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8807A -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8807A
CN117528807A CN202311536491.7A CN202311536491A CN117528807A CN 117528807 A CN117528807 A CN 117528807A CN 202311536491 A CN202311536491 A CN 202311536491A CN 117528807 A CN117528807 A CN 117528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downlink control
dci
blind detection
temporary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364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博
乔宝民
孙庆
花磊
王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364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8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8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8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根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本发明通过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且在该算法树中,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这使得本发明加速了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的过程,因此用户终端在解析4/5G的DCI字段信息时速度更快,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对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在传统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中,用户终端不知道要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使用哪种聚合等级,所以用户终端会把所有可能性都尝试一遍。例如:对于公共搜索空间,用户终端需要分别按AL(AggregationLevel,聚合等级)=4和AL=8来搜索。当按AL=4盲检时,16个控制信道单元需要盲检4次,即有4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资源;当按AL=8盲检时,16个控制信道单元需要盲检2次,也就是有2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资源;那么对于公共空间来说,一共有4+2=6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资源。而对于用户终端特定的搜索空间,用户终端需要分别按AL=1、2、4、8、16来盲检一遍,此时一共有6+6+2+2=16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资源。
由于5G协议的时隙相比4G更短,下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也更多,下行控制信息的字段信息也变得更多,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时隙时间内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字段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在有限的软硬件资源下,快速高效地解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得到正确的下行控制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对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可选地,所述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期待接收信息;
基于所述期待接收信息和高层指令得到DCI解析条件,并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高层指令由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
可选地,所述DCI解析条件包括解析空间、聚合参数、DCI格式类型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解析空间、所述聚合参数、所述DCI格式类型和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解析空间包括共有空间和专有空间,所述聚合参数包括聚合度和/或DCI消息长度。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
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结点连接的下一结点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可选地,所述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子树同级的另一棵子树中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
若检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获取所述当前解析空间对应的DCI格式类型,并基于所述DCI格式类型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验结果为校验失败,则判断下行控制信息解析失败,并在下一个时隙对下一条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包括:
算法树遍历模块,用于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信息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相比于相关技术对用户终端涉及到的所有控制信道单元进行盲检来确定是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由于本发明上述方法通过对包含了多个叶子结点(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的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且在该算法树中,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这使得本发明加速了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的过程,因此用户终端在解析4/5G的DCI字段信息时速度更快,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对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DCI盲检算法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
在图1所示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讯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计算服务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还可以是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此处将以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以下简称解析设备)为例对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各项实施例进行说明。
可理解的是,上述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盲检算法树可以是一种高度平衡的多叉树。在该DCI盲检算法树中,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每一个结点的子树都是根据协议设计的,本结点的子树在本结点条件下包含了所有可能的下级条件的完备集合,完整的DCI解析过程就是上述DCI盲检算法树的遍历过程。
应理解的是,上述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可以是包含了射频处理中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协议栈模块、应用层软件模块等组件的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理解的是,上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可以是一种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5G(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临时标识符。它用于在特定的通信过程中标识和区分无线设备。RNTI的作用包括在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其他通信阶段对设备进行标识。其中,RNTI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C-RNTI(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标识连接到特定小区的设备)、UE-RNTI(User Equipment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用户设备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标识特定用户设备)、P-RNTI(Paging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寻呼过程以便唤醒设备以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基于深度优先遍历的方法来对上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也可以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的方法或其他能够对树结构进行遍历的方法来对上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步骤S20: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向移动设备传输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包括调度分配、系统信息变更、无线资源配置等,用于管理和控制移动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行为。在LTE和5G等通信标准中,下行控制信息通常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进行传输。PDCCH承载着各种控制信息,以确保网络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些信息的传输受到无线信道条件和网络配置的影响,以保障可靠的通信连接。
应理解的是,上述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核)校验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核码的快速算法,主要用来检测或校核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
在具体实现中,如果通过了CRC校验,可以提取出当前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在上述DCI盲检算法树中的完整遍历路径,并基于该完整遍历路径对上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本实施例通过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相比于相关技术对用户终端涉及到的所有控制信道单元进行盲检来确定是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由于本实施例上述方法通过对包含了多个叶子结点(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的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且在该算法树中,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这使得本实施例加速了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的过程,因此用户终端在解析4/5G的DCI字段信息时速度更快,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对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建立更为完备的DCI盲检算法树,从而过滤无效的DCI盲检测分支,减轻了后续DCI解析的负荷,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01:获取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期待接收信息。
应理解的是,虽然用户终端事先并不知道要接收的PDCCH携带的是哪种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也不知道该下行控制信息使用哪个PDCCHcandidate进行传输,但用户终端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以及在该状态下期待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在IDLE(空闲)态时期待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为Paging(寻呼);在发起RandomAccess(随机接入)后期待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为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在有上行数据待发送时期待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为ULGrant(上行调度授权)等。并且用户终端知道自己的搜索空间,因此知道下行控制信息可能分布在哪些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上。
步骤S02:基于所述期待接收信息和高层指令得到DCI解析条件,并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高层指令由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
应理解的是,上述DCI解析条件可以包括解析空间、聚合参数、DCI格式类型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其中,解析空间可以包括共有空间和专有空间,聚合参数可以包括聚合度和/或DCI消息长度。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基于上述解析空间、上述聚合参数、上述DCI格式类型和上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DCI盲检算法树示意图。如图4所示,DCI盲检算法树共分为5层(图4中的算法树只画了部分节点),除去根结点,每一层的结点都代表一个DCI解析条件。更具体地,从上至下分别是解析空间(即图4中的公共空间和专有空间)、聚合度/DCI消息长度(即图4中的N1~N2)、DCI格式类型(即图4中的DCI format)、X-RNTI(即图4中的RA-RNTI、TC-RNTI、MSGB-RNTI、C-RNTI、CS-RNTI、MCS-RNTI),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每一个结点的子树都是根据协议设计的,本结点的子树在本结点条件下包含了所有可能的下级条件的完备集合。
示例性地,可以结合图4来阐述DCI盲检算法树的建立过程。在用户终端入网之前期待的是SIB,可以通过RRC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给调度层发送消息将公共空间type0置为1,其他空间置为0,物理层不用遍历所有空间,只处理公共空间type0。在发起随机接入后期待的是RAR,可以通过RRC层给调度层发送消息将公共空间type1置为1,其他空间置为0,物理层不用遍历所有空间,只处理公共空间type1。在IDLE态时期待收到Paging,此时可以通过RRC层给调度层发送消息将公共空间type2置为1,其他空间置为0,物理层不用遍历所有空间,只处理公共空间type2。在用户终端发起接入过程中,可以通过RRC层给调度层发送消息将公共空间type3置为1,其他空间置为0,物理层不用遍历所有空间,只处理公共空间type3。在用户终端接入以后,可以通过RRC层给调度层发送消息将专有空间置为1,其他空间置为0,物理层不用遍历所有空间,只处理专有空间。直至形成上述DCI盲检算法树。需要注意的是该算法树只增加不删除节点,只是根据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的变化和高层指令,不断地设置相关节点的遍历阻断开关和修改相关节点的参数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DCI盲检算法树中其他子树中的无效结点对遍历效率的影响,所述步骤S10,可以包括:
步骤S101: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
步骤S102: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结点连接的下一结点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深度优先算法(Depth First Search,DFS)可以包括前序遍历(Pre-order)、中序遍历(In-order)和后序遍历(Post-order)。其中前序遍历可以表示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递归地对左子树和右子树进行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可以表示先递归地对左子树进行中序遍历,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递归地对右子树进行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可以表示先递归地对左子树和右子树进行后序遍历,然后访问根节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遗漏遍历过程的情况发生,在所述步骤S101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103: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子树同级的另一棵子树中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期待接收信息;基于所述期待接收信息和高层指令得到DCI解析条件,并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高层指令由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结点连接的下一结点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子树同级的另一棵子树中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本实施例上述方法根据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和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的高层指令建立包含了多个叶子结点(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的DCI盲检算法树,动态地把某些条件子树设置为无效,过滤了无效的DCI盲检测分支,减轻了后续DCI解析的负荷,同时也减少了变长字段判断,进一步减少了DCI解析过程中的诸多判断逻辑;此外,本实施例还通过引入深度优先算法进一步简化了DCI盲检算法树的遍历过程,提升了遍历效率。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为迅速地确定下行控制信息是否为用户终端所需要的,所述步骤S20,可以包括:
步骤S201: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对上述下行控制信息的CRC校验过程。第一步,接收帧:首先接收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帧,如数据帧或控制帧。第二步,提取CRC字段:从接收到的帧中提取CRC字段,CRC字段是由发送端添加到帧中的冗余校验码,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第三步,计算本地CRC:使用相同的CRC算法在本地计算接收到帧的CRC值。第四步,比较CRC值:将本地计算的CRC值与接收到的帧中的CRC字段进行比较。第五步,判断错误:如果本地计算的CRC值与接收到的帧中的CRC字段相匹配,说明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可以继续处理帧中的数据。如果CRC值不匹配,说明帧可能存在错误,此时可以选择丢弃该帧或请求重新传输。
步骤S202:若检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获取所述当前解析空间对应的DCI格式类型,并基于所述DCI格式类型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对无效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而导致解析效率下降,在所述步骤S201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3:若检验结果为校验失败,则判断下行控制信息解析失败,并在下一个时隙对下一条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应理解的是,由于5G在单位时间内调度的下行控制信息相比4G较多,故实际中用户终端侧解码的次数也会更多,这样导致下行控制信息虚检和误检的个数也就更多,单位时间内5G中需要处理的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更多。以LTE的Release9版本为例,用于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数据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消息字段的平均个数约为9.78个。而对于5GNR系统来说,同样的用于PDSCH数据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消息字段的平均个数约为15.96个,所以比对4G和5G的DCI处理过程,5G解析处理单个下行控制信息的工作量也是原来4G的15.96/9.78=1.6倍,增加了约33%,这样就导致处理每个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延都延长。当同一个时隙内需要处理多个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候,就会导致DCI处理的时延进一步地增加,导致单个时隙处理的工作量加大,进而影响到用户终端的整体处理流程设计。基于上述5G系统中下行控制信息盲检过程所遇到的这些难点,本实施例可以优化5G的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流程,使得解析下行控制信息字段信息速度更快,误检率更低,且降低算法复杂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本实施例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若检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获取所述当前解析空间对应的DCI格式类型,并基于所述DCI格式类型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若检验结果为校验失败,则判断下行控制信息解析失败,并在下一个时隙对下一条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实施例上述方法基于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应的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从而能够更为迅速地确定该下行控制信息是否为用户终端所需要的,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本实施例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解析效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包括:
算法树遍历模块601,用于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信息解析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本实施例通过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相比于相关技术对用户终端涉及到的所有控制信道单元进行盲检来确定是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由于本实施例上述方法通过对包含了多个叶子结点(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的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且在该算法树中,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每一条遍历路径都对应一次完整的DCI盲检过程。这使得本实施例加速了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的过程,因此用户终端在解析4/5G的DCI字段信息时速度更快,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对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本发明上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算法树遍历模块601,还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期待接收信息;基于所述期待接收信息和高层指令得到DCI解析条件,并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高层指令由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DCI解析条件包括解析空间、聚合参数、DCI格式类型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算法树遍历模块601,还用于基于所述解析空间、所述聚合参数、所述DCI格式类型和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解析空间包括共有空间和专有空间,所述聚合参数包括聚合度和/或DCI消息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算法树遍历模块601,还用于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结点连接的下一结点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进一步地,所述算法树遍历模块601,还用于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子树同级的另一棵子树中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解析模块602,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若检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获取所述当前解析空间对应的DCI格式类型,并基于所述DCI格式类型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解析模块602,还用于若检验结果为校验失败,则判断下行控制信息解析失败,并在下一个时隙对下一条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本发明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期待接收信息;
基于所述期待接收信息和高层指令得到DCI解析条件,并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高层指令由无线资源控制层下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解析条件包括解析空间、聚合参数、DCI格式类型和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以所述DCI解析条件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解析空间、所述聚合参数、所述DCI格式类型和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为叶子结点建立DCI盲检算法树,所述解析空间包括共有空间和专有空间,所述聚合参数包括聚合度和/或DCI消息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
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结点连接的下一结点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对所述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并在遍历过程中获取所述DCI盲检算法树中各个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当前子树中当前结点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则跳转到与所述当前子树同级的另一棵子树中进行遍历,直至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
若检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获取所述当前解析空间对应的DCI格式类型,并基于所述DCI格式类型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选择对应的当前解析空间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验结果为校验失败,则判断下行控制信息解析失败,并在下一个时隙对下一条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8.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装置包括:
算法树遍历模块,用于对DCI盲检算法树进行遍历,得到与用户终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DCI盲检算法树包括多个叶子结点,所述叶子结点用于表示DCI解析条件;
信息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CRC校验,并基于校验结果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
9.一种下行控制信息解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解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的步骤。
CN202311536491.7A 2023-11-16 2023-11-16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28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6491.7A CN117528807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6491.7A CN117528807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8807A true CN117528807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36491.7A Pending CN117528807A (zh) 2023-11-16 2023-11-16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88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4063B2 (en) PDS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351002B (zh) 候选pdcch的优先级确定及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RU2019105107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проверки запрета доступа
CN109275145B (zh) 设备行为检测及阻隔处理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EP2945405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EP4060958B1 (en) Attack behavior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attack detection device
US20190312908A1 (en) Cyber chaff using spatial voting
CN114696962B (zh) 基于未知rnti的盲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20220123287A (ko) 사이드링크 승인에 대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dci)
EP3893419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295493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ervice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528807A (zh) 下行控制信息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1498B (zh) 终端能力的处理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0461038B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P3668146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599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hannel
CN114691734A (zh) 缓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55123B (zh) 盲检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CN115426714B (zh) 被动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25763A1 (en) Indic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31556B (zh) 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下行解析率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4900899B (zh) Pdcch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6601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f a mobile terminal is the intended recipient for information provided via a control channel
CN111294949B (zh) 策略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3535101B (zh) 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