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0709A -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0709A
CN117390709A CN202311699156.9A CN202311699156A CN117390709A CN 117390709 A CN117390709 A CN 117390709A CN 202311699156 A CN202311699156 A CN 202311699156A CN 117390709 A CN117390709 A CN 117390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state
state disk
data
authority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91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斌
曾超
陈创钿
宋留建
张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u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91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0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0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在该方法中,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建立与所述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判断所述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所述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若所述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无法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数据采取不同的访问权限管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数据泄露、黑客攻击以及其他安全问题不仅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其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相关技术中通过访问控制策略来限制对存储在固态硬盘上的数据的访问权限。通过设定身份验证等控制措施来设定用户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读取数据。然而,在一些场景中,会需要通过区分固态硬盘所在的地理位置来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比如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限定只有在企业所在区域内才可以进行数据的访问、修改等操作。然而,仅仅通过身份验证的方式无法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数据采取不同的访问权限管理和控制。
因此,亟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无法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数据采取不同的访问权限管理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建立与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判断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若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为授权用户分配相对应的权限,通过与固态硬盘定位通讯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获取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其所属的预设区域类别(第一物理位置、第二物理位置),再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对应的权限,从而确保授权用户只能在预设区域内对固态硬盘进行相关的操作,同时,不同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于不同的权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同时,根据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对特定区域内的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只有被授权的用户在预设区域内才可以对固态硬盘进行操作和访问,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基于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以及访问次数,对多个硬盘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一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第二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二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并基于这些信息对硬盘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更准确地将数据进行分类,为后续的权限分配提供了基础。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性要求和访问权限控制策略。同时,将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分别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以便于后续的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进行不同的逻辑地址区域匹配。
可选的,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第一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型数据;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二读取权限,第二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型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从而实现对不同区域的用户进行不同级别的权限限制。根据第一位置对应的预设区域类别,可以为授权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从而实现对不同数据类型的精确控制和管理,提高权限分配的精确性,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判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若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则判断目标用户为授权用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判断目标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这种身份验证方式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避免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可选的,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之后,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若第一位置发生改变,则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若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将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若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锁定固态硬盘的所有硬盘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固态硬盘的位置变化实现对权限的实时管理,如果第一位置发生改变且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切换为第二位置对应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如果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将固态硬盘的所有数据锁定,撤销用户所拥有的权限,这样可以确保用户在不同的区域中获得对应的合适权限,实现权限管理、精细化权限控制。
可选的,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之后,方法还包括:建立位置索引表,位置索引表中包含固态硬盘上的逻辑地址区域和固态硬盘所在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逻辑地址区域包括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物理位置包括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固态硬盘的实际物理位置和固态硬盘的存储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固态硬盘的实际物理位置追踪到固态硬盘存储的数据的逻辑地址,方便进行对不同位置的不同读取内容。
可选的,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在位置索引表中查找第一物理位置所对应的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获取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分配针对第一类型数据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权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置索引表,可以根据第一物理位置查找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从而准确定位到第一类型数据,从而方便快速地获取授权用户所能访问的特定数据。授权用户拥有第一读取权限,可以对第一类型数据进行读取操作。提高了数据的访问可控性和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响应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分配模块;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
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与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
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
分配模块,用于若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可选的,响应模块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处理模块基于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以及访问次数,对多个硬盘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一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第二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二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处理模块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
可选的,分配模块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分配模块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第一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型数据;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则分配模块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二读取权限,第二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型数据。
可选的,响应模块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处理模块判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若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则处理模块判断目标用户为授权用户。
可选的,分配模块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若第一位置发生改变,则处理模块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若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处理模块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将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若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处理模块锁定固态硬盘的所有硬盘数据。
可选的,处理模块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建立位置索引表,位置索引表中包含固态硬盘上的逻辑地址区域和固态硬盘所在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逻辑地址区域包括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物理位置包括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
可选的,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处理模块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处理模块在位置索引表中查找第一物理位置所对应的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处理模块获取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分配针对第一类型数据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权限。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及网络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用户接口和网络接口用于给其他设备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面所示的方法步骤。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根据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为授权用户分配相对应的权限,通过与固态硬盘定位通讯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获取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其所属的预设区域类别(第一物理位置、第二物理位置),再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对应的权限,从而确保授权用户只能在预设区域内对固态硬盘进行相关的操作,同时,不同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于不同的权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同时,根据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对特定区域内的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只有被授权的用户在预设区域内才可以对固态硬盘进行操作和访问,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通过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并基于这些信息对硬盘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更准确地将数据进行分类,为后续的权限分配提供了基础。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性要求和访问权限控制策略。同时,将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分别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以便于后续的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进行不同的逻辑地址区域匹配。
3、通过位置索引表,可以根据第一物理位置查找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从而准确定位到第一类型数据,从而方便快速地获取授权用户所能访问的特定数据。授权用户拥有第一读取权限,可以对第一类型数据进行读取操作。提高了数据的访问可控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01、响应模块;202、处理模块;203、分配模块;300、电子设备;301、处理器;302、通信总线;303、用户接口;304、网络接口;305、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例如”或者“举例来说”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多个屏幕终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屏幕终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的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上述步骤如下:
步骤S101: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
在上述步骤中,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判断请求访问操作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请求访问操作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若请求访问操作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位于请求访问操作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则判断请求访问操作目标用户为授权用户。
具体的,当用户发出请求操作时,服务器会要求用户提供身份信息以进行身份验证,用户通过提供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身份验证。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了所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后,会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的身份信息进行会匹配,如果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位于内部身份信息库中,服务器将判断该用户为授权用户,并执行后续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基于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以及访问次数,对多个硬盘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一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第二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二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
具体的,根据文件系统的元数据、日志文件来获取在固态硬盘上存储的每个数据块或文件的相关属性,如数据来源、访问次数。基于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确定一个合适的数据分类标准。举例来说,定义数据来源是业务部门A和访问次数超过10次的数据为“重要数据”,数据来源是业务部门B和访问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数据为“一般数据”,而数据来源是外部供应商和访问次数低于5次的数据为“通用数据”。对于每一个数据块或文件,会为其分配一个数据类型标签,例如“重要数据”、“一般数据”或“通用数据”。这些标签将成为数据的一部分,以便后续的访问控制。第一类别数据包括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第二类别数据包括通用数据,根据分类结果,将第一类型数据定义为授权用户在第一权限下可访问的数据类型,将第二类型数据定义为授权用户在第二权限下可访问的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在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在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可以使用磁盘分区工具(如Windows上的磁盘管理或Linux上的fdisk命令)对固态硬盘进行分区。分区是将硬盘划分为多个逻辑驱动器的过程,每个分区对应一个连续的物理存储区域。可以为特定的物理区域创建一个独立的分区。根据需求,可以将第一逻辑地址区域设置为固态硬盘的前一部分,第二逻辑地址区域设置为固态硬盘的后一部分。分区工具会将逻辑地址映射到对应的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操作系统上处理的存储单元地址,物理地址是硬盘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将固态硬盘划分为两个分区后,第一个分区(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个分区(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会被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地址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建立位置索引表,位置索引表中包含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区域和固态硬盘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逻辑地址区域包括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物理位置包括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
具体的,为了管理固态硬盘上的不同逻辑地址区域和固态硬盘所属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位置索引表。位置索引表可以用于记录固态硬盘上的多个硬盘数据的逻辑地址区域和对应的物理位置。具体来说,位置索引表可以是一个数据结构,包含两个字段:逻辑地址区域和物理位置。逻辑地址区域字段用来表示固态硬盘上的逻辑地址区域,例如,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物理位置字段则用来表示对应的物理位置,例如,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当获取到固态硬盘所在物理位置时,可以根据该物理位置映射到对应的逻辑地址区域,从而获取该逻辑地址区域所对应的数据。
步骤S102:建立与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
在上述步骤中,固态硬盘中内置有定位通讯模块,定位通讯模块用于获取固态硬盘的位置信息,将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线路和固态硬盘的通讯线路打通,然后将定位通讯模块和IOT服务器采用MQTT协议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服务器和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通过服务器下发指令交给定位通讯模块,然后通过定位讯模块将指令下发到固态硬盘,服务器通过MQTT通信向定位通讯模块发送请求,要求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定位通讯模块收到请求后,使用内置的定位通讯模块(如GPS模块)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信息,同时定位通讯模块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通过MQTT协议发送回服务器。通过与定位通讯模块进行通信,可以获取固态硬盘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即第一位置。服务器接收到位置信息后,查询预先建立的位置索引表来确定硬盘上数据的逻辑地址位置。位置索引表将硬盘的物理位置信息映射到硬盘上的数据的存储逻辑地址位置。
步骤S103:判断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第二物理位置以及第三物理区域中的一种。
在上述步骤中,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固态硬盘的物理位置信息与预设区域类别进行比较,对于每一个预设区域类别,服务器会检查硬盘的位置坐标是否在该类别的地理范围内。
步骤S104:若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在上述步骤中,预先定义预设权限分配规则。该规则将建立区域类别和权限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第一物理位置可以映射到第一权限,第二物理位置映射到第二权限,第三物理区域可以映射到第三权限。第一权限为用户可以对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别数据进行读取、写入操作,第二权限为用户可以对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别数据进行读取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第一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型数据;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二读取权限,第二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型数据。
具体的,在用户访问固态硬盘时,根据其身份和固态硬盘所属的物理位置来验证其可以获取的权限,如果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第一权限包括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第一读取权限允许用户读取固态硬盘上的第一类型数据。如果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第二权限仅包括第二读取权限,允许用户读取固态硬盘上的第二类型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在位置索引表中查找第一物理位置所对应的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获取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分配针对第一类型数据的第一读取权限。
具体的,基于位置索引表,查找第一物理位置对应的固态硬盘的内部第一逻辑地址区域。通过读取固态硬盘中对应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的数据来获取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将获得的第一类型数据与授权用户进行关联并为其分配第一读取权限,使其可以读取第一类型数据。其中第一类型数据包括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实现了对于特定的第一物理位置,具有较重要的数据的读取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若第一位置发生改变,则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若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将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若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锁定固态硬盘的所有硬盘数据。
具体的,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监测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定期轮询或事件触发等方式来实现监测。如果第一位置发生改变,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这可以通过比较第一位置和当前位置来确定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判断第二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如果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根据预设的权限分配规则将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如果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锁定固态硬盘的所有硬盘数据。举例来说,如果固态硬盘最开始处于第一位置中的第一物理位置,而经过一段时间,用户将固态硬盘转移到了第二物理位置,则此时用户所能获取的权限将由第一权限转变为第二权限。假如经过一段时间用户将固态硬盘转移到了预设区域类别以外,即既不在第一物理位置也不在第二物理位置,则此时会使用数据加密算法,对固态硬盘中的所有硬盘数据进行加密,从而实现数据的锁定。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响应模块201、处理模块202以及分配模块203;响应模块201,用于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
处理模块202,用于建立与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
处理模块202,还用于判断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
分配模块203,用于若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模块201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202获取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处理模块202基于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以及访问次数,对多个硬盘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一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第二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在第二权限下,能够读取的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处理模块202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203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分配模块203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第一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第一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型数据;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则分配模块203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第二权限为针对固态硬盘的第二读取权限,第二读取权限为读取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型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模块201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202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处理模块202判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若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则处理模块202判断目标用户为授权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203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202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若第一位置发生改变,则处理模块202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若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处理模块202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将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若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处理模块202锁定固态硬盘的所有硬盘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202将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202建立位置索引表,位置索引表中包含固态硬盘上的逻辑地址区域和固态硬盘所在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逻辑地址区域包括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第二逻辑地址区域,物理位置包括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处理模块202为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具体包括:若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处理模块202在位置索引表中查找第一物理位置所对应的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处理模块202获取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为授权用户分配针对第一类型数据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用户接口303,存储器3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2。
其中,通信总线3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3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3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3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5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3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3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3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3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等。存储器3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参照图3,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的应用程序。
在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中,用户接口3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3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5中存储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的应用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种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披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真理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
建立与所述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
判断所述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所述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
若所述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所述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所述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和访问次数;
基于所述多个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来源以及访问次数,对多个所述硬盘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得到多个所述硬盘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第一类型数据和第二类型数据,所述第一类型数据为所述授权用户在所述第一权限下,能够读取的所述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所述第二类型数据为所述授权用户在所述第二权限下,能够读取的所述固态硬盘的数据类型;
将所述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所述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所述第一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读取权限和写入数据权限,所述第一读取权限为读取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类型数据;
若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二物理位置,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第二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二读取权限,所述第二读取权限为读取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二类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位于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所述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授权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位于所述预设内部身份信息库中,则判断所述目标用户为授权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对应的权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
若所述第一位置发生改变,则确定改变后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若所述第二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将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切换为所述第二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
若所述第二位置不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锁定所述固态硬盘的多个所述硬盘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数据存储至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并将所述第二类型数据存储至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二逻辑地址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位置索引表,所述位置索引表中包含所述固态硬盘上的逻辑地址区域和所述固态硬盘所在的物理位置的映射关系,所述逻辑地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和所述第二逻辑地址区域,所述物理位置包括所述第一物理位置和所述第二物理位置,所述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物理位置,所述第二逻辑地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物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第一权限,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物理位置,则在位置索引表中查找所述第一物理位置所对应的所述固态硬盘内部的第一逻辑地址区域;
获取所述第一逻辑地址区域对应的第一类型数据;
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针对所述第一类型数据的所述第一读取权限和所述写入权限。
8.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响应模块(201)、处理模块(202)以及分配模块(203);
所述响应模块(201),用于响应于授权用户针对固态硬盘的请求访问操作;
所述处理模块(202),用于建立与所述固态硬盘的定位通讯模块的通讯连接并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固态硬盘的当前所在的物理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20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类别内,所述预设区域类别为第一物理位置和第二物理位置中的一种;
所述分配模块(203),用于若所述第一位置在预设区域类别内,则根据预设权限分配规则,为所述授权用户分配所述第一位置的预设区域类别所对应的权限,所述预设权限分配规则包含预设区域类别和权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一权限,所述第二物理位置对应于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为针对所述固态硬盘的读取权限。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5)、用户接口(303)及网络接口(304),所述存储器(305)用于存储指令,所述用户接口(303)和网络接口(304)用于给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3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305)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300)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311699156.9A 2023-12-12 2023-12-12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390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156.9A CN117390709A (zh) 2023-12-12 2023-12-12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156.9A CN117390709A (zh) 2023-12-12 2023-12-12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0709A true CN117390709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7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9156.9A Pending CN117390709A (zh) 2023-12-12 2023-12-12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07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981A (zh) * 2009-05-06 2009-09-2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传感器节点
CN103383724A (zh) * 2013-06-28 2013-11-06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数据访问的权限管理方法
CN111612302A (zh) * 2020-04-18 2020-09-01 青岛奥利普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级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
US20210182189A1 (en) * 2017-12-11 2021-06-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cheme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garbage collection in cached flash translation layer
US20230085382A1 (en) * 2021-09-16 2023-03-16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trolling access entitlement for networking device dat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981A (zh) * 2009-05-06 2009-09-2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传感器节点
CN103383724A (zh) * 2013-06-28 2013-11-06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数据访问的权限管理方法
US20210182189A1 (en) * 2017-12-11 2021-06-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cheme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garbage collection in cached flash translation layer
CN111612302A (zh) * 2020-04-18 2020-09-01 青岛奥利普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级数据管理方法和设备
US20230085382A1 (en) * 2021-09-16 2023-03-16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trolling access entitlement for networking device dat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8228B (zh) 系统访问权限授予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34325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ser requests
CN110298188B (zh) 动态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038128B (zh) 一种执行环境的虚拟化、虚拟执行环境的访问方法及装置
US8505107B2 (en) Cloud server and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US10831889B2 (en) Secure memory implementation for secure execu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CN103139159B (zh) 云计算架构中的虚拟机之间的安全通信
US20140304299A1 (en) Data management in a multi-tenant distributive environment
US5319758A (en)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ple virtual storages divided into families
EP3479273B1 (en) Sensitive data service access
CN106911770A (zh) 一种基于多云存储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2532632B (zh) 多层级云平台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19000526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solating application data access
US2018026815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erized secure computing resources
CN112099903A (zh) 一种虚拟机的内存管理方法、装置、cpu芯片及服务器
CN113010919A (zh) 一种敏感数据与隐私数据的保护方法
CN110352411B (zh) 用于控制对安全计算资源的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80563A (zh) 节点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90709A (zh) 基于位置信息读取固态硬盘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195858A1 (en) Programmable model-driven license management and enforcement in a multi-tenant system
CN115643093A (zh) 一种基于组织架构的权限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230039068A1 (en) Media transi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CN111666579B (zh) 计算机设备及其访问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709750B2 (en) Dynamically mapping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utilization
CN112685778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