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911A -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 Google Patents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9911A
CN117479911A CN202380008851.8A CN202380008851A CN117479911A CN 117479911 A CN117479911 A CN 117479911A CN 202380008851 A CN202380008851 A CN 202380008851A CN 117479911 A CN117479911 A CN 11747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morphology
absorbent article
features
embo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08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恩比德
I·赫尔齐戈娃
V·德沃切克
A·施密德-福尔斯特
D·维努科夫
C·M·科普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filed Critical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47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吸收制品和纤网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底片材料;吸收主体;以及联接至该身体侧衬里材料的局部衬里材料,该局部衬里材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该第一区域包括压花形态特征、孔形态特征和突起形态特征,该压花形态特征从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该突起形态特征从该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该底片材料突出,其中该第二区域包括突起形态特征和孔形态特征,并且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的该特征限定外边界,该区域的该外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和不同于该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Description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带有至少两个不同区域的纤网材料。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带有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不同身体流出物的至少两个不同区域的纤网材料和包括这种纤网材料的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个人护理吸收制品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并保留诸如尿液、粪便、血液和月经的身体流出物,还具有另外的所需属性,包括流出物很少从吸收制品渗漏以及为吸收制品的穿戴者带来干爽的感觉。吸收制品通过防止流出物从吸收制品渗漏,旨在防止身体流出物弄脏或污染穿戴者或护理者的衣物,或者可能与穿戴者接触的诸如被褥的其他制品。
身体流出物有不同的形式和质量。例如,尿液流出物和肠运动(BM)流出物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会影响它们如何流动以及它们被吸收制品吸收。同样,这种身体流出物对穿戴者的皮肤有不同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会在暴露于穿戴者的皮肤的不同时间后发生。因此,需要有效且高效地处理这种不同身体流出物以有助于确保这种吸收制品的穿戴者的持续皮肤健康的材料和吸收制品。
发明内容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可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底片材料;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以及局部衬里材料,所述局部衬里材料联接至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并且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局部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带有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在所述局部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开口与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在所述局部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可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以及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各自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由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侧壁限定的带有内部最小宽度和内部最大宽度的内部部分,所述内部最小宽度设置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内部最大宽度之间,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和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
附图说明
呈现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且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在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参照附图更具体地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处于紧固状态的吸收制品(诸如尿布)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处于拉伸平放松开状态且包括双分区域纤网的图1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平面图。
图3是吸收制品(诸如裤)的替代实施方案的前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处于拉伸平放打开状态并且包括双分区域纤网的图3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具有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的示例性纤网材料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E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可由纤网材料的区域形成的示例性形状的示意图。
图7是包括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的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纤网的光学图像,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外边界被突出显示。
图8是图7的光学图像的第一区域的近距离视图。
图9是由立体显微镜捕获的图7的第一区域的形态特征的光学图像。
图10是由立体显微镜捕获的图7的第一区域的形态特征的截面的光学图像。
图11是图7的光学图像的第二区域的近距离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示例性纤网材料的示例性吸收制品底片的示意图。
图13是包括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的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替代示例性纤网的光学图像,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外边界被突出显示。
图14是图13的光学图像的第一区域的近距离视图。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旨在表示本公开的相同或类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整体涉及包括至少两个视觉上和功能上不同区域的纤网材料。两个视觉上和功能上不同区域通常以不同方式适用于处理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就有助于将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吸收到吸收制品中并使其远离穿戴者的皮肤并限制其扩散以有助于防止与穿戴者皮肤的广泛扩散的初始接触而言,这种双分区域纤网材料可用于吸收制品内以有效且高效地处理这种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本文所述的每个实例以说明方式给出且并不意味着限制。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案/实例或附图的一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方案/实例或附图以产生又一个实施方案/实例。希望本公开包含此类修改和变化。
当介绍本公开或其优选实施方案的元件时,冠词“一个”、“一种”、“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该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且意指可能存在所列元件之外的额外元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定义:
术语“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可紧贴或接近穿戴者的身体(即,与身体相邻)放置以吸收和容纳从身体排出的各种液体、固体和半固体流出物的制品。如本文所描述的此类吸收制品旨在过了有限使用期后被舍弃,而非被洗涤或以其他方式恢复以进行重复使用。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适用于各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尿布、尿裤、训练裤、较大儿童裤、泳裤、女性卫生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月经垫或月经裤)、失禁用产品、医疗服装、手术垫和绷带、其他个人护理或保健服装等。
术语“采集层”在本文中是指能够接受并暂时保持液体身体流出物以使液体身体流出物的涌出或迸出减速和扩散并且随后从中将液体身体流出物释放到吸收制品的另一层或多层中的层。
术语“粘结”或“联接”在本文中是指两个元件的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当它们彼此直接地或彼此间接地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时,诸如当每个元件直接地粘结到中间元件时,两个元件将被认为粘结或联接在一起。一个元件到另一个元件的结合或联接可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结合进行。
术语“梳理网”在本文中是指含有纤维长度通常小于约100mm的天然或合成毛丛长度(staple length)纤维的网。毛丛纤维(staple fiber)捆可经过开松过程(openingprocess)以使纤维分离,随后将纤维送至梳理过程,将纤维分离并梳理以沿纵向(machinedirection)将其对齐,之后,纤维沉积在移动丝上用于进一步处理。此类纤网通常经历某种粘结过程,诸如使用热量和/或压力的热粘结。除此之外或作为替代,纤维可经历粘附过程以将纤维例如通过使用粉末胶粘剂结合在一起。梳理纤网可经历例如水刺的流体缠结,以进一步缠绕纤维且由此提高梳理纤网的完整性。由于纤维沿纵向对齐,因此梳理网一旦粘结就通常会有比横向强度(cross machine direction strength)大的纵向强度(machinedirection strength)。
术语“膜”在本文中是指使用流延膜或吹塑膜挤出工艺等挤出和/或成形工艺制出的热塑性膜。此术语包含有孔膜、切膜和构成液体转移膜的其他多孔膜,以及不转移流体的膜,例如但不限于屏障膜、填充膜、透气膜和定向膜。
术语“gsm”在本文中是指克/平方米。
术语“亲水的”在本文中是指因与纤维接触的水性液体而润湿的纤维或纤维表面。又可在所涉及的液体和材料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方面来描述材料的润湿程度。适合测量特定纤维材料或纤维材料混纺物的可润湿性的设备和技术可由Cahn SFA-222表面力分析系统(Cahn SFA-222Surface Force Analyzer System)或基本上等同的系统提供。当使用此系统测量时,将接触角小于90的纤维认定为“可润湿的”或亲水的,并将接触角大于90的纤维认定为“不可润湿的”或疏水的。
术语“液体不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一层或多层层压材料,其中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在液体接触点处,在大体垂直于所述层或层压材料的平面的方向上,尿液等液体身体流出物将不会穿过所述层或层压材料。
术语“液体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并非液体不可渗透的任何材料。
术语“熔喷”在本文中是指通过将熔融热塑性材料通过多个细的、通常圆形的模具毛细管挤出为熔融线或丝到汇聚的高速受热气(例如空气)流中而形成的纤维,高速受热气流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丝变细以减小其直径,所述直径可以是微纤维直径。此后,熔喷纤维由高速气流携载并且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由随机分散的熔喷纤维组成的纤网。这种过程例如在授予Butin等人的第3,849,241号美国专利中公开,所述美国专利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熔喷纤维是微纤维,所述微纤维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通常小于约0.6旦尼尔,并且当沉积在收集表面上时可以是发黏的和自粘的。
术语“非织造”在本文中是指在不借助于织物机织或针织过程的情况下形成的材料或材料网。所述材料或材料纤网可具有单独的纤维、丝或线(统称为“纤维”)的结构,其可以是嵌插的(interlaid),但与针织物中的可识别方式不同。非织造材料或网可由许多过程形成,例如但不限于熔喷过程、纺粘过程、梳理纤网过程等。
术语“柔韧的”在本文中是指顺应性的并且很容易适形于穿戴者身体的大体形状和轮廓的材料。
术语“纺粘”在本文中是指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小直径纤维:将熔融热塑性材料作为丝从具有圆形或其他构型的纺丝头的多个细毛细管中挤出,然后通过引出拉拔和以下专利中描述的过程等常规过程将挤出的丝的直径快速减小,所述专利为,授予Appel等人的第4,340,563号美国专利、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第3,692,618号美国专利、授予Matsuki等人的第3,802,817号美国专利、授予Kinney的第3,338,992号和第3,341,394号美国专利、授予Hartmann的第3,502,763号美国专利、授予Peterson的第3,502,538号美国专利、以及授予Dobo等人的第3,542,615号美国专利,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个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纺粘纤维为大体上连续的,并且通常平均旦尼尔大于约0.3,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约0.6、5和10与约15、20和40之间。当沉积在收集表面上时,纺粘纤维通常不会发黏。
术语“超吸收性”在本文中是指水可溶胀的、水不溶性的有机或无机材料,该材料在含有0.9重量%氯化钠的含水溶液中,在大多数有利条件下能够吸收其重量的至少约15倍,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重量的至少约30倍。超吸收材料可以是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另外,超吸收材料可以是例如硅胶的无机材料或例如交联聚合物的有机化合物。
术语“热塑性”在本文中是指当暴露于热时可软化和可定形并且在冷却时基本上恢复到非软化状态的材料。
术语“使用者”或“护理者”在本文中是指这样的人:其将诸如但不限于尿布、尿裤、训练裤、较大儿童裤、失禁用产品或其他吸收制品的吸收制品贴合在这些吸收制品之一的穿戴者周围。使用者和穿戴者可以是同一个人。
吸收制品:
参见图1-2,示出了吸收制品10(例如尿布)的非限制性图示。虽然本文所述实施方案和图示可以大体上应用于在产品纵向上制造的吸收制品(其在下文中被称为产品的机器方向制造),但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将本文的信息应用于在产品的纬度方向上制造的吸收制品,其在下文中被称为产品的横跨机器方向制造。例如,图3至图4中的吸收制品210提供了可在横跨机器方向制造过程中制造的吸收制品21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1和图2中示出的吸收制品10以及图3和图4中示出的吸收制品210可各自包括底片11。吸收制品10、210可包括前腰区12、后腰区14和裆区16,其中裆区设置在前腰区12和后腰区14之间并且分别互连前腰区12和后腰区14。前腰区12可被称为前端区,后腰区14可被称为后端区,并且裆区16可被称为中间区。在图3和图4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描绘了吸收制品210的三件式构造,其中吸收制品210可具有底片11,该底片包括限定前腰区12的前腰片13、限定后腰区14的后腰片15,以及限定吸收制品210的裆区16的吸收片17。吸收片17可在前腰片13和后腰片15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吸收片17可与前腰片13和后腰片15重叠。吸收片17可粘结到前腰片13和后腰片15,以限定三件式构造。然而可以设想,吸收制品可在横跨机器方向上制造而不为三件式构造服装。
吸收制品10、210可具有一对纵向侧边缘18、20和一对相对的腰部边缘,这对腰部边缘分别被指定为前腰边缘22和后腰边缘24。前腰区12可与前腰边缘22邻接,并且后腰区14可与后腰边缘24邻接。纵向侧边缘18、20可从前腰边缘22延伸至后腰边缘24。纵向侧边缘18、20可在它们的整个长度上沿着与纵向方向30平行的方向延伸,诸如对于图1和图2所示的吸收制品10而言。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纵向侧边缘18、20可在前腰边缘22和后腰边缘24之间弯曲。在图3和图4的吸收制品210中,纵向侧边缘18、20可包括前腰片13、吸收片17和后腰片15的部分。
前腰区12可包括吸收制品10、210的这样一部分:当被穿戴时,该部分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的前部上;而后腰区14可包括吸收制品10、210的这样一部分:当被穿戴时,该部分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的背部上。吸收制品10、210的裆区16可包括吸收制品10、210的这样一部分:当被穿戴时,该部分定位在穿戴者的腿部之间,并且可部分地覆盖穿戴者的下体。吸收制品10、210的腰部边缘22和24被构造成环绕穿戴者的腰部并且一起限定穿戴者腰部的中央腰部开口23(如图1和图3中所标记)。当吸收制品10、210被穿戴时,纵向侧边缘18、20在裆区16中的部分可大体限定穿戴者腿部的腿部开口。
吸收制品10、210可包括外覆层26和身体侧衬里28。外覆层26和身体侧衬里28可形成底片11的一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以叠加关系粘结到外覆层26,这些方式诸如但不限于粘合剂、超声粘结、热粘结、压力粘结或其他常规技术。外覆层26可限定纵向方向30上的长度和横向方向32上的宽度,它们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可与吸收制品10的长度和宽度一致。如图2和图4中所示,吸收制品10、210可具有在纵向方向30上延伸的纵向轴线29和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横向轴线31。
底片11可包括吸收主体34。吸收主体34可设置在外覆层26与身体侧衬里28之间。吸收主体34可具有纵向边缘36和3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两个纵向边缘可分别形成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侧边缘18和20的部分。吸收主体34可具有相应地与第二端部边缘42相对的第一端部边缘4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两个端部边缘可分别形成吸收制品10的腰部边缘22和24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端部边缘40可在前腰区12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端部边缘42可在后腰区14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该长度和宽度与吸收制品10、210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或比所述长度和宽度小。身体侧衬里28、外覆层26和吸收主体34可形成吸收组件44的一部分。在图3和图4的吸收制品210中,吸收片17可形成吸收组件44。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吸收组件44还可包括流体转移层(未示出)和/或位于身体侧衬里28与流体转移层之间的流体采集层(未示出)。吸收组件44还可包括设置在吸收主体34与外覆层26之间的间隔层(未示出)。
吸收制品10、210可被构造成容纳和/或吸收从穿戴者排出的液态、固态和半固态身体流出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可被构造成提供针对身体流出物的横向流动的屏障。为了进一步增强对身体流出物的防漏和/或吸收效果,吸收制品10、210可适当地包括腰部防漏构件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吸收制品10、210的后腰区14中。尽管本文未示出,但可以设想,腰部防漏构件54可除此之外或作为替代设置在吸收制品10、210的前腰区12中。
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上,以帮助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图1和图2描绘的吸收制品10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吸收组件44的面向身体表面45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表面56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图3和图4描绘的吸收制品210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后腰片15的面向身体表面58上。
吸收制品10、210可进一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腿部弹性构件60、62。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沿相对的纵向侧边缘18和20附接到外覆层26和/或身体侧衬里28,并且定位在吸收制品10、210的裆区16中。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平行于纵向轴线29,如图2和图4中所示;或者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可以是弯曲的。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以是弹性体的,并且可提供弹性化腿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进一步包括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5a、25b,如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5a可在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轴线29的一侧上,而第二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5b可在纵向轴线29的相对侧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5a、25b可大体平行于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轴线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进一步包括横向延伸的折叠线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横向延伸的折叠线27可平行于吸收制品10、210的侧向轴线31并且位于该横向轴线处。
关于本文所述吸收制品10、210的这些元件中的每一个的另外的细节可在下文中并且参照附图看到。
外覆层:
外覆层26和/或其部分可以是可透气的和/或液体不可透过的。外覆层26和/或其部分可以是弹性的、可拉伸的或不可拉伸的。外覆层26可由单层、多层、层合物、纺粘织物、膜、熔喷织物、弹性结网、微孔纤网、粘结的梳理纤网或由弹性体或聚合物材料提供的泡沫构造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外覆层26可由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微孔聚合物膜构造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以是单层液体不可透过的材料,诸如聚合物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以至少在吸收制品10、210的横向方向32上是可适当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有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以是在横向方向32和纵向方向30两者上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以是多层层合物,其中至少一层为液体不可透过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以是两层构造,该构造包括可诸如通过层合物粘合剂粘结在一起的外层(未示出)和内层(未示出)。合适的层合物粘合剂可作为珠粒、喷涂、平行涡旋等以连续方式或间歇方式施加,但应理解,内层可通过包含但不限于超声粘结、热粘结、压力粘结等其他粘结方法粘结到外层。
外覆层26的外层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并且可以是为穿戴者提供大体像布一样的纹理或外观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的实例可为可得自德国的Sandler A.G.的具有菱形结合图案的100%的聚丙烯粘结的梳理纤网,例如,30gsm的Sawabond 或等同物。适合用作外覆层26的外层的材料的另一个实例可以是20gsm的纺粘聚丙烯非织造纤网。外层也可由与可如本文所述构造身体侧衬里28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造成。
外覆层26的液体不可透过的内层(或液体不可透过的外覆层26,在该情况下外覆层26具有单层构造)可以是蒸气可透过的(即,“可透气的”)或蒸气不可透过的。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或者当外覆层26具有单层构造时,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层26)可以由薄塑料膜制成。液体不可透过的内层(或液体不可透过的外覆层26,在该情况下外覆层26具有单层构造)可抑制液态身体流出物从吸收制品10、210漏出并打湿诸如床单和衣服的制品以及穿戴者和护理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外覆层26具有单层构造的情况下,其可以被压花和/或糙面处理以提供更像布一样的纹理或外观。外覆层26可允许蒸气从吸收制品10溢出,同时防止液体穿过。合适的液体不可渗透的、蒸气可渗透的材料可由微孔聚合物膜或非织造材料构成,该材料已被涂覆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以赋予期望水平的液体不可渗透性。
身体侧衬里:
吸收制品10、210的身体侧衬里28可覆盖在吸收主体34和外覆层26之上,并且可将穿戴者的皮肤与由吸收主体34保留的废液隔离。在多种实施方案中,流体转移层可定位在身体侧衬里28与吸收主体34之间。在多种实施方案中,采集层(未示出)可被定位在身体侧衬里28与吸收主体34或流体转移层(如果存在的话)之间。在多种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经由粘合剂和/或通过点融合结合而结合到采集层或流体转移层(如果不存在采集层)。点融合粘结可以选自超声粘结、热粘结、压力粘结、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延伸超过吸收主体34和/或流体转移层(如果存在的话)和/或采集层(如果存在的话)和/或间隔层(如果存在的话),以覆盖在外覆层26的一部分之上,并且可通过认为合适的任何方法粘结到该部分(例如通过由粘合剂粘结到该部分),以将吸收主体34基本上包封在外覆层26与身体侧衬里28之间。身体侧衬里28可比外覆层26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和外覆层26可具有相同的宽度和长度尺寸。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比外覆层26宽。还可以设想,身体侧衬里28可以不延伸超过吸收主体34和/或可以不固定到外覆层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包裹吸收主体34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包裹在吸收主体34的纵向边缘36、38和/或一个或多个端部边缘40、42周围。可以进一步设想,身体侧衬里28可由多于一个材料段构成。身体侧衬里28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包括矩形、沙漏形或任何其他形状。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适当适形的、柔软舒适且对穿戴者的皮肤无刺激性的,并且可与吸收主体34的亲水性相同或更低,以允许身体流出物容易地渗透至吸收主体34并为穿戴者提供相对干燥的表面。
身体侧衬里28可以由各种类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天然纤维(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组合、多孔泡沫、蜂窝状泡沫、有孔塑料膜等。合适的材料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人造丝、木材、棉花、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或其他可热粘结的纤维、聚烯烃,例如但不限于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例如聚乳酸的脂族酯、带细孔的膜纤网、网材料等,以及其组合。
各种织造和非织造织物可用于身体侧衬里28。身体侧衬里28可包括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聚合物膜、膜-织物层合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非织造织物的实例可包含纺粘织物、熔喷织物、共成形织物、梳理纤网、粘结梳理纤网、双组分纺粘织物、水刺布等,以及其组合。身体侧衬里28不一定是单层结构,因此可包括多于一层的织物、膜和/或纤网,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身体侧衬里28可包括可被水力缠绕的支撑层和突出层。突出层可包括中空突出,诸如在Kirby、Scott S.C.等人的第9,474,660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那些。
例如,身体侧衬里28可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或纺粘纤网构成。作为替代,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由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构成的粘结的梳理纤网。身体侧衬里28可由基本上疏水的材料构成,并且疏水材料可以任选地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加工以赋予期望水平的润湿性和亲水性。可通过例如喷涂、印刷、刷涂等任何常规的方式施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被施加到整个身体侧衬里28,或者可以选择性地施加到身体侧衬里28的特定部段。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由非织造的双组分纤网构造成。非织造的双组分纤网可以是纺粘双组分纤网或粘结梳理双组分纤网。双组分毛丛纤维的实例包含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在此特定的双组分纤维中,聚丙烯形成芯,并且聚乙烯形成纤维的外皮。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使用具有例如多瓣、并列型、端对端的其他取向的纤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纺粘基底,其具有10或12至15或20gsm的基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12gsm的纺粘-熔喷-纺粘基底,在这两个纺粘层之间施加有10%的熔喷内容物。
虽然外覆层26和身体侧衬里28可包含弹性体材料,但可以设想,外覆层26和身体侧衬里28可以由大体上非弹性体的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有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至少在吸收制品10、210的横向或周向方向上适当地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在其他方面,身体侧衬里28可以是分别在横向方向32和纵向方向30两者上均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
吸收主体:
吸收主体34可被适当地构造成大体上可压缩的、适形的、柔韧的、对穿戴者的皮肤无刺激性的,并且能够吸收和保持液态身体流出物。吸收主体34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大小和形状(例如,矩形、梯形、T形、I形、沙漏形等),并且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吸收主体34的大小和吸收容量应当与预期穿戴者(婴儿到成人)的体型和由吸收制品10、210的预期用途赋予的液体负荷相匹配。吸收主体34可具有可小于或等于吸收制品10、210的长度和宽度的长度和宽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由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例如,木浆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纤网材料、织造或非织造片材、稀松布结网或其他稳定结构、超吸收材料、粘结剂材料、表面活性剂、选定的疏水性和亲水性材料、颜料、洗剂、气味控制剂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以是纤维素绒毛和超吸收材料的基质。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主要包括超吸收材料,或甚至按吸收主体34的吸收材料的重量计大于80%的超吸收材料、大于90%的超吸收材料、或包括100%的超吸收材料。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不含超吸收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主体34可由单层材料构造成,或者在替代方案中可由两层或更多层材料构造成。
各种类型的可润湿、亲水性纤维可在吸收主体34中使用。合适的纤维的示例包含: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由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构成的合成纤维,例如人造纤维;由本质上可润湿材料构成的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由本质上可润湿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的合成纤维,例如特定的聚酯或聚酰胺纤维,或由不可润湿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合成纤维,例如已通过合适的方式亲水性化的聚烯烃纤维。例如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用二氧化硅处理、用具有合适的亲水性部分且不易从纤维移除的材料处理,或通过在纤维形成期间或之后用亲水性聚合物对不可润湿的疏水纤维包覆,可将纤维亲水性化。合适的超吸收材料可选自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超吸收材料可以是例如硅胶的无机材料或例如交联聚合物的有机化合物。
如果存在间隔层,则吸收主体34可设置在间隔层上并且叠加在外覆层26上。间隔层可例如通过粘合剂粘结到外覆层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不存在间隔层,吸收主体34可直接接触外覆层26并且可直接结合到外覆层26。然而,应当理解,吸收主体34可以与外覆层26接触但不与该外覆层粘结,并且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26可由单层构成,并且吸收主体34可与外覆层26的单层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但不限于流体转移层和/或间隔层的层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定位在吸收主体34与外覆层26之间。吸收主体34可结合到流体转移层和/或间隔层。
防漏翼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包括一对防漏翼片50、52。防漏翼片50、52可与吸收底片11分开形成并附接到底片11,或者可与底片11形成为一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可从腿部开口横向向内以彼此大体平行间隔开的关系固定到吸收制品10、210的底片11,以提供防止身体流出物流动的屏障。一个防漏翼片50可在纵向轴线29的第一侧上,而另一个防漏翼片52可在纵向轴线29的第二侧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可从吸收制品10的前腰区12大体在纵向方向30上延伸穿过裆区16到达吸收制品10的后腰区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可在基本上平行于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轴线29的方向上延伸,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可以是弯曲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图3和图4中的吸收制品210中,防漏翼片50、52可设置在裆区16中的吸收片17上。
在其中防漏翼片50、52联接至底片11的实施方案中,防漏翼片50、52可利用屏障粘合剂粘结到身体侧衬里28。替代地,防漏翼片50、52可用屏障粘合剂粘结到外覆层26,或者粘结到间隔层。当然,防漏翼片50、52可结合到底片11的其他部件,并且可利用除屏障粘合剂之外的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防漏翼片50、52可由纤维材料构造成,该材料可类似于形成身体侧衬里28的材料。也可采用其他常规材料,例如聚合物膜。
防漏翼片50、52可各自包括基部部分64和突出部分66。基部部分64可粘结到底片11,例如,如上所述粘结到身体侧衬里28或外覆层26。基部部分64可包括近侧端部64a和远侧端部64b。突出部分66可在底部部分64的近端64a处与底部部分64分离。如在此上下文中所用,突出部分66在底部部分64的近端64a处与底部部分64分离,因为底部部分64的近端64a限定了突出部分66与底部部分64之间的过渡。基部部分64的近侧端部64a可位于屏障粘合剂附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部部分64的远侧端部64b可横向延伸到吸收制品10、210的相应纵向侧边缘18、2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基部部分64的远侧端部64b可侧向向内结束吸收制品10、210的相应纵向侧边缘18、20。防漏翼片50、52还可各自包括突出部分66,该突出部分被构造成当吸收制品10、210处于松弛构型时至少在裆区16中远离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延伸。防漏翼片50、52可包含在前腰区12和后腰区1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中的钉扎区71,突出部分66在此处联接到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
可以设想,防漏翼片50、52可具有各种构型和形状,并且可通过各种方法构造。例如,防漏翼片50、52可与前腰区12和后腰区14两者中的钉扎区71几乎竖直地延伸,在该钉扎区处,每个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朝向或远离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轴线29钉扎到身体侧衬里28中。然而,防漏翼片50、52可包括钉扎区71,在该钉扎区处,防漏翼片50、52中每者的突出部分66折回到自身上并且以“C形”构型联接至自身和身体侧衬里28,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和授予Robert L.Popp等人的第5,895,382号美国专利中所描述的。作为又一种替代形式,可以设想,防漏翼片50、52可以“T形”构型来构造,诸如Robert L.Popp等人的第9,259,362号美国专利中所述。这样的构型还可包括分别在前腰区12和后腰区1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中的钉扎区71。当然,其他构型的防漏翼片50、52可用于吸收制品10、210中,并且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防漏翼片50、5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翼片弹性构件68,诸如图2中描绘的两条翼片弹性股线。用于翼片弹性构件68的合适的弹性体材料可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片材、股线或带状物。当然,尽管在每个防漏翼片50、52中示出了两个弹性构件68,但可以设想,防漏翼片50、52可被构造成具有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弹性构件68。作为替代或除此之外,防漏翼片50、52可由本身表现出弹性体性质的材料构成。
翼片弹性构件68可具有弹性体材料的两条股线,这两条股线以彼此大体平行间隔开的关系在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中纵向延伸。弹性构件68在处于可弹性收缩的状态时可位于防漏翼片50、52内,使得股束的收缩在纵向方向30上皱拢并缩短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因此,当吸收制品10处于松弛构型时,在防漏翼片50、52的大体直立的取向下,弹性构件68可将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偏置为远离吸收组件44的面向身体表面45延伸,特别是在吸收制品10、210的裆区16中。
在制造防漏翼片50、52期间,可在弹性构件68伸长时将弹性构件68的至少一部分粘结到防漏翼片50、52。弹性构件68的伸长百分比可为例如110%至3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将弹性构件68附接到防漏翼片50、52之前,可在弹性构件68伸长到规定长度时将其涂上粘合剂。在拉伸状态下,弹性构件68的有粘合剂联接其上的长度可在防漏翼片50、52中提供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如图2中所标记,该翼片弹性区将在吸收制品10松弛时皱拢。防漏翼片50、52的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可具有小于吸收制品10、210的长度的纵向长度。在将弹性构件68结合到防漏翼片50、52的该示例性方法中,弹性构件68的未涂布粘合剂的部分在弹性构件68和吸收制品10于制造过程中被切割以形成单个吸收制品10之后将缩回。如上所述,当吸收制品10、210处于松弛状态时弹性构件68在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中松弛可致使每个防漏翼片50、52皱拢并致使每个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远离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例如,吸收组件44的面向身体表面45,或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表面56)延伸。
当然,弹性构件68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多种其他方式粘结到防漏翼片50、52以提供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这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可比本文所描绘的短或长,包括延伸到前腰边缘22和后腰边缘24,这仍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腿部弹性件:
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固定到外覆层26,诸如,在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侧边缘18和20大体横向向内的位置,通过用层合物粘合剂粘结到外覆层。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形成弹性化腿箍,以进一步帮助容纳身体流出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设置在外覆层26的内层与外层(未示出)之间或吸收制品10的其他层之间,例如,每个防漏翼片50、52的基部部分64与身体侧衬里28之间、每个防漏翼片50、52的基部部分64与外覆层26之间,或身体侧衬里28与外覆层26之间。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以是每个纵向侧边缘18、20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部件。例如,如本文所示的腿部弹性构件60、62各自包括两条弹性股线。各种各样的弹性体材料可以用于腿部弹性构件60、62。
合适的弹性体材料可包含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材料的片材、股束或条带。弹性体材料可被拉伸并固定到基底,固定到皱拢的基底,或固定到基底且接着例如通过施加热而经过弹性处理或收缩,使得弹性回缩力被赋予基底。除此之外,可以设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形成有防漏翼片50、52,然后附接到底片11。当然,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腿部弹性构件60、62可从吸收制品10、210中省略。
腰部防漏构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腰部防漏构件54。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后腰区14中,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般而言,腰部防漏构件54可有助于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尤其是低粘度粪便),因而可能首选位于后腰区14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具有设置在前腰区12中的腰部防漏构件54。前腰区12中的腰部防漏构件54可有助于在前腰区12中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诸如尿液。尽管不如在后腰区14中那样普遍,但在一些情况下,粪便也可能扩散到前腰区12,因此,设置在前腰区12中的腰部防漏构件54也可有助于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可具有在后腰区14和前腰区12两者中的腰部防漏构件54。
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吸收组件44的面向身体表面45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的表面56上。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图4的吸收制品210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后腰片15的面向身体表面58上。
腰部防漏构件54可包括第一纵向侧边缘72和第二纵向侧边缘74。第一纵向侧边缘72可与第二纵向侧边缘74相对。第一纵向侧边缘72与第二纵向侧边缘74之间的距离可限定腰部防漏构件54在横向方向32上的宽度,如图2中所示。
如图2中所示,腰部防漏构件54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纵向侧边缘72可从防漏翼片50的基部部分64的近侧端部64a横向向外设置。类似地,腰部防漏构件54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二纵向侧边缘74可从防漏翼片52的基部部分64的近侧端部64a横向向外设置。腰部防漏构件54可被构造成使得腰部防漏构件54的宽度51可大于纵向延伸的折叠线25a、25b之间的横向距离,如图2和图4中所示。
腰部防漏构件54还可包括近侧部分(未示出)和远侧部分(未示出)。近侧部分可联接到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例如,吸收组件44的面向身体表面45,或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表面56),而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在吸收制品10、210处于松弛构型时可相对于底片11和吸收组件44自由移动。例如,近侧部分可折叠在远侧部分下方,折叠限定近侧部分与远侧部分之间的过渡。当腰部防漏构件54处于松弛构型时,远侧部分在竖直方向上远离底片11和吸收组件44延伸,该竖直方向垂直于由纵向轴线29和横向轴线31限定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可联接到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表面56。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可联接到后腰片15的面向身体表面58。近侧部分可通过粘合剂、压力粘结、超声波粘结、热粘结及其组合联接到面向身体表面45。
由于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在吸收制品10、210处于松弛构型时可相对于吸收组件44自由移动,所以远侧部分在吸收制品10、210处于松弛构型时可有助于提供防漏袋。在这种构型中,防漏袋设置在远侧部分下方并且设置在远侧部分与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之间。防漏袋可有助于提供屏障以容纳身体流出物并且/或者可有助于吸收身体流出物。防漏袋可特别有利于容纳和/或吸收低粘度粪便(这种粪便对于年幼儿童可能是普遍的)。第一纵向侧边缘72可从防漏翼片50的基部部分64的近侧端部64a横向向外设置,因此,防漏袋可从防漏翼片50的近侧端部64a横向向外延伸。类似地,第二纵向侧边缘74可从防漏翼片52的基部部分64的近侧端部64a侧向向外设置,因此,防漏袋可从防漏翼片52的近侧端部64a横向向外延伸。这样的构型提供具有宽敞的防漏袋82的腰部防漏构件54以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
为了有助于防止腰部防漏构件54的防漏袋所容纳的身体流出物横向流动,可分别在第一纵向侧边缘72和第二纵向侧边缘74附近将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粘结到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和/或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例如,图2描绘了钉扎区84,在这些钉扎区处,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可粘结到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和/或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并且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甚至包括更多的弹性构件。一般来讲,弹性构件可基本上从腰部防漏构件54的第一纵向侧边缘72跨到第二纵向侧边缘74。弹性构件可设置在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中,并且优选地位于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的自由边缘88附近。
各种各样的弹性体材料可用于腰部防漏构件54中的弹性构件。合适的弹性体材料可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弹性泡沫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例如膜)的片材、股线或带状物。弹性体材料可被拉伸并固定到形成腰部防漏构件54的基底、固定到皱拢的基底,或固定到基底然后例如通过施加热而弹性化或收缩,使得弹性回缩力被赋予形成腰部防漏构件54的基底。
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成通过被置于防漏翼片50、52上方或防漏翼片50、52之下而联接至底片11。更具体地,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上,使得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设置在第一防漏翼片50和第二防漏翼片52的相应基部部分64之上。作为替代,腰部防漏构件54可设置在底片11的面向身体表面19上,使得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设置在第一防漏翼片50和第二防漏翼片52的相应基部部分64之下。这两种构型都可提供有利于腰部防漏构件54起效以容纳和/或吸收身体流出物的优点。
在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设置在防漏翼片50、52的基部部分64之上的情况下,防漏翼片50、52可具有活动的翼片弹性区70,当吸收制品10处于拉伸平放构型时,该活动的翼片弹性区与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78纵向重叠,诸如图2中所示。除此之外或作为替代,钉扎区71可不从后腰边缘24延伸到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的自由边缘88,诸如图2中所示。
在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近侧部分设置在防漏翼片50、52的基部部分64之下的情况下,防漏翼片50、52中的每一者的突出部分66的钉扎区71可与腰部防漏构件54的远侧部分纵向重叠。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一些中,防漏翼片50、52中的每一个的突出部分66的钉扎区71可延伸到腰部防漏构件54的自由边缘88,以进一步有助于将流出物容纳于腰部防漏构件54所产生的防漏袋中。
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多种材料组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纺粘-熔喷-纺粘(“SMS”)材料组成。然而可以设想,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其他材料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纺粘-膜-纺粘(“SFS”)材料、粘结梳理纤网(“BCW”)材料或任何非织造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这些示例性材料中多于一种的层合物或者其他材料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液体不可透过的材料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由涂覆有疏水性涂层的材料组成。形成腰部防漏构件54的材料的基重可能变化,然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腰部防漏构件54中不包括弹性构件86的情况下,该基重可介于8gsm至120gsm之间。构成腰部防漏构件54的材料的基重可更优选地介于10gsm与40gsm之间,并且甚至更优选地介于15gsm与25gsm之间。
紧固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可包括紧固系统。紧固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紧固件91和一个或多个前紧固件92。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案描绘了具有一个前紧固件92的实施方案。紧固系统的多个部分可被包括在前腰区12、后腰区14或这两者中。
紧固系统可被构造成在如图1所示的紧固状态下将吸收制品10固定在穿戴者的腰部周围并有助于将吸收制品10在使用期间保持在恰当位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后紧固件91可包括粘结在一起形成复合耳片的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复合紧固件可由如图2中所标记的拉伸部件94、非织造载体或钩座96和紧固部件98构成。如图2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延伸到后紧固件9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直接或间接地联接到后紧固件91的拉伸部件9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防漏构件54可延伸到吸收制品10、210的纵向侧边缘18、20。
双分区域纤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10、210还可包括多分区域纤网33,该多分区域纤网的一个实例显示于图5中。如本文所述,多分区域纤网33可描述为具有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双分区域纤网33。然而,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这种多分区域纤网33不仅限于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相反,这种多分区域纤网33可具有多于两个区域,诸如三个区域、四个区域、五个区域或甚至更多个区域,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双分区域纤网33可以是联接至身体侧衬里28的面向身体表面19的局部衬里材料。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可以是双分区域纤网33的视觉上不同且单独邻接的区域。区域35a、35b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已经通过一个或多个工艺赋予到纤网33上以形成这种形态特征。示例性形态特征包括压花、孔和/或突起。区域35a、35b是单独邻接的,包含相应的形态特征,并且被不具有形态特征或形态特征与形成区域35a、35b的那些形态特征分离且不同的区包围。以这种方式,区域35a、35b具有至少部分由它们相应的形态特征形成的清晰的外边界。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可具有由它们的外边界限定的不同形状。例如,第一区域35a和/或第二区域35b的外边界可限定正方形形状(诸如图5中第二区域35b所示)或八边形形状(诸如图5中第一区域35a所示)。但是,应当理解,区域35a、35b可形成其他多边形形状,诸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在仍另外的实例中,区域35a、35b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区域35a、35b的示例性形状显示于图6A至图6E中。
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区域35a、35b可以不同的方式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不同身体流出物。至少一些实例包括区域35a、35b具有不同形状以便有助于传达区域35a、35b的这种功能差异。如图5所示,第一区域35a可具有八边形形状,而第二区域35b可具有正方形形状。但这只是一个实例。其他实例可包括具有上述形状中的任一者的第一区域35a,以及具有上述形状中的任一者同时具有与第一区域35a不同的形状的第二区域35b。对不同区域35a、35b采用这种不同的形状有助于突出区域35a、35b的功能差异。特别地,可能期望被构造成处理BM流出物的区域为“目标”形状,诸如为圆形或具有椭圆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形状。在这种实例中,特别是结合位于吸收制品的后部部分的这种区域,该目标形状有助于传达区域处理BM流出物的有效性。
以圆形、椭圆形或除正方形之外的多边形形成一个或多个区域35a、35b的另一个功能性益处是,相对于将区域35a、35b形成为正方形,可减小区域35a、35b的总面积。特别是在区域35a、35b的所赋予的形态特征为孔的情况下,这种形态特征降低了整体纤网强度和/或产生了纤网33的横向方向32(例如横向或CD)上的不同强度区域。CD上的这种降低的强度和/或有差异的强度对纤网处理和可加工性有影响。因此,对于区域35a、35b中的至少一者使用这种非正方形形状有助于减小纤网33在CD上的降低的或有差异的强度,从而相对于将区域35a、35b都形成为正方形形状而言,改善了纤网33的处理和可加工性。
在区域35a、35b中的一者是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情况下,这种区域35a、35b可设置在纤网33上,使得外边界设置成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图5中的区域35a的外边界121a显示为定向在这种方向上。通过以这种方式定向区域35a的外边界121中的至少一者,区域35a维持目标状外观,并且有助于传达区域35a的功能性质,这与其中这种外边界全部相对于横向方向32倾斜的构型形成对比。在区域35a具有八边形形状的情况下,可看出,将外边界121a定向在横向方向32上也具有将外边界121b定向在横向方向32上以及将外边界121c、121d定向在纵向方向30上的效果。如图5所示,区域35a、35b的外边界121限定区域35a、35b的周边。应当理解,限定区域35a、35b的周边的这种外边界121由区域35a、35b的形态特征的范围形成。因此,区域35a、35b可能不具有如外边界121所示的限定周边的严格线性部分。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如关于图6A至图6E所描述的这种形状(连同正方形形状)可容易地从纤网33中的区域35a、35b在其周边处的形态特征的存在到不存在来辨别。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边界121a和/或121b被定向在横向方向32上以及具有靠近外边界121a和/或121b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至少四(4)个孔形态特征可能是特别重要的。在纤网是双分区域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重要的是能够将纤网33适当地配准在诸如制品10的吸收制品内。为了实现这种配准,可能期望能够以高速识别纤网33的特定特征。确保外边界121a和/或121b中的至少一者定向在横向方向32上并且确保存在靠近外边界121a和/或121b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至少四(4)个孔形态特征,这提供了能够由配准设备以高速识别的特征。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特别是在孔形态特征小的情况下,可能期望至少六(6)个、至少八(8)个或至少十(10)个孔形态特征被定位成靠近外边界121a和/或121b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
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能期望保持区域35a、35b的在纵向方向30上定向的外边界(例如外边界121c、121d)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区域35a、35b的在相对于纵向方向30和侧向方向32两者倾斜的方向上定向的外边界(诸如外边界122a)的长度。这种实施方案是关于图7的纤网33示出的,该图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纤网33的光学图像。尽管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为了确保第一区域35a或第二区域35b在纤网33上的充分覆盖-例如确保通过第一区域35a和/或第二区域35b捕获身体流出物-可优选的是,区域35a、35b的在纵向方向30上定向的外边界(例如外边界121c、121d)的长度长于区域35a、35b的在相对于纵向方向30和侧向方向32两者倾斜的方向上定向的外边界(例如外边界122a)的长度。这种构型描绘于图13和图14中。图13是具有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纤网33的光学图像,而图14是图13的纤网33的第一区域35a的近距离视图。
纤网33的区域35a、35b的一方面是区域的相对大小。区域35a、35b的大小可选择为足够大以处理身体流出物但不会大到影响纤网的处理和纤网33的可加工性到不能在高速制造过程中加工以结合到吸收制品中的程度之间的平衡。如关于另外的附图所示,本公开的各方面包括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的第一区域35a和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的第二区域35b。在这种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35a可具有介于3,000mm2与9,000mm2之间的总面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35a可具有介于3,000mm2与8,500mm2之间、介于3,500mm2与8,000mm2之间、或介于4,000mm2与7,750mm2之间的总面积。第二区域35b可具有介于3,000mm2与6,000mm2之间、介于3,500mm2与5,500mm2之间、或介于4,000mm2与5,000mm2之间的总面积。纤网33的总面积可介于15,000mm2与30,000mm2之间、介于17,500mm2与27,500mm2之间、或介于17,500mm2与25,000mm2之间。
另外,为了确保纤网33在高速制造过程中的可加工性,区域35a、35b彼此之间以及与纤网33的其他部分之间可具有特定间距。例如,区域35a、35b应当彼此间隔开,如图5中的距离SP1所详细描述的,介于7.5mm与65mm之间、介于10mm与55mm之间、或介于10mm与40mm之间。这些范围允许区域35a、35b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允许区域35a、35b相对于制造过程期间材料的配准而不同,以及确保区域35a、35b相对于由区域35a、35b处理的分开的尿液和BM排泄物的适当的排泄物位置而期望地定位。
同样,区域35a、35b可与纤网33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和侧向延伸的端部边缘116、118间隔特定距离。区域35a、35b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间隔开的这种距离在图5中标记为SP2和SP3。例如,已经发现区域35a、35b期望地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间隔至少5mm,例如SP2和SP3具有至少5mm的值。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区域35a、35b期望地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间隔至少7.5mm、或至少10mm、或至少15mm、或至少25mm。这种距离有助于确保在纤网33的整个CD跨度上的足够的MD抗拉强度,并且这种MD抗拉强度受到区域35a、35b的形态特征的影响(例如降低)。同样,已经发现在区域35a、35b的侧上需要足够宽度的纤网33以减少纤网33在放置在MD张力下时(诸如在高速制造过程期间)的卷曲效应。
另外,区域35a、35b期望地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间隔小于75mm,例如SP2和SP3具有小于75mm的值。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区域35a、35b期望地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间隔小于60mm、或小于50mm、或小于40mm、或小于35mm。期望区域35a、35b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之间的间距不要太大以确保粘结有翼片50、52的纤网33与身体侧衬里28之间没有干扰。因此,期望的间距SP2和SP3介于5mm与75mm之间、或介于5mm与60mm之间、或介于5mm与50mm之间、或介于7.5mm与40mm之间。
就纤网33的性能而言,间距SP4和SP5不如间距SP2和SP3重要。然而,间距SP4和SP5介于5mm与75mm之间、或介于5mm与60mm之间、或介于10mm与50mm之间、或介于10mm与40mm之间可能是重要的。
图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双分区域纤网材料33的一个示例性构型。如关于图7可看到,纤网33具有形成八边形形状的第一区域35a和形成正方形形状的第二区域35b(绘制外边界121以更容易地显现区域35a、35b的形状)。图7的纤网33进一步描绘了区域35a、35b的各种形态特征。应当理解,本公开的纤网材料中的任一纤网材料的区域可具有如图7的纤网材料33中所描绘的一个或多个形态特征。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纤网材料可具有形态特征,诸如压花101、孔105和/或突起109。压花101可以是纤网33的第一表面上的凹陷,而不会在纤网33的相对表面上产生相应的突起。孔105通常是纤网材料中的开口,该开口足以使流体通过而不受纤网33的纤维阻碍。这种孔105与纤网材料的间隙纤维至纤维间距不同,该间隙纤维至纤维间距可在纤网33内提供一些不规则的无序的开口,该开口通常随纤网材料33的基重而变化。突起109是纤网33的形态特征,由此纤网33的一部分被升高到纤网33的表面上方,该表面由纤网33的未改性区限定。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并且具有设置在吸收制品10内的类似于图7所描绘的特征的示例性纤网材料33的示意图。图12的纤网33可以是制品10的身体侧衬里材料28,其中纤网33的区域35a、35b设置成与制品10的其他部件相关,如图所示。在替代实施方案中,纤网33可以是联接至身体侧衬里材料28的局部衬里材料。例如,纤网33可联接至身体侧衬里材料28的面向身体表面。在任何这种实施方案中,将区域35a、35b设置成与制品10的其他部件特别相关可能是有利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区域35a和/或35b可设置成使得当制品10以拉伸和平放构型设置时,区域35a和/或35b的外边界完全设置在防漏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66之间。此外,将第一区域35a设置在制品10的后部部分中,例如在制品10的侧向轴线31与后腰边缘24之间可能是有益的。第二区域35b可优选地设置在制品10的前部部分中,诸如在制品10的侧向轴线31与前腰边缘22之间。如图12所示,将纤网33的区域35a和/或35b完全设置在吸收主体34的范围内也可能是有益的。这确保了由区域35a和/或35b捕获的身体流出物的吸收,该身体流出物被有效地输送到制品10的其他内部部件中并由其处理。
如前所述,区域35a、35b中的至少一者可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如关于图7的纤网33所述,第一区域35a可以是被构造成处理BM流出物的区域。在这种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35a可包括压花101,压花101在纤网33的第一表面中形成凹陷。图8是图7的第一区域35a的一部分的近距离视图,以更详细地理解第一区域35a的各方面。图9是区域35a的示例性压花101的由立体显微镜捕获的近距离图像,而图10是第一区域35a的示例性压花101的截面的由立体显微镜捕获的近距离图像。
优选地,压花101可具有介于0.8mm与2.5mm之间或介于0.9mm与2.25mm之间或介于1.0mm与2.0mm之间的深度141(如图10所示)。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深度141可被描述为材料33的厚度的百分比。根据这种描述,压花101的深度141可大于未改性区(例如纤网33的不包含赋予到纤网33上的形态特征的区)中的纤网33的厚度143的50%。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深度141可介于厚度143的50%与80%之间或介于50%与70%之间。
压花可期望地具有介于20mm2与40mm2之间的面积。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压花可具有介于23mm2与37mm2之间或介于25mm2与35mm2之间的面积。这种面积可期望地提供足够的凹陷体积以在流出物流过纤网33并进入利用诸如纤网33的纤网的吸收制品的内部之前收集BM流出物远离穿戴者皮肤。已经发现这种体积通过提供用于BM流出物的临时储存的足够的体积和防止BM流出物的扩散以使接触BM流出物的皮肤面积最小化来帮助防止皮肤刺激。在压花101的面积过大的情况下,由于流动屏障(例如设置在压花101之间的突起109)的减少,BM流出物的扩散增加。
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压花具有菱形的情况,如在图8至图9中可最清楚地看到的。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可能优选的是压花101在横向方向32上的宽度163小于它们在纵向方向30上的长度165。例如,这种构型增加了BM流出物在横向方向32上扩散时遇到突起109的频率,从而限制了BM流出物在相对于纵向方向30的横向方向上的扩散。这种构型优选降低BM流出物在横向方向32上流动并遇到防漏翼片(诸如制品10、210的翼片50、52)的能力,该防漏翼片可以是吸收制品的渗漏点,其中BM以足够的力接触这种防漏翼片。因此,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压花101在纵向方向30上的长度165可以是压花101在横向方向32上的宽度163的1.5至3.0倍大。
特别是结合上述特征,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纤网33可具有介于100与300之间、或介于115与275之间、或介于125与250之间的压花总数。这种数量的压花101可产生介于3,000mm2与10,000mm2之间、或介于3,500mm2与8,000mm2之间的压花面积。换一种方式描述,优选的是第一区域35a的压花面积介于区域35a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或介于区域35a的总面积的70%与90%之间、或介于区域35a的总面积的75%和85%之间。这种高压花百分比确保了大量的体积用于保持BM流出物远离穿戴者的皮肤。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35a还可包括孔105。为了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孔105可各自优选地具有介于0.5mm2与10mm2之间的面积。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孔105可各自具有介于0.5mm2与8mm2之间、介于0.5mm2与6mm2之间、介于0.75mm2与5mm2之间、介于0.75mm2与4mm2之间、或介于1.5mm2与4mm2之间的面积。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能期望孔105各自优选地具有更大的面积,诸如介于6mm2与20mm2之间、介于8mm2与18mm2之间、或介于10mm2与15mm2之间。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孔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以有助于加速BM流出物流过纤网33。在孔105是椭圆形的情况下,孔可具有长轴线和短轴线。优选地,长轴线大致定向在纵向方向30上。特别是结合在纵向方向30上的长度大于在横向方向32上的宽度的压花101,孔105的这种定向有助于引导BM流出物,该BM流出物优选地在纵向方向30上被更有效地引导通过这种孔105和通过纤网33。长轴线可优选地比短轴线大大约50%至200%或比短轴线大75%至150%。
已经发现结合上述特征,第一区域35a具有介于90mm2与2,000mm2之间的总有孔面积是有益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总有孔面积可介于100mm2与1,500mm2之间、或介于200mm2与1000mm2之间。换一种方式描述,优选的是第一区域35a的有孔面积介于区域35a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或介于区域35a的总面积的3%于12%、或介于3%与10%之间、或介于3%与8%之间。这种有孔面积范围在提供足够的开口面积以供BM流出物透过纤网材料33与保持材料33的结构完整性以允许在高速制造操作中的可加工性之间取得平衡。
第一区域35a的压花101的另一方面是压花101在垂直于纵向方向30和横向方向32的深度方向上的形状。如关于图10可最清楚地看到,第一区域35a的压花101包括靠近纤网33的第一表面126的开口161并且延伸到材料33中达深度141。可看到开口161具有第一宽度171。关于例如由压花壁102界定的压花101的内部区域,压花101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和最大内部宽度175。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最小内部宽度173设置在最大内部宽度175与开口161之间是有益的。即,压花101的最小内部宽度173设置成比最大内部宽度175更靠近纤网33的第一表面126。在这种构型中,压花101可提供用于暂时储存BM流出物的理想体积,同时保持与穿戴者皮肤接触的较低表面积。例如,BM流出物可暂时储存或截留在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与压花101的具有最大内部宽度175的部分之间,该部分设置成比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更远离开口161。以此方式,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可覆盖压花101内的BM流出物的至少一部分并防止它们与穿戴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从而有助于维持穿戴者的皮肤健康。
纤网33的第一区域35a还可包括在压花101的相反方向上从纤网33的第一表面126延伸的突起109。在图9中可最好地看到在压花101之间延伸的这种突起109。与纤网33的未改性部分相比,这种突起109可从纤网33的表面126向外突出介于0.1mm与0.5mm之间、或介于0.2mm与0.5mm之间、或介于0.3mm与0.5mm之间的距离。另外,为了帮助防止第一区域35a上所排泄的BM流出物的扩散,从第一表面126延伸的这种突起109可优选地具有介于1.5mm与2.25mm之间、或介于1.7mm与2.0mm之间、或介于1.75mm与1.95mm之间的最接近的相邻压花101之间的宽度167。压花101可优选地在纤网33的纵向方向30上间隔介于3.5mm与5.0mm之间的距离,或在同一纵向列中提供的压花101之间间隔介于3.75mm与4.5mm之间的距离。同样,压花101可优选地在横向方向32上间隔介于3.5mm与4.5mm之间的距离169,或在同一横向行中提供的压花101之间间隔介于3.75mm与4.25mm之间的距离,同样在这些相同尺寸的压花101之间提供突起109。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突起109可能根本不突出,而是简单地是压花101之间的平坦区域,其高度与纤网33的未改性部分的其余部分相同。即使在纤网33采用与突起相对的这种平坦区域的情况下,具有在横向方向32和纵向方向30上的尺寸和如上所述的间距的这种平坦区域在减少第一区域35a上所排泄的的BM流出物的扩散方面仍然是有用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压花101可包括设置在压花101内的突起159。这些突起159可从压花101的内部和从纤网33的第二表面128的外部延伸。突起159可延伸超过第二表面128达0.5mm与1.0mm之间的距离168。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突起159延伸超过第二表面128达0.65mm与0.85mm之间的距离168。突起159可具有近侧基部162和远侧端部164以及在近侧基部162与远侧端部164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166。深度尺寸166可介于0.7mm与1.25mm之间。替代实施方案可具有介于0.75mm与1.2mm之间或介于0.8mm与1.15mm之间的深度尺寸166。
如图10最好地看到,突起159中的至少一些的近侧基部162设置成比压花101的底部更靠近第一表面126。例如,从压花101的开口161到突起159的近侧基部162的距离可小于压花101的最大深度尺寸141。以这种方式,突起159和压花101可形成袋181,BM流出物可在该袋中汇集并与作用在突起159上的力隔离。例如,来自材料33的第二表面128的突起159上的压缩力将倾向于将包括近侧基部部分162的突起159推向第一表面126。在压花101的最大深度141大于从开口161到突起159的近侧基部部分162的距离的情况下,这些力转移到压花101内的BM流出物,在那里它们可被推向穿戴者的皮肤。然而,在从压花101的开口161到突起159的近侧基部162的距离小于压花101的最大深度尺寸141的情况下,将突起159推向第一表面126的力将不会转移到设置在比突起159的近侧基部162更远离第一表面126的位置处的BM流出物。以这种方式,BM流出物在压花101内时可保持远离穿戴者的皮肤。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起159中的至少一些突起可使其近侧基部162设置成比压花101的具有最大内部宽度175的部分更靠近第一表面126。这种突起159还可使其近侧基部162比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更靠近第二表面128。以这种方式,突起可有助于形成用于在压花101内临时储存BM流出物的袋181,在该袋中可通过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的悬垂来保护穿戴者的皮肤免受这种临时储存的BM的伤害。此外,通过使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设置成比突起159的近侧基部162更靠近第一表面126,这确保了压花壁102与突起159的近侧基部162之间的足够的开口,以用于BM流出物进入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的下方。除了帮助保护BM流出物免受突起159上的向上的力之外,由袋181提供的临时储存可能在BM排泄物的速度和体积足够大使得纤网33不能足够快地将一定体积的BM例如通过孔105转移远离皮肤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从第一区域35a的压花101内延伸的突起159可具有漏斗形状。这种漏斗形状有助于促进BM流出物流过突起159并最终流过由突起159的远侧端部164限定的孔105。另外,这种漏斗形状有助于防止BM流出物通过突起159向后行进并进入压花101,并且因此接近穿戴者的皮肤。作用在制品10、210上的力(诸如穿戴者在制品和/或吸收主体内产生压力的运动)可导致制品10、210内的压力倾向于将BM流出物从制品10、210内推向制品10、210的面向身体表面19。为了有效地允许BM流出物流过突起159和对应的孔105,同时防止BM流出物通过孔105回流到压花101中,已经发现,期望突起159具有在其近侧端部162处的开口宽度以及限定孔105的远侧端部宽度,该远侧端部宽度变窄使得远侧端部宽度(在横向方向32上)介于突起的近侧端部开口的宽度的30%与50%之间,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介于35%与45%之间。
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纤网33可由两个离散的前体纤网形成。这种前体纤网可相对于图10中的前体纤网133a和133b看到。在这种实施方案中,两个前体纤网133a、133b的纤维形成突起159的至少一部分可能是有益的。通过组合两个前体纤网133a、133b的纤维以形成突起159,突起159为流出物提供相对平滑的路径以从第一表面126流过纤网33并经过第二表面128流出纤网33。
相反地,仅前体纤网133a的纤维形成压花101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173的部分可能是有益的。在压花101的这一部分中具有较低量的纤维允许纤网33的面向穿戴者皮肤的第一表面126具有更柔软的感觉。另外,由于前体纤网133a、133b的纤维在压花101的这一部分中相对分离,允许压花101在该区中具有更大的柔软性和/或柔韧性。这种更大的柔软性和/或柔韧性可允许压花101的部分变得更容易被压缩——例如,通过来自穿戴者的力。当压花101的这部分被压缩时,它将倾向于向压花101的中心延伸,从而与压花101未被压缩时相比缩短距离173。以这种方式,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压花101上的压缩力因此可导致压花101的更大面积被压花的侧壁102覆盖。可看出,这种特征可促使在这种压花101内的BM流出物的更大覆盖和阻挡。
关于压花101的具有最大内部宽度175的部分,可能期望存在两个前体纤网133a、133b的纤维。这些接合部处的纤网133a、133b的组合增加了纤网33的强度并有助于防止突起159的塌陷。维持突起159和它们从纤网33的第二表面128突出的程度有助于维持纤网33下方的空隙体积,其中纤网33用作吸收制品的一部分。这种空隙体积有利于为BM流出物提供空间以流过材料33并远离穿戴者的皮肤。
如所讨论的,纤网33通常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两者。因此,第一区域35a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第二区域35b通常可被构造成处理尿液流出物。由于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不同,因此它们对有效处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第二区域35b被构造成与第一区域35a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纤网33的第二区域35b包括孔105和突起109两者。图11是图7的光学图像的第一区域的近距离视图。第二区域35b的突起109被定向成从纤网33的第二表面128突出。这种突起可从第二表面128突出介于0.25mm与1.0mm之间、或介于0.4mm与0.9mm之间、或介于0.5mm与0.8mm之间的距离。在纤网33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纤网33在突起109之间的部分可稍微向上突出远离纤网33的第一表面126并与从纤网33的第二表面128突出的突起109相对。在这种实施方案中,从第一表面126突出的这些突起109可比从第二表面128突出的突起109突出更小的距离。例如,从第一表面126突出的这种突起109可突出介于0.1mm与0.5mm之间、或介于0.1mm与0.3mm之间的距离。
第二区域35b的突起109可期望地具有位于其内的孔。例如,突起可在纤网33的第一侧126中的近侧端部处形成开口,该开口延伸到区域35b的突起109的远侧端部,从而形成孔105。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这种孔105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第二区域35b的孔105可以是圆形的、具有椭圆形或者可以是正方形的或矩形的。
第二区域35b可具有介于300与600之间、或介于350与575之间、或介于400与550之间的孔105的数量。孔105可具有介于0.5mm2与3.0mm2之间、或介于0.7mm2与2.75mm2之间、或介于1.0mm2与2.0mm2之间的面积。第二区域35b内的这种孔面积和数量可提供第二区域35b内的总有孔面积介于200mm2与2,250mm2之间、或介于300mm2与2,000mm2之间、或介于400mm2与1,500mm2之间。换一种方式描述,第二区域35b的总有孔面积可优选地介于第二区域35b的总面积的30%与60%之间、或介于35%与55%之间、或介于40%与50%之间。
如可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纤网33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不同特征,以使这些区域有效地处理不同的身体流出物。上面的描述已经描述了可以任何组合一起使用的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的可能特征。以下部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具体示例性纤网,已发现所述纤网可用于通过具有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来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和BM流出物。
第一示例性材料:
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材料被形成为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的各种组合。这些第一示例性材料是包含第一上纤网和第二下纤网的两层层压纤网。第一上纤网和第二下纤网(例如如上所述的前体纤网133a、133b)通过压花和开孔工艺组合,所述压花和开孔工艺包括穿过第一辊隙,辊隙的第一辊包括用于形成压花和孔的突起,并且辊隙的第二辊包括用于接纳第一辊的压花和开孔突起的对应凹部。
通过这种工艺,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被赋予到第一示例性材料上。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是单独邻接的并且包含形态特征,其中边界在存在形态特征的区域与第一示例性材料的不存在区域形态的其他部分之间限定。例如,在这种其他部分中,可不存在形态特征,或者存在与这些区域的形态特征不同的形态特征。
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一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一区域期望地被构造成具有介于4,000mm2与8,0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压花、孔和突起。在这些第一示例性材料中,孔设置在压花内,并且孔位于从压花延伸的突起的远侧端部处。压花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上纤网内,从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开始并朝向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在不同的第一示例性材料中,总压花面积介于由第一区域包围的总面积的70%与95%之间。在不同的第一示例性材料中,压花具有介于总厚度的50%与70%之间的深度,不同的第一示例性材料的厚度在1.5mm至3.5mm的范围内。
突起从压花内朝向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并突出超过第二表面。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期望地,由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一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介于0.5mm2与8mm2之间或介于0.5mm2与4mm2之间。第一区域优选地具有介于90mm2与2,000mm2之间的由孔限定的总面积。但是,在第一示例性材料具有较小面积的情况下,由孔限定的总面积可介于90mm2与1,000mm2之间。
第二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二区域被构造成具有介于3,750mm2与5,5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突起和孔。突起从第一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第一区域的突起也是如此。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孔,该孔可具有与第一区域的孔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圆形的,其中第一区域的孔是椭圆形的,或者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中第二区域的孔是圆形的。替代地,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正方形的或矩形的。
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小于由第一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期望地,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介于0.75mm2与3.0mm2之间。第二区域优选地具有介于400mm2与1,500mm2之间的由孔限定的总面积。
第二示例性材料:
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材料被形成为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的各种组合。这些第二示例性材料是与第一示例性材料类似的两层层压纤网并且可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同样,第二示例性材料具有赋予到第二示例性材料上的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
第一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一区域期望地被构造成具有介于4,000mm2与8,0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压花、孔和突起。在第二示例性材料中,孔设置在压花内,并且孔位于从压花延伸的突起的远侧端部处。压花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上纤网内,从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开始并朝向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总压花面积占由第一区域包围的总面积的70%与95%之间。压花具有介于第二示例性材料的总厚度的50%与70%之间的深度,不同的第二示例性材料的厚度在1.5mm至3.5mm的范围内。
突起从压花内朝向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并突出超过第二表面。突起延伸超过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达0.5mm与1.5mm之间的距离。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期望地,由孔限定的面积介于0.5mm2与8mm2之间或介于0.5mm2与4mm2之间。第一区域优选地具有介于90mm2与2,000mm2之间的由孔限定的总面积。但是,在不同的示例材料具有较小面积的情况下,由孔限定的总面积可介于90mm2与1,000mm2之间。
第二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二区域被构造成具有介于3,750mm2与5,5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突起和孔。突起从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第一区域的突起也是如此。优选地,第二区域的突起从第二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向外突出介于0.1mm与0.5mm之间的距离。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孔,该孔可具有与第一区域的孔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圆形的,其中第一区域的孔是椭圆形的,或者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中第二区域的孔是圆形的。替代地,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正方形的或矩形的。
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小于由第一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期望地,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介于0.75mm2与3.0mm2之间。第二区域优选地具有介于400mm2与1,500mm2之间的由孔限定的总面积。
第三示例性材料:
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材料被形成为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的各种组合。这些第三示例性材料是与第一示例性材料类似的两层层压纤网并且可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同样,第三示例性材料具有赋予到第三示例性材料上的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
第一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一区域期望地被构造成具有介于4,000mm2与8,0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压花、孔和突起。在第三示例性材料中,孔设置在压花内,并且孔位于从压花延伸的突起的远侧端部处。压花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上纤网内,从第三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开始并朝向第三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总压花面积应占由第一区域包围的总面积的70%与95%之间。压花优选地具有介于示例性材料3的总厚度的50%与70%之间的深度,第三示例性材料的厚度在1.5mm至3.5mm的范围内。
突起从压花内朝向第三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并突出超过第二表面。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孔。
突起具有近侧基部和远侧端部,远侧端部从第三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向外突出。在第三示例性材料中,突起的近侧基部设置成比压花的底面更靠近第三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即,突起的近侧基部的位置不在压花的底部处。如前所述,这可有利地在压花的壁与突起的近侧基部之间的压花内形成袋,BM流出物可暂时储存在该袋中。
第四示例性材料:
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材料被形成为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的各种组合。这些第四示例性材料是与第一示例性材料类似的两层层压纤网并且可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同样,第四示例性材料具有赋予到第四示例性材料上的第一视觉上不同区域和第二视觉上不同区域。
第一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BM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一区域期望地被构造成具有介于4,000mm2与8,0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压花、孔和突起。在这些第四示例性材料中,孔设置在压花内,并且孔位于从压花延伸的突起的远侧端部处。压花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上纤网内,从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开始并朝向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总压花面积应占由第一区域包围的总面积的70%与95%之间。压花优选地具有介于第四示例性材料的总厚度的50%与70%之间的深度,不同的示例性材料的厚度在1.5mm至3.5mm的范围内。
第一区域的压花具有带有开口宽度的开口、最小内部宽度和最大内部宽度。压花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的部分定位在开口与压花的具有最大内部宽度的部分之间。
突起从压花内朝向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并突出超过第二表面。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孔。
突起具有近侧基部和远侧端部,远侧端部从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向外突出。在第四示例性材料中,突起的近侧基部设置成比压花的具有最大内部宽度的部分更靠近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突起的近侧基部也被定位成使得压花的具有最小内部宽度的部分比突起的近侧基部更靠近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一表面。这种构型可有利地在压花的壁与突起的近侧基部之间的压花内形成袋,BM流出物可暂时储存在该袋中。这种袋被压花的悬垂物覆盖,从而防止它们与穿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
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区域被构造成有效地处理尿液流出物。为此目的,第二区域被构造成具有介于3,750mm2与5,500mm2之间的总面积并且包括突起和孔。突起从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延伸,第一区域的突起也是如此。优选地,第二区域的突起从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二表面向外突出介于0.1mm与0.5mm之间的距离。突起的远侧端部限定孔,该孔可具有与第一区域的孔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圆形的,其中第一区域的孔是椭圆形的,或者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中第二区域的孔是圆形的。替代地,第二区域的孔可以是正方形的或矩形的。
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小于由第一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期望地,由第二区域的孔限定的面积介于0.75mm2与3.0mm2之间。第二区域优选地具有介于400mm2与1,500mm2之间的由孔限定的总面积。
所有这些第一示例性材料至第四示例性材料都可与吸收制品底片组合,使得第二下纤网与吸收制品底片联接。以这种方式,第一示例性材料至第四示例性材料的第一区域的突起从第二下纤网朝向这种吸收制品的底片突出。与控制材料和制品相比,包含这些第一示例性材料至第四示例性材料中的任一者的这种吸收制品在限制BM流出物扩散、BM流出物更新、尿液流出物吸收和尿液流出物再润湿性能方面产生良好结果。
如关于具体的第一示例性材料至第四示例性材料所述,本公开的纤网33可以是包含第一上纤网和第二下纤网的两层层压纤网。第一上纤网和第二下纤网可通过压花和开孔工艺组合,所述压花和开孔工艺包括穿过第一辊隙,辊隙的第一辊包括用于形成压花和孔的突起,并且辊隙的第二辊包括用于接纳第一辊的压花和开孔突起的对应凹部。
当组合第一上纤网和第二下纤网时,重要的是确保整个纤网33具有足够的层压强度。为了在整个纤网33上有效地获得足够的层压强度,可能期望将层压特征赋予纤网33作为压花和开孔工艺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例性层压特征可相对于图7和图8的层压特征191看到。这种层压特征191可包括压花、孔或两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层压特征191优选地具有被压花193围绕的孔195。
层压特征191可以交错的方式设置在整个纤网33上,使得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第一行层压特征191和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第二纵向相邻行层压特征191的层压特征191不具有任何横向重叠。替代地,纵向相邻行的这种层压特征191具有小于层压特征191的宽度的25%的横向重叠。当形成纤网33时,可切割纤网33以形成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使层压特征191交错有助于确保无论在何处精确切割以形成纤网33,都有足够的层压特征191存在于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15、117附近,以防止长的未粘合段,如层压特征191对准或具有大于25%的横向重叠时可能发生的那样,这取决于纤网33的切割的精确位置。
此外,出于配准的目的,将层压特征191设置成远离第二区域给定距离可能是重要的。例如,用于在吸收制品底片内配准纤网33的一些有用的配准过程包括识别纤网33的第二区域35b内的孔的视觉配准技术。因此,将层压特征191放置得太靠近第二区域35b可能会干扰这种配准过程。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层压特征191优选地设置成距第二区域35b的横向延伸的前边缘和后边缘至少5mm、至少7.5mm或至少10mm。
为了确保第一上纤网与第二下纤网之间有足够的层压强度,这种层压特征191可覆盖纤网33在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之外的面积的25%与45%之间。通过添加形成层压特征191的单独的压花和/或孔来限定这种面积。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所赋予的形态特征在这些区域内提供足够的层压强度。
用于这种两层纤网33的合适材料包括第一上纤网具有介于10gsm与40gsm之间,并且更优选地介于17.5gsm与32.5gsm之间的基重的情况。第一上纤网可以是纺粘纤网,包括纺粘层压材料,诸如纺粘/熔喷/纺粘(“SMS”)纤网等,或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粘结梳理纤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上纤网优选地是透气粘结梳理纤网(TABCW),但也可以是热粘结梳理纤网、湿法成网纤网、共成形纤网或水力缠结纤网中的任一者。纤网可包括由聚乙烯(PE)纤维或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合物两者组成的纤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上纤网由第一组纤维和第二组纤维的混合物形成。第一组纤维可具有介于1.7与2.5之间或介于1.8与2.2之间的旦尼尔,而第二组纤维具有介于1.0与2.0之间或介于1.25与1.75之间的旦尼尔。第一组纤维的亲水性可能低于第二组纤维。
第二下纤网可具有介于20gsm与45gs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25gsm与40gsm之间的基重。类似于第一上纤网,第二下纤网可以是纺粘纤网,包括纺粘层压材料,诸如纺粘/熔喷/纺粘(“SMS”)纤网等,或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粘结梳理纤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下纤网优选地是透气粘结梳理纤网(TABCW),但也可以是热粘结梳理纤网、湿法成网纤网、共成形纤网或水力缠结纤网中的任一者。纤网可包括由聚乙烯(PE)纤维或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合物两者组成的纤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下纤网由具有介于3与5之间或介于3.5与4.5之间的旦尼尔的单一类型的纤维形成并且是疏水的。
如全文所述,本公开的示例性纤网33已被描述为可联接至吸收制品的面向身体表面(例如面向身体衬里)的局部衬里材料。然而,应当理解,这种纤网33不需要是施加到身体侧衬里的单独的局部衬里。相反,本文所述的纤网33的特征可形成为身体侧衬里,使得不存在局部衬里。相反,身体侧衬里28本身可具有这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被不同地构造以有效地处理不同的BM流出物和尿液流出物。
当结合到吸收制品10、210中时,纤网33可被定位成使得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完全设置在翼片50、52的突出部分的远侧端部的内侧,如图2、图4和图12中最佳所示。这种定位有助于在传达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时维持不同区的视觉有效性。同样,当结合到制品中时,纤网33可被结合使得从纤网33的第二表面突出的突起109在制品10、210内面向内,使得它们朝向制品的底片26突出。以这种方式,纤网33的第二表面可略微位于吸收制品底片上方并在纤网33下方提供空隙体积。这种空隙体积对于处理BM流出物和将这种BM流出物转移到制品10、210的内部中并远离穿戴者的皮肤可能是尤其重要的。
受试材料1:
本文标记为受试材料1的第一受试材料被制备成具有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特征,如图7至图11的纤网33所示。受试材料1是通过组合的压花和开孔工艺形成的双层层压材料。组合的压花和开孔工艺包括使两个单独的纤网材料通过第一辊隙,辊隙的第一辊包括用于形成压花和孔的突起,并且辊隙的第二辊包括用于接纳第一辊的压花和开孔突起的对应凹部。组合的压花和开孔工艺将两个单独的纤网层压成单个层压材料,并在形成的层压材料内形成两个离散但单独邻接的视觉上不同区域。这些区在本文中被称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第一纤网材料是由具有不同亲水性的2.0旦尼尔的PE/PET纤维和1.5旦尼尔的PE/PET纤维的共混物组成的25gsm的TABCW材料。第二纤网材料是由4.0旦尼尔的PE/PET纤维组成的33gsm的TABCW材料。此外,在压花和开孔工艺之前,将结构粘合剂施加在两种材料之间,以产生1.6gsm的粘合剂层。将层压材料切割成90mm宽和206mm长。
受试材料1形成为使得第一区域具有压花、孔和突起形态特征,而第二区域具有孔和突起形态特征。下面的表1依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孔的平均孔面积以及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总孔面积详细描述了受试材料1的各个方面。
本文详述的各种测量可使用非织造行业内任何可接受的测量技术获得。特别地,利用以下测试设置来获得本文详述的测量:
材料样品分析测试设置:
如本文所述的材料样品分析测试设置可用于确定样品材料的各种受测方面,包括长度、宽度、深度和其他距离以及面积。以下描述的设置应被理解为仅是用于捕获本文描述的各种测量的一个示例性合适设置。可使用其他行业可接受的设置,包括用各种部件替换已知的等同部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与所描述的设置相比,部件替换或设置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应该避免这种差异。
用于获取本文样品材料的图像并确定本文详述的不同值的设置包括将CCD摄像机(例如,Leica DFC 300FX摄像机,得自Leica Microsystems(Heerbrugg,Switzerland))安装在标准支架(诸如Polaroid MP-4Land Camera标准支架,此前得自Polaroid ResourceCenter(Cambridge,Miss),目前可从诸如eBay的来源获得)上。将标准支架附接到大镜头取景器,诸如可得自Dunning Photo Equipment,Inc.(在Bixby,Okla设有办事处)的KREONITE大镜头取景器。将自动样品台放置在大镜头取景器的上表面上。自动样品台用于自动地移动给定样品的位置以供相机观察。合适的自动样品台是可得自Prior Scientific Inc.(在Rockland,Mass设有办事处)的型号H112。
将样品或样品材料放置在Leica Microsystems QWIN Pro图像分析系统(诸如Nikon Corporation(在Tokyo,Japan设有办事处)制造的Nikon AF Micro Nikkor)的自动样品台上,f-stop设置为4的60mm镜头的光轴下。使用c-安装适配器将镜头附接到相机。从镜头的前面到样品的距离为大约55cm。通过使用透明胶带在材料外边缘处轻柔地拉伸和/或将材料紧固到自动样品台表面,在自动样品台表面上平放材料并去除任何褶皱。样品表面用16英寸直径、40瓦Circline荧光灯(诸如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在Boston,Mass设有办事处)制造的荧光灯)提供的入射荧光灯照明。灯被容纳在固定装置中,该固定装置被定位成使其在样品上方居中并且在样品表面上方大约3cm处。使用可得自Staco EnergyProducts Co.(在Dayton,Ohio设有办事处)的可变自耦变压器3PN1010型控制灯的照度水平。透射光还通过自动样品台下的一组四个2英尺EMC双端供电LED灯管提供给样品,该灯管是可调光的,可得自Fulight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LLC。LED灯被扩散板覆盖。将扩散板插入大镜头取景器的上表面并形成该大镜头取景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该照明源覆盖有黑色蒙罩,其具有3英寸×3英寸的开口。开口定位成使其在相机和镜头系统的光轴下方居中。从荧光灯开口到自动样品台的表面的距离为约17cm。荧光灯组的照度水平也由被构造成用于可调光LED灯的单独电源控制箱(未显示)控制。
用于进行本文详述的测量的图像分析软件平台为可得自Leica Microsystems(在Heerbrugg,Switzerland设有办事处)的QWIN Pro(3.5.1版)。但是,可使用其他软件诸如LAS Macro Editor(QWIN Pro之后的下一代软件)进行分析。系统和图像还使用QWIN软件和具有至少小至一毫米的公制标记的标准尺进行准确校正。校正在摄像机图像的水平维度上进行。毫米/像素的单位用于校正。
因此,用于测量本文描述的各种值的方法包括对透射光图像进行测量的步骤。具体地,图像分析工具用于获取和处理图像以及执行测量。一些测量可利用诸如图像分析仪用户交互式编程系统(QUIPS)语言的程序来执行。
表1和本文详述的其他表的以下测量以及先前关于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描述的类似特征均根据上述材料样品分析测试设置来确定。为了确定平均值,根据上述设置和分析以及计算的平均值捕获和测量八个随机选择的特征。基于已知的公式计算平均面积值,该公式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特征(例如,长度、宽度、半径等)的平均值来确定面积。然而,可采用其他方法,诸如利用图像分析工具或程序自动计算,或基于用户输入计算直接面积值,然后对八个单独的直接面积值进行平均。
表1包括平均孔长度值,该平均孔长度值是在纵向方向30上延伸的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孔形态特征105的一个方面。平均孔宽度值是在横向方向32上延伸的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孔形态特征105的另一方面。利用所确定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用于计算椭圆形或矩形的面积的等式来确定所计算的平均孔面积值,该椭圆形或矩形分别是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孔形态特征105的形状。应当理解,在适当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公式或方法来确定孔形态特征105具有不同形状的面积,包括利用分析计算机程序的帮助来直接从根据材料样品分析测试设置捕获的图像中确定面积。孔形态特征105的总数乘以所计算的平均孔面积以得到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总孔面积。
表1
下面的表2详述了受试材料1的其他方面,包括第一区域35a、第二区域35b的总有孔面积和材料的总有孔面积。第一区域35a/第二区域35b的%孔面积依据材料总面积来计算。例如,第二区域35b的总孔面积为465mm2,这导致总材料面积的百分比为465除以18,450,大约等于2.5%。第一区域35a/第二区域35b的总孔面积通过将给定区域的所确定的平均孔面积乘以相同区域中的孔数来确定。
表2
下面的表3详述了第一区域的压花形态特征101的各方面。受试材料1的压花形态特征101一般呈菱形。因此,利用菱形面积的方程,根据单个压花形态特征101的所测得的平均最大宽度和长度值来计算面积。如上所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公式或方法来确定压花形态特征101具有不同形状的面积。压花形态特征101的总数乘以所计算的平均压花面积以得到第一区域的总压花面积。最后,%压花面积详述了被压花的材料面积的总百分比。这通过将总压花面积除以总材料面积来计算(来自表2)。
表3
下面的表4详述了第一区域的压花形态特征101之间的间距的特征。例如,压花特征测量之间的最小宽度详述了最接近的相邻压花形态特征101之间的宽度,如图9中的附图标号167所示。压花特征测量之间的纵向长度详述了设置在同一纵向延伸列中的压花形态特征101之间在纵向方向上的一定距离。最后,压花特征测量之间的横向长度详述了设置在同一横向行中的压花形态特征101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一定距离,如图9中的附图标号169所示。类似于本文详述的其他测量,测量八个随机选择的特征的值,然后基于测量来计算平均值。
表4
下面的表5详述了受试材料1的压花形态特征101和突起形态特征159的其他方面。为了测量所述特征,在横向方向上切割受试材料1的八个样品。合适的切割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锋利刀片、激光或高压水射流。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注意使横向切口直接延伸穿过至少一个孔形态特征105的中心,并且切口对材料结构的影响最小。对于每个样品,测量邻近压花形态特征的材料厚度,如图10的附图标号143所示。对于每个样品,进一步确定压花形态特征101的最大深度,如附图标号141所示。此外,对于每个样品,确定突起形态特征159延伸超过受试材料1的第二表面128的高度,如附图标号168所示。然后将这些测量值用于计算平均值。将平均材料厚度和平均突起高度值相加以得到与受试材料1的包含突起形态特征159的部分相关的平均总材料厚度参数。%厚度值详述了由突起形态特征159提供给受试材料1的附加厚度。
表5
下面的表6详述了第一区域的压花形态特征101的其他方面。平均压花开口宽度值详述了受试材料1第一表面处的压花的宽度。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1所示。压花宽度最小值详述了通过压花的深度由压花壁限定的压花的最小宽度。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3所示。压花宽度最大值详述了通过压花的深度由压花壁限定的压花的最大宽度。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5所示。%宽度增加值详述了压花的最大宽度比压花的最小宽度大多少。
表6
下面的表7详述了第一区域的突起形态特征159的其他方面。平均突起开口宽度值详述了突起形态特征159在其近侧基部162处的宽度。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1所示。平均孔宽度值详述了由突起形态特征159的远侧端部164限定的孔形态特征105的宽度。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6所示。%宽度减少值详述了突起形态特征159的近侧基部162与远侧端部164之间的开口宽度减少的量。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75所示。平均突起高度值详述了突起形态特征159延伸超过受试材料1的第二表面128的量。该特征由图10的附图标号168所示。
表7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引用的所有文件的相关部分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任何文件的引用不应被解释为承认它是关于本发明的现有技术。在本书面文件中的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件中的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冲突的情况下,应当以赋予本书面文件中的术语的含义或定义为准。
虽然已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但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其他改变和修改。因此,预期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涵盖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改变和修改。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和/或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形态特征限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2: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包括几何形状。
实施方案3:如实施方案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正方形,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是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实施方案4:如实施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单个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单个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
实施方案5:如实施方案4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6:如实施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7:如实施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8:如实施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9:如实施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10:如实施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11:如实施方案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12:如实施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13:如实施方案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4,500mm之间。
实施方案14:如实施方案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径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域55%之间。
实施方案15:如实施方案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16:如实施方案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17:如实施方案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18:如实施方案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19:如实施方案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20: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21:如实施方案20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第一形状,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第二形状,所述第一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22:如实施方案20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正方形形状或矩形形状。
实施方案23:如实施方案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24:如实施方案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25:如实施方案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26:如实施方案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27:如实施方案20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28:如实施方案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29:如实施方案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实施方案30:如实施方案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与55%之间。
实施方案31:如实施方案20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32:如实施方案2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33:如实施方案2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34:如实施方案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35:如实施方案20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36: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以及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37:如实施方案3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边界限定正方形形状或矩形形状。
实施方案38:如实施方案36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39:如实施方案36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40:如实施方案36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41:如实施方案36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42:如实施方案36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43:如实施方案36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44:如实施方案36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实施方案45:如实施方案36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与55%之间。
实施方案46:如实施方案36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47:如实施方案36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48:如实施方案36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49:如实施方案36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50:如实施方案36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51: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以及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突起超过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的平均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突起超过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的平均高度。
实施方案52:如实施方案5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包括几何形状。
实施方案53:如实施方案51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正方形,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是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实施方案54:如实施方案51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
实施方案55:如实施方案5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56:如实施方案51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57:如实施方案5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58:如实施方案5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59:如实施方案51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60:如实施方案51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局部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61:如实施方案51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62:如实施方案51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63:如实施方案5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实施方案64:如实施方案51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与55%之间。
实施方案65:如实施方案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66:如实施方案51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67:如实施方案51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68:如实施方案51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69:如实施方案5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70: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以及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和/或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内部最小宽度和内部最大宽度,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设置在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与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之间。
实施方案71:如实施方案70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形态特征限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72:如实施方案70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包括几何形状。
实施方案73:如实施方案70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正方形,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是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实施方案74:如实施方案70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
实施方案75:如实施方案74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76:如实施方案70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77:如实施方案70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78:如实施方案70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79:如实施方案70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80:如实施方案70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局部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81:如实施方案70至8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82:如实施方案70至8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83:如实施方案70至8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实施方案84:如实施方案70至8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孔形态特征,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径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域55%之间。
实施方案85:如实施方案70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86:如实施方案70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87:如实施方案70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88:如实施方案70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89:如实施方案70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90: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底片材料;以及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内部最小宽度和内部最大宽度,第一纤网的纤维形成所述压花的开口和压花的形成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纤网和第二纤网的纤维缠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压花的形成所述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
实施方案91:如实施方案90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形态特征限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实施方案92:如实施方案90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包括几何形状。
实施方案93:如实施方案90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正方形,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是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实施方案94:如实施方案90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
实施方案95:如实施方案94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96:如实施方案90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实施方案97:如实施方案90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98:如实施方案90至9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99:如实施方案90至9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位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处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并且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远离所述开口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并且大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压花的具有所述压花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的一定距离。
实施方案100:如实施方案90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局部侧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实施方案101:如实施方案90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实施方案102:如实施方案90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实施方案103:如实施方案90至10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实施方案104:如实施方案90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与55%之间。
实施方案105:如实施方案90至10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实施方案106:如实施方案90至10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实施方案107:如实施方案90至10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实施方案108:如实施方案90至10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开口具有比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实施方案109:如实施方案90至10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的辅助衬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是局部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衣服表面联接至所述辅助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
实施方案110:如实施方案1至10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距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深度,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所述最大深度。
实施方案111:如实施方案1至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
实施方案112:如实施方案1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113:如实施方案1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114:如实施方案1至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
实施方案115:如实施方案1至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具有远侧端部的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

Claims (20)

1.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
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面向身体表面和面向衣服表面;
底片材料;
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以及
局部衬里材料,所述局部衬里材料联接至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所述面向身体表面并且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局部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的平均面积,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带有内部最小宽度的部分和带有内部最大宽度的部分,带有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在所述局部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开口与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并且
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在所述局部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形态特征限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第一形状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的第二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形状包括几何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正方形,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外边界限定的所述形状是边数大于4的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远离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突出的一定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不包括压花形态特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距所述局部衬里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7.5mm与2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间隔开介于5mm与30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介于4,000mm与8,000mm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介于3,000mm与5,000mm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总面积的35%与55%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5%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16.一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
身体侧衬里材料,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具有在第一面向身体表面与相对的第二面向衣服表面之间延伸的深度尺寸,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是单独邻接的并且是视觉上不同的;
底片材料;以及
吸收主体,所述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与所述底片材料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一个或多个孔形态特征和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花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一面向身体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从所述第二面向衣服表面朝向所述底片材料突出,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形态特征,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各自具有包括开口宽度的开口、由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侧壁限定的带有内部最小宽度和内部最大宽度的内部部分,所述内部最小宽度设置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内部最大宽度之间,并且
所述突起形态特征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内,使得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在所述身体侧衬里材料的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压花形态特征的带有所述内部最大宽度和所述内部最小宽度的所述部分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65%与95%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总面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总面积的2.5%与14%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孔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介于由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压花形态特征限定的平均面积的10%与40%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远侧端部限定所述孔形态特征,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形态特征是漏斗形的,使得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近侧端部限定的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开口具有比由所述突起形态特征的所述远侧端部限定的所述孔形态特征更大的面积。
CN202380008851.8A 2022-04-08 2023-04-03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Pending CN1174799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29014P 2022-04-08 2022-04-08
US63/329014 2022-04-08
PCT/US2023/017291 WO2023196238A2 (en) 2022-04-08 2023-04-03 Dual zoned web materia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911A true CN117479911A (zh) 2024-01-30

Family

ID=8824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08851.8A Pending CN117479911A (zh) 2022-04-08 2023-04-03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9911A (zh)
WO (1) WO2023196238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754A (zh) * 2014-04-08 2016-12-07 宝洁公司 具有区的吸收制品
KR20190003652A (ko) * 2016-05-02 2019-01-09 트레데가르 필름 프로덕츠 코포레이션 성형 필름 및 성형 필름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WO2021163867A1 (en) * 2020-02-18 2021-08-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96238A2 (en) 2023-10-12
WO2023196238A3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7921B1 (ko) 선택적으로 위치된 허리 샘방지 부재를 구비한 흡수 용품
US20240058181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artially enclosed waist containment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KR101973345B1 (ko) 개선된 허리 밀봉부를 갖는 선택적으로 위치된 허리 샘방지 부재를 구비한 흡수 용품
KR100266496B1 (ko) 재습윤화차단부를갖는흡수제품
CN107405229B (zh) 具有腰部防漏构件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25518B1 (ko) 압축성 허리 샘방지 부재를 구비한 흡수 용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8043275B2 (en) Absorbent garment with dual containment flaps
JP2016209618A (ja)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性構造体
KR101927036B1 (ko) 허리 샘방지 부재의 샘방지 포켓에 대한 개선된 접근성을 제공하는 흡수체를 갖는 흡수 용품
CN110177530B (zh) 具有分隔前区和后区的凹部的吸收制品
AU2014395505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luid acquisition layer having channels
US11730636B2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bodyside liner providing a barrier region
KR101779751B1 (ko) 성별이 구분된 흡수 용품
CN117479911A (zh) 双分区域纤网材料
JP2002515796A (ja) 液体と固体排泄物の封じ込め用プリーツを有するおしめ
US20130261582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O2022000113A1 (en) Absorbent garment with softened waistband
US20220202630A1 (en) Material including channel for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WO2022146428A1 (en) Articles with zoned apertured materials and registration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