上述应用管理界面600的设置,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管理界面620中接收针对第一目标预览卡片的第三指令;响应于第三指令,管理第一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第一目标预览卡片为第一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和/或,在第二管理界面630中接收针对第二目标预览卡片的第四指令;响应于第四指令,管理第二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第二目标预览卡片为第二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
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操作系统针对第一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进行管理。第四指令用于指示操作系统针对第二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关闭应用、进入应用、锁定应用、查看应用等。例如,第三指令或者第四指令可以是左右滑动后上下滑动,或者,第三指令可以是点击或触控第一目标预览卡片后,再点击工具栏中的操作工具,者第四指令可以是点击或触控第二目标预览卡片后,再点击工具栏中的操作工具,以实现对第一目标预览卡片或者第二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的管理。
如前所述,前文所述的方法均是基于重新定义的分屏管理模式来实现的。分屏管理模式用于对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内还可以设置有默认管理模式。该默认管理模式的应用管理方法如前文所述的相关技术一致,也即,默认管理模式用于对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统一进行相同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在默认管理模式下,第一屏幕上运行的应用与第二屏幕上运行的应用完全相同,且在默认管理模式下,应用管理页面也只展一个管理页面,该管理页面下为第一屏幕上运行的应用。而第一屏幕上运行的运用也即第二屏幕上运行的应用。
有鉴于此,在同时包括分屏管理模式和默认管理模式的电子设备中,在进行前文所述所有方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启动分屏管理模式且关闭默认管理模式。
上文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9至图10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7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管理装置9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应用管理装置900包括分屏控制模块910。
分屏控制模块910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可选地,应用管理装置分屏控制模块910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展开状态转变为所述折叠状态,将在所述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应用切换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和/或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转变为所述展开状态,将在所述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切换为在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第一应用。
可选地,分屏控制模块910还用于接收第一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初始管理界面和与所述初始管理界面对应的初始工具栏界面,所述初始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目标管理界面和与所述目标管理界面对应的目标工具栏界面,所述目标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所述初始管理界面和所述初始工具栏界面;其中,所述初始管理界面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中的一个,所述目标管理界面为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和所述第二管理界面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卡片,所述第二管理界面包括第二预览卡片,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二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当前使用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中的一个。
可选地,分屏控制模块910还用于接收第二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显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卡片,所述第二管理界面包括第二预览卡片,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二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其中,所述当前使用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中的一个。
可选地,分屏控制模块910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管理界面中接收针对第一目标预览卡片的第三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三指令,管理所述第一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所述第一目标预览卡片为所述第一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和/或,在所述第二管理界面中接收针对第二目标预览卡片的第四指令;响应于所述第四指令,管理所述第二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所述第二目标预览卡片为所述第二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
可选地,应用管理装置990还包括启动模块,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分屏管理模式且关闭所述默认管理模式,所述分屏管理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所述默认管理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统一进行相同的管理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参阅图10,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第一屏幕1030、第二屏幕1040。
所述第一屏幕1030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1040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
所述存储器1020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所述存储器1020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前文所述的任一方法。
该处理器10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1020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可以被处理器1010执行,以控制通信设备1000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存储器1020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01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10中。
该存储器10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该存储器1020也可以为各种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并且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展开状态转变为所述折叠状态,将在所述第一屏幕上显示第一应用切换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和/或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转变为所述展开状态,将在所述第二屏幕上显示第二应用切换为在所述第一屏幕显示所述第一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包括初始管理界面和与所述初始管理界面对应的初始工具栏界面,所述初始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目标管理界面和与所述目标管理界面对应的目标工具栏界面,所述目标工具栏界面中的切换控件用于将所述应用管理界面的显示内容切换为所述初始管理界面和所述初始工具栏界面;
其中,所述初始管理界面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中的一个,所述目标管理界面为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和所述第二管理界面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卡片,所述第二管理界面包括第二预览卡片,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二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当前使用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在当前使用屏幕上显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显示第一管理界面和第二管理界面,所述第一管理界面包括第一预览卡片,所述第二管理界面包括第二预览卡片,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所述第二应用形成的预览卡片,其中,所述当前使用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管理界面中接收针对第一目标预览卡片的第三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三指令,管理所述第一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所述第一目标预览卡片为所述第一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和/或,
在所述第二管理界面中接收针对第二目标预览卡片的第四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四指令,管理所述第二目标预览卡片对应的应用,所述第二目标预览卡片为所述第二预览卡片中的至少一个预览卡片。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分屏管理模式和默认管理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所述分屏管理模式且关闭所述默认管理模式,所述分屏管理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所述默认管理模式用于对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允许显示的应用运行界面统一进行相同的管理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览卡片和/或所述第二预览卡片包括分屏应用组成的预览卡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工具栏界面或所述目标工具栏界面内还设有清除工具控件,所述清除工具控件用于清除所述应用管理界面所显示的所述初始管理界面或所述目标管理界面中的预览卡片所对应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幕为可折叠的内屏,所述第二屏幕为外屏。
10.一种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装置包括:
分屏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一屏幕上开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屏幕上仅允许显示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开启的第二应用的运行界面。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第二屏幕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显示,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55190.9A CN117539580A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55190.9A CN117539580A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39580A true CN117539580A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78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55190.9A Pending CN117539580A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应用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39580A (zh) |
-
2023
- 2023-11-20 CN CN202311555190.9A patent/CN11753958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3726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multiple display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
US20210217133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a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5955607B (zh)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
CN109683837B (zh) |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KR102571369B1 (ko) |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 |
US11119651B2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task management interface,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US997171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EP3672262A1 (en) |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of playing video | |
US10171720B2 (en) | Camera control application | |
US8427511B2 (en) | Mobile terminal with image projection | |
US9563350B2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9683761B (zh) | 内容收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KR20230002226A (ko) |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CN116055610B (zh) | 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6610821B (zh) | 一种在终端上显示图片的方法和终端 | |
CN117762200A (zh) | 用于控制显示器、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的方法 | |
US20130278484A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1667577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 |
CN108463799B (zh) | 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 |
US8890769B2 (en) | 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WO2023061280A1 (zh) |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130029243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를 통한 정보 전송방법 | |
CN112416485A (zh) | 信息引导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78552A1 (zh) | 后台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2416486A (zh) | 信息引导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