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889A -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889A
CN117376889A CN202311348975.9A CN202311348975A CN117376889A CN 117376889 A CN117376889 A CN 117376889A CN 202311348975 A CN202311348975 A CN 202311348975A CN 117376889 A CN117376889 A CN 117376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esent application
terminal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8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89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H04W8/065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involving selection of the user mobility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re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2Subscriber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利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优化网络功能实体路由机制。

Description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01月06日、申请号为202180063023.5、发明名称为“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非公共网络(Non-public Network,NPN)可包括独立非公共网络(Stand-aloneNon-public Networks,SNPN)和闭合接入组(Closed Access Group,CAG)。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可同时支持普通公共网络、SNPN网络及CAG网络的任意网络共享组合模式。目前,SNPN、CAG等NPN网络的部署越来越灵活,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获得运营商授权的情况下,第三方网络可部署自己的NPN网络,以便为用户终端提供某些类型的服务或功能。但是,由于当前终端侧向网络侧可提供的路由辅助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此类服务或功能对应的AMF路由需求,因此存在由于AMF路由错误导致的不必要的资源开销,同时终端的业务等待时长过长,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用于辅助网络功能实体的路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所述收发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协作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终端设备可将自身期望的功能信息告知网络设备,基于此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网络功能实体进行数据路由,如此可减少对不合适的网络功能实体的尝试次数,优化网络功能实体的路由机制,因而能够压缩时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长时延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普通公共网络、SNPN及CAG网络之间的组网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的辅助路由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的辅助路由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是基于根序列生成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1100和两个终端设备1200,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1100,并且每个网络设备1100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用来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例如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可存在三种关系,举例说明,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或”的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为了清楚地阐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首先对通信系统中网络的AMF路由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1)关于NPN网络的部署特点
在NR系统中,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可以同时支持普通公共网络、SNPN网络及CAG网络的任意网络共享组合模式,例如,一个PLMN可以单独支持普通公共网络或者SNPN或者CAG网络,也可以支持普通公共网络与SNPN共享一个PLMN网络,甚至普通公共网络、SNPN及CAG网络同时共享一个PLMN网络都是允许的,图2可以反映普通公共网络、SNPN及CAG网络之间的组网组合关系。一个物理小区可以同时被多个PLMN网络共享,每一个PLMN逻辑小区可以组建自己独有的非公共网络,例如图2中,PLMN1逻辑小区中同时部署了普通公共网络及三个不同的CAG子网络,PLMN N-1逻辑小区中只部署了三个SNPN子网络,也就是说,一个PLMN下可以自由部署普通公共网络、SNPN及CAG网络的任意网络共享组合,其中使用PLMN ID和NID标识SNPN网络,使用PLMN ID和CAG ID标识CAG网络。但是按照已有规定,一个物理小区部署的独立SNPN子网络的个数、独立CAG子网络的个数或者SNPN+CAG子网络的个数均不超过12。
2)关于合适小区
合适小区即终端可以正常驻留的小区。
3)关于频点优先级
网络侧在配置一个频点时可以同时配置该频点优先级信息,频点优先级取值介于0~7,0代表优先级最低,7表示优先级最高,为了频点优先级配置的多样性,进一步规定了0~7中每一个值又可以关联一个小数位取值,小数位取值范围可为{0.2,0.4,0.6,0.8},整数位和小数位配合总共有40种频点优先级组合。
频点优先级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者专用信令配置,专用信令配置的频点优先级会关联一有效时长,在有效时长内,专用频点优先级总是覆盖系统信息广播的公共频点优先级;当有效时长超时后,终端只能使用公共频点优先级。
4)关于NPN网络中终端的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规则
关于小区选择,终端选择的小区满足合适小区准则,则终端可以选择在该小区驻留,完成小区选择。
关于小区重选,重选的目标小区满足合适小区准则,且满足基于绝对频点优先级定义的重选准则条件,则终端重选到对应满足前述条件的小区,完成小区重选,其中,基于绝对频点优先级定义的重选准则包括如下三种:
a)高优先级频点重选准则;
b)同等优先级频点重选准则或者同频重选准则,也称作R准则;
c)低优先级频点重选准则;
5)关于自动邻区关系(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ANR)
新部署的小区会对邻区关系产生影响,周围的邻区并不能总是从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获取最新的邻区关系信息,NR系统中允许在网络侧配置下,终端上报自身获取的邻区相关信息,比如全球小区识别码(CellGlobal Identifier,CGI)、空频发射分集(Space Frequency Transmit Diversity,SFTD)。
6)关于网络侧紧急通信业务指示
目前网络侧紧急通信业务指示信息是以小区cell粒度配置的,也就是说该小区支持的所有PLMN共用一个紧急通信业务指示信息,这些PLMN要么都支持紧急通信,要么都不支持;此外在已有规定下SNPN网络不支持紧急通信业务。
7)关于AMF的路由机制
按照已有规定,一个NG-RAN可能连接一个或者多个AMF,不同的AMF可能提供不同的服务,或者由不同的运营商维护,为了将终端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数据路由到合适的AMF实体,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5(Msg 5)中需要提供如下信息之一,目的是辅助RAN侧选择合适的AMF:
a)终端NAS选择的PLMN和/或SNPN网络标识编号;
b)终端请求的切片列表信息;
c)终端已经注册的AMF标识信息。
目前,SNPN和CAG等NPN网络的部署越来越灵活,在运营商授权下,第三方实体可以部署自己的NPN网络,举例来说,第三方网络可提供如下服务:
服务1:与运营商官方部署网络类似的服务,比如注册和业务通信;
服务2:通过第三方接入网进行用户鉴权的业务,第三方接入网通过系统广播信息将使用该服务的配置要求通知终端,符合条件的终端可以发起该业务请求;
服务3:通过第三方接入网进行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的业务,第三方接入网通过系统广播信息将使用该服务的配置要求通知终端,符合条件的终端可以发起该业务请求。
对于上述举例,针对服务1,现有消息5中提供的路由辅助信息可以满足RAN侧AMF路由的需求,但是,针对服务2和服务3,现有消息5中提供的路由辅助信息无法满足AMF路由的需求,原因在于,现有消息5中携带的路由辅助参数不包含终端请求服务2或者服务3的含义,在此情况下,RAN侧将任选一个AMF进行NAS数据转发,这将导致由AMF路由错误引起的不必要的资源开销,同时也将延长终端的业务等待时长,影响系统性能,最终导致用户体验度下降。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参考图3,该方法包括:
S1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利用本申请的实施例,终端设备可将自身期望的功能信息告知网络,网络侧可根据该信息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网络功能实体进行路由,从而减少因网络功能实体路由错误带来的资源开销,减少终端的业务等待时间,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有利于改善用户体验感。
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参考图4,该方法包括:
S2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S20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可用于对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的路由辅助,也可用于对其他适合的网络功能实体的路由辅助。以对AMF的路由辅助为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路由方法,终端可将自身期望的功能或者说服务通过以指示信息的方式告知网络侧,网络侧基于该信息为终端选择合适的AMF服务实体,如此可避免AMF路由错误而多次尝试,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开销,缩短终端业务等待时间,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本申请的不同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将自身期望的功能或者说服务的指示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告知网络侧,例如,指示信息可包括(comprise)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还可包括SRB0(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承载的第三步消息Msg3中携带的信息,还可包括SRB1承载的第五步消息Msg5中携带的信息,指示方式可以为显示指示,也可以为隐式指示,以此来告知网络侧;网络侧可基于该指示信息获知终端期望的功能或服务,从而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网络功能实体(例如合适的AMF服务实体),实现辅助路由的目的。以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属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是基于独立的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是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情况下,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以及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用于指示其他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Msg3携带,所述Msg3由信令无线承载SRB0承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0关联的逻辑信道标识ID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中的单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中的部分指定功能构成的集合相对应;
·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的多种组合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第一接入原因值(Cause Value)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Msg5携带,所述Msg5由SRB1承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中的单个比特位与所述指定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构成的集合相对应;
·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的多种组合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Msg5中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Msg5中包括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中的指定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或者,所述第二参数中的指定取值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对一映射、一对多映射、多对一映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包括:用户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鉴权业务的功能和/或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业务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的指定功能称为特殊功能,其对应于终端自身期望的业务或服务,例如以下场景:
A.终端准备通过当前小区进行用户鉴权的业务,第三方接入网可通过系统广播信息将使用该服务的配置要求通知终端,符合条件的终端可以发起该业务请求;
B.终端准备通过当前小区进行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的业务,第三方接入网可通过系统广播信息将使用该服务的配置要求通知终端,符合条件的终端可以发起该业务请求。
需要注意,本申请实施例可用于各类适合的场景,而并不限于以上示意性列举的场景。
利用本申请的以上至少一个实施例,终端可将自身期望的功能或服务类型通过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SRB0承载的消息3或者SRB1承载的消息5告知网络侧,网络侧基于该信息为终端选择合适的AMF服务实体。
以上通过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路由方法的实现方式,以下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
实施例1:利用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指示信息实现辅助路由,以下描述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复用已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根序列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复用随机接入前导码根序列配置,需单独划出一部分随机接入前导码,提供给特殊功能使用。
图5示出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生成流程的示意图,基于根序列可生成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构成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表1示出了单独划出一部分随机接入前导码提供给特殊功能使用的配置方式,其中,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可包括两个子集,例如表1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1和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2,则可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1作为公共使用,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2作为特殊功能使用。
表1
具体来看,表1中,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1和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2,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1被除了特殊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公共使用,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2被用于特殊功能使用。
需要说明,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合2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特殊功能的映射关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这里不进行限定。
·方式2:为特殊功能配置单独的随机接入根序列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为特殊功能配置单独的随机接入根序列,然后,可利用与方式1中图5类似的方法,基于该专门配置的根序列可生成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该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都可用于指示特殊功能。
其中,利用方式2生成的专用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特殊功能的映射关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这里不进行限定。
可见,方式2与方式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方式2中使用的随机接入根序列是为指示特殊功能而单独配置的,而方式1中使用的随机接入根序列是复用公共的根序列配置,其生产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一部分用于公共使用,另一部分用于特殊功能使用。
实施例2:利用SRB0承载的消息3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SRB0承载的消息3(第三步消息,Msg3)携带指示信息实现辅助路由,以下描述多种实现方式。
·方式1:为特殊功能定义专用的逻辑信道标识ID
SRB0承载使用时通常会关联一个逻辑信道ID,逻辑信道ID会在MAC子头中填写,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侧收到包含不同类型逻辑信道ID标识的MAC子头,即可确定终端发起的是何种特殊功能对应的业务。
其中,专用逻辑信道ID与特殊功能的映射关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这里不进行限定。
·方式2: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显性的比特位进行标识
由于涉及的特殊功能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因此,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的比特位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比特;
对于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1个比特位的情况,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与该比特位之间可以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对于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多个比特位的情况,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与定义的多个比特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形式1:比特映射图样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取一个定义的比特位与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关联,也就是,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中的各个比特位,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特殊功能中的部分特殊功能构成的集合相对应。表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定义的比特位与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的关联关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表2
具体来看,参考表2,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的比特位1与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集合1对应,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的比特位2与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集合2对应,以此类推。
·形式2:多个比特组合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取多个比特位组合指示一个或多个特殊功能,例如,3个定义比特位可表示8种取值,则可为每一个取值关联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
·方式3: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新的接入原因值(Cause Value)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利用一个或者多个新定义的接入原因值与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关联。当网络侧接收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包含该新定义的接入原因值,可确定终端期望的一个或多个特殊功能,基于此为终端路由至合适的网络功能实体例如AMF。
其中,接入原因值与特殊功能的映射关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这里不进行限定。
实施例3:利用SRB1承载的消息5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SRB1承载的消息5(第五步消息,Msg5)携带指示信息实现辅助路由,以下描述多种实现方式。
·方式1: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显性的比特位进行标识
与前文描述的实施例2中的方式2类似地,由于涉及的特殊功能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因此,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的比特位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比特,
对于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1个比特位的情况,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与该比特位之间可以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对于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定义多个比特位的情况,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功能与定义的多个比特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可采用前文描述的实施例2的方式2中提供的两种形式,即形式1(比特映射图样指示)以及形式2(多个比特组合指示),具体内容不做重复描述。
·方式2:利用相关参数进行隐式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某些参数实现隐式指示,例如,消息5中包含的某个或某些参数本身与终端期望的特殊功能存在关联,则可设置为,若消息5中出现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即隐式地表达终端正在发起与该参数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特殊功能对应的业务。
·方式3:利用参数的取值范围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利用某个或某些参数的取值范围实现指示,例如,消息5中有些参数的合法取值范围具有明确规定,这里,可进一步规定该参数取非法值时对应的行为,例如一个参数是枚举类型参数,预定义了8个空位,但是目前协议中只使用了前4个空位,后4个空位未定义,则可以规定后4个空位的取值出现时,表示终端正在发起预先设置的与该参数(或该参数的空位)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特殊功能对应的业务。其中,非法取值与特殊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对一映射,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这里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上述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指示方式可以组合使用,进一步,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指示信息与特殊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均可以是一对一映射,也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还可以是多对一映射,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以上通过多个实施例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和实现方式。与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00,参考图6,其包括:
发送模块11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与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200,参考图7,其包括: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选择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或者网络设备200,有如下可选的实施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属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是基于独立的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或者,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是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情况下,基于公共随机接入根序列生成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以及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用于指示其他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步消息Msg3携带,所述Msg3由信令无线承载SRB0承载。
可选地,所述SRB0关联的逻辑信道标识ID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包括: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中的单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中的部分指定功能构成的集合相对应;或者,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的多种组合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SRB0承载的RRC消息中的第一接入原因值Cause Value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五步消息Msg5携带,所述Msg5由SRB1承载。
可选地,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包括: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中的单个比特位与所述指定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构成的集合相对应;或者,所述SRB1承载的RRC消息中的多个比特位的多种组合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Msg5中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Msg5中包括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中的指定比特位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或者,所述第二参数中的指定取值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对一映射、一对多映射、多对一映射。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包括:用户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鉴权业务的功能和/或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业务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和网络设备200能够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对应功能,该终端设备100和网络设备200中的各个模块(子模块、单元或组件等)对应的流程、功能、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此处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关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和网络设备200中的各个模块(子模块、单元或组件等)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模块(子模块、单元或组件等)实现,也可以由同一个模块(子模块、单元或组件等)实现,举例来说,第一发送模块与第二发送模块可以是不同的模块,也可以是同一个模块,均能够实现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应功能。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通过设备的收发机实现,其余各模块中的部分或全部可通过设备的处理器实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600示意性结构图,其中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2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6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6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610中。
可选地,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30,处理器6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6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6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6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芯片700包括处理器710,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处理器7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
可选地,芯片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710中。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73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7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74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7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如图6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上述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上述提到的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系统800包括终端设备810和网络设备820。
其中,该终端设备810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820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五步消息Msg5携带,所述Msg5由SRB1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Msg5中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对一映射、一对多映射、多对一映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包括:用户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鉴权业务的功能和/或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业务的功能。
7.一种辅助路由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五步消息Msg5携带,所述Msg5由SRB1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Msg5中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指定功能相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对一映射、一对多映射、多对一映射。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包括:用户通过第三方实体进行鉴权业务的功能和/或用户签约数据在线更新业务的功能。
13.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14.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第一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实体与一个或多个指定功能相关。
CN202311348975.9A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7376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8975.9A CN117376889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80063023.5A CN116250300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311348975.9A CN117376889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21/070445 WO2022147681A1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023.5A Division CN116250300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889A true CN117376889A (zh) 2024-01-09

Family

ID=8235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023.5A Pending CN116250300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311348975.9A Pending CN117376889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023.5A Pending CN116250300A (zh) 2021-01-06 2021-01-06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4741B2 (zh)
EP (1) EP4255055A4 (zh)
JP (1) JP2024507049A (zh)
KR (1) KR20230128007A (zh)
CN (2) CN116250300A (zh)
WO (1) WO20221476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34653A (ja) * 2016-11-18 2019-11-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選択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2549946B1 (ko) * 2017-01-09 2023-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환경에서 단말의 초기 접속 요청 메시지를 라우팅하는 방법 및 관련 파라미터
US20200214070A1 (en) * 2017-06-14 2020-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e) for reconnecting rrc connection with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node
EP3639542B1 (en) * 2017-06-16 2023-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etwork nod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therein for handling network sl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548010B (zh) 2017-07-3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US10285048B2 (en) * 2017-09-06 2019-05-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node selection to support cloud-centric environments
CN112088571A (zh) * 2018-05-10 2020-1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连接到5gc的lte中管理扩展的5g-s-tmsi
CN113453301B (zh) * 2018-06-26 2023-02-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amf、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amf
CN110881184B (zh) 2018-09-05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491142B (zh) * 2019-03-01 2024-04-12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使用公钥加密网络切片凭证
CN111436090A (zh) 2019-03-29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lmn同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204369A1 (en) * 2020-04-07 2021-10-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ation for a specific network sl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24741B2 (en) 2024-03-05
EP4255055A4 (en) 2024-01-10
CN116250300A (zh) 2023-06-09
US20230354154A1 (en) 2023-11-02
JP2024507049A (ja) 2024-02-16
EP4255055A1 (en) 2023-10-04
WO2022147681A1 (zh) 2022-07-14
KR20230128007A (ko)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0486B1 (en) Permitt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s for public safety only in certain geographical areas
CN1120554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11618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982339A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US20230107139A1 (en) Relay discovery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6491135A (zh) 授权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508392A (zh) 接入方式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25029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CN117376889A (zh) 辅助路由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53019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5107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103393B (zh) 物理信道监测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224754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070671A1 (zh) 受限服务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60577A1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70558A1 (zh) 选择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49325A (zh) 寻呼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6097742A (zh) 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8160357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881001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67824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CN116325832A (zh)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602046A (zh) 发现方法和终端
CN117917175A (zh) 连接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68927A (zh) 系统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