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4797A -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4797A
CN117354797A CN202311642967.5A CN202311642967A CN117354797A CN 117354797 A CN117354797 A CN 117354797A CN 202311642967 A CN202311642967 A CN 202311642967A CN 117354797 A CN117354797 A CN 117354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429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化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ue Shit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ue Shit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ue Shit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ue Shit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429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4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54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4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通过引入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在通信的音频文件数据进入用户移动设备之前便已经经过加密,也只有通过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因此在通信时所有的数据均为加密状态下的,即使通信数据被拦截窃取或者用户移动设备被窃听,通信数据均不会轻易泄露,极大的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引入移动通信终端,在方便用户进行通信交流的同时,满足用户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且不改变用户正常的通信习惯,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是指在移动通信过程中使用加密算法和协议来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的系统,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窃听或篡改。
在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数据会被加密成密文,在发送端进行加密,然后在接收端进行解密,加密过程使用加密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将其转化为难以理解和解读的形式,只有掌握正确密钥的接收方才能解密并还原为原始数据。
然而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加密,在用户使用移动通信设备时,可能存在中途泄漏或在用户终端和接受终端被窃取的风险。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云通信平台,用于将用户与用户之间语音通话进行连接,同时用来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服务平台;
用户移动通信设备,通过app或者网页形式登陆至云通信平台,并保持在线状态;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通信数据以及云通信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传输;
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用户移动通信设备建立信息传输连接,并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以及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自主选择普通通信模式或者加密通信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云通信平台包括:
用户模块,供用户进行注册、身份认证并登陆使用;
通信转接模块,在两两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线路,完成信息的传输;
数据存储模块,对用户模块以及通信转接模块上产生的信息进行存储;
后台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监控设备应用程序、系统的后台界面和功能模块;
防火墙模块,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包括:
信息输入单元,将用户发送的音频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输入;
信息加密单元,利用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信息,将发送信息的用户声纹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信息解密单元,利用接收信息的用户声纹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
信息输出单元;将信息解密单元中得到的解密信息转化为音频信息输出至用户;
声纹提取分析单元,对用户的声纹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传输至信息加密单元或信息解密单元中进行加密或者解密;
数据存储器单元,对用户之间通信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
中央处理器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执行各种指令,包括信息输入、处理分析、加密、解密、输出以及存储;
电源单元。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耳机本体、耳麦本体以及信息加密器,所述信息加密器可拆卸安装于耳机本体和耳麦本体之间,所述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集成于信息加密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息加密器上集成有数据传输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可以与用户移动设备和云通信平台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有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Lightning接口、COM接口以及Type-C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网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配套的充电仓,且充电仓用于收纳耳机本体、耳麦本体以及信息加密器,所述充电仓外侧设有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充电仓内侧设有第二充电接口,所述信息加密器上设有第三充电接口,且第二充电接口与第三充电接口之间相匹配,充电仓既可以起到收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护和充电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智能操作屏,所述智能操作屏安装于信息加密器或充电仓上,且智能操作屏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操作屏来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息加密器和/或充电仓上集成有声纹密码锁模块,所述声纹密码锁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且仅在声纹密码锁模块验证通过之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正常运行,通过声纹密码锁模块可以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引入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在通信的音频文件数据进入用户移动设备之前便已经经过加密,也只有通过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因此在通信时所有的数据均为加密状态下的,即使通信数据被拦截窃取或者用户移动设备被窃听,通信数据均不会轻易泄露,极大的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引入移动通信终端,在方便用户进行通信交流的同时,满足用户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且不改变用户正常的通信习惯,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云通信平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移动通信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充电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耳机本体;2、耳麦本体;3、信息加密器;4、充电仓;5、第一充电接口;6、第二充电接口;7、第三充电接口;8、智能操作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云通信平台,用于将用户与用户之间语音通话进行连接,同时用来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服务平台;
用户移动通信设备,通过app或者网页形式登陆至云通信平台,并保持在线状态;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通信数据以及云通信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传输;
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用户移动通信设备建立信息传输连接,并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以及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自主选择普通通信模式或者加密通信模式。
云通信平台包括:
用户模块,供用户进行注册、身份认证并登陆使用;
通信转接模块,在两两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线路,完成信息的传输;
数据存储模块,对用户模块以及通信转接模块上产生的信息进行存储;
后台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监控设备应用程序、系统的后台界面和功能模块;
防火墙模块,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包括:
信息输入单元,将用户发送的音频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输入;
信息加密单元,利用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信息,将发送信息的用户声纹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信息解密单元,利用接收信息的用户声纹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
信息输出单元;将信息解密单元中得到的解密信息转化为音频信息输出至用户;
声纹提取分析单元,对用户的声纹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传输至信息加密单元或信息解密单元中进行加密或者解密;
数据存储器单元,对用户之间通信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
中央处理器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执行各种指令,包括信息输入、处理分析、加密、解密、输出以及存储;
电源单元。
注册声纹:首先,需要对个体的声音进行注册,以建立声纹模型,这涉及要求个体提供一段特定的语音样本,然后从中提取声音特征,例如声音频率、时长、音调;
建立声纹模型:通过注册样本的声音特征,可以建立个体的声纹模型;
加密语音数据:要加密语音数据,首先需要对输入的语音进行声纹识别,以确定访问者是否是授权用户,通过将输入语音与事先建立的声纹模型进行匹配来实现,如果识别结果为授权用户,则可以使用声纹模型中的加密密钥来加密语音数据;
解密语音数据:在接收到加密的语音数据后,需要进行解密才能还原出原始的语音内容,解密过程涉及将加密的语音数据与声纹模型中的解密密钥进行匹配,以还原出原始的语音信号;
通过提取和分析个体的声音特征,将其转换为加密密钥或用于加密和解密语音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用户的声纹特征对通信数据进行加解密的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也可以自行采取其它方式落实至本实施例中加以实施。
用户在通过用户移动设备发起通话请求时,通过通信模式选择模块选择通话模式,普通通信模式下正常通话,通话信息不会经过加密,加密通信模式下,利用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对通话信息进行加密,并通过用户移动设备进行发送,经过云通信平台转接后由另一个用户的用户移动设备进行接收,并通过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对通话信息进行解密,通话信息被接受方的用户得到。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7,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耳机本体1、耳麦本体2以及信息加密器3,信息加密器3可拆卸安装于耳机本体1和耳麦本体2之间,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集成于信息加密器3上。
其中信息加密器3可以拆卸下来单独进行使用,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
信息加密器3上集成有数据传输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可以与用户移动设备和云通信平台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例如对历史通信数据的查询和下载。
数据传输模块为有线数据传输模块,有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Lightning接口、COM接口以及Type-C接口,用来与外部设备建立有线连接,例如用户移动设备、电脑、扬声器等。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网模块,物联网模块又称为无线接收模块,分为wifi模块、GPRS数传模块、蓝牙模块、RF射频模块、2G-5G模块、LoRa模块等,具有多种通信方式,适用Modbus、Tcp、Mqtt协议,实施例1中的无线传输模块优选为蓝牙模块,实施例3中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也为蓝牙模块时可以共用一个模块,可以直接与用户移动设备例如手机连接,省去接线的麻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3的基础上,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相配套的充电仓4,且充电仓4用于收纳耳机本体1、耳麦本体2以及信息加密器3,充电仓4外侧设有第一充电接口5,充电仓4内侧设有第二充电接口6,信息加密器3上设有第三充电接口7,且第二充电接口6与第三充电接口7之间相匹配,充电仓4既可以起到收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护和充电的目的。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智能操作屏8,智能操作屏8安装于信息加密器3或充电仓4上,且智能操作屏8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操作屏8来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也可以配置其它功能模块来提高智能操作屏8的功能性,例如计时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智能操作屏8安装于信息加密器3上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但是空间有限会导致屏幕较小不便操作,当智能操作屏8安装于充电仓4上时,使用起来需要配合充电仓4,但是空间大屏幕大更加易于操作,同时第二充电接口6和第三充电接口7之间除了普通的充电功能外还需要增加数据传输功能。
实施例6:
在实施例2-5的基础上,信息加密器3和/或充电仓4上集成有声纹密码锁模块,声纹密码锁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且仅在声纹密码锁模块验证通过之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正常运行,通过声纹密码锁模块可以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声纹密码锁模块利用声纹提取分析单元采集并处理用户的声纹信息,并与预先存储的声纹样本进行比对,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密码输入可以采用固定语音密码或者浮动(变化)语音密码,固定语音密码可以直接通过信息输入单元输入,浮动(变化)语音密码可以在数据存储器单元内存储海量的密码库,在每次解锁时调取任意一个密码并在智能操作屏8上显示供用户进行输入,密码验证通过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方可进入加密通信模式,否则只能进入普通通信模式。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引入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在通信的音频文件数据进入用户移动设备之前便已经经过加密,也只有通过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因此在通信时所有的数据均为加密状态下的,即使通信数据被拦截窃取或者用户移动设备被窃听,通信数据均不会轻易泄露,极大的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引入移动通信终端,在方便用户进行通信交流的同时,满足用户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且不改变用户正常的通信习惯,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通信平台,用于将用户与用户之间语音通话进行连接,同时用来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服务平台;
用户移动通信设备,通过app或者网页形式登陆至云通信平台,并保持在线状态;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通信数据以及云通信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传输;
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用户移动通信设备建立信息传输连接,并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以及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通信模式选择模块,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自主选择普通通信模式或者加密通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通信平台包括:
用户模块,供用户进行注册、身份认证并登陆使用;
通信转接模块,在两两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线路,完成信息的传输;
数据存储模块,对用户模块以及通信转接模块上产生的信息进行存储;
后台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监控设备应用程序、系统的后台界面和功能模块;
防火墙模块,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包括:
信息输入单元,将用户发送的音频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输入;
信息加密单元,利用信息输入单元得到的信息,将发送信息的用户声纹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信息解密单元,利用接收信息的用户声纹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
信息输出单元;将信息解密单元中得到的解密信息转化为音频信息输出至用户;
声纹提取分析单元,对用户的声纹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传输至信息加密单元或信息解密单元中进行加密或者解密;
数据存储器单元,对用户之间通信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
中央处理器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执行各种指令,包括信息输入、处理分析、加密、解密、输出以及存储;
电源单元。
4.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1)、耳麦本体(2)以及信息加密器(3),所述信息加密器(3)可拆卸安装于耳机本体(1)和耳麦本体(2)之间,所述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集成于信息加密器(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加密器(3)上集成有数据传输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有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Lightning接口、COM接口以及Type-C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网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配套的充电仓(4),且充电仓(4)用于收纳耳机本体(1)、耳麦本体(2)以及信息加密器(3),所述充电仓(4)外侧设有第一充电接口(5),所述充电仓(4)内侧设有第二充电接口(6),所述信息加密器(3)上设有第三充电接口(7),且第二充电接口(6)与第三充电接口(7)之间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操作屏(8),所述智能操作屏(8)安装于信息加密器(3)或充电仓(4)上,且智能操作屏(8)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仓(4),所述信息加密器(3)和/或充电仓(4)上集成有声纹密码锁模块,所述声纹密码锁模块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连接,且仅在声纹密码锁模块验证通过之后端点信息加解密模块正常运行。
CN202311642967.5A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Pending CN117354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2967.5A CN117354797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2967.5A CN117354797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4797A true CN117354797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6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42967.5A Pending CN117354797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5479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4366A (zh) * 2002-12-20 2006-03-29 克里斯托弗·怀特 音频信号的安全传输
CN104517066A (zh) * 2014-12-16 2015-04-1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文件夹加密方法
CN105868595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宁波三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基于综合识别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WO2019003233A1 (en) * 2017-06-27 2019-01-03 Kavitha Parthasarath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TROLL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FROM A REMOTE DEVICE VIA A CONFIGURABLE CLOUD APPLICATION
CN110659468A (zh) * 2019-08-21 2020-01-07 江苏大学 基于c/s架构和说话人识别技术的文件加密解密系统
CN112822017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声纹识别和语音信道传输的端到端身份认证方法
CN113612738A (zh) * 2021-07-20 2021-11-05 深圳市展韵科技有限公司 声纹实时鉴权加密的方法、声纹鉴权设备及受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4366A (zh) * 2002-12-20 2006-03-29 克里斯托弗·怀特 音频信号的安全传输
CN104517066A (zh) * 2014-12-16 2015-04-1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文件夹加密方法
CN105868595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宁波三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基于综合识别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WO2019003233A1 (en) * 2017-06-27 2019-01-03 Kavitha Parthasarath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TROLL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FROM A REMOTE DEVICE VIA A CONFIGURABLE CLOUD APPLICATION
CN110659468A (zh) * 2019-08-21 2020-01-07 江苏大学 基于c/s架构和说话人识别技术的文件加密解密系统
CN112822017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声纹识别和语音信道传输的端到端身份认证方法
CN113612738A (zh) * 2021-07-20 2021-11-05 深圳市展韵科技有限公司 声纹实时鉴权加密的方法、声纹鉴权设备及受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7567A (en) Key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7493561B (zh) 共享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7284123B2 (en)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mprising a short-distance communication module
CN210719302U (zh) 一种燃气表的安全通信系统
WO2003088054A8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encrypted data in a mobile network
CN105261100A (zh) 门禁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1227279A (zh) 音频信号加/解密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964805B (zh) 一种数据安全发送与接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270020B (zh) 一种基于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安全加密装置
US106015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 management of end encrypted transmission
WO2006057627A1 (en) Apparatuses for establishing a highly secure voice amd data link between communicating parties
CN105279831A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音频编码控制闭锁的方法
CN117354797A (zh) 一种基于信息加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CN101242453B (zh) 一种双音多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740941A (zh) 一种工业场景实时数据文件加密传输方法
CN115776413A (zh) 一种基于虹膜加密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159540A (zh) 收发数据流的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05610580A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外置语音加密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3537408U (zh) 一种可指定密钥的端到端语音通信保密装置
CN111641646A (zh) 一种安全增强型通信定位终端
CN114040356A (zh) 一种融合量子安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CN1120549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6204700A1 (en) System for secure transmission of voice communication vi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of secure transmission of voice communication
CN110853186A (zh) 一种蓝牙门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CN101043476B (zh) 防止用户信息被窃听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