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4144A -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4144A
CN117494144A CN202311639110.8A CN202311639110A CN117494144A CN 117494144 A CN117494144 A CN 117494144A CN 202311639110 A CN202311639110 A CN 202311639110A CN 117494144 A CN117494144 A CN 117494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container
cloud platform
cloud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91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宇
李兴
周富
马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To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To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To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Tong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91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4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4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4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7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and evaluating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认证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缺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环境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形态,是高性能和分布式计算发展的最新形式。它以新的业务模式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应用。作为一种以虚拟化为基础、以服务为特征、以按需使用为业务模式的新型信息化形态。
目前,云平台通常会使用访问控制和认证机制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资源;然而,弱密码、恶意内部人员、社会工程等因素可能导致认证机制受到攻击;对于敏感数据,加密是保护隐私的关键手段,然而,如果密钥管理不当或者加密算法存在漏洞,仍可能被攻击者窃取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云平台中的日志信息可以帮助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威胁,但是大规模的日志数据处理和威胁情报分析是一个挑战,并且可能无法及时识别新型的攻击。此外,随着新兴技术如容器化、边缘计算的发展,云平台的安全环境也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访问认证机制、数据加密、日志信息处理存在缺陷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包括: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应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编码实践、安全配置管理、恶意软件防护、安全漏洞管理、灾难恢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
对在所述云资源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及动态状态下的加密;
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保证网络通信安全,保护所述云资源及云环境;
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
记录和监控云平台的活动,包括用户操作、系统事件和安全事件;
定期对云平台的组件和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制定冗余和备份策略,当所述云平台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包括: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云资源;
在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授权,限制所属用户对云资源的访问范围和操作权限,记录用户的访问活动;
使用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用户及所述云资源的属性来定义具体的访问活动规则。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包括: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检测和识别潜在的恶意软件行为;
如果检测到恶意软件,使用反病毒软件来扫描并清除受感染的系统,通过断开网络连接、关闭被感染的系统及重新配置虚拟化环境,隔离受感染的系统、虚拟机或容器;
持续的监测和更新云平台数据,获取最新的威胁情报、更新反病毒软件和安全规则,并进行实时的系统检测和修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
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
通过网络隔离、安全通信协议、网络流量监控保护容器间和容器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安全;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限制对容器的访问权限;
定期对容器环境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并确保容器环境中的软件组件和库都是最新的安全版本;
实施容器环境的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对容器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容器日志,根据所述容器日志制定和实施容器安全策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包括:
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工具来扫描容器镜像中的漏洞,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定期对容器镜像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审计,检查镜像的基础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依赖组件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或配置问题;
将漏洞扫描和审计过程整合到构建和部署流程中,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
建立适当的安全策略,规定使用哪些镜像源及禁止使用不受信任的或未经验证的镜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包括:
选择使用经过精简和安全审计的最小化基础镜像作为容器的基础;
使用容器运行时平台提供的隔离机制,将容器与宿主系统和其他容器进行隔离;
限制容器内部用户的权限,尽量避免使用root用户;
将容器的文件系统设置为只读模式,以防止容器内部的修改对宿主系统产生影响;
限制容器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权限,仅允许容器访问必要的网络资源;
定期进行容器环境的安全审计和监控,若发现异常活动和安全事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应用程序;
对在应用程序中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或动态状态下的加密;
遵循安全编码标准,使用安全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和部署安全的应用程序代码;
对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配置,确保应用程序及其相关组件的安全配置;
使用反病毒软件、恶意软件扫描器和行为分析工具来防范和应对恶意软件的攻击;
定期对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制定应用程序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当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应用程序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综合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护恶意软件,从实时监测到自动化漏洞管理,都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通过对云资源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云资源,并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这样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敏感数据和系统进行非法访问和操作。
3.通过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和限制容器的权限,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攻击面。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漏洞管理、访问控制等,可以构建更加健壮和安全的容器环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认证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2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01、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对在所述云资源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及动态状态下的加密;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保证网络通信安全,保护所述云资源及云环境;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记录和监控云平台的活动,包括用户操作、系统事件和安全事件;定期对云平台的组件和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制定冗余和备份策略,当所述云平台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
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包括: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云资源;在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授权,限制所属用户对云资源的访问范围和操作权限,记录用户的访问活动;使用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用户及所述云资源的属性来定义具体的访问活动规则。
这些安全措施的目的是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云资源,并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这样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敏感数据和系统进行非法访问和操作。同时,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控制策略也是重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安全威胁。
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包括: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检测和识别潜在的恶意软件行为;如果检测到恶意软件,使用反病毒软件来扫描并清除受感染的系统,通过断开网络连接、关闭被感染的系统及重新配置虚拟化环境,隔离受感染的系统、虚拟机或容器;持续的监测和更新云平台数据,获取最新的威胁情报、更新反病毒软件和安全规则,并进行实时的系统检测和修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护恶意软件,从实时监测到自动化漏洞管理,都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02、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
具体的,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通过网络隔离、安全通信协议、网络流量监控保护容器间和容器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安全;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限制对容器的访问权限;定期对容器环境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并确保容器环境中的软件组件和库都是最新的安全版本;实施容器环境的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对容器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容器日志,根据所述容器日志制定和实施容器安全策略。
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包括: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工具来扫描容器镜像中的漏洞,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定期对容器镜像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审计,检查镜像的基础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依赖组件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或配置问题;将漏洞扫描和审计过程整合到构建和部署流程中,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问题;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建立适当的安全策略,规定使用哪些镜像源及禁止使用不受信任的或未经验证的镜像。
通过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并结合漏洞扫描和审计等措施,可以增强容器环境的安全性。定期更新和修复已知漏洞,并保持警惕,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安全威胁。
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包括:选择使用经过精简和安全审计的最小化基础镜像作为容器的基础;使用容器运行时平台提供的隔离机制,将容器与宿主系统和其他容器进行隔离;限制容器内部用户的权限,尽量避免使用root用户;将容器的文件系统设置为只读模式,以防止容器内部的修改对宿主系统产生影响;限制容器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权限,仅允许容器访问必要的网络资源;定期进行容器环境的安全审计和监控,若发现异常活动和安全事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
通过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和限制容器的权限,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攻击面。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漏洞管理、访问控制等,可以构建更加健壮和安全的容器环境。
103、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应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编码实践、安全配置管理、恶意软件防护、安全漏洞管理、灾难恢复。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应用程序;对在应用程序中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或动态状态下的加密;遵循安全编码标准,使用安全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和部署安全的应用程序代码;对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配置,确保应用程序及其相关组件的安全配置;使用反病毒软件、恶意软件扫描器和行为分析工具来防范和应对恶意软件的攻击;定期对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制定应用程序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当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应用程序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综合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认证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缺陷的问题。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2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220、存储器(memory)230和通信总线240,其中,处理器210,通信接口220,存储器230通过通信总线2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210可以调用存储器2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用于主机操作系统的深度安全防护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认证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缺陷的问题。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认证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缺陷的问题。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云资源访问控制、云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日志和审计、安全漏洞管理、灾难修复;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容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容器镜像安全、容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漏洞管理和安全更新、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安全策略制定;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所述应用安全防护体系包括: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编码实践、安全配置管理、恶意软件防护、安全漏洞管理、灾难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
对在所述云资源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及动态状态下的加密;
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保证网络通信安全,保护所述云资源及云环境;
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
记录和监控云平台的活动,包括用户操作、系统事件和安全事件;
定期对云平台的组件和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制定冗余和备份策略,当所述云平台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细粒度访问控制来限制对云资源的访问,当用户被授权才可以访问云资源,包括: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云资源;
在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授权,限制所属用户对云资源的访问范围和操作权限,记录用户的访问活动;
使用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用户及所述云资源的属性来定义具体的访问活动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和扫描云平台的活动,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使用反病毒软件和行为分析工具获取恶意软件存在情况,根据所述恶意软件存在情况制定处理策略,包括: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检测和识别潜在的恶意软件行为;
如果检测到恶意软件,使用反病毒软件来扫描并清除受感染的系统,通过断开网络连接、关闭被感染的系统及重新配置虚拟化环境,隔离受感染的系统、虚拟机或容器;
持续的监测和更新云平台数据,获取最新的威胁情报、更新反病毒软件和安全规则,并进行实时的系统检测和修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容器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
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
通过网络隔离、安全通信协议、网络流量监控保护容器间和容器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安全;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限制对容器的访问权限;
定期对容器环境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并确保容器环境中的软件组件和库都是最新的安全版本;
实施容器环境的安全监控和日志管理,对容器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容器日志,根据所述容器日志制定和实施容器安全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官方和可信赖的镜像源,对镜像进行漏洞扫描和审计,包括:
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工具来扫描容器镜像中的漏洞,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定期对容器镜像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审计,检查镜像的基础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依赖组件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或配置问题;
将漏洞扫描和审计过程整合到构建和部署流程中,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
建立适当的安全策略,规定使用哪些镜像源及禁止使用不受信任的或未经验证的镜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安全的容器运行环境,限制容器的权限,包括:
选择使用经过精简和安全审计的最小化基础镜像作为容器的基础;
使用容器运行时平台提供的隔离机制,将容器与宿主系统和其他容器进行隔离;
限制容器内部用户的权限,尽量避免使用root用户;
将容器的文件系统设置为只读模式,以防止容器内部的修改对宿主系统产生影响;
限制容器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权限,仅允许容器访问必要的网络资源;
定期进行容器环境的安全审计和监控,若发现异常活动和安全事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护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免受安全威胁的侵害,包括:
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应用程序;
对在应用程序中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包括端到端的加密和数据在静态或动态状态下的加密;
遵循安全编码标准,使用安全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和部署安全的应用程序代码;
对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配置,确保应用程序及其相关组件的安全配置;
使用反病毒软件、恶意软件扫描器和行为分析工具来防范和应对恶意软件的攻击;
定期对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制定应用程序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当发生灾难时快速恢复应用程序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CN202311639110.8A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Pending CN117494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110.8A CN117494144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110.8A CN117494144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4144A true CN117494144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0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9110.8A Pending CN117494144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41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3570A (zh) * 2024-02-22 2024-03-26 福建银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资源池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3570A (zh) * 2024-02-22 2024-03-26 福建银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资源池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763570B (zh) * 2024-02-22 2024-05-07 福建银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全资源池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ladi et al.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Cyberattack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
Saleem et al. Sok: Anatomy of data breaches
Jimmy Cyber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Remediation Through Cloud Security Tools
CN110233817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容器安全系统
US8601580B2 (en) Secure operating system/web serv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7494144A (zh) 基于云平台的安全环境防护方法
Goni et al. A Study on Cyber security: Analyzing Current Threats, Navigating Complexities, and Implementing Prevention Strategies
CN113132412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测试检验方法
CN113422776A (zh) 一种面向信息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方法及系统
US20230252138A1 (en) Cybersecurity workflow management using autodetection
KR101265474B1 (ko) 모바일 가상화 서비스를 위한 보안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Waheed et al. Zero-Day Exploits in Cybersecurity: Case Studies and Countermeasure
Kujo Implementing Zero Trust Architecture for Identities and Endpoints with Microsoft tools
CN114205166A (zh) 病毒防护系统
CN106598713A (zh) 虚拟机安全动态迁移的方法及系统
Aler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compromise of government agencie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zations
Kim et al. A Study on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alysis to build a Zero Trust-based Remote Work Environment
CN117648100B (zh)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Isaac et al. AI Product Security: A Primer for Developers
Guo et al. Research on risk analysis and security testing technology of mobile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
Sethi et al. Secure Web Application: Rudimentary perspective
Dhiman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Enabled Cybersecurity Tools and Techniques
Ragavi et al.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in cyber security
Jansen Enhancing Cybersecurity Threat Preven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Security Event Management (SIEM) and Policy Deployment Effectiveness
Salim et al.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n Cloud Secur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