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8487A -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8487A
CN117318487A CN202311520541.2A CN202311520541A CN117318487A CN 117318487 A CN117318487 A CN 117318487A CN 202311520541 A CN202311520541 A CN 202311520541A CN 117318487 A CN117318487 A CN 117318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vice
switch
boost converter
diod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05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昌友
潘年安
冯纪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05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8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8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8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包括: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Boost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Boost变换器的正输出端;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一端,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二端连接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二端和悬浮电容的第一端,悬浮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避免开关器件承受过压失效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由于开关应力低、纹波电流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压DC-DC变换场景。
图1为一种典型的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拓扑,包括输入电容Cin、输出电容Cout,电感L、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开关K1、和悬浮电容Cf。
其中第一开关K1是为了防止输入高压上电瞬间导致第二开关管Q2过压被击穿。
由于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一开关K1的关断信号链路的延迟以及器件自身关断速度的差异性,导致Q1、Q2、K1关断时刻不一致,这将使得开关器件承受过压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避免开关器件承受过压失效风险。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电感、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和悬浮电容;
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Boost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Boost变换器的正输出端;
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一端,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二端连接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二端和悬浮电容的第一端,悬浮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
优选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先向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延迟电路;
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向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和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控制器向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延迟电路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第一开关。
优选地,延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控制器向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输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优选地,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优选地,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率器件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率器件的控制端,第三输出端连接延迟电路的第一端,延迟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控制器向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发送关断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电阻;
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均压电路和/或第二均压电路;第一均压电路包括电阻和/或稳压管,第二均压电路包括电阻和/或稳压管;
第一均压电路并联在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均压电路并联在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Boost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电感、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和悬浮电容;
该方法包括:
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
优选地,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
先向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优选地,Boost变换器还包括:延迟电路;
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
向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和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向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延迟电路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第一开关。
由此可见,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由于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因此,Boost变换器在停机关断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时,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导通续流,第一功率器件的最大电压应力将钳位于悬浮电容电压(即半母线电压),第二功率器件的最大电压应力将被钳位于母线电压与悬浮电压之差(即被钳位于半母线电压),从而有效解决了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过压失效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拓扑图;
图2为Q1未关断K1未关断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3为Q1未关断K1关断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4为Q2未关断K1未关断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5为Q2未关断K1关断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迟控制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迟电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详细介绍图1中的电路的失效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不限定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光伏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储能系统,也可以应该于其他电力电子场景。
继续参见图1,例如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正常工作时,K1常闭,Q1和Q2交替工作。若停机前一时刻Q1导通、Q2关断,此时控制器给Q1和K1关断信号,由于信号链路延迟不一致及器件自身关断速度的差异性,Q1和K1无法同步关断。若K1先关断,电感电流路径将由Q1、K1、Cf切换到D1、D2,此时Q1和Q2串联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直流母线电压,但由于Q1尚未关断,导致Q2管承受直流母线电压,从而引起Q2过压失效,如图2和图3所示。
同理,若停机前一时刻Q1关断、Q2导通,此时控制器给Q2和K1关断信号,若K1先关断,电感电流路径将由D1、Cf、K1、Q2切换到D1、D2,此时Q1和Q2串联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直流母线电压,但由于Q2尚未关断,导致Q1管承受直流母线电压,从而引起Q1过压失效,如图4和图5所示。
综上,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停机时对Q1、Q2、K1的关断控制直接影响了该拓扑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避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在停机时开关管不存在失效风险,本申请实施例在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停机时,控制K1断开时刻滞后于功率器件Q1和Q2的断开时刻。这样在停机关断Q1和Q2时,二极管D1和D2导通续流,Q1的最大电压应力将钳位于悬浮电容电压Vcf(Vbus/2),Q2的最大电压应力将被钳位于母线电压与悬浮电容电压之差,即Vbus-Vcf,一般Vbus-Vcf=Vbus/2,从而有效解决了Q1和Q2过压失效风险。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包括:控制器100、电感L、第一功率器件Q1、第二功率器件Q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开关K1和悬浮电容Cf;
电感L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Boost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Boost变换器的正输出端;
第一功率器件Q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感L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器件Q2的第一端,第二功率器件Q2的第二端连接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功率器件Q1的第二端和悬浮电容Cf的第一端,悬浮电容Cf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
控制器100,用于控制第一开关K1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Q1和第二功率器件Q2的断开时刻。
由于K1的断开时刻滞后于Q1和Q2,因此,Boost变换器在停机关断Q1和Q2时,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导通续流,Q1的最大电压应力将钳位于悬浮电容的电压Vcf(Vbus/2),Q2的最大电压应力将被钳位于Vbus-Vcf(Vbus/2),从而有效解决了Q1和Q2过压失效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K1的滞后关断的实现方式,可以由控制直接输出滞后于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关断信号,也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关断信号的延迟,下面分析举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由控制器直接输出不同时序的关断信号。
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先向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即第一开关的关断时刻滞后于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关断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预设时间的长度,只要预设时间可以保障第一开关的关断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关断时刻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由硬件延迟电路实现延迟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迟控制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oost变换器,还包括:延迟电路200;
控制器100,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分别向第一功率器件Q1、第二功率器件Q2和第一开关K1发送关断信号PWM-Q1、PWM-Q2和PWM-K1。
控制器100向第一开关K1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延迟电路200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第一开关K1。
控制器100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率器件Q1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率器件Q2的控制端,第三输出端连接延迟电路200的第一端,延迟电路2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K1的控制端。
控制器100向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发送关断信号,即分别为PWM-Q1、PWM-Q2和PWM-K1。由于延迟电路200的存在,导致K1收到的关断信号会滞后于Q1和Q2的关断信号,因此,Q1和Q2先关断,K1滞后于Q1和Q2后关断,Q1和Q2可以同步关断,另外,Q1和Q2也可以不同步关断。
下面举例介绍一种延迟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
参见图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迟电路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oost变换器,延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
控制器向第一开关K1发出的关断信号PWM-K1输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K1的控制端。
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
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
图8所示的延迟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关断信号PWM-K1高电平时,第三二极管D3截止,PWM-K1通过R1对C1充电,C1两端电压缓慢上升,即延时一段时间后达到设定值,此时K1才关断。当关断信号PWM-K1变为低电平时,第三二极管D3导通,C1的电压通过第三二极管D3迅速放电到零。
图8仅是示意了一种延迟电路,另外,延迟电路还可以由定时器来实现,也可以由CPLD或FPGA等集成芯片来实现,本申请不具体限定延迟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
参见图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oost变换器,还包括: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阻R2;
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
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阻R2构成悬浮电容Cf的预充电电路,在Boost变换器启动前将悬浮电容Cf的电压预充至设定值(Vbus/2)。
Boost变换器正常工作时,K2常开,K1常闭(K2断开),Q1和Q2高频工作。
若Boost变换器在接收到停机指令或故障停机前一刻为Q1开通、Q2关断状态,则控制器先关断Q1,此时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导通续流,由于K1依然保持闭合状态,故Q1管两端电压将钳位于悬浮电容电压Vcf(Vbus/2),Q2管的电压应力将被钳位于Vbus-Vcf(Vbus/2)。
同理,若Boost变换器在接收到停机指令或故障停机前一刻为Q1关断、Q2导通状态(或Q1和Q2开通状态),则控制器先断开Q2(断开Q1和Q2),此时二极管D1和D2导通续流,由于K1依然保持闭合状态,所以Q1管和Q2管两端电压将分被钳位于悬浮电容电压Vcf(Vbus/2)和Vbus-Vcf(Vbus/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Q1和Q2过压失效风险。
另外,在K1关断后,为了保障K1断开后Q1和Q2的静态均压效果,可以在Q1和Q2其中之一的两端并联均压电路。应该理解,由于Q1和Q2串联,因此,当其中一个功率器件的电压被钳位时,另一个功率器件的电压也被钳位。
参见图1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Boost变换器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oost变换器,还包括:第一均压电路和/或第二均压电路;图10中以包括两个均压电路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均压电路300包括电阻或稳压管,第二均压电路400包括电阻或稳压管;
第一均压电路300并联在第一功率器件Q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均压电路400并联在第二功率器件Q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具体限定K1和K2的具体类型,例如可以为继电器,或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其中功率半导体功率器件可以为IGBT或MOS等。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Boost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电感、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和悬浮电容;
该方法包括:
S1101:判断是否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如果是,则执行S1102;
S1102: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由于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因此,Boost变换器在停机关断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时,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导通续流,第一功率器件的最大电压应力将钳位于悬浮电容的电压Vcf(即半母线电压),第二功率器件的最大电压应力将被钳位于Vbus-Vcf(即半母线电压),从而有效解决了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过压失效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第一开关的滞后关断的实现方式,可以由软件控制直接输出滞后于第一开关管的关断信号,也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关断信号的延迟,下面分析举例进行详细介绍。
软件实现方式,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先向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硬件实现方式,Boost变换器还包括:延迟电路;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向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和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向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延迟电路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第一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电感、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和悬浮电容;
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Boost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Boost变换器的正输出端;
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悬浮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悬浮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先向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迟电路;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向所述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所述第一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输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延迟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延迟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发送关断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Boost变换器的负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均压电路和/或第二均压电路;所述第一均压电路包括电阻和/或稳压管,所述第二均压电路包括电阻和/或稳压管;
所述第一均压电路并联在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均压电路并联在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9.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电感、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和悬浮电容;
该方法包括:
收到Boost变换器停机指令或需要故障停机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
先向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发送关断信号,再间隔预设时间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变换器还包括:延迟电路;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的断开时刻滞后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断开时刻,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一开关发送关断信号;向所述第一开关发出的关断信号经过所述延迟电路延迟预设时间后输出给所述第一开关。
CN202311520541.2A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318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0541.2A CN11731848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0541.2A CN11731848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8487A true CN11731848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73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0541.2A Pending CN11731848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84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4578B1 (en) Discharging method of bus capacitor, controller, dc-dc convertrer and inverter
EP4167422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rapid switching-off system,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for
US10651728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842095B (zh) 一种功率变换系统、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JP6691191B2 (ja) 異常エネルギー保護付き電源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AU2022239163A1 (en) Photovoltaic quick turn-off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4518699A (zh) 一种三电平逆变器的限流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943618A (zh) 一种多电平升压电路及其装置和系统
US11239746B2 (en) Two-stage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the same, LLC converter, and application system
CN110401337B (zh) 一种移相全桥变换器及其软启动方法与装置
EP325858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direct current source
CN113078878A (zh) 一种pv串优化器及其短路保护方法
US10554119B1 (en) Inverter apparatus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ontrol
CN105119513A (zh) 一种光耦隔离车载电源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10875630B (zh) 备援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18187B (zh) 一种功率变换电路及其驱动电路和输出短路保护方法
CN112886541B (zh) 一种变换器及igbt门极驱动的保护电路和方法
CN110299696B (zh) T型三电平变流器及其短路保护电路
TWI542114B (zh) 太陽能逆變器並網系統及三相並網方法
CN117318487A (zh) 一种悬浮电容三电平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1585437B (zh) 锡须去除电路、电子终端产品及锡须去除方法
CN115051325A (zh) 继电器保护电路和ups
CN110677120B (zh) 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98960A1 (zh) 一种光伏变换器组串、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40136817A1 (en) Photovoltaic quick turn-off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