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2635A -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2635A
CN117522635A CN202311211838.0A CN202311211838A CN117522635A CN 117522635 A CN117522635 A CN 117522635A CN 202311211838 A CN202311211838 A CN 202311211838A CN 117522635 A CN117522635 A CN 117522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low
calculating
recovery period
trans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18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影
易检长
黄涛
任中俊
杨邢邢
谢玉军
施朝辉
孟祥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18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2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2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本发明可以自动、直观、快速、分层级的分析与展示低碳改造项目改造减碳量、碳抵消量、碳汇碳吸收量、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程度等,同时可对项目回收周期进行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的低碳改造方案,并且每次测评流程简单,单次测评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低碳改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顺应全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各地市开展了各级绿色低碳试点项目。
但是在单个绿色低碳改造项目中,对于单项低碳改造技术减碳效果如何、每一项低碳改造技术减碳挖掘潜力有多大、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程度情况如何,往往需要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测评,不仅测评流程复杂,而且单次测评成本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基于现场自动和手动采集数据提供一种过程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可以自动、直观、快速、分层级的分析与展示低碳改造项目改造减碳量、碳抵消量、碳汇碳吸收量、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程度等,同时可对项目回收周期进行评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展示单元,用于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上述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现场自动和手动采集数据提供一种过程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可以自动、直观、快速、分层级的分析与展示低碳改造项目改造减碳量、碳抵消量、碳汇碳吸收量、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程度等,同时可对项目回收周期进行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的低碳改造方案,并且每次的测评流程简单,单次测评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1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的流程,包括:
S101,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采集单元基于预设的能耗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自动采集低碳改造项目各用能设备能源能耗情况,并通过设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项目在低碳改造前一年时间内总碳排放量。
S102,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选择单元接收到低碳改造前一年时间内总碳排放量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低碳改造技术,并对选择的低碳改造技术进行成本计算,利用智能设备对低碳改造技术的选择,避免了目前需要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再进行低碳改造技术的选择。
S103,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处理单元计算出利用选择单元选择的低碳改造技术在竣工后的各类能源能耗碳排放,并计算出低碳改造之后的减碳量以及该低碳改造措施的回收周期,可以有效的得出单项低碳改造技术减碳效果并对该回收周期进行评估,减小测评成本。
S104,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处理单元根据低碳改造技术后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出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以及该可再生能源碳抵消措施回收周期,可以快速挖掘出每一项低碳改造技术减碳潜力并对该回收周期进行评估。
S105,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处理单元根据该低碳改造技术建立绿地碳汇系统,并计算出该系统的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以及绿地碳汇系统措施回收周期,可以自动、直观、快速、分层级的分析低碳改造项目中的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并对该回收周期进行评估。
S106,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展示单元根据低碳改造后总碳排放值、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计算出低碳改造中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并根据该指标对该低碳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在对该低碳改造项目改造减碳量、碳抵消量、碳汇碳吸收量、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程度及回收周期进行自动且直观的展示,以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查看该低碳改造项目是否合适。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2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系统进行说明,该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展示单元,用于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和装置之后,接下来,参考图3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说明,请参考图3,其示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光盘3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即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会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各步骤,例如,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光学、磁性存储介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介质和装置之后,接下来,参考图4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的计算设备。
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设备40的框图,该计算设备40可以是计算机系统或服务器。图4显示的计算设备4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设备4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401,系统存储器4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402和处理单元401)的总线403。
计算设备4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设备4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4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022。计算设备4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ROM4023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中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未在图4中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03相连。系统存储器40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024的程序/实用工具4025,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402中,且这样的程序模块40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024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设备4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04(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05进行。并且,计算设备4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0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4所示,网络适配器406通过总线403与计算设备40的其它模块(如处理单元401等)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设备4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
处理单元4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4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系统的训练装置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子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Claims (10)

1.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的方式具体为:
首先通过安装的能耗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自动采集低碳改造项目等用能设备的能源能耗情况;
计算项目在低碳改造前一年时间内总碳排放量Cbefore及各类能源能耗碳排放Cbefore-n,其中,各类能源能耗碳排放包括电力碳排放Cbefore1、燃气碳排放Cbefore2、石油碳排放Cbefore3、市政热力碳排放Cbefore4
计算低碳改造前一年时间内总碳排放量Cbefore的公式为:
Cbefore=Cbefore1+Cbefore2+Cbefore3+Cbefore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所述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选择低碳改造技术,包括空调系统改造等电力改造措施,厨房燃气改电等燃气改造措施、燃油车改电动车等石油改造措施及市政供热群控等改造措施;
并在选择的低碳改造技术的基础上,输入使用该改造技术的投入成本P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现场数据,计算该项目各类能源能耗碳排放在低碳改造竣工后特定时间段后电力碳排放Cafter1、燃气碳排放Cafter2、石油碳排放Cafter3、市政热力碳排放Cafter4与总碳排放值Cafter
Cafter=Cafter1+Cafter2+Cafter3+Cafter4
根据上述各类能源能耗碳排放数据,计算出低碳改造减碳量ER,其中,计算低碳改造减碳量的公式为:ER=Cbefore-Cafter,低碳改造减碳量、低碳改造前一年时间内总碳排放量Cbefore与低碳改造后总碳排放值Cafter的单位为kgCO2/a;
基于低碳改造后的投入成本P1、低碳改造减碳量ER以及碳排放量单价f,计算出低碳改造措施的回收周期,其中,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该低碳改造项目,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其中,包括“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风光互补、光导管系统;
根据选择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输入该措施的投入成本P2
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出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ERi,j,式中:eri,j为第j类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第i类能源的总量,EFi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根据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的投入成本P2、碳排放量单价f,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出可再生能源碳抵消措施回收周期,其中,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该低碳改造项目,建立项目绿地碳汇系统,并输入该系统的投入成本为P3
根据该绿地面积S以及绿地面积日吸收CO2量P,计算出该低碳改造项目中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ERp,其中,计算公式为:ERp=S×P×365;
再计算出该项目中绿地碳汇系统措施回收周期TERp,其中,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低碳改造后总碳排放值Cafter、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ERi,j、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ERp,计算出该低碳改造中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N,其中,计算公式为:
若计算结果N≥1,则表示该项目达到碳中和;
并根据低碳改造减碳量ER、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的碳抵销量ERi,j、绿地碳汇系统年碳吸收量ERp、低碳改造后的投入成本P1、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的投入成本P2、绿地碳汇系统的投入成本为P3,计算该绿色低碳项目的回收周期TERp,其中,计算公式为:
8.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通过现场采集数据,计算改造前能源消耗情况;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低碳改造技术、计算投入成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现场采集数据,计算低碳改造技术减碳量及回收周期;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计算碳抵消量及回收周期;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绿地碳汇系统,计算碳吸收量及回收周期;
展示单元,用于建立并计算低碳项目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平衡情况指标、回收周期。
9.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11838.0A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7522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1838.0A CN117522635A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1838.0A CN117522635A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2635A true CN11752263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1838.0A Pending CN117522635A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26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53180A (zh) * 2024-05-10 2024-06-07 浙江大学 既有中小学建筑绿色性能改造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53180A (zh) * 2024-05-10 2024-06-07 浙江大学 既有中小学建筑绿色性能改造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vuglia et al.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ssessing urban sustainability: An advanced bibliometric review
Tronchin et al. Link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through model calibration: Parametric assessment on a Passive House building
Awad et al. Optimisation of community shared solar application in energy efficient communities
Lee et al. Energy retrofit analysis toolkits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A review
Beccali et al.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versus conventional systems assisted by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of a simplified LCA tool
US9286646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entralized power generation with the aid of a digital computer
Jennings et al.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retrofitting residential energy systems at the urban scale
Ma et al. An energy system model for Hong Kong in 2020
Brownsword et al. Sustainable cities–modelling urba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Cerovac et al. Wind energy integration into future energy systems based on conventional plants–the case study of Croatia
Harb et al. MIP approach for designing heating system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neighbourhoods
CN117522635A (zh) 一种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测评方法和系统
KR101467221B1 (ko) 복합 신재생에너지시스템 최적설계용량 산정방법
Song et al.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fan coil air conditioning demand response—A case study of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s
Manz et al. Enhanced reliability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with energy storage and controls
Hu et al. Strategies for grid-friendly and uncertainty-adaptive design in zero energy buildings
Zublie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olar power generation using hybrid system of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Malaysia
Tavakoli et al. Stocha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n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s
Dafoe et al. Optimal designs of grid-connected energy efficient and resilient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Bilardo et al. From Zero Energy to Zero Power Buildings: A new framework to define high-energy performance and carbon-neutral buildings
Kallaos et al. Green residential building tools and efficiency metrics
Wyrwa et al. Modell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an energy system with the use of a technology explicit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Abdellah et al. Exploring the barriers of net zero energy buildings (NZEBS) implementation in Malaysia: Perception of Malaysian construction practitioners
Riese et al. Utilization of renewably generated power in the chemical process industry
Abualrejal et al. ROOFTOP SOLAR ENERGY AWARENESS ON BUILDING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SE OF UNIVERSITY UTARA MALAYS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