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180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180A
CN117376180A CN202210773462.1A CN202210773462A CN117376180A CN 117376180 A CN117376180 A CN 117376180A CN 202210773462 A CN202210773462 A CN 202210773462A CN 117376180 A CN117376180 A CN 117376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message
measurement
network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34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思
罗光
李俊武
姚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34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04L43/106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using tim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packets, e.g. by add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8Protocol analy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应用于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确定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第一网络节点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第三网络节点,并对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第二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model,OSI)是一种广泛运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七层。基于OSI能够构建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例如,基于OSI能够构建云网络(cloud web)。而基于OSI的计算机网络中,如何确定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比较重要。目前,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常通过抓取流经网络节点的测量报文确定。
目前,在一些场景下,基于OSI的计算机网络中,一些网络节点可能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两端分别建立两个独立传输连接。例如,网络节点与两端分别建立两个独立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这类网络节点在处理测量报文后可能导致后续接收的网络节点难以识别测量报文。例如,在云网络(cloud web)中端对端的负载均衡场景下,负载均衡节点会分别与两端建立两个独立的TCP连接。负载均衡节点在处理报文的过程中,报文的测量头信息会被剥离并重新封装,这就会使得测量报文的测量头信息被丢弃,导致后续网络节点便难以识别处理后的测量报文。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通信方法,使得测量报文在处理后能够被识别且不影响正常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使得测量报文在处理后能够被识别且不影响正常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上述方式下,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后,对第一报文重新封装,虽然第一报文重新被封装为了第二报文,那么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第三网络节点后,便能够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重新封装的第二报文,从而能够保证第二报文正常传输,第二报文中虽然没有第一测量协议头,但第二测量协议头中仍然包括测量协议标识,所以第二报文也能够被第三网络节点识别。因此,通过上述方式下,第一报文在处理为第二报文后能够被识别且不影响正常传输。
可选的,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的报文匹配规则,所述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
上述方式下,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那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任何网络节点都能够获得报文匹配规则对测量报文进行识别。那么第一网络节点便能够根据统一的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确定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从而第一网络节点只需要报文匹配规则便能识别出来测量报文,实现了测量报文的统一的识别方式,使得测量报文的识别更加高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上述方式下,第一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获得测量信息后,通过向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测量信息,由测量控制节点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从而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自身获得的测量信息,能够更明确、直接地反映出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
测量报文的获取时刻;测量报文的源端口;测量报文的源地址;测量报文的目的端口;测量报文的目的地址;测量报文的下一跳地址。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三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上述方式下,当第一网络节点确定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可以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第四报文仍旧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那么第一网络节点在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第四报文后,后续的网络节点依然不会将第四报文识别为业务报文,从而对测量报文的处理也不会影响到业务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基于负载均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三网络节点获得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节点;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将所述第二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上述方式下,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报文并确定是测量报文后,在获得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的基础上,将第二报文及时丢弃。从而能够达到对第三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的目的,并且测量报文只流经测量路径上的网络节点,而不会流向其它网络节点,因此不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业务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一报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的报文匹配规则,所述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
测量报文的获取时刻;测量报文的源端口;测量报文的源地址;测量报文的目的端口;测量报文的目的地址;测量报文的下一跳地址。
可选的,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报文,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测量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节点;将所述第二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以上第三方面到第九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控制面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数据面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报文封装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能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关系: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能是单数,也可能是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常见类型包括七层协议的体系架构和四层协议的体系架构。其中,七层协议的体系架构为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而四层协议的体系架构以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reference model,TCP/IP)的协议族((protocol suite)为核心,也可以称为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基于OSI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如何测量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是网络运维中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常通过流经网络节点的测量报文测量。然而,基于OSI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些网络节点前后建立两个独立的传输连接。这类网络节点在处理报文时,为了使得报文能够正常传输,会将前一个传输连接对应的传输层协议头剥离,并将后一个传输连接对应的传输层协议头重新封装。然而,对于测量报文而言,传输层协议头为测量协议头,是测量报文的标志。如果测量协议头被剥离后,重新封装的传输层协议头并不能标识处理后的报文还是测量报文。因此,后续网络节点便难以识别处理后的测量报文,从而也难以测量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使得测量报文在处理后能够被识别且不影响正常传输。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应用的通信系统。图1A所示意的通信系统可能存在多种情形。可选地,图1A所示意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4G通信系统或5G通信系统,或者是未来的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A所示意的通信系统可以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例,图1A所示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图1A所示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并不限定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的设备类型。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中的任意网络节点,可以为手机终端、计算机设备、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网关、服务器中任意网络设备。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节点也可以称为网络设备或网元。
图1A所示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图1A所示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也不对具体的传输层协议做限定。可选地,传输层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或低时延互联网传输协议(quick UDPInternet connection,QUIC)。图1A所示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与外界的互联网(internet)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A示出的架构仅为一种示例,该架构中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形灵活增删。举例来说,图1A中还可以包括第四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四网络节点之间也建立有第二连接。另外,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可能存在网络节点,也可能不存在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可能存在网络节点,也可能不存在网络节点。例如,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可能存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NAT)设备。
图1A所示意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更具体的场景。例如,图1A所示意的通信系统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时,对应的具体场景可以如图1B所示。图1B示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可能的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VPC)中报文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的场景,其中的LB是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LB为弹性负载均衡(elastic load balancing,ELB)。图1B示出的场景中,VPC可以与外界的互联网连接。VPC包括数据网络节点和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可简称为测量控制节点)。其中,数据网络节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另外,VPC的具体网络虚拟化技术也不做限定,例如可以采用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网络节点为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测量报文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转发实现对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还可以包括更多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例如,还可以包括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那么测量报文从开始转发到停止转发必然会经过一系列网络节点,这些网络节点会形成一个测量路径。那么,测量客户端便是测量路径的起点,测量服务端便是测量路径的终点。测量路径可以为东西向负载均衡的测量路径,也可以为南北向负载均衡的测量路径。其中,东西向负载均衡的测量路径是指VPC内部的网络节点之间形成的测量路径;南北向负载均衡的测量路径是VPC内部的网络节点与外部的互联网之间形成的测量路径。另外,图1B中,第一网络节点为负载均衡节点时,接收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报文的网络节点可能不止有第三网络节点,图1B中仅以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报文为例进行相关描述。
数据网络节点和测量控制节点通过相互协作,在负载均衡的场景下,完成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数据网络节点和测量控制节点上可以将测量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相关功能集成到一个软件模块,安装到各自本地,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测量控制节点可以安装网络控制器、测量控制器和测量分析器。数据网络节点可以安装测量代理(agent);并且,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安装负载均衡组件,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安装虚拟交换机(virtual switch),例如可以安装开放虚拟交换机(open virtual switch,OV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B的相关描述仅以负载均衡为例说明。还可能存在等多种场景,例如数据网络节点和测量控制节点通过相互协作,在网络鉴权的场景下,完成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的测量。
以上述情形为例,图1B示出的架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功能具体可以如下:
测量控制节点,用于下发报文匹配规则和测量任务至数据网络节点。
其中,报文匹配规则用于数据网络节点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中是否包括测量协议标识。以第一报文为例,若第一报文符合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第一报文包括测量协议标识;若第一报文包括测量协议标识,那么说明该报文为测量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报文匹配规则在此不进行限定,举例来说,报文匹配规则为报文在预设位置范围内包含预设数值、预设字符串,再如,报文在预设范围内的两个数值满足预设关系,例如两个数值之差小于预设差值阈值。
其中,测量任务用于指示数据网络节点对测量报文进行监测,以及记录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并将测量信息返回至测量控制节点。数据网络节点对测量报文进行监测可以理解为,数据网络节点会开启对测量报文的相关处理,例如对接收到的报文判断是否为测量报文。测量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测量报文的获取时刻;测量报文的源端口;测量报文的源地址;测量报文的目的端口;测量报文的目的地址;测量报文的下一跳地址。测量信息可以为一个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也可以为设定时长内多个报文的测量信息。
测量控制节点下发报文匹配规则和测量任务至数据网络节点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举例来说,测量控制节点能够在本地运行测量控制器、网络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可以为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测量控制节点能够通过测量控制器获得测量任务,返回测量任务的执行结果。测量控制节点还能够向SDN控制器发送报文匹配规则,通过SDN控制器向数据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测量控制节点向数据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可能通过单播也可能通过广播。例如,测量控制节点可以通过单播方式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和测量任务;测量控制节点也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向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和测量任务。
第二网络节点,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并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报文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直接生成,也可以由测量控制节点生成并转发到第二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在本地安装虚拟交换机来实现上述功能。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一报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具体来说,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也可以根据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网络功能存在多种可能情形。一种可能的情形中,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在负载均衡场景下,第一网络节点为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会根据负载均衡算法选取第一报文对应的后端处理实例,后端处理实例为用于处理负载均衡报文的应用程序。而后端处理实例又运行在网络节点上,那么第一网络节点便将第一报文处理后的第二报文,发送至运行后端处理实例的目标网络节点。在图1B示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是第三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在本地安装负载均衡组件来实现上述功能。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中,预设网络功能为网络鉴权。在网络鉴权场景下,在网络鉴权的场景下,第一网络节点为网络鉴权节点,不同的报文可能拥有访问不同网络节点的访问权限。第一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第一网络节点会根据网络鉴权规则,对第一报文访问第三网络节点权限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第一网络节点便将第一报文处理后的第二报文,发送至第三网络节点。
第一网络节点还用于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并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测量信息。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也可以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并向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测量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网络节点识别测量报文以及获得测量信息都可以通过在本地安装测量agent来实现。
测量控制节点还用于根据数据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数据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测量控制节点可以在本地安装测量分析器,通过测量分析器来确定数据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具体确定的方式不做限定,举例来说,测量控制节点可能根据第一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测量控制节点也可能根据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测量控制节点也可能根据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所述第三网络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测量报文;获得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节点;将所述第二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在本地安装虚拟交换机来实现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1B示出的架构中,除了能够对测量报文进行处理,还可以对业务报文进行处理。
例如,第一网络节点还用于接收第三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图1B示出的架构仅为一种示例,该架构中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形灵活增删。举例来说,图1B中还可以包括第四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四网络节点之间也建立有第二连接,第一网络节点基于负载均衡,既可能将重新封装后的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也可能将重新封装后的第二报文发送给第四网络节点。再如,图1B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二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作为测量客户端,直接从测量控制网络节点获取第一报文,并将第二报文发送至第三网络节点。
图1B示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测量。图1B示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涉及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控制面流程和数据面流程。
控制面流程如步骤201~步骤206所示:
步骤201: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向数据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
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报文匹配规则。步骤201为可选的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网络节点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报文匹配规则。例如,第一网络节点通过安装配置文件的形式获取报文匹配规则。
步骤202:测量控制网络节点获取测量任务。
其中,测量任务用于指示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对转发面中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
步骤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上可以提供测量接口,通过调用测量接口触发生成测量任务,测量控制网络节点也可以从其它网络节点接收测量任务。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可以将测量任务的具体内容记录在测量控制网络节点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CMDB)中,以备后续再次执行测量任务。
步骤203: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向数据网络节点发送测量任务。
步骤202~203为可选的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网络节点可以无需步骤202~步骤203,即可执行步骤204,例如数据网络节点可以在预设时段内,定时开启测量任务。
步骤204: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向数据网络节点发送测量报文。
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测量报文。第二网络节点再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测量报文。步骤204为可选的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报文也可以由数据网络节点直接生成,例如第二网络节点生成测量报文,并将测量报文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
步骤205:测量控制网络节点获取数据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收集的测量信息。
步骤205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将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所有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网络节点。第一网络节点也可以将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部分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网络节点,例如第一网络节点将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异常测量信息剔除,将剩余的正常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网络节点。步骤205中对具体的数据网络节点也不做限定,例如,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均可以将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所有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网络节点。
例如,第一网络节点还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测量信息,由SDN控制器向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发送第一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收集到的测量信息。
步骤206:测量控制网络节点确定数据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步骤206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可以仅根据第一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测量控制网络节点也可以根据多个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根据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测量报文转发率;测量路径节点;测量报文转发顺序;测量报文丢包信息;测量报文的测量时延;测量时延的时延抖动信息。
例如,测量控制网络节点能根据测量信息得到第一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发送的测量报文数量,以及确定第三网络节点在设定时长内从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的测量报文数量,那么便能根据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上报的测量报文数量,确定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三网络节点的测量报文转发率。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负载均衡网络节点与客户端、服务端建立两个不同的传输连接。由于报文在负载均衡网络节点被剥离了传输层协议头并重新封装,那么便需要针对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构建不同的测量报文。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分别识别相应的测量报文,并记录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都会返回各自的测量信息到测量控制网络节点,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再综合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来推测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显然,这种方式并不准确。
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由图2示出的控制面流程可知,测量报文可以经第一网络节点(负载均衡网络节点)传输,使得第一网络节点能够在本地识别测量报文并记录测量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并且处理后能够保留测量报文中的测量协议标识。第一网络节点记录的测量信息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因此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并且,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实现测量路径中全部网络节点的测量。测量路径中的网络节点均能识别,包括第一网络节点,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出整体测量路径中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并且,由于测量协议标识是统一的,这样便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定期巡检和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再者,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均衡网络节点与客户端、服务端建立两个不同的传输连接,测量控制网络节点需要分别为不同传输连接对应的网络节点下发不同的测量任务。进一步地,测量控制网络节点需要整合多个测量任务的测量信息,才能够获得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可以统一向不同传输连接对应的网络节点下发相同的测量任务。进一步地,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只需要整合这个测量任务的测量信息,便能够确定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准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测量控制网络节点只需要获得第一网络节点返回的测量信息,便能够确定负载均衡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数据面流程如步骤301~步骤309所示:
步骤301: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待处理报文。
步骤302: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报文匹配规则确定待处理报文是否为测量报文。
具体来说,第一网络节点根据待处理报文中是否含有测量协议标识,确定待处理报文是否为测量报文。若含有,则待处理报文为测量报文;否则,待处理报文不为测量报文,即为业务报文。
若是,执行步骤303~304;否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3:第一网络节点将待处理报文重新封装,得到封装后的测量报文。
其中,待处理报文格式为第一连接对应的测量报文格式,封装后的测量报文格式为第二连接对应的测量报文格式。具体来说,步骤303的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第一网络节点将待处理报文中第一连接对应的测量协议头之前的低层协议头均去除掉,留下测量协议头以及测量协议头上层的协议头,并重新封装第二连接对应的测量协议头上层的协议头。测量协议头为哪一层的协议头在此不作限定,例如测量协议头可以为传输层协议头或网际(IP)层协议头。
以图4示出的报文封装格式为例,测量报文包括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头、IP头、TCP/UDP头和测量协议(telemetry protocol,TP)头;其中,测量协议头可以为增强测量协议(enhanced telemetry protocol,ETP)头。举例来说,测量协议头为ETP头。第一网络节点将第一连接的MAC头、IP头和TCP/UDP头去除掉。因此,第一网络节点处理之后待处理报文只留下ETP头。第一网络节点再将第二连接的MAC头、IP头和TCP/UDP头,得到封装后的测量报文;封装后的测量报文仍然包括ETP头,因此仍然能被识别出是测量报文。图4仅以测量报文的测量协议头为传输层报文头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协议头还可以为其它层协议头,例如为TCP/UDP头。
步骤304:第一网络节点记录封装后的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
可选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测量报文的获取时刻;测量报文的源端口;测量报文的源地址;测量报文的目的端口;测量报文的目的地址;测量报文的下一跳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网络节点可以在节点本地运行测量代理(agent),由测量代理处理测量报文的相关事务。例如,可以由测量代理执行步骤303~步骤304,并记录测量报文的测量信息。
步骤305:第一网络节点将待处理报文重新封装,得到封装后的业务报文。
其中,待处理报文格式为第一连接对应的业务报文格式,封装后的业务报文格式为第二连接对应的业务报文格式。具体来说,步骤305的实现方式可以如下:
以图4示出的报文封装格式为例,第一网络节点将第一连接的第一层至第三层协议头去除掉,留下传输层协议头。第一网络节点再将第二连接的第一层至第三层协议头与传输层协议头重新封装,得到封装后的业务报文。
业务报文的可能封装格式可以如下:
业务报文包括MAC头、IP头、TCP/UDP头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头或者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securesocket layer,HTTPS)。由图4示出的测量报文和业务报文的格式可知,七层负载均衡的测量报文和四层负载均衡的测量报文封装格式一致,只是TCP/UDP的目的端口为固定值,例如为80或443。这种报文封装方式,既能够让负载均衡网络节点正常处理报文,也能通过不同协议头来区分测量报文和业务报文。
步骤306:第一网络节点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至第三网络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网络节点为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得到的待处理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并且第一连接、第三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以第一连接为例,第一连接可能为TCP连接,也可能为UDP连接。第一连接建立后,便可以对第一连接对应的报文进行判断。例如,第一连接为TCP连接时,TCP连接对应的端口为80;第二连接为UDP连接时,UDP连接对应的端口为443。那么当第一网络节点从端口80,接收到第一报文时,并会对第一报文进行判断,若根据报文匹配规则确定第一报文中包含测量协议标识,便确定为测量报文;否则,第一报文便是业务报文。无论第一报文是测量报文还是业务报文,均能够按照负载均衡算法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后端处理实例,便将第一报文处理后的第二报文发送至运行后端处理实例的网络节点。
步骤307:第三网络节点确定封装后的报文是否为测量报文。
具体来说,第三网络节点根据封装后的报文中是否含有测量协议标识,确定封装后的报文是否为测量报文。若含有,则封装后的报文为测量报文;否则,封装后的报文不为测量报文,即为业务报文。
若是,执行步骤308;否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8:第三网络节点记录封装后的报文的测量信息,并将封装后的报文丢弃。
通过步骤308,第三网络节点既可以保留封装后的报文的测量信息,又能将封装后的报文丢弃,从而不会将测量报文发送到用户设备,不会给业务报文处理造成影响。其中,用户设备可以为数据中心、计算机设备等。
步骤309:第三网络节点将封装后的报文发送至发送到用户设备。
显然,通过步骤309可知,第三网络节点也不需要因为测量报文的干扰停止正常业务报文的处理,且不会影响业务报文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仅以东西向的负载均衡为例,南北向的负载均衡也有类似的流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网络节点模拟外部互联网发送的测量报文,边缘网络节点的相关步骤,可以参照第二网络节点的步骤。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准确地识别测量报文,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的报文全部为测量报文,需要暂停业务报文的传输,这会给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带来不便。而且,在一些场景下,根本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的报文全部为测量报文。例如,在图2示出的云网络场景下,即便暂停了业务报文的传输,仍然有一部分报文(如集群保活报文)会被自动收发。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无需暂停业务报文的传输,测量报文和业务报文做不同的处理,互不影响即可。通过保留测量报文中的测量协议标识,可以使得测量报文能够精确地被识别。并且,测量服务端(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在识别测量报文且获得测量信息后,及时将测量报文丢弃,并不会向用户的网络设备下发测量报文,因此测量报文也不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业务报文的处理造成影响。再者,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能够降低识别测量报文的报文匹配规则变更的数目和变更频率,从而降低报文匹配规则因为变更所耗费的资源以及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处理模块502,用于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发送模块503,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的报文匹配规则,所述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5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501还用于:
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
测量报文的获取时刻;测量报文的源端口;测量报文的源地址;测量报文的目的端口;测量报文的目的地址;测量报文的下一跳地址。
可选的,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第三报文,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采用图6示出的结构。该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二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二报文为测量报文;
处理模块602,用于获得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报文对应的测量信息发送至测量控制节点;将所述第二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具有如图7所示的结构。如图7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步骤。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02,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进行信令或者数据的接收或发送。网络设备中的通信接口702,可用于实现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进行交互。处理器701可用于实现网络设备执行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可选的,该网络设备通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其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存储器703可以与处理器701和/或通信接口702耦合,用于支持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另外,存储器703还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例如,用于存储支持通信接口702实现交互所必须的数据、指令,和/或,用于存储网络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所必须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调用执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用于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方法,其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指令的形式实现。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来自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的报文匹配规则,所述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三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一报文,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8.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所述装置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报文,并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一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测量协议头,所述第二测量协议头中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的报文匹配规则,所述报文匹配规则用于识别测量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识别,若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符合所述报文匹配规则,则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为测量报文。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根据设定时长内接收到的测量报文获得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节点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报文,确定所述第三报文为业务报文,所述第三报文包括第一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一传输层协议头不包括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负载均衡,确定所述第三报文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并对所述第三报文重新封装,得到第四报文,所述第四报文包括第二传输层协议头,所述第二传输层协议头中不包括所述测量协议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报文。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测量客户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测量服务端。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负载均衡,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均为传输层协议连接。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73462.1A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7376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462.1A CN117376180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462.1A CN117376180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180A true CN117376180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9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3462.1A Pending CN117376180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1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75049A1 (en) Determining Direction of Network Sessions
US10284460B1 (en) Network packet tracing
CN106452925B (zh) 在nfv系统中检测故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4774357B2 (ja) 統計情報収集システム及び統計情報収集装置
CN10811152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218382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2039796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391635B (zh) 基于双向网闸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8938794B2 (en) Access relay method and access gateway device
CN110557342B (zh) 用于分析和减轻丢弃的分组的设备
US20220247650A1 (en) Network device measurements employing white boxes
EP3826238A1 (en) System for centralized data collection in a distributed service-oriented system
CN107231269B (zh) 一种集群精确限速方法和装置
CN111327478A (zh) 网络测量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160383A1 (en) A network gateway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fram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4389792B (zh) 一种web日志nat前后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12788060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4060408A1 (zh) 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7519A (zh) 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2008048131A (ja) P2pトラフィック監視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737618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77504B (zh) 一种网络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925287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896025A (zh) 服务网格的架构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26763A (zh) Dpi系统的业务识别能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