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7159A -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7159A
CN117407159A CN202311297338.3A CN202311297338A CN117407159A CN 117407159 A CN117407159 A CN 117407159A CN 202311297338 A CN202311297338 A CN 202311297338A CN 117407159 A CN117407159 A CN 117407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space
node
data
transmitted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73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火城
何小春
马玮
王海涛
徐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73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7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7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存储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第一节点响应于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第二节点响应于申请成功指令,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能够提高节点的内存使用率以及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

Description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存储系统里面,采用内存作为中间的缓存,可以极大提升整套系统的性能。存储系统中一般会包括多层级的节点,通过多层级节点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大大提升。
在存储系统的使用中,面临一个技术挑战就是如何协调各层级节点上面的内存缓存使用率,避免一些节点上面的内存缓存耗光,而另外一些节点却处于空闲状态,导致存储效率降低。
因此,如何很好地整合多层级节点之间的配合使用,提高节点的内存使用率,以发挥出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节点的内存使用率以及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是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所述需求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二节点,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是存储系统的第二节点发送的,所述需求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二节点向存储系统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所述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申请信息后,即可根据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来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收待传输数据,并在确定能够接收待传输数据时,向第二节点反馈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从而使得第二节点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在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之前,通过预先在第一节点中申请目标内存空间的方式,避免了多个第二节点并发地向同一第一节点传输数据时造成数据拥塞,且能够更好地整合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配合使用,提高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grate节点和access节点的关联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中内存空间的分配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中内存空间的分配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中内存空间的分配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用以区别类似或不同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集中式的存储成为数据中心系统的瓶颈,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受益于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与标准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开始出现,分布式存储开始被广泛的应用起来。
分布式存储就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存储服务器上,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实际上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分布式存储的好处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在分布式存储系统里面,采用内存作为中间的缓存,可以极大提升整套系统的性能。在归档存储里面,migrate(归档软件的迁移)节点和access(归档软件的网关)节点里面都采用了linux的tmpfs内存文件系统做为文件读写缓存。
其中,tmpfs内存文件系统是指以内存为存储介质的文件系统,tmpfs内存文件系统的优势是占用固定的内存大小,而且为软件提供了POSIX类型的文件操作接口(即一组标准的文件操作接口)。
在存储软件的代码不做修改的基础上,可采用SSD盘替代tmpfs内存文件系统,从而提供持久化并且容量更大的数据缓存。
在分布式归档存储里面,如图1所示,每个migrate节点和access节点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集群里面的机器数量平行扩展,又称平行扩展模式。
在平行扩展模式里面,要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就是如何协调各个access节点上面的内存缓存使用率,避免一些节点上面的内存缓存耗光,而另外一些节点却是空闲着。
migrate节点是一个对外的节点,当它上面的内存缓存不足时,它可以通过主动等待来降低内存的压力,从而确保整套系统的顺利运转。但是access节点是一个同属于归档存储的节点,是migrate下层的软件模块,是一个被动接受数据的模块。如果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会浪费access上面的内存缓存能力。
在归档存储两个模块都采用了tmpfs的情况下,想要充分发挥内存缓存的能力,就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
相关技术中针对access节点的存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种方式是限速方案。通过对上层软件的输入速率进行限速,可以避免内存缓存耗光。具体的实现方式就是access节点定时生成一堆的token(即令牌,限速时定期分发的一种使用权限),access节点在每次接收数据之前都消费一个token,没有token就得等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接收端限制住数据流量。只要确保处理数据的速度大于输入速率,内存缓存就不会耗光。
该限速方案的优点较为明显,被使用的频次较高。但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充分发挥tmpfs内存缓存的高性能能力。也就是说,通过限速,最大的读写峰值也同时被限制了。
第二种方式是选择最大空闲节点的方案。Migrate节点向access节点发起数据传输之前,migrate节点都从access节点的集群(多个access节点)里面选择一个内存空间使用率最小的access节点。通过这种方式,在速率不高的情况下,能够均衡数据流在所有access节点之间的分布。
这种选择最大空闲节点的方案的优点是能够平均分配数据流在access节点里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实时查询所有access节点的内存使用率,并且在极端场景下,access的内存缓存还是会被耗光。
其原因就是因为总的输入数据流可能达到2GB/s。在一个tmpfs内存缓存配置为32GB的环境中,只需要16秒就可以把整个内存缓存用完。而这个时候,migrate节点还没有完成全部数据的传输。
这样,会造成查询时选择的最大剩余空间的节点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文件数据,进而内存耗尽,而这个时候所有的数据都还没有传输完成。这种场景不但没有均衡各个access节点之间的数据流量,而且容易出现内存耗尽,必须重试等待。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应用环境。如图2所示,该应用环境中包括存储系统20、服务器21和客户端22,存储系统20和服务器21以及客户端22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存储系统20中包括多个第一节点201和多个第二节点202。第一节点201和第二节点202存在层级关系,第一节点201是第二节点202的下层节点。
其中,存储系统可以单独设置,可以存储服务器21需要处理的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21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服务器上。其中,客户端2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
服务器2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云安全、主机安全等网络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客户端22以及服务器21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至步骤304:
步骤301,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中存储有待传输数据,第二节点在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时,该第一申请信息中至少携带有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也即,第二节点通过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即可告知第一节点若想要接收待传输数据,该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可通过执行如下实施例中的步骤601来接收待传输数据,并确定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申请信息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的形式不作限定。如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可通过HTTP报文的方式将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发送给第一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如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为access节点,第二节点可为migrate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节点的上层节点,也就是说,第二节点可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但第一节点不能向第二节点传输数据。
步骤302,第一节点响应于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一申请信息后,即可检测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
图4给出一种节点中内存空间的分配效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内存空间的示意图里面,用黑色区域表示节点中存储的数据实际占用的内存空间,白色区域表示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
这样,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白色区域)是否大于该需求内存空间。
步骤303,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如图4所示的白色区域)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则第一节点可确定剩余有足够的内存空间可存储待传输数据。基于此,第一节点可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告知第二节点其可以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过来。
可以理解地,由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有多个,如图1所示,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第二节点(migrate节点)向第一节点(access节点)发起任务执行指令,也即,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第二节点想要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
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时,存在有其他的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导致第一节点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被占据一部分,从而导致后续第二节点在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时,第一节点中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小于待传输数据的需求内存空间,造成数据传输失败。
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在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时,第一节点还在当前剩余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出目标内存空间。图5给出一种第一节点的空间分配情况,如图5所示,灰色区域表示预分配出的目标内存空间。
这样,在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即为待传输数据预留了目标内存空间,从而避免其他数据占据这部分内存空间,避免数据传输失败。
步骤304,第二节点响应于申请成功指令,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
第二节点在接收到申请成功指令后,即可响应于该申请成功指令,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一节点预分配的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申请信息后,即可根据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来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收待传输数据,并在确定能够接收待传输数据时,向第二节点反馈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从而使得第二节点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这样,第二节点在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之前,通过预先在第一节点中申请目标内存空间的方式,避免了多个第二节点并发地向同一第一节点传输数据时造成数据拥塞,且能够更好地整合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配合使用,提高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601至步骤606:
步骤601,第二节点响应于从客户端接收的第三申请信息,判断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第三申请信息中携带需求内存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是客户端发送给第二节点的,第二节点在接收待传输数据之前,也同样会判断其自身的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在自身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再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这样,能够避免第二节点中剩余内存空间不足而造成的数据传输失败,增加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步骤602,在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可以理解地,客户端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第二节点进行存储时,传输速率较快,一般在几十秒之内即能够完成传输。
基于此,为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节点确定其自身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第二节点即可直接向第一节点发送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以供第一节点根据需求内存空间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收待传输数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在初次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时,是按照预设规则,向多个第一节点中的其中一个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的。
这里,对于预设规则不作限定。
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规则可为采用伪随机数的方式或轮询的方式选择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的第一节点的。
其中,对于伪随机方式选择第一节点,可为通过系统的随机算法,根据多个第一节点的列表大小值来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第一节点进行访问。由概率统计理论可以得知,随着访问次数的增多,其实际效果越来越接近于平均分配调用量到后端的每一第一节点,也就是轮询的结果。
这样,可确保多个第一节点中的每一个第一节点都有机会在第一次被选中,从而确保数据流在每一个第一节点中的分布大致均匀,避免某一些第一节点的内存空间已经被占完,而另一些第一节点还存在大量空闲内存空间,从而提高第一节点的存储效率。
步骤603,第一节点响应于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
步骤604,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可以理解地,第一节点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可能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当然,第一节点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也可能会小于需求内存空间。
在第一节点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执行步骤604,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
在第一节点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小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执行如下实施例中的步骤701至步骤703:
步骤701,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小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拒绝指令。
步骤702,第二节点在接收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拒绝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申请拒绝指令,向下一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申请信息,直至接收到申请成功指令,第二申请信息携带需求内存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拒绝指令后,即可确定该第一节点不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的能力。因此,第二节点可继续向多个第一节点中的下一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申请信息,以使下一第一节点根据第二申请信息中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来判断自身是否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的能力,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节点。
这里,可能会存在第二节点依次访问多个第一节点的过程中,接收到某一第一节点发送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说明多个第一节点中存在有某一第一节点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的能力,因此第二节点可向该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能力的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
当然,该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的能力在确定自身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时,同样会在自身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
步骤703,在未接收到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休眠特定时长。
当然,也可能存在第二节点在访问完多个第一节点的每一个节点之后,均接收到申请失败指令的情况下,这说明每一个第一节点当前均不具备存储待传输数据的能力。而由于第一节点中的剩余内存空间可能是变化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节点可选择休眠特定时长,并等待下一次再重新向第一节点发起数据传输的申请信息。
步骤605,第一节点更新第一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
这里,第一节点在从自身的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后,即可更新自身的剩余内存空间,该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
如图5所示,白色区域即为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与图4进行对比可知,该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
步骤606,第二节点响应于申请成功指令,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
可以理解地,待传输数据一般是由多个文件数据组成的,每一文件数据的大小和传输速率都可能不同。因此,在第二节点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第一节点的目标内存空间时,可能存在部分待传输数据较快传输完成,而部分待传输数据耗时较长的问题。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在接收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还可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更新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为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与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的差值。
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第一节点在接收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黑色区域(第一节点的实际占用内存空间)会不断增大,增大的部分即为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灰色区域(即目标内存空间)会不断减小,减小的部分即为已经转换为实际占用内存空间(黑色区域)的部分。
可见,同图5相比,第一节点中的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为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与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的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自身即可实时更新内存空间的变化状态,从而避免了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两种层级节点之间的额外协调工作;也避免因为一种节点关闭重启,导致另外一种节点需要重新更新内存缓存记录值的困境。
可以理解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情况可以包括,全部都是高速的,部分是高速的或全部都是低速的。在待传输数据部分或全部都为低速传输的情况下,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存在由于传输速率较低或断网等各种情况导致数据传输速率较慢或数据传输失败。
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节点一直保留目标内存空间给待传输数据,则会影响其他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传输其他数据的效率。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执行如下实施例中的步骤901至步骤902:
步骤901,第一节点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完成待传输数据。
这里,对于预设时长的设定不作限定,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如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鉴于在本地网络是25Gbps的条件下,足以在1分钟内完成需要传输GB级别大小的文件总量。基于此,可设置该预设时长为1分钟。
步骤902,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完成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第一节点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第二节点终止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在预设时长内第二节点还未完成向第一节点传输待传输数据,则第一节点可直接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
这里,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是指第一节点在接收到部分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该部分待传输数据占据空间的大小与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之间的差值。
这里,对于第一节点触发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的触发方式不作限定。如可为第一节点主动在达到预设时长时,检测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待传输数据所占据的需求内存空间大小,如果是,则可自动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后,第二节点即可终止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
这里,对于第二节点终止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的触发方式也不作限定。如可为第一节点在释放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后,向第二节点发送终止指令,以告知第二节点无需再继续发送待传输数据给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处也在开始向第一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时进行计时,若传输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第二节点自动终止发送待传输数据给第一节点的目标内存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设时长,来记录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间。这种方式在很多产品中已经足够使用,并且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正常工作。且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同样可以设置不同的客户端在向第一节点申请目标内存空间时,单独记录相应的预设时长,这样就避免了多个客户端相互之间的影响。具体的实现可通过设置一个字典,从客户端的IP地址映射到预设时间;根据客户端的IP查询相应的预设时长,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节点响应于从客户端接收的第三申请信息中携带需求内存空间,判断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在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第一节点响应于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第一节点在确定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第一节点更新第一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第二节点响应于申请成功指令,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
这样,第二节点在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之前,通过预先在第一节点中申请目标内存空间的方式,避免了多个第二节点并发地向同一第一节点传输数据时造成数据拥塞,且能够更好地整合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配合使用,提高存储系统的存储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1000包括第一响应模块1001和第一发送模块1002,其中:
第一响应模块1001,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是存储系统的第二节点发送的,所述需求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第一发送模块1002,用于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更新所述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所述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为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与所述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释放模块,所述释放模块,用于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释放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002,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小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拒绝指令。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1100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101和第二响应模块1102,其中:
第二发送模块1101,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二节点向存储系统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第二响应模块1102,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所述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系统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向所述多个第一节点中的其中一个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拒绝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拒绝指令,向下一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申请信息,直至接收到申请成功指令,所述第二申请信息携带所述需求内存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休眠模块,所述休眠模块,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休眠特定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终止模块,所述终止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长内未发送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终止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响应于从客户端接收的第三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三申请信息中携带所述需求内存空间;
第二发送模块110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申请信息。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0和图11所示的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2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上述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对象A和/或对象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对象A,同时存在对象A和对象B,单独存在对象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是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所述需求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第一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更新后的剩余内存空间为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与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更新所述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所述目标内存空间在当前时刻的大小为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与所述已经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释放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剩余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小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拒绝指令。
6.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二节点,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向所述多个第一节点中的其中一个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拒绝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拒绝指令,向下一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申请信息,直至接收到申请成功指令,所述第二申请信息携带所述需求内存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下一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申请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休眠特定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未发送完成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终止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从客户端接收的第三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三申请信息中携带所述需求内存空间;
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节点的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申请信息。
12.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信息,判断当前剩余内存空间是否大于需求内存空间,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是存储系统的第二节点发送的,所述需求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申请信息携带的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申请成功指令,并在所述当前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目标内存空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的初始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大小。
13.一种内存空间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第二节点向存储系统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申请信息,所述第一申请信息中携带待传输数据所需占用的需求内存空间;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的申请成功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申请成功指令,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内存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内存空间为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所述剩余内存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需求内存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剩余内存空间中为所述待传输数据预分配的。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或6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97338.3A 2023-10-08 2023-10-08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07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338.3A CN117407159A (zh) 2023-10-08 2023-10-08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338.3A CN117407159A (zh) 2023-10-08 2023-10-08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7159A true CN117407159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9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7338.3A Pending CN117407159A (zh) 2023-10-08 2023-10-08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71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802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802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08802B (zh) * 2024-03-19 2024-06-14 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50014A1 (zh) 一种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221763B2 (en) Disk lock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19212336A (ja) 分散キャッシュクラスタ管理
US9917884B2 (en)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istributed cluster file system
CN104102693A (zh) 对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10818A (zh) 访问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099B (zh) 云计算节点、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70153909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quiring Data Using Virtual Machine and Host Machine
US119220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CN117407159A (zh) 内存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8471385B (zh) 一种针对分布式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139431A1 (zh) 微服务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0761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94764A (zh) 服务器集群的请求处理方法、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346871A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及微服务系统
US879352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partially inconsistent states among members of a cluster in an erratic storage network
US10545667B1 (en) Dynamic data partitioning for stateless request routing
WO202405148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quest traffic management
CN110162395B (zh) 一种内存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US10853892B2 (en) Social networking relationships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151902A (zh) 集群扩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19343B (zh) 一种OpenStack令牌优化方法及系统
US201703467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data messages
US10200301B1 (en) Logical control groups for distributed system resources
CN11437465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