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8300B -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8300B
CN117478300B CN202311810076.6A CN202311810076A CN117478300B CN 117478300 B CN117478300 B CN 117478300B CN 202311810076 A CN202311810076 A CN 202311810076A CN 117478300 B CN117478300 B CN 117478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s
consensus
node
audi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00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8300A (zh
Inventor
尹海波
涂俊
刘齐军
陈益辉
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00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8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8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包括:获取跨链交易,并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并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采用本方法能确保跨链交易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账本数据、利用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利用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创新性的技术环节。而区块链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特性、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区块链网络。由于区块链的孤立性和封闭性,以及链与链之间的高度异构化,区块链之间的数据流通、价值转移已成为阻碍区块链技术广泛落地应用的技术瓶颈。因此,跨链旨在解决不同链间资产与数据等跨链操作问题,实现区块链互联互通、提升区块链互操作性与可扩展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采用对预处理机制传入的相异共识机制进行智能化模拟共识的方法,通过计算两条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平均时延差值t,将不满足系统可容忍的最长时延差值的相异共识机制输入决策控制器进行处理,在不改变双方链本身共识机制前提下,决策控制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选择出适合相异共识机制的共识机制。
现有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对维护的区块链的机构类型没有作区分;(2)没有结合业务特点充分、动态调节共识节点,保证跨链交易安全可靠并效率高;(3)没有结合区块链的机构类型来确定不同类型的共识节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包括:
获取跨链交易,并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
确定每个区块链各自所属的机构类型和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
根据机构类型和区块链信任度,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区块链包括两条区块链;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不同时,确定两条区块链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从区块链中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相同时,确定机构类型的信任度等级,并根据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
通过区块链信任度和共识节点的节点数量,得到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
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并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从区块链中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包括:从区块链信任度大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一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并从区块链信任度小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二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包括:当信任度等级为重要等级时,分别从两条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三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三预设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当信任度等级为普通等级时,分别从两条区块链中筛选出第四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四预设数量大于第三预设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包括:确定目标筛选数量;目标筛选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根据各节点信任度的大小和目标筛选数量,从多个共识节点中确定出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包括:根据审计节点的节点信任度,从多个审计节点中确定出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包括:在以主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预准备阶段之后,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准备阶段;以主审计节点和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确定阶段,并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回复阶段;回复阶段以主审计节点为终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的方法,包括:
信任度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跨链交易,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
节点筛选模块,用于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共识进行模块,用于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意的方法。
上述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中,通过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进而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和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如此,便可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因此,实现了参与跨链事务共识的节点的动态调节,且由于是基于节点信任度来准确筛选,也确保了跨链交易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同时,当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并得到共识确认结果之后,便可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由于是有针对性的确定出不同类型的共识节点,并将参不同类型的共识节点参与不同的共识操作,避免了所有节点不加区分地参与共识时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也进一步确保了跨链事务的高效可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所属的机构进行跨链共识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算法进行共识确定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网络可为区块链网络。其中,终端102用于将获取的跨链交易发送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用于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并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服务器104还用于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并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并将共识确认结果和共识同步结果反馈至终端102。其中,终端102可为区块链所属的机构的所在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设备、智能车载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为区块链所属的机构的所在服务器,可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跨链交易,并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
其中,跨链是将一种A链上的数据D,安全可信地转移到B链并在B链上产生预期效果的一种技术。共识算法是为了实现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而产生的一系列流程与规则,当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节点都按照这套规则协商交互之后,某些问题就能得到一致的决策,从而实现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的节点一致性。
具体地,当服务器获取到用户提供的跨链交易时,跨链交易可为一项或多项,确定需要进行跨链交易事务的多个区块链,如A链、B链、C链,也即跨链交易可从A链传递到B链,再从B链传递到C链。
步骤204,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包括:确定每个区块链各自所属的机构类型和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根据机构类型和区块链信任度,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通过区块链信任度和共识节点的节点数量,得到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
其中,每个区块链中包括多个节点;机构类型可包括政府机构和普通商业机构,机构类型可根据机构的属性或性质确定。如图3所示,图3为区块链所属的机构进行跨链共识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地,服务器首先需要根据区块链所属的机构类型,为其设置不同的区块链信任度,如政府机构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高,普通商业机构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低等。其中,服务器还可根据普通商业机构的历史评价等信息来设置区块链信任度的界限,根据政府机构的管理服务范围来设置区块链信任度的界限。
例如,政府机构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为n0,普通商业机构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为m0,因此有n0>m0;当政府机构的区块链的管理服务范围小于前面的政府机构,区块链信任度为n1,则有n0>n1,且n0>n1>m0。
服务器根据机构类型之间是否相同和区块链信任度的大小、或者机构类型的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也即合适参与区块链跨链共识的节点。其中,共识节点选取的准确性,决定了后续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的可靠性。服务器将区块链信任度对相对应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进行分配,如均匀分配,得到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
容易理解的,由于第一条区块链的区块链信任度大于第二条区块链的区块链信任度,通常第一条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均大于第二条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
步骤206,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包括:确定目标筛选数量;根据各节点信任度的大小和目标筛选数量,从多个共识节点中确定出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其中,目标筛选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审计节点是参与跨链交易过程的节点,同步节点将审计节点共识的跨链交易结果同步过来的节点。
具体地,服务器按照各节点信任度的大小将各共识节点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列表。服务器根据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确定目标筛选数量,例如,根据(x+y)/3确定目标筛选数量,并从排序列表中筛选出与目标筛选数量对应的共识节点作为同步节点,如将节点信任度的大小排在末尾的目标筛选数量的节点作为同步节点,并将排序列表中除同步节点之外的剩余共识节点作为审计节点。例如,将剩余2(x+y)/3个节点为审计节点。
容易理解的,服务器也可先根据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确定对审计节点进行筛选的新的目标筛选数量,也即先筛选出审计节点,再将剩余共识节点作为同步节点。
步骤208,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并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包括:根据审计节点的节点信任度,从多个审计节点中确定出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
其中,预设的目标算法可为PBFT共识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Tolerance,即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其核心理论是n≥3f+1。其中,n是系统中的总节点数,f是允许出现故障的节点数。如果这个系统允许出现f个故障,那么这个系统必须有n个节点,才能解决故障。在运行PBFT共识算法的过程中,有一个节点会被筛选为主节点,而其他节点都是从节点。系统内的所有节点都会相互通信,旨在实现节点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数据的共识。如果主节点出现明显的撒谎迹象,那么其他的节点可以联合起来更换主节点。
具体地,服务器对本次跨链交易事务采用的共识算法可为PBFT算法,并且参共识的节点的信任度不同,因此可将节点信任度最高的审计节点作为本次共识的主审计节点,其他则作为对参与本次跨链交易的从审计节点。例如,选择政府机构的区块链中节点信任度最高的共识节点作为主审计节点。其中,如果节点信任度最高的审计节点存在多个,服务器可以采取随机选择一个节点作为主审计节点。服务器通过PBFT算法实现所有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旨在实现节点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数据的共识,也即对跨链交易事务进行共识确认,也即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
上述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中,通过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进而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和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如此,便可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因此,实现了参与跨链事务共识的节点的动态调节,且由于是基于节点信任度来准确筛选,也确保了跨链交易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同时,当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并得到共识确认结果之后,便可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由于是有针对性的确定出不同类型的共识节点,并将参不同类型的共识节点参与不同的共识操作,避免了所有节点不加区分地参与共识时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也确保了跨链事务的高效可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服务器对机构的区块链设置不同的区块链信任度,并在政府机构和普通商业机构之间进行跨链交易事务。服务器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不同选择不同数量的共识节点,并将选择的共识节点分为审计节点和同步节点。服务器采用PBFT共识算法对跨链交易事务进行共识,其中的审计节点参与共识整个过程,且政府机构的区块链记录本次跨链交易过程和结果,其中的同步节点对审计节点的结果进行同步,且普通商业区块链对共识同步过程和结果进行同步,因此实现了双方区块链之间的数据同步记录,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并且服务器还在区块链中产生新的区块。
其中,在产生新的区块后的区块链中,当服务器再次获取到新的跨链交易之后,可继续进行步骤202至步骤208的过程。由于新区块链中的节点发生了更新,当确定多个共识节点时,便实现了对共识节点的动态调节,进一步确定了后续通过审计节点和同步节点进行跨链共识事务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机构类型和区块链信任度,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包括: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不同时,确定两条区块链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从区块链中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相同时,确定机构类型的信任度等级,并根据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
具体地,当区块链包括两条区块链,且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不同时,服务器从区块链信任度大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一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如从A链中选择y个节点,并从区块链信任度小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二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如从B链中选择x个节点。由于第一条区块链的区块链信任度较大,通常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相同时,服务器确定机构类型的信任度等级。其中,信任度等级包括重要等级和普通等级。容易理解的,可根据用户需求预先设定不同机构的信任度等级,如政府机构对应于重要等级,普通商业机构对应于普通等级。因此,当信任度等级为重要等级时,服务器从两个区块链分别选择第三预设数量的共识节点进行跨链交易事务,如从A链中选择z个节点。当信任度等级为普通等级时,服务器分别从两条区块链中筛选出第四预设数量的共识节点进行跨链交易事务,如从B链中选择f个节点。其中,第四预设数量大于第三预设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机构的区块链的性质或属性是不一致,映射到实现中权限是不一样的。通过设置不同的区块链信任度,实现了基于信任的动态调节共识节点的跨链共识算法,使得与映射到现实验证跨链交易事务的一致性与合理可靠性,也确保了信任度高的区块链对跨链事务的主动权。
在一个实施例中, 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包括:在以主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预准备阶段之后,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准备阶段;以主审计节点和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确定阶段,并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回复阶段;回复阶段以主审计节点为终点。
其中,目标算法至少包括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确认阶段和回复阶段;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在不同阶段内的共识节点之间进行传递。如图5所示,目标算法进行共识确定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地,在预准备阶段,服务器以主审计节点为起点进行提案,将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分别传递至每个从审计节点,也即主审计节点在接收到跨链交易之后,可将跨链交易打包为共识提议,并将该共识提议和主审计节点对该共识提议的签名发送给每个从审计节点。其中,该共识提议中可包括跨链交易的交易体或多个跨链交易的提交顺序等信息。
在准备阶段,针对多个从审计节点中的每个从审计节点,均以当前从审计节点为起点,将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分别传递至主审计节点和其他的每个从审计节点,也即当前从审计节点可对共识提议进行签名并发送给主审计节点和其他的每个从审计节点。
在确定阶段,以主审计节点和当前从审计节点为起点,将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分别传递至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审计节点,也即各个审计节点对共识提议进行确定阶段的签名并发送给其他各个审计节点,各个审计节点在接收到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审计节点在确定阶段的签名之后,确定阶段完成。
在回复阶段,针对多个从审计节点中的每个从审计节点,均以当前从审计节点为起点,将确定阶段完成的信息传递至主审计节点,进而完成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使得主审计节点通过执行根据共识提议执行多个跨链交易,生成并存储包括跨链交易的区块。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跨链交易打包为共识提议以及对共识提议进行签名处理,实现了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在不同阶段内的共识节点之间进行传递。由于基于多个处理阶段的目标算法可以抵御任意数量的客户端或服务器故障,并可以在网络中灵活地传输信息,使网络能够在故障情况下仍然保持稳定,确保了跨链交易安全可靠与高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包括:信任度确定模块602、节点筛选模块604、共识进行模块606,其中:
信任度确定模块602,用于获取跨链交易,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
节点筛选模块604,用于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共识进行模块606,用于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上述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跨链交易。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获取跨链交易,并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
确定每个区块链各自所属的机构类型和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
根据机构类型和区块链信任度,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区块链包括两条区块链;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不同时,确定两条区块链对应的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从区块链中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当两条区块链所属机构的机构类型相同时,确定机构类型的信任度等级,并根据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
通过区块链信任度和共识节点的节点数量,得到区块链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对应的节点信任度;
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并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区块链信任度之间的大小,从区块链中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包括:
从区块链信任度大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一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并从区块链信任度小的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二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信任度等级包括重要等级和普通等级;根据信任度等级,确定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包括:
当信任度等级为重要等级时,分别从两条区块链中筛选出第三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三预设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
当信任度等级为普通等级时,分别从两条区块链中筛选出第四预设数量的节点作为共识节点;第四预设数量大于第三预设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包括:
确定目标筛选数量;目标筛选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
根据各节点信任度的大小和目标筛选数量,从多个共识节点中确定出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包括:
根据审计节点的节点信任度,从多个审计节点中确定出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
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算法至少包括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确认阶段和回复阶段;处理后的跨链交易在不同阶段内的共识节点之间进行传递;
按照预设的目标算法,进行跨链交易在主审计节点和多个从审计节点之间的共识确认,包括:
在以主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预准备阶段之后,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准备阶段;
以主审计节点和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确定阶段,并以每个从审计节点为起点进入回复阶段;回复阶段以主审计节点为终点。
7.一种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装置包括:
信任度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跨链交易,确定跨链交易对应的多条区块链;确定各区块链中的多个共识节点、以及各共识节点的节点信任度;
节点筛选模块,用于根据节点信任度,筛选出多个共识节点中的多个审计节点和多个同步节点;
共识进行模块,用于通过多个审计节点进行跨链交易的共识确认,得到共识确认结果,通过多个同步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结果的共识同步。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810076.6A 2023-12-27 2023-12-27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7478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0076.6A CN117478300B (zh) 2023-12-27 2023-12-27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0076.6A CN117478300B (zh) 2023-12-27 2023-12-27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300A CN117478300A (zh) 2024-01-30
CN117478300B true CN117478300B (zh) 2024-03-01

Family

ID=8962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0076.6A Active CN117478300B (zh) 2023-12-27 2023-12-27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83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2993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区块链共识方法
CN110730241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面向全局规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CN112200682A (zh) * 2020-12-04 2021-0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621A (zh) * 2020-09-28 2021-02-26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基于pbft区块链技术的多站融合电力数据共识方法和装置
WO2023050556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中诚区块链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智能合约算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18353A1 (en) * 2018-04-12 2019-10-17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Real time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resources on delivery inter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2993A1 (zh) * 2018-05-25 2019-11-2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区块链共识方法
CN110730241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面向全局规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CN112422621A (zh) * 2020-09-28 2021-02-26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基于pbft区块链技术的多站融合电力数据共识方法和装置
CN112200682A (zh) * 2020-12-04 2021-0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50556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中诚区块链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智能合约算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si Zhou etl.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sensus Mechanisms in Blockchain.《mathematics》.2023,全文. *
李蓓 ; 张问银 ; 张亚伟 ; 宋万水 ; .基于OBE理念的"区块链+教育"系统框架分析与设计.软件导刊.2020,(第09期),全文. *
段靓 ; 吕鑫 ; 刘凡 ; .基于信任委托的区块链分层共识优化.计算机工程.2020,(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300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1150B (zh) 区块链网络中加入节点的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KR102322729B1 (ko) 블록체인 월드 스테이트 머클 패트리샤 트라이 서브트리의 업데이트
US11270308B2 (en) Shared blockchain data storage
EP3669280B1 (en) Shared blockchain data storage
CN108921551B (zh) 基于Kubernete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
US20200387503A1 (en) Blockchain Mainten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556516B2 (en) Distributed blockchain data storage under account model
EP3837652B1 (en) Distributed blockchain data storage under account model
AU2019204733B2 (en) Performing parallel execution of transactions in a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CN111061769B (zh) 一种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619668B1 (en) Performing parallel execution of transactions in a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JP2020530213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ワールド状態マークルパトリシアトライ木サブツリーの構築
CN112069265A (zh) 配置数据的同步方法、业务数据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US202200677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ing transactions in blockchain
CN113568577B (zh)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分布式分组存储方法
CN111095218A (zh) 基于纠错编码存储共享的区块链数据
CN112232619A (zh) 联盟链的区块出块和定序方法、节点及区块链网络系统
WO2021227319A1 (zh) 一种工程协作区块链数据结构及应用方法
CN111033491A (zh) 基于纠错编码存储共享的区块链数据
WO2023050986A1 (zh) 维护区块链系统的网络架构信息
Mei et al. Storage mechanism optimization in blockchain system based on residual number system
KR20210058746A (ko) 에러 정정 코드에 기초하는 동적 블록체인 데이터 저장
CN117478300B (zh) 基于节点确定的跨链共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30241B (zh) 面向全局规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Arias Maestro et al. Blockchain based cloud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maximum avail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