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8583A -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8583A
CN117478583A CN202210857424.4A CN202210857424A CN117478583A CN 117478583 A CN117478583 A CN 117478583A CN 202210857424 A CN202210857424 A CN 202210857424A CN 117478583 A CN117478583 A CN 117478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link
cpe
data
access gateway
edg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74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74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5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方法由目标控制器执行,包括: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因而本公开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对网络链路的切换进行控制,并通过CPE来进行数据发送操作。因此,本公开可以通过该转控分离的设计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换网络链路,达到了网络高可用的效果。本公开可用于对网络路由或调度进行配置。

Description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可以将各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网络设备通过网络链路进行连接,以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但是,由于网络链路可能会出现异常,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网络链路进行切换。
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NQA(Network Quality Analysis,网络质量分析)技术来检测网络链路的性能,并在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对网络链路进行切换。但是通常NQA对网络链路的检测间隔是秒级。这使得当网络链路异常时,对网络链路进行切换的时间间隔也在秒级以上。因此该方法的网络链路切换不及时,会导致执行相关业务的可靠性较低。
目前需要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换网络链路,以保障相关业务的执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用于及时对网络链路进行切换,从而保障相关业务的执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该方法由目标控制器执行,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户驻地设备)以及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云)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该方法由CPE执行,所述CPE分别通过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该方法由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执行,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所述目标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该装置由目标控制器执行,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控制器包括区域控制器;对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在内存中进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的对比,获得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至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控制器还包括全局控制器;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到所述全局控制器;通过所述全局控制器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保存在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至非易失存储装置中,所述非易失存储装置用于持久化保存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按VRF(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虚拟路由转发)发送的当前周期内的当前网络流量数据;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所述VRF的当前优先级;根据所述VRF的当前优先级确定所述VRF对应的路由数据在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的过期时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将发送失败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以VRF为键值,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的失败队列中;发送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向所述CPE重新发送保存在所述失败队列中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CNA(Converged NetworkAdapter,融合网络适配器)及第二CNA连接;所述第一CNA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CPE;所述第二CNA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CPE;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对比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CNA的第二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网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CNA与所述第二CNA以及所述CPE,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UPF网元发送的第三当前路由数据;对比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UPF网元的第三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该装置由CPE执行,所述CPE分别通过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其中,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由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执行,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其中,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所述目标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相连,其中,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及输出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该计算机程序,以使包含该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得具有该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CPE。当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则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CPE可以及时通过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该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因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对网络链路的切换进行控制,并通过CPE来进行实际的数据发送操作。因此,本公开可以通过该转控分离的设计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换网络链路,达到了网络高可用的效果,保障了相关业务的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并将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进行持久化保存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为不同的VRF设置当前优先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架构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架构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架构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公开涉及到的几个概念进行解释如下: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能力提供商,会建立云计算资源池(简称云平台,一般称为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在资源池中部署多种类型的虚拟资源,供外部客户选择使用。云计算资源池中主要包括:计算设备(为虚拟化机器,包含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按照逻辑功能划分,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层上可以部署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PaaS层之上再部署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也可以直接将SaaS部署在IaaS上。PaaS为软件运行的平台,如数据库、web容器等。SaaS为各式各样的业务软件,如web门户网站、短信群发器等。一般来说,SaaS和PaaS相对于IaaS是上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目标控制器11、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CPE 14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其中,目标控制器11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和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均分别与CPE 14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相连接。示例性地,上述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可以向目标控制器11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目标控制器11可以接收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之后,目标控制器11可以将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14。CPE 14可以根据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对应的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对应的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可以将该数据发送至VPC。
可选地,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CPE 14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智能语音交互设备、车载终端、智能家电、飞行器、增强现实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
目标控制器11、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均可以位于终端或服务器中,图1所示的服务器仅为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可选地,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11可连接任意数目的边缘接入网关,例如,如图1所示,该目标控制器11连接了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以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两个边缘接入网关。或者,该目标控制器11除了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以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之外,还可以连接至少一个边缘接入网关,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可以位于不同终端或不同的服务器,也可以位于同一终端或同一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示例性地,一种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位于同一服务器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的目标控制器11、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CPE14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如图1中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图1与图2中的目标控制器11、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CPE14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的数量均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目标控制器11、第一边缘接入网关12、第二边缘接入网关13、CPE14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15。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下面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中的目标控制器为例。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可以包括如下S301至S303。
S301,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CPE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CPE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障用户接入云VPC的网络链路的高可靠和高质量,可以通过设置多个边缘接入网关来实现各处建立的网络隧道大多采用双、多隧道ECMP(Equal CostMultipath Routing,等价路由),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双隧道ECMP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以使得在部分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能够自动切换到网络质量好的网络链路/隧道上,从而保障用户侧的CPE可以可靠地接入VPC。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网络链路与第二网络链路均可以为IPsec隧道,该IPsec隧道可以用于保证数据安全。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不对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的种类进行限定,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的种类可以基于应用场景进行确定。示例性地,当本公开应用于云网络场景中,则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可以为基于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构建的网关。或者,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可以为任一中可以实现边缘流量接入的网关。本公开实施例也不对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进行限定,例如该VPC对应的节点网关可以为NGW(NodeGateway,节点网关),该NGW可以为专线网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可以实时地对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进行获取,并周期性地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对获取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方法进行限定,该获取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方法可以根据经验或应用场景进行确定。本公开实施例也不对向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周期长度进行限定,例如该周期长度可以为1分钟,或者可以为30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并在该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示例性地,在该种情况下,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可以通过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之后,目标控制器可以接收该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限定该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示例性地,该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可以包括路由目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段、下一跳地址、VRF、以及当前优先级等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之外,目标控制器还可以接收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或者,当目标控制器还连接了除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之外的边缘接入网关,则目标控制器也可以接收除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之外的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S302,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可以包括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可以包括:通过区域控制器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通过区域控制器在内存中进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历史路由数据的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通过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区域控制器在接收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之后,可以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该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可以为区域控制器之前一次接收到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之后,区域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该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示例性地,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中包含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历史路由数据之间的不同之处。本公开实施例不对该易失存储装置进行限定,例如,该易失存储装置可以为Cache(缓存)。
本公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器可以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可以提高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的速度。并且区域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避免由于保存第一当前路由数据而影响区域控制器的运行。因此,本公开通过采用易失存储装置和内存可以保障区域控制器处理数据的速度。
示例性地,对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周期性地向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情况,该目标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若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该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存在差异,则目标控制器可以得到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并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或者,对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在该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向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情况,该目标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后,可以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并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S303,根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当目标控制器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后,目标控制器可以向CPE发送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CPE在接收到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后,可以根据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并将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撤销,并对该第一网络链路进行切换,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CPE还可以通过除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之外的至少一个边缘接入网关,来与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上述至少一个边缘接入网关均可以在CPE、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对应的网络链路。则在该种情况下,CPE在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后,可以从第二网络链路与上述至少一个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网络链路中进行选择,并通过选中的网路链路来发送数据至VPC。本公开实施例不对CPE选中网络链路的方法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在CPE与各个边缘接入网关之间建立NQA来对对应的网络链路进行检测,并通过NQA检测结果来进行网络链路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还包括全局控制器,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可以包括:通过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到全局控制器;通过全局控制器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之后,可以通过区域控制器将保存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至非易失存储装置中,该非易失存储装置可以用于持久化保存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不对该非易失存储装置进行限定,例如该非易失存储装置可以为数据库。该非易失存储装置可以位于目标控制器所在的服务器之中,也可以位于目标控制器所在的服务器之外的另一服务器中。
示例性地,一种目标控制器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并将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进行持久化保存的过程可以如图4所示。
S401,区域控制器可以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并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示例性地,该易失存储装置可以为缓存。之后,该区域控制器可以在内存中对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之后,区域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在易失存储装置中。
S402,区域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目标控制器中包括的全局控制器。之后,可以通过该全局控制器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转发至CPE。
S403,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至非易失存储装置。非易失存储装置在获取该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后,可以对其进行持久化保存。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非易失存储装置,避免获取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遗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还可包括: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按VRF发送的当前周期内的当前网络流量数据;根据当前网络流量数据确定VRF的当前优先级;根据VRF的当前优先级确定VRF对应的路由数据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的过期时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边缘网接入网关可以周期性地统计当前网络流量数据,并将该当前网络流量数据按VRF发送至目标控制器。本公开实施例不对该统计当前网络流量数据的周期的长度进行限定,例如该周期的长度可以为15秒或35秒。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可以包括VRF,因而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在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可以包含该当前网络流量数据。或者,第一边缘网接入网关也可以分别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当前网络流量数据。
示例性地,在目标控制器接收到该当前网络流量数据后,目标控制器可以根据该当前网络流量数据对用户侧CPE的VRF的优先级进行设置。示例性地,VRF的当前优先级可以与该VRF对应的当前网络流量成正比,即当VRF对应的当前网络流量越大,则该VRF对应的当前优先级越高。VRF对应的当前优先级越高,则该VRF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的过期时间就越长。当某一VRF对应的当前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时,该VRF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将永不过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易失存储装置为缓存,非易失存储装置为数据库,某一VRF对应的当前网络流量很大,当该VRF对应的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若该VRF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已在缓存中过期,则可能会导致目标控制器向数据库发送大量的查询请求,从而可能引起缓存雪崩。该种情况容易引发数据库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瓶颈,导致影响相关业务的执行。在该种情况下,为对应不同当前网络流量大小的VRF,设置不同的缓存过期时间,可以有效避免缓存雪崩,从而可以进一步保障相关业务的执行。
示例性地,图5为一种为不同的VRF设置当前优先级的示意图。在图5中,假定VRF2为对应当前网络流量数据最大的一个VRF,其中,VRF2对应的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别域间路由)可以为10.100.10.1。并且,该VRF2对应的nexthop(下一跳)=np4,prefix(前缀)=24。其中,nexthop用于路由的下一跳的地址,prefix用于表示目的网段的IP前缀的长度。对此,可以为VRF2设置当前优先级为0,即最高优先级。之外,如图5所示,可以令VRF1的当前优先级为1,VRF3的当前优先级为2,VRF4的当前优先级为3。因此,VRF2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将永不过期,而VRF1、VRF3、VRF4分别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过期时间的长度依次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还可包括:确定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将发送失败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以VRF为键值,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的失败队列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向CPE重新发送保存在失败队列中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本公开实施例不对目标控制器确定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的方法进行限定。目标控制器可以在易失存储装置中设置一个失败队列,用于将发送送失败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进行记录。并且,目标控制器还可以设置一个当前重发周期。当到达该当前重发周期时,可以向CPE重新发送在当期重发周期的时间内记录在失败队列中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在确定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后,还可以将该失败的信息上报至运维平台。并且,目标控制器还可以向运维平台提供失败队列对应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使运维平台可以根据该API导出失败平台中对应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从而为CPE进行对应的数据恢复服务。
以本公开应用于云网络场景下为例,一种可能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的云网络架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在图6中,用户侧的CPE 60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例如4G或5G)与运营商侧的基站602以及核心网中的UPF网元603连接。可选地,该CPE 601可以部署在用户侧的租户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通过租户IDC的公网接入基站602。或者,CPE 601还可以单独部署。之后,CPE 601再通过UPF网元603与云网络侧(例如云厂商网络机房)中的CNA建立专线连接,再通过边缘接入网关604连入云厂商的专有网络中,以达到将用户侧自建的租户IDC机房与其在云端购买的VPC网络通过专线打通的效果。示例性地,UPF网元可以通过基于GRE的Ipsec连接边缘接入网关604。示例性地,图6中示出的边缘接入网关604中可以包括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并且,该边缘接入网关604中还可以包括除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之外的至少一个边缘接入网关。
边缘接入网关604可以通过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与NGW专线网关605相连接,该NGW专线网关605可以与VPC 606连接。并且,如图6中所示,CPE 601可以与CPE控制器607相连接,该CPE控制器607用于对CPE 601进行直接管控。基站602与UPF网元603均可以通过核心网与网关控制器608进行连接,该网关控制器608用于使云网络侧的边缘接入网关604和运营商侧的网络进行连接。另外,边缘接入网关604与NGW专线网关605均可以连接目标控制器609。目标控制器609可以为云控制器,负责与边缘接入网关604及NGW专线网关605进行通信,并负责边缘接入网关604和NGW专线网关605之间VXLAN隧道的控制管理。目标控制器609还可以与网关控制器608通信,从而将用户从控制台传输过来的操作指令传达到后台。图6中的用户与目标控制器609之间还有前端控制台(图6中未示出)。
该目标控制器609还可以与用户进行连接。示例性地,在图6中,用户侧的CPE 601、基站602、UPF网元603之间可以通过IPsec隧道进行连接。UPF网元603与边缘接入网关604之间可以通过基于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的IPsec专线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可以分别与第一CNA及第二CNA连接;第一CNA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CPE;第二CNA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CPE。在该种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还可包括:接收第一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将第二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CNA的第二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根据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示例性地,对于如图6所示的架构图,为了保障用户侧的CPE接入VPC的网络链路的高可靠、高质量,在该架构中的网络链路可以采用双、多隧道ECMP的方式,如图7所示。在图7中,CPE 701与NGW专线网关707之间包括了虚线表示的第一网络链路以及点划线表示的第二网络链路。并且,由于设置了第一CNA703与第二CNA704,并且为了保证第一网络链路与第二网络链路均可以从CPE 701至相应的边缘接入网关。因此,第一网络链路中从UPF网元702至NGW专线网关707的部分可以分为如图7所示的第一网络链路A、第一网络链路B,而第二网络链路中从UPF网元702至NGW专线网关707的部分可以分为如图7所示的第二网络链路A、第二网络链路B。对于第一网络链路A,其连接的节点包括CPE 701、UPF网元702、第一CNA703、第一边缘接入网关705以及NGW专线网关707。第一网络链路B连接的节点包括CPE 701、UPF网元702、第二CNA704、第一边缘接入网关705以及NGW专线网关707。第二网络链路A连接的节点包括CPE 701、UPF网元702、第一CNA703、第二边缘接入网关706以及NGW专线网关707。第二网络链路B连接的节点包括CPE 701、UPF网元702、第二CNA704、第二边缘接入网关706以及NGW专线网关70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CNA可以实时地对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进行获取,并周期性地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二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对第一CNA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二当前路由数据的周期长度进行限定,例如该周期长度可以为30秒,或者可以为10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CNA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并在该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二当前路由数据。示例性地,在该种情况下,第一CNA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对此进行赘述。之后,目标控制器可以接收该第二当前路由数据。另外,第二当前路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可以与上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相同,此处亦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CNA之外,目标控制器还可以接收第一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或者,当目标控制器还连接了除第一CNA与第二CNA之外的CNA,则目标控制器也可以接收除第一CNA与第二CNA之外的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UPF网元分别连接第一CNA与第二CNA以及CPE。在该种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还可包括:接收UPF网元发送的第三当前路由数据;将第三当前路由数据与UPF网元的第三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根据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UPF网元可以实时获取第三当前路由数据进行,并周期性地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不对第一CNA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的周期长度进行限定,例如该周期长度可以为15秒,或者可以为40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CNA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并在该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时,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三当前路由数据。示例性地,在该种情况下,UPF网元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对第一网络链路进行检测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对此进行赘述。之后,目标控制器可以接收该第三当前路由数据。另外,第三当前路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可以与上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相同,此处亦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HBA(Host Bus Adapter,主机总线适配器)与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网络接口控制器)来对上述CNA进行替代。
需要说明的是,HBA、NIC和CNA是计算机与存储网络中常用的三种适配器类型,三者都是为了将主机系统连接到存储装置或网络设备。HBA是一个在服务器和存储装置之间提供物理连接和IO处理的电路板或集成电路适配器,NIC用于将网络设备(例如电脑和服务器)相连的扩展电路板。而CNA可以将HBA的功能与NIC结合起来,CNA配备了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express,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接口,能提供存储设备或服务器与FC SAN(Fibre Channel Storage Area Network,基于光纤通道的存储局域网络)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另一方面CNA可以直接将以太网流量从相同的网络设备传输到局域网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公开应用于云网络场景下,该图中的第一网络链路A、第一网络链路B、第二网络链路A以及第二网络链路B所经过的节点与上述图7中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图8中,第一边缘接入网关805可以通过例如BGP的方法对第一网络链路A、第一网路链路B进行检测,当第一网络链路A或第一网络链路B异常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805可以将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到目标控制器808。之后,目标控制器808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801。同理,第二边缘接入网关806可以对第二网络链路A、第二网路链路B进行检测,当第二网络链路A或第二网络链路B异常时,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可以将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到目标控制器808。之后,目标控制器808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801。
同理,第一CNA 803也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A、第二网路链路A进行检测,当第一网络链路A或第二网络链路A异常时,第一CNA 803可以将对应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发送到目标控制器808。之后,目标控制器808将第二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801。同理,第二CNA804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B、第二网路链路B进行检测,当第一网络链路B或第二网络链路B异常时,第二CNA 804可以将对应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发送到目标控制器808。之后,目标控制器808将对应的第二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801。同理,UPF网元802可以对第一网络链路A、第一网络链路B、第二网络链路A以及第二网络链路B进行检测,当第一网络链路A,或第一网络链路B,或第二网络链路A,或第二网络链路B异常时,UPF网元802可以将对应的第三当前路由数据发送到目标控制器808。之后,目标控制器808可以将对应的第三差异路由数据发送至CPE 801。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CPE。当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则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CPE可以及时通过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该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因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对网络链路的切换进行控制,并通过CPE来进行实际的数据发送操作。因此,本公开可以通过该转控分离的设计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换网络链路,达到了网络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HA)的效果,保障了相关业务的执行。
示例性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可以均为基于NFV构建。在云网络场景中,地域之间的网络连接通常使用传统的专用网络设备,它们由各个专业的通信厂商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以不同的软件实现了各种各样的功能。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等设备均有自己独立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而在NFV网络中,采用了x86服务器的架构,它将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这些不同的网络功能封装成独立的模块化软件,通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不同的模块化软件,可以在单一硬件设备上实现多样化的网络功能。
NFV架构由基础网络功能虚拟化架构、虚拟网络功能功能、管理自动化及网络编排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网络虚拟化架构(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Infrastructure,NFVI)用于给硬件设备赋予基本的组件,支持网络应用所需要的软件或者容器管理平台。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VNF是实现网络功能(转发服务、IP配置等)的软件应用。在NFV架构中,各种VNF在NFVI的基础上实现。由于NFVI是标准化的架构,使得不同的VNF获得了通用性,不再依赖于黑盒设备。管理自动化及网络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ANO)用于管理各VNF以及NFVI的统一框架,方便运维人员进行业务编排与设备管理。
相比较于传统物理网络设备,NFV有许多好处,具体可以参见表1。其中,对于通用硬件方面,NFV相比传统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标准的X86服务器、通用存储和交换网络设备,提高了通用性。在软硬件解耦方面,NFV与传统网络设备相比,降低了对专用硬件的依赖性。在开发性方面,NFV有利于多方合作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网络弹性方面,NFV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软硬件部署。在升级便利性方面,NFV的设备更新周期较传统网络设备短。在自动化运维方面,NFV的运维较传统网络设备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在与业务关联方面,NFV可以实现统一编排和部署。
表1
本公开利用目标控制器进行CPE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同步,以达到CPE在网络异常时能够快速进行网络链路的切换,提高网络高可靠的能力。并且,本公开提供了目标控制器的缓存策略、VRF优先级缓存过期时间设置策略,以及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的处理等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链路切换的效率。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目标控制器执行,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CPE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CPE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如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1、对比模块902、以及发送模块903。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对比模块902,用于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903,用于根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目标控制器包括区域控制器;对比模块902,用于通过区域控制器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第一历史路由数据;通过区域控制器在内存中进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历史路由数据的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通过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还包括全局控制器;发送模块903,用于通过区域控制器将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到全局控制器;通过全局控制器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通过区域控制器将保存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至非易失存储装置中,非易失存储装置用于持久化保存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01,还用于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按VRF发送的当前周期内的当前网络流量数据;
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网络流量数据确定VRF的当前优先级;根据VRF的当前优先级确定VRF对应的路由数据在易失存储装置中的过期时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将发送失败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以VRF为键值,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的失败队列中;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向CPE重新发送保存在失败队列中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CNA及第二CNA连接;第一CNA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CPE;第二CNA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CPE;
接收模块901,还用于接收第一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
对比模块902,还用于将第二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CNA的第二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根据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UPF网元分别连接第一CNA与第二CNA以及CPE,接收模块901,还用于接收UPF网元发送的第三当前路由数据;
对比模块902,还用于将第三当前路由数据与UPF网元的第三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根据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CPE执行,CPE分别通过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CPE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CPE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001与处理模块1002。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执行,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分别与CPE以及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CPE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01与发送模块1102。
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1102,用于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目标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CPE。当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一网络链路出现异常,则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来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CPE可以及时通过该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该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对应的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因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器对网络链路的切换进行控制,并通过CPE来进行实际的数据发送操作。因此,本公开可以通过该转控分离的设计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换网络链路,达到了网络高可用的效果,保障了相关业务的执行。
参见图12,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输入输出接口1203。该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输入输出接口1203通过总线1204连接。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输入输出接口1203用于接收数据及输出数据,如用于宿主机与计算机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或者用于在宿主机中的各个虚拟机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1202存储的程序指令。
其中,该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将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根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CPE发送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CPE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或者,该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根据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VPC。
又或者,该处理器1201可以执行如下操作:向目标控制器发送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处理器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12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01和输入输出接口12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2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2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该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其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如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图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通过处理器获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示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适于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具体可参见该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公开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设备上执行。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链路切换装置或者该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该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该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该计算机程序以及该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所提供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该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是参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来描述的,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方法流程图和/或结构示意图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应用显示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应用显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应用显示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应用显示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结构示意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公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公开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公开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公开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目标控制器执行,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
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用户驻地设备CPE以及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控制器包括区域控制器;
其中,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从易失存储装置中读取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
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在内存中进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的对比,获得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保存至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控制器还包括全局控制器;
其中,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发送到所述全局控制器;
通过所述全局控制器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区域控制器将保存在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发送至非易失存储装置中,所述非易失存储装置用于持久化保存所述第一历史路由数据和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按虚拟路由转发VRF发送的当前周期内的当前网络流量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流量数据确定所述VRF的当前优先级;
根据所述VRF的当前优先级确定所述VRF对应的路由数据在所述易失存储装置中的过期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失败,将发送失败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以VRF为键值,保存至易失存储装置中的失败队列中;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向所述CPE重新发送保存在所述失败队列中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融合网络适配器CNA及第二CNA连接;
所述第一CNA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CPE;
所述第二CNA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CPE;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CNA发送的第二当前路由数据;
将所述第二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CNA的第二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二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CNA与所述第二CNA以及所述CPE,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UPF网元发送的第三当前路由数据;
将所述第三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UPF网元的第三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三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8.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用户驻地设备CPE执行,所述CPE分别通过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
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9.一种网络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执行,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分别与用户驻地设备CPE以及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向目标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所述目标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10.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目标控制器执行,所述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第二边缘接入网关;
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和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均分别与用户驻地设备CPE以及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发送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的第一历史路由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向所述CPE发送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用于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11.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用户驻地设备CPE执行,所述CPE分别通过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及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与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所述CPE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二网络链路;
目标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与所述第二边缘接入网关;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差异路由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异路由数据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12.一种网络链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第一边缘接入网关执行,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分别与用户驻地设备CPE以及虚拟私有云VPC对应的节点网关连接;
所述CPE与所述第一边缘接入网关以及所述节点网关之间建立第一网络链路;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对应的第一当前路由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所述目标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路由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链路异常,指示所述CPE撤销所述第一网络链路上的路由,并通过第二网络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VPC。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相连,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及输出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链路切换方法。
CN202210857424.4A 2022-07-20 2022-07-20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78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424.4A CN11747858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7424.4A CN11747858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583A true CN117478583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7424.4A Pending CN11747858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85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627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gateway router to a set of scalable virtual IP network appliances in overlay networks
CN115699698B (zh) 虚拟l2网络中的环路防止
CN111886833B (zh) 重定向控制信道消息的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US11128494B2 (en) Distributed virtual gateway appliance
US11398956B2 (en) Multi-Edge EtherChannel (MEEC)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US10938660B1 (en) Automation of maintenance mode operations for network devices
US11902130B2 (en) Data packet loss detection
CN107733795B (zh)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US11296978B2 (en) Enablement of multi-path routing in virtual edge systems
CN103631652A (zh) 虚拟机迁移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1010399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policy-based routing
JP2016012909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3938405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
CN112671811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设备
US10015074B1 (en) Abstract stack ports to enable platform-independent stacking
CN117478583A (zh) 网络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4232A (zh) Dhcp服务器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58653B1 (en) Monitoring gatew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nflow type networks
CN117880097A (zh) 云租户eip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0488A (zh) 路由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34686A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及转发网络
CN118175058A (zh) 路径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7560326A (zh) 边缘网络节点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