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058A -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3058A
CN117433058A CN202311265814.3A CN202311265814A CN117433058A CN 117433058 A CN117433058 A CN 117433058A CN 202311265814 A CN202311265814 A CN 202311265814A CN 117433058 A CN117433058 A CN 117433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istorical
target temperature
space
f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58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超
张越
李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58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3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3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本申请的方法使供热设备更加智能化、可以给用户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改善生活的产品的性能也在逐步完善,供热设备如采暖炉可以让人们抵御寒冷,更好过冬,但是现有的供热设备的供热过程还不够智能化。
例如,传统的供热设备通常只能进行单一的温度控制,用户一般根据个人的体感舒适度调节供热设备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供热设备只要在用户设置下达到目标温度,并在后续维持这个目标温度,直到用户关闭供热设备即可;但是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房间有可能需要不同的调温,这容易导致用户感到操作不便,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更加智能化的、给用户带来方便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供热设备不够智能化、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包括:
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取预设历史天数内所述供热设备每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历史目标温度,其中,相同所述时间段下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的数量与所述预设历史天数相等;
对于相同所述时间段,若在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出现概率最大,则将一个或多个概率最大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包括:
获取所述供热设备停止加热时的第一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历史回水温度,其中,所述供热设备每次达到历史目标温度后会停止加热;
获取所述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第二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历史回水温度;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差值,获取第一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二系数;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三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相同区域内所有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在多个所述保温能力所指的数值范围内,将所述空间划分为多个不同保温等级;
在每个所述保温等级中,对应每个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获取所述空间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并根据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获取未来保温系数;
预测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未来环境温度和所述空间的保温等级,获取所述空间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将所述未来保温系数、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输入所述温度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得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获取所述空间对应的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和所述未来环境温度下,达到所述未来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长度,以使所述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下根据所述加热时间长度进行加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上述方法中,采集供热设备的历史目标温度明确用户历史设置习惯,并且选中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后续预测参考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再根据用户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空间的保温能力、保温等级,根据保温等级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根据保温系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二参考目标温度,建立数学关系,构成温度预测模型,让后续供热设备可以根据预测未来的目标温度,以在用户启动供热设备时自动开始智能加热,给用户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装置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出现了越来多的智能家电,而供热设备尚有未完善的地方,导致不够智能化;例如,大多数供热设备智能进行单一的温度控制,无法适应用户多样化的体验需求,无法充分考虑外界环境条件对供热设备的供热效果的影响,导致现有的供热设备无法根据用户习惯、环境、季节、时间等因素满足用户要求,从而不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良好的体验。
于是本申请充分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因素,提出一种更加智能化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的供热设备热能管理方法,让供热设备更供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阐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实现过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供热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供热数据采集模块、环境温度采集模块和供热数据预测模块;其中
供热设备为用户提供热量,维持空间内的温度;物联网设备可以用于收集与供热设备相关的数据,包括:供热设备的开关机状态、功能状态、设置温度(或称目标温度)、出水温度、回水温度、三通阀状态、采暖端子状态、用气量、室温、火焰状态等;
在确认物联网采集的维持供热设备基本工作的相关数据状态良好后,供热数据采集模块从物联网设备中采集供热数据,包括目标温度、回水温度等;其中,维持供热设备基本工作的相关数据如供热设备的开关机状态,如果供热设备能够在开机时处于正常的开机状态,则说明该基础数据没有问题;
环境温度采集模块可以用于收集历史的环境温度,也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环境温度;
等供热数据采集模块和环境温度采集模块收集好数据后,供热数据预测模块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未来的供热预测;
例如,供热数据采集模块收集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中选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未来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环境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供热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供热数据预测模块再结合历史环境温度和回水温度明确空间的保温能力,从而划分出保温等级,根据保温等级获取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供热数据预测模块中还有根据预先设定的保温系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设置的温度预测模型;其中,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根据预测的未来的环境温度和温度预测模型可以完成未来温度预测,从而在确认用户开机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供热,完成智能化供热。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供热设备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物联网采集保留下来,其中包括历史目标温度,历史目标温度可以是用户在不同季节不同日期的使用供热设备设置过的目标温度,例如,获取冬季的某个月的30天的每一天历史目标温度;
收集到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后可以在多个数据中选择其中一个数据作为第一参考目标温度,用于后续建立温度预测模型;例如,历史目标温度包括65℃、62℃、66℃、65℃,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65℃为第一参考目标温度。
S202、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以及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可以用于标示空间的保温能力;例如在供热设备达到目标温度后,会停止加热,又会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加热,该保温能力与重新加热的加热时间成反相关;重新加热后的回水温度高、环境温度低时,该保温能力对应的取值也可能相对越大;环境温度和重新加热前的回水温度相同时,保温能力对应的取值越大,说明重新加热需要更高的回水温度和/或更长的重新加热的加热时间,则保温能力越差,对应保温等级越低。
S203、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保温能力的取值越大,保温等级越小,其对应的空间相对更容易将供热设备提供的热量发散出去;环境温度会随着季节/日期发生变化,对于保温等级相同的空间,根据该空间所在区域的历史环境温度设置一个环境温度范围,设置一个温度梯度,将环境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分为多段,将每段对应设置不同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例如,某个保温等级下的空间,对应的环境温度有-30℃至-10℃,可将-30℃至-20℃对应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设置为10℃、将-20℃至-10℃对应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设置为9℃。
S204、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保温系数可以根据供热设备的历史目标温度进行确认,并且将其作为第一参考目标温度的系数;建立的温度预测模型预测输出的未来目标温度,均与保温系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第二参考目标温度成正相关,其中,温度预测模型可以为线性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供热设备的历史目标温度明确用户历史设置习惯,并且选中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后续预测参考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再根据用户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空间的保温能力、保温等级,根据保温等级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根据保温系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建立数学关系,构成温度预测模型,让后续供热设备可以根据预测未来的目标温度,以在用户启动供热设备时自动开始智能加热,给用户带来方便。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取预设历史天数内所述供热设备每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历史目标温度,其中,相同所述时间段下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的数量与所述预设历史天数相等。
预设历史天数可以为30天,对应采集供热设备过去30天的历史数据;有时候单日的温度变化也较大,可以将一天切成多个时间段,例如,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获取过去30天每天24个历史目标温度,每一个时间段可以取整点采集历史目标温度,如将10点的历史目标温度作为10点至11点的历史目标温度。
S302、对于相同所述时间段,若在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出现概率最大,则将一个或多个概率最大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
相同时间段对应的历史目标温度放在一起具有参考价值,从相同时间段中选取出现概率最大的历史目标温度作为该时间段的历史目标温度,考虑到可能有概率相同的情况,可以在相同时间段选出多个历史目标温度时取均值,只有一个历史目标温度时,均值就是该历史目标温度自己;例如,过去30天,每天10点对应的历史目标数据放在一起,共计30个,从中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出现概率最高)的历史目标温度,作为该10点的历史目标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历史设置的目标温度习惯,获取一天中各个时间段中最具参考性的历史目标温度,如概率最大的历史目标温度,作为第一参考目标温度,以便于后续进行目标温度预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所述供热设备停止加热时的第一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历史回水温度,其中,所述供热设备每次达到历史目标温度后会停止加热。
获取空间保温能力时,需要剔除无效升温过程的数据,例如,供热设备从刚启动时第一次升温到目标温度的过程中的数据;获取空间保温能力要从达到目标温度(设定值)、温度下降到需要再次加热的过程中获取数据,并计算获得;
首先获取供热设备达到目标温度后停止加热时的第一时间点,此时供热设备刚到达目标温度,在第一时间点实际测量供热设备的第一历史回水温度,并不再加热,等过了一段时间后,供热设备又需要重新开始加热确保空间维持温暖,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时间为第二时间点,历史测量下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为历史时间。
S402、获取所述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第二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历史回水温度。
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时机,可以根据实际设置情况而定,例如设置在供热设备发现空间中的温度相比于之前加热到的目标温度的差值超过预设温度,则重新开始加热,同时记录重新开始加热的时间(第二时间点),以及该时间对应的回水温度(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历史回水温度)。
S403、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一时间点对应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第二时间点对应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再加上历史环境温度,这些数据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表征空间的保温能力: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差值,获取第一系数。
第一系数为第二时间点和第一时间点的差值,保温能力与该第一系数成反相关。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二系数。
第二系数为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和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保温能力与该第二系数成正相关。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三系数。
历史环境温度为第一时间点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时间段对应的温度,如果有时间跨度,例如第一时间点在10点55分,第二时间点在11点05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个时间点对应时间段的历史环境温度,以用于后续计算;第三系数为历史环境温度和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保温能力与该第二系数成反相关。
根据所述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空间的保温能力k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1=t2-t1为第一系数,k2=T2-T1为第二系数,k3=T3-T1为第三系数,t2为第二时间点,t1为第一时间点,T2为第二历史回水温度,T1为第一历史回水温度,T3为历史环境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认供热设备加热到目标温度后,又重新加热的过程中的加热时间和回水温度,以及结合环境温度,计算出空间的保温能力,以便于后续针对不同保温能力的空间进行特定、精确的预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获取相同区域内所有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在多个所述保温能力所指的数值范围内,将所述空间划分为多个不同保温等级。
不同空间对应计算出的保温能力可能不同或相同,保温能力相同的空间可以分为一个等级,得到多个保温等级;或者,根据计算出的保温能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认一个取值范围,并确认一个划分梯度,将保温能力划分出多个层级,对应划分出多个保温等级;例如,保温能力的取值范围1至4,划分梯度为0.1,则保温能力取值为0至0.1的空间为一个等级。
S502、在每个所述保温等级中,对应每个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保温等级的越低,保温能力越差,对应需要供热设备做出更多温度补偿,所以对应设置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越大;相同保温等级条件下,环境温度越低,对应需要供热设备做出更多温度补偿,所以对应设置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越大。
表1为根据不同保温等级以及不同环境温度设置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对照表,对于保温能力越差(保温等级的级数越低),或者环境温度越低的情况,相对设置更高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环境温度为-30℃、保温等级为1级时,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为10℃。
表1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对照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空间保温等级设置合适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保证后续预测出一个合适的未来目标温度,让供热设备提供适宜用户的温度,保证用户体验。
对应不同时间段、不同环境温度,还可以根据不同历史目标温度设置保温系数,例如,在10点、-30℃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历史目标温度为70℃至75℃时,对应的保温系数为0.95;历史目标温度为65℃至70℃时,对应的保温系数为0.96;历史目标温度为55℃至60℃时,对应的保温系数为0.98。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获取所述空间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并根据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获取未来保温系数。
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是图3实施例中的划分的多个时间段,例如,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如果要预测下一天,或者未来任意一天的目标温度,则可以获取那一天的24个时间段(或时间点)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并且根据各个时间段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对照找出未来保温系数;例如,在10点时,第一参考目标温度为60℃、环境温度为-30℃,未来保温系数为0.97。
S602、预测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未来环境温度和所述空间的保温等级,获取所述空间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预测出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未来环境温度后,可以对照表1找到该未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取值情况,进一步对应空间的保温等级可以确认空间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的具体取值。
S603、将所述未来保温系数、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输入所述温度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
建立的温度预测模型的数学关系可以为:y=zm+n,其中,y为未来目标温度,z为保温系数(或未来保温系数),m为第一参考目标温度,n为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获取到未来保温系数、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后,直接带入以上温度预测模型,可计算出下一天(或未来任意一天)各个时间段的未来目标温度。
除了预测供热设备未来的目标温度,还可以确认供热设备的加热时长,以到了当天的时候,供热设备可以自行加热:
示例的,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获取所述空间对应的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和所述未来环境温度下,达到所述未来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长度,以使所述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下根据所述加热时间长度进行加热。
有了加热的目标温度后,对应时间段、环境温度下,根据供热设备自身的加热性能,可以对应设置合适的加热时长,环境温度低时加热时长相对较长,例如,在10点、环境温度10℃的情况下,未来目标温度为67℃,此时的加热时长为15分钟;在10点、环境温度11℃的情况下,未来目标温度为65℃,此时的加热时长为12分钟。
供热数据预测模块预测出未来目标温度和对应的加热时长后,将结果送入物联网(IoT)设备,让物联网设备控制供热设备在对应时间段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供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认未来的环境温度,确认对应的未来保温系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并将其输出到预先设置好的温度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保证在考虑用户习惯、环境温度、空间保温等级等因素的情况下,未来有一个合适的加热规划,实现供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用户体验提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装置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01、第二获取模块702、第三获取模块703和建立模块704。
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第一获取模块701,还用于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取预设历史天数内所述供热设备每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历史目标温度,其中,相同所述时间段下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的数量与所述预设历史天数相等;
对于相同所述时间段,若在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出现概率最大,则将一个或多个概率最大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二获取模块702,还用于获取所述供热设备停止加热时的第一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历史回水温度,其中,所述供热设备每次达到历史目标温度后会停止加热;
获取所述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第二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历史回水温度;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二获取模块7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差值,获取第一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二系数;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三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三获取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第三获取模块703,还用于获取相同区域内所有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在多个所述保温能力所指的数值范围内,将所述空间划分为多个不同保温等级;
在每个所述保温等级中,对应每个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建立模块704,用于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的硬件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8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该设备80还包括通信部件803。其中,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通信部件803通过总线804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执行所述存储器8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执行如上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处理器8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包括:
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取预设历史天数内所述供热设备每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历史目标温度,其中,相同所述时间段下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的数量与所述预设历史天数相等;
对于相同所述时间段,若在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出现概率最大,则将一个或多个概率最大的所述历史目标温度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包括:
获取所述供热设备停止加热时的第一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历史回水温度,其中,所述供热设备每次达到历史目标温度后会停止加热;
获取所述供热设备重新开始加热的第二时间点,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历史回水温度;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差值,获取第一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历史回水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二系数;
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历史回水温度的差值,获取第三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相同区域内所有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在多个所述保温能力所指的数值范围内,将所述空间划分为多个不同保温等级;
在每个所述保温等级中,对应每个所述环境温度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获取所述空间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并根据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获取未来保温系数;
预测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未来环境温度和所述空间的保温等级,获取所述空间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
将所述未来保温系数、未来对应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未来的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输入所述温度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所述空间未来所处时间段对应的未来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间的未来目标温度,获取所述空间对应的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和所述未来环境温度下,达到所述未来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长度,以使所述供热设备在所述未来所处时间段下根据所述加热时间长度进行加热。
8.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设备的多个历史目标温度,并从多个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中获取某个历史目标温度作为所述供热设备的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所述历史目标温度为在某个历史阶段设置的要求所述供热设备达到的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设备所在空间的历史环境温度和所述供热设备的历史回水温度,获取所述空间的保温能力;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温能力和环境温度,给所述空间划分保温等级,并设置第二参考目标温度,其中,每个所述保温等级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且每个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保温系数、所述第一参考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参考目标温度,获取预测所述空间未来目标温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未来目标温度。
9.一种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1265814.3A 2023-09-27 2023-09-27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7433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5814.3A CN117433058A (zh) 2023-09-27 2023-09-27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5814.3A CN117433058A (zh) 2023-09-27 2023-09-27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058A true CN117433058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5814.3A Pending CN117433058A (zh) 2023-09-27 2023-09-27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30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016A (zh) * 2024-03-13 2024-04-12 梁山恒源热力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供热系统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016A (zh) * 2024-03-13 2024-04-12 梁山恒源热力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供热系统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63337A1 (en) Remote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ng thermostat to achieve just in time conditioning
CN117433058A (zh) 供热设备的热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18031052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JP6605181B2 (ja) 運転制御装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運転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369350B1 (ko) 인공신경망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설비의 에너지 사용량 및 데이터 예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4183928B (zh) 热水器、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5111816A (zh) 用于检测电子膨胀阀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10182B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23902B (zh) 车辆冷却风扇的控制信息确定方法、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91275B (zh) 用于空调压缩机的预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37701B (zh)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1623486A (zh) 开机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050373A (zh)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1895600A (zh) 一种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5143638B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07616B (zh) 一种温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204662A (zh) 夏季尖峰负荷的可削减潜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7330750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3295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5143644B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06931B (zh) 机组的组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97633A (zh) 热水器的设定温度确定方法及热水器
CN112212517B (zh) 热水器的温度调节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25668A (zh) 能源系统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13091213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