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9453A -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9453A
CN117459453A CN202210847353.XA CN202210847353A CN117459453A CN 117459453 A CN117459453 A CN 117459453A CN 202210847353 A CN202210847353 A CN 202210847353A CN 117459453 A CN117459453 A CN 117459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data transmission
formal
transmission metho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73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8473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94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3826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7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9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9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客户端通过CE设备与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可以随机到达第一PE设备或第二PE设备;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请求报文时生成临时表项,并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第二PE设备接收到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临时表项,并将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也可以随机到达第一PE设备或第二PE设备;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应答报文时,若无法生成正式表项,则将该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任意一者生成了正式表项,会将正式表项同步到对端的PE设备。本公开能够确保正式表项的正确生成以及各PE设备中正式表项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运营商边缘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是一种早期出现的用户数据中心互连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其在可扩展性、带宽利用率、运维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无法适应数据中心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基于Overlay技术的以太虚拟专用网络(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应运而生。
EVPN继承了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MP-BGP,Multi Protocol Border GatewayProtocol)和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的优势,通过MP-BGP实现VXLAN隧道端点(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自动发现、VXLAN隧道自动建立、VXLAN隧道与VXLAN自动关联,无需用户手工配置,降低了网络部署难度。EVPN技术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控制平面负责发布路由信息,数据平面负责转发报文。
EVPN的多归技术是指用户(设备或网络)通过多条链路连接到EVPN网络中的多台VTEP(如图1中的运营商边缘(PE,Provider Edge)设备)设备上,如图1所示,在以太网段标识(ESI,Ethernet Segment Identifier)双归接入场景中,冗余备份组中的VTEP会通过MP-BGP向远端VTEP设备通告同一以太网段(ES,Ethernet Segment)的信息以自动实现流量在不同VTEP之间的主备备份,同时引入指定转发器(DF,Designated Forwarder)选举过滤机制,能够避免环路以及避免用户未知单播和组播(BUM,Broadcast,Unknown unicast andMulticast)流量的重复接收。
但是,用户在EVPN场景中申请网际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的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运营商边缘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PE设备和当前的第二PE设备连接;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PE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并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都能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任意一个PE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应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都能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旨在将应答报文发送到存在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的PE设备,从而能够正常生成正式表项,进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绑定表生成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运营商边缘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组成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绑定表生成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绑定表生成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侦听(Snooping)是DHCP的一种安全特性,能够保证客户端只从合法的服务器获取IP地址,同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校验、接入用户数量控制、与IP源过滤功能结合使用等,可以有效的预防攻击。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DHCP Snooping绑定表生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在设备上使能DHCP Snooping协议模块后,设备会将所有DHCP协议报文重定向到本地进行侦听处理。
(1)对于接收到的DHCP请求报文,首先检查其合法性,对不合法的DHCP请求报文进行丢弃处理;对于合法的DHCP请求报文,如果本地无该客户端信息,则建立包含收包端口和客户端MAC地址等信息的临时表项;否则更新对应临时表项,报文处理后正常转发;
(2)对于接收到的DHCP应答报文,首先检查其合法性,不合法的DHCP应答报文被丢弃处理;对于合法的DHCP应答报文,进一步判断收包端口是否配置为信任端口,不是信任端口则也将DHCP应答报文进行丢弃处理;如果收包端口是信任端口,且查询到本地有相同客户端MAC地址对应的临时表项,则添加服务端分配的IP地址到临时表项并转成正式绑定表项,同时根据DHCP应答报文携带的租期选项设置表项的租期;如果未查询到本地表项,则也将DHCP应答报文进行丢弃处理;未丢弃处理的DHCP应答报文在本地正常转发。
在EVPN VXLAN ESI场景下,假设客户端通过用户边缘(CE,Customer Edge)设备的(SG,Smart Group)端口双归接入到PE设备上,双归PE设备为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C-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设备。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当MC-LAG端口为负荷分担模式时,客户端的请求报文可能随机到达双归PE设备中的任意一者;如果服务端的应答报文到达的PE设备与客户端的请求报文到达的PE设备不相同,则绑定表的正式表项无法正确生成,客户端无法申请到IP地址;如果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在同一PE设备处理,可以生成绑定表的正式表项,但两台双归PE设备的绑定表的正式表项不一致,也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参照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S12、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是指客户端通过CE设备与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CE设备双归接入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客户端接入的PE设备为MC-LAG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从MC-LAG端口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生成客户端的临时表项时,若第一PE设备中存在该客户端对应的表项时,则更新该表项,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若第一PE设备中不存在该客户端对应的表项时,则新建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求报文为DHCP请求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并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都能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任意一个PE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应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都能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第二PE设备是为了区分不同的PE设备;不同的PE设备是等价的,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可以随机到达第一PE设备或第二PE设备,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也可以随机到达第一PE设备或第二PE设备。在图1中,PE1、PE2也是为了区分不同的PE设备。为了解释说明的方便,在下文中以第一PE设备对应图1中的PE1、第二PE设备对应图1中的PE2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1所示,客户端通过CE设备与PE设备PE1、PE2连接,PE1、PE2为MC-LAG设备,且SG为负荷分担模式,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可能随机到达PE1、PE2的任意一者,服务端应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也可能随机到达PE1、PE2的任意一者。PE1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然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PE2;PE2接收到请求报文后也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即PE1、PE2中都存在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随机到达PE1或PE2时,PE1或PE2中都能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从而生成正式表项,使得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通过发送第一交换报文,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请求报文、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类型长度值(TLV,Type LengthValue)携带在第一交换报文中,通过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131、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S132、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
S133、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第一PE设备来说,通过步骤S131接收到的应答报文可以是服务端直接发送到第一PE设备的应答报文,也可以是服务端发送到第二PE设备并由第二PE设备转发到第一PE设备的应答报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执行了步骤S11和S12的基础上,第一PE设备中能够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故而能够生成正式表项。在生成正式表项之后,第一PE设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能够确保客户端接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例如,如图1所示,PE1接收到服务端应答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在本地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然后将正式表项同步到PE2,使得PE1和PE2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并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同步正式表项的同步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同步报文的同步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同步通道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同步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同步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类型长度值(TLV,TypeLength Value)携带在同步报文中,从而得到同步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类型长度值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应答报文;或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
例如,如图1所示,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发送的应答报文,可能随机到达PE1或PE2。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到达PE1时,则表示第一PE设备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到达PE2时,若PE2中未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时,PE2则将应答报文转发到PE1,则表示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第二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时,在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应答报文是第二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时,第一PE设备在生成正式表项之后,排除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进一步转发应答报文,能够避免应答报文再重新发回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除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应答报文,将应答报文转发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14、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执行了步骤S11和S12的基础上,第二PE设备中能够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故而能够生成正式表项。在生成正式表项之后,第二PE设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能够确保客户端接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例如,如图1所示,PE1接收到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在本地未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则将接收到的应答报文转发到PE2;PE2在本地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然后将正式表项同步到PE1;PE1接收到PE2同步的正式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使得PE1和PE2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并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例如,如图1所示,PE2接收到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在本地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然后将正式表项同步到PE1;PE1接收到PE2同步的正式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使得PE1和PE2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并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通过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将正式表项封装成TLV携带在同步报文中,通过PE设备之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第一PE设备。相应地,第一PE设备解析同步报文获取正式表项。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C-LAG端口信息;将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一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151、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S152、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第一PE设备来说,通过步骤S151接收到的应答报文可以是服务端直接发送到第一PE设备的应答报文,也可以是服务端发送到第二PE设备并由第二PE设备转发到第一PE设备的应答报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旨在将应答报文发送到存在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的PE设备,从而确保能够正常生成正式表项。
例如,如图1所示,PE1接收到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在本地未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则将接收到的应答报文转发到PE2;PE2在本地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S151至S152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之后,第二PE设备生成正式表项后,也会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交换应答报文的第二交换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第二交换报文的报文交换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报文交换通道发送第二交换报文将应答报文发送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交换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应答报文和第一PE的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二交换报文中,从而得到第二交换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S121、判断接收所述请求报文的收包端口是否为MC-LAG端口;
S122、当接收所述请求报文的收包端口为MC-LAG端口时,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MC-LAG端口为负荷分担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交换请求报文的第一交换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第一交换报文的报文交换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报文交换通道发送第一交换报文将请求报文发送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一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交换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请求报文和第一PE的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一交换报文中,从而得到第一交换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第一交换报文,包括:将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AC-LAG端口信息组成所述第一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一交换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包括: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的网络侧隧道端口转发所述请求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接收到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后,由第二PE设备将请求报文发送到网络侧的服务端。在第一PE设备中,排除第一PE设备的网络侧端口转发请求报文,能够避免第一PE设备向网络侧的服务端发送请求报文,服务端收到请求报文后发送的应答报文在第二PE设备中生成临时表项之前到达第二PE设备。也就是说,第一PE设备排除第一PE设备的网络侧端口转发请求报文,并由第二PE设备在生成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能够确保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到达客户端连接的PE设备时,PE设备中已经生成了该客户端的临时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第二方面,参照图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1、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PE设备和当前的第二PE设备连接;
S22、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并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第二PE设备接收到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之后,也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从而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都能生成该客户端的临时表项,当任意一个PE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应答该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都能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例如,如图1所示,客户端通过CE设备与PE设备PE1、PE2连接,PE1、PE2为MC-LAG设备,且SG为负荷分担模式,客户端的请求报文可能随机到达PE1、PE2的任意一者,服务端的应答报文也可能随机到达PE1、PE2的任意一者。PE1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然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PE2;PE2接收到请求报文后也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即PE1、PE2中都存在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服务端的应答报文随机到达PE1或PE2时,PE1或PE2中都能查询到客户端的临时表项,从而生成正式表项,使得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231、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S232、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
S233、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一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执行了步骤S21和S22的基础上,第二PE设备中能够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故而能够生成正式表项。在生成正式表项之后,第二PE设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能够确保客户端接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同步正式表项的同步报文,并在第二PE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同步报文的同步通道,第二PE设备通过同步通道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一PE设备,包括: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一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同步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同步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将正式表项封装成类型长度值(TLV,Type LengthValue)携带在同步报文中,从而得到同步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第二PE设备来说,通过步骤S231接收到的应答报文可以是服务端直接发送到第二PE设备的应答报文,也可以是服务端发送到第一PE设备并由第一PE设备转发到第二PE设备的应答报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应答报文;或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时,在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排除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应答报文是第一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时,第二PE设备在生成正式表之后,排除第二PE设备与第一PE设备之间的端口,进一步转发应答报文,能够避免应答报文再重新发回到第一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除第二PE设备与第一PE设备之间的端口,转发应答报文,将应答报文转发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24、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二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执行了步骤S21和S22的基础上,第一PE设备中能够查询到客户端的临时表项,故而能够生成正式表项。在生成正式表项之后,第一PE设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能够确保客户端接入的多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通过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正式表项封装成TLV携带在同步报文中,通过PE设备之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第二PE设备。相应地,第二PE设备解析同步报文获取正式表项。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MC-LAG端口信息;将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二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二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251、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S252、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一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一PE设备,旨在将应答报文发送到存在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的PE设备,从而确保能够正常生成正式表项。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S251至S252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一PE设备之后,第一PE设备生成正式表项后,也会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PE设备如何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一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第二PE设备与第一PE设备之间交换应答报文的第二交换报文,并在第二PE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第二交换报文的报文交换通道,第二PE设备通过报文交换通道发送第二交换报文将应答报文发送到第一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一PE设备,包括: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二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一PE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二PE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PE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PE和第一PE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交换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将应答报文和第二PE的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二交换报文中,从而得到第二交换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通过发送第一交换报文,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请求报文、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一交换报文中,通过PE设备之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第二PE设备。相应地,第二PE设备通过解析第一交换报文获取请求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包括: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将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二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生成所述临时表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包括:排除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请求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二PE设备中,排除第二PE设备与第一PE设备之间的端口,将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能够避免请求报文再重新发回到第一PE设备。
第三方面,参照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31、接收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S32、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旨在将应答报文发送到存在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的PE设备,从而能够正常生成正式表项,进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例如,如图1所示,PE1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应答报文,在本地未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则将接收到的应答报文转发到PE2;PE2在本地查询到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33、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31至S32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之后,第二PE设备生成正式表项后,也会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通过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一PE。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将正式表项封装成TLV携带在同步报文中,通过PE设备之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第一PE设备。相应地,第一PE设备解析同步报文获取正式表项。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将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一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交换应答报文的第二交换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第二交换报文的报文交换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报文交换通道发送第二交换报文将应答报文发送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应答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二交换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应答报文和第一PE设备的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二交换报文中,从而得到第二交换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341、在能够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正式表项;
S342、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第一PE设备中查询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则生成正式表项,然后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的正式表项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确使用申请到的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同步正式表项的同步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同步报文的同步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同步通道发送同步报文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正式表项同步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之间配置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同步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同步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同步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正式表项封装成类型长度值(TLV,Type LengthValue)携带在同步报文中,从而得到同步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351、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
S352、在能够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报文生成正式表项,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S353、在不能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应答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361、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
S362、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并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都能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任意一个PE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应答该请求报文发送的应答报文时,结合步骤S31至S32,能够确保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PE设备如何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了用于第一PE设备与第二PE设备之间交换请求报文的第一交换报文,并在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之间部署了传输第一交换报文的报文交换通道,第一PE设备通过报文交换通道发送第一交换报文将请求报文发送到第二PE设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生成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一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时,还包括: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如何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报文交换通道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二层通道,作为报文交换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PE和第二PE之间配置三层通道,作为报文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第一交换报文也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E设备将请求报文和第一PE的收包端口信息封装成TLV携带在第一交换报文中,从而得到第一交换报文。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第一交换报文,包括:将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组成所述第一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一交换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S371、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
S372、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PE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并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之后,将请求报文转发到第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接收到第二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之后,也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从而使得客户端连接的各个PE设备中都能生成该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当任意一个PE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响应于该请求报文发送的应答报文时,结合步骤S31至S32,能够确保生成正式表项,从而确保客户端能够正常申请到IP地址。
第四方面,参照图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PE设备,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
存储器1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五方面,参照图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生成绑定表的正式表项包括以下流程:
401、双归PE设备之一PE1从MC-LAG端口收到客户端的DHCP请求报文,通过报文合法性检查后,查询本地是否已有对应客户端MAC地址的表项,如果有则更新表项,没有则建立包含客户端MAC地址、收包端口、所属EVPN等信息的临时表项,然后封装报文以发消息的方式,将报文交换到对端双归PE设备PE2;优选地,同时还在PE1上排除网络侧隧道端口正常转发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排除网络侧隧道端口转发的目的是,避免网络侧的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立刻发送单播应答报文,且应答报文通过负荷分担的方式到达PE2,而此时PE1通过交换模块处理的请求报文可能尚未到达PE2,导致应答报文因查不到对应客户端MAC表项从而处理失败被丢弃。PE1如果是从非MC-LAG口收到的请求报文,则正常处理转发,既不会同步到PE2,也不需要排除网络侧隧道口转发。
402、PE2收到请求报文后将收包端口替换为本设备MC-LAG端口后正常处理,建立或更新临时表项后进行转发;优选地,转发时需要排除双归设备间的隧道。需要说明的是,转发排除双归PE设备间的隧道的原因是,该报文是从PE1发送过来的,不应该再转发回PE1。
403、双归PE设备之一PE1从MC-LAG端口收到服务端的DHCP应答报文,如果PE1上通过对应客户端MAC地址未查询到临时表项,应答报文无法正常处理,则封装报文以发消息的方式,将应答报文交换到对端PE2处理,同时本地将应答报文丢弃不再转发;如果PE1上查询到临时表项,则应答报文正常处理,临时表项绑定IP地址及更新租期转换为正式表项,同时应答报文在本地正常转发。PE1如果是从非MC-LAG口收到的应答报文,则正常处理转发,如查询不到表项不需要同步到PE2,本地丢弃处理即可。
404、PE2收到应答报文后将收包端口替换为本设备MC-LAG口后正常处理;优选地,转发时排除双归设备间的隧道。
405、MC-LAG端口的正式表项以发消息的方式同步到对端双归PE设备。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对请求报文的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501、PE1接收到请求报文在本地处理,生成或更新临时表项;
502、判断收包端口是否为MC-LAG端口,若是,则执行504,否则执行503;
503、请求报文在本地正常转发。
504、将请求报文交换到PE2;优选地,将请求报文交换到PE2的同时,在本地排除网络侧隧道端口进行转发;
505、PE2收到交换过来的请求报文,将收包端口转为本地MC-LAG端口继续处理。
其中,PE2收到交换过来的请求报文,将收包端口转为本地MC-LAG端口继续处理,进一步包括:
5051、将请求报文的收包端口替换为本地MC-LAG端口;
5052、生成或者更新本地客户端MAC地址对应的临时表项;
优选地,还包括:5053、排除双归PE设备间的隧道后转发报文。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对应答报文的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601、PE1或PE2接收到应答报文在本地处理,判断收包端口是否配置为信任口,若是,则执行603,否则执行602;
602、丢弃应答报文,处理结束。
603、查询客户端MAC地址对应表项是否存在,若是,则执行604,否则执行605;
604、报文正常处理转发。
605、进一步判断收包端口是否为MC-LAG端口,若是,则执行607,否则执行606;
606、丢弃应答报文,处理结束。
607、将应答报文通过报文交换模块交换到对端PE设备,本地丢弃处理;
608、PE1或PE2收到交换过来的应答报文,将收包端口转为本地MC-LAG端口继续处理。
其中,604报文正常处理转发,进一步包括:
6041、绑定IP到表项,同时更新表项租期;
6042、将应答报文正常转发出去;
其中,608中PE1或PE2收到交换过来的应答报文,将收包端口转为本地MC-LAG端口继续处理,进一步包括:
6081、将应答报文的收包端口替换为本地MC-LAG口;
6082、查询客户端MAC地址对应的表项是否存在,若是,则执行6084,否则执行6083;
6083、丢弃应答报文,处理结束。
6084、绑定IP到表项,同时更新表项租期;
优选地,还包括:6085、排除双归PE设备间的隧道后转发报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绑定表生成装置如图11所示。绑定表生成装置包括:
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进行处理,如果是交换报文,则替换为本设备对应的MC-LAG端口进行处理。请求报文生成临时表项,或续租更新正式表项,应答报文根据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或直接更新正式表项。
报文交换模块:用于交换协议报文,将从MC-LAG端口收到的协议报文以及收包端口等信息封装成TLV放在在消息中,通过在两台PE设备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对端双归PE设备DHCP Snooping报文交换模块。报文交换模块收到消息进行解包,传递给报文处理模块。
信息同步模块:将MC-LAG端口的正式表项信息封装成TLV放在在消息中,通过在两台PE设备间配置的二层或三层通道转发到对端双归PE设备DHCP Snooping信息同步模块。信息同步模块收到消息进行解包,生成用户绑定表项并将用户端口替换为本设备对应的MC-LAG端口。
通过报文处理模块和报文交换模块,双归PE设备都能从MC-LAG端口收到相同的请求报文,对于不能正常处理的来自MC-LAG端口的应答报文能交换到对端设备进行处理,保证了双归PE设备上绑定表项的正确生成,通过信息同步模块同步MC-LAG端口对应正式表项,保证了双归PE设备的MC-LAG表项的一致性。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绑定表生成系统,包括:
设备A,包括组件报文处理模块、报文交换模块、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处理并交换协议报文,生成正式表项并同步该表项。
设备B,包括组件报文处理模块、报文交换模块、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处理并交换协议报文,生成正式表项并同步该表项。
两台设备通过报文交换模块和报文处理模块,互相交换报文,从而使MC-LAG端口接收处理相同的请求报文,对于不能正常处理的来自MC-LAG端口的应答报文能交换到对端设备处理,通过信息同步模块同步MC-LAG端口正式表项,保证了双归PE设备上MC-LAG表项的一致性,从双归接入的CE设备来看,双归PE设备被虚拟化为一台设备,不受SG的负荷分担模式、ESI的冗余工作模式影响,确保了绑定表项的正确稳定生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4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
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
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类型长度值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应答报文;或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当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时,在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C-LAG端口信息;
将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一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
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请求报文的收包端口是否为MC-LAG端口;
当接收所述请求报文的收包端口为MC-LAG端口时,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一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第一交换报文,包括:
将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AC-LAG端口信息组成所述第一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一交换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的网络侧隧道端口转发所述请求报文。
1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PE设备和当前的第二PE设备连接;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
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一PE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一PE设备,包括:
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一PE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
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应答报文;或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当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的所述应答报文时,在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临时表项,生成正式表项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排除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二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MC-LAG端口信息;
将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二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二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所述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
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一PE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一PE设备,包括:
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二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一PE设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
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27.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第一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将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二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生成所述临时表项。
28.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包括:
排除所述第二PE设备与所述第一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请求报文。
2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应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客户端与当前的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连接;
在无法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同步的正式表项,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所述第二PE设备发送的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其中,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包括所述正式表项和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将所述第二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替换为所述第一PE设备中对应的MC-LAG端口,在所述第一PE设备中生成正式表项。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第二交换报文,所述第二交换报文携带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二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第二交换报文,包括:
将所述应答报文和所述第一PE中的MC-LAG端口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二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二交换报文。
34.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能够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正式表项;
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正式表项同步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同步报文,所述同步报文携带正式表项的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同步通道,将所述同步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同步报文,包括:
将所述正式表项的信息封装成所述同步报文的TLV,得到所述同步报文。
37.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应答报文;
在能够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报文生成正式表项,排除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的隧道端口转发所述应答报文;
在不能生成正式表项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应答报文。
38.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
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述请求报文转发到所述第二PE设备,包括:
生成第一交换报文,所述第一交换报文携带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与所述第二PE设备之间配置的报文交换通道,将所述第一交换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PE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生成第一交换报文,包括:
将所述请求报文和所述第一PE设备中的MC-LAG端口信息组成所述第一交换报文的TLV,得到所述第一交换报文。
41.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PE设备转发的请求报文,生成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临时表项;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端。
42.一种PE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4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0847353.XA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7459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353.XA CN117459453A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PCT/CN2023/093826 WO2024016799A1 (zh) 2022-07-19 2023-05-12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353.XA CN117459453A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9453A true CN117459453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8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7353.XA Pending CN117459453A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9453A (zh)
WO (1) WO20240167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225B (zh) * 2011-11-14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7158401A1 (en) * 2016-03-15 2017-09-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bfd) ove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mc-lag) in internet protocol (ip)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networks
CN108696416A (zh) * 2017-04-12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xlan单归和双归混合接入方法、装置和pe设备
CN110945835B (zh) * 2017-09-21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2422713B (zh) * 2020-11-18 2022-08-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获取方法及vtep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799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6292B2 (en) Rout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349687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374857B2 (en)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 network device to perform management operation
US10079781B2 (en) Forwarding tabl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US201501887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for automatically finding and configuring virtual network
CN116319516A (zh) 安全sd-wan端口信息分发
US20130103836A1 (en) Centralized Configuration with Dynamic Distributed Address Management
CN112565046B (zh) 同步多播路由器能力
CN108964940B (zh)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EP37328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iscovery of a blockchain component in a cloud computing system
US9407547B2 (en)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FCoE) over virtual port channel (vPC)
WO2019080592A1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258823A1 (zh) 路径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239973A1 (en) Packet sen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2969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mmetric integrated routing and bridging
US11489752B2 (en) Forwarding entry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2160653A (ja)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デバイス
CN112737954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1666A1 (zh) 一种路由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594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运营商边缘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261963A1 (en) Underlay path discovery for a wide area network
US20220231942A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23093786A1 (zh) 一种引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30006998A1 (en) Management of private networks over multiple local networks
CN116506052A (zh)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