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3470B -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3470B
CN117473470B CN202311824876.3A CN202311824876A CN117473470B CN 117473470 B CN117473470 B CN 117473470B CN 202311824876 A CN202311824876 A CN 202311824876A CN 117473470 B CN117473470 B CN 117473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atermark
user
pres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48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3470A (zh
Inventor
刘永波
杨龙
叶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kk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kk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kk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kk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48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3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3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3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3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3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6Program or content traceability, e.g. by water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其中,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原始数据;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配各种数据类型,提高水印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够保证数据经过复杂处理或者复杂环境流转后依然能够被有效检测出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安全性、完整性,实现有效溯源。

Description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字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音频、视频、图片和文档等。然而,数字数据的易复制性和易篡改性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例如盗版、造假和侵权等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
水印溯源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够在嵌入水印时保持客户的业务系统无感知、无影响、完全透明;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在大规模复杂的数据流转环境中,会出现产生、变更、流动甚至销毁的情况,导致包含完整水印特征的原始数据可能会被修改、复制、转移或删除,从而导致在数据初始状态下嵌入的水印特征发生改变或丢失,即经过复杂的流转后,嵌入的水印特征很难完整保留下来,从而导致溯源过程变得困难,无法识别数据的来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能够保证数据经过复杂处理或者复杂环境流转后依然能够被有效检测出来,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安全性、完整性,实现有效溯源。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所述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可选的,所述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中的整数数值;
基于所述整数数值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数值;
基于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以及所述整数数值,获得小数数值;
根据第一预设公式,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可选的,所述小数数值=所述目标原始数据-所述整数数值;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所述动态水印数据=所述整数数值-所述余数数值+预设用户ID+所述小数数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用户ID为预设信息表中对应用户的编号;
所述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大于所述预设信息表中最大的所述编号。
可选的,所述预设信息表还包括若干预设用户信息,每个所述预设用户信息与每个所述预设用户ID一一对应;
所述预设用户信息包括手机号、用户名、用户住址、用户工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不可见字符集,将所述预设用户信息进行预设进制转换,获得所述用户水印信息;
所述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生成模块,配置为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所述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印溯源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数据以及预设溯源算法,获取预设信息;
基于所述预设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所述第一数据为上面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中的动态水印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数值类型时,所述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整数信息;
基于所述整数信息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信息;
根据所述余数信息以及预设信息表确定对应的用户;
所述余数信息与所述预设信息表中的用户ID的一致。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数据为包含字符串类型时,所述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中的用户水印信息,所述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信息;
基于所述不可见字符串信息溯源获取预设用户信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以上任一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或者水印溯源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上任一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或者水印溯源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根据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并将其插入到数据中,能够更好地适配各种数据类型,并提高水印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有效保障数据的版权和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篡改,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使得数据更加可靠受信赖;通过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使得每个动态水印数据的水印位置不同,增加了水印的隐蔽性,提高了抗攻击性,动态水印可以抵抗各种攻击,包括复制、修改、剪切、压缩、裁剪等,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数据进行了非常复杂的处理,动态水印信息也能够被有效地检测出来,并能够提供完整的认证证据,即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动态水印可以帮助识别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或篡改,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隐私和版权权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受信赖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水印生成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水印溯源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水印溯源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各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参照图1,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S200,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本申请公开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根据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能够更好地适配各种数据类型,并提高水印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有效保障数据的版权和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篡改,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使得数据更加可靠受信赖;对于数值类型的原始数据,直接直接使用生成的动态水印数据代替原始数据,简单高效,即使经过复杂的流转后,也能实现快速溯源,能够有效识别数据的来源;对于字符串类型的原始数据,通过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使得每个动态水印数据的水印位置不同,增加了水印的隐蔽性,提高了抗攻击性,动态水印可以抵抗各种攻击,包括复制、修改、剪切、压缩、裁剪等,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数据进行了非常复杂的处理,动态水印信息也能够被有效地检测出来,并能够提供完整的认证证据,即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动态水印可以帮助识别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或篡改,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隐私和版权权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受信赖性。
参照图2,第一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A100,获取目标原始数据中的整数数值。
A200,基于整数数值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数值。
A300,基于目标原始数据以及整数数值,获得小数数值。
其中,小数数值=目标原始数据-整数数值。
A400,根据第一预设公式,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其中,第一预设公式为:动态水印数据=整数数值-余数数值+预设用户ID+小数数值。
通过该策略,可以生成独特的动态水印数据,每个用户的水印信息都不相同,这样可以很好地实现用户数据的标识和识别。
具体来说,使用整数数值和余数数值可以很好地控制用户数值的范围,避免用户数值过大或过小导致数据不准确,而将目标原始数据分为整数数值和小数数值,则可以更精确地表示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小数数值来纠正整数数值造成的误差。另外,使用预设用户ID,可以保证每个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设备上都能使用同一个水印标识,方便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识别。
综上,对于数值类型的目标原始数据,通过第一策略生成的动态水印数据来代替原始数据,可以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可以生成独特、可识别的水印信息,为用户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地,预设用户ID为预设信息表中对应用户的编号;
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大于预设信息表中最大的编号。
进一步地,预设信息表还包括若干预设用户信息,每个预设用户信息与每个预设用户ID一一对应;优选地,预设信息表为对应系统中设置好的包含用户信息、用户ID等信息的表,其中,用户ID从1开始自增,该表可增加不可修改不可删除。
预设用户信息包括手机号、用户名、用户住址、用户工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方案的设置允许用户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作为预设信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灵活性,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其作为标识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由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内容作为预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例如,对于希望保护手机号或住址信息的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用户名或用户工号作为预设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敏感信息的暴露。此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预设信息,这样生成的水印信息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标识,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了用户对数据的认同感和控制感。不同预设信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选择不同的预设信息生成水印,这种方案有助于将数据进行关联,为数据匹配和识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具体地,当预设用户信息为用户名时,在预设信息表中包含的三个用户名,分别为USER_1、USER_2、USER_3,对应的预设用户ID分别为1、2、3,对应的原始数据分别为100、100.50、110.30,预设最大用户数值为11,则得到的动态水印数据分别为100、101.50、113.30。
以USER_2为例进行说明,首先获取目标原始数据中的整数数值,即得到100.50的整数数值100,然后整数数值100对11取余,获得余数数值1;目标原始数据中的小数数值为0.50,则对应的动态水印数据为100-1+2+0.50的结果,即101.50。
在本申请中,第二策略包括:基于预设不可见字符集,将预设用户信息进行预设进制转换,获得用户水印信息。
在该类型中,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
在本实施例中,可不见字符是一组Unicode字符,它们的字符宽度为0,使用一般的工具是看不到这些字符的。
在本申请中选用的预设不可见字符集包含以下8个Unicode字符:
1)Unicode number 'U+200B',Zero Width Space;
2)Unicode number 'U+200C',Zero Width Non-Joiner;
3)Unicode number 'U+200D',Zero Width Joiner;
4)Unicode number 'U+FEFF',Zore Width No-Break Space;
5)Unicode number 'U+200E',Left-To-Right Mark;
6)Unicode number 'U+200F',Right-To-Left Mark;
7)Unicode number 'U+202C',Pop Directional Formatting;
8)Unicode number 'U+202D',Left-To-Right Override。
例如:当选用了2个不可见字符时,代号为⓪①,预设用户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用户名】,其为“AB”,将“AB”进行预设进制转换,获得用户水印信息,然后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将预设用户信息“AB”根据ASCII编码“0x4142”,采用二进制(即“1000001 1000010”)进行转换,得到的用户水印信息为“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
然后生成的动态水印数据可以为:“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AB”、“A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B”或者“AB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中的任一个。通过该策略,可以生成不可见的用户水印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具体地,通过将预设用户信息转换为预设不可见字符集的进制形式,可以将用户信息转化为一串看似随机的字符,从而在视觉上隐藏用户信息,这样的水印信息无法直接被人眼识别,只有通过相应的逆向转换才能还原出原始用户信息。同时,这种不可见的用户水印信息可以在各种场景下隐蔽传递和嵌入,比如文档、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中,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标识符不易被恶意攻击者窃取或滥用。另外,使用不可见字符集进行转换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压缩,因为字符集的进制形式可能相比原始数据占用更少的空间,这对于存储和传输用户数据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照图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印生成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生成模块,配置为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本申请公开的动态水印生成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强大的方式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目标原始数据。
首先,该系统通过第一获取模块可以获取目标原始数据,这样可以确保在生成动态水印数据时使用正确的数据源;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原始数据,系统根据数据类型分别执行第一策略或第二策略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最合适的水印生成方案,提高水印嵌入的准确性和效果。
其次,对于字符串类型的目标原始数据,生成模块将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水印的隐蔽性和抵抗性,使得水印更难以被检测和移除;随机插入水印可以有效避免水印的集中出现或规律性,提高了水印的抵抗性对攻击和去水印算法的干扰。
另外,通过生成动态水印数据,可以实现对目标原始数据的验证和溯源;动态水印不仅可以标识数据的来源和所有者,而且还可以随着数据的传播和使用记录相关信息,实现数据的追踪和授权验证,这对于保护数据的知识产权、防止数据篡改和盗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照图4,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印溯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100,基于第一数据以及预设溯源算法,获取预设信息。
B200,基于预设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数据为动态水印生成方法中的动态水印数据,即得到的泄露数据,根据该数据,通过本申请公开的水印溯源方法,可以进行数据溯源,找到泄露数据对应的用户。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先添加溯源任务,将水印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开始水印溯源任务,解析文件并完成内容识别,将带有水印的数据溯源后将结果入库,页面获取展示溯源结果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数值类型时,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中的整数信息;
基于整数信息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信息;
根据余数信息以及预设信息表确定对应的用户。
其中,余数信息与预设信息表中的用户ID的一致。
当预设用户信息为用户名时,在预设信息表中包含的三个用户名,分别为USER_1、USER_2、USER_3,对应的预设用户ID分别为1、2、3。
例如,当第一数据为101.50时,得到的整数信息为101,当预设最大用户数值为11时,得到的余数信息为2,则根据预设信息表可知,对应的用户ID为2,则对应的用户为USER_2。
当第一数据为包含字符串类型时,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中的用户水印信息,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信息;基于不可见字符串信息溯源获取预设用户信息。
例如,当第一数据为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AB时,其中的用户水印信息(即可不见字符串)为①⓪⓪⓪⓪⓪①①⓪⓪⓪⓪①⓪,根据二进制转化以及ASCII编码“0x4142”,获取到的预设用户信息为“AB”。
本申请公开的水印溯源方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式来进行数据溯源,即通过泄露的动态水印数据找到对应的用户;具体地,通过使用该水印溯源方法,可以追溯到泄露数据对应的具体用户,这对于防止数据滥用、数据泄露等问题非常重要,通过数据溯源,可以识别和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通过预设溯源算法,利用动态水印数据中的整数信息和余数信息来确定目标对象,即对应的用户,这种基于整数信息和余数信息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在不依赖其他辅助信息的情况下找到对应的用户。该方法的预设溯源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通过预设信息表,可以灵活地确定对应的用户,预设信息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这种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得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和不同规模的数据溯源任务。
参照图5,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印溯源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数据以及预设溯源算法,获取预设信息。
第二计算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本申请公开的水印溯源系统,通过第一计算模块基于预设溯源算法获取预设信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追踪和溯源,这能够帮助识别和确认数据的来源和流向,增强对数据的监管和管理能力;系统的设计可以在第二计算模块基于预设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从而帮助防止数据的伪造和篡改,通过确定目标对象,可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该水印溯源系统可以帮助防止信息泄露,因为通过系统设定的预设信息和目标对象,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降低敏感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在需要对特定数据进行追踪和验证时,该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和证据支持,有助于在法律层面上保护数据安全和权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或者水印溯源方法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传感器或者视觉信息采集设备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显示屏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比如边缘计算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或者水印溯源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或者水印溯源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在本公开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另外,如在此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以便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教导的技术而进行对在此所述的技术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方面。可以利用与在此所述的相应方面进行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当前存在的或者稍后要开发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因而,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其范围内的这样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8)

1.一种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所述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所述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中的整数数值;
基于所述整数数值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数值;
基于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以及所述整数数值,获得小数数值;
根据第一预设公式,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所述小数数值=所述目标原始数据-所述整数数值;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所述动态水印数据=所述整数数值-所述余数数值+预设用户ID+所述小数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用户ID为预设信息表中对应用户的编号;
所述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大于所述预设信息表中最大的所述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息表还包括若干预设用户信息,每个所述预设用户信息与每个所述预设用户ID一一对应;
所述预设用户信息包括手机号、用户名、用户住址、用户工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不可见字符集,将所述预设用户信息进行预设进制转换,获得所述用户水印信息;
所述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
5.一种动态水印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目标原始数据;
生成模块,配置为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数值类型,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若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类型为字符串类型,执行第二策略,获得用户水印信息,将所述用户水印信息随机插入到所述目标原始数据的任一位置中,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所述执行第一策略,生成动态水印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中的整数数值;
基于所述整数数值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数值;
基于所述目标原始数据以及所述整数数值,获得小数数值;
根据第一预设公式,生成动态水印数据;
所述小数数值=所述目标原始数据-所述整数数值;
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所述动态水印数据=所述整数数值-所述余数数值+预设用户ID+所述小数数值。
6.一种水印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数据以及预设溯源算法,获取预设信息;
基于所述预设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所述第一数据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水印生成方法中的动态水印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印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为数值类型时,所述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整数信息;
基于所述整数信息对预设最大用户数值取余,获得余数信息;
根据所述余数信息以及预设信息表确定对应的用户;
所述余数信息与所述预设信息表中的用户ID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印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为包含字符串类型时,所述预设溯源算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数据中的用户水印信息,所述用户水印信息为不可见字符串信息;
基于所述不可见字符串信息溯源获取预设用户信息。
CN202311824876.3A 2023-12-28 2023-12-28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Active CN117473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876.3A CN117473470B (zh) 2023-12-28 2023-12-28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876.3A CN117473470B (zh) 2023-12-28 2023-12-28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3470A CN117473470A (zh) 2024-01-30
CN117473470B true CN117473470B (zh) 2024-05-07

Family

ID=8963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4876.3A Active CN117473470B (zh) 2023-12-28 2023-12-28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34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316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北京三未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水印嵌入、验证方法及系统和动态水印处理系统
CN110069907A (zh) * 2019-04-24 2019-07-30 刘忠平 基于数字水印的大数据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4298882A (zh) * 2021-12-13 2022-04-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Cad数据的水印的嵌入方法、追溯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5114598A (zh) * 2022-06-28 2022-09-27 上海艺赛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水印生成、水印用于文件追溯的方法及装置
CN116340908A (zh) * 2022-05-23 2023-06-27 北京泰立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因子电子水印生成与溯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5521B2 (ja) * 1999-09-30 2006-01-18 株式会社東芝 埋め込み符号生成方法及び装置、埋め込み符号検出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電子透かし埋め込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316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北京三未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水印嵌入、验证方法及系统和动态水印处理系统
CN110069907A (zh) * 2019-04-24 2019-07-30 刘忠平 基于数字水印的大数据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4298882A (zh) * 2021-12-13 2022-04-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Cad数据的水印的嵌入方法、追溯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6340908A (zh) * 2022-05-23 2023-06-27 北京泰立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因子电子水印生成与溯源方法
CN115114598A (zh) * 2022-06-28 2022-09-27 上海艺赛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水印生成、水印用于文件追溯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3470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9015B2 (en) Portable secure data files
US7639834B2 (en) Software anti-piracy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certificates with digital content
Nagra et al. A functional taxonomy for software watermarking
KR101427646B1 (ko) 펌웨어의 무결성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Islam et al. New system for secure cover file of hidden data in the image page within executable file using statistical steganography techniques
JP2002335397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媒体、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それら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当該プログラムを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出可能に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Zhu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in software watermarking and obfuscation
EP2756443A1 (en) Security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operating systems
JP5074599B2 (ja) コンテンツ及び他のコピー作成を禁止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可能になる方法及び装置
Huang et al. Smart contract watermarking based on code obfuscation
CN117473470B (zh) 动态水印生成方法及系统、水印溯源方法
EP234145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if a computer file has been copied
Iqbal et al. Self-constructing fragile watermark algorithm for. relational database integrity proof
Chang et al. A blind robust reversible watermark scheme for textual relational databases with virtual primary key
JP2000156781A (ja) 電子透かし埋め込み装置、不正検知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Kang et al. Softmark: software watermarking via a binary function relocation
Zhu et al. Obfuscate arrays by homomorphic functions
CN114547562A (zh) 文本水印添加及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Li et al. Security issues in watermarking applications-A deeper look
Kumar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atic java bytecode software watermarking algorithms
Nagra et al. Software watermarking: Protective terminology
Beri et al. Dynamic software component authentication for autonomous systems using slack space
CN114124393B (zh) 基于多项式承诺的图像电子许可证发布方法
KR101023436B1 (ko) Pcb 제작을 위한 디지털 이미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ana et al. Voronoi Diagrams Based Digital Tattoo for Multimedia Data Pro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