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7369A -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7369A
CN117507369A CN202311408661.3A CN202311408661A CN117507369A CN 117507369 A CN117507369 A CN 117507369A CN 202311408661 A CN202311408661 A CN 202311408661A CN 117507369 A CN117507369 A CN 11750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phased
ultrasonic
board
transducer
phased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086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华
何文婷
张宁
黄晓玮
石吉勇
邹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4086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7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7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05Means for applying layers
    • B29C64/209Heads;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超声相控阵组,超声相控阵组是由2块竖直且相对放置的超声相控板组成,超声相控阵组中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的距离可调;2块块超声相控板相对的壁面上阵列布置若干超声换能器,在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形成立体声场;超声相控板上配有FPGA开发板,FPGA开发板与该板上的超声换能器信号连接;在超声相控阵组的上方至少设有1个供料喷头,供料喷头朝向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布置,采用面供模式与点供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供料;FPGA开发板依次与Arduino Nano开发板、计算机信号连接,对超声相控板上的超声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控制。本发明所提出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具备高速、并行化、小型化、无接触、无机械和高分辨率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3D打印技术首先将打印物体转化为一组三维立体模型,打印机再对该三维模型逐层分切,规划每层路径,然后运用可粘合性材料针对分切的每一层按层次打印。
尽管常规3D打印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式具有更多的优点,但是常规3D打印方法主要为“单线程/机械式打印”,依赖三维机械装置实现打印材料的三维引导,路径控制机构复杂,并行能力有限,外加材料的打印速度、层间粘结时间和打印头移动速度等因素所限制难以实现高速、高效打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提出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具备高速、并行化、小型化、无接触、无机械和高分辨率的优势;此外,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业3D打印,也适用于食品3D打印,为3D打印领域带来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超声相控阵组,超声相控阵组是由2块竖直且相对放置的超声相控板组成,超声相控阵组中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的距离可调;2块块超声相控板相对的壁面上阵列布置若干超声换能器,在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形成立体声场;
超声相控板上配有FPGA开发板,FPGA开发板与该板上的超声换能器信号连接;
在超声相控阵组的上方至少设有1个供料喷头,供料喷头朝向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布置;
FPGA开发板依次与Arduino Nano开发板、计算机信号连接,对超声相控板上的超声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内置仿真软件,对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进行仿真,并指定在声场的目标位置生成目标焦点,Arduino Nano开发板根据该目标焦点位置采用反向迭代算法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由此控制超声相控阵进行控制。
进一步,计算机内置Ultraino模拟器,通过定义换能器的位置、方向、频率、孔径和输出幅值常数,以及声场所处介质的密度与声速,从而将声场可视化;且通过Ultraino模拟器将分层切片所得到的的二维模型作为目标声场形状在仿真中定义声学全息图,并根据该声学全息图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
进一步,供料喷头由面供喷头和点供喷头组成,即环绕点供喷头均匀分布多个面供喷头,利用面供喷头以面供模式进行供料,而点供喷头以点供模式进行供料。
进一步,超声相控阵组可滑动安装在安装架上,将超声相控阵组悬于水平载台上部。
进一步,每块超声相控板上超声换能器的安装数量为64至256个。
进一步,根据打印要求调整超声相控板上换能器数量和排列方式。
进一步,系统还配有通道示波器,通道示波器与超声相控板信号连接,通道示波器还信号连接备用超声换能器。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激活FPGA开发板,并将FPGA开发板接入超声相控板上,通过FPGA开发板对超声换能器进行控制;
步骤二:FPGA开发板依次与Arduino Nano开发板、计算机信号连接;
步骤三:运行Ultraino模拟器,在Ultraino模拟器中导入事先定义好的超声相控阵形状,并链接到超声相控板上的FPGA开发板;
步骤四:对超声相控板上的换能器相位进行校准;
步骤五:对需要打印的目标形状进行切片,对切片后的图形进行图像处理,将每层图像信息转换为大量的二维坐标点并输入Ultraino模拟器,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
步骤六:由供料喷头执行打印。
进一步,步骤四中校准方法:使用2通道示波器,将示波器的一个通道连接到FPGA开发板以从电路板获取参考信号,使该通道成为触发器;将另一个通道连接到备用超声换能器;在Ultraino模拟器运行并连接到电路板的情况下依次打开每个换能器,通过示波器中的参考信号和接收到的超声波来调整每个换能器的接收信号以匹配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升高时,接受到的波应处于峰值;依次校准所有换能器后将校准分配到FPGA中以进行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Arduino nano和FPGA等现代化电子设备对超声换能器参数进行控制,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可以方便地进行打印参数的微调和优化,从而在声场中精确控制小颗粒的位置和移动路径,具有独特的高度控制精度,可以实现更详细的3D打印成品。
(2)传统的3D打印技术往往需要打印喷头接触到打印原料,这可能带来卫生或者对原料特性的破坏问题。而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声场在空中悬浮和控制实物颗粒,实现了无接触打印,保证了打印过程的无污染,从而保持打印原材料的本质特性。
(3)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板连续生成信号。FPGA具有极强的并行处理能力,且多输出引脚,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超声换能器进行控制。不需要担心延迟和等待问题,使打印过程更加高速、灵活、稳定和并行化。
(4)使用Arduino和FPGA对超声相控板进行控制可以大大简化整个系统的控制,无需构建机械装置,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使得此装置更加智能化,且易于操作和维护。
(5)该装置相比于传统的3D打印方法对于打印原料的限制更小。传统的3D打印对于原料的粘度、流动性、硬度和耐高温性等特征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该装置由于对于原料的控制过程是无接触的,因而在电压和超声换能器功率满足的前提下,该装置能够对任何形态的小颗粒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装置结构图举例。
图2为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装置实施例中所用到的超声相控板正反两侧的俯视图。
图3为用巧克力酱给蛋糕裱花实施例中所用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以用巧克力酱给蛋糕裱花为实例的装置图。
图5为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装置在Ultraino软件中的阵列仿真图。
图6为进行平面打印时点供模式与面供模式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2、Arduino Nano开发板,3、FPGA开发板,31、JTAG接口,32、5V DC接口,4、超声相控板,41、18V DC接口,42、5V杜邦线接口,43、超声相控板背面,44、壁面,45、双驱动器,46、移位寄存器,47、超声换能器,5、供料喷头,51、原料颗粒,52、面供喷头,53、点供喷头,54、打印的心形结构,55、蛋糕主体,6、示波器,61、备用超声换能器,7、水平载台,8、安装架,9、集成式超声相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超声相控阵组,超声相控阵组是由2块竖直且相对放置的超声相控板4组成;2块块超声相控板相对的壁面44上阵列布置若干超声换能器47,在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形成立体声场;超声换能器47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特定相位偏移和振幅的超声波;每个超声相控阵上都配有FPGA开发板3,且FPGA开发板3与该超声相控阵上所有的超声换能器47信号连接,进而可以对超声相控阵上每个换能器47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控制,生成任意压力场,从而在三维声场的任意位置生成焦点,或者形成特定形状的低压区。
在超声相控阵组的上方至少设有1个供料喷头5,供料喷头5朝向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布置;供料喷头5由面供喷头52和点供喷头53组成,即环绕点供喷头53均匀分布多个面供喷头52,利用面供喷头52以面供模式进行供料,而点供喷头53以点供模式进行供料。
用于安装以及调节超声相控阵组的安装架8,超声相控阵组安装在安装架8,将超声相控阵组悬于水平载台7上部;且超声相控阵组可以沿安装架8滑动,因此可以调节超声相控阵组中2块块超声相控阵之间的距离。
与超声相控阵组信号连接的计算机1,在计算机1内置仿真软件,对声场进行仿真,并指定在声场的目标位置生成焦点,Ultraino可以根据该目标焦点位置采用反向迭代算法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由此控制超声相控阵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每块超声相控板4上包括了64至256个直径为10mm的超声换能器47,而超声换能器47的具体数量由需打印物体的大小和精度决定。
作为优选,超声相控板4和超声换能器47的规格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打印需要进行设置。对于体积大于一立方分米的打印需要可以采用包含更多超声换能器47(数量大于128个)的更大的超声相控板4。当打印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直径小于10mm的超声换能器47,从而提高打印的分辨率。当打印原料的密度较高时(大于1g/cm3),可以提高超声换能器47的的功率,或者在保证不损坏硬件的前提下加大外接电压。
作为优选,FPGA开发板3安装在超声相控板背面43,FPGA开发板3上设有JTAG接口31和5V DC接口32,其中,JTAG接口31用于外接USB Blaster下载器,5V DC接口32连接5V电压,用于供能;然后打开Quartas编程器下载对应的FPGA程序。在该装置中FPGA可以产生256个40kHz的方波信号,每个信号支持π/16个弧度的相位延迟控制。FPGA还提供移位和锁存时钟,移位时钟控制移位寄存器何时输入移位寄存器,锁存时钟决定什么时候输出移位的数据。
使用可现场编程的FPGA开发板3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对换能器相位和振幅的控制。FPGA开发板3能够实时、高速、并行地处理大量的输入输出信号,而且能够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编程配置,实现对超声相控阵中多个换能器独立而准确的控制。FPGA开发板3中具有双缓冲器,可以连续地生成信号,其中一个缓冲器存储来自计算机的发射模式,另一个缓冲器用于FPGA开发板3连续生成发射信号。在PC端根据目标声场设置好每个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后,FPGA开发板3使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协议接收从计算机发送的信号然后存储在双缓冲器上并不断输出。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延迟和等待问题。本申请中还可以在超声相控板4上集成多个FPGA开发板3形成集成式超声相控板9。
作为优选,如图2超声相控板背面43还设有18V DC接口41、5V杜邦线接口42、双驱动器45、移位寄存器46;在本实施例中,1块超声相控板上布满32个移位寄存器块46,每个移位寄存器46将数字线解复用为八个信号,这些信号被传到四个双驱动器45,再从双驱动器45传送到八个超声波换能器47。因此这32个移位寄存器46能够驱动总共256个超声换能器47。右图所示焊接了128个40KHz的超声换能器,这些换能器通过驱动器进行驱动后产生振动从而形成超声波。通过18V DC接口41给相控板上的换能器提供电压,通过5V杜邦线接口42给FPGA开发板3提供5V电压,需要说明的是DC接口41接入电压的上限取决于超声换能器和驱动器的最大工作电压,接入的电压越大,所能悬浮的小颗粒密度就越大。
作为优选,采用Ultraino模拟器在计算机中定义超声相控阵的几何形状,包括定义换能器的位置、方向、频率、孔径和输出幅值常数,以及声场所处介质的密度与声速,从而将声场可视化。一旦换能器的位置确定,就可以改变它们的振幅和相位以产生不同的声场,并在声场中聚焦得到单个或多个焦点。根据声悬浮原理,在这些焦点处可以悬浮起特定大小的小颗粒。除此之外,Ultraino还能定义任意形状的声学全息图,并根据该声学全息图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将分层切片所得到的的二维模型作为目标声场形状在仿真中定义声学全息图,这样在投入物料之后小颗粒由高压场自动地进入低压场,最终会使得所有小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目标二维模型的形状。
作为优选,对原材料的控制采用点供模式和面供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供模式用于对单个粒子进行控制,它是通过调整换能器的相位使其声压聚焦到某一个点,在该点实现对单个粒子的路径控制,该模式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情形。面供模式用于对大量粒子群进行控制,该方法通过调整换能器的相位在三维平面中形成一个低压区,当粒子群进入声场中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声辐射力的作用会从高压区自动聚焦到低压区,最终这些小颗粒会落在水平载台的特定区域中,该方法能够同时控制大量粒子群的路径,因此使用于高效快速的需要。
在打印每一个二维图像时先对非边缘区域采用面供模式的打印方式:在Ultraino模拟器中定义与该二维图像形状相同的声学全息图,全息图中的低压区所构成的形状即为我们所要打印的二维形状。然后让供料装置同时提供大量的原料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声场的作用会自动聚焦到低压区,组成我们所要打印的形状。接着对边缘区域采用点供模式:供料装置依次提供单个原料小颗粒,声场对每个小颗粒进行悬浮控制,使其准确落在二维图形的边缘处。面供模式与点供模式相结合的方法不仅保证了打印的精度,也使得打印过程更加高速。
作为优选,在每个超声相控板上嵌入了移位寄存器和双驱动器。在该装置中,移位寄存器主要用作数据传输中间的缓冲存储,它可以规整化数据流,防止数据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丢失,保证正确的信号能被及时并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而驱动器它作为超声换能器的驱动部件,用于将接受到的电信号放大成可以驱动超声换能器工作的电压,这样超声换能器才能有足够能量的超声波,形成合适的声场。
作为优选,采用Arduino nano控制器作为FPGA和计算机之间的桥梁,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Arduino Nano接收来自计算机的信号,根据该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到FPGA,以控制其工作。因为Arduino nano拥有非常丰富的支持库及方便的编程环境,因而通过使用Arduino nano可以大大简化整个系统的控制,从而减轻FPGA的负担。
结合附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装置结构图举例。超声相控板4可以根据不同的打印要求调整换能器数量和排列方式,从而实现灵活的协调和并行。左图为四块16×16规格的相控板竖直相对放置,顶部置有一个供料喷头5,供料喷头5中有五个喷口,其中四个喷口为面供喷头52,中心的细长喷口为点供喷头53。面供喷头52在面供模式中每个喷头都会同时喷出大量原料小颗粒,点供喷头53在点供模式中每次只能提供一个原料小颗粒。该方法可以更加稳定地对声场中的小颗粒进行三维控制。右图为两快64×32规格的相控板竖直相对放置,由于超声换能器数量的增多可相应地添加FPGA对其进行控制,也可使用具有更多输出引脚更强控制能力的模块。该装置顶部置有四个供料喷头,相控板中的超声换能器具有更小的直径,而且不同模块的相控板可以通过FPGA进行并行控制,即该方法可以实现多个面的同时打印和多个点的并行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打印速度。
进一步的,为满足特定的使用需要可以对相控阵进行扩展,对换能器进行优化,对供料喷头进行针对性设计。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配有通道示波器6,通道示波器6与超声相控板4信号连接,通道示波器6还信号连接备用超声换能器61。
实施示例:
为对该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现结合附图,以用巧克力酱给蛋糕裱花为例做进一步描述:
图3为用巧克力酱给蛋糕裱花实例中所用装置的电路连接图。每块相控板均有一个FPGA开发板3与其相连。
图4为以用巧克力酱给蛋糕裱花为实例的操作装置图。该装置包括计算机1、Arduino Nano开发板2,FPGA开发板3、16×16通道超声相控板4、原料喷头5、示波器6,、用于探测的备用换能器61、水平载台7以及可滑动铝材支架8。在计算机1中涉及一种基于Java开发的Ultraino仿真软件,该软件可以对声场进行仿真,用户可以在该软件中对超声相控阵的形状大小、换能器的规格、声场介质等进行定义并保存,并指定在声场的目标位置生成焦点,Ultraino可以根据该目标焦点位置采用反向迭代算法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并将该数据通过Arduino开发板2传输给FPGA板3,FPGA开发板3通过FPGA引脚接口与超声相控板4连接并对其中256个超声换能器进行实时控制。在装置上方放置供料喷头5持续进行物料投放,物料进入声场在声强的作用下会改变其原本路径,最终落在水平载台7的特定区域中。示波器6作为辅助装置,通过移动备用传感器61来对相控板上的换能器进行相位校准并检查是否所有传感器都在发射。可滑动铝材支架8可以根据两块相控阵的形状、大小、相对距离及摆放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
结合附图4,以在蛋糕表面进行3D打印为实例,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的具体工作方法为:
步骤一:对要用到的两块FPGA开发板3在JTAG接口31处连接USB blaster下载器,在5V DC接口32处连接5V电源,并打开Quartas编程器下载对应的FPGA程序,运行成功后将两块FPGA开发板3接入超声相控板4处,让FPGA开发板对超声换能器47进行控制。
步骤二:根据图3将装置的线路进行连接,用杜邦线连接Arduino开发板2和两块超声相控板4,将Arduino Nano开发板2连接到计算机1的USB接口,给两超声相控板4分别接入17V电压。
步骤三:运行Ultraino软件,在该软件中导入事先定义好的超声相控阵形状,如图5所示。然后在设备链接框中选择Arduino对应的COM端口,从而链接到超声相控板4上的FPGA控制器3中。
步骤四:对超声相控板上的换能器47相位进行校准。使用2通道示波器6,将一个通道连接到端口D和GND以从电路板获取参考信号,使该通道成为触发器。将另一个通道连接到备用超声换能器61。然后在Ultraino软件运行并连接到电路板的情况下依次打开每个换能器,通过示波器6中的参考信号(方波)和接收到的超声波(正弦波)来调整每个换能器的接收信号以匹配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升高时,接受到的波应处于峰值。依次校准所有换能器后将校准分配到FPGA中以进行保存。
步骤五:根据我们要打印的目标形状对其进行切片。该实例中,该装置要执行的是在蛋糕55表面以巧克力液滴51为原料打印出一个三维心形54,因此切片得到的图形为心形。对切片后的图形进行图像处理,将每层图像信息转换为大量的二维坐标点。然后将该图像信息导入到仿真软件中。
步骤六:首先对心形的非边缘区域进行面打印,在仿真软件中定义好心形的声学全息图并将其链接到硬件装置中。如图6喷头5采用面供模式进行供料,面供喷头52持续喷出巧克力小液滴,小液滴进入声场中在声辐射力的作用下将会从高压区自动移动到低压区,最终聚集到心形区域中。
步骤七:每执行完一层面打印后,就对该层的边缘区域采用点供模式进行点打印以提高其精度。如图6所示将超声相控阵的初始聚焦点设置在点供喷头53下方,使得喷头每次喷出的巧克力液滴51都能立即被声场捕获。PC端根据读取的图像信息中边缘区域的坐标点计算从初始聚焦点到该边缘点在声场中移动的最优路径,由于FPGA对超声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的实时控制,被捕获的液滴能够根据该最优路径进行移动,最终落在心形边缘的目标位置处。
步骤八:当巧克力液滴移动到目标位置后,Arduino能够控制声场使声场停止工作,于是巧克力液滴会落到蛋糕55表面,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高精度的目标形状54。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超声相控阵组,超声相控阵组是由2块竖直且相对放置的超声相控板(4)组成,超声相控阵组中2块超声相控板(4)之间的距离可调;2块块超声相控板相对的壁面(44)上阵列布置若干超声换能器(47),在2块超声相控板之间形成立体声场;
超声相控板(4)上配有FPGA开发板(3),通过FPGA开发板(3)实现对相控板上的超声换能器(47)的信号控制;
在超声相控阵组的上方至少设有1个供料喷头(5),供料喷头(5)朝向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布置;
FPGA开发板(3)依次与Arduino Nano开发板(2)、计算机(1)信号连接,对超声相控板(4)上的超声换能器(47)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1)内置仿真软件,对超声相控阵组中的立体声场进行仿真,并指定在声场的目标位置生成目标焦点,Arduino Nano开发板(2)根据该目标焦点位置采用反向迭代算法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由此控制超声相控阵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机1内置Ultraino模拟器,通过定义换能器的位置、方向、频率、孔径和输出幅值常数,以及声场所处介质的密度与声速,从而将声场可视化;且通过Ultraino模拟器将分层切片所得到的的二维模型作为目标声场形状在仿真中定义声学全息图,并根据该声学全息图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料喷头(5)由面供喷头(52)和点供喷头(53)组成,即环绕点供喷头(53)均匀分布多个面供喷头(52),利用面供喷头(52)以面供模式进行供料,而点供喷头(53)以点供模式进行供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相控阵组可滑动安装在安装架(8)上,将超声相控阵组悬于水平载台(7)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超声相控板(4)上超声换能器(47)的安装数量为64至256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打印要求调整超声相控板(4)上换能器数量和排列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配有通道示波器(6),示波器(6)的一个通道与超声相控板(4)信号连接,另一个通道连接备用超声换能器(61)用以检测相控板上的换能器是否正常工作。
9.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激活FPGA开发板(3),并将烧录好程序的FPGA开发板(3)接入超声相控板(4)上,通过FPGA开发板对超声换能器(47)进行控制;
步骤二:FPGA开发板(3)依次与Arduino Nano开发板(2)、计算机(1)信号连接;
步骤三:运行Ultraino模拟器,在Ultraino模拟器中导入事先定义好的超声相控阵形状,并链接到超声相控板(4)上的FPGA开发板(3);
步骤四:对超声相控板上的换能器(47)相位进行校准;
步骤五:对需要打印的目标形状进行切片,对切片后的图形进行图像处理,将每层图像信息转换为大量的二维坐标点并输入Ultraino模拟器,计算各换能器的相位和振幅;
步骤六:由供料喷头(5)执行打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校准方法:使用2通道示波器(6),将示波器(6)的一个通道连接到FPGA开发板(3)以从电路板获取参考信号,使该通道成为触发器;将另一个通道连接到备用超声换能器(61);在Ultraino模拟器运行并连接到电路板的情况下依次打开每个换能器,通过示波器(6)中的参考信号和接收到的超声波来调整每个换能器的接收信号以匹配参考信号;当参考信号升高时,接受到的波应处于峰值;依次校准所有换能器后将校准分配到FPGA中以进行保存。
CN202311408661.3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507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8661.3A CN11750736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8661.3A CN11750736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7369A true CN117507369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08661.3A Pending CN11750736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73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zo et al. Ultraino: An open phased-array system for narrowband airborne ultrasound transmission
US116248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 acoustic field
Suzuki et al. AUTD3: Scalable airborne ultrasound tactile display
US20150177194A1 (en) Dual Robot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Non-Damage Detection
CN104013444A (zh) 一种相控阵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系统
JP2020510138A (ja) ボリュメトリック3d印刷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1111585B (zh) 一种非接触式多焦点超声相控阵悬浮移液的方法以及系统
WO2021115046A1 (zh) 一种声镊装置及对微粒的操控方法
US11752687B2 (en) Method for 3D printing and 3D printer using ultrasound
CN111175763A (zh) 基于多阵列合成孔径的局部超声波传感器阵列聚焦方法
CN106909257B (zh) 一种表面声波触摸屏的多点真实触摸方法
CN101398328B (zh) 超声液浸换能器声场自动化测量装置
CN117507369A (zh)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技术的3d打印方法及系统
JP2001191514A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N107036688B (zh) 一种基于超声检测技术的物品称重系统
CN108648569A (zh) 一种含有控制系统的超声成像测井实验装置
CN105842347B (zh) 一种时分复用的大功率相控阵超声信号发生装置
US20120210795A1 (en) Two-dimensional virtual array probe for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imaging
CN115302783A (zh) 一种采用共振原理去除增材制造支撑的方法
CN101251785A (zh) 一种多点触摸屏的装置及方法
Beasley et al. Ultrasonic levitation with software-defined FPGAs and electronically phased arrays
CN220126780U (zh) 超声波阵列板
Beasley et al. High-Performance Ultrasonic Levitation with FPGA-based Phased Arrays
CN203683083U (zh) 一种基于超声换能器环形阵列的声场合成与并行操纵装置
CN2648528Y (zh) 超声波运动传感器及采用该传感器的实验教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