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0456A -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0456A
CN117440456A CN202210837728.4A CN202210837728A CN117440456A CN 117440456 A CN117440456 A CN 117440456A CN 202210837728 A CN202210837728 A CN 202210837728A CN 117440456 A CN117440456 A CN 117440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node
message
candidate target
r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77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定业
王弘
潘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77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0456A/zh
Priority to PCT/KR2023/009606 priority patent/WO202401478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440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0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可包括:确定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根据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Description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由基站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增加的对无线数据通信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准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
最近,无线通信服务的订户数量超过了50亿,并且还在继续快速增长。由于智能电话和其他移动数据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电子书阅读器和机器类型设备)在消费者和企业中的日益普及,对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为了满足移动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并支持新的应用和部署,提高无线接口效率和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现有通信方式中的技术缺陷之一,以更好的满足通信需求。为了实现该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主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从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所述RRC配置指示的信息的第三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源辅节点接收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源辅节点接收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UE接收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可包括: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或者向所述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UE接收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可包括:向所述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辅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从源主节点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确定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可包括: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删除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向所述源主节点发送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可包括: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存储所述辅小区组配置改变之前的辅小区组配置;并且基于所存储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可包括:在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可包括:在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并且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仅基于所述配置类型中的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通知所述源主节点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删除所述UE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可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设备,可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的由源主节点或源辅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以上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在终端设备处于双连接状态下,减少终端设备在接入目标节点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概率,从而改善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后文中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或者可以从对实施例的描述中获悉,或者可以通过实施例的实施而习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容易地说明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系统架构演进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3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各实施例的示例用户设备;
图3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各实施例的示例基站;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主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辅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节点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包含”是指相应特征可以实现为所呈现的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示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在描述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时,如果没有明确限定多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这多个项目之间可以是指多个项目中的一个、多个或者全部,例如,对于“参数A包括A1、A2、A3”的描述,可以实现为参数A包括A1或A2或A3,还可以实现为参数A包括参数A1、A2、A3这三项中的至少两项。
图1是系统架构演进(SAE)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用户设备(UE)101是用来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2是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包括为UE提供接入无线网络接口的宏基站(eNodeB/NodeB)。移动管理实体(MME)103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和安全信息。服务网关(SGW)104主要提供用户平面的功能,MME 103和SGW 104可能处于同一物理实体。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105负责计费、合法监听等功能,也可以与SGW 104处于同一物理实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106提供服务质量(QoS)策略和计费准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108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为数据的传输提供路由的网络节点设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9是UE的家乡归属子系统,负责保护包括用户设备的当前位置、服务节点的地址、用户安全信息、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上下文等用户信息。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200。能够使用系统架构200的其他实施例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用户设备(UE)201是用来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G-RAN)202是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包括为UE提供接入无线网络接口的基站(gNB或连接到5G核心网5GC的eNB,连接到5GC的eNB也叫ng-gNB)。接入控制和移动管理功能实体(AMF)203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和安全信息。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204主要提供用户平面的功能。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 205负责会话管理。数据网络(DN)206包含如运营商的服务、互联网的接入和第三方的业务等。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UE 116。图3a中示出的UE 116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UE 111-115能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UE具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3a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UE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
UE 116包括天线305、射频(RF)收发器310、发送(TX)处理电路315、麦克风320和接收(RX)处理电路325。UE 116还包括扬声器330、处理器/控制器340、输入/输出(I/O)接口345、(多个)输入设备350、显示器355和存储器360。存储器360包括操作系统(OS)361和一个或多个应用362。
RF收发器310从天线305接收由无线网络100的gNB发送的传入RF信号。RF收发器310将传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中频(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325,其中RX处理电路325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325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扬声器330(诸如对于语音数据)或发送到处理器/控制器340(诸如对于网络浏览数据)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315从麦克风320接收模拟或数字语音数据,或从处理器/控制器340接收其他传出基带数据(诸如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315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传出基带数据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310从TX处理电路315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所述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305发送的RF信号。
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60中的OS 361,以便控制UE 116的总体操作。例如,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根据公知原理通过RF收发器310、RX处理电路325和TX处理电路315来控制正向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反向信道信号的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控制器340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360中的其他过程和程序,诸如用于具有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信道质量测量和报告的操作。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360。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控制器340被配置为基于OS 361或响应于从gNB或运营商接收的信号来执行应用362。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耦合到I/O接口345,其中I/O接口345为UE 116提供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和手持计算机的其他设备的能力。I/O接口345是这些附件和处理器/控制器340之间的通信路径。
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耦合到(多个)输入设备350和显示器355。UE 116的操作者能够使用(多个)输入设备350将数据输入到UE 116中。显示器35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能够呈现文本和/或至少(诸如来自网站的)有限图形的其他显示器。存储器360耦合到处理器/控制器340。存储器360的一部分能够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而存储器360的另一部分能够包括闪存或其他只读存储器(ROM)。
尽管图3a示出了UE 116的一个示例,但是能够对图3a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图3a中的各种组件能够被组合、进一步细分或省略,并且能够根据特定需要添加附加组件。作为特定示例,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被划分为多个处理器,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和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单元(GPU)。而且,虽然图3a示出了配置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的UE116,但是UE能够被配置为作为其他类型的移动或固定设备进行操作。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gNB 102。图3b中所示的gNB 102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其他gNB能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gNB具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3b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gNB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应注意,gNB 101和gNB 103能够包括与gNB 102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如图3b中所示,gNB 102包括多个天线370a-370n、多个RF收发器372a-372n、发送(TX)处理电路374和接收(RX)处理电路376。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天线370a-370n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2D天线阵列。gNB 102还包括控制器/处理器378、存储器380和回程(回退)或网络接口382。
RF收发器372a-372n从天线370a-370n接收传入RF信号,诸如由UE或其他gNB发送的信号。RF收发器372a-372n对传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376,其中RX处理电路376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376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控制器/处理器378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374从控制器/处理器378接收模拟或数字数据(诸如语音数据、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374对传出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372a-372n从TX处理电路374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所述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370a-370n发送的RF信号。
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包括控制gNB 102的总体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根据公知原理通过RF收发器372a-372n、RX处理电路376和TX处理电路374来控制前向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后向信道信号的发送。控制器/处理器378也能够支持附加功能,诸如更高级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执行诸如通过盲干扰感测(BIS)算法执行的BIS过程,并且对被减去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控制器/处理器378可以在gNB 102中支持各种各样的其他功能中的任何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378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380中的程序和其他过程,诸如基本OS。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能够支持用于具有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信道质量测量和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378支持在诸如web RTC的实体之间的通信。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380。
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耦合到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允许gNB102通过回程连接或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或系统通信。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支持通过任何合适的(多个)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例如,当gNB 102被实施为蜂窝通信系统(诸如支持5G或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或NR、LTE或LTE-A的一个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时,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连接与其他gNB通信。当gNB 102被实施为接入点时,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或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更大的网络(诸如互联网)通信。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包括支持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诸如以太网或RF收发器。
存储器380耦合到控制器/处理器378。存储器380的一部分能够包括RAM,而存储器380的另一部分能够包括闪存或其他ROM。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BIS算法的多个指令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多个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控制器/处理器378执行BIS过程,并在减去由BIS算法确定的至少一个干扰信号之后解码接收的信号。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使用RF收发器372a-372n、TX处理电路374和/或RX处理电路376实施的)gNB 102的发送和接收路径支持与FDD小区和TDD小区的聚合的通信。
尽管图3b示出了gNB 102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3b进行各种改变。例如,gNB102能够包括任何数量的图3a中所示的每个组件。作为特定示例,接入点能够包括许多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并且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支持路由功能以在不同网络地址之间路由数据。作为另一特定示例,虽然示出为包括TX处理电路374的单个实例和RX处理电路376的单个实例,但是gNB 102能够包括每一个的多个实例(诸如每个RF收发器对应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但不限于上述无线网络。
本申请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以5G系统为示例,接入网集中单元以CU为示例,分布单元以DU为示例进行描述。所述方法也可使用于其它系统的相应的实体。
本申请中,与UE通信的节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基站(例如gNB,或eNB,或en-gNB,或ng-eNB),也可以是包括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的基站,也可以是包括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Central Unit Control Plane,CU-CP)、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Central Unit-UserPlane,CU-UP)以及分布单元的基站。
本申请中,消息名称仅是示例,可以用其他名称来命名消息。消息的序号不代表消息执行的次序,只是代表消息的名称。
在新无线接入(New Radio access)网络版本Release 15中,引入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以提升网络性能和单用户的业务量,而且在R16和R17的研究中也在不断提升该技术的性能。
在双连接中,UE会和两个节点连接,一个作为主节点(Master Node,MN),一个作为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其中MN中服务UE的一组小区称为主小区组(Master CellGroup,MCG),SN中服务UE的一组小区称为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MCG上的主小区称为PCell,SCG上的主小区(SpCell)称为PSCell。
在R16中引入了条件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CHO)技术,以提升PCell改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MN会为UE预先配置多个候选MCG主小区PCell和CHO执行条件。当有至少一个候选PCell满足执行条件,UE完成PCell改变过程后,网络和UE都会停止使用CHO机制,也会将候选PCell和CHO执行条件的配置信息释放。如果要启动CHO过程,网络需给UE发送配置消息,重新触发CHO机制,并提供指示候选的PCell和CHO执行条件等信息。
在R17中,CHO支持用户设备从双连接状态切换到双连接状态或者单基站连接状态,也支持用户设备从单基站连接状态切换到双连接。网络会为处于双连接状态下的用户设备(UE)配置条件切换。切换的命令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切换条件。当切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满足时,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小区组(MCG)和目标辅小区组(SCG)上进行随机接入,建立从UE到目标MCG上主小区(PCell)和目标SCG上的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连接,完成双连接状态下的切换。UE在接入目标小区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Radio ResourceControl Configuration)是由目标节点进行配置并通过源节点发送给UE的。
目标节点配置的RRC Configuration消息有两种状态指示:完整配置消息(fullconfig)和增量配置消息(delta config)。为了节省宝贵的空口无线传输资源,网络设备节点经常使用的无线资源配置消息是增量配置消息(delta config)。UE在使用增量配置消息时,会在当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从而完成对目标基站的接入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处于双连接状态下的UE,收到网络发送的条件切换配置消息后,会保存目标网络节点下发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并开始评估切换条件。在切换条件未满足时,UE仍然保持和源主节点(Source MN,S-MN)与源辅节点(Source SN,S-SN)的无线连接。源辅节点(S-SN)根据UE在PSCell上的无线信道状态,可能会指示UE进行小区切换,完成PSCell改变。在现有的方案中,这种PSCell改变不需要一定通知给源主节点。此时,如果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满足,则UE会在目标主小区组(MCG)和目标辅小区组(SCG)上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建立从UE到目标MCG上主小区(PCell)和目标SCG上的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连接。
如果目标小区配置的RRC Configuration消息是增量配置消息(delta config),则UE会在当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而目标小区配置的RRC Configuration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条件切换配置消息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这样UE接入目标小区时就有可能发生失败,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因此,本公开提出一种终端设备(UE)和网络设备在终端处于双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方法,针对以上问题中的RRC Configuration的状态指示,在网络节点之间、节点和UE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传递,UE根据控制信息进行对应操作,从而减少UE在接入目标节点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概率,从而改善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本公开中,在CHO中,源基站也可以称为源节点。候选目标基站可以称为候选目标节点。在切换过程中,UE选择的新基站可以称为目标基站,也可以称为目标节点。
在双连接下的切换过程中,主基站(MN)可以称为主节点。辅基站(SN)可称为辅节点。候选目标辅基站(T-SN)可以称为候选目标辅节点。当辅基站更新后,新的辅基站可称为目标辅基站,也可称为目标辅节点。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下述描述中的文本和附图仅作为示例提供,以帮助阅读者理解本公开。它们不意图也不应该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已经提供了某些实施例和示例,但是基于本文所公开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示的实施例和示例进行改变。
本公开可解决用户设备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时,由于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而导致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问题。本公开的终端和网络设备在终端处于双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方法,可包括网络节点间,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诸如UE)之间的控制信息的传递,终端设备根据控制信息进行操作的方法。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所示的方法主要用于解决UE在双连接状态下如何实现条件切换。
如图4中所示,在步骤410,确定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
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时,从源主节点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包括RRC配置信息。RRC配置信息是指UE在条件切换的条件满足时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例如,在LTE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iton,在NR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Reconfiguration。
在UE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状态下,当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时,源主节点可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此时,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以及RRC配置信息类型。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接下来,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此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和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
源主节点可从各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RRC配置信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
接下来,源主节点可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也可被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
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此外,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是由源主节点生成的。
在UE接收到源主节点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后,可根据其中的RRC配置确定出各个RRC配置的配置类型。例如,UE可确定RRC配置为增量配置类型或完整配置类型。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步骤420,根据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处于双连接状态下的UE,收到源主节点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即条件切换配置消息)后,会保存候选目标网络节点下发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并开始评估切换条件。在切换条件未满足时,UE仍然保持和源主节点与源辅节点的无线连接。源辅节点根据UE在辅小区组配置上的无线信道状态,可能会指示UE进行小区切换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更新,完成辅小区组配置的改变。
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UE可删除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并且向源主节点发送第五消息。例如,第五消息可包括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UE删除的提示信息。
作为示例,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UE可删除/取消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然后,UE可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UE辅助消息可包括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UE删除的提示信息。
例如,由于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时使用的RRC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UE接收的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此时UE可删除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并且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在源主节点知道UE已经删除了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源主节点可向所有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或者,在源主节点知道UE已经删除了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UE可取消/删除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然后,UE可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UE辅助消息可包括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UE删除的提示信息。在源主节点知道UE已经删除了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源主节点可向所有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获取新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UE可存储辅小区组配置改变之前的辅小区组配置,并且基于所存储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例如,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UE可存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改变之前的辅小区组配置,使得UE可基于改变之前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示例,由于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时使用的RRC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UE接收的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此时UE可在源辅节点执行RRC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存储之前的RRC配置,使得在满足切换条件时,UE可使用改变前的RRC配置和增量配置消息来完成条件切换。
在确定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UE可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例如,如果UE接收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则UE可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例如,由于完整配置并不存在上述增量配置的问题,所以如果UE所接收到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的RRC配置是完整配置,此时UE可在完整配置类型的RRC配置中执行条件切换。
在确定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并且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UE可仅基于配置类型中的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并且通知源主节点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此外,UE还可删除UE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
作为示例,如果UE保存的RRC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删除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UE保存的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不对与增量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仅对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通知网络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以及UE当前仅监控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
例如,当UE保存的RRC配置中存在增量配置且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时,在SCG配置发生变化以后,UE可删除保存的所有的增量配置,或者UE可不再评估与增量配置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而是仅监控与完整配置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同时通知网络SCG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且UE现在处于仅监控完整配置的条件切换条件中。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主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5,在步骤510,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例如,第一消息可指切换请求消息。在步骤520,可从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用于响应第一消息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例如,第二消息可指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UE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状态下,当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时,源主节点可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此时,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以及RRC配置信息类型。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接下来,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此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和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可包括用于指示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类型指示的信息。例如,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包括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RRC配置信息的配置类型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源主节点可从各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接下来,源主节点可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也可被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信息。这里,RRC配置信息是指UE在条件切换的条件满足时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例如,在LTE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iton,在NR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Reconfiguration。
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此外,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是由源主节点生成的。
在步骤530,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RRC配置指示的信息的第三消息。
在切换条件评估过程中或者在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连接配置完成消息后,源主节点可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RRC配置指示的信息(也可被称为指示信息)的第三消息,以通知源辅节点UE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第三消息可被实现为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或者新的消息。
例如,指示信息可被设置在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中,并且当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时可一起发送用于指示RRC配置类型的指示信息(即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又例如,可利用新消息来传输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可确定所接收到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并且在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配置连接完成消息时,一起发送RRC配置指示的信息。或者,在源主节点接收到来自各个候选目标主节点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可确定RRC配置的配置类型,并且通过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或新消息将RRC配置指示的信息发送给源辅节点。
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
接下来,源主节点可根据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根据实施例,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源主节点可从源辅节点接收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可包括用于指示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然后源主节点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第四消息可被实现为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或新的消息。
在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消息后,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源主节点可从源辅节点接收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可包括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
响应于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或者,响应于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例如,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时,源辅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辅小区组配置变更的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然后,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使得释放相关网络资源,并且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使得UE可取消已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或者,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从源辅节点接收新的消息,其中,新的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响应于新的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并且向所述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或者,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例如,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则在源辅节点通过一个新的消息(诸如Class 2消息)通知源主节点辅小区组配置更新后,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并且向所述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在使用新的消息的情况下,源主节点不需要向源辅节点做出回复响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在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消息后,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源主节点可从源辅节点接收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其中,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包括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响应于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或者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
例如,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时,源辅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辅小区组配置变更的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然后,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这样,源主节点可再次从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相应的RRC配置信息,然后发送给UE,使得UE配置新的RRC配置信息。
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从源辅节点接收新的消息,其中,新的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响应于新的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或者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例如,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则在源辅节点通过一个新的消息(诸如Class 2消息)通知源主节点辅小区组配置更新后,源主节点可向增量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再次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获取新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信息。在使用新的消息的情况下,源主节点不需要向源辅节点做出回复响应。
上述操作的目的在于,考虑到在切换条件评估中,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更新,而增量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使用,因此源主节点可再次触发切换请求,以获得新的RRC配置。在切换条件评估中,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则源主节点可再次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减少在存在增量配置的情况下UE在接入目标节点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可能性。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在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消息后,如果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源辅节点可保持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使得在执行条件切换时,可基于先前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例如,假设UE所接收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源辅节点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知道了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在切换条件评估时,即使源辅节点根据UE在PSCell上的无线信道状态应该指示UE进行小区切换,此时源辅节点也不再指示UE进行小切换,而是保持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使得UE可基于先前的小区配置和增量配置信息执行条件切换,避免在存在增量配置的情况下UE在接入目标节点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UE可取消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并且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UE辅助消息可包括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UE取消的提示信息。这样源主节点在知道UE取消了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后,响应于UE辅助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的网络资源。
在源主节点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之前,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响应于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候选目标辅节点可检查是否存在UE与源辅节点之间的信令连接(比如SRB3)。如果存在所述的信令连接,则候选目标辅节点可确定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配置类型为完整配置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源主节点可从UE接收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可包括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然后源主节点可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例如,如果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RRC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源主节点可从UE接收UE辅助消息,其中,UE辅助消息可包括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UE取消的提示信息。响应于UE辅助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再次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当前的RRC配置,或者可向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辅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6,在步骤610,从源主节点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在UE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处于双连接状态下,当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时,源主节点可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此时,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以及RRC配置信息类型。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接下来,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此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和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可包括用于指示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类型指示的信息。例如,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包括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信息、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RRC配置信息的配置类型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源主节点可从各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对应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接下来,源主节点可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也可被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信息。这里,RRC配置信息是指UE在条件切换的条件满足时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例如,在LTE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iton,在NR中,RRC重配置消息可指RRCReconfiguration。
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至少一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此外,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是由源主节点生成的。
源主节点可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RRC配置指示的信息的第三消息。
在切换条件评估过程中或者在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连接配置完成消息后,源主节点可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RRC配置指示的信息(也可被称为指示信息)的第三消息,以通知源辅节点UE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第三消息可被实现为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或者新的消息。
例如,指示信息可被设置在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中,并且当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时可一起发送用于指示RRC配置类型的指示信息(即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又例如,可利用新消息来传输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可确定所接收到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并且在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配置连接完成消息时,一起发送RRC配置指示的信息。或者,在源主节点接收到来自各个候选目标主节点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可确定RRC配置的配置类型,并且通过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或新消息将RRC配置指示的信息发送给源辅节点。
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步骤620,在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
在源辅节点接收到包括指示信息的消息后,如果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则源辅节点可保持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使得在执行条件切换时,可基于先前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例如,假设UE所接收的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源辅节点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知道了存在至少一个增量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完整配置类型,在切换条件评估时,即使源辅节点根据UE在PSCell上的无线信道状态应该指示UE进行小区切换,此时源辅节点也不再指示UE进行小切换,而是保持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使得UE可基于先前的小区配置和增量配置信息执行条件切换,避免在存在增量配置的情况下UE在接入目标节点时发生无线资源控制配置连接失败的情况。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图7描述了由网络设备节点间传输相关控制信息的一种方法。下面以5G系统为例详细描述双连接中的条件切换。
在步骤701,源主节点(S-MN)和源辅节点(S-SN)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测量配置和测量报告的交互过程。
在步骤702,源主节点决定使UE在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条件切换。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
在步骤703,源主节点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条件切换的指示信息。
切换请求消息可例如包括UE在源辅节点的节点标识和用户在源辅节点上的用户标识等。通过这个切换请求消息,候选目标主节点可知道这个切换是针对双连接状态下的UE发起的,需要增加一个辅节点来准备目标接入资源。
在步骤704,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下面以一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诸如UE将被切换到的目标节点)为例进行描述。
在步骤705,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RRC配置类型。RRC配置的指示信息(RRC Config indication)的取值可包括但不限于增量配置(delta config)和完整配置(full config)。例如,当指示信息具有第一值时,RRC配置类型可被确定为增量配置。当指示信息具有第二值时,RRC配置类型可被确定为完整配置。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
此外,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还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706,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在此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可包括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的指示信息(RRC Config indication)以及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候选目标主节点可根据接收到的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来自T-SN)中的指示信息,来配置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使得RRC配置类型在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上保持一致。
在步骤707,源主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也可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所使用的RRC配置信息。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可由源主节点针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或候选目标辅节点而生成。RRC配置信息可由各对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分别生成。RRC配置信息例如可包括候选小区配置信息。实际上,源主节点向UE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包括各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的RRC配置信息以及CHO的触发条件。
在步骤708,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通知源主节点已准备好RRC配置。
在步骤708a,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 Indication)。
在步骤709,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全新的节点间消息(New Class2Msg)。
在步骤708a或步骤709中所发送的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CHO)已经在UE上触发的标识信息;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的指示信息。例如,在步骤708a中发送的消息可包括条件切换(CHO)已经在UE上触发的标识信息,在步骤709中发送的消息可包括RRC配置的指示信息。
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步骤708a和步骤709可合并为一个步骤实现,或者步骤708a和步骤709所发送的消息可分别包括上述不同的信息。
接下来,UE开始在保持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开始监测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
在条件切换评估过程中,源辅节点可能在没有源主节点参与的情况下更新辅小区组配置。例如,没有源主节点参与的情况可包括:源辅节点和UE之间通过直接的信令连接更新辅小区组配置,源主节点无法得知SCG的RRC配置是否有更新;或者源辅节点和UE之间没有直接的信令连接(诸如没有SRB3),源辅节点通过源主节点把RRC消息传递给UE,源主节点在消息的交互过程中只做了RRC消息的转发,而不去解析其中的内容,因此也无从得知SCG的RRC配置是否有更新。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接入候选目标节点的RRC配置类型为增量配置,则由于辅小区组配置更新(诸如辅主小区组上的主小区(PSCell)改变)而导致UE无法在先前使用的RRC配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这样UE接入目标小区时就有可能发生失败,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考虑到目标小区RRC配置的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本公开根据指示信息所指示的配置类型,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条件切换,以避免UE接入目标小区时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
在向源辅节点发送指示信息后,诸如在步骤709以后,源辅节点可以根据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指示信息的值,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条件切换。
作为一种示例,当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指示信息的值为增量配置(delta config)时,源辅节点可保持当前UE使用的辅小区组上的主小区PSCell不变,保持UE在主小区PSCell以及辅小区SCell上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不变,不再为UE改变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这样,UE可在当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当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指示信息的值为完整配置(full config)时,可执行现有的条件切换过程。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步骤710a至步骤710c,源辅节点根据UE的无线测量报告继续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包括但不限于:辅小区组配置的改变、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改变、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释放等操作。
例如,源辅节点根据UE的无线测量报告继续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在步骤710a,源辅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在步骤710b,UE向源辅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在步骤710c,在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710d,当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指示信息的值为增量配置(delta config)时,源辅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消息。这里,该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UE在源辅节点上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在步骤710d,当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指示信息的值为增量配置(delta config)时,源辅节点可向源主节点发送新的消息。该新的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UE在源辅节点上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710e,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消息。该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辅节点改变需求确认消息。
在步骤710d发送新的消息的情况下,可省略步骤710e,即源主节点无需再做出对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的回复响应。
响应于辅节点改变需求确认消息或者新的消息,用户设备和源主节点可采取相应的动作进行后续的流程。例如,用户设备可取消所有的已经准备好的条件切换配置,并且源主节点向所有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在这种情况下,UE可不再执行条件切换。
又例如,源主节点向所有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更新现有的条件切换配置(即RRC配置),然后源主节点在接收到来自候选目标主节点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更新现有的切换配置消息并发送给用户设备。在这种情况下,UE可在更新后的条件切换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以完成条件切换。也就是说,在源主节点接收到来自源辅节点的辅节点改变需求消息或新的消息后,可再次按照上述步骤603至步骤608进行切换配置的更新,使得UE可利用更新后的条件切换配置消息和增量配置消息来进行条件切换。
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公开中,当UE接收的RRC配置中存在至少一组增量配置或不存在完整配置时,即可执行上述步骤。
在步骤711至步骤713,UE在发现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满足至少一条以后,在候选目标主小区组(MCG)和目标辅候选小区组(SCG)上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建立从UE到候选目标MCG上主小区(PCell)和候选目标SCG上的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连接,并且使用条件切换配置消息中保存的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例如,步骤711,UE使用条件切换配置消息中保存的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的RRC配置消息与候选目标主节点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在步骤712,UE向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在步骤713,UE使用条件切换配置消息中保存的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的RRC配置消息与候选目标辅节点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714,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715,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步骤716至步骤717,源主节点向相关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
至此,即完成了本公开的一种条件切换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以支持网络为用户设备配置条件切换,并顺利完成条件切换,提高用户设备接入目标网络的成功率。所述方法可以让网络设备根据用户设备接入目标网络时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类型,灵活的在网络设备节点间交互信息。此外,所述方法可以使源网络节点及时获取可能造成后续条件切换接入失败的UE侧的状态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后续操作来降低接入失败的概率。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图8描述了候选目标辅节点(T-SN)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完成条件切换配置的一种处理方法。下面以5G系统为例详细描述双连接中的条件切换。
在步骤801,源主节点(S-MN)和源辅节点(S-SN)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测量配置和测量报告的交互过程。
在步骤802,源主节点决定使UE在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条件切换。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
在步骤803,源主节点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可例如包括UE在源辅节点的节点标识和用户在源辅节点上的用户标识等。
在步骤804,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在5G系统中,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条件切换请求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下面以一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诸如UE将被切换到的目标节点)为例进行描述。
在步骤805,候选目标辅节点在接收到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后,检查用户设备与源辅节点之间的信令连接(诸如SRB3)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所述信令连接,则候选目标辅节点为用户设备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配置类型被确定为完整配置(full config)。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包括表示完整配置的指示信息的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在RRC配置为完整配置的情况下,可继续执行步骤806至步骤817。
在步骤806,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所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807,源主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所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808,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808a,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 Indication)。步骤808a是可选步骤,在特定情况下,可省略步骤808a。
接下来,UE开始在保持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开始监测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
在步骤810a至步骤810c,源辅节点可根据UE的无线测量报告继续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包括但不限于: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变化、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的释放等辅小区组配置的改变。
用户设备在发现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满足至少一条以后,在步骤811至步骤813,在候选目标主小区组(MCG)和候选目标辅小区组(SCG)上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建立从UE到候选目标MCG上主小区(PCell)和候选目标SCG上的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连接,并且使用RRC重配置消息中的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
在步骤814,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815,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步骤816至步骤817,源主节点向相关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
如果在步骤805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增量配置信息,则可按照图7中的步骤706至710e执行条件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如果UE保存的RRC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删除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UE保存的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不对与增量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仅对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通知网络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以及UE当前仅监控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
至此,即完成了本公开的一种条件切换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以支持网络为用户设备配置条件切换,并顺利完成条件切换,提高用户设备接入目标网络的成功率。所述方法可以让条件切换的目标网络节点根据用户设备在源网络节点的状态,灵活的配置用户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类型,可以降低用户设备在进行条件切换时接入目标网络失败的概率。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图9描述了UE在双连接状态下完成条件切换配置的一种处理方法。下面以5G系统为例详细描述双连接中的条件切换。
在步骤901,源主节点(S-MN)和源辅节点(S-SN)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测量配置和测量报告的交互过程。
在步骤902,源主节点决定使UE在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条件切换。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
在步骤903,源主节点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可例如包括UE在源辅节点的节点标识和用户在源辅节点上的用户标识等。
在步骤904,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在5G系统中,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下面以一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诸如UE将切换到的目标主、辅节点)为例进行描述。
在步骤905,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RRC配置类型。此外,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还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一般情况下,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所生成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相同。
在步骤906,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和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907,源主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所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908,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908a,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 Indication)。步骤908a是可选步骤,在特定情况下,可省略步骤908a。
接下来,UE开始在保持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开始监测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
在条件切换评估过程中,源辅节点可能在没有源主节点参与的情况下更新辅小区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接入候选目标节点的RRC配置类型为增量配置,则由于辅小区组配置更新(诸如辅小区组上的主小区(PSCell)改变)而导致UE无法在先前使用的RRC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这样UE接入目标小区时就有可能发生失败,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公开考虑到目标小区RRC配置的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也可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RRC Configuration)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因此可根据RRC配置类型进行条件切换,以避免UE接入目标小区时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
源辅节点可根据UE的无线测量报告继续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在步骤910a,源辅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在步骤910a以后,UE可判断保存的至少一个RRC配置是否为增量配置,当至少一个RRC配置中的用户设备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配置类型为增量配置(delta config)时,UE可保存更新前使用的辅小区组(SCG)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例如,在进行PSCell上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更新时,UE可保存更新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例如,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
在步骤910b,UE向源辅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910c,当例如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发生改变时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公开中,源辅节点可正常进行PSCell上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更新,但是UE需要保存更新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
在步骤911和步骤912,用户设备在发现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满足至少一条以后,在候选目标主小区组(MCG)上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建立从UE到候选目标MCG上主小区(PCell)的无线连接,并且使用RRC重配置消息中的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
在步骤913,在候选目标辅小区组(SCG)上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建立从UE到候选目标SCG上主小区(PSCell)的无线连接,并且使用辅小区组配置更新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来进行条件切换。例如,UE在PSCell更新前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
在步骤914,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915,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步骤916至步骤917,源主节点向相关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
至此,即完成了本公开的一种条件切换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用户设备可以接收网络配置的条件切换相关信息,并在条件满足时顺利完成条件切换,提高用户设备接入目标网络的成功率。所述方法不需要在网络节点间增加额外的信令,用户设备可以灵活的根据接入目标网络节点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类型来处理,降低了用户设备在进行条件切换时接入目标网络失败的概率。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UE在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图10描述了UE与网络设备在双连接状态下完成条件切换配置的一种处理方法。下面以5G系统为例详细描述双连接中的条件切换。
在步骤1001,源主节点(S-MN)和源辅节点(S-SN)在UE处于双连接状态下进行测量配置和测量报告的交互过程。
在步骤1002,源主节点决定使UE在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条件切换。例如,源主节点决定使用条件切换。
在步骤1003,源主节点向多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可例如包括UE在源辅节点的节点标识和用户在源辅节点上的用户标识等。
在步骤1004,针对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候选目标主节点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在5G系统中,当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到条件切换请求后,该候选目标主节点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下面以一对候选目标主、辅节点为例进行描述。
在步骤1005,候选目标辅节点向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的指示信息(RRC Configindication)。该指示信息可用于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生成相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信息。
此外,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还可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1006,候选目标主节点向源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候选目标主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这里,候选目标主节点为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可根据在步骤1005中接收的指示信息而生成。也就是说,候选目标主节点在接收到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后,可根据其中的指示信息来配置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信息,使得RRC配置类型在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上保持一致。
在步骤1007,源主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所使用的RRC配置信息。
在步骤1008,UE向源主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步骤1008a,源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网络节点间用户面地址指示消息(Xn-UAddress Indication)。步骤1008a是可选步骤,在特定情况下,可省略步骤1008a。
接下来,UE开始在保持与源主节点和源辅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开始监测条件切换的触发条件是否满足。
在条件切换评估中,源辅节点可能在没有源主节点参与的情况下更新辅小区组SCG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接入候选目标节点的RRC配置类型为增量配置,则由于辅小区组配置更新(诸如辅小区组上的主小区(PSCell)改变)而导致UE无法在先前使用的RRC配置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这样UE接入目标小区时就有可能发生失败,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公开考虑到目标小区RRC配置的增量配置是需要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也可称为条件切换配置消息)时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消息(RRC Configuration)基础上进行增量消息的配置,因此根据RRC配置的配置类型进行条件切换,以避免UE接入目标小区时造成无线链路的接入失败。
在条件切换的评估过程中,源辅节点可根据UE的无线测量报告继续进行无线资源控制配置的更新。
例如,在步骤1010a,源辅节点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在步骤1010b,UE向源辅节点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源辅节点上的主小区(PSCell)发生了改变。在步骤1010c,当源辅节点上当前主小区(PSCell)发生改变时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UE可在步骤1010a以后,判断保存的一个或多个RRC配置的配置类型。例如,在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之后,可确定在步骤1007中接收到的RRC配置信息的配置类型。
在步骤1011,当接收到的RRC配置中存在至少一个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为增量配置(delta config)时,UE可取消所有已经准备的好的RRC配置,并且UE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UE辅助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关于PSCell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更新指示和/或关于UE取消已经准备好的CHO配置的信息。
此外,UE可在步骤1010c之后确定RRC配置信息的配置类型,如果存在增量配置,则取消在步骤1007中配置好的RRC配置,并且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上述示例仅是示例性的,上述步骤的顺序可根据设计需求被不同地设置。或者可在步骤1010a之后确定RRC配置信息的配置类型,如果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则可取消已经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并且在步骤1010c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后,向源主节点发送UE辅助消息。
在步骤1012至步骤1013,响应于接收到UE辅助消息,源主节点向所有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取消消息,以释放相关网络资源。
根据另一实施例,响应于接收到UE辅助消息,源主节点可向所有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获取新的RRC重配置消息。
当接收到的RRC配置中存在至少一个UE接入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时使用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为完整配置(full config)时,UE可与完整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进行条件切换。
作为示例,如果UE保存的RRC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删除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UE保存的配置类型中存在增量配置类型同时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类型,则当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时,UE可不对与增量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仅对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进行评估,并且通知网络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以及UE当前仅监控与完整配置类型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
例如,当UE保存的RRC配置中存在增量配置且存在至少一个完整配置时,在SCG配置发生变化以后,UE可删除保存的所有的增量配置,或者UE可不再评估与增量配置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而是仅监控与完整配置对应的条件切换条件,同时通知网络SCG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且UE现在处于仅监控完整配置的条件切换条件中。
至此,即完成了本公开的一种条件切换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用户设备可以接收网络配置的条件切换相关信息,并灵活的根据接入目标网络节点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息的类型来处理。所述方法不需要在网络节点间增加额外的信令,可以降低用户设备在进行条件切换时接入目标网络失败的概率。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框图。参照图11,用户设备1100可包括收发器1110和处理器1120,其中,处理器1120与收发器1110耦接,并被配置为:确定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根据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关于上述UE执行的方法的操作细节,可参见图4至图10的描述,这里都不再赘述。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节点设备的框图。参照图12,节点设备1200可包括收发器1210和处理器1220,其中,处理器1220与收发器1210耦接,并被配置为: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从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用于响应第一消息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RRC配置指示的信息的第三消息。或者,处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从源主节点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关于上述基站执行的方法的操作细节,可参见图4至图10的描述,这里都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以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个。
作为示例,电子设备可以是PC计算机、平板装置、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或其他能够执行上述指令集合的装置。这里,电子设备并非必须是单个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任何能够单独或联合执行上述指令(或指令集)的装置或电路的集合体。电子设备还可以是集成控制系统或系统管理器的一部分,或者可被配置为与本地或远程(例如,经由无线传输)以接口互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电子设备中,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可编程逻辑装置、专用处理器系统、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处理器还可包括模拟处理器、数字处理器、微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处理器阵列、网络处理器等。
处理器可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或代码,其中,存储器还可以存储数据。指令和数据还可经由网络接口装置而通过网络被发送和接收,其中,网络接口装置可采用任何已知的传输协议。
存储器可与处理器集成为一体,例如,将RAM或闪存布置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之内。此外,存储器可包括独立的装置,诸如,外部盘驱动、存储阵列或任何数据库系统可使用的其他存储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可在操作上进行耦合,或者可例如通过I/O端口、网络连接等互相通信,使得处理器能够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文件。
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视频显示器(诸如,液晶显示器)和用户交互接口(诸如,键盘、鼠标、触摸输入装置等)。电子设备的所有组件可经由总线和/或网络而彼此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所述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个。这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闪存、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CD-R、CD+R、CD-RW、CD+RW、DVD-ROM、DVD-R、DVD+R、DVD-RW、DVD+RW、DVD-RAM、BD-ROM、BD-R、BD-R LTH、BD-RE、蓝光或光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卡式存储器(诸如,多媒体卡、安全数字(SD)卡或极速数字(XD)卡)、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装置、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硬盘、固态盘以及任何其他装置,所述任何其他装置被配置为以非暂时性方式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提供给处理器或计算机使得处理器或计算机能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可在诸如客户端、主机、代理装置、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部署的环境中运行,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存储、访问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1”、“2”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图示或文字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图中通过箭头指示各个操作步骤,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图中的实施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此外,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每个子步骤或者阶段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部分实施场景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申请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主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从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接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所述RRC配置指示的信息的第三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源辅节点接收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
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和/或向UE发送用于通知条件切换已取消的提示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源辅节点接收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
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UE接收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
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包括:
向每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或者
向所述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从所述UE接收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
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更新UE的RRC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对应的候选目标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9.一种通信系统中由源辅节点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源主节点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指示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RRC配置指示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不变。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12.一种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候选目标主节点和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
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包括:
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删除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
向所述源主节点发送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已更新的指示信息和/或准备好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配置已被所述UE删除的提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包括:
在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并且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或者不存在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存储所述辅小区组配置改变之前的辅小区组配置;并且
基于所存储的辅小区组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候选目标主节点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对应的RRC配置的配置类型,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包括:
在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包括:
在所述配置类型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配置类型并且源辅节点上的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仅基于所述配置类型中的第二配置类型的RRC配置执行条件切换操作;
通知所述源主节点所述辅小区组配置发生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所述UE保存的所有第一配置类型的RRC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类型为RRC增量配置类型,并且所述第二配置类型为RRC完整配置类型。
19.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37728.4A 2022-07-15 2022-07-15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Pending CN117440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7728.4A CN117440456A (zh) 2022-07-15 2022-07-15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PCT/KR2023/009606 WO2024014787A1 (en) 2022-07-15 2023-07-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7728.4A CN117440456A (zh) 2022-07-15 2022-07-15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0456A true CN117440456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3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7728.4A Pending CN117440456A (zh) 2022-07-15 2022-07-15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0456A (zh)
WO (1) WO20240147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07553A1 (en) * 2019-10-24 2023-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o in dc (dual connectivity)
EP4088510A4 (en) * 2020-01-10 2023-10-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PROCEDURES FOR TROUBLESHOOTING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WO2021150930A1 (en) * 2020-01-24 2021-07-29 Google Llc Managing conditional configu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4787A1 (en)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719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y RRC carrying NSSAI, and corresponding core network device
US11864131B2 (e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7645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US10959235B2 (en)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interwork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54935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US83852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cell outage
US8620326B2 (en)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501465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ntrol Plane Data
JP6366886B2 (ja) 通信方法
US20210243613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irst access network node, apparatus, generalized node-b, gnb, of 5g network,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data set
US10652940B2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10022203A1 (en) Method for deactivat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and network entity for controlling user plane connection deactivation in network
EP3570491A1 (en) Associ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US202202175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leasing candidate target cell resources in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202103295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70367024A1 (en) Update of a Mobility Parameter in a System Configured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0730487B (zh) 一种选择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88642A1 (zh) 一种辅基站变更方法、主基站、辅基站和终端
JP7018884B2 (ja) 通信方法
CN117440456A (zh)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设备
WO2017032246A1 (zh) 中继节点的处理方法、基站和中继节点
EP400736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target base station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US20240114400A1 (en) Handling of cell change from target relay ue during indirect path switching of sidelink based u2n relay
US2024012168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3202376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