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6900A -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6900A
CN117336900A CN202311216015.7A CN202311216015A CN117336900A CN 117336900 A CN117336900 A CN 117336900A CN 202311216015 A CN202311216015 A CN 202311216015A CN 117336900 A CN117336900 A CN 117336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ata packet
packet
tim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60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家浩
刘增力
赵宣植
全海燕
唐菁敏
朵琳
杨秀梅
邓翔宇
荣少巍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2160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69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6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广播第一控制信息数据包;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数据包并回复第二控制信息数据包;构建特征集;计算属性值ATT并选取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收到数据包后设置等待时间;收到已转发信息后丢弃数据包或等待时间到时后转发数据包。本发明采用与以往算法完全不同的技术思路,在路由选择中,将节点的节点度加入选择标准中,通过选择节点度高的节点来防止空洞现象的产生;通过邻居节点间的时延来优化等待时间,抑制优先级低的节点转发相同的数据包,减少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的发生,节省节点的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无线传感器技术,为探索海洋环境提供了最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商业、军事、灾害预警、数据收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与路基无线传感网相比,水声传感网具有高误码率,低信噪比,带宽有限,节点电量有限等缺点。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m/s,而在空气介质中,声速为340m/s,声速还会受到海水温度、盐度以及深度的影响。并且多跳方式传输数据已经被证实在水下网络中比单跳传输更加节能,为此需要针对水声网络特点,研究出适合水声传感网使用的路由协议,由于水声传感器节点部署在水下,不能依靠GPS进行自身定位,这就导致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不是很适合水声网络,相反由于UWSN中的水下节点都配备了压力感应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获得自身所处深度。由此来看,基于深度的路由协议更为适合水声网络。
目前针对针对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所进行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空洞现象是指当进行路由选择时,仅仅依靠深度信息来作为选择的标准,会导致数据包传输到节点度为零的空节点处,导致数据包无法继续向上传输,造成数据包的丢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点的能耗。冗余转发现象主要是指同一个数据包被网络中多个节点所转发,不仅过度占用声信道,还会导致节点能量白白浪费,严重降低水声网络的生存周期。现阶段路由协议中针对冗余转发问题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基于发送端的,一种是基于接收端的,基于发送端的主要是通过在数据包中记录好下一跳转发节点,这种方式有个缺陷,如果数据包中记录的下一跳节点由于特殊情况无法正常接收数据包,比如(节点能量耗尽,或者由于水流运动已经不在源节点的一跳范围内)那么其他节点也不会转发该数据包,基于接收端的主要是接收节点通过设定定时器来达到抑制冗余转发的目的。但是目前路由协议中都是根据深度信息来设定等待时间,这种设定方式会导致当源节点一跳邻居节点中存在两个深度相差不多的节点时,还是会发生冗余转发现象。
目前针对水下环境所提出的路由协议主要有:
(1)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VBF);(2)逐跳矢量转发路由协议(HHVBF);(3)基于深度的路由协议(DBR);(4)考虑剩余能级的节能深度路由协议(EEDBR);(5)考虑优先级序号的深度路由协议(EEDOR)。
在上述路由协议中,都没有考虑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的发生,基于深度的路由协议中,仅考虑深度信息和能量信息,会导致数据包传输到节点度为零的空节点处,导致数据包无法继续向上传输,造成数据包的丢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点的能耗。上述路由协议中同一个数据包可能被网络中多个节点所转发,不仅过度占用声信道,还会导致节点能量白白浪费,严重降低水声网络的生存周期。EEDOR中针对冗余转发现象是基于接收端解决办法,主要是接收节点通过设定定时器来达到抑制冗余转发的目的。但等待时间的设置是根据深度信息来设定的,这种设定方式会导致当源节点一跳邻居节点中存在两个深度相差不多的节点时,还是会发生冗余转发现象。这两种现象关系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整体网络的寿命。因此,如何消除这两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针对冗余转发现象是通过邻居节点间的时延来优化等待时间,抑制优先级低的节点转发相同的数据包,减少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的发生,节省节点的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初始化,向网络中广播第一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
Step2:节点从网络中接收控制信息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信息,获取自身的正向邻居节点,记录节点度并向该节点回复第二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
Step3: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的节点根据数据包中的内容建立特征集;
Step4:每个节点依靠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当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时,进行属性值ATT的计算;属性值计算出后,根据属性值大小顺序对一跳范围内的正向邻居节点进行属性值的大小排序;
Step5:属性值大的优先级高,源节点选择优先级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并将主要信息放入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Step6:当源节点的邻居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的信息,进行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并开启计时器;
Step7:等待时间率先到时的节点转发数据包并向网络中发送已成功转发的信息,其他节点接收到已成功转发的消息后,停止计时器计时;
Step8:转发数据包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传输的源节点,重复Step4~Step7,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Step1中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为:初始化是指每个节点通过自身配备的压力传感器获取自身深度信息,通过自身能量感知系统获取自身剩余能量;
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和时间戳。
进一步的,所述Step2中获取自身正向邻居节点具体过程与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通过提取数据包中包含的深度信息并于自身深度对比,比自身深度小的邻居节点被称为正向邻居节点,其中正向邻居节点的个数被称为节点度;
所述的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包括: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节点度和时间戳。
进一步的,所述Step3中的特征集中包含的具体内容有:邻居节点的序号、剩余能量、深度、节点度、时延;其中时延是通过控制包ctr1_packet和控制包ctr2_packet中时间戳的差值得出。
进一步的,所述Step4中属性值ATT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ATT=K1*(Dj-Di)+K2*Qi+K3*Ei
式中,K1,K2,K3为权重系数并满足相加为1,Dj为源节点的深度,D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深度,Qi为正向深度邻居节点的节点度,E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Step5中数据包中包含的具体信息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号、时延、优先级排序信息、下一跳转发节点的序号、时间戳;其中时延是指从该节点到下一跳转发节点的时延大小,优先级排序信息是指全部的排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Step6中的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式中,tb为数据包从源节点到优先级最高的节点处的时间,ti是数据包从源节点到自身的时间,ti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自身时钟做差值计算得出,R为节点的传输半径,Qi为节点度,mi为优先级序号,v为声速;
所述的待时间Wait_Time的解释具体为:把等待时间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数据包在未到达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时,其他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所等待的时间,另一部分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成功转发后,转发消息传到其他低优先级处的时间。第一部分时间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节点的时钟获取,也就是(tb-ti),第二部分时间考虑一种最坏情况,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与最低的节点间距离为为2R(R为节点的通信半径),将2R按照节点度分成若干份,然后根据优先级决定所占的份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于目前现有技术所有基于深度的路由协议,采用与以往算法完全不同的技术思路,在路由选择中,将节点的节点度加入选择标准中,通过选择节点度高的节点来防止空洞现象的产生。针对冗余转发现象是通过邻居节点间的时延来优化等待时间,抑制优先级低的节点转发相同的数据包,减少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的发生,节省节点的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简图;
图2附图为三位水声网络节点部署图;
图3附图为不同路由协议下的数据包的投递率曲线图;
图4附图为不同路由协议下网络中总能耗曲线图;
图5附图为不同路由协议下网络中生存节点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下无线传感网中利用节点度和邻居节点间的时延信息实现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出现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初始化,向网络中广播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
步骤2:节点从网络中接收控制信息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信息,获取自身的正向邻居节点,记录节点度并向该节点回复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
步骤3:接收到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的节点根据数据包中的内容建立特征集。
步骤4:每个节点依靠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当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时,进行属性值ATT的计算。属性值计算出后,根据属性值大小顺序对一跳范围内的正向邻居节点进行属性值的大小排序。
步骤5:属性值大的优先级高,源节点选择优先级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并将主要信息放入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步骤6:当源节点的邻居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的信息,进行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并开启计时器。
步骤7:等待时间率先到时的节点转发数据包并向网络中发送已成功转发的信息,其他节点接收到已成功转发的消息后,停止计时器计时。
步骤8:转发数据包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传输的源节点,重复步骤4-步骤9,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与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中内容具体为:初始化是指每个节点通过自身配备的压力传感器获取自身深度信息,通过自身能量感知系统获取自身剩余能量。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和时间戳。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获取自身正向邻居节点具体过程与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通过提取数据包中包含的深度信息并于自身深度对比,比自身深度小的邻居节点被称为正向邻居节点,其中正向邻居节点的个数被称为节点度。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包括: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节点度和时间戳。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特征集中包含的具体内容有:邻居节点的序号、剩余能量、深度、节点度、时延。其中时延是通过控制包ctr1_packet和控制包ctr2_packet中时间戳的差值得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4中属性值ATT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ATT=K1*(Dj-Di )+K2*Qi+K3*Ei
式中,K1,K2,K3为权重系数并满足相加为1,Dj为源节点的深度,D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深度,Qi为正向深度邻居节点的节点度,E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5中数据包中包含的具体信息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号、时延、优先级排序信息、下一跳转发节点的序号、时间戳。其中时延是指从该节点到下一跳转发节点的时延大小,优先级排序信息是指全部的排序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6中的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式中,tb为数据包从源节点到优先级最高的节点处的时间,ti是数据包从源节点到自身的时间,ti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自身时钟做差值计算得出,R为节点的传输半径,Qi为节点度,mi为优先级序号,v为声速。
对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解释具体为:把等待时间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数据包在未到达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时,其他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所等待的时间,另一部分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成功转发后,转发消息传到其他低优先级处的时间。第一部分时间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节点的时钟获取,也就是(tb-ti),第二部分时间考虑一种最坏情况,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与最低的节点间距离为为2R(R为节点的通信半径),将2R按照节点度分成若干份,然后根据优先级决定所占的份数。
实施例2
运用本发明的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出现的方法,水下传感器节点和浮漂节点部署在仿真场景为200*200*200的空间中,其中水下节点部署在水面以下的随机深度,浮漂节点部署在200*200的海面上,岸基控制中心部署在海面中央。其中水下节点数量为200个,浮漂节点数量为20个。水下节点的发送功率为2w,接收功率为0.1w,水声速度为1500m/s,水下节点的传输半径为70m,节点的初始能量为100J,数据包的大小设置为256bytes,控制包的大小设置为25bytes。
由图3可知,随时间的推进,各方法的投递率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相同初始条件下,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包的投递率,让整体网络的投递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对于本发明所提方法,针对路由选择阶段加入节点度的选择标准,减少了网络中空洞现象的产生,大大提高了数据包的投递率,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轮投递率在79%-97%之间,优化效果较好。
由图4可知,随着时间的推进,各方法的总能耗都在增加,在相同初始条件下,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降低整体网络消耗的能量,让整体能耗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本发明所提方法,针对邻居节点间时延对等待时间进行优化,减少了冗余转发现象的出现,避免了重复数据包的传输,节省了能量消耗。
由图5可知,随着时间的推进,各方法的生存节点数都在减少,在相同初始条件下,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减缓生存节点数下降的速度,让网络中整体存活的节点数量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本发明所提方法,避免了空洞现象和冗余转发现象的出现,避免了网络中的能量浪费,使存活的节点数多于其他方法。

Claims (7)

1.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初始化,向网络中广播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
Step2:节点从网络中接收控制信息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信息,获取自身的正向邻居节点,记录节点度并向该节点回复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
Step3:接收到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的节点根据数据包中的内容建立特征集;
Step4:每个节点依靠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当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时,进行属性值ATT的计算;属性值计算出后,根据属性值大小顺序对一跳范围内的正向邻居节点进行属性值的大小排序;
Step5:属性值大的优先级高,源节点选择优先级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并将主要信息放入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Step6:当源节点的邻居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提取数据包中的信息,进行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并开启计时器;
Step7:等待时间率先到时的节点转发数据包并向网络中发送已成功转发的信息,其他节点接收到已成功转发的消息后,停止计时器计时;
Step8:转发数据包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传输的源节点,重复Step4~Step7,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tep1中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为:初始化是指每个节点通过自身配备的压力传感器获取自身深度信息,通过自身能量感知系统获取自身剩余能量;
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ctr1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和时间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tep2中获取自身正向邻居节点具体过程与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内容为:通过提取数据包中包含的深度信息并于自身深度对比,比自身深度小的邻居节点被称为正向邻居节点,其中正向邻居节点的个数被称为节点度;
所述的控制信息数据包ctr2_packet中主要包括: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列号、深度信息、剩余能量、节点度和时间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3中的特征集中包含的具体内容有:邻居节点的序号、剩余能量、深度、节点度、时延;其中时延是通过控制包ctr1_packet和控制包ctr2_packet中时间戳的差值得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中属性值ATT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ATT=K1*(Dj-Di)+K2*Qi+K3*Ei
式中,K1,K2,K3为权重系数并满足相加为1,Dj为源节点的深度,D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深度,Qi为正向深度邻居节点的节点度,Ei为正向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中数据包中包含的具体信息为: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序号、时延、优先级排序信息、下一跳转发节点的序号、时间戳;其中时延是指从该节点到下一跳转发节点的时延大小,优先级排序信息是指全部的排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6中的等待时间Wait_Time的计算公式具体表示为:
式中,tb为数据包从源节点到优先级最高的节点处的时间,ti是数据包从源节点到自身的时间,ti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自身时钟做差值计算得出,R为节点的传输半径,Qi为节点度,mi为优先级序号,v为声速;
所述的待时间Wait_Time的解释具体为:把等待时间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数据包在未到达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时,其他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所等待的时间,另一部分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成功转发后,转发消息传到其他低优先级处的时间。第一部分时间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和节点的时钟获取,也就是(tb-ti),第二部分时间考虑一种最坏情况,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与最低的节点间距离为为2R(R为节点的通信半径),将2R按照节点度分成若干份,然后根据优先级决定所占的份数。
CN202311216015.7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Pending CN1173369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6015.7A CN117336900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6015.7A CN117336900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6900A true CN117336900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7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6015.7A Pending CN117336900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690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22A (zh) * 2019-02-27 2019-05-17 天津城建大学 基于多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12188583A (zh) * 2020-10-08 2021-01-0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海洋水下无线感知网络机会路由方法
CN113766597A (zh) * 2021-09-27 2021-12-07 河海大学 水声传感网中基于定向传输的机会路由方法
CN115843083A (zh) * 2023-02-24 2023-03-24 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22A (zh) * 2019-02-27 2019-05-17 天津城建大学 基于多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12188583A (zh) * 2020-10-08 2021-01-0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海洋水下无线感知网络机会路由方法
CN113766597A (zh) * 2021-09-27 2021-12-07 河海大学 水声传感网中基于定向传输的机会路由方法
CN115843083A (zh) * 2023-02-24 2023-03-24 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书坡;冯乃勤;: "基于深度与可靠链路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机会路由", 计算机工程, no. 02, 15 February 2018 (2018-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han et al. A multi-layer cluster based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scheme for UWSNs
Han et al. Routing protocols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yaz et al. Hop-by-hop dynamic addressing based (H2-DAB)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ahman et al. EECOR: An energy-efficient cooperative opportunistic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CN111065145B (zh) 一种面向水下多智能体的q学习蚁群路由方法
Wei et al. Reliable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in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Ayaz et al. Temporary cluster based routing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hid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UWSNs using physical distance and residual energy
Zhang et al. A link-state based adaptive feedback routing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CN102868974B (zh) 一种基于差分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适应路由的方法
CN110493841B (zh) 一种水声传感网络路由实现方法
CN111901088B (zh) 水下传感器自组网多路径传输纠删编码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3974367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heed算法的错误容忍和多路径优化方法
Uddin Link expiration time-aware routing protocol for UWSNs
Khalid et al. Comparison of localization free routing protocols in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iu et al. Energy-efficient guiding-network-based routing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8112050A (zh) 基于水下无线传感网络的能量平衡和深度控制的路由协议
Baranidharan et al. Clustered geographic-opportunistic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ng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opportunistic routing protocol using depth information for energy-efficient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1641990B (zh) 高数据包投递率与能量有效性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传输方法
Yang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in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CN117336900A (zh)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避免空洞问题和冗余转发问题的方法
CN115589625A (zh) 一种auv辅助的水声传感网动态分层路由方法
Ullah et al. Reliable and Delay Aware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rishan et al. Hn-PERP: Hop by hop-power-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ove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