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8374A - 网篮取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篮取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8374A
CN117338374A CN202311284731.9A CN202311284731A CN117338374A CN 117338374 A CN117338374 A CN 117338374A CN 202311284731 A CN202311284731 A CN 202311284731A CN 117338374 A CN117338374 A CN 117338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asket
mandrel
core wi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47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碧玥
李露钢
邵水斌
鲁手涛
李晓萌
李春明
殷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gao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gao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gao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gao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47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8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8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31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31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 A61B2017/22034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for gripping the obstruction or the tissue part from in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61B2017/2215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having an open distal e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网篮取石装置,包括手柄组件、芯轴组件、导引管组件、网篮组件、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安装件的安装腔内。通过拉动芯轴组件以使网篮组件张开,套取结石后,推动芯轴组件以使网篮组件闭合,当抓紧结石时,网篮端外鞘管与芯丝不再产生相对位移,继续施加推力,安装腔内的弹性件被止挡部压缩,可便捷直观显示结石抓紧状态与推力的关系。因结石抓紧后弹性件的压缩量是随推力逐渐增加的,使用者可在弹性件压缩范围内控制推力。即便使用者在操作初期未能正确操作,本装置也能避免抓紧时瞬间推力过大导致网篮组件损伤,保证网篮组件能持续使用。

Description

网篮取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篮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肾结石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机体的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为治疗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其通过人体自然通道并实现可视化精准取石,无需开刀,减小患者痛苦。该手术步骤具体为首先在软镜下应用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再将粉碎后的结石尽可能的取出,取出结石所用的器械为网篮取石装置。
在手术过程中,激光碎石后结石的大小不可控,且多数情况下存在不同大小碎石共存的现象,现有技术中的取石网篮无法直观的感知碎石是否被网篮套牢,抓取不同大小的碎石时也无法确定是否抓握牢固,一旦过度用力抓取碎石则可能导致网篮部位弯曲变形损坏,网篮难以正常开合,抓取结石后难以收紧,影响抓取碎石效果。更严重的会造成取石网篮的网篮丝断裂,出现此类情况后,必须更换新的取石网篮。这些问题的出现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成本,加剧了患者痛苦程度,同时也使手术风险更高。
目前还没有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网篮组件损伤的装置。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网篮取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篮取石装置,能够在保证抓取牢固的同时,能够避免用力过度而导致网篮变形损坏,无法正常发挥功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网篮取石装置,包括: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连接有芯丝;
芯轴组件,包括芯轴本体和安装件;所述芯轴组件通过所述芯轴本体与所述手柄组件可滑动配合;所述安装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穿口;
导引管组件,所述导引管组件沿轴向可活动地贯穿所述穿口,且所述导引管组件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芯丝可滑动配合地穿设于所述芯轴组件和所述导引管组件内;
网篮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引管组件远离所述芯轴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芯丝连接,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芯轴组件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网篮组件在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网篮组件抓紧结石后,推动所述芯轴组件可以使所述导引管组件通过所述止挡部压缩所述弹性件,避免或降低过度推动芯轴组件导致导引管组件远端或网篮组件的损伤;损伤,一般指网篮组件发生松弛、变形或破损,或者导引管组件远端的变形或破损;具体,指网篮组件的网篮丝的松弛、变形、断裂,或网篮组件的导引管发生变形、破损,或导引管组件的外鞘管远端发生变形或破损。
所述网篮组件抓紧结石后,使得安装腔内的弹性件被止挡部压缩,即使继续推动所述芯轴组件,导引管组件受到较大压缩力,弹性件的压缩变形力小于导引管组件远端或网篮组件产生损伤所受的力,弹性件的设置能够使过度的推动力被弹性件的压缩变形所吸收,即可以使芯轴组织的过度推动行程转化为弹性件的压缩行程。同时,因结石抓紧后弹性件的压缩量是随推力逐渐增加的,给予使用者更多反应时间来明确网篮抓取状态,避免抓紧时瞬间力过大导致网篮组件损伤,保证网篮组件能持续使用。
所述弹性件被压缩至预设长度时,所述芯轴组件的推送力达到预设范围。所述芯轴组件的推送力达到预设范围,即网篮组件抓紧结石,说明此时推动芯轴组件的力是适当的。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芯轴组件还包括可相对运动的指示结构和标识结构,所述指示结构和所述弹性件同步运动,通过所述指示结构与所述标识结构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长度,以判断所述网篮组件的抓取力值达到预设范围。从而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抓取结石到牢固状态时的力值。同时,即便使用者操作初期未能正确操作,使得网篮组件弯曲变形,也不会影响指示结构的指示效果。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指示结构包括所述止挡部或者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止挡部一端的指示标记,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视窗,所述标识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视窗用于观察所述止挡部或所述指示标记与所述标识结构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容置口,所述穿口通过所述容置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止挡部能够卡入所述容置口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网篮组件包括:
导向管,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导向管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导引管组件;
网篮丝,设置有四根,并与所述导向管一一对应,每根所述网篮丝的一端均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导向管,并与所述芯丝连接,另一端均与顺时针或逆时针相邻的所述导向管固定或穿过顺时针或逆时针相邻的所述导向管以固定于所述导引管组件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引管组件包括补强管和外鞘管,所述补强管连接于所述芯轴组件,所述外鞘管部分穿设固定于所述补强管内,所述外鞘管伸出所述补强管的部分与所述网篮组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能够被压缩的弹簧、弹片或弹力柱,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05~6;包括但不限于0.05、0.1、0.2、0.3、0.4、0.5、0.6、0.7、0.8、0.9、1、2、3、4、5、6。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3~1。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或者,
所述安装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外管体,所述芯轴本体沿自身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管体内;
所述芯轴本体上连接有推拉部,所述推拉部可活动地贯穿所述外管体;和/或,所述外管体的外壁设置有握持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中,由于手柄组件与芯丝连接,芯轴组件与导引管组件连接,当推动芯轴组件相对手柄组件滑动时,芯丝与导引管组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过程中,与芯丝连接的网篮组件部分伸入和伸出导引管组件,当网篮组件部分伸出导引管组件时,网篮组件切换为撑开状态,以套取结石;当网篮组件部分伸入导引管组件内时,网篮组件切换为收拢状态,以将套取的结石收拢在网篮组件内,使得安装腔内的弹性件被止挡部压缩。即使继续推动所述芯轴组件,导引管组件受到较大压缩力,弹性件的压缩变形力小于导引管组件远端或网篮组件产生损伤所受的力,弹性件的设置能够使过度的推动力被弹性件的压缩变形所吸收,即可以使芯轴组织的过度推动行程转化为弹性件的压缩行程。同时,因结石抓紧后弹性件的压缩量是随推力逐渐增加的,给予使用者更多反应时间来明确网篮抓取状态,避免抓紧时瞬间力过大导致网篮组件损伤,保证网篮组件能持续使用。
另外,在网篮组件套取结石后,继续推动芯轴组件相对手柄组件滑动,以使网篮组件逐渐收拢并抓紧内部的结石,此期间,通过弹性件实时监测推送力是否合适。具体地,当网篮组件抓取完成时,仍继续推动芯轴组件向远端移动,使得安装腔内的弹性件被止挡部压缩,当弹性件被压缩至预设长度时,网篮组件的抓取力值达到预设范围,同时,芯轴组件上的推送力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可停止推动芯轴组件,此时网篮组件对结石的抓握力值达到预设范围,不会太小导致抓握不牢固,也不会太大导致网篮组件变形或损坏,而且,网篮组件反复取石后不会由于网篮过度受力而出现松弛变形现象,避免出现网篮丝无法收紧从而影响抓取结石效果的问题,避免了手术中更换取石网篮的情况,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和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痛苦。即,该网篮取石装置通过设置弹性件能够减少收拢网篮组件对外鞘管和网篮组件网篮丝的损伤,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抓取结石到牢固状态时的推送力值,在保证抓取牢固的同时,又能够避免用力过度而导致网篮组件变形、损坏,保证网篮组件能持续正常使用。除此之外,该网篮取石装置还解决了网篮组件反复取石后由于过度受力易出现松弛变形现象,导致网篮组件无法收紧,影响抓取结石效果的问题。进一步地,当应用场景为人体弯曲腔道时,导引管组件伸入弯曲腔道内产生适应性弯曲,通过导引管组件的近端压缩弹性件,可以直接判断推送力值与网篮抓取力值的关系,力值判断更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网篮取石装置在在弯曲腔道中力值判断误差较大或无法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视图;
图6是图5的第一局部视图;
图7是图5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件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视窗及标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视窗及标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1为芯丝在导引管组件内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12为织布强力机显示的推外鞘管和拉芯丝两种方式的力值测试结果;
图13为数显推拉力计显示的拉芯丝时网篮头端芯丝受到的力值测试结果;
图14为数显推拉力计显示的推外鞘管时网篮头端芯丝受到的力值测试结果;
图15为织布强力机显示的过度用力推动外鞘管时的力值测试结果;
图16为推外鞘管的示意图;
图17为拉芯丝时的示意图。
图中:
1、手柄组件;2、芯轴组件;3、导引管组件;4、网篮组件;5、芯丝;7、标识结构;
11、外管体;12、握持部;13、夹紧部件;14、锁紧件;
111、滑槽;
131、夹紧部;132、止挡肩;
21、芯轴本体;22、安装件;24、推拉部;
221、安装腔;222、穿口;223、视窗;224、容置口;
31、补强管;311、止挡部;32、外鞘管;
41、导向管;42、网篮丝;
51、牵引丝;
61、弹性件;
100、数显推拉力计;201、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2、织物强力机下夹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篮取石装置,用于在内窥镜下捕获和取出输尿管结石,具体地,可直接取出尺寸较小的结石,或者在激光碎石之后取出粉碎后的结石。该网篮取石装置包括手柄组件1、芯轴组件2、导引管组件3、网篮组件4和弹性件61。
其中,手柄组件1连接有芯丝5;芯轴组件2沿自身轴向与手柄组件1可滑动配合;导引管组件3同轴连接于芯轴组件2,芯丝5可滑动配合地穿设于芯轴组件2和导引管组件3内;网篮组件4设置于导引管组件3远离芯轴组件2的一端,并与芯丝5连接,手柄组件1与芯轴组件2相对滑动以使网篮组件4在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弹性件61设置在芯轴组件2上,弹性件61用于避免或降低过度推动芯轴组件2导致导引管组件3远端或网篮组件4的损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弹性件61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05~6,弹性件61受到较小的压力即可发生变形,使弹性件61的压缩变形力小于导引管组件远端或网篮组件产生损伤所受的力。优选的,弹性系数为0.05~2,更优选的为0.05~1,分别进一步或更进一步的降低使弹性件61形变的压缩变形力,能够更好的避免或降低过度推动芯轴组件2导致导引管组件3远端或网篮组件4的损伤。进一步优选的,弹性系数范围在0.3~1,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弹性件61在网篮组件4未抓紧结石,推动芯轴组件2时弹性件61有一定的刚性,避免因为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弹性件61的压缩变形。
该网篮取石装置中,由于手柄组件1与芯丝5连接,芯轴组件2与导引管组件3连接,因此,当手柄组件1与芯轴组件2沿芯轴组件2的轴向相对滑动时,芯丝5与导引管组件3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过程中,与芯丝5连接的网篮组件4部分伸入和伸出导引管组件3,当网篮组件4部分伸出导引管组件3时,网篮组件4切换为撑开状态,以套取结石;当网篮组件4部分伸入导引管组件3内时,网篮组件4切换为收拢状态,以将套取的结石收拢在网篮组件4内。在网篮组件4套取结石后,手柄组件1与芯轴组件2继续相对滑动,以使网篮组件4逐渐收拢并抓紧内部的结石,此期间,通过弹性件61实时监测网篮组件4是否已牢固抓取结石,在导引管组件3上的推送力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此时通过指示结构来判断,指示结构见下文详述),可停止手柄组件1与芯轴组件2的相对滑动,此时推力已满足网篮组件4牢固抓取结石的要求,再增加推力,推力则会反映在弹性件61的压缩量上,弹性件61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05~6,弹性件61受到较小的压力即可发生变形,使弹性件61的压缩变形力小于导引管组件远端或网篮组件产生损伤所受的力。优选的,弹性系数为0.05~2,更优选的为0.05~1,分别进一步或更进一步的降低使弹性件61形变的压缩变形力,能够更好的避免或降低过度推动芯轴组件2导致导引管组件3远端或网篮组件4的损伤。
进一步优选的,弹性系数范围在0.3~1,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弹性件61在网篮组件4未抓紧结石,推动芯轴组件2时弹性件61有一定的刚性,避免因为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弹性件61的压缩变形。当用弹性件61检测是否抓紧结石时,能够避免或降低,指示误差的出现。
作为网篮取石装置的优选方案,参见图1,导引管组件3包括补强管31和外鞘管32。补强管31连接于芯轴组件2,外鞘管32部分穿设固定于补强管31内,外鞘管32伸出补强管31的部分与网篮组件4连接。外鞘管32适于进入人体自然腔道,且外鞘管32的长度尺寸能够满足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到达病灶的条件。在外鞘管32靠近芯轴组件2的一端套设补强管31,能够防止外鞘管32在与芯轴组件2的配合中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外鞘管32和网篮组件4进入人体内以抓取结石,而补强管31始终处在人体外部,不进入人体内。可选地,补强管31与外鞘管32之间可通过热缩、粘接、焊接、压接等多种形式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用弹性件61的弹性系数为1,此弹性件61至多被压缩6mm,因此推力最大为6N,由于摩擦力导致推力衰减,传递到网篮组件4上的力值小于6N,因此此时网篮组件4与外鞘管32之间的压力小于6N,在满足牢固抓取的同时避免了网篮组件4的损坏。不仅如此,即使使用者错误使用器械,为了抓取力更大,在弹性件61压缩后仍使用更大推力推动推拉部24,导致网篮丝42过度受力而出现松弛变形的结果后(松弛变形指网篮丝可能会弹性变形或受力过大而发生塑性变形),由于弹性件61的检测仅与外鞘管32的压缩力相关,芯丝5松弛并不会影响检测效果,因此即使网篮组件4过度受力而出现松弛变形,再一次进行操作时,当网篮丝42发生松弛变形时,网篮丝42收入外鞘管32或导向管41的长度会发生变化,但由于弹性件61的检测原理仅与外鞘管32受到的压缩力相关,因此即使网篮丝42发生松弛变形,也不会影响检测的准确度,避免了手术中更换取石网篮组件4的情况,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和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痛苦。即,该网篮取石装置通过设置弹性件61能够帮助医生判断当前推力是否满足抓取结石到牢固状态,在保证抓取牢固的同时,又能够避免用力过度而导致网篮组件4损坏,保证网篮组件4能持续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即使由于错误操作导致网篮组件4过度受力出现松弛变形现象,也不会影响检测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网篮组件4在进入人体时以及从人体中抽出时,均要处在收拢状态。如图3所示,为网篮组件4撑开的过程示意图,此时,网篮组件4还未完全撑开,待撑开至满足抓取结石的程度后,可以捕获结石。
优选地,参见图3,网篮组件4包括导向管41和网篮丝42。导向管41设置有四个,每个导向管41的一端均连接于导引管组件3的外鞘管32上。网篮丝42设置有四根,并与导向管41一一对应,每根网篮丝42的一端(定义为活动端)均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导向管41,并与芯丝5连接,另一端均与顺时针相邻的导向管41固定或穿过顺时针相邻的导向管41以固定于导引管组件3的外鞘管32上;或者,每根网篮丝42的另一端均与逆时针相邻的导向管41固定或穿过逆时针相邻的导向管41以固定于导引管组件3的外鞘管32上。即,每根导向管41内穿设有两根网篮丝42,一根固定而另一根可相对导向管41滑动。
参照图3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地,对于AB位置之间的网篮丝42,其一端活动可滑动地穿设于A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并与芯丝5连接,另一端固定在B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或穿过B位置处的导向管41后固定在外鞘管32内(固定方式可选为粘接)。对于BC位置之间的网篮丝42,其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B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并与芯丝5连接,另一端固定在C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或穿过C位置处的导向管41后固定在外鞘管32内(固定方式可选为粘接)。对于CD位置之间的网篮丝42,其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C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并与芯丝5连接,另一端固定在D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或穿过D位置处的导向管41后固定在外鞘管32内(固定方式可选为粘接)。对于DA位置之间的网篮丝42,其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D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并与芯丝5连接,另一端固定在A位置处的导向管41内或穿过A位置处的导向管41后固定在外鞘管32内(固定方式可选为粘接)。
为便于叙述,本发明中将手柄组件1所在端称为近端,网篮组件4所在端称为远端。当芯丝5相对外鞘管32向近端移动时,四根网篮丝42的活动端在对应的导向管41内向近端滑动(即网篮丝42伸入导向管41内),相邻两根导向管41之间的距离缩短,四根导向管41逐渐向中间靠拢,以使网篮组件4切换至收拢状态,此时,外鞘管32和处于收拢状态的网篮组件4可进入人体内。在网篮组件4移动至取石位置后,驱使芯丝5相对外鞘管32向远端移动(即网篮丝42伸出导向管41),四根网篮丝42的活动端在对应的导向管41内向远端滑动,相邻两根导向管41之间的距离增大,四根导向管41逐渐向外扩开,以使网篮组件4切换至撑开状态,在网篮组件4套住结石后,再次切换至收拢状态,并从人体内抽出。
需要强调的是,网篮组件4在进入人体时,网篮丝42收回在导向管41中;网篮组件4从人体中抽出时,其处于收拢状态,由于有结石存在,网篮丝42无法全部回收到导向管41内。当网篮丝42无法回收到导向管41,且结石能够被稳固的抓紧在网篮丝42和导向管41之间,表示网篮组件4抓紧结石。若网篮组件4过度受力产生的损伤,指网篮组件4的网篮丝42的松弛、变形、断裂,或网篮组件4的导引管发生变形、破损。
网篮丝42和芯丝5材质可选为镍钛丝、不锈钢丝等,网篮丝42的直径优选为0.1mm-0.3mm,芯丝5的直径优选为0.2mm-0.4mm。
进一步地,芯丝5通过压接或焊接或热缩管与四根网篮丝42的活动端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四丝网篮组件4,相比于常见的三丝网篮,四丝网篮组件4撑开时敞口更大,更加容易抓取较大的结石碎片,避免了手术中针对不同大小结石更换不同网篮取石装置的情况,减少了手术中重复抓取的概率。
另一可选的方案中,网篮组件4为仅由多根网篮丝42(优选为四根)组成的网篮状结构,不设置导向管41,在芯丝5和外鞘管32相对滑动时,网篮组件4能够伸入或伸出外鞘管32。当网篮组件4伸入外鞘管32内时为收拢状态,伸出外鞘管32时为撑开状态。需要强调的是,网篮组件4在进入人体时,其收回在外鞘管32内;网篮组件4从人体中抽出时,其处于收拢状态,由于有结石存在,网篮组件4无法全部回收到外鞘管32内。当网篮丝42无法回收外鞘管32内,且结石能够被稳固的抓紧在网篮丝42之间,表示网篮组件4抓紧结石。若网篮组件4过度受力产生的损伤,指网篮组件4的网篮丝42的松弛、变形、断裂,或导引管组件3的外鞘管32远端发生变形或破损。
具体地,芯轴组件2上设置弹性件61(如图2所示),该弹性件61在外鞘管32的作用下形变为预设状态时,表示网篮组件4抓取牢固。在网篮组件4收拢过程中,外鞘管32的压缩力作用在弹性件61上,使得弹性件61发生弹性形变,通过观测弹性件61的形变状态,可直观地获知网篮组件4是否抓取牢固,当前推力是否过大。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弹性件61为弹簧,弹簧在外鞘管32的作用下被压缩至预设长度时,网篮组件4抓取牢固。弹簧取材方便且成本较低,压缩时形变明显,可用于反映推力是否过大。
作为另一实施例,弹性件61可以为弹片,弹片亦可被压缩以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反映推力是否过大。
当然,弹性件61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被压缩产生弹性变形的结构,例如弹力柱等等。
优选地,芯轴组件2还包括可相对运动的指示结构和标识结构7(如图8~图10所示),指示结构和弹性件61同步运动,通过指示结构与标识结构7的相对位置确认弹性件61的压缩长度,以判断网篮组件4的抓取力值达到预设范围,即网篮组件4能够抓紧结石。标识结构7可以为设置在安装件22外侧壁的刻线结构(如图8所示),也可以为视窗下边缘或上边缘凸出的结构(如图10所示),也可以为视窗下边缘或上边缘的弯折结构(如图9所示);优选的,标识结构7为刻线结构。指示结构移动至与刻线结构对正时,网篮组件4能够牢固抓取结石,且指示结构移动至与刻线结构对正时能够被观察到。在驱使手柄组件1和芯轴组件2相对滑动以使网篮组件4收拢时,指示结构能够向标识结构7移动,弹性件61发生弹性变形,当指示结构移动至与标识结构7对正时,弹性件61恰好形变为预设状态,此时表明网篮组件4恰好抓取结石牢靠。通过设置指示结构和标识结构7,只需观测指示结构与标识结构7的相对位置,即可获知推送力值是否合适,无需肉眼观测弹性件61的形变状态,更为直观可靠。同时,当指示结构越过所述标识结构7时,使用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施加在芯轴组件2的力值过大,需要减小推力。
参见图4和图5,芯轴组件2包括芯轴本体21和安装件22。芯轴本体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手柄组件1上,以使芯轴组件2通过芯轴本体21与手柄组件1可滑动配合。安装件22上设置有安装腔221,弹性件61设置于安装腔221内。安装件2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芯轴本体21,另一端设置有与安装腔221连通的穿口222,导引管组件3的补强管31沿轴向可活动地贯穿该穿口222,并设置有止挡部311,止挡部311位于安装腔221内,并与弹性件61抵接。弹性件61的一端相对安装腔221的位置固定,另一端与止挡部311抵接,能够被止挡部311压缩。更为具体地,止挡部311与补强管31为一体式结构。
参见图5和图6,示出了补强管31和外鞘管32的套接示意图,芯丝5可滑动地穿设在外鞘管32内,外鞘管32的近端延伸至止挡部311的位置,远端与四个导向管41连接。
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弹性件61和补强管31。示例性地,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之间可为螺纹连接,参见图5,E位置处为二者的螺纹配合处,在芯轴本体21上设置外螺纹,在安装腔221内设置内螺纹,使安装件22得以螺纹旋拧于芯轴本体21上。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手柄组件1包括外管体11、握持部12、夹紧部件13和锁紧件14。芯轴本体21部分可滑动地穿设在外管体11内,安装件22连接在芯轴本体21伸出外管体11的一端,握持部12设置于外管体11的外侧壁上,便于操作人员手持把握。外管体11上设置有一滑槽111(参见图2),该滑槽111沿芯轴本体21的轴向延伸,芯轴本体21上设置有推拉部24,推拉部24穿过该滑槽111并与芯轴本体21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推动该推拉部24,可使芯轴组件2在手柄组件1的外管体11内滑动。推拉部24上优选设置防滑纹路。
参见图2,安装件22上的视窗223优选与推拉部24在芯轴组件2的轴线方向上对正,以使使用者在操作推拉部24时,便于观察视窗223。当安装件22螺纹旋拧于芯轴本体21上时,难以保证安装件22旋拧到位后,视窗223与推拉部24恰好对正。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卡扣结构一方面能够使安装件22和芯轴本体21之间实现方向不变的卡紧,另一方面还能够便于拆卸。
示例性地,芯轴本体21的近端凸设有至少一个弹性的卡扣结构,安装件22的内壁设置有卡槽,卡扣结构的卡头能够卡入卡槽内,实现安装件22和芯轴本体21的连接。进一步地,卡槽至少在对应卡扣结构卡头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安装件22侧壁的操作口,通过工具伸入操作口内拨动卡扣结构,以使卡扣结构的卡头脱离卡槽,实现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的拆卸。
卡扣结构和卡槽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可设置两个,只要保证卡接后视窗223与推拉部24对正即可。或者,也可在安装件22上设置卡扣结构,而在芯轴本体21上设置卡槽。
在一新的实施方案中,卡扣结构还可以包括相卡合的公扣和母扣,公扣和母扣中的一者设置于安装件22上,另一者设置于芯轴本体21上。示例性地,芯轴本体21上设置公扣,安装件22的内壁上设置母扣,公扣和母扣卡合后实现安装件22和芯轴本体21的连接。进一步地,在安装件22上对应公扣的卡头的位置设置操作口,通过工具伸入操作口内拨动公扣,以使公扣与母扣脱离,实现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的拆卸。
卡扣结构为现有技术中非常成熟的连接结构,这里不再对其结构形式进一步列举,凡是采用卡扣原理实现安装件22和芯轴本体21连接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4,夹紧部件13设置在外管体11的近端位置,一部分穿入外管体11内,并通过止挡肩132抵接于外管体11的端面上。芯丝5可滑动地穿设在外鞘管32内,且芯丝5穿出外鞘管32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腔221、芯轴本体21的内腔、外管体11的内腔,并与夹紧部件13连接。具体地,夹紧部件13包括可相互靠近的两个夹紧部131,芯丝5夹设在两个夹紧部131之间,锁紧件14扣合于两个夹紧部131外,并与外管体11的外壁螺纹连接,当锁紧件14在外管体11上螺纹拧紧后,两个夹紧部131夹紧中间的芯丝5,从而实现芯丝5与手柄组件1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该网篮取石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网篮闭合状态下将网篮装置输送到人体内的取石位置,通过拉动推拉部24驱使芯轴本体21向近端移动,由于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连接,因此安装件22与芯轴本体21同步移动,同时,止挡部311由于止挡限位在安装腔221内,使得补强管31带动外鞘管32和导向管41也随之向近端移动。此过程中,因为手柄组件1和芯丝5不动,芯轴组件2、外鞘管32和导向管41相对芯丝5向近端移动,网篮丝42的活动端逐渐滑动伸出导向管41,相邻导向管41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网篮组件4逐渐撑开,以套取结石。
通过推动推拉部24驱使芯轴本体21向远端移动,安装件22同步向远端移动,此时,安装腔221内的弹性件61将推动力传递给止挡部311,使得补强管31在弹性件61的推动下也随之向远端移动(此时弹性件61基本无压缩),与补强管31连接的外鞘管32和外鞘管32端部的导向管41也同步向远端移动。此过程中,因为手柄组件1和芯丝5不动,芯轴组件2、外鞘管32和导向管41相对芯丝5向远端移动。外鞘管32的抗压缩力数值较大,即外鞘管32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被压缩。外鞘管32受到推力后,往前移动,会首先在推力端产生位移形变(因这种情况产生位移的长度最短,产生的摩擦力足以抵消推力)。因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间隙很小,外鞘管32产生形变后,会对芯丝5产生推力使其形成同样的形变。芯丝5一端与手柄组件1固定,不能拉伸,在没有抓紧结石前,芯丝5在网篮组件4的一端没有固定,可以与外鞘管32发生相对位移。所以芯丝5受到推力产生形变时,会对网篮组件4一端的芯丝5形成拉力,使芯丝5向外鞘管32内移动,直至芯丝5的形变与外鞘管32一致。因此时摩擦力较小,只需很小的推力即可实现芯丝5向外鞘管32内移动。
当网篮组件4抓紧结石时,相当于与网篮组件4一端连接的芯丝5也被固定,芯丝5也不再和外鞘管32发生相对位移。因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的间隙较小,此时芯丝5与外鞘管32处于绷紧的状态。此时再增加推拉部24处的推力,芯丝5会限制外鞘管32产生形变,即外鞘管32产生形变的阻力很大,此时的推力会形成对外鞘管32的压缩力。当产生一定的压缩力时,此时网篮组件4包裹的结石已被抓紧。外鞘管32的压缩力通过弹性件61传递,弹性件61因受力会产生形变,因此可通过弹性件61的形变指示抓紧结石。
当网篮组件4抓取完成时,网篮丝42已不再滑进导向管41或外鞘管32,外鞘管32与芯丝5之间不再产生相对滑动,补强管31由于与外鞘管32连接亦不再移动。此时仍继续增加推力,而因为感应组件的存在,手柄处增加的推力使得安装腔221内的弹性件61被止挡部311压缩。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结构为止挡部311,参见图8,安装件22上开设有视窗223,刻线结构设置于安装件22的外侧壁上,在止挡部311压缩弹性件61的过程中,刻线结构与止挡部311逐步靠近,通过视窗223观察到止挡部311与刻线结构对正后,表明网篮组件4上的结石已被抓紧,此时施加在推拉部24上的推力足够大以抓取结石牢固,且足够小不会损坏网篮。随后,移动网篮取石装置以将结石由体内取出。进一步地,当应用场景为人体弯曲腔道时,导引管组件3伸入弯曲腔道内产生适应性弯曲,通过导引管组件3的近端压缩弹性件61,可以直接反映导引管组件3上结石抓紧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网篮取石装置在在弯曲腔道中力值检测误差较大或无法检测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指示结构为止挡部311左侧的端面或止挡部311本身,此时止挡部311的色彩与弹性件61具有视觉差异。
参见图8,安装件22上开设有视窗223,刻线结构设置于安装件22的外侧壁上,在止挡部311压缩弹性件61的过程中,刻线结构与止挡部311逐步靠近,通过视窗223可以观察到止挡部311与刻线结构是否对正。
即本实施例中,网篮组件4抓取结石后,通过向前推动芯轴组件2,以使导引管组件3的近端压缩弹性件61从而通过弹性件61产生的变形量来反映推送力值是否满足抓取结石的力值需求。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2上设置有容置口224,穿口222通过容置口224与安装腔221连通,止挡部311能够卡入容置口224内。由于止挡部311卡在容置口224内,当安装件22在芯轴本体21的带动下向近端移动时,容置口224的内壁能够推动止挡部311的外壁,以使补强管31与安装件22同步移动。当止挡部311压缩弹性件61时,其脱离出容置口224,在网篮组件4移出人体并松开抓取的结石后,拉动推拉部24使网篮丝42张开,止挡部311重新卡入容置口224内。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止挡部311呈锥形,容置口224相应地设置为锥形口,由于容置口224的开口较大,锥形的止挡部311卡入容置口224时更顺利。
当然,止挡部311也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止挡块或止挡片等,容置口224相应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止挡限位在安装腔221内即可。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1可为具备压缩行程的弹簧,参见图5,芯丝5穿过弹簧的内部,或者弹性件61也可为弹片,弹片中间设置有用于穿设芯丝5的穿孔,止挡部311抵压在弹片上,能够压缩弹片。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实施方案中,指示结构还可以为设置于弹性件61靠近止挡部311的一端(即图5中弹性件61的右端)的指示标记,指示标记与标识结构7对正时,网篮组件4的推送力值达到要求。示例性地,指示标记可以是涂覆在弹性件61右端的涂层,例如涂漆或其他涂料均可;或者指示标记也可以是带有颜色的贴纸,贴设于弹性件61上。只要是有别于弹性件61颜色的指示标记均可设置在弹性件61上作为指示结构。例如,弹性件61为弹簧时,可在弹簧的最右圈涂漆作为指示标记。当然指示结构也可以为弹簧的一侧,此时弹簧的色彩与止挡部311具有视觉差异。
相应地,安装件22上开设的视窗223应该能够观察到指示标记与标识结构7是否对正。
一些实施例中,芯丝5外选择性地包覆有采用薄金属板卷成的圆柱管,以形成牵引丝51,用于增强芯丝5强度,防止芯丝5变形断裂。具体地,参见图5,外鞘管32内穿设的为芯丝5,芯丝5的远端在外鞘管32内与四根网篮丝42连接,芯丝5的近端从外鞘管32内引出,穿过安装件22的安装腔221,并伸入芯轴本体21的内腔道中,参见图7,芯丝5穿设在芯轴本体21内的部分外设金属圆柱管包裹,以增加芯丝5强度。
进一步地,参见图4,自芯轴本体21的远端位置至夹紧部件13位置的这段芯丝5全部包覆金属圆柱管,确保芯丝5具备足够的强度。
即,本发明中,在芯丝5的特定位置,采用薄金属板卷成圆柱管后压接在芯丝5外部,形成牵引丝51,以起到有效增强芯丝5强度、防止变形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芯丝5的强度足够,也可以不包覆金属圆柱管,或者,根据需求在芯丝5的特定位置包覆金属圆柱管,形成牵引丝51,这里不做特殊限定。
本实施例中,当应用场景为人体弯曲腔道时,导引管组件3的外鞘管32伸入弯曲腔道内产生适应性弯曲,通过补强管31的近端压缩弹性件61,可以直接检测导引管组件3上的受力情况,力值检测更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网篮取石装置在在弯曲腔道中力值检测误差较大或无法检测的问题。
以下结合一现有专利更为具体地阐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专利号为US20170020541A1的专利公开的取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动控制按钮,使外部套管(即本申请导引管组件3)向远端移动,从而使外部套管(即本申请导引管组件3)向远端移动,使其套设内部套管,同时使部分抓取容器的网篮丝被收拢在外部套管内,从而使提取容器(即本申请的网篮组件4)抓取结石。之后,在将结石从人体腔道中拉出过程中,结石会因为阻碍,使内部套管被施加朝向远端的力,同时会传递给与内部套管固定连接的拉伸弹簧上,从而使拉伸弹簧上连接的力指示器位置移动,显示力值的大小。
肾脏、输尿管的腔道往往是弯曲的,不是直腔道,在将取石装置穿过肾脏、输尿管的腔道时,导引管组件3和芯丝5(相当于上述专利中的内部套管和外部套管)都相应的会产生弯曲。弯曲结构的导引管组件3和芯丝5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导引管组件3和芯丝5沿图11中最右端的箭头方向在人体弯曲腔道中移动。
如果对芯丝5右侧端部施加拉力,当芯丝5静止并未被拉动时,以弯曲度最大的芯丝5的一点做受力分析:该点处的芯丝5会承受右侧芯丝5传递过来的作用F1,同时该点会对左侧的芯丝5传递作用力,同时左侧的芯丝5也会对该点施加F2的反作用力。因此,除重力外(为假想的点,重力较小,忽略),该点主要承受的作用力为F1和F2。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α。则该点会承受的合力由该F合力,芯丝5会被拉向导引管组件3,并与导引管组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力设为f摩擦力。/>
F1和F2的夹角为α,为简化计算过程,假定α=90°,根据已知数据,不锈钢的静态摩擦系数K约为0.1。
根据力守恒定律:F1=F2+f摩擦力,即:
F1=F2+K·F合力
F1 2-2 F1 F2+F2 2=0.01F1 2+0.01F2 2
0.99F1 2+0.99F2 2=2F1 F2
设F2=xF1,则0.99F1 2+0.99(xF1)2=2F1·xF1
即(0.99x2-2x+0.99)F1 2=0
由于F1≠0
因此0.99x2-2x+0.99=0
因摩擦力不为负数,由求根公式得:
即F2=0.8676F1
由此可见,右侧芯丝5对该点施加的拉力值F1,要小于该点对其左侧芯丝5施加的拉力值,即拉力值在弯曲结构的芯丝5上发生了衰减,后续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此推测。
由此可见,拉动芯丝5时,由于弯曲的结构,芯丝5会与导引管组件3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对抵消施加在芯丝5上的拉力,使芯丝5(上述专利中的内部套管)在导引管组件3(上述专利中的外部套管)内非常难以被拉动。而与之相反的,如果推动导引管组件3,因为芯丝5是柔性的,且芯丝5与导引管组件3之间有间隙,芯丝5受到推力时会发生变形(不能传递推力),芯丝5与导引管组件3之间基本上没有压力,也不会产生摩擦力。这点跟实验观察到的结论一致。实验时发现,在相同的弯曲结构下,对于同一个芯丝5和导引管组件3,直接拉动芯丝5非常困难,而推动推拉部24,即推动导引管组件3,只需要很小力就可以实现网篮组件4的抓握。
因此当导引管组件3及其内部的芯丝5弯曲时的,芯丝5对施加其上的作用力的传递效率低。弯曲结构的越多,传递效率越低;同时弯曲的曲率越大,传递效率也越低。
然而,上述专利中力检测装置的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芯丝,检测的是芯丝的拉力值。其检测的拉力值,在导引管组件和芯丝弯曲时,检测到的芯丝的力会产生误差。当导引管和芯丝弯曲度较大或弯曲数量较多时,甚至无法检测到芯丝的作用力,其拉伸弹簧指示的力会远大于实际芯丝所承受的力,力监测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仍然存在抓取结石的力无法把控的问题。除非其在直线腔道中被拉动。
但本实施例的弹性件61和指示结构设置在导引管组件3(即上述专利中的外部套管)的近端,可以直接检测导引管组件3上的受力情况,力值检测更准确,能够避免在弯曲腔道中力值检测误差较大或无法检测的问题。上述现有专利的方案只有应用于直腔道内取出结石时,才能实现其所述的力检测功能,并未考虑人体腔道弯曲对力监测的影响。而本实施例针对人体内弯曲腔道中芯丝5抽拉摩擦力较大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芯丝5和导引管组件3为弯曲的情况,对导引管组件3施加很小的作用力即可实现芯丝5带动网篮丝42收拢。但是,尚未有专利或论文等现有技术中公开导引管组件3弯曲时,拉动芯丝5的拉力要高于推动导引管组件3的推力的报道。
以下为受力测试过程的简要叙述:
为了模拟导引管组件3弯曲,网篮组件4抓取结石,继续施加拉力或推力时,网篮组件4的受力情况,在使用织物强力机测试时,只使网篮组件4达到基本完全闭合的状态,拉芯丝5和推外鞘管32的最终网篮组件4闭合状态一致。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推外鞘管32:将处于闭合状态的网篮组件4从直径10cm,盘绕三圈的固定盘管中穿过,以模拟弯曲的人体自然腔道。将牵引丝51固定在织物强力机下夹持器202中(织物强力机下夹持器202可以直接夹紧牵引丝51),拉动外鞘管32,使头端网篮组件4张开,与外鞘管32固定连接的补强管31的止挡部311锥形口搁置在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上端,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不夹紧牵引丝51。将数显推拉力计100头端穿过网篮丝42,确保挂住两根网篮丝42,且此时网篮组件4整体呈绷紧状态。
启动织物强力机,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向上移动,推动卡在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上端的锥形口相对芯丝5向上移动,头端网篮丝42逐渐闭合,通过织物强力机测得推动外鞘管32所需力值,通过数显推拉力计100测得网篮组件4收拢过程受到的力值。
2)拉芯丝
将处于闭合状态的网篮组件4从直径10cm,盘绕三圈的盘管中穿过,模拟弯曲的人体自然腔道。将牵引丝51固定在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中(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可以直接夹紧牵引丝51),推动芯丝5,使头端网篮组件4张开,与外鞘管32固定连接的补强管31止挡部311锥形口搁置在织物强力机下夹持器202下端,织物强力机下夹持器202不夹紧牵引丝51。将数显推拉力计100头端穿过网篮丝42,确保挂住两根网篮丝42,且此时网篮组件4整体呈绷紧状态。
启动织物强力机,织物强力机上夹持器201向上移动,拉动芯丝5、牵引丝51向上移动,头端网篮丝42逐渐闭合,通过织物强力机测得拉动芯丝5所需力值,通过数显推拉力计100测得网篮组件4收拢过程受到的力值。重复实验三次。
图12所示:为利用现有网篮取石装置通过推外鞘管和拉芯丝两种方式,测得的推力和拉力。测试1、测试2以及测试3(上面3条线)为拉芯丝所需力约5N,测试4、测试5以及测试6(下面3条线)为推动外鞘管所需力约1.5N,推动外鞘管所需的力明显小很多。
图13所示:O、P、Q对应的三条曲线为拉芯丝时网篮取石装置头端网篮丝受到的力,网篮丝抓紧时网篮取石装置头端网篮丝受到的拉力约为1N;
图14所示:R、S、T对应的三条直线为推外鞘管时网篮取石装置头端网篮丝受到的力,基本为零。
图15为测试本发明力值保护效果,使用织物强力机进行过度拉伸使网篮组件4完全闭合,网篮组件4闭合后(力值约1.3N),推动外鞘管32的力值继续增大(弹簧开始产生明显形变)至约4.6N,在此过程中网篮取石装置头端网篮丝42受力基本为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如图16所示,为推外鞘管32时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为拉芯丝5时的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申请相对现有技术的进步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网篮取石装置中,由于手柄组件1与芯丝5连接,芯轴组件2与导引管组件3连接,推动推拉部24,与推拉部24固定连接的外鞘管32受到推力作用产生位移。因为外鞘管32与外界接触的接触面存在摩擦力,且摩擦力的数值与质量(长度)成正比关系。外鞘管32的抗压缩力数值较大,即外鞘管32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被压缩。外鞘管32受到推力后,往前移动,会首先在外鞘管32推力端产生位移形变(因这种情况产生位移的长度最短,产生的摩擦力足以抵消推力)。上述的位移形变具体指向上隆起。因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间隙很小,外鞘管32产生位移形变后,会对芯丝5产生推力,使其形成同样的形变。芯丝5的手柄端固定,不能拉伸,在抓紧结石之前,芯丝5网篮端没有固定,可以与外鞘管32发生相对位移。所以芯丝5受到推力产生形变时,会对芯丝5形成拉力,使网篮丝42向外鞘管32或导向管41内移动,直至芯丝5的形变与外鞘管32一致。空载时,拉芯丝5与推外鞘管32所需要的力值基本一致。为了保护网篮组件4,我们使用织物强力机测试弯曲状态时,只使网篮头达到基本闭合的状态:推外鞘管32抓紧时,推力约1.3N,网篮头端芯丝5受力基本为零;相对推外鞘管32,拉芯丝5抓紧时,近端拉芯丝5的拉力约6N时,网篮头前端芯丝5受到的力约1N。网篮前端抓紧结石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推力值基本无变化,方便医生操作。
当网篮组件4抓紧结石时,相当于芯丝5网篮端也被固定,网篮丝42向外鞘管32或导向管41内移动。因芯丝5与外鞘管32之间的间隙较小,此时芯丝5与外鞘管32处于绷紧的状态。此时再增加推力,芯丝5会限制外鞘管32产生形变,即外鞘管32产生形变的阻力很大,此时的推力会形成对外鞘管32的压缩力。当产生一定的压缩力时,此时网篮组件4包裹的结石已被抓紧。外鞘管32的压缩力传递给弹性件61,弹性件61因受力会产生形变,因此可通过弹性件61形变代表抓紧结石,本发明可便捷直观的显示结石抓紧状态。
抓紧结石后,继续增加推力,将会导致网篮组件4压力增加,而因为弹性件61的存在,手柄处增加的推力可反馈为弹性件61的形变量,直观的反映网篮是否已经抓取完成,帮助使用者判断当前的推力是否恰当,避免抓紧后因推力过度而导致网篮组件4弯曲、变形、损坏,影响抓取结石效果,保证网篮组件4能持续正常使用。为测试本发明力值保护效果,使用织物强力机进行过度拉伸使网篮完全闭合,网篮闭合后(力值约1.3N),推动外鞘管32的力值继续增大(弹簧开始产生明显形变)至约4.6N,在此过程中网篮取石装置头端芯丝5受力基本为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本发明在过度用力抓取碎石时,可以有效避免网篮取石装置头端网篮丝42过度受力。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1),所述手柄组件(1)连接有芯丝(5);
芯轴组件(2),包括芯轴本体(21)和安装件(22);所述芯轴组件(2)通过所述芯轴本体(21)与所述手柄组件(1)可滑动配合;所述安装件(22)设置有安装腔(221),所述安装件(2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21),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221)连通的穿口(222);
导引管组件(3),所述导引管组件(3)沿轴向可活动地贯穿所述穿口(222),且所述导引管组件(3)上设置有止挡部(311),所述止挡部(311)位于所述安装腔(221)内;所述芯丝(5)穿设于所述芯轴组件(2)和所述导引管组件(3)内,所述芯丝(5)与所述芯轴组件(2)或所述导引管组件(3)可滑动配合;
网篮组件(4),设置于所述导引管组件(3)远离所述芯轴组件(2)的一端,并与所述芯丝(5)连接,所述手柄组件(1)与所述芯轴组件(2)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网篮组件(4)在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弹性件(6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221)内,且所述止挡部(311)与所述弹性件(61)抵接;所述网篮组件(4)抓紧结石后,推动所述芯轴组件(2)可以使所述导引管组件(3)通过所述止挡部(311)压缩所述弹性件(61),避免或降低过度推动芯轴组件(2)导致导引管组件(3)远端或网篮组件(4)的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1)被压缩至预设长度时,所述网篮组件(4)的抓取力值达到预设范围;
和/或,
所述芯轴组件(2)还包括可相对运动的指示结构和标识结构(7),所述指示结构和所述弹性件(61)同步运动,通过所述指示结构与所述标识结构(7)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弹性件(61)的压缩长度,以判断所述网篮组件(4)的抓取力值达到预设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结构包括所述止挡部(311)或者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件(61)靠近所述止挡部(311)的一端的指示标记,所述安装件(22)上开设有视窗(223),所述标识结构(7)设置于所述安装件(22)上,所述视窗(223)用于观察所述止挡部(311)或所述指示标记与所述标识结构(7)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2)上设置有容置口(224),所述穿口(222)通过所述容置口(224)与所述安装腔(221)连通,所述止挡部(311)能够卡入所述容置口(2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篮组件(4)包括:
导向管(41),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导向管(41)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导引管组件(3);
网篮丝(42),设置有四根,并与所述导向管(41)一一对应,每根所述网篮丝(42)的一端均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导向管(41),并与所述芯丝(5)连接,另一端均与顺时针或逆时针相邻的所述导向管(41)固定或穿过顺时针或逆时针相邻的所述导向管(41)以固定于所述导引管组件(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组件(3)包括补强管(31)和外鞘管(32),所述补强管(31)连接于所述芯轴组件(2),所述外鞘管(32)部分穿设固定于所述补强管(31)内,所述外鞘管(32)伸出所述补强管(31)的部分与所述网篮组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1)为能够被压缩的弹簧、弹片或弹力柱,所述弹性件(61)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05~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1)的弹性系数范围为0.3~1。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2)螺纹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21);或者,
所述安装件(2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芯轴本体(21)。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篮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包括外管体,所述芯轴本体(21)沿自身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管体(11)内;
所述芯轴本体(21)上连接有推拉部(24),所述推拉部(24)可活动地贯穿所述外管体(11);和/或,所述外管体(11)的外壁设置有握持部(12)。
CN202311284731.9A 2023-10-07 2023-10-07 网篮取石装置 Pending CN117338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4731.9A CN117338374A (zh) 2023-10-07 2023-10-07 网篮取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4731.9A CN117338374A (zh) 2023-10-07 2023-10-07 网篮取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8374A true CN117338374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4731.9A Pending CN117338374A (zh) 2023-10-07 2023-10-07 网篮取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837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1315A (ja) * 2014-11-28 2016-06-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用デバイス
CN210124816U (zh) * 2019-02-15 2020-03-06 深圳市奥斯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受力安全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
CN111202560A (zh) * 2020-02-27 2020-05-29 侯俊清 一种一次性取石网篮
CN111297439A (zh) * 2019-11-19 2020-06-19 江阴法尔胜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三丝可变量程取石网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20548A (zh) * 2020-09-26 2021-01-15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测力的轴向拉紧器
CN219183980U (zh) * 2022-11-14 2023-06-16 上海惠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石取石网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1315A (ja) * 2014-11-28 2016-06-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用デバイス
CN210124816U (zh) * 2019-02-15 2020-03-06 深圳市奥斯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受力安全机构的取石网篮结构
CN111297439A (zh) * 2019-11-19 2020-06-19 江阴法尔胜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三丝可变量程取石网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02560A (zh) * 2020-02-27 2020-05-29 侯俊清 一种一次性取石网篮
CN112220548A (zh) * 2020-09-26 2021-01-15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测力的轴向拉紧器
CN219183980U (zh) * 2022-11-14 2023-06-16 上海惠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石取石网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16575B2 (en)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flexible endoscopic device
CA2482733C (en) Handle for endoscopic device
EP0817593B1 (en) Endoscopic multiple sample bioptome with enhanced biting action
US9138234B2 (en) Clip apparatus for ligature of living tissue
EP1908391A1 (en) Endoscope, treatment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US20170143942A1 (en) Transaortic valve access device
US20130072948A1 (en) Suture passer device and suture needle
US20110124961A1 (en) Automated actuator for spring based multiple purpose medical instruments
CN102223906B (zh) 用于打开导管的设备
CN101632603A (zh) 随内窥镜插入的外科手术工具
EP3664682B1 (en) Adaptor for an endoscope
US20230181011A1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370019A (zh) 用于从管形结构中取出物体的装置
CA2091271A1 (en) Percutaneously insertable, needle-sized tissue retractor and system
KR100769681B1 (ko) 원형문합기
CN117338374A (zh) 网篮取石装置
EP4046580A1 (en) Hemostatic clip and auxiliary system
EP3254629A1 (en) Treatment instrument
CN113288433B (zh)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手术的器械
CN217593004U (zh) 一种穿刺设备
CN201939413U (zh) 直线型缝切器
CN204950887U (zh) 用于腹腔手术的一种可视探取装置
CN210249919U (zh)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CN21315608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内窥镜取样钳
CN213488992U (zh) 一种新型内镜活检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