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323A -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 Google Patents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323A
CN117376323A CN202210760023.7A CN202210760023A CN117376323A CN 117376323 A CN117376323 A CN 117376323A CN 202210760023 A CN202210760023 A CN 202210760023A CN 117376323 A CN117376323 A CN 117376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negotiation
cscf
terminal
media
negoti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00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兰
朱晓洁
彭莉
王庆扬
丁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00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媒体协商请求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S‑CSCF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Description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背景技术
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Data Channel(数据通道)技术可以在原来打电话的语音通道、视频通道之外,再建立一条Data Channel,伴随通话传递位置、图片、文字等更丰富的实时交互信息,将通话从单一话音升级为多媒体,从双向视听升级到多维交互,从视听通信升级到全感通信,带来基础话音业务的颠覆性升级。
现有IMS Data Channel技术下,为了实现对实时数据交互所需DC(Data Channel)的控制,以及实时数据与音频或视频的协同功能,需要根据音视频呼叫初始请求及其携带的特定被叫号码或者主被叫用户签约信息将音视频呼叫触发至该平台。对于无签约普通用户在建立音频或视频通话后再建立DC进行实时数据交互的场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所有音频或视频呼叫都直接触发至DC控制平台。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针对音频或视频通话后再建立DC进行实时数据交互的场景,将所有音频或视频呼叫都直接触发至DC控制平台,会占用DC控制平台及DC媒体平台的大量资源,而且所有呼叫串接DC控制平台可能导致音频或视频呼叫的失败。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DC相关平台的资源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减少对音频和视频通话的影响。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包括: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媒体协商请求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S-CSCF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包括:DC的标识,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S-CSCF识别媒体协商请求中的DC标识;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为邀请INVITE消息、重邀请Re-INVITE消息或更新UPDATE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包括会话描述协议SDP信息,SDP信息中包括DC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DC控制平台接收媒体协商请求;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返回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P-CSCF根据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P-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P-CSCF根据DC标识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接收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第二终端;方法还包括:P-CSC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P-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S-CSCF接收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S-CSCF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一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DC控制平台接收媒体协商响应;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返回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媒体协商成功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DC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根据实时数据传输需求,生成媒体协商请求,并发送媒体协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根据媒体协商请求确定是否支持实时数据,并生成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经网络返回第一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或视频连接的相关信令不经过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媒体协商请求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交互协商模块,用于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系统,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的S-CSCF;以及第一终端,用于向S-CSCF发送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用于接收媒体协商请求,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返回S-CSCF;第二终端,用于接收媒体协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根据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P-CSCF还用于接收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第二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还用于接收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DC控制平台还用于接收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返回S-CSCF。
在一些实施例中,P-CSCF还用于接收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第一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DC媒体平台用于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交互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耦接至处理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前述任意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
本公开中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第一终端发起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S-CSCF接收到媒体协商请求后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S-CSCF再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本公开中实时数据的相关信令经过DC控制平台,实现DC与音频或视频呼叫建立不同的信令路径,减少DC相关平台的资源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不影响音频或视频媒体交互。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示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的再一些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S-CSCF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实时数据的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提出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下面结合图1A~3进行描述。
图1A为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8。
在步骤S102中,S-CSCF(Service-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第一终端再发起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音频或视频媒体不通过数据通道,该音频或视频连接的相关信令不经过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音频或视频媒体自然也不会经过DC媒体平台。DC控制平台负责处理DC相关信令,DC媒体平台负责处理实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包括:DC标识。不同终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DC传输,不同的DC可以对应不同的标识。在媒体协商请求中增加DC标识一方面可以表示该媒体协商请求为针对通过DC传输的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另一方面可以标识实时数据传输的DC。
在步骤S104中,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识别媒体协商请求中的DC标识;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为INVITE(邀请)消息、Re-INVITE(重邀请)消息或UPDATE(更新)消息,媒体协商请求包括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信息,SDP信息中添加DC标识。
在步骤S106中,S-CSCF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
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被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例如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和端口或者第一终端侧的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的地址和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DC控制平台接收媒体协商请求;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返回S-CSCF。
DC控制平台媒体协商根据业务需要判断实时数据的媒体需要经过DC媒体平台处理,则修改媒体协商信令消息SDP信息中的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从而使实时数据经由DC媒体平台处理。不同终端之间进行的实时数据可以通过处理平台不同的端口传输。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DC媒体平台的地址例如为IP地址。
在步骤S108中,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媒体协商成功后,通过DC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交互。S-CSCF可以通过网络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后续将进行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第一终端发起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S-CSCF接收到媒体协商请求后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被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S-CSCF再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媒体协商成功后,通过DC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交互。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实时数据的相关信令经过DC控制平台,并且后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实时数据的交互经过DC媒体平台,实现DC与音频或视频呼叫建立不同的信令路径,以及实时数据与音频或视频媒体不同的媒体路径,减少DC相关平台的资源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不影响音频或视频媒体交互。
下面结合图1B描述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
图1B为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10~123。
在步骤S110中,第一终端根据实时数据传输需求,生成媒体协商请求,并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P-CSCF,相应的,P-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
在步骤S111中,P-CSCF根据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并根据DC标识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
媒体非代理模式即不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的地址修改为该P-CSCF的地址。
在步骤S112中,P-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S-CSCF。
在步骤S113中,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步骤S114中,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在步骤S115中,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返回S-CSCF,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P-CSCF。
在步骤S116中,P-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第二终端。
在步骤S117中,第二终端根据媒体协商请求确定是否支持实时数据,并生成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P-CSCF,相应的,P-CSC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
在步骤S118中,P-CSCF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
在步骤S119中,P-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S-CSCF,相应的,S-CSCF接收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
在步骤S120中,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步骤S121中,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在步骤S122中,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返回S-CSCF,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转发至P-CSCF。
在步骤S123中,S-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转发至P-CSCF,P-CSCF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第一终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相同的网元(P-CSCF、S-CSCF、DC控制平台、DC媒体平台)进行交互,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对应不同的网元,例如,第一终端对应第一P-CSCF、第一S-CSCF、第一DC控制平台、第一DC媒体平台,第二终端对应第二P-CSCF、第二S-CSCF、第二DC控制平台、第二DC媒体平台,这种情况下,第一P-CSCF和第二P-CSCF分别具备上述实施例中P-CSCF的功能,第一S-CSCF和第二S-CSCF分别具备上述实施例中S-CSCF的功能,第一DC控制平台和第二DC控制平台分别具备上述实施例中DC控制平台的功能,第一DC媒体平台和第二DC媒体平台分别具备上述实施例中DC媒体平台的功能。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的又一些实施例。
图2为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又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202~S230。
在步骤S202中,第一终端向第一S-CSCF发送音频或视频呼叫请求。
音频或视频呼叫请求可以通过INVITE消息携带。
在步骤S204中,第一S-CSCF将音频或视频呼叫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
音频或视频呼叫的信令路径与DC建立的信令路径不同,音频或视频呼叫不触发至DC控制平台,直接经由IMS核心网络将请求送至第二终端,即音频或视频呼叫的信令无需经由DC控制平台。
在步骤S206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进行音频或视频媒体的交互。
音频或视频媒体与实时数据的媒体路径不相同。音频或视频媒体不经过DC媒体平台处理。音频或视频的媒体路径可以经过P-CSCF。第一P-CSCF和第二P-CSCF可以采用媒体代理模式,使音频或视频的媒体路径经过第一P-CSCF和第二P-CSCF。音频或视频连接的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8中,第一终端根据实时数据传输需求,生成媒体协商请求,并向第一P-CSCF发送媒体协商请求。
第一终端在媒体协商请求中添加DC标识。
在步骤S210中,第一P-CSCF查找实时数据对应的媒体策略,并执行相应的媒体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CSCF根据DC标识,触发第一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不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的地址修和端口改为第一P-CSCF的地址和端口。
第一P-CSCF中可以预先存储不同业务对应的策略,根据述DC标识可以查找到相应的策略。针对实时数据,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即不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一P-CSCF的地址和端口,可以使后续的实时数据的媒体路由不经过第一P-CSCF,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第一P-CSCF的资源占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实时数据的路由效率和实时性。
第一P-CSCF也可以采用媒体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一P-CSCF的地址和端口。因此,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地址和端口或第一P-CSCF的地址和端口。
第一P-CSCF可以触发第一核心网网元为第一终端建立专用承载。第一核心网网元,例如为第一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或第一PCRF(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等。
在步骤S212中,第一P-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一S-CSCF。
在步骤S214中,第一S-CSCF根据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一DC控制平台。
第一S-CSCF可以新增交互协同模块,创新业务触发机制,媒体协商请求为INVITE消息、Re-INVITE消息或UPDATE消息,进行实时数据的业务触发,采用与音频或视频呼叫初始请求INVITE不同的触发策略,根据媒体协商请求INVITE消息、Re-INVITE消息或UPDATE消息中的DC相关参数将媒体协商请求触发至第一DC控制平台。DC(相关专用承载)建立的媒体协商信令无需经由第一DC控制平台。
在步骤S216中,第一DC控制平台根据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一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第一DC控制平台可以新增媒体协商处理模块,根据媒体协商请求中的DC相关参数,修改媒体协商请求SDP信息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为第一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在步骤S218中,第一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请求返回第一S-CSCF。
在步骤S220中,第一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S-CSCF。
在步骤S222中,第二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DC控制平台。
第一DC控制平台和第二DC控制平台可以为同一平台,第一DC媒体平台和第二DC媒体平台可以为同一平台,这种情况下,第二S-CSCF可以根据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DC控制平台判断该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已被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则将媒体协商请求返回第二S-CSCF。或者,第二S-CSCF根据媒体协商请求中已经修改的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不再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DC控制平台。第二S-CSCF中也可以新增交互协同模块,用于根据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触发至第二DC控制平台。
在步骤S224中,第二DC控制平台根据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二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此处,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可以包括第一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第一终端的地址和端口或第一P-CSCF的地址和端口。
在步骤S226中,第二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请求返回第二S-CSCF。
在步骤S228中,第二S-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P-CSCF。
在步骤S230中,第二P-CSCF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
下面结合图3描述第二终端返回媒体协商响应的信令流程的一些实施例。
图3为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再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302~S326。
在步骤S302中,第二终端根据媒体协商请求确定是否支持实时数据,并生成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二P-CSCF。
第二终端如果支持实时数据的交互,则可以返回协商成功的消息,例如200OK,如果不支持实时数据的交互,则可以返回协商失败的消息。
在步骤S304中,第二P-CSCF查找实时数据对应的媒体策略,并执行相应的媒体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CSCF触发第二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确定不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二P-CSCF的地址和端口。第二P-CSCF可以根据会话标识确定媒体协商响应与之前的媒体协商请求相对应,在媒体协商请求发送到第二P-CSCF时,第二P-CSCF可以将DC标识进行存储,当接收到对应的媒体协商响应,则根据DC标识查找到相应的策略。针对实时数据,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即不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二P-CSCF的地址和端口,可以使后续的实时数据的媒体路由不经过第二P-CSCF,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第二P-CSCF的资源占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实时数据的路由效率和实时性。
第二P-CSCF也可以采用媒体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二P-CSCF的地址和端口。
第二P-CSCF可以触发第二核心网网元为第二终端建立专用承载。第二核心网网元,例如为第二PCF或第二PCRF等。
在步骤S306中,第二P-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二S-CSCF。
在步骤S308中,第二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二DC控制平台。
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可以为第二终端的地址和端口或第二P-CSCF的地址和端口。第二S-CSCF可以根据会话标识确定媒体协商响应与媒体协商请求属于同一会话,进而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二DC控制平台。
在步骤S310中,第二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二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在步骤S312中,第二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返回第二S-CSCF。
在步骤S314中,第二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一S-CSCF。
在步骤S316中,第一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转发至第一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步骤S318中,第一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第一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此处,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可以包括:第二DC媒体平台的地址、第二终端的地址或第二P-CSCF的地址。
在步骤S320中,第一DC控制平台将媒体协商响应返回第一S-CSCF。
在步骤S322中,第一S-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一P-CSCF。
在步骤S324中,第一P-CSCF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一终端。
在步骤S326中,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媒体协商成功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第一DC媒体平台和第二DC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交互。
本公开的方法可以优化无签约普通用户在建立音频或视频通话后再建立DC进行实时数据交互的信令处理流程,无需将所有音频或视频呼叫初始请求都触发至DC控制平台,仅在DC媒体协商时触发DC控制平台,大大节省DC控制平台资源,且不会对普通音频或视频业务产生影响。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S-CSCF,下面结合图4进行描述。
图4为本公开S-CSCF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S-CSCF40包括:接收模块410,交互协商模块420,发送模块430。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媒体协商请求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
交互协商模块420用于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接收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包括:DC标识,交互协商模块420用于识别媒体协商请求中的DC标识,将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请求通过邀请INVITE消息、重邀请Re-INVITE消息或更新UPDATE消息携带,媒体协商请求包括会话描述协议SDP信息,SDP信息中添加DC标识。
发送模块430用于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交互协商模块420用于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发送模块430用于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第一终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系统,下面结合图5进行描述。
图5为本公开实时数据的交互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系统5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的S-CSCF40;以及第一终端51,DC控制平台52,第二终端53。
第一终端51用于向S-CSCF40发送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
DC控制平台52用于接收媒体协商请求,将媒体协商请求中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返回S-CSCF40。
第二终端53用于接收媒体协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5还包括:P-CSCF54,用于接收第一终端51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根据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51专用承载,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S-CSCF40。
在一些实施例中,P-CSCF54还用于接收S-CSCF40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第二终端53,接收第二终端53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S-CSCF40。
在一些实施例中,S-CSCF40还用于接收P-CSCF54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DC控制平台52进行处理;DC控制平台53还用于接收媒体协商响应,将媒体协商响应中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返回S-CSCF40。
在一些实施例中,P-CSCF54还用于接收S-CSCF40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第一终端5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DC媒体平台55用于对第一终端51与第二终端53之间交互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例如,P-CSCF、S-CSCF、终端、DC控制平台、DC媒体平台等可各由各种计算设备或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下面结合图6以及图7进行描述。
图6为本公开通信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装置60包括:存储器6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610的处理器620,处理器6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610中的指令,执行本公开中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
其中,存储器6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库以及其他程序等。
图7为本公开通信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装置70包括:存储器710以及处理器720,分别与存储器610以及处理器620类似。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730、网络接口740、存储接口750等。这些接口730,740,750以及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7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7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7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例如可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或者云端存储服务器等。存储接口7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包括: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所述媒体协商请求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
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所述S-CSCF接收所述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
所述S-CSCF将所述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完成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包括:DC标识,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所述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S-CSCF识别所述媒体协商请求中的DC标识;
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所述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
所述媒体协商请求为邀请INVITE消息、重邀请Re-INVITE消息或更新UPDATE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
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包括会话描述协议SDP信息,所述SDP信息中包括所述DC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DC控制平台接收所述媒体协商请求;
所述DC控制平台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中所述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所述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返回所述S-CSCF。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S-CSC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包括: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
所述P-CSCF根据所述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
所述P-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所述S-CSC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所述P-CSCF根据所述DC标识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
所述S-CSCF将所述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接收所述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P-CSC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
所述P-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S-CSC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S-CSCF接收所述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
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所述S-CSCF接收所述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
所述S-CSCF将所述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S-CSCF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DC控制平台接收所述媒体协商响应;
所述DC控制平台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中所述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
所述DC控制平台将处理后的所述媒体协商响应返回所述S-CSCF。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媒体协商成功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DC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交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实时数据传输需求,生成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并发送所述媒体协商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媒体协商请求确定是否支持所述实时数据,并生成媒体协商响应,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经网络返回所述第一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音频或视频连接的相关信令不经过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
15.一种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其中,所述媒体协商请求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音频或视频连接后发起的;
交互协商模块,用于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转发至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接收所述DC控制平台返回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完成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媒体协商。
16.一种实时数据的交互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S-CSCF;以及
第一终端,用于向所述S-CSCF发送针对实时数据的媒体协商请求;
数据通道DC控制平台,用于接收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中所述第一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所述媒体协商请求返回所述S-CSCF;
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媒体协商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互系统,还包括: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请求,根据所述DC标识,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一终端专用承载,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所述媒体协商请求发送至所述S-CSCF。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交互系统,其中,
所述P-CSCF还用于接收所述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请求发送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触发核心网网元建立第二终端专用承载,并确定采用媒体非代理模式,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S-CSCF。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互系统,其中,
所述S-CSCF还用于接收所述P-CSCF发送的媒体协商响应,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发送至所述DC控制平台进行处理;
所述DC控制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媒体协商响应,将所述媒体协商响应中所述第二终端侧的媒体地址和端口修改为DC媒体平台的地址和端口,将处理后的所述媒体协商响应返回所述S-CSCF。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交互系统,其中,
所述P-CSCF还用于接收所述S-CSCF转发的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将处理后的媒体协商响应发送所述第一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互系统,还包括:
DC媒体平台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交互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
22.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
CN202210760023.7A 2022-06-30 2022-06-30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Pending CN117376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023.7A CN11737632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023.7A CN11737632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323A true CN117376323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0023.7A Pending CN117376323A (zh) 2022-06-30 2022-06-30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3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255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VOIP call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3709190B (zh) 业务设置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2854376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edia stream
CN11409555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US201302828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Optimize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359619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79096B (zh) 因特网与运营商网络业务共享方法、服务方及网页网关
EP297415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CN109769242B (zh) 通信方法、系统、MMTel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071690B2 (en)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EP2184902B1 (en) Implication of a Composite Endpoint in a Multimedia Call
WO202301105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376323A (zh) 实时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s-cscf
CN106341645A (zh) 音视频通讯系统与方法
CN117376322A (zh) 多媒体实时业务的交互方法、系统以及p-cscf
CN112383801A (zh) 媒体流分发方法、装置、分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09030148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transparentes
WO2023125661A1 (zh) 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60715A1 (zh) 一种执行呼叫相关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61490B (zh) 视频分享方法及装置、应用功能实体、拨号软件系统
CN112910823B (zh) 一种呼叫业务的路由方法及网络边缘计算平台
CN116962359A (zh) 媒体协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941761A (zh) 一种通信、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673A (zh) 一种视联网会议服务器及视联网终端
CN11569538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