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2307A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12307A CN117412307A CN202311332130.0A CN202311332130A CN117412307A CN 117412307 A CN117412307 A CN 117412307A CN 202311332130 A CN202311332130 A CN 202311332130A CN 117412307 A CN117412307 A CN 1174123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wireless network
- target
- adjustment
- cove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在一个由若干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组成的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构建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获取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接收端设备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比较接收信号强度预测值和接收信号强度实测值,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计算影响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判段第一最小覆盖范围是否满足调整要求,进一步判断是否可以选用备选频段,当备选频段不满足调整要求时,计算目标设备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当第二最小覆盖范围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发出告警信息,对满足调整要求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信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设备的发展,接入无线网络的用户设备和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越来越多,无线网络发射终端间会出现大量覆盖重叠的区域,在覆盖范围重叠的区域中,无线网络发射终端发射出的频谱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多层镂空的建筑内部例如多层的大会堂和镂空结构的工厂厂房。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给频段增加编码作为信道的区分标志,并且通过算法对信号加以区分,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对特定算法加以修改以适应特定环境,并不使用与企业应用场景如企业例如企业园区,企业级无线通信设备无法支持对通信算法底层的修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100:在一个由若干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组成的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获取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运行参数,构建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与覆盖距离的第一模型和发射天线的覆盖区域中接收端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距离关系的第二模型,所述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支持至少两个频段的无线网络信号;
步骤S200:获取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接收端设备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将出现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连接终端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根据第二模型对目标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预测,比较接收信号强度预测值和接收信号强度实测值,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步骤S300:计算影响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判段第一最小覆盖范围是否满足调整要求,当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判断是否可以选用备选频段,当备选频段不满足调整要求时,计算目标设备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当第二最小覆盖范围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发出告警信息,对满足调整要求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
步骤S400:对步骤S300调整后的调整结果中出现的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并进行接收端设备信号强度检测,获取出现的新告警的接收端设备返回步骤S200;
步骤S500:对循环过程进行监控,当问题出现闭环时发出告警,标记问题的起始信息,提交至有关管理人员。
进一步的,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01:从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信息中获取目标设备上联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AP1,将AP1与目标设备连接的频段设置为目标频段,所述目标频段为目标设备使用通信业务类型对应频段的一个子频段,获取使用在目标频段上存在通信业务,且与AP1覆盖范围的重合部分中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2;
步骤S202: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2,在D1-D2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参考设备,在D2-D1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二参考设备,分别获取D1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1和D2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2;
D1-D2表示在D1的范围中去除同时属于D1和D2的部分,D2-D1表示在D2的范围中去除同时属于D1和D2的部分,为了能准确计算出环境衰减因子,选择不处于D1和D2的公共部分的接收端设备作为参考设备;
步骤S203:获取目标设备与AP1的距离dis1和目标设备与AP2的距离dis2,根据所述第二模型,计算目标设备相对于AP1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1和目标设备相对于AP2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2,获取目标设备实际的信号接收强度RxL0,当RxL0-RxL1<RxL0-RxL2时,判断目标设备受到AP2发射目标频率的干扰。
RxL0表示目标设备实际测得的接收信号强度,RxL1表示通过模型预测,在不考虑同频干扰的情况下,由于距离的变化,目标设备理想状态的接收AP1发出信号的信号接收强度,RxL2表示通过模型预测,在不考虑同频干扰的情况下,由于距离的变化,目标设备理想状态的接收AP2发出信号的信号接收强度,在不考虑同频干扰的情况下,由于RxL1>RxL2,所以目标设备选择信号强度更强的AP1设备作为上联设备,由于同频干扰的存在,当信号衰减强度超过理论上距离增加造成的信号强度衰减时,即通信频率造成的信号衰减是信号衰减的主导原因时,判断目标设备受到同频干扰;
进一步的,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01:将AP2覆盖范围中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中与AP2距离最远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边界设备Ub1,从Ub1的历史运行记录中获取Ub1与AP2的历史通信传输速度,提取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计算Ub1的加权传输速率vp1,其中,vi表示Ub1与AP2的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Ti表示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在历史运行记录中持续的时长,T表示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时长;
步骤S302:计算Ub1在与AP2在目标频段中进行无线信息传输速率为vp1时需要的最低输入信号强度,根据所述最低输入信号强度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进一步根据第二模型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D21 min,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通过将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调整至所述最小功率,将D2的调整为D21 min,完成对AP2的调整;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进入步骤S303;
步骤S303:获取AP2中支持的信号频段作为备选频段,其中备选频段需满足:f2<f0,中f0表示目标频段的频率最小值,f2表示备选频段的频率最大值,将AP2备选频段的最大发射功率和dis2带入第一模型,计算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信号强度,通过香农公式计算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连接速率v2 max,当v2 max>vp1时,根据计算v2 max的过程,反推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连接速率为vp1时,所需要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P2 L,根据第一模型对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将Ub1与AP2的连接频段更改为备选频段,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更改为dis2;
通信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覆盖范围越小,但更高的频带可以使用更大带宽,支持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例如2.4GHz带宽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比5.8GHz带宽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大,但是无线传输速率低,当高频段出现同频干扰时,将低频段满足传输要求的目标设备的通信转移至低频段,以错开频段的使用;
步骤S304:当v2 max≤vp1时,对仿照步骤S301的计算过程,计算目标设备在使用目标频段时,与AP1进行通信的加权传输速率vp2和AP1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D12 min,当D12 min与D2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将D1的调整为D12 min,完成对AP1的调整;当D12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提醒有关管理人员无法调整。
进一步的,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01: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2,获取目标频段对应的父频段,将发射所述父频段无线信号,且所述父频段的覆盖范围与AP1和AP2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合部分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3;
步骤S402:将AP3属于所述父频段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设置为D3,计算业务盲区Dx,Dx=(D1+D2+D3)-(D* 1+D* 2+D3),计算Dx的面积Sdx,当Sdx≠0时,对AP3进行功率提升,使得AP3提供的所述通信业务覆盖Dx区域;
步骤S403:对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各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步骤S200中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的判断步骤,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通信信号的频段覆盖范围经过调整后受到同频干扰的接收端设备记为下一目标设备,进入步骤S300循环。
进一步的,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对每个循环过程对应的调整过程进行记录,所述调整过程包括每个循环过程对应调整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的频段覆盖范围和调整后的频段覆盖范围;
步骤S502:汇集各次调整过程,记入无线网络调整过程序列{a1,a2,a3,……,an},其中,a1,a2,a3,……,an分别表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n次调整过程对应的调整结果;
步骤S503:当第n次的调整过程与前n-1次的调整过程出现相同时,判断循环过程出现闭环,提醒有关管理人员覆盖范围无法调整,并将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的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恢复至第1次调整过程之前,向有关管理人员提供第1次调整过程a1对应的AP1、AP2、目标设备和目标频段信息。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方法,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系统包括:
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同频干扰检测模块、覆盖范围调整模块、补盲控制模块、循环监控模块和告警模块,其中,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和接受终端的运行数据,管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覆盖范围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补盲控制模块用于对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循环监控模块用于循环过程进行监测,告警模块用于判断和发出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同频干扰检测模块包括: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和同频干扰判断单元,其中,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环境衰减因子,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理想信号接收强度,同频干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进一步的,覆盖范围调整模块包括:加权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第一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计算单元、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和调整判断单元,其中,加权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加权传输速率,第一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调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满足覆盖范围调整条件。
进一步的,补盲控制模块包括:覆盖范围获取单元、覆盖范围比较单元和补盲控制单元,其中,覆盖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补盲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进行补盲。
进一步的,循环监控模块包括: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和循环控制单元,其中,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调整过程,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用于管理调整过程序列,循环控制单元用于输出调整循环的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的影响,控制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削减同频干扰对目标设备的影响,并考虑到在对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覆盖范围的调整过程中,对其他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区域产生影响,提出对调整过程的监控,既对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做出有效调节,又避免系统一直处于自发调节中对设备造成故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调整前的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步骤S100:在一个由若干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组成的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获取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运行参数,构建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与覆盖距离的第一模型和发射天线的覆盖区域中接收端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距离关系的第二模型,所述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支持至少两个频段的无线网络信号。
在采用无线通信频段划分通信资源时,通过频段区分不同的信道,例如2.4GHz频段,5.2GHz和5.8GHz,不同频段对应承载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频段下设置不同的子频段用于对于信道资源进一步划分,例如:在5.8GHz频段,中国开放有149、153、157、161、165这5个信道,例如,149信道中心频率为5745MHz,频带范围为5735MHz-5755MHz,153信道中心频率为5765MHz,频带范围为5755MHz-5775MHz,在2.4GHz频段,中国开放14个信道中的前13个信道,例如,1信道中心频率为2412MHz,频带范围为2402MHz-2422MHz,13信道中心频率为2472MHz,频带范围为2462MHz-2482MHz,在同一频段中的不同信道可以通过组合和捆绑支持不同的通信业务;
第一模型中包括:其中strengthS表示空间中信号强度,powerA表示发射功率,GA表示天线增益,d表示距离,对于同一天线来说,天线增益是固定参数;
第二模型中包括:其中p表示距离,单位为“米”,B表示接收信号强度,A表示发射端和接受端相隔一米时的信号强度,k为环境衰减因子,在实施过程中B可采用RSSI作为接收信号强度的指标,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来判定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在移动端表示为Rx在发送端表示为RSSI;
步骤S200:获取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接收端设备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将出现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连接终端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根据第二模型对目标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预测,比较接收信号强度预测值和接收信号强度实测值,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其中,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01:从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信息中获取目标设备上联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AP1,将AP1与目标设备连接的频段设置为目标频段,所述目标频段为目标设备使用通信业务类型对应频段的一个子频段,获取使用在目标频段上存在通信业务,且与AP1覆盖范围的重合部分中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2;
步骤S202: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2,在D1-D2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参考设备,在D2-D1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二参考设备,分别获取D1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1和D2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2;
根据可知/>分别获取D1和D2的衰减因子;
步骤S203:获取目标设备与AP1的距离dis1和目标设备与AP2的距离dis2,根据所述第二模型,计算目标设备相对于AP1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1和目标设备相对于AP2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2,获取目标设备实际的信号接收强度RxL0,当RxL0-RxL1<RxL0-RxL2时,判断目标设备受到AP2发射目标频率的干扰。
步骤S300:计算影响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判段第一最小覆盖范围是否满足调整要求,当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判断是否可以选用备选频段,当备选频段不满足调整要求时,计算目标设备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当第二最小覆盖范围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发出告警信息,对满足调整要求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
其中,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01:将AP2覆盖范围中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中与AP2距离最远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边界设备Ub1,从Ub1的历史运行记录中获取Ub1与AP2的历史通信传输速度,提取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计算Ub1的加权传输速率vp1,其中,vi表示Ub1与AP2的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Ti表示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在历史运行记录中持续的时长,T表示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时长;
步骤S302:计算Ub1在与AP2在目标频段中进行无线信息传输速率为vp1时需要的最低输入信号强度,根据所述最低输入信号强度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进一步根据第二模型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D21 min,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通过将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调整至所述最小功率,将D2的调整为D21 min,完成对AP2的调整;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进入步骤S303;
步骤S303:获取AP2中支持的信号频段作为备选频段,其中备选频段需满足:f2<f0,中f0表示目标频段的频率最小值,f2表示备选频段的频率最大值,将AP2备选频段的最大发射功率和dis2带入第一模型,计算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信号强度,通过香农公式计算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连接速率v2 max,当v2 max>vp1时,根据计算v2 max的过程,反推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连接速率为vp1时,所需要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P2 L,根据第一模型对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将Ub1与AP2的连接频段更改为备选频段,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更改为dis2;
较为优选的,当前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的发射功率已满足条件时不需要对备选频带对应的天线进行功率调整;
步骤S304:当v2 max≤vp1时,对仿照步骤S301的计算过程,计算目标设备在使用目标频段时,与AP1进行通信的加权传输速率vp2和AP1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D12 min,当D12 min与D2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将D1的调整为D12 min,完成对AP1的调整;当D12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提醒有关管理人员无法调整。
步骤S400:对步骤S300调整后的调整结果中出现的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并进行接收端设备信号强度检测,获取出现的新告警的接收端设备返回步骤S200;
其中,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01: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2,获取目标频段对应的父频段,将发射所述父频段无线信号,且所述父频段的覆盖范围与AP1和AP2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合部分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3;
例如,5.8GHz频段中149信道对应的频段、153信道对应的频段和157信道对应的频段,同属一个父频段5.8GHz频段,当出现149信道对应的频段的同频干扰后,调整对应的无线网络反射终端的覆盖范围,可能会出现5.8GHz频段的信号盲区,所以需要157信道对应频段或153信道对应频段的覆盖范围变大,去弥补信号盲区;
步骤S402:将AP3属于所述父频段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设置为D3,计算业务盲区Dx,Dx=(D1+D2+D3)-(D* 1+D* 2+D3),计算Dx的面积Sdx,当Sdx≠0时,对AP3进行功率提升,使得AP3提供的所述通信业务覆盖Dx区域;
步骤S403:对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各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步骤S200中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的判断步骤,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通信信号的频段覆盖范围经过调整后受到同频干扰的接收端设备记为下一目标设备,进入步骤S300循环。
图3表示一种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调整前的覆盖范围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表示目标设备上联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图4表示一种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示意图,其中虚线区域对应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调整前的覆盖范围;
步骤S500:对循环过程进行监控,当问题出现闭环时发出告警,标记问题的起始信息,提交至有关管理人员;
其中,步骤S501:对每个循环过程对应的调整过程进行记录,所述调整过程包括每个循环过程对应调整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的频段覆盖范围和调整后的频段覆盖范围;
步骤S502:汇集各次调整过程,记入无线网络调整过程序列{a1,a2,a3,……,an},其中,a1,a2,a3,……,an分别表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n次调整过程对应的调整结果;
步骤S503:当第n次的调整过程与前n-1次的调整过程出现相同时,判断循环过程出现闭环,提醒有关管理人员覆盖范围无法调整,并将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的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恢复至第1次调整过程之前,向有关管理人员提供第1次调整过程a1对应的AP1、AP2、目标设备和目标频段信息。
例如:一次调整过程的顺序为a1→a2→a3→a4→a5→a3时当检测到需要第二次进行a3对应的调整过程时,打断循环,提醒有关管理人员无法调整,将无线终端的状态调整至实施a1过程前,并上报有关a1的同频干扰信息。
系统包括: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同频干扰检测模块、覆盖范围调整模块、补盲控制模块、循环监控模块和告警模块;
其中,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和接受终端的运行数据,管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
其中,覆盖范围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其中,同频干扰检测模块包括: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和同频干扰判断单元,其中,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环境衰减因子,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理想信号接收强度,同频干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其中,补盲控制模块用于对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其中,补盲控制模块包括:覆盖范围获取单元、覆盖范围比较单元和补盲控制单元,其中,覆盖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补盲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进行补盲。
其中,循环监控模块用于循环过程进行监测,其中,循环监控模块包括: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和循环控制单元,其中,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调整过程,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用于管理调整过程序列,循环控制单元用于输出调整循环的结果。
其中,告警模块用于判断和发出告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一个由若干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组成的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获取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运行参数,构建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与覆盖距离的第一模型和发射天线的覆盖区域中接收端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距离关系的第二模型,所述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支持至少两个频段的无线网络信号;
步骤S200:获取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接收端设备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将出现接收信号强度告警信息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连接终端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根据第二模型对目标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预测,比较接收信号强度预测值和接收信号强度实测值,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获取发出干扰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
步骤S300:计算影响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判段第一最小覆盖范围是否满足调整要求,当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判断是否可以选用备选频段,当备选频段不满足调整要求时,计算目标设备的上联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当第二最小覆盖范围不满足调整要求时,发出告警信息,对满足调整要求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
步骤S400:对步骤S300调整后的调整结果中出现的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并进行接收端设备信号强度检测,获取出现的新告警的接收端设备返回步骤S200;
步骤S500:对循环过程进行监控,当问题出现闭环时发出告警,标记问题的起始信息,提交至有关管理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01:从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信息中获取目标设备上联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AP1,将AP1与目标设备连接的频段设置为目标频段,所述目标频段为目标设备使用通信业务类型对应频段的一个子频段,获取使用在目标频段上存在通信业务,且与AP1覆盖范围的重合部分中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2;
步骤S202: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D2,在D1-D2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参考设备,在D2-D1的范围中获取一个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二参考设备,分别获取D1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1和D2中的环境衰减因子k2;
步骤S203:获取目标设备与AP1的距离dis1和目标设备与AP2的距离dis2,根据所述第二模型,计算目标设备相对于AP1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1和目标设备相对于AP2的理想信号接收强度RxL2,获取目标设备实际的信号接收强度RxL0,当RxL0-RxL1>RxL0-RxL2时,判断目标设备受到AP2发射目标频率的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01:将AP2覆盖范围中使用目标频段的接收端设备中与AP2距离最远的接收端设备设置为第一边界设备Ub1,从Ub1的历史运行记录中获取Ub1与AP2的历史通信传输速度,提取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计算Ub1的加权传输速率vp1,其中, vi表示Ub1与AP2的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Ti表示第i种历史通信传输速度在历史运行记录中持续的时长,T表示历史运行记录的总时长;
步骤S302:计算Ub1在与AP2在目标频段中进行无线信息传输速率为vp1时需要的最低输入信号强度,根据所述最低输入信号强度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进一步根据第二模型计算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一最小覆盖范围D21 min,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通过将AP2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最小功率调整至所述最小功率,将D2的调整为D21 min,完成对AP2的调整;当D21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进入步骤S303;
步骤S303:获取AP2中支持的信号频段作为备选频段,其中备选频段需满足:f2<f0,中f0表示目标频段的频率最小值,f2表示备选频段的频率最大值,将AP2备选频段的最大发射功率和dis2带入第一模型,计算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信号强度,通过香农公式计算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的最大连接速率v2 max,当v2 max>vp1时,根据计算v2 max的过程,反推出AP2备选频段在dis2距离上连接速率为vp1时,所需要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P2 L,根据第一模型对AP2备选频带对应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将Ub1与AP2的连接频段更改为备选频段,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更改为dis2;
步骤S304:当v2 max≤vp1时,对仿照步骤S301的计算过程,计算目标设备在使用目标频段时,与AP1进行通信的加权传输速率vp2和AP1发射目标频段信号时的第二最小覆盖范围D12 min,当D12 min与D2的重合区域中不包括目标设备时,将D1的调整为D12 min,完成对AP1的调整;当D12 min与D1的重合区域中包括目标设备时,提醒有关管理人员无法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01:获取AP1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1和AP2的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调整后的覆盖范围D* 2,获取目标频段对应的父频段,将发射所述父频段通信信号,且所述父频段的覆盖范围与AP1和AP2目标频段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合部分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设置为AP3;
步骤S402:将AP3属于所述父频段的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设置为D3,计算业务盲区Dx,Dx=(D1+D2+D3)-(D* 1+D* 2+D3),计算Dx的面积Sdx,当Sdx≠0时,对AP3进行功率提升,使得AP3提供的所述通信业务覆盖Dx区域;
步骤S403:对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各个接收端设备进行步骤S200中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的判断步骤,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通信信号的频段覆盖范围经过调整后受到同频干扰的接收端设备记为下一目标设备,进入步骤S300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对每个循环过程对应的调整过程进行记录,所述调整过程包括每个循环过程对应调整的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的频段覆盖范围和调整后的频段覆盖范围;
步骤S502:汇集各次调整过程,记入无线网络调整过程序列{a1,a2,a3,……,an},其中,a1,a2,a3,……,an分别表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n次调整过程对应的调整结果;
步骤S503:当第n次的调整过程与前n-1次的调整过程出现相同时,判断循环过程出现闭环,提醒有关管理人员覆盖范围无法调整,并将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网络中的各个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恢复至第1次调整过程之前,向有关管理人员提供第1次调整过程a1对应的AP1、AP2、目标设备和目标频段信息。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方法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同频干扰检测模块、覆盖范围调整模块、补盲控制模块、循环监控模块和告警模块,其中,无线网络终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无线网络发射终端和接受终端的运行数据,管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覆盖范围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无线网络发射终端的覆盖范围,补盲控制模块用于对信号盲区进行补盲,循环监控模块用于循环过程进行监测,告警模块用于判断和发出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同频干扰检测模块包括: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和同频干扰判断单元,其中,衰减因子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环境衰减因子,理想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理想信号接收强度,同频干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范围调整模块包括:加权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第一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计算单元、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和调整判断单元,其中,加权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加权传输速率,第一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最小覆盖范围,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备选频段最大连接速度,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二最小覆盖范围,调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满足覆盖范围调整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补盲控制模块包括:覆盖范围获取单元、覆盖范围比较单元和补盲控制单元,其中,覆盖范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覆盖范围,补盲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线网络发射终端进行补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监控模块包括: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和循环控制单元,其中,调整过程进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调整过程,调整过程序列管理单元用于管理调整过程序列,循环控制单元用于输出调整循环的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2130.0A CN117412307B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2130.0A CN117412307B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2307A true CN117412307A (zh) | 2024-01-16 |
CN117412307B CN117412307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8948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32130.0A Active CN117412307B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1230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462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075A (zh) * | 2016-01-26 | 2016-06-29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路面井盖的wifi全面覆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658573A (zh) * | 2017-01-10 | 2017-05-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1464944A (zh) * | 2020-04-02 | 2020-07-28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电子围栏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12203225A (zh) * | 2020-02-22 | 2021-01-08 | 杜义平 | 基于通信业务的网络稳定性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16506932A (zh) * | 2023-06-28 | 2023-07-28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3
- 2023-10-16 CN CN202311332130.0A patent/CN1174123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462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075A (zh) * | 2016-01-26 | 2016-06-29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路面井盖的wifi全面覆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658573A (zh) * | 2017-01-10 | 2017-05-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2203225A (zh) * | 2020-02-22 | 2021-01-08 | 杜义平 | 基于通信业务的网络稳定性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11464944A (zh) * | 2020-04-02 | 2020-07-28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电子围栏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16506932A (zh) * | 2023-06-28 | 2023-07-28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12307B (zh) | 202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10676B2 (en) |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and maximizing capacity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ellular networks | |
US10039021B2 (en) | Processing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detection results | |
CN107251603B (zh) | 一种分析无线网络性能的方法和系统 | |
EP322504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cell specific antenna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
JP539595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カバレッジ及び容量を最適化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5603093A (en) |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of interference by a base station of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572478B (zh) | 一种构造无线栅格的方法及基站 | |
US20100135174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radio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 |
JP6982719B2 (ja) | オーバーシュートセルの自動識別および最適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1039462B (zh) | 在相同信道的基本服务集之间选择动态频率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78580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s (EDTs) in radio nodes deploying listen before talk within a coordinated network to improve throughput on shared spectrum | |
US1194363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nfiguration, testing and/or deployment of a wireless system including a wireless extender | |
CN108471625A (zh) | 物联网无线通信质量自动监测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 |
EP2150070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propagation status gathering method | |
US20180302173A1 (en) | Guided distribu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positiv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detection, measurement and mitigation employ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n internet connection | |
CA2182817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analysis | |
US6442387B1 (en) | Method of estimating interference level in a radio system | |
US10382179B2 (en) | Adapting reference signal density | |
EP3700253B1 (en) | Predict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quality | |
CN117412307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 | |
US11800382B1 (en) | Coverage improvement for 5G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1225408B (zh) | 基于SmallCell基站的无线环境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06022352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 | |
CN112601276A (zh) | 一种时隙干扰的解决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 |
WO1998033344A1 (en) | Measuring usage of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