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5491A -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5491A
CN117315491A CN202311594960.0A CN202311594960A CN117315491A CN 117315491 A CN117315491 A CN 117315491A CN 202311594960 A CN202311594960 A CN 202311594960A CN 117315491 A CN117315491 A CN 117315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early warning
influenc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est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4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5491B (zh
Inventor
赵坤
崔锋
崔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Lvwei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Lvwei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Lvwei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Lvwei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49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5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5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5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5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5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88Vege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94Terrestrial scenes using hyperspectral data, i.e. more or other wavelengths than RGB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1/00Predictive alarm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extrapolation or other computation using updated historic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技术领域。该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期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步骤2,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分析,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步骤3,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获取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步骤4,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获取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步骤5,生成预警结果,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态破坏问题和预警结果,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步骤6,根据预警结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而必须进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管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生态退化、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业工程建设是指在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中,为了实现林业生产、生态保护、社会服务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工程活动,包括造林绿化、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公园建设、森林旅游开发等。
然而,林业工程建设也可能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造成不利影响,如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发生态灾害等。因此,如何在保障林业工程建设的合理需求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严格执行之间,实现科学的平衡和协调,是当前林业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保护红线预警方法,该方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生态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对林业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预警,为林业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以实现林业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协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期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
步骤2,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分析,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其中,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包括位置、范围、类型、规模及进度,林地的指标包括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步骤3,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获取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
步骤4,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获取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步骤5,生成预警结果,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态破坏问题和预警结果,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
步骤6,根据预警结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校正,以消除大气、地形、植被结构和植被生理因素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提高光谱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步骤2.2,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预处理,以消除光谱冗余和光谱混淆的问题,提高光谱的有效性和区分性。
步骤2.3,将经过光谱校正和预处理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导入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中,选择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进行光谱采集。
步骤2.4,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进行光谱匹配、光谱混合、光谱解混和光谱分类,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
进一步的,步骤2.4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已知的光谱库进行匹配,以识别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类型和规模。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不同的光谱进行混合,以模拟林业工程建设的复杂情况和进度。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解混,以分离林业工程建设的组成成分和比例。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分类,以划分林业工程建设的类别和等级,以及林地的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进一步的,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和林地指标,计算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包括林地面积的变化率、林地质量的变化率、林地功能的变化率和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确定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为无影响、轻微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和特别严重影响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影响程度范围和影响因素权重。
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计算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即林地发生生态破坏问题的可能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林地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权重、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长度因素,得出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将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的生态破坏问题预警使用。
进一步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评价对象有n 个指标,每个指标有m 个评价等级,用R i 表示第i 个指标的评价等级集合,用r ij 表示第i 个指标的第j 个评价等级,用u ij 表示第i 个指标属于第j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设评价指标的权重为W i ,那么权重向量为:W=[W1 W2 … W n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的计算公式为:P=Σ i=1 n W i ×R i ,式中,P为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等级的划分标准为。
P<0.2为无影响,0.2≤P<0.4为轻微影响,0.4≤P<0.6为一般影响,0.6≤P<0.8为严重影响,P≥0.8为特别严重影响。
进一步的,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划分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预警颜色和响应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业工程建设信息,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分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质量下降、林地功能丧失和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修复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地指标,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即影响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情况。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和位置,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即影响区域的生态风险和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
进一步的,步骤4采用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法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公式如下:E=Σ i=1 f W i ×L i ×T i ×S i ,其中,E为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W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权重,L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T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S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f为生态破坏问题的个数。
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的划分标准为:L i =0.2为轻微,L i =0.4为一般,L i =0.6为严重,L i =0.8为特别严重。
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的划分标准为:T i =0.2为林地面积减少,T i =0.3为林地质量下降,T i =0.4为林地功能丧失,T i =0.5为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的划分标准为。
S i =0.2为影响区域范围小,与生态保护红线无重叠。
S i =0.4为影响区域范围中,与生态保护红线部分重叠。
S i =0.6为影响区域范围大,与生态保护红线有较多重叠。
预警颜色的划分标准为。
E<0.2为绿色,无需采取措施。
0.2≤E<0.4为黄色,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0.4≤E<0.6为橙色,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和修复方案。
0.6≤E<0.8为红色,需要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和实施修复。
E≥0.8为紫色,需要动用优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修复。
进一步的,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颜色、预警原因、预警区域、预警时间和预警建议。
通过可视化方式,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与遥感影像、林业工程建设信息、林地指标、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进行整合,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图,以直观地展示生态破坏问题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及时向相关方发送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最后,根据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分析生态破坏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趋势,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的,步骤6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警等级和预警颜色,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和原因,分析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评估生态损失和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和范围,制定生态修复和恢复方案,明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修复标准、修复进度和修复成本,组织实施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监测修复效果,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总结生态破坏问题的教训和经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破坏问题预警的技术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和图像光谱测试仪,通过光谱匹配、混合、解混和分类等技术手段,能够科学地监测和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状况,为生态破坏问题的识别、分析和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本申请建立了合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预警指数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通过可视化的预警结果展示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启动,实现了对生态红线内生态破坏问题的直观而又及时的预警和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期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
步骤2,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分析,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其中,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包括位置、范围、类型、规模及进度,林地的指标包括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步骤3,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获取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
步骤4,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获取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步骤5,生成预警结果,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态破坏问题和预警结果,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
步骤6,根据预警结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校正,以消除大气、地形、植被结构和植被生理因素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提高光谱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步骤2.2,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预处理,以消除光谱冗余和光谱混淆的问题,提高光谱的有效性和区分性。
步骤2.3,将经过光谱校正和预处理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导入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中,选择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进行光谱采集。
步骤2.4,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进行光谱匹配、光谱混合、光谱解混和光谱分类,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
进一步的,步骤2.4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已知的光谱库进行匹配,以识别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类型和规模。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不同的光谱进行混合,以模拟林业工程建设的复杂情况和进度。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解混,以分离林业工程建设的组成成分和比例。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分类,以划分林业工程建设的类别和等级,以及林地的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本实施例中,使用波形相似度匹配算法识别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类型和规模,其基于光谱曲线之间的夹角或相似度来判断物质的相似性。使用光谱线性解混算法模拟林业工程建设,这种算法是基于每个点的光谱都是多种物质光谱的线性组合来模拟混合物的光谱,具体的公式如下:y=Σ i=1 M a i x i +e,其中,y表示混合物的光谱,x i 表示第i个纯净物质的光谱,a i 表示第i个纯净物质的占比,e表示误差项,M表示纯净物质的个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出a i 的值,从而得到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使用光谱散度分析算法分离林业工程建设的组成成分和比例,这种算法是基于将样品中所有光谱曲线对目标光谱曲线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信号损失,曲线间差异越大拟合后损失度越高,具体的公式如下:D=Σ i=1 k (y i -ỹ i) ²/Σ i=1 k y i ²,其中,y i 表示样品中某个点的光谱, i 表示目标光谱对y i 的拟合值,k表示波长的个数,D表示光谱散度,散度越大,表示样品与目标光谱越不相似。使用波段运算划分林业工程建设的类别和等级,以及林地的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这种算法是基于对图像中各个波段的加、减、乘、除、三角函数、指数、对数等数学函数计算,以及农业相关的常用植被指数功能,如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比值植被指数 (RVI)、增强植被指数 (EVI)等,来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
进一步的,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和林地指标,计算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包括林地面积的变化率、林地质量的变化率、林地功能的变化率和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确定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为无影响、轻微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和特别严重影响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影响程度范围和影响因素权重。
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计算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即林地发生生态破坏问题的可能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林地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权重、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长度因素,得出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将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的生态破坏问题预警使用。
进一步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评价对象有n 个指标,每个指标有m 个评价等级,用R i 表示第i 个指标的评价等级集合,用r ij 表示第i 个指标的第j 个评价等级,用u ij 表示第i 个指标属于第j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设评价指标的权重为W i ,那么权重向量为:W=[W1 W2 … W n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的计算公式为:P=Σ i=1 n W i ×R i ,式中,P为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等级的划分标准为。
P<0.2为无影响,0.2≤P<0.4为轻微影响,0.4≤P<0.6为一般影响,0.6≤P<0.8为严重影响,P≥0.8为特别严重影响。
本实施例中,根据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和林地指标,计算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包括林地面积的变化率、林地质量的变化率、林地功能的变化率和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这些影响程度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如林地面积的变化率可以用林地面积的减少量除以原有林地面积,林地质量的变化率可以用林地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指数,林地功能的变化率可以用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数,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可以用林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根据林地的影响程度,确定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为无影响、轻微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和特别严重影响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影响程度范围和影响因素权重。影响程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林地面积的变化率小于5%为无影响,5%~10%为轻微影响,10%~20%为一般影响,20%~30%为严重影响,大于30%为特别严重影响。林地面积的变化率的权重为0.4,林地质量的变化率的权重为0.3,林地功能的变化率的权重为0.2,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的权重为0.1。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计算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即林地发生生态破坏问题的可能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林地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权重、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长度等因素,得出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具体计算方法为:根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值,确定其隶属于各个影响等级的隶属度,例如:林地面积的变化率为8%,则其隶属于无影响的隶属度为0.2,隶属于轻微影响的隶属度为0.8,隶属于其他影响等级的隶属度为0;然后,根据影响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计算各个影响等级的综合隶属度,无影响的综合隶属度为0.2×0.4+0.8×0.3+0.2×0.2+0.1×0.1=0.37,轻微影响的综合隶属度为0.8×0.4+0.2×0.3+0.8×0.2+0.9×0.1=0.51,其他影响等级的综合隶属度为0;最后,根据综合隶属度,确定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如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为轻微影响的综合隶属度,即0.51。将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的生态破坏问题预警使用。这一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格式,如使用MySQL数据库,将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作为数据表的字段,将林地的位置、面积、类型等作为数据表的主键,将数据表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划分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预警颜色和响应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业工程建设信息,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分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质量下降、林地功能丧失和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修复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地指标,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即影响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情况。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和位置,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即影响区域的生态风险和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
进一步的,步骤4采用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法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公式如下:E=Σ i=1 f W i ×L i ×T i ×S i ,其中,E为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W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权重,L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T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S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f为生态破坏问题的个数。
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的划分标准为:L i =0.2为轻微,L i =0.4为一般,L i =0.6为严重,L i =0.8为特别严重。
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的划分标准为:T i =0.2为林地面积减少,T i =0.3为林地质量下降,T i =0.4为林地功能丧失,T i =0.5为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的划分标准为。
S i =0.2为影响区域范围小,与生态保护红线无重叠。
S i =0.4为影响区域范围中,与生态保护红线部分重叠。
S i =0.6为影响区域范围大,与生态保护红线有较多重叠。
预警颜色的划分标准为。
E<0.2为绿色,无需采取措施。
0.2≤E<0.4为黄色,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0.4≤E<0.6为橙色,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和修复方案。
0.6≤E<0.8为红色,需要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和实施修复。
E≥0.8为紫色,需要动用优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修复。
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划分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预警颜色和响应措施。其次,根据遥感影像和林业工程建设信息,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分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质量下降、林地功能丧失和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修复措施,影响因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如林地面积减少的影响因素可以用林地面积的减少量、林地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可以用林地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指数,林地功能丧失的影响因素可以用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数,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影响因素可以用林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修复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如林地面积减少的修复措施可以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林地质量下降的修复措施可以用改良土壤、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林地功能丧失的修复措施可以用恢复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修复措施可以用保护珍稀物种、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物种多样性等。然后,根据遥感影像和林地指标,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即影响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情况。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可以根据遥感影像的分辨率、精度和覆盖度确定,如影响区域的面积、形状、边界、中心坐标等。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情况可以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查、监测、评估和考核等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确定,如影响区域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面积、重叠比例、重叠类型等。最后,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和位置,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即影响区域的生态风险和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生态风险可以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和类型确定,如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越高,类型越复杂,生态风险越大。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可以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和位置确定,如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越多,位置越敏感,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越高。
进一步的,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颜色、预警原因、预警区域、预警时间和预警建议。
通过可视化方式,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与遥感影像、林业工程建设信息、林地指标、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进行整合,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图,以直观地展示生态破坏问题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及时向相关方发送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最后,根据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分析生态破坏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趋势,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的,步骤6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警等级和预警颜色,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和原因,分析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评估生态损失和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和范围,制定生态修复和恢复方案,明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修复标准、修复进度和修复成本,组织实施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监测修复效果,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总结生态破坏问题的教训和经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破坏问题预警的技术方法。
选择某B自然保护区作为应用对象,应用本实施例的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该保护区属于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获取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波段范围400-2500nm,空间分辨率2米。
该区域有2处林业工程建设项目,项目1位于保护区东北部,范围6平方公里,正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项目2位于保护区西南部,范围3平方公里,计划新建林业生产设施。
对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处理后,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提取工程区域的裸土占比、植被覆盖指数等信息。计算工程建设对周边林地造成面积减少10%、质量下降5%的影响。
评估工程1和工程2分别造成保护区内林地轻度和中度生态破坏,生成相应预警信息。通过预警可视化结果明确反映问题位置和空间分布。
根据预警结果,及时下达停工和限期改善措施,要求两项目单位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经监测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测和预警生态红线内的工程活动,针对性强、实用性好,为保护红线生态提供了技术支持,完成了预警目标。

Claims (9)

1.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期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
步骤2,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分析,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其中,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包括位置、范围、类型、规模及进度,林地的指标包括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步骤3,根据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获取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
步骤4,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获取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步骤5,生成预警结果,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态破坏问题和预警结果,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
步骤6,根据预警结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校正,以消除大气、地形、植被结构和植被生理因素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提高光谱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步骤2.2,对获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光谱预处理,以消除光谱冗余和光谱混淆的问题,提高光谱的有效性和区分性;
步骤2.3,将经过光谱校正和预处理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导入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中,选择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进行光谱采集;
步骤2.4,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进行光谱匹配、光谱混合、光谱解混和光谱分类,以提取林业工程建设的信息以及林地的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已知的光谱库进行匹配,以识别林业工程建设的位置、类型和规模;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与不同的光谱进行混合,以模拟林业工程建设的复杂情况和进度;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解混,以分离林业工程建设的组成成分和比例;
利用图像光谱测试仪的软件,将采集的光谱进行分类,以划分林业工程建设的类别和等级,以及林地的覆盖度、结构、质量和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和林地指标,计算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包括林地面积的变化率、林地质量的变化率、林地功能的变化率和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率;
根据林业工程建设对林地的影响程度,确定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为无影响、轻微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和特别严重影响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影响程度范围和影响因素权重;
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计算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即林地发生生态破坏问题的可能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林地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权重、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长度因素,得出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将林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的生态破坏问题预警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评价对象有 n 个指标,每个指标有 m 个评价等级,用R i 表示第 i 个指标的评价等级集合,用 r ij 表示第 i 个指标的第 j 个评价等级,用 u ij 表示第 i 个指标属于第 j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设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W i ,那么权重向量为:W=[W1 W2 … W n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的计算公式为:P=Σ i=1 n W i ×R i ,式中,P为林地生态环境影响概率值;
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等级的划分标准为:
P<0.2为无影响,0.2≤P<0.4为轻微影响,0.4≤P<0.6为一般影响,0.6≤P<0.8为严重影响,P≥0.8为特别严重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划分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预警颜色和响应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业工程建设信息,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分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质量下降、林地功能丧失和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修复措施;
根据遥感影像和林地指标,确定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即影响区域的空间范围和分布特征,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情况;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和位置,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即影响区域的生态风险和生态恢复的难易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法综合评估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公式如下:E=Σ i=1 f W i ×L i ×T i ×S i ,其中,E为生态破坏问题预警指数,W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权重,L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T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S i 为第i个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f为生态破坏问题的个数;
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值的划分标准为:L i =0.2为轻微,L i =0.4为一般,L i =0.6为严重,L i =0.8为特别严重;
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值的划分标准为:T i =0.2为林地面积减少,T i =0.3为林地质量下降,T i =0.4为林地功能丧失,T i =0.5为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值的划分标准为:
S i =0.2为影响区域范围小,与生态保护红线无重叠;
S i =0.4为影响区域范围中,与生态保护红线部分重叠;
S i =0.6为影响区域范围大,与生态保护红线有较多重叠;
预警颜色的划分标准为:
E<0.2为绿色,无需采取措施;
0.2≤E<0.4为黄色,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0.4≤E<0.6为橙色,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和修复方案;
0.6≤E<0.8为红色,需要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和实施修复;
E≥0.8为紫色,需要动用最高级别的资源和力量进行修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等级、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颜色、预警原因、预警区域、预警时间和预警建议;
通过可视化方式,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与遥感影像、林业工程建设信息、林地指标、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和概率进行整合,生成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图,以直观地展示生态破坏问题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将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及时向相关方发送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根据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分析生态破坏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趋势,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预警信息和预警图,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警等级和预警颜色,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类型和原因,分析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评估生态损失和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位置和范围,制定生态修复和恢复方案,明确修复目标、修复措施、修复标准、修复进度和修复成本,组织实施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监测修复效果,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根据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总结生态破坏问题的教训和经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破坏问题预警的技术方法。
CN202311594960.0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Active CN117315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4960.0A CN117315491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4960.0A CN117315491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5491A true CN117315491A (zh) 2023-12-29
CN117315491B CN117315491B (zh) 2024-02-20

Family

ID=8927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4960.0A Active CN117315491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549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657A (zh) * 2014-09-30 2015-01-07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遥感的流域水生态风险预警和判别方法
CN109684929A (zh) * 2018-11-23 2019-04-26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陆生植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CN111415065A (zh) * 2020-02-26 2020-07-14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作用过程的山地灾害生态破坏风险评价方法
CN112101159A (zh) * 2020-09-04 2020-12-1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多时相林业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方法
WO2021120078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杭州星迈科技有限公司 癫痫发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3567358A (zh) * 2021-07-28 2021-10-29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遥感和物联网的耕地污染监测预警系统
CN114781823A (zh) * 2022-04-01 2022-07-2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人类活动反馈的城市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5147011A (zh) * 2022-08-30 2022-10-04 深圳市华云中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与林地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及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293473A (zh) * 2022-01-19 2022-11-04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草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CN115639559A (zh) * 2022-09-29 2023-01-24 《河南科学》杂志社 一种基于遥感的生态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及方法
CN116337146A (zh) * 2022-12-27 2023-06-27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质量评价与分区方法及装置
CN116824371A (zh) * 2023-06-20 2023-09-29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生态保护红线植被异常快速监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657A (zh) * 2014-09-30 2015-01-07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遥感的流域水生态风险预警和判别方法
CN109684929A (zh) * 2018-11-23 2019-04-26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陆生植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WO2021120078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杭州星迈科技有限公司 癫痫发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1415065A (zh) * 2020-02-26 2020-07-14 广州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作用过程的山地灾害生态破坏风险评价方法
CN112101159A (zh) * 2020-09-04 2020-12-1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多时相林业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方法
CN113567358A (zh) * 2021-07-28 2021-10-29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遥感和物联网的耕地污染监测预警系统
CN115293473A (zh) * 2022-01-19 2022-11-04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草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CN114781823A (zh) * 2022-04-01 2022-07-2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人类活动反馈的城市生态红线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5147011A (zh) * 2022-08-30 2022-10-04 深圳市华云中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与林地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及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639559A (zh) * 2022-09-29 2023-01-24 《河南科学》杂志社 一种基于遥感的生态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及方法
CN116337146A (zh) * 2022-12-27 2023-06-27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质量评价与分区方法及装置
CN116824371A (zh) * 2023-06-20 2023-09-29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生态保护红线植被异常快速监测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RA ALIBAKHSHI 等: "Remotely-Sensed Early Warning Signals of a Critical Transition in a Wetland Ecosystem", 《REMOTE SENSING》, pages 1 - 19 *
张嵩 等: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vol. 33, no. 6, pages 44 - 49 *
张鹏 等: "南京市生态红线区高分辨率遥感精准监测方法与应用", 《国土资源遥感》, no. 03, pages 160 - 167 *
莫琴 等: "高分辨率林业生态工程监测系统研建与应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no. 04, pages 176 - 1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5491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rmosilla et al. Regional dete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annual forest change from 1984 to 2012 using Landsat-derived time-series metrics
Wu et al. Prospective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construction sites
Daskalova et al. Rare and common vertebrates span a wide spectrum of population trends
Fazekas et al. Uncovering high-level corruption: Cross-national corruption proxies using government contracting data
Soner Application of fuzzy DEMATEL method for analysing of accidents in enclosed spaces onboard ships
Ma et al. Global forest fragmentation change from 2000 to 2020
Saing et al. Land use balance determination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study in South Sulawesi Province, Indonesia
CN111882245A (zh) 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生态修复空间识别方法
Fløjgaard et al. Dark diversity reveals importance of biotic resources and competition for plant diversity across habitats
CN117315491B (zh) 一种面向林业工程建设的生态红线预警方法
Petroni et al. NYenviroScreen: An open-source data driv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State
Lüthi et al. Globally consistent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 of wildfires in CLIMADA v2. 2
Li et al. An integrated decision model with reliability to support transport safety system analysis
Cabaleiro Casal et al. The dimensions of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in Spanish municipalit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CN111861284A (zh) 一种社会治理单元风险评估及预警方法
Banyal et al. A review on methodologies adopted du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projects
Esparza et al. Utilizing remote sensing and data analytics techniques to detect methane emissions from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nd assist with sustainability metrics
Razelan et al.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Targeted Road Safety Index
Wei et al. Risk assessment for vehicle injury accidents in non-coal mines based on bow-tie model
Bartley et al. Data-Driven Approaches to Measuring a Social Licence to Operate
Ohlson et al. A wildfire risk management system—an evolution of the wildfire threat rating system
Famiglietti et al. Satellite-Based Prediction of Fire Risk in Northern California Final Report
Wu et al. Analyzing Market Trends Using a Visual Approach
Colla et al. Quantitativ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through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ULCOS project
Stoyanov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Wildfire Risks as a Tool for Their Management. The Case of Bulgarian Fores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