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6622B -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6622B
CN117446622B CN202311535397.XA CN202311535397A CN117446622B CN 117446622 B CN117446622 B CN 117446622B CN 202311535397 A CN202311535397 A CN 202311535397A CN 117446622 B CN117446622 B CN 117446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flow
establishing
preset
adjust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353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46622A (zh
Inventor
崔广新
尹志朋
尹志波
才振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Longd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Longd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Longd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Longd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353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6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6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6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46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6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Venti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包括:分别采集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第二气流流速和第三气流流速,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和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条件,并获取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差和第二条件差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根据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气流流速来调整风机的工作气流流速,不仅能对电梯轿厢进行有效的通风,使得电梯轿厢内的温度保持在舒适温度,还可以节约电能,实现绿色降温。

Description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控制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高层住户上下楼不便的问题,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使土地的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电梯通过轿厢的垂直运动将乘客送至各个楼层,代替传统步行楼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梯的轿厢作为乘客的主要载体,轿厢运行的舒适性与乘客的体验息息相关,现阶段的电梯一般利用风机或者小型空调进行换气和调温,但是现阶段的风机或者小型空调只能靠人工调节固定的参数,不仅换气调温工作单一,如果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没有及时调整参数不仅会导致电梯内温度过低,还会浪费电能。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根据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气流流速来调整风机的工作气流流速,不仅能对电梯轿厢进行有效的通风,使得电梯轿厢内的温度保持在舒适温度,还可以节约电能,实现绿色降温。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1:分别采集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第二气流流速和第三气流流速;
步骤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所述第二气流流速和所述第三气流流速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步骤3: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和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条件,并获取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步骤4: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差和第二条件差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包括:
在所述主设备内部设置第一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轿厢内部设置第二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井内部设置第三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步骤1,包括:
步骤11:采集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时刻读数、采集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二时刻读数,以及采集所述第三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三时刻读数;
步骤12: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一时刻读数,建立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折线图、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二时刻读数,建立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三时刻读数,建立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折线图;
步骤13:分别解析所述第一读数折线图、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第三读数折线图,得到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斜率、所述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斜率,以及所述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斜率;
步骤14:根据所述第一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以及根据所述第三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获取主设备的第一设备参数、电梯轿厢的第二设备参数、电梯井的第三设备参数,以及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环境参数,结合预设设备布局建立虚拟环境模型;
步骤2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一设备参数建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特征,根据所述第二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二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三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特征;
步骤23:分别将所述第一气流特征、所述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所述第三气流特征标记在所述虚拟环境模型中,生成实时虚拟环境模型,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进行信息采样,得到每一预设指定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
步骤24: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对应的虚拟子环境,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每一环境信息对所述虚拟子环境的影响特征,基于所述影响特征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解析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中包含的若干个维度条件,以及每一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建立维度索引,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为对应的维度条件建立阈值索引;
步骤32:根据同一维度条件对应的维度索引和阈值索引建立所述预设标准条件的条件对比规则,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首次对比结果,以及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二次对比结果;
步骤33:根据所述首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一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一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一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
步骤34:根据所述二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温度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二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二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二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二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获取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获取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当前转速,结合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建立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出风量;
步骤42:根据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标准气流量范围和标准温度范围,利用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解析所述第一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之间的最小气流差值,利用所述标准温度范围解析所述第二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之间的最小温度差值;
步骤43: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方向属性,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的第一数值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建立数据属性;
步骤44:根据所述方向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根据所述数据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值,根据所述调节方向和调节值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所述步骤43,包括:
步骤431: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建立气流值矢量,根据所述最小温度差值建立温度值矢量;
步骤432:解析所述气流值矢量得到所述气流值矢量的气流矢量方向向量和气流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数值属性;
步骤433:解析所述温度值矢量得到所述温度值矢量的温度矢量方向向量和温度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所述步骤44,包括:
步骤441: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确定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2: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不一致时生成状态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状态调节指令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当完成状态调整后,根据所述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3:根据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和第二数值属性确定所述预设风机的需调整转速差,根据所述需调整转速差和调节方向建立调节参数;
步骤444:利用所述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时,生成中止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预设风机按照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转速进行工作。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还包括:
统计预设周期内预设风机的转速信息,根据所述转速信息分析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耗电量,并将所述耗电量传输到指定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发明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为了保障电梯轿厢的内部气流量和内部温度时刻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根据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气流流速来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当室内气流量或室内温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条件时,根据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差值来建立调节参数,从而利用调节参数来调整主设备中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时刻保持电梯轿厢的环境,还根据电梯井中的气流流速来调整预设风机的转速,从而达到了调整电梯轿厢内部温度和气流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减少风机转动的次数节约电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步骤4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分别采集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第二气流流速和第三气流流速;
步骤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所述第二气流流速和所述第三气流流速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步骤3: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和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条件,并获取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步骤4: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差和第二条件差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该实例中,主设备可以为风机;
该实例中,第一气流流速表示主设备内部所产生的气流的流速,第二气流流速表示电梯轿厢内的气流流速,电梯井表示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电梯井内部的气流流速;
该实例中,预设标准条件可以为:室内气流量处于0.2m/s和0.3m/s之间,室内温度处于18摄氏度到23摄氏度之间;
该实例中,第一条件差表示室内气流量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差值;
该实例中,第二条件差表示室内温度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差值;
该实例中,调节参数表示用来调整预设风机转速的参数,包括调节速度和调节时长;
该实例中,预设风机设置在主设备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保障电梯轿厢的内部气流量和内部温度时刻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根据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气流流速来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当室内气流量或室内温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条件时,根据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差值来建立调节参数,从而利用调节参数来调整主设备中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时刻保持电梯轿厢的环境,还根据电梯井中的气流流速来调整预设风机的转速,从而达到了调整电梯轿厢内部温度和气流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减少风机转动的次数节约电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设备内部设置第一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轿厢内部设置第二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井内部设置第三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该实例中,气体流量计表示用来测量气体流量的仪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分别在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设置气体流量计,从而达到采集不同位置的气体流量的目的。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步骤1,包括:
步骤11:采集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时刻读数、采集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二时刻读数,以及采集所述第三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三时刻读数;
步骤12: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一时刻读数,建立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折线图、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二时刻读数,建立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三时刻读数,建立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折线图;
步骤13:分别解析所述第一读数折线图、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第三读数折线图,得到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斜率、所述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斜率,以及所述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斜率;
步骤14:根据所述第一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以及根据所述第三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该实例中,第一时刻读数表示在当前时刻下所采集到的第一气体流量计的读数,第二时刻读数表示在当前时刻下所采集到的第二气体流量计的读数,第三时刻读数表示在当前时刻下所采集到的第三气体流量计的读数;
该实例中,第一读数折线图表示根据不同时刻下的第一时刻读数所绘制的折线图,第二读数折线图表示根据不同时刻下的第二时刻读数所绘制的折线图,第三读数折线图表示根据不同时刻下的第三时刻读数所绘制的折线图;
该实例中,第一读数斜率表示第一读数折线图中当前时刻所对应的斜率,第二读数斜率表示第二读数折线图中当前时刻所对应的斜率,第三读数斜率表示第三读数折线图中当前时刻所对应的斜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进行实时且有效的读数,实时采集每一个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下的时刻读数,然后根据读数来建立折线图,从而通过折线图来读取主设备、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气流流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存多个时刻对应的读数和气流流速,还可以实时更新,便于同时读取主设备、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气流流速。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获取主设备的第一设备参数、电梯轿厢的第二设备参数、电梯井的第三设备参数,以及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环境参数,结合预设设备布局建立虚拟环境模型;
步骤2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一设备参数建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特征,根据所述第二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二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三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特征;
步骤23:分别将所述第一气流特征、所述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所述第三气流特征标记在所述虚拟环境模型中,生成实时虚拟环境模型,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进行信息采样,得到每一预设指定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
步骤24: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对应的虚拟子环境,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每一环境信息对所述虚拟子环境的影响特征,基于所述影响特征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该实例中,第一设备参数表示主设备的基本运行参数,第二设备参数表示电梯轿厢的基本运行参数,第三设备参数表示主设电梯井的基本运行参数;
该实例中,环境参数表示电梯轿厢的轿厢内部环境的参数;
该实例中,第一气流特征表示主设备内部所产生的气流的特征,第二气流特征表示电梯轿厢内部所产生的气流的特征,第三气流特征表示电梯井内部产生的气流的特征;
该实例中,虚拟环境模型表示用空间模拟的方式表示电梯轿厢内部环境的模型;
该实例中,预设设备布局表示不同电梯轿厢之间,以及电梯井位置的分布排列;
该实例中,一个电梯轿厢对应一个虚拟子环境;
该实例中,信息采样表示在虚拟环境模型中不同的位置进行环境信息采集的工作;
该实例中,预设指定位置表示提前设置的、进行采样的位置,可以为电梯的八角和电梯的中心位置;
该实例中,影响特征表示多个且不同的气流特征对电梯轿厢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先根据主设备、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设备参数结合电梯轿厢的环境参数来建立虚拟环境模型,然后通过设备参数建立主设备、电梯轿厢和电梯井的气流特征,进而将气流特征输入到虚拟环境模型中进行模拟,通过采样的方式来确定外界环境对电梯轿厢的影响特征,从而可以生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通过模拟的方式可以在分析时考虑到多方的环境因素,从而可以全方位的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和室内温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解析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中包含的若干个维度条件,以及每一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建立维度索引,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为对应的维度条件建立阈值索引;
步骤32:根据同一维度条件对应的维度索引和阈值索引建立所述预设标准条件的条件对比规则,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首次对比结果,以及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二次对比结果;
步骤33:根据所述首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一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一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一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
步骤34:根据所述二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温度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二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二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二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二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该实例中,维度条件包括,条件1:室内气流量高于一个流量值,条件2:室内气流量低于另一个流量值,条件3:室内温度高于一个温度值,条件4:室内温度低于另一个温度值;
该实例中,条件阈值包括,阈值1:室内气流量处于0.2m/s和0.3m/s之间,阈值2:室内温度处于18摄氏度到23摄氏度之间;
该实例中,一个维度条件对应一个维度索引和一个阈值索引;
该实例中,维度索引的作用是区分不同的维度条件,阈值索引的作用时规定不同维度条件的阈值;
该实例中,首次对比结果表示利用条件对比规则来将室内气流量和预设标准条件进行对比的结果;
该实例中,二次对比结果表示利用条件对比规则来将室内温度和预设标准条件进行对比的结果;
该实例中,第一呈现数值表示室内气流量在维度索引下所呈现的数值;
该实例中,第一对比数值差表示第一呈现数值和阈值索引之间的差值;
该实例中,第二呈现数值表示室内温度在维度索引下所呈现的数值;
该实例中,第二对比数值差表示第二呈现数值和阈值索引之间的差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比的速度以及提高对比的精度,先根据预设标准条件中的维度条件建立维度索引和阈值索引,同时建立条件对比规则,然后根据条件对比规则来判断室内气流量和室内室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条件,从而得到两个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来建立室内气流量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和室内温度与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通过建立规则同时对比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实现了同步对比。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所述步骤4,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41:获取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获取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当前转速,结合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建立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出风量;
步骤42:根据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标准气流量范围和标准温度范围,利用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解析所述第一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之间的最小气流差值,利用所述标准温度范围解析所述第二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之间的最小温度差值;
步骤43: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方向属性,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的第一数值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建立数据属性;
步骤44:根据所述方向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根据所述数据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值,根据所述调节方向和调节值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该实例中,当前运行状态表示预设风机进行工作时所对应的状态;
该实例中,单位周期可以为5分钟;
该实例中,当前转速表示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转动的次数;
该实例中,当前出风量与预设风机的运行状态和转速有关;
该实例中,当最小气流差为正数时,第一正负属性为正,反之为负;
该实例中,当最小温度为正数时,第二正负属性为正,反之为负;
该实例中,方向属性与第二正负属性所对应的方式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通过分析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和其当前转速来确定预设风机的出风量,然后根据预设标准条件来建立电梯轿厢内部标准气流量范围和标准温度范围,进而分析室内气流量与标准气流量范围之间的最小气流量和室内温度与标准温度范围之间的最小温度差,从而根据最小气流差和最小温度差的正负属性来建立方向属性,根据最小气流差和最小温度差的数值属性来建立数据属性,最后根据方向属性和数据属性来建立调节参数,从而利用调节参数来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由此达到了风速调节,保障了电梯轿厢内部环境的适宜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所述步骤43,包括:
步骤431: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建立气流值矢量,根据所述最小温度差值建立温度值矢量;
步骤432:解析所述气流值矢量得到所述气流值矢量的气流矢量方向向量和气流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数值属性;
步骤433:解析所述温度值矢量得到所述温度值矢量的温度矢量方向向量和温度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
该实例中,气流值矢量表示用矢量的方式表达最小气流差值;
该实例中,温度矢量表示用矢量的方式表达最小温度差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最小气流差值和最小温度差值,利用矢量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的特点来建立气流值矢量和温度值矢量,然后根据方向向量和矢量模长来建立正负属性和数值属性,不仅可以同时分析气流差值和温度差值,还利用率矢量的特点,有效避免了数据紊乱。
实施例8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所述步骤44,包括:
步骤441: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确定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2: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不一致时生成状态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状态调节指令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当完成状态调整后,根据所述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3:根据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和第二数值属性确定所述预设风机的需调整转速差,根据所述需调整转速差和调节方向建立调节参数;
步骤444:利用所述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该实例中,状态调节指令表示用来调整预设风机当前运行状态的指令;
该实例中,需调整转速差表示将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调整到需要的转速时的调整量;
该实例中,当调节方向为正时,调节参数为正,表示提高预设风机的转速,反之调节参数为负,表示降低预设风机的转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精确的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当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一致时直接生成调节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当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不一致时,先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状态再生成调节参数,从而进行相应的调节,这样一来可以全方位的分析预设风机的状态,以确保每一次调节都是有效的,最大程度的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实施例9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时,生成中止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预设风机按照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转速进行工作。
该实例中,预设数值可以为1;
该实例中,中止调整指令表示由于不需要调整预设风机的风速,所以暂时停止调整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当第一数值属性和第二数值属性均小于预设数值时表明此时预设风机的当前试运行状态个当前转速可以维持电梯轿厢的环境,不需要进行调节,所以生成中止调整指令,暂时停止调整。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还包括:
统计预设周期内预设风机的转速信息,根据所述转速信息分析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耗电量,并将所述耗电量传输到指定显示屏进行显示。
该实例中,预设周期可以为24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风机的工作情况,根据预设风机的转速信息建立其在一天内的耗电量,便于用户随时查看。

Claims (9)

1.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分别采集主设备内部、电梯轿厢内部以及电梯井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第二气流流速和第三气流流速;
步骤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所述第二气流流速和所述第三气流流速分析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步骤3: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和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条件,并获取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步骤4: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差和第二条件差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获取主设备的第一设备参数、电梯轿厢的第二设备参数、电梯井的第三设备参数,以及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环境参数,结合预设设备布局建立虚拟环境模型;
步骤22: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一设备参数建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特征,根据所述第二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二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气流流速结合所述第三设备参数建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特征;
步骤23:分别将所述第一气流特征、所述第二气流特征以及所述第三气流特征标记在所述虚拟环境模型中,生成实时虚拟环境模型,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进行信息采样,得到每一预设指定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
步骤24:获取所述电梯轿厢内部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对应的虚拟子环境,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在所述实时虚拟环境模型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每一环境信息对所述虚拟子环境的影响特征,基于所述影响特征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室内气流量以及室内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主设备内部设置第一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轿厢内部设置第二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二气流流速;
在所述电梯井内部设置第三气体流量计,用于采集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步骤11:采集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时刻读数、采集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二时刻读数,以及采集所述第三气体流量计在当前时刻的第三时刻读数;
步骤12: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一时刻读数,建立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折线图、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二时刻读数,建立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统计不同时刻下对应的第三时刻读数,建立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折线图;
步骤13:分别解析所述第一读数折线图、第二读数折线图以及第三读数折线图,得到所述主设备对应的第一读数斜率、所述电梯轿厢对应的第二读数斜率,以及所述电梯井对应的第三读数斜率;
步骤14:根据所述第一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主设备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第一气流流速,以及根据所述第三读数斜率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电梯井内部的第三气流流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解析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中包含的若干个维度条件,以及每一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建立维度索引,根据所述维度条件对应的条件阈值为对应的维度条件建立阈值索引;
步骤32:根据同一维度条件对应的维度索引和阈值索引建立所述预设标准条件的条件对比规则,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气流量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首次对比结果,以及利用所述条件对比规则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符合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得到二次对比结果;
步骤33:根据所述首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一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一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一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一条件差;
步骤34:根据所述二次对比结果建立所述室内温度在每一维度索引下对应的第二呈现数值,分别获取每一所述第二呈现数值与对应阈值索引之间的第二对比数值差,根据所述室内气流量对应的若干个所述第二对比数值差建立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预设标准条件之间的第二条件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获取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获取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当前转速,结合所述预设风机在单位周期内的出风量建立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出风量;
步骤42:根据所述预设标准条件建立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标准气流量范围和标准温度范围,利用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解析所述第一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气流量与所述标准气流量范围之间的最小气流差值,利用所述标准温度范围解析所述第二条件差,得到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标准温度范围之间的最小温度差值;
步骤43: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方向属性,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的第一数值属性和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建立数据属性;
步骤44:根据所述方向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根据所述数据属性确定调节参数的调节值,根据所述调节方向和调节值建立调节参数,利用所述调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3,包括:
步骤431:根据所述最小气流差值建立气流值矢量,根据所述最小温度差值建立温度值矢量;
步骤432:解析所述气流值矢量得到所述气流值矢量的气流矢量方向向量和气流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气流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气流差值的第一数值属性;
步骤433:解析所述温度值矢量得到所述温度值矢量的温度矢量方向向量和温度矢量模长,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方向向量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正负属性,根据所述温度矢量模长确定所述最小温度差值的第二数值属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4,包括:
步骤441: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确定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2:当所述第一正负属性和第二正负属性不一致时生成状态调节指令,根据所述状态调节指令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运行状态,当完成状态调整后,根据所述第二正负属性建立所述调节参数的调节方向;
步骤443:根据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和第二数值属性确定所述预设风机的需调整转速差,根据所述需调整转速差和调节方向建立调节参数;
步骤444:利用所述节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风机的当前转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数值属性小于预设数值时,生成中止调整指令,控制所述预设风机按照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转速进行工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预设周期内预设风机的转速信息,根据所述转速信息分析所述预设风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耗电量,并将所述耗电量传输到指定显示屏进行显示。
CN202311535397.XA 2023-11-17 2023-11-17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Active CN117446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5397.XA CN117446622B (zh) 2023-11-17 2023-11-17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5397.XA CN117446622B (zh) 2023-11-17 2023-11-17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6622A CN117446622A (zh) 2024-01-26
CN117446622B true CN117446622B (zh) 2024-04-09

Family

ID=8957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35397.XA Active CN117446622B (zh) 2023-11-17 2023-11-17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662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2391A (zh) * 2004-12-29 2005-06-29 上海交通大学 动态改善空气品质与热舒适度的电梯空调
JP2012063055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aisei Corp 空調環境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12121722A (ja) * 2010-12-10 2012-06-2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換気扇装置
CN202338981U (zh) * 2011-10-27 2012-07-18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空调系统
CN107720498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广东寰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梯轿厢内温度控制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CN112158703A (zh) * 2020-10-16 2021-01-01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换气系统和方法
CN213923676U (zh) * 2020-11-23 2021-08-10 青岛海尔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的货运电梯轿厢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2391A (zh) * 2004-12-29 2005-06-29 上海交通大学 动态改善空气品质与热舒适度的电梯空调
JP2012063055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aisei Corp 空調環境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12121722A (ja) * 2010-12-10 2012-06-2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換気扇装置
CN202338981U (zh) * 2011-10-27 2012-07-18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空调系统
CN107720498A (zh) * 2017-10-13 2018-02-23 广东寰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梯轿厢内温度控制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CN112158703A (zh) * 2020-10-16 2021-01-01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换气系统和方法
CN213923676U (zh) * 2020-11-23 2021-08-10 青岛海尔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的货运电梯轿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6622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0767B (zh) 基于客流的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4612740A (zh) 一种矿井通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
CN106779196A (zh) 一种基于旅游大数据的游客流量预测及峰值调控方法
CN105738974A (zh) 空气重污染天气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853106A (zh) 一种建筑能源供应设备的能耗预测参数优化方法
CN104573379A (zh) 一种预测室内pm2.5浓度动态变化的方法
TWI754341B (zh) 空間提案系統、空間提案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5157157A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7146762U (zh) 空调系统
CN104572246B (zh) 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环境的交互式优化方法
CN108248624B (zh) 动车车厢的温度检测及调节系统
CN117446622B (zh) 基于气流流速的风机转速控制及调节方法
CN105333908B (zh) Ivc系统笼盒环境检测设备及其标定方法
CN112070353A (zh) 一种精确检测数据中心能效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72380B (zh) 一种降低区域建筑能耗流失的方法
CN107885186A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人机交互功能的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506340A (zh) 一种空调新风控制方法、装置及地铁空调系统
CN111486547B (zh) 空调诊断方法、诊断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37811B (zh) 双洞单行隧道短平行导洞压排式通风的方法及模型
TW201903653A (zh) 運用類神經網路學習之綠建築效能模擬分析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CN206178505U (zh) 一种计算机房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Leal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n automated building model generation tool
CN114659800A (zh) Rde模拟试验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8780721U (zh) 一种空调器风速检测装置
CN106296459A (zh) 一种评估风电场运维水平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