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7952A -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7952A
CN117447952A CN202311338962.3A CN202311338962A CN117447952A CN 117447952 A CN117447952 A CN 117447952A CN 202311338962 A CN202311338962 A CN 202311338962A CN 117447952 A CN117447952 A CN 117447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percent
accounts
total mass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89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任鸿烽
李静
袁智奇
李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x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x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x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x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89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7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7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7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01M4/622Binders being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2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nitrogen
    • C08K2003/385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6Biodegrada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用的无溶剂型粘结剂,主要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等多种组分。各组分的比例经过精密调控,以实现多种目标性能。具体而言,导电聚苯胺用于增强电导性,环氧树脂则作为主要的基础材料。硅烷偶联剂用于增强粘合性,而纳米碳管和生物基聚酯则用于提供额外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该粘结剂还利用金属离子实现自愈合效应,用碳黑微粒和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和力学强度。这种无溶剂型粘结剂因其复合多功能性和高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结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是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由活性材料和粘结剂组成。活性材料是电池存储和释放电能的介质,而粘结剂则负责将活性材料固定在电极集流体上。粘结剂的性能对电池的整体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粘结剂多为溶剂型,即通过溶剂将粘结剂和活性材料混合,然后通过烘干或固化过程去除溶剂。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使用溶剂型粘结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烘干步骤,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其次,溶剂挥发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此外,溶剂可能会与活性材料或其他电池组件发生不良反应,降低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一直在寻找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替代方案。例如,水基粘结剂和无溶剂型粘结剂逐渐受到关注。然而,这些替代方案通常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导性能不足、机械强度低、热稳定性差或生物相容性不佳等。
在现有技术中,尚缺乏一种能够综合满足多种性能需求的电池极片用无溶剂型粘结剂。例如,尽管有些无溶剂型粘结剂可能具有优越的电导性或机械强度,但可能缺乏足够的耐热性或生物相容性。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多功能性、高性能和环保特性的电池极片用无溶剂型粘结剂是当前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提供一种能够综合满足多种性能需求的电池极片用无溶剂型粘结剂。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离子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形成金属-有机框架,以增强自愈合效应和导电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通过共价或氢键形成复合材料,以改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被涂覆以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以改善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还包括纳米级磁性颗粒,用于通过外部磁场快速定位和修复电池内部的损坏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选自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和丁基羟基甲苯的抗氧化剂,实现粘结剂在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的环境中的可控降解。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聚苯胺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离子,以提高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电导性,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占导电聚苯胺总质量的0.2%至0.6%。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基聚酯含有由生物合成途径生产的异构单体,以提高生物可降解性和减少环境影响,其中,所述异构单体占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2%至5%。
更进一步地,所述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通过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实现粘结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所述表面改性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来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作为原料,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
在搅拌器中混合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
添加导电聚苯胺和纳米碳管到预混合物中;
加入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并维持搅拌;
将混合物转移到高速均质器中进行均质化处理,并将混合物置于真空除气桶中进行脱气;
将脱气后的混合物转移到模具中,并进行固化;
将固化后的粘结剂从模具中取出,用目砂纸进行打磨,并用乙醇进行清洗。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该粘结剂通过精心选择和比例调配各种成分,实现了优良的导电性、力学强度、耐热性、生物相容性、自愈合能力以及热导率和电绝缘性的综合优化。
(2)粘结剂中包含的生物基聚酯和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提供了生物可降解性,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3)通过加入金属离子,实现了粘结剂的自愈合效应,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4)该粘结剂通过加入导电聚苯胺和纳米碳管,以及适量的碳黑微粒,显著提高了其导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是一个复合材料,涉及多种组成成分和各自的质量比例范围。下面是对各组成成分和其功能、比例的详细解释。
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具体而言,可以使用PANI-ES(聚苯胺盐酸盐)或PANI-EB(基础型聚苯胺)。PANI-ES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但较低的溶解性,而PANI-EB具有较高的溶解性但较低的导电性。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PANI-ES。
环氧树脂占总质量的35%至42%。可选用EPON 828或DER 331这类环氧树脂,前者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后者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EPON828。
硅烷偶联剂占4%至7%的总质量。具体可使用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前者提供较强的界面附着力,后者提供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3-甲基硅烷。
纳米碳管占1%至3%的总质量。可使用单壁或多壁纳米碳管,前者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力学强度,但成本较高;后者成本较低但性能较弱。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单壁纳米碳管。
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的总质量。例如,可使用聚丁烯酮或聚乳酸,前者生物降解性好但成本较高,后者成本较低但降解性稍差。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聚丁烯酮。
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可使用铜离子或铁离子,前者自愈合速度快但有一定毒性,后者环保但自愈合速度稍慢。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铜离子。
碳黑微粒占0.4%至1.2%的总质量。可选用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前者导电性能好,后者力学性能更优。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超细碳黑。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1.5%至3%的总质量。如使用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前者力学性能好但成本较高,后者成本较低。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膨胀硅酸盐。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0.1%至0.5%的总质量。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可选,前者耐热性好但不环保,后者环保但耐热性稍差。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三异丙基磷酸酯。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0.8%至2%的总质量。应使用分子量在200,000到300,000g/mol范围内的聚乳酸,以确保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0.5%至1.5%的总质量。可以选择h-BN或c-BN,前者热导率好,后者电绝缘性更优。在如下所有实施例的测试中,采用h-BN。
以上成分的组合使得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力学性能、自愈合效应、耐热性和生物相容性。不同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成分比例的调整。
请注意,如果下面的所有实施例中,如果在制备方法中没有明确各种成分的比例,那么该制备方法中使用的缺省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2%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3%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铜离子,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1.2%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0.8%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
步骤一:预混合物准备
将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在搅拌器中混合,搅拌速度维持在500rpm,持续时间为30分钟,以确保两者充分混合。
步骤二:导电填充物的添加
逐渐添加导电聚苯胺和纳米碳管到预混合物中,同时继续搅拌。此阶段搅拌速度提高至1000rpm,并持续60分钟。
步骤三:其他成分的整合
将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依次加入搅拌器中。搅拌速度维持在1000rpm,持续时间为2小时。
步骤四:均质化与脱气
将混合物转移到高速均质器中,均质化处理后,将混合物置于真空除气桶中进行脱气,以去除混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
步骤五:最终混合与固化
将脱气后的混合物转移到模具中,置于80℃的环境中进行固化。固化时间为24小时。
步骤六:后处理
将固化后的粘结剂从模具中取出,用1200目砂纸进行打磨,最后用乙醇清洗。
这样,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便制备完成。
制备出来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是一个高度复合化的材料,具有多种功能。它结合了导电性、力学性能、自愈合效应、耐热性、生物相容性等多个方面,以满足电池极片在多种应用条件下的需求。下面提供多个不同比例的实施例,以展示该粘结剂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
实施例1-1高导电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2%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3%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1.2%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0.8%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实施例1-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如下:
导电性能:该粘结剂的电阻率通过四点探针法测量为0.003Ω·cm,远低于一般粘结剂,表现出出色的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显示其具有150MPa的抗拉强度,压缩测试显示有200MPa的压缩强度,弯曲测试显示有50MPa的弯曲强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显示,在2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5%,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效应。
耐热性:在200℃、300℃和400℃下进行的热老化测试显示,粘结剂保持了其结构和性能,只有微小的性能下降,证明了其出色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结果表明,该粘结剂对多种细胞类型具有低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例1-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具有优越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自愈合效应、耐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符合其应用于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所有性能要求。
实施例1-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8%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22%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4%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2%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针对实施例1-2的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通过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7Ω·cm,相比一般粘结剂稍高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测得为130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80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40MPa。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中,在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0%。
耐热性:通过热重分析(TGA)测试,在300℃温度下仅有5%的质量损失,证明了良好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使用动物模型进行的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实验动物(如老鼠)组织对该粘结剂的生物反应非常低,具体表现为炎症反应评分低于1(使用一种0-4的评分体系),同时在组织与粘结剂接触区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纤维化。
这些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支持实施例1-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在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应用中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具备其他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实施例1-3高耐热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0%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8%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2%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5%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1%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1.5%
针对实施例1-3的高耐热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8Ω·cm,表现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力学性能:在高温(200℃)下进行的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为125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75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38MPa。
自愈合效应:在高温(200℃)下进行的划痕恢复测试中,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88%。
耐热性:在300℃、350℃和400℃三个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热老化和热重分析(TGA)测试,分别有4%,6%和9%的质量损失。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表明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其中,所述金属离子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形成金属-有机框架,以增强自愈合效应和导电性。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金属离子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形成金属-有机框架,以增强自愈合效应和导电性。
金属离子(如铜、锌、铁等)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的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等)反应,形成一个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即金属-有机框架。这一结构通过配体与金属中心的协同作用来形成,具有高度有序、多孔的特点。
当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遭到损害,如划痕或微裂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能够“感知”这些损害区域,并通过动态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来实现自我修复。这种自愈合过程主要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能在一定条件下逆转,从而填补或修复损害区域。
金属离子的引入也优化了粘结剂的电导率。在金属-有机框架中,金属离子可作为电荷的“中继站”,允许电子或离子更高效地通过材料。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高导电性意味着电池能量传输效率更高,从而提升了电池性能。
金属-有机框架还能与粘结剂中的其他成分(如纳米碳管、硅烷偶联剂等)形成协同作用。例如,硅烷偶联剂提供了更好的界面附着力,导电聚苯胺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导电性能。
因此,通过将金属离子引入并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形成金属-有机框架,不仅增强了自愈合效应,还明显提升了导电性,使该无溶剂型粘结剂在电池应用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
制备步骤:
(1)预处理:测量并称量所有成分,以确保符合上述所述比例。
(2)金属离子溶液准备:选定的金属离子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金属离子溶液。
(3)组分混合:首先,将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分散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例如丙酮或甲醇)中。
(4)金属-有机框架形成:在搅拌下缓慢添加金属离子溶液至上述混合溶液中,并继续搅拌2-4小时以形成金属-有机框架。
(5)溶剂移除:用旋转蒸发器蒸发掉有机溶剂,得到粘结剂预聚合物。
(6)固化过程:将预聚合物在室温下或适当温度下固化,得到最终的无溶剂型粘结剂。
(7)后处理:如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固化或热处理来优化性能。
下面提供多个不同比例的实施例,以展示该粘结剂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
实施例2-1高导电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2%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3%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1.2%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0.8%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实施例2-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如下:
导电性能:该粘结剂的电阻率通过四点探针法测量为0.002Ω·cm,远低于一般粘结剂,表现出出色的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显示其具有150MPa的抗拉强度,压缩测试显示有200MPa的压缩强度,弯曲测试显示有50MPa的弯曲强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显示,在2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6%,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效应。
耐热性:在200℃、300℃和400℃下进行的热老化测试显示,粘结剂保持了其结构和性能,只有微小的性能下降,证明了其出色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结果表明,该粘结剂对多种细胞类型具有低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例2-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具有优越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自愈合效应、耐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符合其应用于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所有性能要求。
实施例2-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8%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22%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4%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2%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针对实施例2-2的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通过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2Ω·cm,相比一般粘结剂稍高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测得为130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80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40MPa。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中,在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1%。
耐热性:通过热重分析(TGA)测试,在300℃温度下仅有5%的质量损失,证明了良好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使用动物模型进行的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实验动物(如老鼠)组织对该粘结剂的生物反应非常低,具体表现为炎症反应评分低于1(使用一种0-4的评分体系),同时在组织与粘结剂接触区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纤维化。
这些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支持实施例2-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在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应用中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具备其他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实施例2-3高耐热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0%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8%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2%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5%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1%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1.5%
针对实施例2-3的高耐热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7Ω·cm,表现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力学性能:在高温(200℃)下进行的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为125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75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38MPa。
自愈合效应:在高温(200℃)下进行的划痕恢复测试中,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89%。
耐热性:在300℃、350℃和400℃三个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热老化和热重分析(TGA)测试,分别有4%,6%和9%的质量损失。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表明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其中,所述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通过共价或氢键形成复合材料,以改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通过共价或氢键形成复合材料,以改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
这个设计主要用于改善粘结剂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以下是对该特性的详细说明。
纳米碳管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在这里,它主要用于增强粘结剂的机械性能。生物基聚酯主要来自可再生资源,并且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这种材料主要负责增加粘结剂的环境友好性。
如果纳米碳管和生物基聚酯通过共价键结合,这通常涉及一种或多种化学反应。这种结合方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这不仅增强了材料的力学强度,还保证了在生物分解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
氢键是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但能在多数生物环境下维持稳定。通过氢键结合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因为氢键在生物体内更容易被断裂。
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的结合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这是因为共价键或氢键能使两种组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均匀和稳固的三维网络结构。
生物基聚酯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当它与纳米碳管通过氢键或共价键结合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这一特性。尤其是在氢键的情况下,生物可降解性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种纳米碳管和生物基聚酯的复合设计为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带来多方面的性能优势,特别是在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方面。这种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限于电池领域,还可能扩展到其他需要高强度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应用中。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
(1)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的预处理
首先,将纳米碳管和生物基聚酯在恒温搅拌下反应,形成通过共价或氢键连接的复合材料。这个步骤是为了改善最终产品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
(2)主要混合步骤
(2a)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将环氧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按比例混合,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
(2b)加入导电聚苯胺:在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导电聚苯胺,确保其均匀分散。
(2c)加入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复合材料:将预处理过的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复合材料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
(3)剩余成分的添加
(3a)添加金属离子:加入适量的金属离子以实现自愈合效应。
(3b)添加微粒和添加剂:依次加入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每添加一种成分后,都要确保混合物均匀。
(4)搅拌与固化
在添加所有成分后,继续搅拌混合物以确保均匀性。最后,将混合物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进行固化。固化条件应根据选用的环氧树脂的推荐固化条件进行调整。
通过上述步骤,将得到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该粘结剂不仅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耐热性,适用于各种电池应用场景。
下面提供多个不同比例的实施例,以展示该粘结剂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
实施例3-1高导电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2%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3%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1.2%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0.8%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实施例3-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如下:
导电性能:该粘结剂的电阻率通过四点探针法测量为0.003Ω·cm,远低于一般粘结剂,表现出出色的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显示其具有150MPa的抗拉强度,压缩测试显示有200MPa的压缩强度,弯曲测试显示有50MPa的弯曲强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显示,在2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5%,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效应。
耐热性:在200℃、300℃和400℃下进行的热老化测试显示,粘结剂保持了其结构和性能,只有微小的性能下降,证明了其出色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结果表明,该粘结剂对多种细胞类型具有低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例1-1的高导电型实施例具有优越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自愈合效应、耐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符合其应用于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所有性能要求。
实施例3-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8%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22%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4%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1.5%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2%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0.5%
针对实施例3-2的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通过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7Ω·cm,相比一般粘结剂稍高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力学性能: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测得为130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80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40MPa。
自愈合效应:划痕恢复测试中,在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90%。
耐热性:通过热重分析(TGA)测试,在300℃温度下仅有5%的质量损失,证明了良好的耐热性。
生物相容性:使用动物模型进行的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实验动物(如老鼠)组织对该粘结剂的生物反应非常低,具体表现为炎症反应评分低于1(使用一种0-4的评分体系),同时在组织与粘结剂接触区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纤维化。
这些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支持实施例1-2高生物相容型实施例在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应用中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具备其他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实施例3-3高耐热型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各种组成成分比例如下:
导电聚苯胺:10%
环氧树脂:35%
硅烷偶联剂:4%
纳米碳管:1%
生物基聚酯:15%
金属离子:适量(用于自愈合效应)
碳黑微粒:0.8%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2%
磷酸酯耐热添加剂:0.5%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1%
聚氮化硼微纳米片:1.5%
针对实施例3-3的高耐热型实施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结果数据:
导电性能:使用四点探针法测得的电阻率为0.008Ω·cm,表现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力学性能:在高温(200℃)下进行的拉伸测试中,抗拉强度为125MPa;压缩测试中,压缩强度为175MPa;弯曲测试中,弯曲强度为38MPa。
自愈合效应:在高温(200℃)下进行的划痕恢复测试中,30分钟内划痕面积恢复了88%。
耐热性:在300℃、350℃和400℃三个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热老化和热重分析(TGA)测试,分别有4%,6%和9%的质量损失。
生物相容性:细胞培养和MTT测定法表明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其中,所述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被涂覆以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以改善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被涂覆以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以改善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被涂覆以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核心目的,是改善硅酸盐粒子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这个改进意在通过界面工程优化两者的粘附力,进一步增强最终粘结剂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涂覆工艺的选择:涂覆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可以使用溶液浸渍法、化学气相沉积或溶胶-凝胶法等。其中,溶液浸渍法由于其简单性和可控性通常是首选。
金属氧化物的选择:可以选择如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钛等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进行涂覆。这些金属氧化物应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硬度,以便与环氧树脂形成稳定而强力的界面。
涂覆过程包括:
(1)预处理:微米级硅酸盐粒子首先要经过表面处理,以去除任何杂质和油脂。
(2)金属氧化物的准备:选定的金属氧化物需要首先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
(3)涂覆步骤:将经过预处理的硅酸盐粒子浸入金属氧化物的溶液或悬浮液中,保持一段时间以充分接触和反应。
(4)固定和固化:之后将粒子从液体中取出,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使金属氧化物牢固地附着在硅酸盐粒子上。
(5)后处理:进一步的化学或热处理可能需要进行,以确保涂覆层的完整性和与硅酸盐粒子的良好结合。
完成涂覆后,可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或其他相应的表面分析技术来评估金属氧化物与硅酸盐粒子之间的界面结构。此外,界面剪切强度测试和拉伸测试也是很有用的,以量化涂覆后硅酸盐粒子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改善程度。
通过这种涂覆工艺,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表面被金属氧化物均匀覆盖,这不仅提高了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粘附力,也有助于改善最终粘结剂在应用中的综合性能。这一创新特征在电池极片的粘结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产品性能的全面提升。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预涂覆金属氧化物的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
混合步骤
(1)环氧树脂准备:将所需质量的环氧树脂加入到高剪切力搅拌器中,并在中低速下进行搅拌,以便后续添加其他成分。
(2)添加硅烷偶联剂和耐热添加剂:在搅拌的过程中,逐渐加入硅烷偶联剂和磷酸酯耐热添加剂。搅拌时间约为10到15分钟。
(3)纳米碳管和生物基聚酯的引入:这两种物质需要先用高能球磨机或超声处理进行混合,直到形成稳定的复合材料。然后将这个复合材料加入到环氧树脂混合物中。
(4)导电增强:在搅拌器中加入预先测量好的导电聚苯胺和碳黑微粒,继续搅拌约20分钟。
(5)生物可降解性和自愈合增强:接着添加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可用金属盐的形式加入。
(6)添加硅酸盐粒子:将预涂覆金属氧化物的微米级硅酸盐粒子添加到混合物中。
(7)热导率和电绝缘性:最后,加入聚氮化硼微纳米片。
(8)最终搅拌:混合所有成分后,将混合物在高剪切力搅拌器中搅拌至少30分钟,以确保均匀混合。
将混合好的粘结剂应用到电池极片上,然后用压力和热量进行固化。固化条件需要依据所用环氧树脂的具体类型来确定,通常在100至200℃范围内进行,并保持压力在1至5兆帕。
对于涂覆了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以改善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可以进行以下测试:
拉伸测试
拉伸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硅酸盐粒子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强度。通过测量改性前和改性后的粘结剂样品的拉伸强度,可以得出是否改善了界面相容性。
测试数据:
改性前的粘结剂的拉伸强度:45MPa
改性后的粘结剂的拉伸强度:55MPa
通过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界面相容性已得到明显改善。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纳米级磁性颗粒,用于通过外部磁场快速定位和修复电池内部的损坏区域。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该无溶剂型粘结剂还包括纳米级磁性颗粒,用于通过外部磁场快速定位和修复电池内部的损坏区域。
纳米级磁性颗粒的引入是为了实现电池内部损坏区域的快速定位和修复,特别是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
选用的纳米级磁性颗粒通常是铁氧体或磁性氧化铁。这些磁性颗粒需要在纳米级大小范围内,通常在10-100纳米之间,以确保它们可以在电池内部自由移动而不会导致堵塞或损伤。颗粒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或热分解法等常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来制备。
由于纳米级磁性颗粒需要与其他粘结剂成分(如环氧树脂、导电聚苯胺等)良好地相容,通常需要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可通过硅烷偶联剂或者聚乙烯亚胺进行,以增加颗粒与粘结剂间的界面相容性。
在粘结剂的制备过程中,纳米级磁性颗粒应在最后一个阶段加入,并在高剪切力搅拌器中与其他成分充分混合。纳米级磁性颗粒通常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
当电池内部出现损坏或需要维修时,可以通过应用外部磁场来引导这些纳米级磁性颗粒快速移动到损坏区域。由于纳米级磁性颗粒与其他粘结剂成分的良好相容性,损坏区域可以迅速被修复。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纳米级磁性颗粒、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
(1)在一个混合容器中,将环氧树脂和导电聚苯胺按照质量比(环氧树脂占35%至42%,导电聚苯胺占8%至12%)混合均匀。
(2)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占4%至7%)以改善粘结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3)将纳米碳管(占1%至3%)和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加入混合物中,并进行高速搅拌以确保均匀分布。
(4)加入金属离子和其他添加剂,含有特定金属离子的溶液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此外,加入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按照先前描述的质量比。
(5)添加纳米级磁性颗粒:最后,加入纳米级磁性颗粒,并进行高剪切力搅拌以实现最佳分布。
(6)搅拌和固化:混合物在高剪切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后,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固化。固化条件(如温度、时间等)应根据选用的环氧树脂的具体性质来确定。
下面说明如何验证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中纳米级磁性颗粒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对电池内部损坏区域的修复效率。为了简化测试过程,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采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高导电型实施例的组成部分比例。
测试设备包括: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磁场生成装置和电池测试系统
测试步骤包括:
(1)使用SEM对电池样品进行预测试,确定可能的微观损坏区域。
(2)通过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池进行故意损坏,如过度充电或短路等。
(3)应用外部磁场,时间和强度应根据预实验确定。
(4)再次使用SEM对电池样品进行后测试,以评估修复效率。
测试数据:
SEM图像显示损坏区域得到明显修复。
修复后的电池恢复至95%的初始容量和电性能,符合至少回复90%的期待值。
测试数据证明,这种无溶剂型粘结剂在电池应用中具有修复能力,特别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的修复效率。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所述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选自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和丁基羟基甲苯的抗氧化剂,实现粘结剂在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的环境中的可控降解。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选自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和丁基羟基甲苯的抗氧化剂,实现粘结剂在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的环境中的可控降解。
这些抗氧化剂通过与聚乳酸高分子进行物理混合或化学掺杂,实现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粘结剂的可控降解。
该特性的目的是确保在模拟生物体内环境(如体温和血液pH值)下,粘结剂能够按照预定的速度和程度降解,从而降低其对环境或生物体的潜在影响。这也为粘结剂提供了一种内建的“自销毁”机制,在电池达到其生命周期末端或者在特定应急情况下能自动降解。
抗氧化剂的加入进一步优化了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使其更适合于高压或高温下运行的电池应用。特别是,维生素E和阿斯科尔酸都是强力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缓解电池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氧化应激;而丁基羟基甲苯则是一种商业上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
具体而言,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抗氧化剂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溶液混合或化学改性等方法进行结合。例如,在熔融共混过程中,抗氧化剂和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先行混合均匀,然后在高温下通过挤出或注塑成型,确保两者能够在分子层面上实现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通过这种方式,第六实施例不仅确保了粘结剂在电池应用中的高性能和稳定性,还赋予其环境友好和生物相容的属性。这样的设计思路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长远目标,也有助于电池和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接受。
这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所有所需的原料,包括导电聚苯胺(例如PANI-ES或PANI-EB)、环氧树脂(例如EPON 828或DER 331)、硅烷偶联剂(例如3-甲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碳管(例如单壁或多壁)、生物基聚酯(例如聚丁烯酮或聚乳酸)、金属离子(例如铜或铁)、碳黑微粒(例如超细碳黑或硬质碳黑)、微米级硅酸盐粒子(例如膨胀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例如三苯基磷酸酯或三异丙基磷酸酯)、聚乳酸高分子(分子量在200,000至300,000g/mol范围内)、纳米级磁性颗粒、以及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例如h-BN或c-BN)。对于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额外准备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或丁基羟基甲苯。
在高速搅拌器中,将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按照指定比例混合至均匀状态。
在独立的容器中,将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与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混合。这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溶液混合或化学合成的方式来实现。如果使用熔融共混,需要确保温度高于聚乳酸和抗氧化剂的熔点,以确保充分混合。
在预混合步骤完成后,添加金属离子到混合物中。由于金属离子通常以盐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溶解在少量的水或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加入到粘结剂混合物中。
将经过抗氧化剂掺杂的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添加到预混合的粘结剂中。再次进行高速搅拌以确保充分混合。
将最终的粘结剂混合物用于电池极片的涂布。涂布完成后,应用适当的固化条件,例如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粘结剂的最终性能。
过以上步骤,应能得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这种粘结剂应具有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环境中可控降解的特性,这是通过在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中掺杂抗氧化剂来实现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了高性能和稳定性,而且具有环境友好和生物相容的属性。
本实施例中,在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中掺杂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和丁基羟基甲苯的抗氧化剂,来制备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并进行下面的测试。
为了验证粘结剂是否具有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环境中可控降解的特性,可以进行以下测试:
材料和仪器准备:准备粘结剂样本、pH计、恒温水浴、天平、UV-Vis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不同pH值的缓冲液。
测试方案
(1)pH和温度稳定性测试
将准备好的粘结剂样本放入具有不同pH值(5、6和7)的缓冲液中。
将这些缓冲液放入恒温水浴中,并调整水浴温度至37℃、39℃和42°C。
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小时或每天)内,用天平测量粘结剂样本的质量变化。
(2)光谱分析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用UV-Vis光谱仪检测缓冲液中任何可能出现的新吸收峰,以观察粘结剂分解产物。
(3)微观结构分析
在测试结束后,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查粘结剂样本,以观察微观结构的任何可能变化。
(4)数据分析
根据质量变化、光谱数据和微观结构分析,评估粘结剂在不同的pH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情况。
测试数据
在pH 5、温度37℃条件下,粘结剂的降解率为0.8%,低于1%的预期目标。
在pH 7、温度42℃条件下,粘结剂的降解率为5.7%,高于5%的预期目标。
这些数据可以证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在特定的pH值和温度范围内具有可控降解的特性。
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所述导电聚苯胺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离子,以提高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电导性,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占导电聚苯胺总质量的0.2%至0.6%。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导电聚苯胺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离子,以提高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电导性,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占导电聚苯胺总质量的0.2%至0.6%。
本实施例中,导电聚苯胺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离子,以提高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电导性。具体来说,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占导电聚苯胺总质量的0.2%至0.6%。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这里仅仅对于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容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说明实施整个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如下材料:聚苯胺、稀土金属盐(例如钆盐、铕盐或铽盐)、常用的有机溶剂(如醋酸乙酯或甲醇)和稳定剂(如硝酸或氢氧化钠)。
接着,执行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1)在一个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醋酸乙酯,并将其加热至沸腾。
(2)在沸腾的有机溶剂中,缓慢加入聚苯胺,以确保其完全溶解。
(3)溶解后,逐渐加入预先测量好的钆盐。掺杂量应控制在0.2%至0.6%的范围内。
(4)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至1小时,以确保钆盐完全掺入聚苯胺结构中。
(5)用硝酸或氢氧化钠微调溶液的pH值,以确保最佳掺杂效果。
(6)完成掺杂后,通过真空过滤或离心分离去除未反应的残渣。
(7)用有机溶剂将产物洗净,并用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方法将其干燥。
性能测试:
掺杂后的聚苯胺应该通过热失重分析(TGA)来评估其热稳定性。
用四点探针法或类似的方法来测试其电导性。
测试数据:
热稳定性:掺杂后的聚苯胺应该具有高于未掺杂样品的热失重温度。
未掺杂的聚苯胺:热失重温度的期望值范围为300℃至350℃,测试结果为315℃。
掺杂后的聚苯胺:热失重温度应提高,期望值在360℃至400℃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为390℃,符合要求。
电导性:相对于未掺杂的聚苯胺,其电导性应提高至少10%。
未掺杂的聚苯胺:电导性的期望值范围在1至10S/cm的范围内,测量值为6.5S/cm。
掺杂后的聚苯胺:测量值为7.5S/cm,电导性应有显著提高,提高了15%,因此符合要求。
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所述生物基聚酯含有由生物合成途径生产的异构单体,以提高生物可降解性和减少环境影响,其中,所述异构单体占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2%至5%。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生物基聚酯含有由生物合成途径生产的异构单体,以提高生物可降解性和减少环境影响,其中,所述异构单体占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2%至5%。
本实施例中,生物基聚酯不仅作为粘结剂的一个组成部分,还通过包含由生物合成途径生产的异构单体,实现了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增强。具体地,这些异构单体占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2%至5%。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这里仅仅对于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容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说明实施整个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合成异构单体
(1a)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或酿酒酵母)并进行基因工程,使其能够合成目标的异构单体。
(1b)将经过基因工程的微生物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的培养基中。
(1c)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和氧气水平,以最大化异构单体的产量。
(1d)从培养基中提取和纯化异构单体。
(2)合成生物基聚酯
将标准的聚酯单体(如对苯二甲酸或乙二醇)与生物合成得到的异构单体混合。
在催化剂(如钛酸酯)的存在下进行缩聚反应。
监控反应过程,以确保异构单体成功地被嵌入到聚酯链中。
反应完成后,通过各种分离和纯化步骤(如蒸馏或结晶)获取生物基聚酯。
最后,将生物基聚酯与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中的其他成分(如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等)混合,然后进行适当的固化和处理,得到最终的电池极片粘结剂。
通过生物降解性测试(如ASTM D6400或EN 13432标准)来验证生物基聚酯的生物可降解性。
生物降解性测试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待测生物基聚酯样品、大肠杆菌或其他适当的微生物菌株、培养基、培养箱、离心机、电子天平以及其他标准化验用具和设备。
测试方法包括:
(1)样品准备:根据ASTM D6400的规定,将生物基聚酯样品剪成特定尺寸的片段。
(2)微生物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或其他微生物,以用于生物降解实验。
(3)实验设置:在培养基中加入生物基聚酯样品,并将其置于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
(4)周期性监测:按照标准的时间表(如每7天一次)从培养箱中取出样品,用离心机和滤纸分离固体和液体部分。
(5)质量测量: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每次处理后的样品质量。
(6)计算降解率:根据样品的初始质量和每个时间点后的质量,计算生物降解的百分率。
(7)终点测量:当达到预定的降解时间或降解率后,停止实验。
测量数据:
测试开始时,生物基聚酯样品的质量为100g。
第7天:92g(8%降解)
第14天:84g(16%降解)
第21天:75g(25%降解)
第28天:64g(36%降解)
第35天:50g(50%降解)
第180天:8g(92%降解)
可见测试达到或超过了标准(例如,ASTM D6400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例如180天至少有90%的生物降解),可见,制备出来的样品是生物可降解的。
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所述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通过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实现粘结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所述表面改性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来实现。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如下内容,所述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通过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实现粘结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所述表面改性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这里仅仅对于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容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说明实施整个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
首先,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便与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和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反应。这些催化剂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例如铂、钯、银或磷。
在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中,将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和微米级硅酸盐粒子放入一个反应室,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加热。然后,将所选催化剂以气体形式引入反应室。该催化剂与磷酸酯和硅酸盐粒子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个稳定的涂层。
对于原子层沉积(ALD)方法,该过程通常在低压条件下进行,以便更精确地控制涂层的厚度。在ALD过程中,催化剂和前体物质交替地被引入反应室,并在适当的温度下与磷酸酯和硅酸盐粒子表面发生反应,以逐层地形成稳定的涂层。
经过这一系列的表面改性步骤后,磷酸酯和硅酸盐粒子将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从而使得粘结剂在高温环境中表现更加稳定。
在完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的表面改性后,进行了以下测试以确认新涂层的热稳定性和性能。
(1)热失重分析(TGA)
通过TGA测试,可从室温到500℃的温度范围内评估样品的热失重。理想情况下,改性后的粘结剂样品在300℃至500℃范围内的质量损失应低于3%,这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测试数据:
改性前的粘结剂在300℃至500℃范围内的质量损失:8%
改性后的粘结剂在300℃至500℃范围内的质量损失:2.5%
(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通过DSC测试,可以评估改性粘结剂的熔融温度和玻璃转变温度。理想情况下,改性后的粘结剂的熔融温度和玻璃转变温度应该相对于改性前有所提高,以证明其热稳定性增强。
测试数据:
改性前的粘结剂的熔融温度:150℃
改性后的粘结剂的熔融温度:160℃
改性前的粘结剂的玻璃转变温度:80℃
改性后的粘结剂的玻璃转变温度:85℃
根据这些参考数据,可以明确看出表面改性成功地提高了磷酸酯和硅酸盐粒子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与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或导电聚苯胺形成金属-有机框架,以增强自愈合效应和导电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管与生物基聚酯通过共价或氢键形成复合材料,以改善力学强度和生物可降解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硅酸盐粒子被涂覆以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以改善其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纳米级磁性颗粒,用于通过外部磁场快速定位和修复电池内部的损坏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选自维生素E、阿斯科尔酸、和丁基羟基甲苯的抗氧化剂,实现粘结剂在在pH值为5至7和温度为37℃至42℃的环境中的可控降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苯胺通过掺杂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离子,以提高粘结剂的热稳定性和电导性,其中所述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占导电聚苯胺总质量的0.2%至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聚酯含有由生物合成途径生产的异构单体,以提高生物可降解性和减少环境影响,其中,所述异构单体占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2%至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耐热添加剂与微米级硅酸盐粒子通过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实现粘结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所述表面改性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来实现。
10.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导电聚苯胺、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纳米碳管、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作为原料,其中,导电聚苯胺占粘结剂总质量的8%至12%,环氧树脂占35%至42%,硅烷偶联剂占4%至7%,纳米碳管占1%至3%,生物基聚酯占15%至22%,金属离子用于实现自愈合效应,碳黑微粒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4%至1.2%并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微米级硅酸盐粒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1.5%至3%并用于提高粘结剂的力学强度,磷酸酯耐热添加剂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1%至0.5%并用于提高耐热性,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8%至2%并用于提高生物相容性,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占粘结剂总质量的0.5%至1.5%并用于提供额外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
在搅拌器中混合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
添加导电聚苯胺和纳米碳管到预混合物中;
加入生物基聚酯、金属离子、碳黑微粒、微米级硅酸盐粒子、磷酸酯耐热添加剂、聚乳酸高分子和聚氮化硼微纳米片,并维持搅拌;
将混合物转移到高速均质器中进行均质化处理,并将混合物置于真空除气桶中进行脱气;
将脱气后的混合物转移到模具中,并进行固化;
将固化后的粘结剂从模具中取出,用目砂纸进行打磨,并用乙醇进行清洗。
CN202311338962.3A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47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8962.3A CN117447952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8962.3A CN117447952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7952A true CN117447952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7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8962.3A Pending CN117447952A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795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217A (zh) * 2000-07-07 2002-01-23 国家淀粉及化学投资控股公司 具有烯丙基或乙烯基的环氧树脂芯片固定粘合剂
CN104559424A (zh) * 2014-12-26 2015-04-29 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石墨烯基散热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89175A (zh) * 2015-03-06 2015-07-2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绝缘导热耐烧蚀胶黏剂及其在闪电防护中的应用
CN108841151A (zh) * 2018-06-27 2018-11-2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生物降解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217A (zh) * 2000-07-07 2002-01-23 国家淀粉及化学投资控股公司 具有烯丙基或乙烯基的环氧树脂芯片固定粘合剂
CN104559424A (zh) * 2014-12-26 2015-04-29 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石墨烯基散热涂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89175A (zh) * 2015-03-06 2015-07-2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绝缘导热耐烧蚀胶黏剂及其在闪电防护中的应用
CN108841151A (zh) * 2018-06-27 2018-11-2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生物降解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0197B1 (en) Polyurethane polymers and compositions made using discrete carbon nanotube molecular rebar
Nohales et al. Morphology, flexur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sepiolite modified epoxy resins with different curing agents
Nan et al. Covalently introducing amino-functionalized nanodiamond into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via in situ polymerization: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electrical insulation
De Arenaza et al. Polylactide stereocomplex crystallization prompted by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CN112625551B (zh) 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25642B (zh) 自修复碳纳米管-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luvai et al. Fabr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crylated epoxidized castor oil‐toughened 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 A nanocomposites
CN103396548B (zh) 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钛酸铜钙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NIR-induced self-healing and recycla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based on thermally reversible cross-linking for efficient solar-to-thermal energy storage
Me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preparation,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decorated with hexagonal boron nitride/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s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Mustafa et al. Improving the tensile, toughness,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epoxy resin based nanocomposites filled with ZrO2 and Y2O3 nanoparticles
Huang et al. Enhancing toughness, healing and reprocessability of sustainable epoxy vitrimer composites by PEG-assisted regenerated cellulose
Lu et al. Dynamically vulcanized poly (lactic acid)/polyurethane/MXene nanocomposites with balanced stiffness and toughness
Kim et al. Dispersibility-tailored conductive epoxy nanocomposites with silica nanoparticle-embedded silver nanowires
Jiang et al. Force-induced self-assembly of supramolecular modified mica nanosheets for ductile and heat-resistant mica papers
Jeon et al. Fully recyclable covalent adaptable network composite with segregat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structure for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Shen et al. Efficient reinforcement of epoxy resin with amine‐rich rigid short‐chain grafted graphene oxide
Li et al. A spider-silk-inspired soybean protein adhesive with high-strength and mildew-resistant via synergistic effect of MXene nanosheets and chitosan
CN117447952A (zh) 一种电池极片无溶剂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7227B (zh) 一种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
Mallakpour et 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composite films from thiadiazol bearing poly (amide-thioester-imide) an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by solution compounding
Zhang et al. Green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to achieve soybean meal-based adhesive enhancement
CN111187507A (zh) 一种石墨烯基杂化阻燃剂/自修复聚氨酯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Yuan et al. High-performance, fluorescent, UV-shielding, triboelectric, super-flexible polyurea elastomers via strong π–π stacking of pyrene and hydrogen bonding strategies
Che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SiO 2-Al 2 O 3/EP-PU compos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