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0117A -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0117A
CN117490117A CN202311296166.8A CN202311296166A CN117490117A CN 117490117 A CN117490117 A CN 117490117A CN 202311296166 A CN202311296166 A CN 202311296166A CN 117490117 A CN117490117 A CN 117490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ve
heat supply
user
terminal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6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文
闫喆
马洪光
王晓勃
胡宇非
王淼
袁野
赵庆垚
高嘉阳
范赢
杨洋
陈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Huludao Thermal Power Co ltd
Data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Huludao Thermal Power Co ltd
Data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Huludao Thermal Power Co ltd, Data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Huludao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61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0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0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using a valve o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4Sensors
    • F24D2220/042Temperatur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涉及智能供热调节领域。解决了供热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较少,以及供热效率、效益提升的需求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平衡阀、传感器装置、无线传输装置、阀门控制器、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和室内温度测点装置;所述室内温度测点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端温度并将温度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述传感器装置测量供热管道回水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理平台,所述终端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用户端温度以及天气温度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调节平衡阀开度。应用于供热工控工程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供热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供热调节仅调节二网换热站,近些年存在一些单元物联网阀门调节二网的水力平衡,仅能改善单元间的水平不平衡现场。而针对供热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较少,此外供热效率、效益提升的需求也将导致供热工控工程及智能供热管控软件需求量日益增多。
供热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少,会导致能源分配不均,在没有适当的调节系统的情况下,供热系统可能会一直运行,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增加供热成本,并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进一步的,缺乏调节系统可能导致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且很难维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这可能会引发用户的投诉,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供热系统没有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系统运行时可能无法平衡地分配热量,导致某些房间或区域供暖充足,而其他地方供暖不足。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均匀的供热。气温会因季节和天气变化而波动,缺乏调节系统会使供热系统很难应对这些变化。在寒冷的冬天,可能需要更多的供暖,而在温暖的天气下则需要较少的供热,缺乏调节系统会导致供热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供热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较少,以及供热效率、效益提升的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所述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平衡阀、传感器装置、无线传输装置、阀门控制器、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和室内温度测点装置;
所述室内温度测点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端温度并将温度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述传感器装置测量供热管道回水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理平台,所述终端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用户端温度以及天气温度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调节平衡阀开度。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前端,用于实时测量回水温度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后端,用于实时测量供水流量。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衡阀为活塞式阀门,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平衡阀距离在5cm之内。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动执行机构,所述平衡阀和电动执行机构间通过异步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平衡阀、传感器装置、电动执行机构和无线传输装置供电。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阀门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中NB-IoT远程通讯方式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连接。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测量计和温度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温度测量计设置在温度数据传输模块上,所述测量计采集热用户室内温度数据,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所述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控控制平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安装在供热回水管道的传感器装置根据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设计时间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传回终端管理控制平台;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根据天气温度,回水温度结合用户室内温度,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
根据传感器装置采集的现有的回水温度和目标回水温度差值,计算阀门开度数值;
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阀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当户用平衡阀回水温度预设值时,阀门停止动作。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预设值为目标温度±1℃范围内。
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息传递给阀门控制器进行阀门开度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解决了供热末端用户的调节系统较少,以及供热效率、效益提升的需求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室内温度、供热管道回水温度以及外部天气温度等数据,从而智能地计算标准回水温度,实现对供热系统的实时动态调节,提高供热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系统可以保持供热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避免了传统系统中常见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实现节能目的,降低能源成本。系统通过室内温度测点装置实时获取用户端温度,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保证了用户在舒适的温度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提高用户满意度。传感器装置实时监测供热管道回水温度,能够迅速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异常,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升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采用了无线传输装置,使得各个部件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信息传输,避免了传统有线连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维护难题。通过阀门控制器和传感器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精确控制平衡阀的开度,确保各个区域的供暖均衡,避免了传统系统中单一调节点的水力不平衡问题,提高供热效率。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相应的控制指令传输给阀门控制器,实现了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利用传感器装置实时采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通过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结合天气温度、回水温度和用户室内温度等因素,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从而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调节。通过计算传感器采集的现有回水温度与目标回水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阀门开度数值。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度。这样可以实现精确的阀门控制,使得回水温度能够接近预设值,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该方法采用了无线传输装置,实现了快速、稳定的信息传输。无线传输技术避免了传统有线连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维护难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阀门开度,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提供恰当的供热量,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这样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实现能耗的节约。
本发明应用于供热工控工程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八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平衡阀、传感器装置、无线传输装置、阀门控制器、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和室内温度测点装置;
所述室内温度测点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端温度并将温度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述传感器装置测量供热管道回水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理平台,所述终端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用户端温度以及天气温度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调节平衡阀开度。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室内温度、供热管道回水温度以及外部天气温度等数据,从而智能地计算标准回水温度,实现对供热系统的实时动态调节,提高供热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系统可以保持供热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避免了传统系统中常见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实现节能目的,降低能源成本。系统通过室内温度测点装置实时获取用户端温度,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保证了用户在舒适的温度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提高用户满意度。传感器装置实时监测供热管道回水温度,能够迅速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异常,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升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采用了无线传输装置,使得各个部件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信息传输,避免了传统有线连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维护难题。通过阀门控制器和传感器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精确控制平衡阀的开度,确保各个区域的供暖均衡,避免了传统系统中单一调节点的水力不平衡问题,提高供热效率。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相应的控制指令传输给阀门控制器,实现了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益。
本实施方式中,室内温度测点装置负责监测用户端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传感器装置测量供热管道回水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理平台。终端管理平台根据室内温度、回水温度和天气温度等数据计算标准回水温度,并生成相应的阀门控制指令。通过无线传输装置,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阀门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指令调节平衡阀的开度,以实现供热系统的动态调节。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节,有效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从而降低了能源成本。用户能够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获得更加舒适的供热体验,因为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节。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可以迅速检测并响应供热系统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维护和修复成本。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平台,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通过智能化调节、实时监测、无线传输等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供热效率、用户舒适度和系统稳定性,是传统供热系统的重要进步。
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前端,用于实时测量回水温度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后端,用于实时测量供水流量。
本实施方式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回水温度和供水流量的变化。这使得系统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并做出相应的调节和控制,以保持供热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传感器装置提供了精确的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回水温度和供水流量的细微变化。这有助于系统进行精细的调节,使得回水温度接近目标设定值,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和舒适性。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平衡阀前端和后端)涵盖了供热管道中的关键部位。这样可以全面监测回水温度和供水流量,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帮助系统更好地进行调节和控制。
本实施方式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平衡阀前端,目的是实时测量回水温度。回水温度是供热系统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用户回水的热负荷和供热系统的热平衡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回水温度,系统可以针对实际温度变化做出相应的调节,以维持回水温度在预设范围内,并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安装流量传感器在平衡阀后端,目的是实时测量供水的流量。供水流量是供热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和运行状态。通过实时监测供水流量,系统可以及时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流量变化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量的有效利用。
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二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平衡阀为活塞式阀门,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平衡阀距离在5cm之内。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与平衡阀的距离,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回水温度。这对于系统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要,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回水温度数据。通过将平衡阀直接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可以使平衡阀更加接近用户端,从而能够更快地响应控制指令并进行相应的调节。这有利于系统在温度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快速平衡供热量。活塞式阀门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精确地调节供热管道的水流量。这有助于实现更精细的热平衡控制,提高系统的供热效率和舒适性。将平衡阀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安装和维护。其距离接近可以减少管道连接和布线的复杂性,同时也方便对平衡阀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本实施方式将活塞式平衡阀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并与温度传感器的距离保持在5cm之内,能够提供精确的回水温度测量和快速的响应调节,从而达到优化供热平衡控制的目的。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简化安装和维护过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动执行机构,所述平衡阀和电动执行机构间通过异步电机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电动执行机构,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这意味着操作员可以从远程位置监控和调整供热系统,而不必亲自前往现场。这提高了系统的便捷性和操作效率。异步电机可以提供精确的控制,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地调整平衡阀的位置和开度。这有助于确保系统中的热水流量能够在各个用户之间平衡分配,从而提高供热效率。电动执行机构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响应控制指令。这对于在供热需求发生变化时快速调整供热系统非常重要,以保持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和算法进行自动化调节,以实现最佳的热平衡和能源效率。这意味着系统可以根据外部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自适应调整,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要。通过更精确的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对于节能和可持续性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减少供热系统的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异步电机通常具有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可以监测电动执行机构的状态并在有问题时发出警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将电动执行机构与平衡阀之间通过异步电机连接,能够实现远程操控、自动化、精确的阀门控制、快速响应、节能和可持续性等多个优点,从而提高了供热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这种系统设计适用于需要高度可控性和自动化的供热系统,特别是大型和复杂的供热网络。
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四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平衡阀、传感器装置、电动执行机构和无线传输装置供电。蓄电池提供了备用电源,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或中断时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这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电源故障而导致的供热中断。
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可以平稳供电,避免电源波动对系统性能的负面影响。这对于确保平衡阀、传感器和电动执行机构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电网不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无线传输装置通常对稳定的电源供应要求较高。通过使用蓄电池供电,可以提高无线传输装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且蓄电池可以在低电负荷期间充电,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这有助于节省电力成本,因为系统可以选择在电价较低的时候充电,然后在高电价时使用蓄电池供电,降低电力成本。如果系统需要移动或临时安装,蓄电池供电可以使其更加灵活,不受电源接入的限制。这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场景,如建筑工地供热或活动临时供暖,非常有用。
本实施方式将蓄电池集成到系统中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节省能源和促进环保。这种设计适用于需要可靠电源备份和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供热系统,特别是在电力不稳定或不可靠的地区。
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阀门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中NB-IoT远程通讯方式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连接。
本实施方式使用NB-IoT通信方式,阀门控制器可以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进行远程通信。这意味着供热系统的运行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监控和控制,无需物理接触。这在实际操作中非常便利,特别是对于大型供热系统或分布广泛的系统。NB-IoT通信具有较低的延迟,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这对于实时监测室内温度、供热管道回水温度以及迅速调整阀门控制非常重要。及时的响应可以确保用户的供热需求得到满足,并且系统可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由于供热系统的控制必须始终可靠地运行,以避免不必要的中断或故障,本实施方式采用NB-IoT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提供良好的连接。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需要现场操作的需求,从而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出差费用。这也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运维成本。
本实施方式通过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的远程连接,阀门控制器可以接收到经过计算和优化的控制指令。这使得供热系统能够更智能地响应用户需求和外部环境条件,提高了供热的舒适性和效率。远程通信方式允许系统快速响应变化的情况。当室内温度变化较大或外部气温突然下降时,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可以迅速生成新的控制指令,使供热系统能够立即调整,以满足新的需求。如果供热系统出现故障,远程连接允许工程师或维护人员远程访问阀门控制器,诊断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修复,而无需现场操作。这可以减少维修时间和维护成本。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调整供热水的温度,以匹配用户需求。这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
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测量计和温度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温度测量计设置在温度数据传输模块上,所述测量计采集热用户室内温度数据,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所述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控控制平台。
本实施方式采用温度测量计可以连续采集室内温度数据,因此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这对于确保用户在室内获得舒适的温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季节性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存储温度数据,这允许系统创建历史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这些历史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温度趋势,检测异常情况,以及为优化供热系统性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这使得操作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远程监控室内温度,无需亲临现场。这对于减少人工干预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非常有帮助。由于温度测量计是通过自动化方式采集数据的,因此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有助于确保供热系统对室内温度进行准确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监测室内温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用户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都能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持续监测和控制温度,系统可以及时调整供热,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存储的温度数据可用于分析室内温度趋势和性能。这使得系统能够进行优化,以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室内温度的需求,从而更智能地控制供热。远程传输温度数据到终端管控控制平台使操作人员能够从远程位置监测室内温度,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这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历史温度数据可以用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有助于迅速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以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实施方式八、参见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安装在供热回水管道的传感器装置根据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设计时间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传回终端管理控制平台;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根据天气温度,回水温度结合用户室内温度,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
根据传感器装置采集的现有的回水温度和目标回水温度差值,计算阀门开度数值;
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阀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当户用平衡阀回水温度预设值时,阀门停止动作。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利用传感器装置实时采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通过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结合天气温度、回水温度和用户室内温度等因素,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从而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调节。通过计算传感器采集的现有回水温度与目标回水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阀门开度数值。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度。这样可以实现精确的阀门控制,使得回水温度能够接近预设值,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该方法采用了无线传输装置,实现了快速、稳定的信息传输。无线传输技术避免了传统有线连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维护难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实时监测和调节阀门开度,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提供恰当的供热量,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这样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实现能耗的节约。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安装在供热回水管道上,通过采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结合天气温度、回水温度和用户室内温度等因素,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根据传感器装置采集的现有回水温度和目标回水温度的差值,计算阀门开度数值。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阀门控制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的开度,并随着调节阀门的开度,监测用户回水温度的变化。当用户回水温度预设值达到时,阀门停止动作,以保持回水温度稳定。通过智能化调节和精确控制,该方法实现了供热系统的动态调节,提高了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提供了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减少了传统有线连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维护困难。实时监测和调节阀门开度,使得回水温度能够接近预设值,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通过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浪费,该方法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降低了能源成本。
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八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预设值为目标温度±1℃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设置的目标回水温度±1℃范围内可以确保供热系统提供符合用户舒适需求的室内温度。这个范围内的调节可以避免回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过大,影响用户的舒适感。设置目标回水温度±1℃范围内可以避免频繁启停供热设备。如果回水温度偏离目标值太远,供热系统可能需要频繁启动或关闭,这会增加能耗和设备的磨损。通过设置预设值范围,可以维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有助于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发生,确保供热系统在一个可控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八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息传递给阀门控制器进行阀门开度调节。本步骤的目的是确保室内温度能够达到预设的舒适温度。当室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该步骤会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增加供热系统的热量输出,以提高室内温度并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及时调节供热系统的阀门开度,可以帮助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预设范围内。这有助于避免室内温度的过度波动,提供一个舒适且稳定的室内环境。该步骤利用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和无线传输模块实现了智能调节。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终端管控控制平台能够及时发送控制信息到阀门控制器,实现阀门开度的精确调节。这种智能调节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于该步骤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进行调节,能够快速响应温度变化。一旦室内温度低于预设值,系统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纠正温度偏差,确保用户的舒适度得到及时保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该步骤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将控制信息发送给阀门控制器,而无需人工介入。这种远程控制的能力带来了便利性和灵活性,使得供热系统的控制更加高效和便捷。
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的进一步限定,同时也用于解释实施方式二至实施方式七,具体的: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包括平衡阀、电动执行机构、阀门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传感器、蓄电池、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其中蓄电池为平衡阀、电动执行机构、阀门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传感器供电;平衡阀选用活塞式阀门,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与电动执行机构连接,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阀门开度;采用NB-IOT远程通讯方式将无线传输模块和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连接;无线传输模块将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发送的控制信息传递给阀门控制器,从而控制平衡阀开度;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装载到管理计算机上,用于储存系统的运行数据和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所述的运行数据包括当前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阀门开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回水管道平衡阀门前后,便于实时检测数据,并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送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阀门控制器传感器测得实际回水温度与控制管理平台远程预设回水温度的差值自动调节控制阀门开度,当实际回水温度高于回水温度预设值时,减小阀门开度,反之增大阀门开度,起到恒温调节作用。当室内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温度低于舒适温度或者预设温度时,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息传递给阀门控制器进行阀门开度调节。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测量计,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安装在热用户室内,可将温度数据实时传递给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另外,无线传输模块支持通过蓝牙与手机APP现场连接,便于设备就地控制调试。
安装在热用户端的供热回水管道的传感器依据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设计时间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传回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终端管理控制平台依据天气温度,回水温度结合用户室内温度,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并通过现有的回水温度和目标回水温度差值,来计算阀门开度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随后阀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当用户平衡阀回水温度在目标温度±1℃范围内时,阀门停止动作。
本实施方式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解决了末端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同时将数据打包传输至控制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远程调节监控,实现管网平衡,节能减排。
本实施方式系统采用了NB-IoT远程通讯方式,使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供热系统。这意味着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智能调节,以确保室内温度稳定并符合用户的舒适要求。同时,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用户可以实现就地控制和调试,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回水温度和流量,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环境条件和用户需求来调整阀门开度。这种精确的控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阀门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回水温度与预设回水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自动调节阀门开度,以维持恒定的回水温度。这有助于提供稳定的室内温度,减少了温度波动,提高了热舒适性。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装载在管理计算机上,可以储存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回水温度、流量和阀门开度等信息。这些数据可用于后续的分析和优化供热系统的性能,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可以根据天气温度、回水温度和用户室内温度等因素来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提供合适的供热效果。如果室内温度低于舒适温度或者预设温度,系统会自动发送控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调整阀门开度。这种自动化控制可以迅速响应变化的温度需求,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是为了突出优点和有益之处,并不用于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原则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实施方式的组合、改进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平衡阀、传感器装置、无线传输装置、阀门控制器、终端管理控制平台和室内温度测点装置;
所述室内温度测点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端温度并将温度传输给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述传感器装置测量供热管道回水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理平台,所述终端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温度数据、用户端温度以及天气温度进行标准回水温度计算、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调节平衡阀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前端,用于实时测量回水温度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阀后端,用于实时测量供水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为活塞式阀门,安装在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平衡阀距离在5cm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动执行机构,所述平衡阀和电动执行机构间通过异步电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平衡阀、传感器装置、电动执行机构和无线传输装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中NB-IoT远程通讯方式与终端管理控制平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测量计和温度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温度测量计设置在温度数据传输模块上,所述测量计采集热用户室内温度数据,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所述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管控控制平台。
8.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安装在供热回水管道的传感器装置根据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所设计时间将用户回水的温度和流量传回终端管理控制平台;
终端管理控制平台根据天气温度,回水温度结合用户室内温度,设计目标回水温度值;
根据传感器装置采集的现有的回水温度和目标回水温度差值,计算阀门开度数值;
利用无线传输装置将阀门控制指令传输到阀门控制器,阀门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门开度,当户用平衡阀回水温度预设值时,阀门停止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目标温度±1℃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终端管控控制平台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息传递给阀门控制器进行阀门开度调节。
CN202311296166.8A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7490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6166.8A CN117490117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6166.8A CN117490117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0117A true CN117490117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6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6166.8A Pending CN117490117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01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4974B2 (en) Real-tim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
EP2701262B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JP4635207B2 (ja) 通信回線を利用した電力系統安定化システム
CN104583683A (zh) 基于云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US20180128862A1 (en) Autonomous Monitoring Syste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System Monitoring Method, and First Device Used in Autonomous Monitoring Syste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1922781A (zh) 基于被控环境温度湿度调节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7004963A1 (zh) 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02721107A (zh) 基于物联网的暖气控制系统
CN201488194U (zh) 基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空调精确管理控制系统
CN112728723A (zh) 一种智能化群控系统监测分析制冷机房运行能效的方法
KR20230036776A (ko) 디지털 트윈을 이용한 연료전지 에너지 관리시스템의 이상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0839646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数字化楼宇自控系统
CN111427268A (zh) 一种煤矿能源优化控制系统和优化控制方法
CN117490117A (zh) 一种新型用户末端的智能供热平衡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03529759A (zh) 一种风光供电智能测控服务器
CN112032818B (zh) 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
US2011010916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ower source
CN103925642A (zh) 一种管网热平衡调节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GB2472385A (en) Controlling power demand using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CN212060891U (zh) 一种煤矿能源优化控制系统
CN111156711A (zh) 一种空气能装备智能控制系统
CN110645676A (zh) 通信基站用电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12262404A (zh) 基于iot技术的针对能量资源的消耗的全球控制系统
JP2020005399A (ja) サーバ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7291096B2 (ja) 電力監視制御装置、電力監視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