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2085A -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2085A
CN117502085A CN202311789411.9A CN202311789411A CN117502085A CN 117502085 A CN117502085 A CN 117502085A CN 202311789411 A CN202311789411 A CN 202311789411A CN 117502085 A CN117502085 A CN 117502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 buckthorn
planting
sea
buckthorn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9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国良
杨爱国
刘利成
马素清
王捷
姚玉军
张志刚
顾翔宇
董久霞
乌仁斯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uhangre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uhangre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uhangre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uhangre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94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2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2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2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棘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本发明根据沙棘木蠹蛾依靠嗅觉进行搜索的特征,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充分利用丁香的挥发性气味干扰沙棘木蠹蛾,使其不能准确找到沙棘树,进而无法蛀食沙棘树,提高了沙棘的成活率;于每年5~7月在种植区放置性诱导激素,使处于交配期的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进而无法完成交尾产卵,大大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繁殖量。本发明通过沙棘与丁香的混种方式配合性诱导激素,可以有效防治沙棘木蠹蛾,综合成本降低,沙棘成活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沙棘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棘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沙棘是胡颓子科属落叶性灌木果实。沙棘树高1~2.5m,开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9~10月;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籽,均可入药,特别是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且维生素含量高,享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现代医学研究,沙棘有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抗衰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软化心脑血管等功效。
沙棘木蠹蛾为鳞翅目木蠹蛾科线角木蠹蛾属的一个物种,其成虫体长17~19mm,翅展38~39mm,体色为灰褐色,伴随有黑色条纹,触角丝状复眼黑色;幼虫个体矮小通体粉红色;生长周期多为4年一代,世代重叠。沙棘木蠹蛾属于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初期幼虫常群集树干,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化蛹,从而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导,致使树势衰弱或死亡。由于沙棘木蠹蛾的危害,大面积沙棘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沙棘木蠹蛾的危害已经影响到沙棘林分布区沙棘三大效益的发挥和产业价值的开发,危害严重的单株虫口达100余头,如不及时控制,将会给沙棘林带来毁灭性危害。
目前,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性信息素和营林措施。物理防治指在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诱杀;化学防治可采用干基喷雾、浇根、排粪孔注药、熏蒸等方法;生物防治指保护和利用蒲螨、姬蜂和小蜂等天敌资源;成虫期利用木蠹蛾性信息素诱芯诱杀雄成虫,可有效地控制危害;营林措施采取沙棘与当地乡土树种的块状混交方式造林,选育抗虫品种。但对于沙棘果而言,基本都属于有机产品,不适用化学防治;现有的营林措施效果较差,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进行结合才能达到一定效果;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性信息素的人力或价格成本又很高。并且,现有技术对沙棘木蠹蛾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由于沙棘木蠹蛾成虫后繁殖能力极强,只要有一定量的沙棘木蠹蛾存在,就能迅速繁殖出大量沙棘木蠹蛾,对沙棘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有效防治沙棘木蠹蛾的方法,以提高沙棘树的成活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通过沙棘与丁香的混种配合性诱导激素可以有效防治沙棘木蠹蛾,综合成本低,且沙棘成活率高、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于每年5~7月在种植区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根据沙棘木蠹蛾(视觉较差)依靠嗅觉进行搜索的特征,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充分利用丁香的挥发性气味干扰沙棘木蠹蛾,使其不能准确找到沙棘树,进而无法蛀食沙棘树,提高了沙棘的成活率;本发明利用沙棘木蠹蛾老熟幼虫于5~6月爬出蛀孔入土化蛹,6~7月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的习性,于每年5~7月在种植区放置性诱导激素,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进而无法完成交尾产卵,大大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繁殖量,达到进一步防治沙棘木蠹蛾的目的。本发明通过沙棘与丁香的混种方式配合性诱导激素,可以有效防治沙棘木蠹蛾,还可避免施用化学农用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综合成本降低,沙棘成活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沙棘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沙棘木蠹蛾的视觉较差,主要是依靠嗅觉来寻找宿主;在大量树种中,唯有丁香与沙棘进行混种,才能有效干扰沙棘木蠹蛾的嗅觉,使其不能准确找到沙棘树,进而无法寄宿于沙棘树上。对于少量已经寄宿于沙棘树皮缝隙或根部的沙棘木蠹蛾幼虫,本发明使用性诱导激素,使处于交配期的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无需杀死成虫即可达到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繁殖量的目的,防治沙棘木蠹蛾的效率优于现有技术(利用木蠹蛾性信息素诱芯诱杀雄成虫)。
优选的,所述间隔种植的方式包括:把所述种植区分为多行,以每2行为1个重复,形成若干种植单元;每一所述种植单元中,一行为沙棘树单元,另一行为单颗沙棘树和单颗丁香树的交替种植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行中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1.5~2.5m,所述行的行间距为3~6m。
本发明通过控制相邻树之间的间距,可以在保证防治沙棘木蠹蛾的基础上,不影响沙棘树和丁香树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进而有利于沙棘树和丁香树的生长。
优选的,每亩地中所述沙棘树和所述丁香树的颗数比为(2~3):1。
优选的,所述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
示例的,所述育苗和所述移栽在春季进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育苗中丁香树苗的高为35~50c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栽中沙棘树苗的移栽颗数为1~2颗/穴,丁香树苗的移栽颗数为2~3颗/穴。
需要说明的是,沙棘树苗分为播种苗和切插苗两种,当沙棘树苗为播种苗时,移栽颗数为2颗/穴;当沙棘树苗为切插苗时,移栽颗数为1颗/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
优选的,所述性诱导激素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30~40份、反-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0~30份、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5~20份、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0~15份、顺-5-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8~12份、顺-7-十四碳烯醇5~10份和反-3-十四碳烯醇2~5份。
本发明优选的性诱导激素具有挥发性,有效作用时间可达2~4个月,可以使处于交配期的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无需杀死成虫即可达到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繁殖量的目的,防治沙棘木蠹蛾的效率优于现有技术(利用木蠹蛾性信息素诱芯诱杀雄成虫)。现有技术中,雄成虫在诱杀前,可能已经完成了与雌成虫的交尾,而本发明中的雌雄成虫只要在性诱导激素的挥发范围内,均无法辨别雌雄双方,进而无法完成交尾,无法繁殖后代。
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性诱导激素包含上述特定配比的7种C14的直链烯醇乙酸酯及C14的直链烯醇时,木蠹蛾成虫几乎完全无法辨别雌雄双方,对雌雄成虫交配繁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去掉任何一种组分,或者顺反结构进行替换,对雌雄成虫交配繁殖的抑制作用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改变上述质量配比后,增加或减少某种组分的用量,对雌雄成虫交配繁殖的抑制作用也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性诱导激素为膏状,除主要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和助剂(如抗氧化剂)等。本发明对有机溶剂和助剂的成分及用量不作要求,采用现有的有机溶剂和助剂类型,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应的加入量进行调整即可。
优选的,所述性诱导激素的放置方式为悬挂,悬挂点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直线距离为5~8m。
本发明通过控制悬挂点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距离,可以保证沙棘树在性诱导激素的有效挥发范围内的同时,确保沙棘树不被化学试剂污染。
示例的,所述悬挂点为规格20cm×15cm的木板,所述性诱导激素涂覆在所述悬挂点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悬挂点的个数为2~3个/亩。
雌性蛾子对雄性蛾子的引诱距离可达1200米,本发明通过限定悬挂点的个数,可以在保证性诱导激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减少性诱导激素的用量,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1)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
间隔种植的方式包括:把种植区分为多行,以每2行为1个重复,形成若干种植单元;每一种植单元中,一行为沙棘树单元,另一行为单颗沙棘树和单颗丁香树的交替种植单元;每行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1.5m,行间距为3m。每亩地中沙棘树和丁香树的颗数比为3:1。
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丁香树苗的高为35~50cm。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沙棘树苗为播种苗,移栽颗数为2颗/穴,丁香树苗的移栽颗数为2~3颗/穴。
(2)于每年5月在种植区悬挂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性诱导激素的主要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30份、反-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0份、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5份、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0份、顺-5-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8份、顺-7-十四碳烯醇5份和反-3-十四碳烯醇2份。
性诱导激素涂覆在规格20cm×15cm的木板表面,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直线距离为6m。悬挂点的个数为2个/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1)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
间隔种植的方式包括:把种植区分为多行,以每2行为1个重复,形成若干种植单元;每一种植单元中,一行为沙棘树单元,另一行为单颗沙棘树和单颗丁香树的交替种植单元;每行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2m,行间距为4m。每亩地中沙棘树和丁香树的颗数比为2.5:1。
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丁香树苗的高为35~50cm。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沙棘树苗为切插苗,移栽颗数为1颗/穴,丁香树苗的颗数为2~3颗/穴。
(2)于每年5月在种植区悬挂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性诱导激素的主要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35份、反-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5份、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8份、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2份、顺-5-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0份、顺-7-十四碳烯醇7份和反-3-十四碳烯醇4份。
性诱导激素涂覆在规格20cm×15cm的木板表面,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直线距离为6m。悬挂点的个数为2.5个/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1)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
间隔种植的方式包括:把种植区分为多行,以每2行为1个重复,形成若干种植单元;每一种植单元中,一行为沙棘树单元,另一行为单颗沙棘树和单颗丁香树的交替种植单元;每行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2.5m,行间距为5.5m。每亩地中沙棘树和丁香树的颗数比为2:1。
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丁香树苗的高为35~50cm。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沙棘树苗分为播种苗和切插苗两种,当沙棘树苗为播种苗时,移栽颗数为2颗/穴,当沙棘树苗为切插苗时,移栽颗数为1颗/穴;丁香树苗的颗数为2~3颗/穴。
(2)于每年6月在种植区悬挂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性诱导激素的主要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40份、反-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30份、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0份、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5份、顺-5-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2份、顺-7-十四碳烯醇10份和反-3-十四碳烯醇5份。
性诱导激素涂覆在规格20cm×15cm的木板表面,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直线距离为6m。悬挂点的个数为3个/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将丁香树替换为樟子松,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将丁香树替换为油松,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将丁香树替换为麻黄,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将丁香树替换为玉米,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将丁香树替换为燕麦,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仅包括(1)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不包括(2)悬挂性诱导激素。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仅是不采用混种的方式,即只种植沙棘树。
(1)沙棘树种植。
种植的方式包括:把种植区分为多行,每行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2m,行间距为4m。
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沙棘树苗为切插苗,移栽颗数为1颗/穴。
(2)于每年5月在种植区悬挂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性诱导激素的组分及放置方式同实施例2,不再赘述。
效果例
在内蒙古某厂区内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采用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的沙棘种植方法进行种植,每种种植方法的种植区基本为正方形,种植区面积均为3亩,在2023年6月30日~2023年7月6日检测沙棘木蠹蛾的数量。监测方法包括:在各种植区分别放置5个含有针对木蠢蛾的昆虫信息素诱捕器(购自北京金益润农科技有限公司),每个诱捕器可检测1亩地,5个诱捕器分别位于种植区的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和中央位置。经过7天的监测,收集、统计诱捕器中的沙棘木蠢蛾数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的种植区的沙棘木蠢蛾数量检测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进行种植,3亩地的种植区中仅存在沙棘木蠹蛾2~3个,这表明通过沙棘与丁香的混种方式配合性诱导激素,可以有效防治沙棘木蠹蛾。相较于实施例,对比例1~5采用其他树种与沙棘进行混种,3亩地的种植区中沙棘木蠹蛾的数量为54~91个,这表明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丁香的挥发性气味干扰沙棘木蠹蛾,使其不能准确找到沙棘树。相较于实施例,对比例6仅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未悬挂性诱导激素辅助防治沙棘木蠹蛾,3亩地的种植区中仍含有38个沙棘木蠹蛾,不能有效地防治沙棘木蠹蛾。相较于实施例,对比例7仅悬挂性诱导激素,未采用沙棘树和丁香树混种的方式,3亩地的种植区中仍含有103个沙棘木蠹蛾,依然不能有效地防治沙棘木蠹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沙棘树和丁香树间隔种植,于每年5~7月在种植区放置使雌雄沙棘木蠹蛾成虫无法辨别对方的性诱导激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种植的方式包括:把所述种植区分为多行,以每2行为1个重复,形成若干种植单元;每一所述种植单元中,一行为沙棘树单元,另一行为单颗沙棘树和单颗丁香树的交替种植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中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为1.5~2.5m,所述行的行间距为3~6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地中所述沙棘树和所述丁香树的颗数比为(2~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种植的步骤包括育苗和移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中沙棘树苗的足根臂径≥0.5cm,高为60~85cm;和/或
所述育苗中丁香树苗的高为35~50c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中沙棘树苗的移栽颗数为1~2颗/穴,丁香树苗的移栽颗数为2~3颗/穴;和/或
所述移栽中树穴的深度为48~52cm,直径为43~47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诱导激素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30~40份、反-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0~30份、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5~20份、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10~15份、顺-5-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8~12份、顺-7-十四碳烯醇5~10份和反-3-十四碳烯醇2~5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诱导激素的放置方式为悬挂,悬挂点与最近的沙棘树根的直线距离为5~8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点的个数为2~3个/亩。
CN202311789411.9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7502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9411.9A CN117502085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9411.9A CN117502085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2085A true CN11750208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9411.9A Pending CN117502085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20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warbrick et al. The biology of Australian weeds 25. Lantana camara L.
CN108605719A (zh) 一种香菜西花蓟马的防治方法
CN107333599A (zh) 一种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方法
CN109526977B (zh) 一种具有强内吸传导特性和触杀作用的防治天牛的高效膏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08520A (zh) 湿地松针阔混交林的松毛虫害防治方法
Dandin et al. Mulberry (Morus sps.) cultivation for sustainable sericulture
CN109644769A (zh) 一种利用过江藤防治果园中杂草的方法
CN117502085A (zh)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沙棘种植方法
CN113951023A (zh) 一种利用小花蝽防治芒果蓟马的方法
CN109258683B (zh) 一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防治天牛的药膏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47280A (zh) 一种板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Kamau et al. Pyrethrum Propagation
DeLoach et al. Weeds common to Mexican and US rangelands: proposal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CN110999707A (zh) 一种苹果林防印度小裂绵蚜虫害的作物套种方法
CN111264544B (zh)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10679404B (zh) 一种以植物替代控制与天敌协同防治陆生型水花生的方法
CN103262719A (zh) 一种防蚜的麦草套种方法
Kulawardhana et al. Biopesticidal activity of Lunumidella (Melia dubia) leaf extract
Grass Element stewardship abstract for Holcus lanatus
CN110521511B (zh) 一种基于精准施药的火龙果褐腐病综合防控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29832B (zh) 金桔病虫害防治方法
WO2008060136A1 (en) Biopesticide
CN116369109A (zh) 一种降低茶园杂草和提高茶产量的方法
Stankevych et al. The common tomato insect pests in greenhouses
Sowmiya et al. Agro-ecological Alternatives for Fall Armyworm Management in Maize: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