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763A -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763A
CN117376763A CN202311335091.XA CN202311335091A CN117376763A CN 117376763 A CN117376763 A CN 117376763A CN 202311335091 A CN202311335091 A CN 202311335091A CN 117376763 A CN117376763 A CN 117376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rubber
earphone
auricle
human
deform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50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长毛
林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50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连接有耳挂,所述耳机主体的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所述耳挂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的后端连接有下垂部,所述下垂部的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往前伸出,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与耳机凸面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本发明能够佩戴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人体耳朵上,能够使耳挂部的夹持力聚集至与耳机主体相对应的位置以稳固地将耳机夹持固定在人体耳廓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耳挂式耳机主要依靠耳挂部悬挂在人体耳廓上,为了适应人体耳廓的造型,耳挂部通常以人体耳轮的造型进行设计,呈曲线造型。当耳挂部悬挂在耳廓上后,耳机主体内侧面贴靠在耳廓外表面,通过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形成的夹持力将耳机固定在耳廓上。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耳挂式耳机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其一、人体耳朵形状差异较大,而耳机耳挂形状、尺寸固定,佩戴时,部分使用者会出现耳挂过大、佩戴时太过宽松、佩戴不稳的问题,还有部分使用者会出现耳挂过小佩戴时会过度夹紧耳朵使用户产生不适感的问题;其二、耳挂式耳机在佩戴时,耳挂的夹持力分散于整个人体耳廓后外侧面,没有聚集至与耳机主体相对应的位置,造成耳挂与耳机主体相互之间夹持力不够的问题。
参见中国专利文件CN 115550783 A,其公开了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耳挂部和机芯部,耳挂部包括:连接部、弯曲部和电池仓,耳挂部的造型与沿人体耳廓耳轮中的耳轮脚至耳轮尾造型对应;耳挂部自其与机芯部连接的连接端向后弯曲延伸,形成与人体耳廓中耳轮背面的沟槽造型对应的弯曲部,且弯曲部与机芯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人体耳廓中耳轮上部的间隙。该专利文件CN 115550783 A优化了耳挂部的造型,将耳挂部的造型与沿人体耳廓耳轮中的耳轮脚至耳轮尾造型对应,以令使用者佩戴时更加稳定,并且佩戴舒适。但是,由于该专利文件CN 115550783 A的耳挂部形状不能改变,因此仍然难以同时满足佩戴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人体耳朵上的问题;由于该专利文件CN 115550783 A的耳挂部的夹持力仍然是分散于整个人体耳廓后外侧面,因此耳挂部的夹持力仍然没有聚集至与耳机主体相对应的位置,造成耳挂与耳机主体相互之间夹持力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佩戴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人体耳朵上,能够使耳挂部的夹持力聚集至与耳机主体相对应的位置以稳固地将耳机夹持固定在人体耳廓上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连接有耳挂,所述耳机主体的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所述耳挂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的后端连接有下垂部,所述下垂部的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往前伸出,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与耳机凸面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
优选地,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前连接部、弯曲段和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与耳机主体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连接部与下垂部相连接,所述弯曲段的中部宽度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的沟槽宽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为可变形超软硅胶夹件。
优选地,所述下垂部设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的前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安装于容置槽之中。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包括软胶底座,所述软胶底座安装于容置槽之中,所述软胶底座的前侧一体连接有软胶拱起部,所述软胶拱起部开设有中孔。
优选地,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外壳,外壳之内具有容置腔体,容置腔体之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电池和扬声器,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别与电池和扬声器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将容置腔体分隔为出音前室和后腔室,所述出音前室面向人体耳道的一侧,所述外壳设有出音孔和调音孔,所述出音孔与出音前室相对应连通,所述调音孔与后腔室相对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安装于后腔室之内,所述外壳外侧安装有通话麦克风和环境降噪麦克风,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别与通话麦克风和环境降噪麦克风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之上还安装有充电顶针,充电顶针与电池电连接,所述容置腔体之内还安装有用于充电时磁吸定位的磁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由于本发明的耳挂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可变形软胶悬挂部不仅佩戴舒适,而且能根据人体耳廓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进行变形调节,因此,本发明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能够佩戴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人体耳朵上;其二、由于本发明的耳机主体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耳挂的下垂部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可变形软胶夹件往前伸出,可变形软胶夹件与耳机凸面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因此,当本发明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佩戴于人体耳廓上时,一方面,耳挂能通过可变形软胶悬挂部挂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上端,另一方面,耳挂部的夹持力能够通过可变形软胶夹件聚集至与耳机主体相对应的位置以稳固地将耳机夹持固定在人体耳廓上,再一方面,可变形软胶夹件具有超软、可变形的特点,夹持舒适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分散结构图。
图中:1.耳机主体;11.耳机凸面;12.外壳;121.容置腔体;122.出音孔;123.调音孔;2.耳挂;21.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1.前连接部;212.弯曲段;213.后连接部;22.下垂部;221.装饰件;222.容置槽;23.可变形软胶夹件;231.软胶底座;232.软胶拱起部;233.中孔;3.主控电路板;4.电池;5.扬声器;6.通话麦克风;7.环境降噪麦克风;8.充电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前”、“后”、“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例如,耳机主体的前端指的是靠近人体耳廓前方一端,耳机主体的后端指的是靠近人体耳廓后方一端,下垂部的前侧指的是靠近耳机主体的一侧,以上术语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所述耳机主体1连接有耳挂2,所述耳机主体1的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图未示)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11,所述耳机凸面11的形状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耳挂2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的后端连接有下垂部22,所述下垂部22的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23,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往前伸出,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与耳机凸面11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所述耳挂2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可采用可变形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优选为可变形超软硅胶夹件。
如图1-图3所示,由于本发明的耳挂2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不仅佩戴舒适,而且能根据人体耳廓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进行变形调节,例如调节弯曲弧度,调节倾斜度等等,因此,本发明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能够佩戴于不同形状和尺寸大小的人体耳朵上;由于本发明的耳机主体1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11,耳挂2的下垂部22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23,可变形软胶夹件23往前伸出,可变形软胶夹件23与耳机凸面11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因此,当本发明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佩戴于人体耳廓上时,一方面,耳挂2能通过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挂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上端,另一方面,耳挂2的夹持力能够通过可变形软胶夹件23聚集至与耳机主体1相对应的位置以稳固地将耳机夹持固定在人体耳廓上,再一方面,可变形软胶夹件23具有超软、可变形的特点,夹持舒适性高。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前连接部211、弯曲段212和后连接部213,所述前连接部211与耳机主体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连接部213与下垂部22相连接,所述弯曲段212的中部宽度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的沟槽宽度相匹配。这样,弯曲段212挂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上端时,舒适度高。
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下垂部22设有装饰件221,所述装饰件221的前侧设有容置槽222,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安装于容置槽222之中。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包括软胶底座231,所述软胶底座231安装于容置槽222之中,所述软胶底座231的前侧一体连接有软胶拱起部232,所述软胶拱起部232开设有中孔233。装饰件221可采用硬质材料,通过容置槽222能够定位住可变形软胶夹件23。由于软胶拱起部232开设有中孔233,因此,更利于软胶拱起部232被压时变形。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耳机主体1包括外壳12,外壳12之内具有容置腔体121,容置腔体121之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3、电池4和扬声器5,所述主控电路板3分别与电池4和扬声器5电连接,所述扬声器5将容置腔体121分隔为出音前室和后腔室,所述出音前室面向人体耳道的一侧,所述外壳12设有出音孔122和调音孔123,所述出音孔122与出音前室相对应连通,所述调音孔123与后腔室相对应连通。设置调音孔123,能够调节平衡后腔室与外界之间的压力,提高音效质量。
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主控电路板3安装于后腔室之内,所述外壳12外侧安装有通话麦克风6和环境降噪麦克风7,所述主控电路板3分别与通话麦克风6和环境降噪麦克风7电连接。由于耳机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听到耳机的声音,同时也可以听到外部环境声音,设置环境降噪麦克风7之后,能够拾取环境噪音,通过主控电路板3的芯片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外壳12之上还安装有充电顶针8,充电顶针与电池4电连接,所述容置腔体121之内还安装有用于充电时磁吸定位的磁铁(图未示)。将耳机主体1充电盒中,充电顶针8接触充电盒中的充电针,即可对无线耳机充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所述耳机主体(1)连接有耳挂(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1)的后端设有与人体耳廓前内侧面相接触的耳机凸面(11),所述耳挂(2)包括用于挂于人体耳廓之上的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的后端连接有下垂部(23),所述下垂部(23)的前侧连接有与人体耳廓后外侧面相接触的可变形软胶夹件(23),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往前伸出,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与耳机凸面(11)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夹持配合,以夹持住人体耳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软胶悬挂部(21)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前连接部(211)、弯曲段(212)和后连接部(213),所述前连接部(211)与耳机主体(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连接部(213)与下垂部(23)相连接,所述弯曲段(212)的中部宽度与人体耳廓的耳轮背面的沟槽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为可变形超软硅胶夹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垂部(23)设有装饰件(221),所述装饰件(221)的前侧设有容置槽(222),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安装于容置槽(222)之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软胶夹件(23)包括软胶底座(231),所述软胶底座(231)安装于容置槽(222)之中,所述软胶底座(231)的前侧一体连接有软胶拱起部(232),所述软胶拱起部(232)开设有中孔(2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1)包括外壳(12),外壳(12)之内具有容置腔体(121),容置腔体(121)之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3)、电池(4)和扬声器(5),所述主控电路板(3)分别与电池(4)和扬声器(5)电连接,所述扬声器(5)将容置腔体(121)分隔为出音前室和后腔室,所述出音前室面向人体耳道的一侧,所述外壳(12)设有出音孔(122)和调音孔(123),所述出音孔(122)与出音前室相对应连通,所述调音孔(123)与后腔室相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3)安装于后腔室之内,所述外壳(12)外侧安装有通话麦克风(6)和环境降噪麦克风(7),所述主控电路板(3)分别与通话麦克风(6)和环境降噪麦克风(7)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之上还安装有充电顶针(8),充电顶针(8)与电池(4)电连接,所述容置腔体(121)之内还安装有用于充电时磁吸定位的磁铁。
CN202311335091.X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Pending CN117376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5091.XA CN117376763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5091.XA CN117376763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763A true CN117376763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99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5091.XA Pending CN117376763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7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0987B1 (en) Earbud headset
US5953435A (en) Intra-concha stabilizer with length adjustable conchal wall hook
CN115767343A (zh) 骨传导耳机
CN215682610U (zh) 开放式耳机
TWM597021U (zh) 具可拆卸式麥克風支架的耳掛式耳機
CN219780340U (zh) 一种耳夹式耳机结构
CN218941308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0431786U (zh) 耳撑及耳机
CN117376763A (zh) 一种新型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1429497U (zh) 具可拆卸式麦克风支架的耳挂式耳机
CN211406247U (zh)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CN211982102U (zh) 一种快递用耳机
CN110177315B (zh) 一种增强型抗噪声蓝牙耳机
CN113099339A (zh) 耳廓夹持结构、骨传导听音装置和听音方法
CN109644301A (zh) 声音输出装置
CN207531036U (zh) 耳挂及应用其的耳机
CN217116360U (zh) 一种夹耳式无线耳机
KR101754032B1 (ko) 머리띠 타입 이어셋
CN218941309U (zh) 一种夹耳式无线耳机
CN215268668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2058644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
CN218783893U (zh) 一种开放式蓝牙耳机
CN219780339U (zh) 一种耳夹式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