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6019A - 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6019A
CN117486019A CN202310957767.2A CN202310957767A CN117486019A CN 117486019 A CN117486019 A CN 117486019A CN 202310957767 A CN202310957767 A CN 202310957767A CN 117486019 A CN117486019 A CN 117486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fastening device
housing
teeth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77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21254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202406825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7486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6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65H75/4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48Automatic re-sto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002Fastenings using stretchable material attached to cuts in the upper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壳体、线盘、旋钮以及掣动单元。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线盘设置于壳体且供系线卷绕,旋钮盖设于壳体。掣动单元设置于壳体且耦合于线盘,掣动单元包含棘臂及抵顶件。棘臂选择性耦合于壳体齿。其中,当旋钮朝束紧方向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使棘臂脱离壳体齿,以允许线盘收束系线;旋钮朝释放方向旋转时,使棘臂脱离壳体齿,并允许抵顶件受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借此可达分段释放功能。

Description

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紧固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能收放系线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绳子及系带等线体来收束物品,最常见的收束手段是利用线体来回穿梭于物品上的孔洞,再以绳结固定,例如绑绳鞋类等。但是此种收束手段容易因为外力因素而导致绳结松脱,不仅必须重绑绳结,也因为无法稳固地收束物品而带来许多的不便。
为了解决此类的问题,有业者发展出简易束线机构,其包含一壳体,一掣动单元及一弹簧,壳体上具有穿孔供线体通过,其通过弹簧与掣动单元之间的作用力使线体被夹在掣动单元及壳体之间而达到紧固效果,按压改变掣动单元位置即可拉动改变线体长度。但,此种束线机构是通过弹簧的复位力来提供紧固力,仍然容易因为振动或外力因素而使线体松脱,且此种束线机构并无空间容纳线体,因此线体外露也容易造成危险。
是以又有业者发展出另一种可旋转收束并固定线体的扣具,其线体可容置在扣具内部,且通过内部构件的机械力干涉使得线体长度可以被调整,同时调整收束的紧度。然而,此种扣具的结构复杂,使得制造成本提升,同时具有组装及维修困难的问题。此外,在松脱此种扣具时,仅有全释放线体的功能,而无法分段(逐段)释放线体(系线),故在使用上仍有其不便之处。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改善扣具等紧固装置的结构,使其具有分段释放系线的功能,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装置,通过其结构配置,可以达到分段释放系线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线盘、一旋钮以及一掣动单元。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线盘设置于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旋钮盖设于壳体。掣动单元设置于壳体且耦合于线盘,掣动单元包含至少一棘臂及至少一抵顶件。前述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壳体齿。其中,当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使前述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壳体齿,以允许线盘收束系线;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使前述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壳体齿,并允许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受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
借此,旋钮反转时可使棘臂脱离壳体齿,而由于抵顶件可提供摩擦力,故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仍保持其张力,张力可进一步克服摩擦力,而当摩擦力被克服时,抵顶件可被系线拉动而跳脱使摩擦力解除,但随着棘臂再次卡合于壳体齿,线盘便无法转动,如此可仅释放一小段系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掣动单元可还包含一上掣动盘、一下掣动盘以及至少一驱动臂,上掣动盘与下掣动盘旋转连动,前述至少一棘臂及前述至少一抵顶件位于下掣动盘,前述至少一驱动臂位于上掣动盘且耦合于旋钮。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旋钮可包含至少二旋钮齿,其中一旋钮齿对应于前述至少一驱动臂,另一旋钮齿对应于前述至少一棘臂,当旋钮朝束紧方向旋转时,其中一旋钮齿推动前述至少一驱动臂带动掣动单元连动线盘朝束紧方向旋转;当旋钮朝释放方向旋转时,另一旋钮齿推抵前述至少一棘臂偏摆以脱离至少一壳体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前述至少一棘臂可包含一啮合部以及一下凸部,下凸部自啮合部一体延伸并朝外凸出,且下凸部对应至少一壳体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至少二旋钮齿的数量可为多个,前述多个旋钮齿环设于旋钮的一内侧壁,各旋钮齿包含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各第一斜面的斜率相异于各第二斜面的斜率,且各旋钮齿相隔一间隔。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可具有一棘爪结构且对应啮合于至少一壳体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壳体可还包含一环壁及一间隔壁,间隔壁自环壁径向朝内凸伸以区隔出一上容室及一下容室,掣动单元容设于上容室。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可位于前述至少一棘臂下方且具有条状结构,壳体包含多个止挡弧肋自间隔壁朝上凸出并对应前述至少一抵顶件。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可具有凸齿结构且位于前述至少一棘臂的内侧,壳体还包含一齿环及多个止挡齿,齿环自间隔壁朝上延伸,前述多个止挡齿位于齿环上且面对壳体齿,当旋钮朝释放方向转动并使前述至少一棘臂偏摆脱离至少一壳体齿时,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啮合至少一止挡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壳体可还包含多个齿槽,前述多个齿槽凹设于间隔壁上,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对应至少一齿槽。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可包含一壳体、一线盘、一旋钮以及一掣动单元。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线盘设置于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旋钮盖设于壳体且包含多个旋钮齿。掣动单元设置于壳体且耦合于线盘,掣动单元包含至少一棘臂,前述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壳体齿。其中,当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连动线盘收束系线;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使前述至少一棘臂逐步径向偏摆,并允许前述至少一棘臂被系线拉动完全跳脱至少一壳体齿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掣动单元可还包含一上掣动盘、一下掣动盘以及至少一驱动臂,下掣动盘位于上掣动盘下方,前述至少一棘臂位于下掣动盘,前述至少一驱动臂位于上掣动盘,且前述至少一驱动臂耦合于至少一旋钮齿。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紧固装置,其中,掣动单元可还包含至少一压抵块、至少一旋动臂及至少一推块,前述至少一旋动臂位于上掣动盘并对应至少一旋钮齿,前述至少一推块位于上掣动盘,前述至少一压抵块位于下掣动盘且对应前述至少一旋动臂,当旋钮朝释放方向转动时,使前述至少一旋动臂受前述至少一压抵块压抵,并允许上掣动盘相对下掣动盘转动,使前述至少一推块推抵前述至少一棘臂逐步径向偏摆。
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线盘、一旋钮、至少一棘臂以及至少一抵顶件。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线盘设置于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旋钮盖设于壳体。前述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壳体齿。其中,当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前述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壳体齿,以允许线盘收束系线;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前述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壳体齿,并允许前述至少一抵顶件受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部分俯视剖面作动示意图;
图6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10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11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2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3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15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16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7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8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9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21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22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3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4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5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27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28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9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0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1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33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34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5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6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7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8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40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41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2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一爆炸示意图;
图44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45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46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紧固装置
1100:壳体
1110,7110:底座
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8120:环壁
1130,5130:间隔壁
1140,2140,3140,4140,5140,6140,7140,8140:壳体齿
1150:下环凹槽
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线盘
1210:上环部
1220:下环部
1230:线盘齿
1240,6240:定位部
1250:止挡部
1300,2300,3300,4300,5300,6300,7300,8300:掣动单元
1310,2310,3310,4310,5310,6310,7310:上掣动盘
1311:卡合部
1320,2320,3320,4320,5320,6320,7320:下掣动盘
1321:第一径向凸部
1322:第二径向凸部
1330,2330,3330,4330,5330,6330,7330:驱动臂
1331:受推面
1340,2340,3340,4340,5340,6340,7340:棘臂
1341:啮合部
1341a:第一啮合面
1341b:第二啮合面
1342:下凸部
1350,2350,3350,5350,6350,7260,8260:抵顶件
1360:掣动部
1400,2400,3400,4400,5400,6400,7400,8400:旋钮
1410,2410,3410,4410,5410,6410,7410:旋钮齿
1411,3411:第一斜面
1412,3412:第二斜面
1420:连接凸轴
1500:连接单元
1510:中心柱
1511:定位凸
1520:螺件
2312,3312,5312:卡合凹
2323,3323,4323,5323:径向凸部
3160:止挡弧肋
3343,6343:下臂部
3344,6344:上凸部
3413:第三斜面
4313:对转槽
4360:压抵块
4370:旋动臂
4380:推块
5170:齿环
5180:止挡齿
6190,7190,8190:齿槽
6314:止挡块
6390:承靠块
A1:释放方向
A2:束紧方向
S1:上容室
S2:下容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组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习知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组本身是否为习知,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10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紧固装置1000包含一壳体1100、一线盘1200、一旋钮1400以及一掣动单元1300。壳体1100包含多个壳体齿1140,线盘1200设置于壳体1100且供一系线卷绕,旋钮1400盖设于壳体1100。掣动单元1300设置于壳体1100且耦合于线盘1200,掣动单元1300包含至少一棘臂1340及至少一抵顶件1350。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壳体齿1140。其中,当旋钮1400朝一束紧方向A2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1300使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脱离至少一壳体齿1140,以允许线盘1200收束系线;旋钮1400朝一释放方向A1旋转时,使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脱离至少一壳体齿1140,并允许前述至少一抵顶件1350受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
借此,旋钮1400反转时可使棘臂1340脱离壳体齿1140,由于抵顶件1350可提供摩擦力,故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仍保持其张力,张力可进一步克服摩擦力,当摩擦力被克服时,抵顶件1350可被系线拉动而跳脱并解除摩擦力,但随着棘臂1340再次卡合于壳体齿1140,线盘1200便无法转动,如此可仅释放一小段系线。后面将详述紧固装置1000的细节。
壳体1100可还包含一底座1110、一环壁1120、一间隔壁1130、一中心孔及一下环凹槽1150,环壁1120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可拆地设置于底座1110,间隔壁1130自环壁1120径向朝内凸出以将容置空间分为一上容室S1及一下容室S2,中心孔贯穿间隔壁1130使上容室S1连通下容室S2,下环凹槽1150位于环壁1120且位于下容室S2。
线盘1200包含一上环部1210、一下环部1220及一线盘齿1230,上环部1210与下环部1220之间形成绕线轨道供系线卷绕,线盘齿1230位于上环部1210上方。线盘1200可以容设于下容室S2内,且下环部1220对应容设于下环凹槽1150,线盘齿1230则可经由中心孔凸入上容室S1。
掣动单元1300可包含一上掣动盘1310、一下掣动盘1320以及至少一驱动臂1330,上掣动盘1310与下掣动盘1320旋转连动,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及前述至少一抵顶件1350位于下掣动盘1320,前述至少一驱动臂1330位于上掣动盘1310且耦合于旋钮1400。具体而言,上掣动盘1310及下掣动盘1320均为圆盘状结构,且均置于上容室S1。上掣动盘1310可包含一上盘体及三卡合部1311,三卡合部1311自上盘体朝下凸伸且间隔排列,下掣动盘1320可包含一下盘体、三第一径向凸部1321及三第二径向凸部1322,三第一径向凸部1321及三第二径向凸部1322交错设置于下盘体,且各第一径向凸部1321与各第二径向凸部1322之间形成卡合空间供各卡合部1311凸入。如此可使上掣动盘1310与下掣动盘1320旋转连动。掣动单元1300可还包含一掣动部1360位于下掣动盘1320,掣动部1360可对应啮合于凸入上容室S1的线盘齿1230。
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及前述至少一抵顶件1350的数量均为三,各棘臂1340自各第二径向凸部1322朝释放方向A1凸伸,各抵顶件1350自各第一径向凸部1321朝释放方向A1凸伸。棘臂1340可包含一啮合部1341及一下凸部1342,下凸部1342自啮合部1341一体延伸并朝外凸出,且下凸部1342对应至少一壳体齿1140。更具体地,棘臂1340的啮合部1341可包含一第一啮合面1341a(标示于图4)及一第二啮合面1341b(标示于图4),第一啮合面1341a可对应旋钮齿1410及壳体齿1140,下凸部1342是由第二啮合面1341b朝外凸出并对应壳体齿1140,而第二啮合面1341b的其他部分可对应旋钮齿1410。抵顶件1350可具有一棘爪结构且对应啮合于至少一壳体齿1140。
请参阅图4及图5,并一并参阅图2至图3,其中图4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部分俯视剖面作动示意图。旋钮1400包含至少二旋钮齿1410,其中一旋钮齿1410对应于前述至少一驱动臂1330,另一旋钮齿1410对应于前述至少一棘臂1340。如图2至图4所示,至少一驱动臂1330的数量亦为三,而至少二旋钮齿1410的数量可为多个,且环设于旋钮1400的一内侧壁,各旋钮齿1410包含一第一斜面1411及一第二斜面1412,各第一斜面1411的斜率相异于各第二斜面1412的斜率,且各旋钮齿1410相隔一间隔。当旋钮14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时,旋钮齿1410可推动驱动臂1330带动掣动单元1300连动线盘12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当旋钮1400朝释放方向A1旋转时,旋钮齿1410可推抵棘臂1340偏摆以脱离至少一壳体齿1140。
如图4所示,驱动臂1330包含一受推面1331,受推面1331对应旋钮齿1410的第二斜面1412,棘臂1340的啮合部1341可对应于二旋钮齿1410之间的间隔内,并且啮合于壳体齿1140,而抵顶件1350亦啮合于壳体齿1140。此时,若使用者施力于旋钮1400使其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旋钮齿1410的第二斜面1412推动驱动臂1330的受推面1331,如此将使上掣动盘1310转动。由于下掣动盘1320与上掣动盘1310旋转连动,因此下掣动盘1320会受影响而朝束紧方向A2转动,棘臂1340上与第二啮合面1341b同侧的下凸部1342受壳体齿1140推抵使棘臂1340朝内变形并跳脱,抵顶件1350亦受壳体齿1140推抵跳脱,而能允许线盘1200受下掣动盘1320连动朝束紧方向A2转动收束系线。而当使用者停止施力,系线的张力会将线盘1200拉往释放方向A1,而此时棘臂1340卡抵于壳体齿1140且无法跳脱,故能防止线盘1200被带动,而能紧固系线。
反之,若使用者施力于旋钮1400使其朝释放方向A1旋转时,旋钮齿1410的第一斜面1411推动啮合部1341的第二啮合面1341b,如图5所示,使棘臂1340逐渐与壳体齿1140分离,但此时抵顶件1350仍卡合于壳体齿1140。由于抵顶件1350仍卡合于壳体齿1140,而能提供摩擦力,故此时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1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抵顶件1350仍卡合于壳体齿1140之间的摩擦力时,系线张力将拉动线盘12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由于棘臂1340受旋钮齿1410的作用已与壳体齿1140分离,故亦无法阻止线盘1200,线盘1200将可受系线张力影响带动上掣动盘1310及下掣动盘1320转动,此时会让棘臂1340脱离旋钮齿1410的压抵而再度与壳体齿1140啮合,线盘1200同时停止转动,而抵顶件1350亦可回复到与壳体齿1140啮合的状态。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
请参阅图6和图7,并一并参阅图2至图3,其中图6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紧固装置1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紧固装置1000可还包含一连接单元1500,连接单元1500包含一中心柱1510及一螺件1520,旋钮1400可还包含一连接凸轴1420,线盘1200可还包含一止挡部1250及一定位部1240,止挡部1250自上环部1210的内缘朝线盘1200的轴心孔内凸伸,定位部1240自止挡部1250朝下凸伸。中心柱1510可穿入线盘1200的轴心孔并由壳体1100的中心孔穿过掣动单元1300,再进入连接凸轴1420,螺件1520可由旋钮1400朝下穿入并锁接于中心柱1510。如此可将线盘1200、掣动单元1300、旋钮1400及环壁1120组接一体。此外,中心柱1510可包含一定位凸1511,定位凸1511可配合受定位部1240限位。
如图6所示,旋钮1400尚未拉起而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定位凸1511位于定位部1240的下方,紧固装置1000可正常进行束紧或分段释放的动作。反之,如图7所示,当欲全释放系线时,可将旋钮1400沿轴向拉起至第二位置,中心柱1510受连动上升并使定位凸1511改位于定位部1240的上方,且定位凸1511会受线盘1200的止挡部1250止挡而无法脱离线盘1200。由于掣动单元1300抵靠于中心柱1510的肩部,因此掣动单元1300将受中心柱1510的连动升起,线盘齿1230将与掣动部1360分离,线盘1200不受掣动单元1300影响而可以自由旋转,如此可全释放系线。
请参阅图8、图9、图10及图11,其中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2000的立体示意图,图9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10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11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的俯视剖面示意图。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和图1的紧固装置1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2实施例中标示)、线盘2200、掣动单元2300、旋钮2400及连接单元(未于第2实施例中标示)。壳体包含环壁2120及壳体齿2140,掣动单元2300包含上掣动盘2310、下掣动盘2320、驱动臂2330、棘臂2340及抵顶件2350,旋钮2400包含旋钮齿2410,以下仅对不同处进行说明。然请特别注意,在第2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座被省略。
旋钮齿2410位于旋钮2400的内侧壁。棘臂2340的啮合部未包含下凸部,上掣动盘2310包含三卡合凹2312,下掣动盘2320包含三径向凸部2323,各径向凸部2323对应嵌入各卡合凹2312,且各棘臂2340自各径向凸部2323的一侧朝释放方向A1延伸,抵顶件2350自各径向凸部2323的另一侧朝束紧方向A2延伸。
请参阅图12及图13,并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0,其中图12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3绘示图8第2实施例的紧固装置2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旋钮2400尚未拉起而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可朝束紧方向A2转动旋钮2400使线盘2200收系线,并可朝释放方向A1转动旋钮2400偏摆棘臂2340以分段释放系线。反之,如图13所示,旋钮2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14及图15,其中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3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15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和图1的紧固装置1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3实施例中标示)、线盘3200、掣动单元3300、旋钮3400及连接单元(未于第3实施例中标示)。壳体包含环壁3120及壳体齿3140,掣动单元3300包含上掣动盘3310、下掣动盘3320、驱动臂3330、棘臂3340及抵顶件3350,旋钮3400包含旋钮齿3410,以下仅对不同处进行说明。然请特别注意,在第3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座被省略。
旋钮齿3410是位于旋钮3400的内侧壁,旋钮齿3410包含第一斜面3411(标示于图17)、第二斜面3412(标示于图17)及第三斜面3413(标示于图17),第三斜面3413连接于第一斜面3411及第二斜面3412之间,且各旋钮齿3410之间不具有如第1实施例中所绘示的间距。
请参阅图16及图17,并一并配合参阅图14至图15,其中图16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17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的俯视剖面示意图。上掣动盘3310包含三卡合凹3312,下掣动盘3320包含三径向凸部3323,各径向凸部3323对应嵌入各卡合凹3312。各棘臂3340可包含一下臂部3343及一上凸部3344,下臂部3343自各径向凸部3323的一侧朝释放方向A1延伸,且下臂部3343的远端可与壳体齿3140啮合。上凸部3344位于下臂部3343远端的上方,并对应配合旋钮齿3410。
抵顶件3350可位于棘臂3340下方且具有条状结构,壳体可包含多个止挡弧肋3160自间隔壁(未于第3实施例中标示)朝上凸出并对应抵顶件3350,且止挡弧肋3160可以是环绕排列于间隔壁上。更仔细地说,抵顶件3350的延伸方向概垂直于下臂部3343的延伸方向,抵顶件3350的延伸方向与止挡弧肋316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且抵顶件3350在一般状态限位于二止挡弧肋3160所形成的间隙内。
请参阅图18及图19,并一并参阅图14至图17,其中图18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9绘示图14第3实施例的紧固装置3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8所示,此时旋钮3400位于第一位置。当旋钮34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3300转动,此时棘臂3340会脱离壳体齿3140,且抵顶件3350不断跳脱二止挡弧肋3160之间的间隙,而能使线盘3200收束系线。反之,当旋钮3400朝释放方向A1旋转时,旋钮齿3410推动上凸部3344偏摆,此时抵顶件3350仍位于二止挡弧肋3160之间的间隙内并受止挡弧肋3160的阻挡,故此时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3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抵顶件3350与止挡弧肋3160的摩擦力时,系线张力将拉动线盘32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抵顶件3350跳脱允许线盘3200被拉往释放方向A1,尔后棘臂3340重新卡合于壳体齿3140,线盘3200同时停止转动,而抵顶件3350再次落于二止挡弧肋3160之间的间隙内。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旋钮3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20及图21,其中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4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21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4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紧固装置4000可包含一壳体(未于第4实施例标示)、一线盘4200、一旋钮4400以及一掣动单元4300。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4140,线盘4200设置于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旋钮4400盖设于壳体且包含多个旋钮齿4410。掣动单元4300设置于壳体且耦合于线盘4200,掣动单元4300包含棘臂4340,棘臂4340选择性耦合于壳体齿4140。当旋钮44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4300连动线盘4200收束系线。反之,当旋钮4400朝释放方向A1旋转时,使棘臂4340逐步径向偏摆,并允许棘臂4340被系线拉动完全跳脱壳体齿4140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然请特别注意,在第4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座被省略,而与第1实施例类似的结构将不再描述细节。
具体而言,壳体可还包含环壁4120供壳体齿4140设置,旋钮齿4410设置于旋钮4400的内侧壁,各旋钮齿4410之间不具有如第1实施例中所绘示的间距,且各旋钮齿4410的齿型与壳体齿4140的齿型完全相同。
掣动单元4300可还包含上掣动盘4310、下掣动盘4320及驱动臂4330,下掣动盘4320位于上掣动盘4310下方,棘臂4340位于下掣动盘4320,驱动臂4330位于上掣动盘4310,且驱动臂4330耦合于旋钮齿4410。
请参阅图22、图23、图24及图25,并一并参阅图20及图21,其中图22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4000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3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4000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4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4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5绘示图20第4实施例的紧固装置4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20至图22所示,上掣动盘4310可包含三对转槽4313间隔排列,下掣动盘4320可包含三径向凸部4323,各径向凸部4323对应容设于各对转槽4313内,并允许上掣动盘4310及下掣动盘4320于对转槽4313的范围内相对转动。此外,掣动单元4300可还包含三压抵块4360、三旋动臂4370及三推块4380,三旋动臂4370间隔设置于上掣动盘4310并对应旋钮齿4410,推块4380亦间隔设置于上掣动盘4310且朝下凸伸,三压抵块4360间隔设置下掣动盘4320且分别对应三旋动臂4370。当旋钮44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时,旋动臂4370受压抵块4360压抵,并允许上掣动盘4310相对下掣动盘4320转动,使推块4380推抵棘臂4340逐步径向偏摆。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抵块、旋动臂、推块及棘臂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不以上述揭露为限。
因此,如图22及图24所示,此时旋钮4400尚未被拉起而位于第一位置。当旋钮44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时,带动上掣动盘4310并使对转槽4313的一侧壁推动径向凸部4323,此时下掣动盘4320跟随转动,带动线盘4200收束系线。当旋钮4400停止转动时,受棘臂4340与壳体齿4140的卡合,系线无法被释放。
反之,当旋钮4400朝释放方向A1旋转时,旋钮齿4410朝释放方向A1推动旋动臂4370,使旋动臂4370受压抵块4360压抵并脱离旋钮齿4410,以允许上掣动盘4310相对下掣动盘4320转动。此时,推块4380会朝棘臂4340靠近并压抵棘臂4340逐步偏摆,但仍未完全脱离壳体齿4140,故此时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4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棘臂4340与壳体齿4140的摩擦力时,棘臂4340完全跳脱以允许线盘4200被拉往释放方向A1,致使推块4380释放棘臂4340,棘臂4340重新卡合于壳体齿4140,线盘4200同时停止转动。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在此要说明的是,棘臂4340可包含一缺角以增加棘臂4340跳脱时的顺畅度,然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旋钮4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26及图27,其中图2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5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27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和图1的紧固装置1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5实施例中标示)、线盘5200、掣动单元5300、旋钮5400及连接单元(未于第5实施例中标示)。壳体包含环壁5120及壳体齿5140,掣动单元5300包含上掣动盘5310、下掣动盘5320、驱动臂5330、棘臂5340及抵顶件5350,旋钮5400包含旋钮齿5410,以下仅对不同处进行说明。然请特别注意,在第5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座被省略。
旋钮齿5410是位于旋钮5400的内侧壁。上掣动盘5310包含三卡合凹5312,下掣动盘5320包含三径向凸部5323,各径向凸部5323对应嵌入各卡合凹5312,且各棘臂5340自各径向凸部5323的一侧朝释放方向A1延伸,抵顶件5350可具有凸齿结构且位于棘臂5340的内侧。
壳体可还包含一齿环5170及多个止挡齿5180,齿环5170自间隔壁5130朝上延伸,前述多个止挡齿5180位于齿环5170上且面对壳体齿5140。
请参阅图28、图29、图30及图31,并一并参阅图26及图27,其中图28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9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0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1绘示图26第5实施例的紧固装置5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28及图30所示,此时旋钮5400未被拉起而位于第一位置时,下掣动盘5320可位于间隔壁5130上,棘臂5340对应于壳体齿5140,而抵顶件5350可对应朝向齿环5170但未与止挡齿5180啮合。当旋钮5400朝束紧方向A2旋转时,带动掣动单元5300转动,此时棘臂5340会脱离壳体齿5140,而能使线盘5200收束系线。
反之,如图29所示,当旋钮54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时,棘臂5340被旋钮齿5410推动偏摆并脱离壳体齿5140,此时棘臂5340径向朝内旋入以使抵顶件5350啮合止挡齿5180,故此时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5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抵顶件5350与止挡齿5180的摩擦力时,系线张力将拉动线盘52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抵顶件5350跳脱允许线盘5200被拉往释放方向A1,尔后棘臂5340重新卡合于离壳体齿5140,线盘5200同时停止转动,而抵顶件5350脱离止挡齿5180。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1所示,旋钮5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32、图33及图34,其中图3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6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33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34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部分立体示意图。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和图1的紧固装置1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6实施例中标示)、线盘6200、掣动单元6300、旋钮6400及连接单元(未于第6实施例中标示)。壳体包含环壁6120及壳体齿6140,掣动单元6300包含上掣动盘6310、下掣动盘6320、驱动臂6330、棘臂6340及抵顶件6350,旋钮6400包含旋钮齿6410,以下仅对不同处进行说明。然请特别注意,在第6实施例中,壳体的底座及连接单元的螺件被省略。
如图32及图33所示,掣动单元6300可还包含三承靠块6390,各承靠块6390位于相邻的抵顶件6350的远端与棘臂6340的近端之间,且各承靠块6390用以对应位于上掣动盘6310的各驱动臂6330。上掣动盘6310可包含三径向凸出的止挡块6314,各止挡块6314位于二驱动臂6330之间且用以对应位于下掣动盘6320上的各棘臂6340。棘臂6340可包含一下臂部6343及一上凸部6344,下臂部6343用以卡合于壳体齿6140,上凸部6344一体自下臂部6343沿轴向朝上凸出,且上凸部6344的最外缘与下掣动盘6320中心在径向上的距离,大于下臂部6343的最外缘与下掣动盘6320中心在径向上的距离。因此,当上掣动盘6310与下掣动盘6320嵌合时,上掣动盘6310与下掣动盘6320旋转限位,上凸部6344会往上凸入驱动臂6330与止挡块6314之间,并且上凸部6344的一侧面抵靠于止挡块6314的一侧面,驱动臂6330的一侧面可接触于承靠块6390的一侧面。
壳体可还包含多个齿槽6190,前述多个齿槽6190凹设于间隔壁上。换句话说,可通过让间隔壁的上表面沿轴向呈凹凸状而形成前述多个齿槽6190,且齿状的抵顶件6350可对应至少一齿槽6190。线盘6200可包含定位部6240往上凸伸,而亦能用以定位中心柱的定位凸。
又,如图33所示,旋钮6400的旋钮齿6410并非如第1实施例一样环设于旋钮6400的一内侧壁,而是包含六个旋钮齿6410间隔设置,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5、图36、图37及图38,并请一并参阅图32至图34,其中图35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6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7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8绘示图32第6实施例的紧固装置6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34、图35及图37所示,此时旋钮6400尚未被拉起而位于第一位置,中心柱的定位凸位于定位部6240下方(请注意因视角问题于侧视剖面示意图中未见定位部6240),棘臂6340的下臂部6343对应啮合于壳体齿6140,当朝束紧方向A2转动旋钮6400时,旋钮6400的旋钮齿6410推抵驱动臂6330,使下掣动盘6320跟随转动,带动线盘6200收束系线。当旋钮6400停止转动时,受棘臂6340与壳体齿6140的卡合,系线无法被释放。并请注意,由于驱动臂6330受推时会承靠于承靠块6390,而能避免驱动臂6330受力断裂,更可提升结构强度。
如图34、图36及图37所示,当旋钮64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时,棘臂6340的上凸部6344被旋钮齿6410推动偏摆并使棘臂6340的下臂部6343脱离壳体齿6140,此时由于抵顶件6350啮合于齿槽6190,故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6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抵顶件6350与齿槽6190的摩擦力时,系线张力将拉动线盘62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抵顶件6350跳脱允许线盘6200被拉往释放方向A1,尔后棘臂6340的下臂部6343重新卡合于壳体齿6140,线盘6200同时停止转动。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棘臂6340的上凸部6344会受止挡块6314阻挡,而亦能避免受力断裂,更可提升结构强度。要特别注意的是,旋钮64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使旋钮齿6410以一第一力量推动棘臂6340往内偏摆,及以第二力量推动驱动臂6330往内偏摆,第一力量及第二力量小于抵顶件6350与齿槽6190的摩擦力,而能使抵顶件6350保持张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旋钮同时推抵棘臂及驱动臂偏摆,则第一力量及第二力量的和小于抵顶件产生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如图38所示,旋钮6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中心柱的定位凸位于定位部6240上方,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39及图40,其中图3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7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40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7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7000和紧固装置6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7实施例中标示)、线盘7200、旋钮7400、至少一棘臂7340及至少一抵顶件7260。壳体包含环壁7120、壳体齿7140及底座7110,旋钮7400包含旋钮齿7410。同样地,当旋钮7400朝一释放方向A1旋转时,前述至少一棘臂7340脱离至少一壳体齿7140,并允许前述至少一抵顶件7260受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系线被分段释放。
在第7实施例中,紧固装置7000同样包含掣动单元7300,且掣动单元7300包含一上掣动盘7310(标示于图41)、一下掣动盘7320(标示于图41)、至少一驱动臂7330及棘臂7340。不同的是,掣动单元7300未如掣动单元6300一样包含位于下掣动盘6320的抵顶件6350。而如图39及图40所示,是线盘7200包含抵顶件7260自下环部朝下凸出,并且壳体的多个齿槽7190是位于底座7110的底面上。
请参阅图41及图42,并一并参阅图39及图40,其中图41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7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2绘示图39第7实施例的紧固装置7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当旋钮74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时,旋钮齿7410推动棘臂7340偏摆并使棘臂7340脱离壳体齿7140,此时由于抵顶件7260啮合于齿槽7190,故系线不会被完全释放,而能保有其将线盘7200拉往释放方向A1的张力。当系线张力大于抵顶件7260与齿槽7190的摩擦力时,系线张力将拉动线盘7200朝释放方向A1转动,抵顶件7260跳脱允许线盘7200被拉往释放方向A1,尔后棘臂7340重新卡合于壳体齿7140,线盘7200同时停止转动。借此,可仅释放系线的一小段,达到分段释放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42所示,旋钮7400被拉起而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系线可被全释放。
请参阅图43、图44、图45及图46,其中图4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8000的一爆炸示意图,图44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80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45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8000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6绘示图43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8000的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第8实施例的紧固装置8000和紧固装置7000类似,包含壳体(未于第8实施例中标示)、线盘8200、旋钮8400、掣动单元8300。壳体包含环壁8120、多个壳体齿8140及多个齿槽8190,差异在于,齿槽8190位于间隔壁的下方,抵顶件8260位于线盘8200的上环部且朝上凸出。其他相似处及作动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
一线盘,设置于该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
一旋钮,盖设于该壳体;以及
一掣动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且耦合于该线盘,该掣动单元包含:
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该壳体齿;及
至少一抵顶件;
其中,当该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带动该掣动单元使该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以允许该线盘收束该系线;该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使该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并允许该至少一抵顶件受该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该系线被分段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掣动单元还包含一上掣动盘、一下掣动盘以及至少一驱动臂,该上掣动盘与该下掣动盘旋转连动,该至少一棘臂及该至少一抵顶件位于该下掣动盘,该至少一驱动臂位于该上掣动盘且耦合于该旋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包含至少二旋钮齿,其中一该旋钮齿对应于该至少一驱动臂,另一该旋钮齿对应于该至少一棘臂,当该旋钮朝该束紧方向旋转时,该其中一旋钮齿推动该至少一驱动臂带动该掣动单元连动该线盘朝该束紧方向旋转;当该旋钮朝该释放方向旋转时,该另一旋钮齿推抵该至少一棘臂偏摆以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棘臂包含:
一啮合部;以及
一下凸部,自该啮合部一体延伸并朝外凸出,且该下凸部对应至少一该壳体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旋钮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旋钮齿环设于该旋钮的一内侧壁,各该旋钮齿包含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各该第一斜面的斜率相异于各该第二斜面的斜率,且各该旋钮齿相隔一间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抵顶件具有一棘爪结构且对应啮合于至少一该壳体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一环壁及一间隔壁,该间隔壁自该环壁径向朝内凸伸以区隔出一上容室及一下容室,该掣动单元容设于该上容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抵顶件位于该至少一棘臂下方且具有条状结构,该壳体包含多个止挡弧肋自该间隔壁朝上凸出并对应该至少一抵顶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抵顶件具有凸齿结构且位于该至少一棘臂的内侧,该壳体还包含一齿环及多个止挡齿,该齿环自该间隔壁朝上延伸,所述多个止挡齿位于该齿环上且面对该壳体齿,当该旋钮朝该释放方向转动并使该至少一棘臂偏摆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时,该至少一抵顶件啮合至少一该止挡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含多个齿槽,所述多个齿槽凹设于该间隔壁上,该至少一抵顶件对应至少一该齿槽。
11.一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
一线盘,设置于该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
一旋钮,盖设于该壳体且包含多个旋钮齿;以及
一掣动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且耦合于该线盘,该掣动单元包含:
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该壳体齿;
其中,当该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带动该掣动单元连动该线盘收束该系线;该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使该至少一棘臂逐步径向偏摆,并允许该至少一棘臂被该系线拉动完全跳脱至少一该壳体齿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该系线被分段释放。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掣动单元还包含一上掣动盘、一下掣动盘以及至少一驱动臂,该下掣动盘位于该上掣动盘下方,该至少一棘臂位于该下掣动盘,该至少一驱动臂位于该上掣动盘,且该至少一驱动臂耦合于至少一该旋钮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掣动单元还包含至少一压抵块、至少一旋动臂及至少一推块,该至少一旋动臂位于该上掣动盘并对应至少一该旋钮齿,该至少一推块位于该上掣动盘,该至少一压抵块位于该下掣动盘且对应该至少一旋动臂,当该旋钮朝该释放方向转动时,使该至少一旋动臂受该至少一压抵块压抵,并允许该上掣动盘相对该下掣动盘转动,使该至少一推块推抵该至少一棘臂逐步径向偏摆。
14.一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包含多个壳体齿;
一线盘,设置于该壳体且供一系线卷绕;
一旋钮,盖设于该壳体;
至少一棘臂,选择性耦合于至少一该壳体齿;以及
至少一抵顶件;
其中,当该旋钮朝一束紧方向旋转时,该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以允许该线盘收束该系线;该旋钮朝一释放方向旋转时,该至少一棘臂脱离至少一该壳体齿,并允许该至少一抵顶件受该系线拉力影响跳脱以解除一摩擦力,以让该系线被分段释放。
CN202310957767.2A 2022-08-01 2023-08-01 紧固装置 Pending CN1174860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8831 2022-08-01
TW112125406 2023-07-07
TW112125406A TW202406825A (zh) 2022-08-01 2023-07-07 緊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6019A true CN117486019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7767.2A Pending CN117486019A (zh) 2022-08-01 2023-08-01 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60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6339B (zh) 紧固装置
TWI822184B (zh) 緊固裝置
JP7212057B2 (ja) 締結装置
WO2018086570A1 (zh) 紧固装置
US11607014B2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lace assembling method
CN109640728B (zh) 卷取装置
TWI694216B (zh) 緊固裝置
KR20200096710A (ko) 릴 기반 끈 조임 시스템
CN217309320U (zh) 紧固装置
KR102385710B1 (ko) 끈 조임 장치 및 끈을 구비한 제품
CN111114877B (zh) 紧固装置
CN117486019A (zh) 紧固装置
TW202406825A (zh) 緊固裝置
EP4321050A1 (en) Fastening device
WO2022147748A1 (zh) 绳线收放装置、鞋子、帽子、手套及收纳装置
CN117481431A (zh) 紧固装置
TWM537069U (zh) 緊固裝置
TWI813945B (zh) 緊固裝置及繫線收放方法
WO2022148001A1 (zh) 紧固装置与系线组装方法
CN218832121U (zh) 系带松紧装置
KR102276008B1 (ko) 회전식 신발끈 조임 장치
CN115744503A (zh) 一种正反转松紧系绳装置
CN116848056A (zh) 紧固装置及系线收放方法
CN116924162A (zh) 一种收线器
TW202016004A (zh) 緊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