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3260A -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3260A
CN117503260A CN202311571655.XA CN202311571655A CN117503260A CN 117503260 A CN117503260 A CN 117503260A CN 202311571655 A CN202311571655 A CN 202311571655A CN 117503260 A CN117503260 A CN 117503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groove
collecting cylinder
rongeur
lami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16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东
刘琦
郭志勇
钟树栅
谢燕崧
尹知训
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5716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3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3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32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04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 A61B17/1606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of forceps type, i.e. having two jaw elements moving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61B17/1608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of forceps type, i.e. having two jaw elements moving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two jaw elements being linked to two elongated shaft elements moving longitudinally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61B17/1611Chisels; Rongeurs; Punches; Stamps of forceps type, i.e. having two jaw elements moving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two jaw elements being linked to two elongated shaft elements moving longitudinally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two jaw elements being integral with respective elongate shaft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62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671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钳杆,所述钳杆的前端设置有可装卸的收集筒,所述收集筒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框,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框上的限位绳;该咬骨钳中呈螺旋结构设置的限位绳能够在与椎板接触后,通过椎板将限位绳之间存在间隙撑大,从而让收集筒外的椎板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筒内,而收集筒内的椎板不会掉出收集筒外;通过螺旋结构的弹性伸缩能力,不仅功能让限位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崩断的情况;还能够利用螺旋结构的伸缩对定容腔内小颗粒的椎板进行清除以及对纤维环或韧带这类具有具备一定柔软性的组织进行收卷,以达到完全清理的作用。

Description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椎管狭窄症,即椎管变窄;会对其中神经密布的脊髓造成压力,从而引起腿部、背部、颈部和手臂的疼痛、麻痹或无力;椎管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后壁为椎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为解决患者因椎管变窄所引发的病症,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术目的在于切除对脊髓造成压力骨骼或组织,以缓解身体部位因脊髓受到压力的影响下所引起的症状,并帮助其恢复正常活动。椎板切除术中医生一般会使用骨刀来切割开椎板,遇到神经密布或靠近血管的位置时,医生会使用咬骨钳将多余或残余的椎板组织进行切割清除,避免出现椎板残留的情况。椎板切除术中若存在椎板残留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在术中残留的椎板会对医生视野造成影响,在术后残留的椎板可能会让人体产生异物排斥反应甚至引发炎症和感染,在术后评估时残留的椎板可能干扰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导致医生难以准确评估术后的情况和作出正确的诊断。
面对手术过程中椎板与其余组织被切除后所带来的残留问题,现有的咬骨钳难以在术中给医生提供良好的帮助,使得医生只能在术中通过操作来缓解该问题。面对椎板残留的问题医生在术中常规的两种操作方式如下:其一是每使用咬骨钳进行一次椎板的切除或残余椎板的清除时,都将咬骨钳从患者体内取出来,对钳头中的椎板进行清除;如此,虽然避免了椎板残留情况的发生,但是频繁地将咬骨钳进行取出与放入操作不仅极大延长了手术时间,还提高了手术操作的难度;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增大了医生的负担。其二是使用咬骨钳进行多次的椎板的切除操作后,再取出咬骨钳对钳头中的椎板进行清除,最后统一对残余的椎板组织进行清除;如此,虽然缩短了术中的时间,但是后续的残余椎板组织在清除时极其容易出现残留的情况;而且后续的残余椎板组织清除为了避免椎板组织从钳头中掉出可能会是需要将咬骨钳进行频繁地取出与放入操作。最后是椎板切除术中有时需要使用咬骨钳对一些影响手术视野或影响手术进行的纤维环或韧带的情况,所切割下来的纤维环或韧带同时也是需要进行清除。
上述手术中的两种操作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存在椎板残留的问题,但是这无疑增大了椎板切除术的操作难度;且现有咬骨钳在面对椎板残留的问题时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再者是现有咬骨钳还普遍存在着在使用过程执行端容易被椎板卡住无法动弹,以及后续消毒清洗困难、医院器材成本投入较高等问题。基于以上理由,有必要开发新的咬骨钳以缓解椎板切除术中椎板残留的问题以及操作难度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咬骨钳所存在部分问题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
钳杆,该钳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钳杆的前端设置有可装卸的收集筒,所述钳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限位弹簧与滚珠;所述收集筒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框,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框上的限位绳;
钳头,该钳头滑动设置在第一钳体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钳杆的前端,所述钳头上具有动容腔,所述动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与滚动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滚动槽之间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滚珠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上和在所述滚动槽上滚动切换,当所述滚珠在所述限位槽上时,所述钳杆控制所述钳头和所述收集筒移动,当所述滚珠在所述滚动槽上时,所述钳杆控制所述收集筒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绳呈螺旋结构设置,所述限位绳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上是独立设置的,所述限位绳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上都设置有若干条,相邻的所述限位绳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为球面槽,所述滚动槽为弧形槽,所述限位槽的设置深度大于所述滚动槽的设置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动容腔内,所述收集筒与所述钳杆之间采用扣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体包括手持端、钳身以及工作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工作端设有钳嘴凸起,所述第一钳体的手持端设有固定手柄;所述第二钳体设置在所述钳身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钳体的工作端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前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钳头的底部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的前端设有固定凸起。
进一步,所述钳嘴凸起上开设有定容腔,所述定容腔的底端设置有波纹形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钳体的手持端上转动设置有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钳杆的末端活动连接在活动手柄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使用方法,包括前文任一段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
按压所述咬骨钳中的活动手柄,让活动手柄向固定手柄方向转动;
通过活动手柄推动钳杆向工作端移动;
初始时,滚珠在限位槽内,钳杆带动钳头与收集筒向工作端移动;
当钳嘴凸起与钳头合并后,完成椎板的切割,固定凸起位于限位凹槽中,钳头固定不可移动;
随着钳杆的移动,滚珠限位槽滚动切换到滚动槽内,钳杆带动收集筒向工作端移动;
当收集筒上限位绳与切割下椎板接触后,椎板会将限位绳之间的间隙撑大,以进入收集筒内;
当收集筒与波纹形凸起后,螺旋结构的限位绳为因受到挤压而拉长;
可稍微松开对活动手柄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螺旋结构的限位绳会进行回缩并带走定容腔内椎板;可通过反复按压与可稍微松开活动手柄来实现定容腔内椎板的完全清理;
完全松开对活动手柄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会将所述咬骨钳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咬骨钳中呈螺旋结构设置的限位绳能够在与椎板接触后,通过椎板将限位绳之间存在间隙撑大,从而让收集筒外的椎板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筒内,而收集筒内的椎板不会掉出收集筒外;通过螺旋结构的弹性伸缩能力,不仅功能让限位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崩断的情况;还能够利用螺旋结构的伸缩对定容腔内小颗粒的椎板进行清除以及对纤维环或韧带这类具有具备一定柔软性的组织进行收卷,以达到完全清理的作用;
通过滚珠能够在限位槽上和在滚动槽上滚动切换,来让钳杆能够对钳头与收集筒进行选择性的控制,让咬骨钳通过按压活动手柄不仅能够控制钳头对椎板进行切割,还能够控制收集筒对定容腔内的椎板进行清除;借助固定凸起与限位凹槽对钳头的固定,甚至能够通过反复的稍微松开活动手柄并再次按压的形式,实现收集筒对定容腔内的椎板进行反复清除的目的,以降低术中会出现椎板残留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第一钳体手持端的结构图;
图4为图2中钳杆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钳头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收集筒的结构图;
图中:1.第一钳体,11.手持端,111.钳嘴凸起,112.定位槽,113.限位凹槽,114.定容腔,115.波纹形凸起;12.钳身;13.工作端,131.固定手柄,132.活动手柄,133.复位弹簧;
2.第二钳体;
3.钳杆,31.安装槽,32.限位弹簧,33.滚珠;
4.收集筒,41.底座,42.支撑框,43.限位绳;
5.钳头,51.动容腔,52.限位槽,53.滚动槽,54.滑动凸起,55.固定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2,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包括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钳体1与所述第二钳体2之间采用扣位结构设计,并进行扣合连接;扣位结构是一种零部件间连接固定的简单、经济以及快速的结构方式,在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代替螺钉固定;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之间通过扣位结构进行扣合连接,让咬骨钳在使用后能够快速拆卸进行消毒处理,降低了医院在咬骨钳装配使用以及拆卸消毒的操作难度,所述第二钳体2起到类似滑轨的作用;所述钳杆3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第一钳体1上开设有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让所述钳杆3能够在所述第一钳体1与所述第二钳体2之间移动更加稳定。
参见图2、3,所述第一钳体1包括手持端11、钳身12以及工作端13,所述第一钳体1的工作端13设有钳嘴凸起111,所述第一钳体1的手持端11设有固定手柄131;所述第二钳体2设置在所述钳身12上;所述钳嘴凸起111上开设有定容腔114,所述钳嘴凸起111在定容腔114的后端设有定刀刃,所述定容腔114的底端设置有波纹形凸起115。参见图2、5,钳头5,该钳头5滑动设置在第一钳体1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钳杆3的前端,所述钳头5上具有动容腔51,所述钳头5在动容腔51前端设有动刀刃,所述动容腔5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2与滚动槽53。通过钳嘴凸起111与钳头5的配合让咬骨腔能够实现多余椎板的切割以及残余椎板的清除操作。
参见图2、4,所述钳杆3的前端设置有可装卸的收集筒4,所述收集筒4位于所述动容腔51内,所述收集筒4与所述钳杆3之间采用扣合连接;其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了医院在咬骨钳装配使用以及拆卸消毒的操作难度。咬骨钳采用容易装卸的零件化设置,不仅能够让其在装配使用与拆卸消毒上容易进行,还能够在部分零件损坏后单独更换,以降低医院对医疗器械的成本投入。所述钳杆3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内设置有限位弹簧32与滚珠33;所述安装槽31的槽口为收口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滚珠33从安装槽31内脱落的情况确保;采用限位弹簧32来对滚珠33进行位置控制,确保一直作用在限位槽52或滚动槽53上,并通过限位弹簧32来进行滚珠33在限位槽52或滚动槽53上的滚动交换;采用滚珠33来作为钳杆3为钳头5接触的媒介,滚珠33能够在进行滚动切换时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滚珠33脱离限位槽52与滚动槽53的情况。再者是由图4可知,钳杆3在两侧的外壁上都设有滚珠33,且每侧滚珠33数量都大于一颗,其目的是为了让增加当所述滚珠33在所述限位槽52上时,钳杆3与钳头5之间的摩擦力,让钳杆3能够控制钳头5顺利完成对多余椎板的切割。
参见图6,收集筒4的设置让咬骨钳在进行多余椎板的切割或者进行残余椎板的清除时,能够将椎板汇集到收集筒4内,让医生能够进行多次的椎板切割或清除操作的同时,无需担心钳头5中椎板会掉出可能;让医生无需在每使用咬骨钳进行一次椎板的切除或残余椎板的清除后都将咬骨钳从患者体内取出来,也能够保证钳头5中的椎板清除完成的问题,通过收集筒4的设置在缩短了椎板切除术所需手术时间的同时也减低了椎板切除术的手术难度。所述收集筒4包括底座41,位于所述底座41两侧的支撑框42,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框42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框42上的限位绳43;所述限位绳43在两侧所述支撑框42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42上是独立设置的,所述限位绳43在两侧所述支撑框42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42上都设置有若干条,相邻的所述限位绳43之间存在间隙。具体的,通过椎板在与限位绳43接触后能够将限位绳43之间存在间隙撑大,从而让收集筒4外的椎板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筒4内,而收集筒4内的椎板不会掉出收集筒4外,其中的原理与捡果器在日常收集落果是类似,申请号为CN202230151221.4的外观专利捡果器。当收集筒4最前端的限位绳43在与钳嘴凸上的波纹形凸起115接触后,限位绳43能够在波纹形凸起115的导向下进行间隙的扩张,让定容腔114内的椎板能够在限位绳43的挤压下进入收集筒4内,并在收集筒4回退时自动缩小限位绳43之间的间隙,避免收集筒4内的椎板掉出。再者是所述限位绳43呈螺旋结构设置,螺旋结构的限位绳43不仅为限位绳43提供了一定的弹性伸缩能力,让限位绳4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崩断的情况;还能够利用螺旋结构在伸缩过程中对小颗粒的椎板进行清除,确保术中椎板的真正无残留。另外是切割纤维环或韧带后的清理问题,由于纤维环或韧带具备一定柔软性,通过限位绳43之间的间隙较难将其收入收集筒4内,但通过螺旋结构的伸缩便能够快速将纤维环或韧带收卷起来,以到来快速清除术中组织残留的作用。
参见图5,所述滚珠33能够在所述限位槽52上和在所述滚动槽53上滚动切换,当所述滚珠33在所述限位槽52上时,所述钳杆3控制所述钳头5和所述收集筒4移动,当所述滚珠33在所述滚动槽53上时,所述钳杆3控制所述收集筒4移动。所述限位槽52为球面槽,所述滚动槽53为弧形槽,所述限位槽52的设置深度大于所述滚动槽53的设置深度通过对限位槽52与滚动槽53的深度设置,提高了滚珠33从限位槽52上滚动切换到滚动槽53上的难度,让钳杆3在控制钳头5顺利完成对多余椎板的切割后,才能够单独控制收集筒4对定容腔114内的椎板进行清除,确保咬骨腔能够顺利完成椎板切割操作。具体的,通过滚珠33在限位槽52上和在滚动槽53上的滚动切换,让钳杆3对钳头5与收集筒4的移动进行控制,使得咬骨腔在完成椎板的切割后,能够单独控制收集筒4的移动对定容腔114内的椎板进行多次清除,降低术后出现椎板残留的情况。
参见图1、3、5,所述第一钳体1的工作端13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12,所述定位槽112的前端设有限位凹槽113;所述钳头5的底部设有滑动凸起54,所述滑动凸起54的前端设有固定凸起55,定位槽112与滑动凸起54能够起到安装固定钳头5的作用,将定位槽112设置在工作端13侧壁上,不仅能够防止出现钳头5被椎板卡死不能移动的情况,还能够让减轻后续咬骨钳消毒清理时的难度。当咬骨腔完成椎板的切割操作后,所述钳嘴凸起111与所述钳头5贴合,所述固定凸起55位于所述限位凹槽113内;通过固定凸起55与限位凹槽113配合对完成椎板切割操作后的钳头5进行限位固定,使其不会在收集筒4反复移动对定容腔114内椎板进行多次清除时出现松动的情况,避免发生椎板从定容腔114内掉出的情况。所述第一钳体1的手持端11上转动设置有活动手柄132,所述固定手柄131与所述活动手柄13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3;所述钳杆3的末端活动连接在活动手柄132上。
实施例二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使用方法,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
初始时,滚珠33在限位槽52内,钳杆3控制钳头5与收集筒4的移动;按压所述咬骨钳中的活动手柄132,让活动手柄132向固定手柄131方向转动;通过活动手柄132推动钳杆3向工作端13移动;通过钳杆3带动钳头5与收集筒4向工作端13移动;当钳嘴凸起111与钳头5合并后,完成椎板的切割,固定凸起55位于限位凹槽113中,钳头5固定不可移动;能够避免椎板清除过程中出现钳头5松动而导致椎板从定容腔114内掉出的情况,以便于钳杆3单独控制收集筒4移动对定容腔114内椎板进行多次清除。
随着钳杆3的移动,滚珠33从限位槽52滚动切换到滚动槽53内,钳杆3带动收集筒4向工作端13移动;收集筒4在向工作端13移动的过程中,在椎板在与限位绳43接触后能够将限位绳43之间存在间隙撑大,从而让收集筒4外的椎板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筒4内,而收集筒4内的椎板不会掉出收集筒4外,当收集筒4上限位绳43与切割下椎板接触后,椎板会将限位绳43之间的间隙撑大,以进入收集筒4内。当收集筒4与波纹形凸起115后,螺旋结构的限位绳43为因受到挤压而拉长。利用螺旋结构的限位绳43的弹性伸缩能力,不仅避免限位绳4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崩断的情况,还能够对小颗粒的椎板以及纤维环或韧带这类具备柔软性组织进行收卷,从而真正做到完全清除术中组织残留的作用。
可稍微松开对活动手柄132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133的作用,螺旋结构的限位绳43会进行回缩并带走定容腔114内椎板;可通过反复按压与可稍微松开活动手柄132来实现定容腔114内椎板的完全清理;通过该操作能够让收集筒4最前端的限位绳43与钳嘴凸上的波纹形凸起115进行反复接触,从而利用螺旋结构的限位绳43对定容腔114内组织进行多次清理,确保术中不会出现组织残留的情况。由于咬骨钳在完成椎板的切割操作后会被固定凸起55与限位凹槽113进行固定,无需担心椎板清除过程中出现钳头5松动的情况。
完全松开对活动手柄132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133的作用,让活动手柄132向着远离固定手柄131的方向转动;通过活动手柄132拉动钳杆3向手持端11移动;此时,滚珠33在滚动槽53内,钳杆3带动收集筒4向手持端11移动;固定凸起55位于限位凹槽113中,钳头5固定不可移动;随着钳杆3的移动,滚珠33从滚动槽53滚动切换到限位槽52内,钳杆3带动钳头5与收集筒4向手持端11移动,会将所述咬骨钳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咬骨钳中呈螺旋结构设置的限位绳能够在与椎板接触后,通过椎板将限位绳之间存在间隙撑大,从而让收集筒外的椎板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筒内,而收集筒内的椎板不会掉出收集筒外;通过螺旋结构的弹性伸缩能力,不仅功能让限位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被崩断的情况;还能够利用螺旋结构的伸缩对定容腔内小颗粒的椎板进行清除以及对纤维环或韧带这类具有具备一定柔软性的组织进行收卷,以达到完全清理的作用;
通过滚珠能够在限位槽上和在滚动槽上滚动切换,来让钳杆能够对钳头与收集筒进行选择性的控制,让咬骨钳通过按压活动手柄不仅能够控制钳头对椎板进行切割,还能够控制收集筒对定容腔内的椎板进行清除;借助固定凸起与限位凹槽对钳头的固定,甚至能够通过反复的稍微松开活动手柄并再次按压的形式,实现收集筒对定容腔内的椎板进行反复清除的目的,以降低术中会出现椎板残留的可能。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
钳杆,该钳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钳杆的前端设置有可装卸的收集筒,所述钳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限位弹簧与滚珠;所述收集筒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支撑框,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框上的限位绳;
钳头,该钳头滑动设置在第一钳体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钳杆的前端,所述钳头上具有动容腔,所述动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与滚动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滚动槽之间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能够在所述限位槽上和在所述滚动槽上滚动切换,当所述滚珠在所述限位槽上时,所述钳杆控制所述钳头和所述收集筒移动,当所述滚珠在所述滚动槽上时,所述钳杆控制所述收集筒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绳呈螺旋结构设置,所述限位绳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上是独立设置的,所述限位绳在两侧所述支撑框之间和在所述支撑框上都设置有若干条,相邻的所述限位绳之间存在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球面槽,所述滚动槽为弧形槽,所述限位槽的设置深度大于所述滚动槽的设置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动容腔内,所述收集筒与所述钳杆之间采用扣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手持端、钳身以及工作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工作端设有钳嘴凸起,所述第一钳体的手持端设有固定手柄;所述第二钳体设置在所述钳身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工作端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前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钳头的底部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的前端设有固定凸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凸起上开设有定容腔,所述定容腔的底端设置有波纹形凸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手持端上转动设置有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钳杆的末端活动连接在活动手柄上。
10.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
按压所述咬骨钳中的活动手柄,让活动手柄向固定手柄方向转动;
通过活动手柄推动钳杆向工作端移动;
初始时,滚珠在限位槽内,钳杆带动钳头与收集筒向工作端移动;
当钳嘴凸起与钳头合并后,完成椎板的切割,固定凸起位于限位凹槽中,钳头固定不可移动;
随着钳杆的移动,滚珠限位槽滚动切换到滚动槽内,钳杆带动收集筒向工作端移动;
当收集筒上限位绳与切割下椎板接触后,椎板会将限位绳之间的间隙撑大,以进入收集筒内;
当收集筒与波纹形凸起后,螺旋结构的限位绳为因受到挤压而拉长;
可稍微松开对活动手柄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螺旋结构的限位绳会进行回缩并带走定容腔内椎板;可通过反复按压与可稍微松开活动手柄来实现定容腔内椎板的完全清理;
完全松开对活动手柄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会将所述咬骨钳回复到初始状态。
CN202311571655.XA 2023-11-22 2023-11-22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7503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655.XA CN117503260A (zh) 2023-11-22 2023-11-22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655.XA CN117503260A (zh) 2023-11-22 2023-11-22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3260A true CN117503260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1655.XA Withdrawn CN117503260A (zh) 2023-11-22 2023-11-22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32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2767B2 (en) Implant insertion tool
US7988695B2 (en) Articulated delivery instrument
US20090043312A1 (en) Articulating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serter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Use
CN104334101B (zh) 脊神经减压系统
US20080065082A1 (en) Steerable rasp/trial inserter
WO2006107504A1 (en)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uatable planar surface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for a spinal procedure
KR101681451B1 (ko) 경성 척추 내시경
US20100121155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Tissue Modification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Visualization
US20080269754A1 (en) Preparation Tool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070265633A1 (en) Implement and method to extract nucleus from spine intervertebral disc
JP2008534135A (ja) 側方進入路を含む脊椎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90275951A1 (en) Percutaneous discectomy and endplate preparation tool
CN111447886A (zh) 患者安装的外科支撑件
US9333046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tip cleaner
CN105433998A (zh) 一种脊柱后路可调式手术拉钩
Kambin Arthroscopic microdiscectomy of the lumbar spine
CN117503260A (zh) 可防止术中椎板残留的咬骨钳及使用方法
CN108420473A (zh) 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
US11471144B2 (en) Vertebral end plate processing device
CN110711010A (zh) 一种扩张式可调高的刮匙
JP2008543421A (ja) 椎骨終板を前処理するための侵襲性を最小限に抑制した器具と方法
CN212234641U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AU2019229389B2 (en) Spinal plate bender
CN208942225U (zh) 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
CN215778405U (zh) 一种椎体间融合手术用终板提拉刮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2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