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9414A -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9414A
CN117459414A CN202210841300.7A CN202210841300A CN117459414A CN 117459414 A CN117459414 A CN 117459414A CN 202210841300 A CN202210841300 A CN 202210841300A CN 117459414 A CN117459414 A CN 117459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omain
network
network domain
det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13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涛
王童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13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9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9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9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在异构网络的不同网络域(每个网络域采用的调度策略不同)部署域控制器,各域控制器基于指示业务流SLA需求的业务信息确定对应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并向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的协同控制器发送多个检测信息,由协同控制器据此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并向各域控制器发送对应的检测信息中的路径信息,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各网络域的一个检测信息。如此,通过每个域的域控制器在域内进行初步编排,由协同控制器对多个网络域的初步编排结果进行统一编排,使得最终的编排结果满足跨网络域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从而使得业务高效运行成为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很多场景对业务的时延、抖动等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指标具有确定性的保障需求,即,要求业务流在网络中传输时的实际性能值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以确保业务流在网络中传输时出现延迟或丢包等问题在该业务可以容忍的范围,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目前,通常通过与网络域的调度策略适配的业务处理方式,保证业务流在使用了该调度策略的网络域中的SLA需求。但是,如果业务流经过了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即,对于跨网络域的业务,无法对该业务所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进行合理的编排,从而,使得跨多个网络域传输的业务流的SLA需求难以被满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实现对跨不同网络域的业务的合理编排,确保各网络域对该业务的业务流的处理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该方法中,与第一网络域对应的第一域控制器首先根据用于指示业务流的SLA需求的业务信息确定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接着,第一域控制器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接收到各域控制器发送的多个检测信息后,协同控制器即可基于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每个网络域上报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一个,从而,协同控制器可以将编排信息集合中检测信息中的路径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域控制器;对应第一域控制器,接收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如此,通过每个域的域控制器对网络域内候选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和指示转发路径性能的性能检测值发送给作最终决策和编排的协同控制器,由协同控制器对多个网络域进行统一编排,从各网络域的多条候选转发路径中选择一条,使得业务流按照各网络域选中的转发路径传输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实现对跨不同网络域的业务的合理编排,使得异构网络中多网络域之间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得以保障,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
其中,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SLA需求。业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例如,业务信息包括10毫秒的时延,那么,该业务流的SLA需求中包括:要求传输该业务流的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此外,对于Qbv域等具有周期特点的网络域,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业务周期、每周期传输的数据量等体现业务流对周期特点的SLA需求。一种情况下,业务信息可以是预先基于业务流的特点进行规划后配置到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的;另一种情况下,业务信息也可以是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从该业务的实际业务流中提取到的,该实际业务流例如可以是预设时长内该业务的历史业务流。
其中,跨不同网络域的端到端业务所跨域的多个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网络域的调度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调度策略中的任意一种: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yclic Queueing and Forwarding,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eterministicInternet Protocol,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一些场景下,第一域控制器可以是直接发送给协同控制器,例如,对于网络中单独部署了协同控制器的场景,又例如,对于网络中未单独部署协同控制器但第一网络域的下一个相邻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担任协同控制器的角色的场景;另一些场景下,第一网络域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域控制器间接发送给协同控制器,例如,对于网络中未单独部署协同控制器但第一网络域与担任协同控制器角色的域控制器所控制的网络域不相邻的场景;此外,如果第一域控制器同时担任协同控制器的角色,则,第一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还可以是同一控制实体内部两个功能模块之间信息的交互。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网络域可以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如果网络中独立部署了协同控制器,那么,第一域控制器直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如果网络中未单独部署协同控制器,若第一网络域与担任协同控制器角色的域控制器所控制的网络域不相邻,则,第一域控制器可以通过若干域控制器(例如包括第二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若第一网络域与担任协同控制器角色的域控制器所控制的网络域相邻,则,第一域控制器直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网络域可以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非首个网络域。如果网络中独立部署了协同控制器,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还可以从协同控制器处接收所述业务流到达第一网络域之前的所有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从而,基于业务信息和所接收的其他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并直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如果网络中未单独部署协同控制器,若第一网络域与担任协同控制器角色的域控制器所控制的网络域不相邻,则,第一域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还可以从相邻的上一个域控制器接收所述业务流到达第一网络域之前的所有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如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从而,基于业务信息和所接收的其他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并通过若干域控制器(例如包括第二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若第一网络域与担任协同控制器角色的域控制器所控制的网络域相邻,则,第一域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还可以从相邻的上一个域控制器接收所述业务流到达第一网络域之前的所有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如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从而,基于业务信息和所接收的其他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并直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对于网络中未单独部署协同控制器的场景,第一域控制器还需要将所接收的所述业务流到达第一网络域之前的所有网络域的检测信息,转发给协同控制器,以提供协同控制器进行最终业务路径编排的数据依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考虑到在网络域边界进行数据转换操作也会对性能造成一定的消耗,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也会影响业务流端到端传输的性能,所以,在保障业务流的SLA需求的场景中,业务路径的编排也可以将该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纳入考量。其中,从一个网络域到另一个网络域的过程中,本申请涉及两个操作:一、执行将从一个网络域输出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如数据整形、数据偏移或数据映射)后输入另一个网络域的网络设备;二、计算体现该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并将估计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域控制器。这两个操作也可以在同一个网络设备上实施;也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设备实施,本申请不作限定。执行操作二的网络设备记作映射节点。该映射节点,可以是相邻两个网络域中任意一个网络域的边界节点,也可以是相邻两个网络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网络设备。估计信息,可以参与域控制器确定本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过程,也可以参与具有协同控制器功能的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过程。估计信息可以与业务信息或性能检测值对应,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又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和丢包率,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和丢包率。作为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基于业务信息和所接收的其他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接收的其他网络域的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该示例中,第一网络域还可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被用于参与所述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域通常指所述业务流经过的非首个网络域。
其中,域控制器与协同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域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域控制器与映射节点之间的交互,例如可以通过YANG模型的网络配置协议(Network ConfigurationProtocol,NETCONF),或者,YANG模型的表征状态转移配置协议(Representational StateTransfer Configuration Protocol,RESTCONF)。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域控制器接收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路径信息后,可以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如此,将本申请提供的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所编排的合理路径配置到转发面,指导实际业务流的转发,使得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得以保障,实现端到端业务的高效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面中的第一域控制器可以指不作最终业务路径的编排的任意一个域控制器。下面第二方面的协同控制器可以指作最终业务路径的编排的域控制器或独立部署的协同控制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用于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的协同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第一网络域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对应;接着,协同控制器可以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如此,协同控制器通过收集每个域的域控制器对网络域内候选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和指示转发路径性能的性能检测值,并据此对多个网络域进行统一编排,从各网络域的多条候选转发路径中选择一条,使得业务流按照各网络域选中的转发路径传输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实现对跨不同网络域的业务的合理编排,使得异构网络中多网络域之间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得以保障,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还包括第二网络域,那么,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对应;协同控制器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协同控制器为独立部署的控制器,那么,在所述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所述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被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协同控制器不是独立部署的控制器,而是某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则,所述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协同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中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例如,所述业务流依次经过第一网络域、第二网络域和第三网络域,第三域控制器还担任协同控制器的角色,那么,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如此,所述协同控制器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还包括所述第三检测信息,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域内的第三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三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三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其中,所述协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考虑到网络域之间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各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以第一网络域与第二网络域之间的映射节点为例,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那么,所述协同控制器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估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其中,域控制器与协同控制器之间的交互,例如可以通过YANG模型的NETCONF或YANG模型的RESTCONF。作为一个示例,协同控制器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协同控制器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以第一网络域与第二网络域之间的映射节点为例,作为一个示例,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作为又一个示例,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协同控制器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同控制器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协同控制器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协同控制器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协同控制器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相关描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映射节点,该方法可以包括:映射节点对从第一网络域到第二网络域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并获得指示所述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从而,映射节点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协同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如此,将在网络域边界进行数据转换操作对性能造成的消耗,作为依据编排所述业务流的业务路径,在异步网络中保障跨网络域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的场景中,使得业务路径的编排更加合理,使得异构网络中多网络域之间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得以保障,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数据转换例如可以包括数据整形、数据偏移或数据映射等。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第一域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映射节点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映射节点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映射节点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其中,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相关描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应用于第一域控制器,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第一网络域对应,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发送单元,用于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基于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经过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域控制器与第二网络域对应,所述多个网络域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域。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域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与所述第三域控制器对应;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该示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被用于参与所述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
本申请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应用于协同控制器,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第一网络域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还包括第二网络域,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对应;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被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中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协同控制器与第三网络域对应,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三网络域,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还包括所述第三检测信息,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域内的第三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三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三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
其中,所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估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其中,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第二处理子单元和第三处理子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该方法应用于映射节点,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处理单元,用于对从第一网络域到第二网络域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并获得指示所述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协同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数据转换例如可以包括数据整形、数据偏移或数据映射等。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第一域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其中,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相关描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所述域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所述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协同控制器,所述协同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前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所述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映射节点,所述映射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前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所述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域控制器和协同控制器;其中,域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的方法;协同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域控制器可以是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装置,所述协同控制器可以是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报文处理的装置。或者,域控制器可以是上述第七方面提供的域控制器,协同控制器可以是上述第八方面提供的协同控制器。
此外,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映射节点,所述映射节点,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的方法。映射节点对应上述第六方面或第九方面提供的映射节点。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程序或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所述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所述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场景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另一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从异步QoS域到Qbv域的数据转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从Qbv域到DIP域的数据转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估计信息中丢包率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协同控制器进行编排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一种网络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另一种网络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一种通信系统1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说明,以便于后续理解本申请实施例。
SLA需求,可以指业务流在网络中传输时,对网络的某个或某些方面性能的要求。例如,SLA需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需求中的至少一个:时延需求、抖动需求、丢包率需求或带宽需求。
网络域,是指网络中采用相同调度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所组成的域,同一网络域中的网络设备采用的调度策略一致。调度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yclic Queueing and Forwarding,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eterministic Internet Protocol,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使用Qbv调度策略的网络域可以成为Qbv域,使用CQF调度策略的网络域可以成为CQF域,使用DIP调度策略的网络域可以成为DIP域,使用异步QoS调度策略的网络域可以成为异步QoS域。
Qbv也可以称为802.1Qbv,是电气电子工程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工作组制定的标准技术之一,IEEE 802.1工作组制定的时延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通过时间同步(802.1AS)、流量整形(如802.1Qav)、802.1Qbv等标准技术实现对业务的时延和抖动控制。Qbv定义的时延敏感整形器(Time-Aware Shaper,TAS),按照时间控制网络设备端口队列的开关状态,使业务流在规定的时刻从端口发送,从而,确保业务的端到端时延、抖动等SLA需求得到满足。作为一个示例,Qbv域中,通过配置端口的门控列表(Gate Control List,GCL),控制业务在网络设备的转发行为,从而保证业务流的时延、抖动等性能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GCL用于控制某一队列在特定时刻的开关状态,例如,在下表1中,示出了q1、q2和剩余(remaining)三个队列的GCL,其中,q1和q2是分配给时延敏感业务的队列,在t0时刻,q1和q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remaining处于打开状态,用以传输尽力而为(Best Effort,BE)业务流;在t1时刻,q1处于打开状态,q1中的时延敏感业务被调度转发;在t2时刻,q2处于打开状态,q2中的时延敏感业务被调度转发。可见,通过TSN集中控制器可以对全网业务进行编排,生成相应的GCL,在网络设备上配置端口的GCL,可保障Qbv域内业务的时延、抖动等性能满足该业务的业务流对该Qbv域的SLA需求,但是,对各网络设备内的TAS的编排依赖于Qbv域内各网络设备具有严格的时间同步,要求该Qbv域为同质化网络(即该Qbv域内的网络设备全部支持时间同步和门控机制),如果端到端业务跨不同的网络域,则,该方式无法实现该端到端业务的编排。
表1
队列\时刻 t0 t1 t2 t3 t4
q1 0 1 0 0 0
q2 0 0 1 0 1
remaining 1 0 0 1 0
CQF是802.1Qch定义的标准技术,CQF使用两个按照给定周期轮转的队列,实现业务流的确定性调度。在CQF调度策略中,假设某个业务的报文经过一个节点的转发时延小于或等于循环周期T,该业务的业务流经过的路径跳数为H,则,该业务流的最大端到端时延为(H+1)*T。
DIP与CQF相似,通过资源预留和边缘节点逐流整形,确保业务按照约定的标准(如带宽或突发)进入DIP域;以及,在网络设备上进行标签交换和周期映射(或者也可以称为周期调度),确保在任意网络设备中具备某一标签的业务在固定的周期内能够被调度转发,使得端到端业务的时延、抖动等可控,实现端到端业务的确定性SLA保证。但是,DIP域中需要部署的专有的网络设备,而且,DIP域的边缘节点需要对业务流进行整形(如调整业务流的发送偏移(sending offset)),而整形带来的时延并不可控。其次,与Qbv域类似,该方式也要求DIP域为同质化网络,该方式无法实现端到端业务跨不同网络域的透传,无法进行该端到端业务的编排。
异步QoS,通过配置业务优先级、亏空轮询(Deficit Round Robin,DRR)队列调度权重等技术手段,在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中实现对业务的区分服务,实现对具有较高SLA需求的业务的优先转发;并且,配合边缘整形、网络演算、排队论等数学建模方法,可以对业务流量特征进行分析,获取业务在当前网络资源条件下的端到端最差时延等SLA指标,实现端到端业务的性能进行预估保障。但是,异步QoS,一方面,无法实现类似Qbv对时延、抖动等的精细化控制;另一方面,目前的网络建模、网络演算等方式对SLA分析效果较差,虽然,同质化的异步QoS域可以通过卷积等计算降低提高对SLA分析的效果,但是,该方式无法实现端到端业务跨不同网络域的透传。
目前,往往通过网络域的调度策略所对应的业务处理方式,来确保该网络域内的业务流的SLA需求被满足。然而,在许多场景中,来在不同厂商、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网络设备往往同时被部署在异构网络(由至少两个不同网络域组成的网络),一条业务流可能会穿过Qbv、CQF、DIP或异步QoS等不同的网络域中的至少两个,为确保跨域的端到端业务的性能能够满足该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亟待提供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的业务路径编排方案。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在异构网络的不同网络域部署域控制器,各域控制器基于指示业务流SLA需求的业务信息确定对应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并向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的协同控制器发送多个检测信息,由协同控制器根据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各网络域的一个检测信息,从而,协同控制器基于编排信息集合向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发送对应的检测信息中的路径信息,各域控制器将所接收的路径信息配置到对应的网络域中,各网络域对业务流按照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能够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如此,控制面通过每个域的域控制器对域内候选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和指示转发路径性能的性能检测值发送给作最终决策和编排的协同控制器,由协同控制器对多个网络域进行统一编排,从各网络域的多条候选转发路径中选择一条,使得业务流按照各网络域选中的转发路径传输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实现对跨不同网络域的业务的合理编排,使得异构网络中多网络域之间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得以保障,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
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名词进行简单说明。
域控制器,是针对网络域进行控制的设备,一个域控制器对应一个网络域。域控制器可以是独立于网络域部署的控制实体,能够与网络域内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域控制器也可以是部署于网络域内、具体控制功能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能够与网络域内的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该网络域的控制。
协同控制器,是针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的控制设备。协同控制器和域控制器仅仅是基于不同的功能进行的命名,只要具有执行相应操作的功能,都可以记作对应的名称的控制器。一种情况下,协同控制器可以是任意网络域对应的域控制器,例如,协同控制器可以是业务流所经过的最后一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各域控制器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以确保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另一种情况下,协同控制器也可以是独立于各网络域部署的控制实体,那么,可以不要求各域控制器之间具有数据交互的功能,只要各域控制器能够分别与该协同控制器交互即可。
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SLA需求。业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例如,业务信息包括10毫秒的时延,那么,该业务流的SLA需求中包括:要求传输该业务流的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可以包括10毫秒)。此外,对于Qbv域等具有周期特点的网络域,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业务周期、每周期传输的数据量等体现业务流对周期特点的SLA需求。一种情况下,业务信息可以是预先基于业务流的特点进行规划后配置到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的,例如,预先在业务流所经过的第一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配置该业务流对应的业务信息,又例如,预先在业务流所经过的每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配置该业务流对应的业务信息,再例如,预先在网络中所有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配置业务流对应的业务信息;另一种情况下,业务信息也可以是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从该业务的实际业务流中提取到的,该实际业务流例如可以是预设时长内该业务的历史业务流。
检测信息,是网络域维度的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网络域内的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一个网络域内的一条转发路径,可以对应一个检测信息,该检测信息包括该条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和业务流按照该条转发路径传输的性能检测值。其中,路径信息是指能够指明转发路径的信息,例如,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转发路径上各网络设备的标识,又例如,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转发路径的源网络设备的标识、目的网络设备的标识和路径标识。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该条转发路径的、与业务信息相对应的性能。例如,业务信息包括100毫秒的时延,那么,网络域A的一个检测信息1例如可以包括:路径信息1和性能检测值1,其中,路径信息1指示网络域A中的转发路径1,性能检测值1包括业务流按照转发路径1在网络域A传输时的15毫秒时延。又例如,业务信息包括100毫秒的时延和5%的丢包率,那么,网络域A的一个检测信息2例如可以包括:路径信息2和性能检测值2,其中,路径信息2指示网络域A中的转发路径2,性能检测值2包括业务流按照转发路径2在网络域A传输时的20毫秒时延和1%的丢包率。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网络域可以确定出至少一个检测信息,通常情况下每个网络域可以确定出多个检测信息,以便协同控制器能够从多个检测信息中为每个网络域选择出使得业务流的端到端传输满足SLA需求的检测信息。
编排信息集合,是协同控制器基于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报的多个检测信息,对该业务流进行端到端编排所确定的、每个网络域的一个检测信息组成的集合。例如,业务流经过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协同控制器接收到域控制器A发送的检测信息1和检测信息2,协同控制器接收到域控制器B发送的检测信息3、检测信息4和检测信息5,协同控制器接收到域控制器C发送的检测信息6和检测信息7,协同控制器基于编排,确定检测信息1+检测信息5+检测信息7的编排结果能够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所以,协同控制器确定的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检测信息1、检测信息5和检测信息7,编排信息集合中的检测信息1是待配置给网络域A的、检测信息5是待配置给网络域B的、检测信息7是待配置给网络域C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a或图1b所示的场景中,下面以图1a和图1b所示的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举例来说,以图1a所示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a,网络中可以包括: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网络域A对应域控制器10A,网络域B对应域控制器10B,网络域C对应域控制器10C,协同控制器100用于对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和域控制器10C进行协同管理。作为一个示例,基于依次经过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的端到端业务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例如可以包括:S11,域控制器10A根据业务1对应的业务信息1,确定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A的多个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检测信息11、检测信息12、…、检测信息1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以检测信息11为例,检测信息11可以包括路径信息11和性能检测值11,路径信息11用于指示网络域A中的转发路径1,性能检测值11用于指示转发路径1的性能,性能检测值11包括与业务信息1相关性能的检测值。S12,域控制器10A向协同控制器100发送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13,协同控制器100向域控制器10B发送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14,域控制器10B根据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B的多个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检测信息21、检测信息22、…、检测信息2m(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S15,域控制器10B向协同控制器100发送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16,协同控制器100向域控制器10C发送业务信息1、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17,域控制器10C根据业务信息1、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C的多个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检测信息31、检测信息32、…、检测信息3k(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S18,域控制器10C向协同控制器100发送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19,协同控制器100基于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以及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满足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假设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检测信息11、检测信息23和检测信息32;S20,协同控制器100分别向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和域控制器10C发送检测信息11中的路径信息11、检测信息23中的路径信息23和检测信息32中的路径信息32;S21,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和域控制器10C分别将路径信息11、路径信息23和路径信息32配置到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如此,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在网络域A中经过路径信息11所指示的转发路径11转发、在网络域B中经过路径信息23所指示的转发路径23转发、在网络域C中经过路径信息32所指示的转发路径32转发,业务1对网络的SLA需求能够被满足。
举例来说,以图1b所示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b,网络中可以包括: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网络域A对应域控制器20A,网络域B对应域控制器20B,网络域C对应域控制器20C,本实施例中不部署协调控制器,域控制器20A、域控制器20B和域控制器20C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集成协同控制器的功能、以协调控制器的角色对域控制器20A、域控制器20B和域控制器20C进行协同管理。作为一个示例,以域控制器20C具有协同控制器的功能、进行业务路径的编排为例,基于依次经过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的端到端业务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例如可以包括:S31,域控制器20A根据业务1对应的业务信息1,确定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2,域控制器20A向域控制器20B发送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3,域控制器20B根据业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4,域控制器20B向域控制器20C发送业务信息1、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5,域控制器20C根据业务信息1、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6,域控制器20C基于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以及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满足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假设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检测信息11、检测信息23和检测信息32;S37,域控制器20C向域控制器20B和域控制器20A分别发送检测信息23中的路径信息23和检测信息11中的路径信息11;S38,域控制器20A、域控制器20B和域控制器20C分别将路径信息11、路径信息23和路径信息32配置到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如此,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在网络域A中经过路径信息11所指示的转发路径11转发、在网络域B中经过路径信息23所指示的转发路径23转发、在网络域C中经过路径信息32所指示的转发路径32转发,业务1对网络的SLA需求能够被满足。其中,S37中域控制器20C向域控制器20B和域控制器20A分别发送检测信息23中的路径信息23和检测信息11中的路径信息11,例如可以包括:S371,域控制器20C向域控制器20B发送检测信息23中的路径信息23和检测信息11中的路径信息11;S372,域控制器20B向域控制器20A发送检测信息11中的路径信息11。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端到端业务跨不同网络域时,会进行数据转换(如整形、偏移或映射),将业务流处理为满足下一个网络域能够处理的数据,以使得业务流能够在进入下一个网络域后被有效的传输。考虑到在网络域边界进行数据转换操作也会对性能造成一定的消耗,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也会影响业务流端到端传输的性能,所以,在保障业务流的SLA需求的场景中,业务路径的编排也可以将该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纳入考量。其中,从一个网络域到另一个网络域的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两个操作:一、执行将从一个网络域输出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后输入另一个网络域的网络设备;二、计算体现该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并将估计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域控制器。这两个操作也可以在同一个网络设备上实施;也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设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执行操作二的网络设备记作映射节点。该映射节点,可以是相邻两个网络域中任意一个网络域的边界节点,也可以是相邻两个网络域的边界节点之间的网络设备。估计信息,可以参与域控制器确定本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过程,也可以参与具有协同控制器功能的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过程。估计信息可以与业务信息或性能检测值对应,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又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和丢包率,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和丢包率。
以图1b所示的场景为例,假设网络域A和网络域B之间存在具有数据转换功能的映射节点ab,网络域B和网络域C之间存在具有数据转换功能的映射节点bc,那么,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S33之前还可以包括:S40,映射节点ab向域控制器20B发送估计信息1,估计信息1用于指示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从网络域A的出边界节点到网络域B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1的性能消耗;那么,S33可以包括:域控制器20B根据业务信息1、估计信息1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4可以包括:域控制器20B向域控制器20C发送业务信息1、估计信息1、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5之前还可以包括:S41,映射节点bc向域控制器20C发送估计信息2,估计信息2用于指示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从网络域B的出边界节点到网络域C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2的性能消耗;那么,S35可以包括:域控制器20C根据业务信息1、估计信息1、估计信息2和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和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S36可以包括:域控制器20C基于估计信息1、估计信息2、网络域A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域B中的多个检测信息以及网络域C中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满足属于业务1的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
可见,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合理的业务路径的编排,在跨多个网络域的场景下满足业务流的SLA需求,保障异构网络的高效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节点指代相同的含义,可以相互交替理解和使用。网络设备,可以指交换机、路由器、虚拟路由设备或虚拟转发设备等具有报文转发功能的通信设备。域控制器和协同控制器可以是控制器或其他具有业务路径的编排功能的实体。
以上为以场景实施例的形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介绍,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100中,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以协同控制器与第一网络域对应的第一域控制器的交互方式进行说明。第一网络域可以是业务流所经过的多个网络域中的任意一个网络域,一种情况下,协同控制器对应图1a中的协同控制器100,那么,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a中的网络域A,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a中的域控制器10A;或者,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a中的网络域B,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a中的域控制器10B;再或者,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a中的网络域C,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a中的域控制器10C。另一种情况下,协同控制器对应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C,那么,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b中的网络域A,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A;或者,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b中的网络域B,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B;再或者,第一网络域可以对应图1b中的网络域C,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对应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C。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不同的调度策略为界限划分了不同的网络域,例如,多个网络域中包括第二网络域和第一网络域,那么,第二网络域和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调度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如图2所示,该方法100例如可以包括下述S101~S106:
S101,第一域控制器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SLA需求,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业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此外,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业务流的其他信息,例如,业务周期、每周期传输的数据量等;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业务特征,该业务特征可以来源于用户输入或网络边缘节点的网络建模信息,业务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流标识、业务流周期、业务流数据量大小或业务流速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同一业务,该业务的业务信息、检测信息中的性能检测值以及估计信息是对应的,即,业务信息指示业务流的时延需求,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必须包括时延;业务信息指示业务流的带宽需求,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必须包括带宽;业务信息指示业务流的抖动和丢包率需求,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必须包括抖动和丢包率。S101中业务信息的作用可以包括:告知第一域控制器应该考虑第一网络域中各转发路径的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哪方面的性能检测值,以及明确第一域控制器应该在第一网络域的各转发路径中获得性能检测值满足业务信息所指示的SLA需求的转发路径以及对应的检测信息。例如,假设业务信息包括时延小于等于40毫秒,那么,第一域控制器根据该业务信息可以知悉应该从第一网络域的各转发路径中考虑时延这一性能指标,且明确应该获得时延小于或等于40毫秒的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
业务信息可以是预先基于业务流的特点进行规划后配置到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上的,也可以是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从该业务的实际业务流中提取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相关的数据流可以称为该业务的业务流。
需要说明的是,S101之前,具有SLA需求的用户业务接入网络时,第一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可以通过查询域路由表,获取该业务的域路径。其中,域路由表可以包括路由前缀和有序的域标识集合(如{A、B和C},表示域路径依次经过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查询域路由表中与业务的目的地址匹配的路由前缀,根据该匹配的路由前缀对应的有序的域标识集合确定该业务的域路径。域路径包括的网络域以及相应的域控制器参与该业务的业务路径编排。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域可以是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作为一个示例,具有SLA需求的用户业务接入网络,第一网络域对应的第一域控制器获取该业务的业务信息后,执行该S101,在第一网络域内确定多条转发路径并获得该多条转发路径的的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即,获得S101中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域也可以是业务流经过的非首个网络域,例如可以是业务流经过的中间网络域或最后一个网络域。那么,在S101之前,该方法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接收前面若干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S101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接收的前面若干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以业务流的域路径中,第一网络域之前包括第三网络域为例,在S101之前该方法100可以包括:第三网络域对应的第三域控制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确定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并且,第三域控制器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如此,第一域控制器接收第三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其中,第三网络域可以是该业务流的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也可以是第一网络域之前的、与第一网络域相邻的一个中间网络域。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网络域是业务流经过的最后一个网络域,一种情况下,如果该网络独立部署了协同控制器,那么,可以按照后续步骤继续执行该方法;另一种情况下,如果网络未独立部署协同控制器,而是将协同控制器与该第一域控制器合设,那么,后续第一域控制器与协同控制器的交互,可以视作一个物理实体内的两个逻辑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
在第一网络域是业务流经过的非首个网络域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域控制器还可以基于网络域之间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实现更加合理的域内转发路径的确定。作为一个示例,在S101之前,该方法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前一个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如此,S101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前一个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上述“前一个网络域”可以指在所述业务流的域路径中位于第一网络域之前且与第一网络域相邻的网络域,例如可以是上述举例中的第三网络域,那么,业务流从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输出后通过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入第一网络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在两个网络域之间的数据转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整形、数据偏移或数据映射。性能消耗可以指两个网络域之间的数据转换操作占用的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等性能,性能消耗(或者说估计信息)可以与业务信息或性能检测值对应,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又例如,业务流的SLA需求包括时延和丢包率,那么,性能检测值和估计信息也应该包括时延和丢包率。
在S101中,一个检测信息包括一个路径信息和该路径信息对应的性能检测值。
以图1a所示的网络域A为第一网络域为例,假设SLA需求包括时延和抖动,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可以包括检测信息1~检测信息3,如下表2所示,检测信息1可以表示为:{路径信息1,性能检测值1},路径信息1例如可以包括路径标识1、源网络设备标识S和目的网络设备N1,性能检测值1例如可以包括时延20毫秒、抖动8毫秒和报文到达时刻[24,32];检测信息2可以表示为:{路径信息2,性能检测值2},路径信息2例如可以包括路径标识2、源网络设备标识S和目的网络设备N1,性能检测值2例如可以包括时延25毫秒、抖动2毫秒和报文到达时刻30;检测信息3可以表示为:{路径信息3,性能检测值3},路径信息3例如可以包括路径标识3、源网络设备标识S和目的网络设备N2,性能检测值3例如可以包括时延25毫秒、抖动5毫秒和报文到达时刻25。需要说明的是,任何能够唯一指示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的形式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举例,由于从S到N1存在两条转发路径,所以引入路径标识加以区分,该路径标识可以是能够对两条路径加以区分的任何标识,例如可以是该S到N1的转发路径上的、不同时属于两条转发路径的任意一个中间节点。
表2网络域A的多个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性能检测值1的报文到达时刻为范围,报文到达时刻采用范围的方式可以增加后续业务路径的编排的灵活度和成功率。例如,假设最终协同控制器的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该检测信息1,那么,可以要求该业务在该网络域A到达边界节点的时刻为24~32之间的任意值,大大提高了业务路径的编排的成功率。
以图1a所示的网络域B为第一网络域为例,仍然假设SLA需求包括时延和抖动,第一网络域接收到网络域A的多个检测信息如上表2所示,那么,网络域A的多个检测信息将作为域控制器10B确定网络域B的多个检测信息的参考因素。通常,中间网络域的域控制器会基于业务流的SLA需求进行综合考虑,筛除不符合业务端到端要求的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生成当前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假设N1连接映射节点M1,N2连接映射节点M2,M1计算业务流1经过N1或M1进行数据转换所消耗的时延和抖动,M2计算业务流1经过N2或M2进行数据转换所消耗的时延和抖动,估计信息如下表3所示:
表3网络域A到网络域B的估计信息
估计信息 路径标识 映射节点 时延 抖动
1 1 M1 5 2
2 2 M1 5 2
3 3 M2 4 1
假设图1a所示的场景中,业务1的SLA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40毫秒,抖动小于或等于10毫秒,那么,对于域控制器10B确定网络域B的多个检测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基于表2和表3所示的信息,对于转发路径1,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和映射节点M1,累计时延为25毫秒,累计抖动为10毫秒,域控制器10B经过编排计算,无法找到网络域B中的任何转发路径可以满足抖动为0毫秒,故,转发路径1应当被舍弃,不参与最终的编排和筛选;同理,对于转发路径2,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和映射节点M1,累计时延为30毫秒,累计抖动为4毫秒,域控制器10B经过编排计算,找到网络域B中的转发路径4和转发路径5可以满足时延小于10毫秒且抖动小于6毫秒,故,转发路径2应当被继续传递给下一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对于转发路径3,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和映射节点M2,累计时延为29毫秒,累计抖动为6毫秒,域控制器10B经过编排计算,找到网络域B中的转发路径6可以满足时延小于11毫秒且抖动小于4毫秒,故,转发路径3应当被继续传递给下一个网络域的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同时,域控制器10B基于本域采用的编排算法,计算不同转发路径下报文到达边界的到达时刻。例如,计算报文到达时刻的方式(a)、报文到达时刻=[前一路径报文到达边界节点时刻+最小时延值,前一路径报文到达边界节点时刻+最大时延值],如,对于转发路径5,网络域A对应转发路径2的报文到达时刻为30,经过映射节点M1处理,报文经历的最小时延为:5毫秒最大时延-2毫秒抖动上限=3毫秒;同理,转发路径5的最小时延为:5毫秒的最大时延-3毫秒的抖动上限=2毫秒,故,对于报文经过转发路径2和转发路径5最终到达边界节点P2的时刻区间可以估计为[30+5,30+10]=[35,40](其中,30+5中的5为M1处理报文的最小时延3毫秒与转发路径5的最小时延2毫秒之和;30+10中的10为M1处理报文的最大时延10毫秒与转发路径5毫秒的最大时延5毫秒之和)。又例如,计算报文到达时刻的方式(b)方式、报文到达时刻=前一路径报文到达边界节点时刻+最大时延值,如,沿转发路径6的报文到达边界的时刻为报文经过路径转发3到达边界节点P2的时刻:25+4+6=35。需要指出的是,报文到达时刻作为映射节点估计数据转换性能消耗的输入参数之一,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由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上述方式仅是示例性的。经过上述操作,转发路径4和转发路径5基于方式(a)计算报文到达时刻,转发路径6基于方式(b)计算报文到达时刻,网络域B的多个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如下表4所示:
表4网络域B的多个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网络域为图1a所示的网络域C,那么,在S101之前,网络域C获得的内容包括:业务1的业务信息,表2所示的网络域A的检测信息2和检测信息3,表3所示的估计信息2和估计信息3,以及网络域B的检测信息4、检测信息5和检测信息6。此外,假设P1连接映射节点Q1,P2连接映射节点Q2,Q1计算业务流1经过P1或Q1进行数据转换所消耗的时延和抖动,Q2计算业务流1经过P2或Q2进行数据转换所消耗的时延和抖动,估计信息如下表5所示:
表5网络域B到网络域C的估计信息
估计信息 路径标识 映射节点 时延 抖动
4 24 Q1 1 2
5 25 Q2 1 1
6 36 Q2 2 3
对于域控制器10C确定网络域C的多个检测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基于表2~表5所示的信息,对于转发路径2和转发路径4,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映射节点M1、网络域B和映射节点Q1,累计时延为35毫秒,累计抖动为8毫秒,域控制器10C经过编排计算,找到网络域C中的转发路径7可以满足时延小于5毫秒且抖动小于2毫秒,故,转发路径2和转发路径4应当被作为协同控制器最终决策的依据,同时域控制器10C根据映射节点以及本域编排结果,确定报文到达时刻为[40,42];同理,对于转发路径2和转发路径5,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映射节点M1、网络域B和映射节点Q2,累计时延为36毫秒,累计抖动为8毫秒,域控制器10C经过编排计算,找到网络域C中的转发路径8可以满足时延小于4毫秒且抖动小于2毫秒,故,转发路径2和转发路径5应当被作为协同控制器最终决策的依据,同时域控制器10C根据映射节点以及本域编排结果,确定报文到达时刻为[39,40];对于转发路径3和转发路径6,业务流1经过网络域A、映射节点M2、网络域B和映射节点Q2,累计时延为37毫秒,累计抖动为10毫秒,域控制器10B经过编排计算,无法找到网络域C中的任何转发路径可以满足抖动为0毫秒,故,转发路径3和转发路径6应当被舍弃,不参与最终的编排和筛选。域控制器10C经过上述操作,网络域C的多个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如下表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6中的报文到达时刻仅是举例,不用于核验上述提供的报文到达时刻的计算方式(a)和方式(b)的准确性:
表6网络域C的多个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映射节点可以是相邻网络域的域边界节点,也可以是连接域边界节点之间的连接节点,例如,映射节点M1可以合设于N1或O1,又例如,映射节点M1也可以是独立部署的、用于连接N1和O1的实体网络设备。
下面以业务流从异步QoS域到Qbv域,再从Qbv域进入DIP域为例,对跨网络域进行业务流的数据转换以及估计信息的计算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当异步QoS域的流量进入Qbv域时,需要完成周期化整形等数据转换,使即将进入Qbv域的流量满足Qbv域的传输要求。当Qbv域的流量进入DIP域时,可能需要通过缓存等整形机制,使即将进入DIP域的流量满足DIP域的传输要求。映射节点需要计算并向相应的域控制器上报数据面的映射、整形等数据转换的时延、抖动、丢包率、带宽等具体参数值,例如映射节点可以基于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等方式进行预估和计算。
作为一个示例,介绍估计信息为时延和抖动,从异步QoS域到Qbv域,以及从Qbv域到DIP域时,映射节点计算估计信息的过程。
参见图3a,给出了从异步QoS域到Qbv域的流量映射过程的示意图,该实例中,展示了一种使用网络演算对原始流量曲线进行建模的方法。其中,映射节点从异步QoS域的边界节点获取到来自于QoS域的流量离开曲线(图3a中的实曲线),建模结果如图3a左图中的虚线所示,包含突发b和速率r两个参数。该建模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对数据转换之前的异步QoS域的流量进行周期化整形的参数选取,一种可能的周期化模型如图3a右图的阶梯状折线所示,该折线与实曲线所示的原始流量之间的差值,是对流量进行映射或整形时引入的额外的时延。例如,对于当前图3a所示截取的流量,所需要经历的映射或整形后估计信息中的时延为:dmax=max{d1,d2,…,dn},整形后的周期化参数为周期大小T、每周期数据量大小S。该示例中,由于业务流的最小排队时延为0,故,在当前映射节点计算的估计信息中的抖动为dmax。对于其它场景,映射节点可以统计历史业务经历的最小转发时延dmin,则对应的估计信息中的抖动可以为|dmax-dmin|。需要说明的是,映射节点上报的估计信息中,除了包括时延和抖动外,还可以包括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流量特征例如可以包括:业务流标识、r、b、整形后的周期化参数(如T和S)等,为协同控制器完成最终的端到端异构网络的业务路径的编排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参见图3b,给出了从Qbv域到DIP域的流量映射过程的示意图,在Qbv域的边界出口,可以根据具体的Qbv编排算法确定流量到达该Qbv域的边界节点的时刻(即上文中的报文到达时刻,可以是固定值或范围),DIP域可以基于该报文到达时刻和业务信息(如业务流标识、周期参数、每周期数据量大小等),完成该DIP域内的业务路径的编排,如将业务流的不同周期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周期(如标签)中。根据业务流到达边界节点的时刻以及DIP的标签映射结果,映射节点可以计算映射/整形耗时。如图3b所示,如果业务流在到达时刻区间的较早时刻(t1)到达,且被映射到DIP域边界节点的X发送周期,则,估计信息中的时延为d1;如果业务流在到达时刻区间的较晚时刻(t2)到达,且被映射到DIP域边界节点的(X+1)发送周期,则,估计信息中的时延为d2。基于此,可以预估该业务流在当前映射节点的抖动为|d2-d1|(即估计信息中的抖动)。图3b示给出了一种简易的估计信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实施中,映射节点可以存储业务流的流量特征、映射结果、以及实际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并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数据转换过程的性能消耗的预测,获得估计信息。
在某些场景中,关键业务对于丢包极为敏感,往往要求零丢包或极低的丢包率。对于这些场景中的业务,无论是映射节点还是网络域中的网络设备,均应当设置合理的缓存大小以避免业务流被丢包。对于其它无零丢包要求的业务,可以基于基于网络演算理论、队列信息统计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业务流预测等方式进行丢包率的预测。下面以映射节点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实现预估丢包率为例,对估计信息中的丢包率的计算进行说明。
参见图4所示,假设业务到达映射节点的到达曲线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映射节点可以通过建模等手段获取该到达曲线,映射节点处理报文的服务曲线如实折线所示,通常,需要假设业务的到达曲线的速率要低于映射节点的服务曲线的速率,否则会造成业务的持续积压。假设当前映射节点的缓存大小设置为B,当前业务在任意时刻的排队长度如图4中backlog的箭头所示,那么只有当backlog值超过B时,才会引起丢包,因此,一段时间内总的丢包数量可以基于公式(1)计算得到:
那么,丢包率可以基于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
公式(1)和公式(2)中,backlog的计算可以参考网络演算理论中的相关计算方式,网络演算理论中,积压上界的定义为:假设流量的到达曲线为α,经过服务曲线β的系统,那么,对于所有t,积压R(t)-R*(t)满足:
如此,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均可以作为S101中的第一网络域,经过S101,第一域控制器完成本网络域内的业务路径的初步编排,获得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该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也可以视作第一网络域的候选编排结果,为后续协同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提供了数据基础。
S102,第一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S103,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对于独立部署了协同控制器的场景,域控制器之间可以不直接通信,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可以直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对于未独立部署了协同控制器的场景,域控制器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例如,域路径中相邻的两个域控制器可以直接通信,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可以按照域路径的指示,经过若干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作为一个示例,假设域路径中最后一个网络域对应的域控制器为协同控制器,第一域控制器不是该最后一个网络域对应的域控制器,那么,第一域控制器可以经过域路径所指示的、第一域控制器与协同控制器之间经过的若干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假设域路径中最后一个网络域对应的域控制器为协同控制器,第一域控制器是该最后一个网络域对应的域控制器,那么,该方法100可以不执行该S102和S103,在S101之后直接执行S104。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域控制器除了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还可以向协同控制器发送业务信息,以使得协同控制器知悉业务流的SLA需求,为后续协同控制器的最终编排提供了依据。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第一网络域不是业务流所经过的第一个网络域,也不是协同控制器,那么,该第一域控制器不仅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其他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还可以将所接收到的其他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发送给协同控制器,以便协同控制器完成对所述业务流所经过的所有网络域的业务路径进行编排。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第一网络域不是业务流所经过的第一个网络域,也不是协同控制器,那么,该第一域控制器不仅可以基于映射节点所发送的估计信息确定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还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映射节点计算的估计信息发送给协同控制器,以便协同控制器完成对所述业务流所经过的所有网络域的业务路径进行合理和准确的编排。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实现的协议,例如,可以采用YANG模型的网络配置协议(Network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或者,YANG模型的表征状态转移配置协议(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Configuration Protocol,RESTCONF)。
作为一个示例,S102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S103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S102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向协同控制器发送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S103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YANG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数据建模语言,用以定义通过各种网络管理协议等发送的参数,YANG模型可以通过XML或JSON等格式具体实现各种待交互信息的描述,目前,NETCONF和RESTCONF等主流的网络管理协议都可以解析使用YANG模型定义的管理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域控制器之间、域控制器与协同控制器之间、域控制器与映射节点之间的通信,包括但不限于:业务信息的交互、检测信息的交互、估计信息的交互、以及编排信息集合的交互等,都可以基于YANG模型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交互内容例如可以包括:
源网络设备的标识:业务流进入某网络域所经过的入边界节点的标识符;
目的网络设备的标识:业务流进入某网络域所经过的出边界节点的标识符;
预估时延:某网络域中某源网络设备到某目的网络设备的检测信息中性能检测值所包括的时延;
预估抖动:某网络域中某源网络设备到某目的网络设备的检测信息中性能检测值所包括的抖动;
报文到达时刻:某网络域中某源网络设备到某目的网络设备的检测信息中性能检测值所包括的业务到达时刻(可以是相对时间也可以是绝对时间);
预估丢包率:某网络域中某源网络设备到某目的网络设备的检测信息中性能检测值所包括的丢包率;
预估带宽:某网络域中某源网络设备到某目的网络设备的检测信息中性能检测值所包括的带宽;
估计信息中的时延:映射节点按照上一网络域输出的流量特征以及下一网络域输入的流量特征要求进行流量映射或整形等数据转换而产生的时延;
估计信息中的抖动:映射节点按照上一网络域输出的流量特征以及下一网络域输入的流量特征要求进行流量映射或整形等数据转换而产生的抖动;
估计信息中的丢包率:映射节点按照上一网络域输出的流量特征以及下一网络域输入的流量特征要求进行流量映射或整形等数据转换而产生的丢包率;
估计信息中的带宽:映射节点按照上一网络域输出的流量特征以及下一网络域输入的流量特征要求进行流量映射或整形等数据转换而产生的带宽。
如此,业务流所经过的网络域均可以将该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汇聚到协同控制器,使得协同控制器做好了基于后续S104对多个网络域的候选编排结果进行最终的编排的准。
S104,协同控制器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检测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S104例如可以包括:S1041,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S1042,协同控制器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S1043,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在协同控制器进行最终决策时,也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指标综合评估备选路径的性能优劣,择优选取。例如,S1042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接着,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例如,假设如图5所示的场景中,基于S1041确定了两条备选路径:X和Y,备选路径X的性能综合值包括:时延D1、抖动J1、丢包率P1和带宽B1,备选路径Y的性能综合值包括:时延D2、抖动J2、丢包率P2和带宽B2,评估函数例如可以为下述公式(3):
f=α×D+β×J+γ×P+δ×B……公式(3)
公式(3)中,α、β、γ、δ分别为时延、抖动、丢包率和带宽的系数,具体数值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每条备选路径经过公式(3)的计算获得该备选路径对应的评估值,评估值越大,说明该备选路径的SLA性能越好,所以,可以选取评估值最大的备选路径作为目标备选路径。
作为另一个示例,协同控制器还可以收集各备选路径所经网络设备的负载情况,选择综合负载较轻的路径。那么,S1042例如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作为又一个示例,协同控制器也可以选择备选路径中瓶颈节点(指负载率较高、拥塞程度更重的节点)更少的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协同控制器执行S104时所此采用的编排策略,可以依据实际需求以及适用场景的不同进行灵活设计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编排方案仅是示例性的说明,不构成限定。
在异构网络中,当未独立部署协同控制器时,业务流按照域路径逐次进行域内编排,前面的域控制器的编排结果和业务信息作为输入传入后面的域控制器中,此处的编排结果是指包含任意一组或多组边界节点之间的候选路径以及候选路径的性能检测值;当域路径中对应的所有域都进行了初步的编排,位于末尾的域控制器(或其他具有协同控制器功能的域控制器)进行最终决策,确定最终所有域的编排方案(即每个域的候选路径中选择一条目标路径作为最终业务流实际传输的路径,也可以理解为从多个边界节点组合及编排选择中确定唯一解),并按照域路径的逆序方向通告各域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资源预留。
当独立部署协同控制器时,各域控制器间不需直接进行直接通信,而是按照域路径的顺序通过协同控制器进行信息的转发,由协同控制器调用各域控制器进行编排、信息收集和最终决策,具体流程可以参见图1a所示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S105,协同控制器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
S106,第一域控制器接收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假设对于图1a或图1b所示的场景,经过S104后,确定的编排信息集合包括网络域A的检测信息2、网络域B的检测信息4和网络域C的检测信息7。那么,对于图1a所示的场景,S105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100分别向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和域控制器10C发送路径信息2、路径信息4和路径信息7。对于图1b所示的场景,S105可以包括:域控制器20C向域控制器20B发送路径信息2和路径信息4,域控制器20B向域控制器20A发送路径信息2。
在S105之后,该方法100还可以包括:各域控制器将所接收的路径信息配置到对应的网络域,例如,第一网络域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需要说明的是,将所接收的路径信息配置到网络域,可以基于网络域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操作,配置到网络域的相关网络设备上确保业务流在该网络域能够按照编排的转发路径转发即可。例如,对于只需要入节点知悉转发路径的场景,域控制器只需要将转发信息配置到转发路径的入节点即可;又例如,对于需要转发路径所包括的所有节点知悉该转发路径的场景,域控制器需要将转发信息配置到转发路径所包括的所有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业务流接入第一个网络域后,各个域按照域路径的顺序完成本网络域内的初步编排。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101之前,协同控制器可以根据业务信息将业务流的SLA需求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SLA子需求分配到对应的网络域,各个网络域根据既定的SLA子需求对本网络域进行初步编排,并将初步编排的结果(即S101中的该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上报协同控制器,协同控制器进行最终决策。具体实现中,在网络运行状态,协同控制器可以定时收集各域控制器上报的本网络域的资源的使用信息,例如,本网络域承载的业务数量、占用的业务带宽、业务的最大时延等。当用户请求接入,协同控制器根据业务特征及收集的各个域内的资源的使用情况,分配该接入的业务的SLA需求,例如,对于一个端到端时延要求20毫秒的业务,其经过的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已占用带宽程度分别为较多、较少、较少,网络域内业务时延统计情况分别为较高、中等、较低,那么,协同控制器可以将时延的SLA需求按照10毫秒、6毫秒和4毫秒分配到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网络域A、网络域B和网络域C分别在10毫秒、6毫秒和4毫秒内获得多个检测信息,并将各自的多个检测信息上报给协同控制器。
作为一个示例,在S103之前,方法100还可以包括:协同控制器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协同控制器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S101中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即,S101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基于业务信息和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给出一种可能的SLA需求的分配方法,在实际场景中,可以基于实际需求灵活、合理的为业务流所经过的各网络域分配SLA子需求,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实现方式的保护范围。
这样,通过该方法100提供的异构网络控制面和转发面协同机制,在异构网络的不同网络域部署域控制器,各域控制器基于指示业务流SLA需求的业务信息确定对应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并向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的协同控制器发送多个检测信息,由协同控制器根据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编排信息集合中包括各网络域的一个检测信息,从而,协同控制器基于编排信息集合向各网络域的域控制器发送对应的检测信息中的路径信息,各域控制器将所接收的路径信息配置到对应的网络域中,各网络域对业务流按照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能够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如此,控制面通过每个域的域控制器对域内候选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和指示转发路径性能的性能检测值发送给作最终决策和编排的协同控制器,由协同控制器对多个网络域进行统一编排,从各网络域的多条候选转发路径中选择一条,使得业务流按照各网络域选中的转发路径传输满足该业务流的SLA需求,实现对跨不同网络域的业务的合理编排,使得异构网络中多网络域之间的端到端业务的SLA得以保障,从而使得跨使用不同调度策略的多个网络域的业务高效的网络运行成为可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被用于网络规模较大、具备不同网络设备类型的工业网络、园区网络等场景中,保障跨网络域的端到端业务的SLA需求。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该装置600应用于第一域控制器,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第一网络域对应,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01、发送单元602和接收单元603。其中:
处理单元601,用于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该处理单元601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1。
发送单元602,用于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基于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该发送单元602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2。
接收单元603,用于接收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该接收单元603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6。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602,具体用于:经过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域控制器与第二网络域对应,所述多个网络域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域。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域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603,还用于接收第三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与所述第三域控制器对应;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发送单元602,还用于: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接收单元603,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该示例中,所述发送单元602,还用于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被用于参与所述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
本申请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装置600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图1a、图b或方法100中第一域控制器执行的操作的相关描述。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该装置700应用于协同控制器,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所述装置7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701、处理单元702和发送单元703。其中: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第一网络域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对应。该接收单元701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3。
处理单元702,用于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该处理单元702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4。
发送单元703,用于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该发送单元703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S105。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还包括第二网络域,所述接收单元701,还用于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对应;所述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被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7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发送单元703,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中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协同控制器与第三网络域对应,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三网络域,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还包括所述第三检测信息,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域内的第三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三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三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
其中,所述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701,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估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接收单元7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其中,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所述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第二处理子单元和第三处理子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装置700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图1a、图b或方法100中协同控制器的相关操作的说明。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该装置800应用于映射节点,如图8所示。该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1和发送单元802。其中:
处理单元801,用于对从第一网络域到第二网络域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并获得指示所述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
发送单元802,用于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协同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其中,数据转换例如可以包括数据整形、数据偏移或数据映射等。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第一域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网络域对应,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的确定的过程。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Qbv、CQF、DIP或异步Qo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802,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YANG模型的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其中,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装置800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图1a、图b或方法100中映射节点执行的操作的相关描述。
参见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900(也可以称为通信设备900)。该网络设备9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例如可以是图1a中的协同控制器100、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或域控制器10C;又例如也可以是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A、域控制器20B或域控制器20C;再例如也可以是方法100中的第一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网络设备900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各种控制器的功能。或者,该网络设备9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映射节点,例如可以是图1a中的M1、M2、Q1或Q2;又例如可以是图1b中的映射节点ab或映射节点bc;再例如也可以是方法100中的映射节点。网络设备900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各映射节点的功能。该网络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总线系统902,存储器9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904。
该网络设备90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6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中的处理单元601可以通过该至少一个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3中的代码来实现。或者,该网络设备90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7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中的处理单元702可以通过该至少一个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3中的代码来实现。又或者,该网络设备90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8所示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01可以通过该至少一个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3中的代码来实现。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900还可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9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上述总线系统9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上述通信接口9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上述存储器9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9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9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网络设备9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9中的处理器901和处理器9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1000(也可以称为通信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0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例如可以是图1a中的协同控制器100、域控制器10A、域控制器10B或域控制器10C;又例如也可以是图1b中的域控制器20A、域控制器20B或域控制器20C;再例如也可以是方法100中的第一域控制器或协同控制器。网络设备1000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各种控制器的功能。或者,该网络设备10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映射节点,例如可以是图1a中的M1、M2、Q1或Q2;又例如可以是图1b中的映射节点ab或映射节点bc;再例如也可以是方法100中的映射节点。网络设备1000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各映射节点的功能。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总线系统1002,存储器10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04。
网络设备1000包括:主控板1010和接口板1030。
主控板1010也称为主处理单元(main processing unit,MPU)或路由处理卡(route processor card),主控板1010对网络设备1000中各个组件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路由计算、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协议处理功能。主控板1010包括:中央处理器1011和存储器1012。
接口板1030也称为线路接口单元卡(line processing unit,LPU)、线卡(linecard)或业务板。接口板1030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接口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业务接口包括而不限于以太网接口、POS(Packet over SONET/SDH)接口等,以太网接口例如是灵活以太网业务接口(Flexible Ethernet Clients,FlexE Clients)。接口板1030包括:中央处理器1031、网络处理器1032、转发表项存储器1034和物理接口卡(ph8sical interface card,PIC)1033。
接口板1030上的中央处理器1031用于对接口板1030进行控制管理并与主控板1010上的中央处理器1011进行通信。
网络处理器1032用于实现报文的转发处理。网络处理器1032的形态可以是转发芯片。具体而言,上行报文的处理包括:报文入接口的处理,转发表查找;下行报文的处理:转发表查找等等。
物理接口卡1033用于实现物理层的对接功能,原始的流量由此进入接口板1030,以及处理后的报文从该物理接口卡1033发出。物理接口卡1033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接口,物理接口也称物理口,物理接口卡1033对应于系统架构中的FlexE物理接口。物理接口卡1033也称为子卡,可安装在接口板1030上,负责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报文并对报文进行合法性检查后转发给网络处理器1032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板1030的中央处理器1031也可执行网络处理器1032的功能,比如基于通用CPU实现软件转发,从而物理接口卡1033中不需要网络处理器1032。
可选地,网络设备1000包括多个接口板,例如网络设备1000还包括接口板1040,接口板1040包括:中央处理器1041、网络处理器1042、转发表项存储器1044和物理接口卡1043。
可选地,网络设备1000还包括交换网板1020。交换网板1020也可以称为交换网板单元(switch fabric unit,SFU)。在网络设备有多个接口板1030的情况下,交换网板1020用于完成各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接口板1030和接口板1040之间可以通过交换网板1020通信。
主控板1010和接口板1030耦合。例如。主控板1010、接口板1030和接口板1040,以及交换网板1020之间通过系统总线与系统背板相连实现互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控板1010和接口板1030之间建立进程间通信协议(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通道,主控板1010和接口板1030之间通过IPC通道进行通信。
在逻辑上,网络设备1000包括控制面和转发面,控制面包括主控板1010和中央处理器1031,转发面包括执行转发的各个组件,比如转发表项存储器1034、物理接口卡1033和网络处理器1032。控制面执行路由器、生成转发表、处理信令和协议报文、配置与维护设备的状态等功能,控制面将生成的转发表下发给转发面,在转发面,网络处理器1032基于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对物理接口卡1033收到的报文查表转发。控制面下发的转发表可以保存在转发表项存储器103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和转发面可以完全分离,不在同一设备上。
如果网络设备1000被配置为第一域控制器,中央处理器1011可以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SLA需求,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网络处理器1032可以触发物理接口卡1033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网络处理器1032还可以触发物理接口卡1033接收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应理解,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中的接收单元603或发送单元602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物理接口卡1033或物理接口卡1043;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中的处理单元601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中央处理器1011或中央处理器1031。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板1040上的操作与接口板1030的操作一致,为了简洁,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可对应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或网络设备900,该网络设备1000中的主控板1010、接口板1030和/或接口板1040可以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600或网络设备900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网络设备1000被配置为协同控制器,网络处理器1032可以触发物理接口卡1033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央处理器1011可以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第一检测信息;网络处理器1032可以触发物理接口卡1033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
应理解,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中的发送单元703或接收单元701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物理接口卡1033或物理接口卡1043;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中的处理单元702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中央处理器1011或中央处理器1031。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板1040上的操作与接口板1030的操作一致,为了简洁,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可对应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或网络设备900,该网络设备1000中的主控板1010、接口板1030和/或接口板1040可以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700或网络设备900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网络设备1000被配置为映射节点,中央处理器1011可以对从第一网络域到第二网络域的业务流进行数据转换,并获得指示所述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的估计信息;网络处理器1032可以触发物理接口卡1033向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该估计信息还被用于参与协同控制器确定编排信息集合。
应理解,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中的发送单元802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物理接口卡1033或物理接口卡1043;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01可以相当于网络设备1000中的中央处理器1011或中央处理器1031。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板1040上的操作与接口板1030的操作一致,为了简洁,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可对应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或网络设备900,该网络设备1000中的主控板1010、接口板1030和/或接口板1040可以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或网络设备900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接口板上的物理接口卡也可以有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网络设备可以有至少一块交换网板,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的形态也可以是只有一块板卡,即没有交换网板,接口板和主控板的功能集成在该一块板卡上,此时接口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主控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在该一块板卡上可以合并为一个中央处理器,执行两者叠加后的功能,这种形态设备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较低(例如,低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各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为虚拟化设备。例如,虚拟化设备可以是运行有用于发送报文功能的程序的虚拟机(英文:Virtual Machine,VM),虚拟机部署在硬件设备上(例如,物理服务器)。虚拟机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可以将虚拟机配置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设备。例如,可以基于通用的物理服务器结合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来实现各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各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为虚拟主机、虚拟路由器或虚拟交换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申请即可结合NFV技术在通用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具有上述功能的各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各种产品形态的网络设备,分别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网络设备或通信设备的任意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指令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例如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报文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用于执行上述路由选路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系统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和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示例性的,存储器可以是非瞬时性处理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该芯片系统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1100,参见图11。该通信系统1100可以包括:第一域控制器1101和协同控制器1102。其中,第一域控制器1101,用于执行以上方法100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域控制器相应的步骤;协同控制器1102,用于执行以上方法100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协同控制器相应的步骤。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映射节点1103,所述映射节点1103,可以对应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映射节点,也可以理解为上述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800、网络设备900配置为映射节点的情况或网络设备1000配置为映射节点的情况。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图2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下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100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基于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中提到的“第一网络域”等名称中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和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1)

1.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域控制器,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第一网络域对应,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
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基于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
接收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包括:
经过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域控制器与第二网络域对应,所述多个网络域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oS。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域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与所述第三域控制器对应;
所述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
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被用于参与所述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
11.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控制器,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第一网络域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对应;
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
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还包括第二网络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对应;
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oS。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被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所述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中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器与第三网络域对应,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三网络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所述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还包括所述第三检测信息,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域内的第三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三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三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
所述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估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或者,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表征状态转移配置协议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
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
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
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
22.根据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
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
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包括:
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25.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域控制器,所述第一域控制器与第一网络域对应,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
发送单元,用于向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基于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中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经过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域控制器与第二网络域对应,所述多个网络域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oS。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域是所述业务流接入网络的第一个网络域。
29.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业务信息和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与所述第三域控制器对应;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估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协同控制器发送所述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被用于参与所述编排信息集合的确定。
33.根据权利要求25-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时延、抖动、丢包率或带宽。
34.根据权利要求25-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配置到所述第一网络域,指导所述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域中沿所述第一转发路径进行转发。
35.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控制器,所述协同控制器用于对多个网络域进行协同管理,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每个检测信息包括路径信息和性能检测值,所述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路径信息所指示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第一网络域与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对应;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服务等级协议SLA需求的编排信息集合,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域;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息中的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域内的第一转发路径,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一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一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的性能。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还包括第二网络域,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与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对应;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息中的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编排信息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域内的第二转发路径,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二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二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路径的性能。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域和所述第一网络域的调度策略不同,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下述任意一个:门控机制Qbv、循环队列和转发CQF、确定性互联网协议DIP或异步服务质量QoS。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接收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向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被所述第二域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域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域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中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器与第三网络域对应,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包括所述第三网络域,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所述编排信息集合还包括所述第三检测信息,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从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中选中的检测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域内的第三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检测信息还包括第三性能检测值,所述第三性能检测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转发路径的性能,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6-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映射节点发送的估计信息,所述估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从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进行数据转换的性能消耗;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估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报文,所述NE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或者,接收所述映射节点发送的YANG模型的表征状态转移配置协议RESTCONF报文,所述RESTCONF报文携带所述估计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
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
又或者,所述映射节点为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出边界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域的入边界节点之间的节点。
45.根据权利要求35-4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所述接收第一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之前,基于所述业务流的业务信息和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网络域中每个网络域的SLA子需求,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SLA需求,所述使用信息用于表征网络域的资源使用情况;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多个网络域中的每个网络域发送对应的SLA子需求,所述第一网络域的多个检测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网络域的SLA子需求。
46.根据权利要求35-4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流经过的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确定端到端的多条备选路径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性能综合值为对应的备选路径所包括的转发路径的性能检测值之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均满足所述业务流的所述SLA需求;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在所述多个网络域中分别对应目标转发路径,所述第一网络域中的目标转发路径为所述第一转发路径;
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网络域的检测信息中每个网络域的目标转发路径对应的检测信息,获得所述编排信息集合。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和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性能综合值,得到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所述评估值用于表征对应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中每条备选路径的评估值,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SLA性能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SLA性能。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多条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备选路径,所述目标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优于其他备选路径的负载情况。
49.一种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协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1-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权利要求1-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41300.7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459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300.7A CN11745941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300.7A CN11745941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9414A true CN117459414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7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1300.7A Pending CN11745941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94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ck et al. DetServ: Network models for real-time QoS provisioning in SDN-based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WO20171481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hrough network slices
Beshley et al. Adaptive flow routing model in SDN
CN114268537B (zh) 面向确定性网络的网络切片生成及动态配置系统及方法
WO2021003422A1 (e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servicing a computation request
CN114051715A (zh) 控制设备、交换设备和方法
Noormohammadpour et al. DDCCast: Meeting point to multipoint transfer deadlines across datacenters using ALAP scheduling policy
Oh et al. RT-SDN: adaptive routing and priority ordering for software-defined real-time networking
Andrei et al. Provisioning of deadline-driven requests with flexible transmission rates in WDM mesh networks
Saad et al. Optimal network rate allocation under end-to-end quality-of-service requirements
Ma et al. Mobility-aware delay-sensitive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Tomovic et al. RO-RO: Routing optimality-reconfiguration overhead balance in software-defined ISP networks
Martin et al. Network slicing for deterministic latency
Kamboj et al. A policy based framework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17459414A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编排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48561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d-to-end connections
Cerroni et al. Analytical model of quality of service scheduling for optical aggregation in data centers
Ji et al. Network Calculus-based Routing and Scheduling in Software-defined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N110233803B (zh) 一种传输网络结点的调度装置及方法
Magnouche et al. Distributed utility maximization from the edge in ip networks
Moeyersons et al. Towards distributed emergency flow prioritiz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JP6236310B2 (ja) トラヒックフロー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Lu et al. Dynamic routing and bandwidth provision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SDN networks
Okafor et al. Synthesis VLAN Approach to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DataCenter Ethernet Networks
Shi et al. Load balance based network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delay sensitive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