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9704A -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9704A
CN117349704A CN202311432482.3A CN202311432482A CN117349704A CN 117349704 A CN117349704 A CN 117349704A CN 202311432482 A CN202311432482 A CN 202311432482A CN 117349704 A CN117349704 A CN 117349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dastral
dimensional
building
data
dimensional cadas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24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9704B (zh
Inventor
朱丹
张治清
陈坤
曾令瑶
毛华锐
赵根
王雪
闫亮
李翔
高成军
李柏林
蒋正坤
黎欢
严彦
陈长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14324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9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9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9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9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9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41User authentication where a single sign-on provides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S2,在三维地籍界面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S3,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对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建筑物分类。本发明能够根据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对地籍建筑物进行分类,并在上传过程中保障三维地籍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籍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是人造的、相对于地面固定的物体。专利申请号2021113712216,名称为“基于卫星影像自动提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卫星影像,对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校正后的图像处理成带坐标影像图,对已经处理带坐标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匀光匀色、镶嵌裁剪,最后得到正射影像成果图;步骤2:基于规则信息的面向对象分类法、决策树的算法分类法、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法、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分析法和阴影光谱特征来进行建筑物阴影提取;步骤3:通过计算像元平均值计算建筑物阴影长度;步骤4:根据计算所得的阴影长度,结合太阳与卫星的方位角、高度角以及建筑物所在位置,构建建筑物高度反演模型,计算出建筑物高度。该发明效率高,省时省力。但上述测量建筑物高度的方法需要基于卫星,不利于所有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
S2,在三维地籍界面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3,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对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建筑物分类。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后进入三维地籍登录界面;
S12,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获取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S13,对获取的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对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账号和密码传输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进行校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中包括以下步骤:
S131,办公电脑判断是否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
若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则执行下一步;
若未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则继续等待,执行步骤S131;
S132,办公电脑获取链接标志和密匙;
S133,办公电脑根据密匙分别对账号和密码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安全账号和安全密码;并将安全账号、安全密码和链接标志发送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134,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安全账号、安全密码和链接标志后,通过链接标志从检索数据库中获取链接标志所对应的密匙;
S13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根据步骤S134中得到的密匙对安全账号和安全密码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账号和密码;校验通过后,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5中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51,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是否存在该账号:
若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存在该账号,则执行下一步;
若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不存在该账号,则办公电脑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不成功;
S1352,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是否一致:
若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一致,则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若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不一致,则办公电脑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2中得到链接标志和密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21,办公电脑向三维地籍管理平台请求公匙,在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存放有至少一对公私对,公私对包括公匙(该公匙为非对称公匙)和私匙(该私匙为非对称私匙);
S1322,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公匙请求后,将公匙发送给办公电脑;
S1323,办公电脑接收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发送的公匙后,办公电脑生成一个密匙(该密匙为对称密匙),并将生成的密匙存储在办公电脑上;
S1324,通过公匙对密匙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安全密匙,并将安全密匙发送给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132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安全密匙后,通过私匙对接收到的安全密匙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密匙,同时生成一个链接标志;
S1326,将链接标志与密匙形成检索对存储在检索数据库中;通过密匙对链接标志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安全链接标志,并将其安全链接标志发送给办公电脑;
S1327,办公电脑接收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发送的安全链接标志后,通过密匙对接收到的安全链接标志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链接标志,将链接标志存储在办公电脑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的方法为:
S21,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地籍号计算,得到地籍号;
S22,获取链接标志和密匙,利用获取的密匙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
S23,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一同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24,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电脑发送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后,三维地籍管理平台通过链接标志从检索数据库中获取链接标志所对应的密匙;
S2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根据步骤S24中得到的密匙对三维地籍安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三维地籍数据;
S26,对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平台地籍号计算,得到平台地籍号;判断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是否一致: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一致,则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为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此时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不一致,则重新请求电脑发送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执行步骤S2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中地籍号的计算方法为:
Cadastralcode=Cadastralcodecalculationway<cadastraldata>,
其中,Cadastralcode表示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地籍号计算,得到的地籍号;
Cadastralcodecalculationway< >表示地籍号计算方法;优选采用MD5摘要计算方法;
cadastraldata表示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
在步骤S26中平台地籍号的计算方法为:
CadastralPlatformcode=CadastralPlatformcodecalculationway<Platformcadastraldata>,
其中,CadastralPlatformcode表示对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平台地籍号计算,得到的平台地籍号;
CadastralPlatformcodecalculationway< >表示平台地籍号计算方法;优选采用MD5摘要计算方法;
Platformcadastraldata表示步骤S25中的三维地籍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对建筑物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从三维地籍数据中提取出所有坐标点,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K,YK,ZK),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坐标点的个数,(X1,Y1,Z1)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1坐标点,(X2,Y2,Z2)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2坐标点,(X3,Y3,Z3)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3坐标点,(XK,YK,Z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K坐标点;令k=1;
S32,判断坐标点(Xk,Yk,Zk)是否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
若坐标点(Xk,Yk,Zk)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获取该坐标点(Xk,Yk,Zk)所对应的楼栋的上限坐标点(Xmax,k,Ymax,k,Zmax,k)和下限坐标点(Xmin,k,Ymin,k,Zmin,k);根据上下限坐标点得到楼栋高度,进而判断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建筑物类型;执行下一步;
若坐标点(Xk,Yk,Zk)不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执行下一步;
S33,判断k与K间的大小关系:
若k>K,则结束;
若k≤K,则执行步骤S3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2中包括以下步骤:
S321,计算楼栋高度,楼栋高度的计算方法为:
存在约束条件:Xmin,k=Xmax,k,Ymin,k=Ymax,k
其中,H表示楼栋高度值;
(Xmax,k,Ymax,k,Zmax,k)表示楼栋的上限坐标点;
(Xmin,k,Ymin,k,Zmin,k)表示下限坐标点;
| |表示取绝对值;
S322,判断H、H1、H2、H3间的关系:
若H≤H1,则该楼栋为单层建筑;
若H1<H≤H2,则该楼栋为多层建筑;
若H2<H≤H3,则该楼栋为高层建筑;
若H≤H3,则该楼栋为超高层建筑;
H表示楼栋高度值;
H1表示预设第一高度阈值;
H2表示预设第二高度阈值;
H3表示预设第三高度阈值;约束条件:H3>H2>H3
一般的,单层建筑为7米以下建筑;多层建筑为7-27米建筑;高层建筑为27-100米建筑;超高层建筑:超过100米建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根据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对地籍建筑物进行分类,并在上传过程中保障三维地籍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
S2,在三维地籍界面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3,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对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建筑物分类或/和还包括在三维地籍数据中包括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根据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得到房屋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得到房屋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根据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生成房屋轮廓;
S3-2,根据步骤S3-1的房屋轮廓获取房屋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1中根据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生成房屋轮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1,将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的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按照起始点至终点或者终点至起始点的顺序依次排列,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ζ,yζ,zζ),其中(x1,y1,z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1坐标,(x2,y2,z2)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2坐标,(x3,y3,z3)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3坐标,(xζ,yζ,z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ζ坐标,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建筑物界址点坐标的个数;当其将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的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按照起始点至终点的顺序依次排列时,(x1,y1,z1)也表示建筑物界址点起始点坐标,(xζ,yζ,zζ)也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终点坐标;当其将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的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按照终点至起始点的顺序依次排列时,(x1,y1,z1)也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终点坐标,(xζ,yζ,zζ)也表示建筑物界址点起始点坐标;
S3-1-2,将步骤S3-1-1中的建筑物界址点坐标(x1,y1,z1)、(x2,y2,z2)、(x3,y3,z3)、……、(xζ,yζ,zζ)标记在三维地图上;
S3-1-3,按照建筑物界址点坐标(x1,y1,z1)、(x2,y2,z2)、(x3,y3,z3)、……、(xζ,yζ,zζ)依次将标记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房屋房屋轮廓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2中房屋信息包括房屋占地面积或/和房屋周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房屋占地面积的计算方法为:
S3-2-1,将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将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的方法为:
其中,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坐标;/>
→表示三维转二维投影符号;
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坐标;
也即是:(x1,y1,z1)→(x1,y1),(x1,y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1坐标;
(x2,y2,z2)→(x2,y2),(x2,y2)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2坐标;
(x3,y3,z3)→(x3,y3),(x3,y3)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3坐标;
……;
(xζ,yζ,zζ)→(xζ,yζ),(xζ,y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ζ坐标;
S3-2-2,在房屋轮廓线内任取一点,记作(x0,y0),(x0,y0)表示房屋轮廓线内的任一点;
S3-2-3,根据房屋轮廓线内的任一点(x0,y0)和ζ个二维坐标,得到房屋面积,房屋占地面积的算法为:
其中,S表示房屋占地面积;
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建筑物界址点坐标的个数;
||ai||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坐标(xi,yi)与(x0,y0)间所形成直线ai的距离值;
||ai+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1坐标(xi+1,yi+1)与(x0,y0)间所形成直线ai+1的距离值;
<ai,ai+1>表示直线ai与直线ai+1间的夹角;<ai,ai+1>∈[0,π];
其中,||ai,i+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坐标(xi,yi)与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1坐标(xi+1,yi+1)间所形成直线间的距离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房屋占地周长的计算方法为:
S3-2-1,将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将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的方法为:
其中,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第/>坐标;/>
→表示三维转二维投影符号;
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坐标;
也即是:(x1,y1,z1)→(x1,y1),(x1,y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1坐标;
(x2,y2,z2)→(x2,y2),(x2,y2)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2坐标;
(x3,y3,z3)→(x3,y3),(x3,y3)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3坐标;
……;
(xζ,yζ,zζ)→(xζ,yζ),(xζ,y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ζ坐标;
S3-2-2,根据房屋轮廓线上的ζ个二维坐标,得到房屋周长,房屋占地周长的算法为:
其中,L表示房屋周长;
ζ表示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中建筑物界址点坐标的个数;
||ai,i+1||表示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坐标(xi,yi)与建筑物界址点的二维第i+1坐标(xi+1,yi+1)间所形成直线间的距离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后进入三维地籍登录界面;
S12,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获取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S13,对获取的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对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账号和密码传输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进行校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中包括以下步骤:
S131,办公电脑判断是否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
若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则执行下一步;
若未接收到登录请求触发信号,则继续等待,执行步骤S131;
S132,办公电脑获取链接标志和密匙;
S133,办公电脑根据密匙分别对账号和密码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安全账号和安全密码;并将安全账号、安全密码和链接标志发送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134,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安全账号、安全密码和链接标志后,通过链接标志从检索数据库中获取链接标志所对应的密匙;
S13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根据步骤S134中得到的密匙对安全账号和安全密码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账号和密码;校验通过后,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5中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51,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是否存在该账号:
若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存在该账号,则执行下一步;
若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不存在该账号,则办公电脑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不成功;
S1352,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是否一致:
若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一致,则办公电脑成功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若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密码与利用步骤S135中处理后得到的账号查询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该账号所对应的密码不一致,则办公电脑登录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32中得到链接标志和密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21,办公电脑向三维地籍管理平台请求公匙,在三维地籍管理平台上存放有至少一对公私对,公私对包括公匙(该公匙为非对称公匙)和私匙(该私匙为非对称私匙);
S1322,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公匙请求后,将公匙发送给办公电脑;
S1323,办公电脑接收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发送的公匙后,办公电脑生成一个密匙(该密匙为对称密匙),并将生成的密匙存储在办公电脑上;
S1324,通过公匙对密匙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安全密匙,并将安全密匙发送给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132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办公电脑发送的安全密匙后,通过私匙对接收到的安全密匙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密匙,同时生成一个链接标志;
S1326,将链接标志与密匙形成检索对存储在检索数据库中;通过密匙对链接标志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安全链接标志,并将其安全链接标志发送给办公电脑;
S1327,办公电脑接收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发送的安全链接标志后,通过密匙对接收到的安全链接标志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链接标志,将链接标志存储在办公电脑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的方法为:
S21,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地籍号计算,得到地籍号;
S22,获取链接标志和密匙,利用获取的密匙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
S23,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一同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24,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电脑发送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后,三维地籍管理平台通过链接标志从检索数据库中获取链接标志所对应的密匙;
S2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根据步骤S24中得到的密匙对三维地籍安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三维地籍数据;
S26,对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平台地籍号计算,得到平台地籍号;判断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是否一致: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一致,则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为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此时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不一致,则重新请求电脑发送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执行步骤S2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中地籍号的计算方法为:
Cadastralcode=Cadastralcodecalculationway<cadastraldata>,
其中,Cadastralcode表示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地籍号计算,得到的地籍号;
Cadastralcodecalculationway< >表示地籍号计算方法;优选采用MD5摘要计算方法;
cadastraldata表示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
在步骤S26中平台地籍号的计算方法为:
CadastralPlatformcode=CadastralPlatformcodecalculationway<Platformcadastraldata>,
其中,CadastralPlatformcode表示对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平台地籍号计算,得到的平台地籍号;
CadastralPlatformcodecalculationway< >表示平台地籍号计算方法;优选采用MD5摘要计算方法;
Platformcadastraldata表示步骤S25中的三维地籍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对建筑物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从三维地籍数据中提取出所有坐标点,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K,YK,ZK),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坐标点的个数,(X1,Y1,Z1)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1坐标点,(X2,Y2,Z2)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2坐标点,(X3,Y3,Z3)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3坐标点,(XK,YK,Z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K坐标点;令k=1;
S32,判断坐标点(Xk,Yk,Zk)是否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
若坐标点(Xk,Yk,Zk)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获取该坐标点(Xk,Yk,Zk)所对应的楼栋的上限坐标点(Xmax,k,Ymax,k,Zmax,k)和下限坐标点(Xmin,k,Ymin,k,Zmin,k);根据上下限坐标点得到楼栋高度,进而判断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建筑物类型;执行下一步;
若坐标点(Xk,Yk,Zk)不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执行下一步;
S33,判断k与K间的大小关系:
若k>K,则结束;
若k≤K,则执行步骤S3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2中包括以下步骤:
S321,计算楼栋高度,楼栋高度的计算方法为:
存在约束条件:Xmin,k=Xmax,k,Ymin,k=Ymax,k
其中,H表示楼栋高度值;
(Xmax,k,Ymax,k,Zmax,k)表示楼栋的上限坐标点;
(Xmin,k,Ymin,k,Zmin,k)表示下限坐标点;
| |表示取绝对值;
S322,判断H、H1、H2、H3间的关系:
若H≤H1,则该楼栋为单层建筑;
若H1<H≤H2,则该楼栋为多层建筑;
若H2<H≤H3,则该楼栋为高层建筑;
若H≤H3,则该楼栋为超高层建筑;
H表示楼栋高度值;
H1表示预设第一高度阈值;
H2表示预设第二高度阈值;
H3表示预设第三高度阈值;约束条件:H3>H2>H3
一般的,单层建筑为7米以下建筑;多层建筑为7-27米建筑;高层建筑为27-100米建筑;超高层建筑:超过100米建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
S2,在三维地籍界面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3,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对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建筑物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对建筑物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从三维地籍数据中提取出所有坐标点,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K,YK,ZK),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坐标点的个数,(X1,Y1,Z1)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1坐标点,(X2,Y2,Z2)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2坐标点,(X3,Y3,Z3)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3坐标点,(XK,YK,ZK)表示三维地籍数据中的第K坐标点;令k=1;
S32,判断坐标点(Xk,Yk,Zk)是否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
若坐标点(Xk,Yk,Zk)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获取该坐标点(Xk,Yk,Zk)所对应的楼栋的上限坐标点(Xmax,k,Ymax,k,Zmax,k)和下限坐标点(Xmin,k,Ymin,k,Zmin,k);根据上下限坐标点得到楼栋高度,进而判断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建筑物类型;执行下一步;
若坐标点(Xk,Yk,Zk)不存在于三维地籍数据库中,则执行下一步;
S33,判断k与K间的大小关系:
若k>K,则结束;
若k≤K,则执行步骤S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中包括以下步骤:
S321,计算楼栋高度,楼栋高度的计算方法为:
存在约束条件:Xmin,k=Xmax,k,Ymin,k=Ymax,k
其中,H表示楼栋高度值;
(Xmax,k,Ymax,k,Zmax,k)表示楼栋的上限坐标点;
(Xmin,k,Ymin,k,Zmin,k)表示下限坐标点;
S322,判断H、H1、H2、H3间的关系:
若H≤H1,则该楼栋为单层建筑;
若H1<H≤H2,则该楼栋为多层建筑;
若H2<H≤H3,则该楼栋为高层建筑;
若H≤H3,则该楼栋为超高层建筑;
H表示楼栋高度值;
H1表示预设第一高度阈值;
H2表示预设第二高度阈值;
H3表示预设第三高度阈值;约束条件:H3>H2>H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利用工作场所提供的办公电脑进入三维地籍界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后进入三维地籍登录界面;
S12,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获取在登录界面的账号输入框和密码输入框中分别输入的账号和密码;
S13,对获取的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对账号和密码进行账号密码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账号和密码传输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进行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的方法为:
S21,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地籍号计算,得到地籍号;
S22,获取链接标志和密匙,利用获取的密匙对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
S23,将待上传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一同上传到三维地籍管理平台;
S24,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接收到电脑发送的三维地籍安全数据、链接标志和地籍号后,三维地籍管理平台通过链接标志从检索数据库中获取链接标志所对应的密匙;
S25,三维地籍管理平台根据步骤S24中得到的密匙对三维地籍安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处理后得到其三维地籍数据;
S26,对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进行平台地籍号计算,得到平台地籍号;判断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是否一致: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一致,则步骤S25中得到的三维地籍数据为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此时三维地籍管理平台得到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
若平台地籍号与步骤S23中的地籍号不一致,则重新请求电脑发送步骤S21~S23之一中的待上传的三维地籍数据,执行步骤S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建筑物界址点坐标数据得到房屋信息。
CN202311432482.3A 2023-10-31 2023-10-31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Active CN117349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2482.3A CN117349704B (zh) 2023-10-31 2023-10-31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2482.3A CN117349704B (zh) 2023-10-31 2023-10-31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9704A true CN117349704A (zh) 2024-01-05
CN117349704B CN117349704B (zh) 2024-05-28

Family

ID=8936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2482.3A Active CN117349704B (zh) 2023-10-31 2023-10-31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9704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3221B1 (ko) * 2007-06-15 2008-06-10 (주)한양 지적관측망 종합관리시스템
RU115943U1 (ru) * 2011-04-26 2012-05-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ра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Н.И. Вавилова"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щиты кадастр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275935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确定高度坐标的方法和生成数据库的方法
CN103092968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三维地籍全景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KR20160128902A (ko) * 2015-04-29 2016-11-08 한국국토정보공사 3차원 지적 객체 표현 장치 및 방법
CN106528555A (zh) * 2015-09-10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快速构建建筑物三维模型的系统
EP3264134A1 (en) * 2016-06-30 2018-01-03 Topcon Corporation Laser scanner system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of point cloud data
CN109598794A (zh) * 2018-11-30 2019-04-09 苏州维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gis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1322994A (zh) * 2020-04-22 2020-06-23 福州市勘测院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房屋密集区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方法
CN112017270A (zh) * 2020-08-28 2020-12-01 南昌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有限公司 实景三维可视化在线应用系统
CN112115534A (zh) * 2020-09-09 2020-12-22 北京德智臻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三维房屋模型转换带高度属性的二维矢量面的方法
CN112700531A (zh) * 2020-12-18 2021-04-23 武汉大学 一种融合矢量户型图的建筑物倾斜模型分层分户显示方法
CN113268531A (zh) * 2021-03-21 2021-08-17 苏州物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与gis技术的cim系统工作方法
CN113505391A (zh) * 2021-07-27 2021-10-15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方法
FR3123753A1 (fr) * 2021-06-07 2022-12-09 Luxcarta Technology Procédé de reconstruction d’un modèle 3D d’un toit d’un bâtiment par analyse d’images acquises par télédétection
CN115757363A (zh) * 2023-01-06 2023-03-07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籍数据库的多层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229003A (zh) * 2023-03-08 2023-06-06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维模型单体化快速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3221B1 (ko) * 2007-06-15 2008-06-10 (주)한양 지적관측망 종합관리시스템
RU115943U1 (ru) * 2011-04-26 2012-05-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ра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Н.И. Вавилова"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щиты кадастр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275935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装置、确定高度坐标的方法和生成数据库的方法
EP2518444A2 (en) * 2011-04-29 2012-10-31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Nav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height coordinate
CN103092968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三维地籍全景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KR20160128902A (ko) * 2015-04-29 2016-11-08 한국국토정보공사 3차원 지적 객체 표현 장치 및 방법
CN106528555A (zh) * 2015-09-10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快速构建建筑物三维模型的系统
EP3264134A1 (en) * 2016-06-30 2018-01-03 Topcon Corporation Laser scanner system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of point cloud data
CN109598794A (zh) * 2018-11-30 2019-04-09 苏州维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gis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1322994A (zh) * 2020-04-22 2020-06-23 福州市勘测院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房屋密集区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方法
CN112017270A (zh) * 2020-08-28 2020-12-01 南昌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有限公司 实景三维可视化在线应用系统
CN112115534A (zh) * 2020-09-09 2020-12-22 北京德智臻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三维房屋模型转换带高度属性的二维矢量面的方法
CN112700531A (zh) * 2020-12-18 2021-04-23 武汉大学 一种融合矢量户型图的建筑物倾斜模型分层分户显示方法
CN113268531A (zh) * 2021-03-21 2021-08-17 苏州物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与gis技术的cim系统工作方法
FR3123753A1 (fr) * 2021-06-07 2022-12-09 Luxcarta Technology Procédé de reconstruction d’un modèle 3D d’un toit d’un bâtiment par analyse d’images acquises par télédétection
CN113505391A (zh) * 2021-07-27 2021-10-15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方法
CN115757363A (zh) * 2023-01-06 2023-03-07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籍数据库的多层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229003A (zh) * 2023-03-08 2023-06-06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维模型单体化快速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ERNEJ TEKAVEC 等: "Simulating Large-Scale 3D Cadastral Dataset Using Procedural Mod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GEO-INFORMATION》, 31 December 2020 (2020-12-31) *
张为: "基于Arcgis平台的三维地籍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no. 9, 15 September 2015 (2015-09-15), pages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9704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70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dynamic updating of facial features
US11403818B2 (e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model train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Lu et al. Fast 3D line segment detection from unorganized point cloud
CN104036546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形变模型的任意视角人脸三维重构方法
JP4946730B2 (ja) 顔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顔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200070409A (ko) 다중 특징 검색 및 변형에 기반한 인체 헤어스타일 생성 방법
Taylor et al. Multi‐modal sensor calibration using a gradient orientation measure
CN107545277B (zh) 模型训练、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KR101713891B1 (ko) 부분 얼굴 인식을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232323B (zh) 人脸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70050639A1 (en)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10852310A (zh) 三维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021168A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地铁基坑开挖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240291B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运动线路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7349704B (zh) 根据三维地籍数据库进行建筑物信息数据分类的工作方法
CN109993108B (zh) 一种增强现实环境下的手势纠错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940804A (zh) 建筑工程物料管理系统表单数据自动录入方法
CN109615695B (zh) 房屋外部的空间照片到屋顶cad图纸的自动化转换方法
CN116499453A (zh) 一种电子地图生成方法、装置、移动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4915661A (zh) 一种智能动态人脸识别加密系统
CN117274500B (zh) 通过建筑物界址点坐标进行房屋构建方法
JP2007213582A (ja) デジタル画像データ内のオブジェクト・パーツの場所を特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155485A (zh) 基于3d视觉的智慧社区智能安防监测管理系统
CN113989886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船员身份验证方法
Wang et al. Line Matching Algorithm for Aerial Image Combining image and object space similarity constra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