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1191A -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1191A
CN117411191A CN202311716669.6A CN202311716669A CN117411191A CN 117411191 A CN117411191 A CN 117411191A CN 202311716669 A CN202311716669 A CN 202311716669A CN 117411191 A CN117411191 A CN 117411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mode
data item
network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66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11191B (zh
Inventor
谭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ao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ao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ao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aok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66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7J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柜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本发明通过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并在配电柜远程通信过程中获取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进而将其结合各通信方式的通信安全度进行优选通信方式选取,实现了优选通信方式的全面合理选取,使得选取的通信方式既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通信需求,又能够达到通信安全性要求,同时从远程访问指令中确定访问者对应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并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权限访问数据项中识别出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而利用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使得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更加严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柜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背景技术
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是指配电柜配备了远程智能控制和监控功能的设备。这种智能化的配电柜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可以远程监测、控制。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从任何地点对配电柜进行操作、访问、控制,一方面减少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借助远程诊断功能,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有助于降低维修成本,减少故障处理时间,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对配电柜的远程控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由于远程控制需要利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这就涉及到通信方式的选取,然而现有技术考虑到远程控制系统常常与网络相连,如果通信不安全,容易受到网络攻击,造成信息泄露,使得在选取通信方式时过度追求通信安全性,忽略了对通信稳定性的考量,导致通信方式的选取依据过于片面,容易造成选取的通信方式无法稳定地进行信息传递,从而难以满足最基本的通信需求。
第一、受远程控制安全性的考虑,通常都会对远程访问人员进行访问权限设置,以达到远程访问限制的目的,但这种远程访问限制脱离了通信网络环境,只是针对远程访问人员的权限级别进行访问限制,适用于理想通信网络环境下的,但实际的通信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会出现权限级别较高的远程访问人员在不佳的通信网络环境下访问敏感、重要信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重要数据的泄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远程访问的限制过于宽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限制力度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针对远程控制优化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包括:通信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
网络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由此确定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
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用于从远程控制库中获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
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和通信安全度选取优选通信方式。
通信质量检测模块,用于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通信质量指征,解析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
通信方式动态切换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进行通信方式动态切换。
远程访问限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指令,由此进行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获取,进而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
远程控制库,用于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需求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存储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及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存储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存储满足各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和满足各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环境参数包括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其中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的确定过程如下:将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导入表达式计算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式中/>、/>、/>、/>分别表示为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抖动率,/>表示为理想传输速度,/>表示为预设常量,/>,/>表示为自然常数。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分析过程如下: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利用分析算法,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式中/>表示为通信方式编号,/>,/>、/>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获取过程如下: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具体包括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和安全协议。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导入相应指标的安全评价算法,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代入统计公式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式中/>、/>、/>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的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满分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预先设置的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占比因子。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优选通信方式的具体选取过程如下: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和通信稳定度导入表达式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价值度。
将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价值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通信方式的排列结果,并从排列结果中提取排在第一位的通信方式作为优选通信方式。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指征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和误码率,其中通信质量系数的解析公式为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优选通信方式的通信质量系数进行通信方式动态切换参见下述过程: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网络环境参数进行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计算,得到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将使用优选通信方式前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记为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由此将各通信时刻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与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进行对比,通过表达式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一致度。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质量系数与设置的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进行对比,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其中,式中/>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小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大于或等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与网络环境一致度导入模型
,模型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基于远程访问指令进行访问者身份识别,进而将访问者身份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进行比对,从中获取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
将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进行匹配,进而将匹配成功的运行数据项作为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参见下述过程:统计成套配电柜的运行数据项数量,并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同时获取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由此利用表达式,计算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式中/>表示为运行数据项的编号,/>,/>表示为第/>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
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优选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记为达标重要度。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与达标重要度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大于或等于达标重要度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
基于通信达标度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作为上限占用空间。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与上限占用空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小于或等于上限占用空间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
将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与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进行对比,从中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有效运行数据项。
将有效运行数据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适配访问数据项。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过程为:从远程访问指令中提取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并与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若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与适配访问数据项一致,则允许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反之则禁止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并在配电柜远程控制过程中进行网络环境检测,由此获取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进而将其结合各通信方式的通信安全度进行优选通信方式选取,实现了优选通信方式的全面合理选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选取通信方式对通信安全的过度追求,使得选取的通信方式既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通信需求,又能够达到通信安全性要求。
(2)本发明在选取优选通信方式后还增加了对通信质量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优选通信方式的动态切换,避免在选取优选通信方式后对通信方式的固化使用,使得使用的通信方式能够动态适配通信环境,强化了通信方式的选取适用性。
(3)本发明通过从远程访问指令中确定访问者对应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并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权限访问数据项中识别出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而利用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使得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更加严格,从而有效避免了重要数据的泄露,实现了远程访问限制力度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包括:通信方式获取模块、网络环境检测模块、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通信质量检测模块、通信方式动态切换模块、远程访问限制模块和远程控制库。
上述中通信方式获取模块分别与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和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连接,网络环境检测模块与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连接,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和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均与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连接,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与通信质量检测模块连接,通信质量检测模块分别与通信方式动态切换模块和远程访问限制模块连接,远程控制库分别与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和远程访问限制模块连接。
所述通信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具体示例地,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蜂窝网络、LoRaWAN等。
所述网络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其中网络环境参数包括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由此确定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优选地,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的确定过程如下:将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导入表达式计算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式中/>、/>、/>、/>分别表示为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抖动率,/>表示为理想传输速度,/>表示为预设常量,/>表示为自然常数。其中传输速度越接近理想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越大,延迟率越小,抖动率越小,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越大。
上述中理想传输速度的获取方式如下:获取远程控制网络的带宽,并根据带宽获取在相应带宽下的最大传输速度记为理想传输速度。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中选择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作为网络环境参数的原因在于远程控制通常需要快速、准确且稳定的响应,因而传输速度的快慢会影响远程控制效果,其次网络的可用性直接影响远程控制的可靠性,高可用性的网络可以确保控制不会因为网络故障而中断,再者远程控制对实时性要求高,因此低延迟非常关键,高延迟会导致控制指令的延迟响应,影响操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最后低抖动可以保证控制指令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对于远程控制非常有必要。由上可知实现远程控制的网络传输对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较为敏感,因而选择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作为网络环境参数是较为合理且准确的。
所述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具体分析过程如下: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利用分析算法,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式中/>表示为通信方式编号,/>,/>、/>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其中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对通信稳定度的影响为正影响。
所述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用于从远程控制库中获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具体获取过程如下: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具体包括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和安全协议。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导入相应指标的安全评价算法,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
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信号传播媒介的安全评价算法为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信号传播媒介与相应算法中设定的各种信号传播媒介对应的安全评分值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各通信方式对应信号传播媒介的安全评分值,示例性的,以太网对应的信号传播媒介为双绞线,蜂窝网络的信号传播媒介为无线电波,LoRaWAN的信号传播媒介为无线电频谱。
进一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加密标准的安全评价算法为将各通信方式的加密标准与相应算法中设定的各种加密标准对应的安全评分值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各通信方式对应加密标准的安全评分值。
再进一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安全协议的安全评价算法为将各通信方式的安全协议与相应算法中设定的各种安全协议对应的安全评分值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各通信方式对应安全协议的安全评分值。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代入统计公式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式中/>、/>、/>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的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满分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预先设置的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占比因子,示例性的,/>,/>,/>、/>、/>取值为100。
所述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和通信安全度选取优选通信方式,具体选取过程如下: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和通信稳定度导入表达式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价值度,其中通信稳定度和通信安全度均对通信价值度产生积极影响。
将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价值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通信方式的排列结果,并从排列结果中提取排在第一位的通信方式作为优选通信方式。
本发明通过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并在配电柜远程控制过程中进行网络环境检测,由此获取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进而将其结合各通信方式的通信安全度进行优选通信方式选取,实现了优选通信方式的全面合理选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选取通信方式对通信安全的过度追求,使得选取的通信方式既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通信需求,又能够达到通信安全性要求。
所述通信质量检测模块用于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通信质量指征,其中通信质量指征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和误码率,解析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具体地,通信质量系数的解析公式为
在上述式中,信号强度越接近理想信号强度,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小,通信质量系数越大。
上述中理想信号强度同理参照理想传输速度的获取方式。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中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是从开始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起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通信质量指征检测及通信质量系数分析,得到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
所述通信方式动态切换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进行通信方式动态切换,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网络环境参数进行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计算,得到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将使用优选通信方式前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记为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由此将各通信时刻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与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进行对比,通过表达式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一致度,其中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越接近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网络环境一致度越大。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质量系数与设置的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进行对比,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其中,式中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小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大于或等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
特别地,在通信质量系数的解析公式中,通信质量系数的取值区间为,因而达标通信质量系数可以取值为0.7。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与网络环境一致度导入模型
,模型中
本发明在选取优选通信方式后还增加了对通信质量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优选通信方式的动态切换,避免在选取优选通信方式后对通信方式的固化使用,使得使用的通信方式能够动态适配通信环境,强化了通信方式的选取适用性。
所述远程访问限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指令,由此进行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获取,进而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
在上述实施的方案中,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基于远程访问指令进行访问者身份识别,进而将访问者身份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进行比对,从中获取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
在上述方案的示例中,访问者身份识别方式可以为提取用户名,用户名即为访问者身份,还可以提取用户的IP地址或MAC地址,由此识别访问者身份。
将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进行匹配,进而将匹配成功的运行数据项作为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
进一步地,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参见下述过程:统计成套配电柜的运行数据项数量,并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同时获取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由此利用表达式,计算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式中/>表示为运行数据项的编号,/>,/>表示为第/>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表示为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中的中位监测频率,其中监测频率越高,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越大。
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成套配电柜的运行数据项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温度、湿度、开关状态、告警信息等。
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优选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记为达标重要度。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与达标重要度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大于或等于达标重要度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
基于通信达标度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作为上限占用空间。
需要理解的是当通信质量不佳时可能导致带宽受限,对于占用空间大的数据传输,一方面需要更长的传输时间,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因而通过通信达标度进行数据占用的筛选,可以使筛选出的数据更适配通信网络状态。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与上限占用空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小于或等于上限占用空间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
将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与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进行对比,从中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有效运行数据项。
将有效运行数据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适配访问数据项。
再进一步地,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过程为:从远程访问指令中提取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并与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若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与适配访问数据项一致,则允许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反之则禁止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
本发明通过从远程访问指令中确定访问者对应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并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权限访问数据项中识别出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而利用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使得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更加严格,从而有效避免了重要数据的泄露,实现了远程访问限制力度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所述远程控制库用于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需求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存储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及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存储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及占用空间,存储满足各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和满足各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发明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成套配电柜在远程控制中提供的通信方式;
网络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由此确定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通信稳定度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
通信安全度获取模块,用于从远程控制库中获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
优选通信方式选取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和通信安全度选取优选通信方式;
通信质量检测模块,用于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通信质量指征,解析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
通信方式动态切换模块,用于基于各通信时刻的通信质量系数进行通信方式动态切换;
远程访问限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指令,由此进行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获取,进而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远程访问限制;
远程控制库,用于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需求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存储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存储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及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存储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存储满足各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和满足各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环境参数包括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和抖动率,其中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的确定过程如下:
将远程控制的网络环境参数导入表达式计算网络环境品质系数/>,式中/>、/>、/>、/>分别表示为传输速度、可用性百分比、延迟率、抖动率,/>表示为理想传输速度,/>表示为预设常量,/>,/>表示为自然常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分析过程如下:
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及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利用分析算法,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在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下的通信稳定度/>,式中/>表示为通信方式编号,/>,/>、/>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的理想通信稳定度、在理想通信稳定度下的需求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获取过程如下:
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具体包括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和安全协议;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安全关联指标导入相应指标的安全评价算法,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各安全关联指标的安全评分值代入统计公式得到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式中/>、/>、/>分别表示为第/>通信方式对应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的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满分安全评分值,/>、/>、/>分别表示为预先设置的信号传播媒介、加密标准、安全协议对应的占比因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优选通信方式的具体选取过程如下:
将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安全度和通信稳定度导入表达式计算出各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价值度;
将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价值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通信方式的排列结果,并从排列结果中提取排在第一位的通信方式作为优选通信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质量指征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和误码率,其中通信质量系数的解析公式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优选通信方式的通信质量系数进行通信方式动态切换参见下述过程:
在使用优选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网络环境参数进行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计算,得到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
将使用优选通信方式前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记为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由此将各通信时刻的网络环境品质系数与原始网络环境品质系数进行对比,通过表达式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网络环境一致度;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质量系数与设置的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进行对比,计算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其中,式中/>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小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表示为通信质量系数大于或等于达标通信质量系数;
将各通信时刻对应的通信达标度与网络环境一致度导入模型
,模型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基于远程访问指令进行访问者身份识别,进而将访问者身份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对应的访问者身份进行比对,从中获取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
将访问者对应的访问权限级别与远程控制库中各级别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运行数据项进行匹配,进而将匹配成功的运行数据项作为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中选取适配访问数据项参见下述过程:
统计成套配电柜的运行数据项数量,并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同时获取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由此利用表达式,计算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式中/>表示为运行数据项的编号,/>,/>表示为第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表示为各运行数据项的监测频率中的中位监测频率;
基于优选通信方式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优选通信方式下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记为达标重要度;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重要度与达标重要度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大于或等于达标重要度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
基于通信达标度从远程控制库中提取满足通信达标度下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作为上限占用空间;
将各运行数据项的占用空间与上限占用空间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小于或等于上限占用空间的运行数据项,作为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
将第一达标运行数据项与第二达标运行数据项进行对比,从中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有效运行数据项;
将有效运行数据与访问者的权限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选取重合的运行数据项作为适配访问数据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访问限制的实施过程为:
从远程访问指令中提取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并与适配访问数据项进行对比,若需要访问的运行数据项与适配访问数据项一致,则允许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反之则禁止该运行数据项的访问。
CN202311716669.6A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Active CN117411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6669.6A CN117411191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6669.6A CN117411191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91A true CN117411191A (zh) 2024-01-16
CN117411191B CN117411191B (zh) 2024-02-13

Family

ID=8950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6669.6A Active CN117411191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11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4229A (ja) * 2015-01-29 2016-08-0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系統運用装置、電力系統運用方法及び電力系統運用システム
CN107681788A (zh) * 2017-11-14 2018-02-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大用户用电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9116812A (zh) * 2017-06-22 2019-01-01 上海智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SparkStreaming的智能配电柜、节能系统及方法
WO2021232387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
US20220103985A1 (en) * 2020-09-29 2022-03-3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obust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6962250A (zh) * 2022-04-15 2023-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55757A (zh) * 2023-09-11 2023-12-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信息通信故障预警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4229A (ja) * 2015-01-29 2016-08-0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系統運用装置、電力系統運用方法及び電力系統運用システム
CN109116812A (zh) * 2017-06-22 2019-01-01 上海智建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SparkStreaming的智能配电柜、节能系统及方法
CN107681788A (zh) * 2017-11-14 2018-02-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大用户用电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WO2021232387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
US20220103985A1 (en) * 2020-09-29 2022-03-3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obust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6962250A (zh) * 2022-04-15 2023-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55757A (zh) * 2023-09-11 2023-12-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信息通信故障预警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91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3226B (zh) 一种检测设备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09811B (zh) 一种基于ocsvm的电网异常行为检测、分析方法与系统
CN105426454B (zh) 智能电子设备与scd文件回路信息一致性检测方法
CN105242128A (zh)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
CN113655348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孪生网络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故障诊断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4871A (zh) 一种能源互联网信息支撑网络的异常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8804696A (zh) 电力用户电器指纹库的创建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85309A (zh) 在线办公设备的安全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4255784A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325405A (zh) 电池组一致性分析方法、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411191B (zh) 一种远程智能成套配电柜
Kummerow et al. Cyber-physical data stream assessment incorporating Digital Twins in future power systems
CN111856313B (zh) 双路电源实时监测装置
CN104008214B (zh) 智能变电站实时运行信息的存储方法及存储系统
CN116566045A (zh) 一种可自适应变电站多业务场景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8920305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记账的usb设备接入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2430962B1 (ko) 사물 인터넷 기반의 배전반 내부상태 관리 및 제어형 배전반 시스템
CN115239014A (zh) 一种强降雨致灾停电用户规模动态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0730163B (zh) 一种变电站主辅控联动方法及变电站辅控设备
CN111190073B (zh) 一种电网广域量测交互与搜索服务系统
CN114205855A (zh) 一种面向5g切片的馈线自动化业务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CN203502754U (zh) 一种基于实时扰动数据的负荷建模装置
Chen et al. Substation Knife Switch Status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Photoelectric Sensor
CN112199781A (zh) 船舶主机控制系统偶发性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488669A (zh) 一种基于arm9的ups远程智能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