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2054A -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2054A
CN117312054A CN202311419982.3A CN202311419982A CN117312054A CN 117312054 A CN117312054 A CN 117312054A CN 202311419982 A CN202311419982 A CN 202311419982A CN 117312054 A CN117312054 A CN 117312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damaged
hardware
array
disk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9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2054B (zh
Inventor
顾伯就
马立珂
王子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ngjia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ngjia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ngjia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ngjia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99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2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2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2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2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94Redundant storage or storage sp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分别根据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采用本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数计算机终端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都是存储于磁盘阵列(或称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中。并且由于镜像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AID1)形式的数据恢复简单且快速,操作系统的磁盘阵列都是采用镜像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AID1)形式。
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对磁盘均损坏的磁盘阵列实现系统数据的恢复,使得对系统数据的安全保障仍然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全面地实现目标数据恢复的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包括:
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第一恢复指令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得到;
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第二恢复指令基于软件磁盘阵列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在任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所述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且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所述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另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采用所述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任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将所述替换磁盘进行和所述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并将分区处理后的替换磁盘,加入所述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
基于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除替换磁盘外的其他磁盘,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将所述替换磁盘,加入所述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
对所述新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和所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新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新磁盘分区;
将所述多个新磁盘分区,分别加入多个旧磁盘分区对应的软件磁盘阵列中,得到多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关联的旧磁盘分区;所述旧磁盘分区为未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分区;
针对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根据所述旧磁盘分区,将所述损坏磁盘中各个磁盘分区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新的磁盘分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均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和告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包括:
磁盘分区模块,用于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软阵列构建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上述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首先,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其中,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第二磁盘分区中与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采用两个硬件磁盘阵列作为目标数据存储基础,能够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对目标数据提供冗余备份,提高对目标数据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并且对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分区处理,为后续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然后,分别根据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其中,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的磁盘分区构建软件磁盘阵列,采用两层磁盘阵列的布置,使得目标数据分布存储,若硬件磁盘阵列发生故障,能够基于软件磁盘阵列进行恢复,进一步提高了对目标数据的容错能力。之后,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损坏磁盘为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不仅可以在硬件磁盘阵列发生简单损坏时,直接基于硬件磁盘阵列恢复其中的目标数据,还可以在硬件磁盘阵列损坏程度过高时,基于软件磁盘阵列进行目标数据的恢复,更全面地实现对目标数据的恢复,有效提高了目标数据的数据安全性。上述方法中,通过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采用相应的恢复方式,更全面地实现对目标数据的恢复,涵盖了更多样的磁盘损坏场景,有效提高了目标数据的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数据恢复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磁盘阵列的系统数据恢复方法的服务器设备的磁盘分布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图3所示服务器设备中应用磁盘阵列的系统数据恢复方法的阵列部署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完成阵列部署的服务器设备的阵列分布示意图;
图6为一个示例中磁盘阵列的系统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其中,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
其中,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第二磁盘分区中与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
其中,副硬件磁盘阵列还可以存储除目标数据之外的数据,因此第二磁盘分区的数量比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多,多出来的第二磁盘分区用于存储除目标数据之外的数据。
示例性地,终端首先根据用户需求,将当前的磁盘组成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然后,终端对主硬件磁盘阵列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n个第一磁盘分区,同时,终端对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至少n+1个第二磁盘分区。同时,为了后续软件磁盘阵列的布置,每个第一磁盘分区需要有容量设置一一对应的第二磁盘分区,即某个第一磁盘分区的容量大小为10MB,那么第二磁盘分区中也有一个分区的容量大小为10MB,并与这个第一磁盘分区进行关联。
步骤S102,分别根据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
其中,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示例性地,终端基于n个第一磁盘分区和n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出n个软件磁盘阵列。即,根据容量大小的关联关系,终端根据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和一个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出一个软件磁盘阵列。另外,目标数据可以先存储于主硬件磁盘阵列中,当n个软件磁盘阵列构建完成后,基于软件磁盘阵列,可以将目标数据从主硬件磁盘阵列中,同步至副硬件磁盘阵列。
需要说明的是,软件磁盘阵列中仅包含两个磁盘分区,并且本方法用于提高目标数据的安全性,因此,软件磁盘阵列会采用镜像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AID1)形式。进一步地,若硬件磁盘阵列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那么软件磁盘阵列就可以包含3个及以上的磁盘分区,软件磁盘阵列就可以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5)或两种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磁盘结构(RAID6)形式,兼顾数据安全和读写效率。
步骤S103,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其中,损坏磁盘为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示例性地,当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损坏磁盘的数量,采用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中。不同的数据恢复方式,包括了基于硬件磁盘阵列进行数据恢复,和基于软件磁盘阵列进行数据恢复。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由用户将损坏磁盘拔出,然后将替换磁盘插入对应的磁盘位置上;也可以是当终端检测到损坏磁盘时,自动将预先插在备份磁盘位置上的空磁盘作为替换磁盘。
上述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中,首先,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其中,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第二磁盘分区中与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采用两个硬件磁盘阵列作为目标数据存储基础,能够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对目标数据提供冗余备份,提高对目标数据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并且对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分区处理,为后续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然后,分别根据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其中,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的磁盘分区构建软件磁盘阵列,采用两层磁盘阵列的布置,使得目标数据分布存储,若硬件磁盘阵列发生故障,能够基于软件磁盘阵列进行恢复,进一步提高了对目标数据的容错能力。之后,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损坏磁盘为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不仅可以在硬件磁盘阵列发生简单损坏时,直接基于硬件磁盘阵列恢复其中的目标数据,还可以在硬件磁盘阵列损坏程度过高时,基于软件磁盘阵列进行目标数据的恢复,更全面地实现对目标数据的恢复,有效提高了目标数据的数据安全性。上述方法中,通过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采用相应的恢复方式,更全面地实现对目标数据的恢复,涵盖了更多样的磁盘损坏场景,有效提高了目标数据的数据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3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01,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步骤S202,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其中,第一恢复指令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得到;第二恢复指令基于软件磁盘阵列得到。
示例性地,终端首先根据损坏磁盘阵列的阵列类型(即RAID1和RAID6等),得到对应的阈值。然后,若终端在检测到仅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即没达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则可以直接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性质,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若终端在检测到仅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即达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则可以基于软件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性质,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本实施例中,通过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采用相应的恢复方式,相对于常规的磁盘阵列的布置,可以将数据恢复扩展涵盖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即达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从而增强了对目标数据的容错性,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3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还包括:在任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且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另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任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示例性地,终端在检测到两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均发生损坏,且其中一个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即达到)对应的阈值,另一个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即没达到)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先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基于硬件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性质,先将不符合阈值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中;然后,终端再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基于软件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性质,将符合阈值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本实施例中,通过硬件磁盘阵列结合软件磁盘阵列的两层磁盘阵列布置,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采用相应的恢复方式,相对于常规的磁盘阵列的布置,可以将数据恢复扩展涵盖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即达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从而增强了对目标数据的容错性,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并且提高了本申请中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的泛用性和适用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1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还包括:将替换磁盘进行和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并将分区处理后的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基于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除替换磁盘外的其他磁盘,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示例性地,终端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首先将替换磁盘进行和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包括分区的数量和容量大小),得到n个磁盘分区;然后,将分区处理后的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当替换磁盘加入硬件磁盘阵列后,硬件磁盘阵列基于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性质,中的根据硬件磁盘阵列中的其他磁盘,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或重建)至替换磁盘中,从而完成对目标数据的恢复处理。具体的,若损坏硬件磁盘阵列采用RAID1形式,那么直接基于其他磁盘目标数据,同步至替换磁盘中;若损坏硬件磁盘阵列采用RAID5或RAID6等形式,那么基于其他磁盘,重建目标数据至替换磁盘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保替换磁盘具有与原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保持数据一致性,不会出现数据结构的混乱或不匹配。硬件磁盘阵列维持原有的配置,并依赖于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其他正常的磁盘,高效、稳定地实现数据恢复。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2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还包括:将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对新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和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新磁盘分区;将多个新磁盘分区,分别加入多个旧磁盘分区对应的软件磁盘阵列中,得到多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关联的旧磁盘分区;针对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根据旧磁盘分区,将损坏磁盘中各个磁盘分区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新的磁盘分区。
其中,旧磁盘分区为未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分区。
示例性地,终端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首先将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得到新的硬件磁盘阵列(也可能是根据替换磁盘,重建新的硬件磁盘阵列);然后,终端对新的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和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分区处理(包括分区的数量和容量大小),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新磁盘分区;接着,将新磁盘分区,根据容量大小进行匹配,加入对应的软件磁盘阵列中,得到由一个新磁盘分区以及一个旧磁盘分区组成的一个软件磁盘阵列;最后,终端根据每个软件磁盘阵列中的旧磁盘分区,将损坏磁盘中各个磁盘分区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新的磁盘分区。具体的,由两个磁盘分区组成的软件磁盘阵列,采用的应为RAID1形式,那么终端基于旧磁盘分区中的目标数据,同步至新磁盘分区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保新硬件磁盘阵列具有与原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分区处理,保持数据一致性,不会出现数据结构的混乱或不匹配。利用硬件磁盘阵列和软件磁盘阵列来增加冗余备份,即使原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通过软件磁盘阵列进行恢复,从而提高了整个数据的容错性。通过替换和配置新硬件和软件磁盘阵列来进行数据恢复,可以更好地保持磁盘存储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均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上述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还包括:根据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和告警信息。
示例性地,根据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可以包括损坏磁盘的详细信息,如位置、故障类型、时间戳等。用于记录系统状态和损坏磁盘的历史记录。在损坏磁盘数量符合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对磁盘进行数据恢复的情况,也可以生成一份恢复报告,可以包括损坏磁盘数量、标识、时间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和告警信息使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磁盘阵列的状态。当损坏磁盘的数量达到阈值时,可以提醒用户,以迅速采取行动,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晰阐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该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一个服务器设备的磁盘(Disk)分布示意图,其中,系统磁盘通常位于服务器背面,由2块磁盘组建成阵列(通常为RAID1形式),用于操作系统的部署;一般数据磁盘位于服务器正面组建成阵列(通常为RAID6形式),用于存放业务数据。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在图3所示服务器设备中应用磁盘阵列的系统数据恢复方法的阵列部署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启动服务器后,进入硬阵列卡设置。
步骤S402,把背面板的2块磁盘构建RAID1形式的硬阵列A,把正面板的12块磁盘构建RAID6形式的硬阵列B。
步骤S403,启动系统安装光盘,开始部署系统。
步骤S404,对硬阵列A和硬阵列B进行分区。
步骤S405,通过软阵列工具创建软阵列。
步骤S406,根据需求将系统数据分散存储至不同分区中。
步骤S407,将系统引导信息分别写入硬阵列A和硬阵列B,系统部署完成。
示例性地,根据上述步骤,得到如图5所示的阵列分布。其中,系统为Linux系统,步骤S401可以采用storcli为阵列卡管理工具,将硬阵列A命名为sda,硬阵列B命名为sdb。然后,硬阵列A的两个分区为sda1和sda2,硬阵列B的前两个分区为sdb1和sdb2。步骤S405可以采用mdadm工具创建软阵列md0和md1,md0软阵列用于存储Linux系统文件的启动分区boot,md1软阵列用于存储Linux系统文件的根分区、swap(交换)分区、home分区等。另外,在步骤S407中,由于系统引导信息需要和阵列相关联,因此硬阵列A和硬阵列B中的系统引导信息不能直接同步复制,而是分别写入。
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步骤对服务器进行阵列设置和系统部署后,当硬阵列A(RAID1)损坏1块磁盘,或硬阵列B(RAID6)损坏2块及以下磁盘时(即部分损坏),只需要把损坏的磁盘拔出,更换为完好的替换磁盘上去,硬阵列会被自动修复。
当硬阵列A(RAID1)损坏2块(全部)磁盘,或硬阵列B(RAID6)损坏3块及以上磁盘时(即完全损坏),①用相同规格的完好的替换磁盘替换损坏磁盘;②重新创建硬阵列A(RAID1);③对硬阵列A进行分区,分区规格和原来保持一致;④通过mdadm工具操作软阵列,对Linux系统数据所在分区(md0软阵列和ma1软阵列)进行恢复;⑤把系统引导信息重写到硬阵列A中。
当硬阵列当A(RAID1)损坏2块(全部)磁盘,且硬阵列B(RAID6)也损坏3块及以上磁盘时,服务器无法自动进行数据恢复,需要用户介入。
本实施例中,从2块磁盘同时损坏(传统服务器损坏),而无法恢复系统数据;到本实施例中5块磁盘同时损坏,才无法恢复系统数据。显而易见地,操作系统数据的损坏概率得到降低,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的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包括:磁盘分区模块701、软阵列构建模块702和数据恢复模块703,其中:
磁盘分区模块701,用于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第二磁盘分区中与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
软阵列构建模块702,用于分别根据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数据恢复模块703,用于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损坏磁盘为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恢复模块703,还用于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第一恢复指令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得到;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第二恢复指令基于软件磁盘阵列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恢复模块703,还用于在任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且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另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任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恢复模块703,还用于将替换磁盘进行和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并将分区处理后的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基于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除替换磁盘外的其他磁盘,将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恢复模块703,还用于将替换磁盘,加入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对新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和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新磁盘分区;将多个新磁盘分区,分别加入多个旧磁盘分区对应的软件磁盘阵列中,得到多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关联的旧磁盘分区;旧磁盘分区为未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分区;针对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根据旧磁盘分区,将损坏磁盘中各个磁盘分区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新的磁盘分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还包括告警生成模块,用于在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均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和告警信息。
上述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第一恢复指令基于硬件磁盘阵列得到;
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第二恢复指令基于软件磁盘阵列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在任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所述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且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所述另一个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另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采用所述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任一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对应的替换磁盘。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不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一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将所述替换磁盘进行和所述损坏磁盘相同的分区处理,并将分区处理后的替换磁盘,加入所述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
基于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除替换磁盘外的其他磁盘,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只有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且所述损坏磁盘的数量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二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包括:
将所述替换磁盘,加入所述损坏磁盘对应的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得到新硬件磁盘阵列;
对所述新硬件磁盘阵列进行和所述损坏硬件磁盘阵列相同的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新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新磁盘分区;
将所述多个新磁盘分区,分别加入多个旧磁盘分区对应的软件磁盘阵列中,得到多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新磁盘分区关联的旧磁盘分区;所述旧磁盘分区为未损坏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分区;
针对每个新软件磁盘阵列,根据所述旧磁盘分区,将所述损坏磁盘中各个磁盘分区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新的磁盘分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损坏磁盘的数量均符合损坏硬件磁盘阵列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生成磁盘损坏报告和告警信息。
7.一种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磁盘分区模块,用于对主硬件磁盘阵列和副硬件磁盘阵列进行磁盘分区处理,得到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的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所述第二磁盘分区中与所述第一磁盘分区的数量对应的磁盘分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
软阵列构建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磁盘分区和所述多个第二磁盘分区,构建多个软件磁盘阵列;每个软件磁盘阵列包括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以及一个与所述任意一个第一磁盘分区关联的第二磁盘分区;
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硬件磁盘阵列和所述副硬件磁盘阵列中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的磁盘发生损坏的情况下,采用与损坏磁盘的数量对应的数据恢复指令,将所述损坏磁盘的目标数据恢复至替换磁盘;所述损坏磁盘为所述至少一个硬件磁盘阵列中发生损坏的磁盘,所述替换磁盘为重新布置于对应损坏磁盘位置上的磁盘。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419982.3A 2023-10-30 2023-10-30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7312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9982.3A CN117312054B (zh) 2023-10-30 2023-10-30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9982.3A CN117312054B (zh) 2023-10-30 2023-10-30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2054A true CN117312054A (zh) 2023-12-29
CN117312054B CN117312054B (zh) 2024-05-14

Family

ID=8924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9982.3A Active CN117312054B (zh) 2023-10-30 2023-10-30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205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5456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Inventec Corporation Disk array data protectiv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245062A1 (en) * 2013-02-26 2014-08-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unrecoverable errors during a disk regeneration in a disk array
CN105700976A (zh) * 2015-12-29 2016-06-2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软磁盘阵列系统异常处理机制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737049A (zh) * 2020-06-05 2020-10-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aid6的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4090345A (zh) * 2022-01-21 2022-02-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080340A (zh) * 2022-05-13 2022-09-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软磁盘阵列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01553A (zh) * 2023-06-25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1259A (zh) * 2023-05-10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磁盘组双活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5456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Inventec Corporation Disk array data protectiv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245062A1 (en) * 2013-02-26 2014-08-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unrecoverable errors during a disk regeneration in a disk array
CN105700976A (zh) * 2015-12-29 2016-06-2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软磁盘阵列系统异常处理机制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737049A (zh) * 2020-06-05 2020-10-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aid6的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4090345A (zh) * 2022-01-21 2022-02-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080340A (zh) * 2022-05-13 2022-09-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软磁盘阵列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01259A (zh) * 2023-05-10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磁盘组双活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1553A (zh) * 2023-06-25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AN, LEI等: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popularity-based re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availability-oriented disk arrays", 《 24TH IEEE CONFERENCE ON MASS STORA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1 January 2007 (2007-01-01) *
李清;: "RAID5磁盘阵列数据恢复", 中国新通信, no. 10, 20 May 2013 (2013-05-20) *
蔡向阳;: "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探析", 软件导刊, no. 10, 30 October 2012 (2012-10-30) *
陈明宇: "基于网络的高可用性软磁盘阵列",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no. 2, 15 February 2007 (2007-02-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2054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2075B1 (en) Storage system having cross node data redundancy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ame
CN107844268B (zh)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数据存储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US88437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ng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and system
US11403215B2 (en) Using a raw mirror to initialize a storage system
Venkatesan et al. A general reliability model for data storage systems
CN101576833A (zh) 一种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数据重建方法和装置
CN106339276B (zh) 一种基于数据备份状态的数据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07357689B (zh) 一种存储节点的故障处理方法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US20190163374A1 (en) Storing data objects using different redundancy schemes
WO2015058542A1 (zh)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的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04881242A (zh) 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9739436A (zh) Raid重构方法、存储介质和装置
US11809295B2 (en) Node mode adjustment method for when storage cluster BBU fails and related component
CN104461373A (zh) 一种raid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312054B (zh) 磁盘阵列的目标数据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933707B (zh) 基于raid技术的数据存储设备数据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6204137A (zh) 基于dpu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26432B (zh)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创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1253400A (ja) 分散ミラードディスク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ミラー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1506259A (zh) 数据存储、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âris et al. Three-dimensional RAID Arrays with Fast Repairs
CN117971567A (zh) 软磁盘阵列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39690B (zh) 多磁盘数据的合并恢复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3742132B (zh) 一种存储系统故障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1752748B (zh) 基于vraid的数据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